艺术学基础知识艺术硕士音乐篇

合集下载

艺术学基础知识各节重点

艺术学基础知识各节重点

音乐篇第一章涉及到音乐的基本概念。

先要了解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同时弄清楚音乐的几种功能。

第二章涉及音乐构成的原理和要素,应该重点掌握其中的第一、二、四节。

第三章叙述音乐发展的历史,第一节要了解中国音乐发展五个历史阶段中产生的主要音乐形式和代表性人物及作品。

第二节则应该掌握五个时期的重要音乐流派和风格。

第四章的第一节重点讲述中国传统音乐的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其中又以民间音乐为主,应该掌握民歌主要歌种,如号子、山歌、小调等;民间歌舞的舞种,如秧歌、花灯、采茶灯以及彝族的阿细跳月等;说唱音乐的主要曲种,如大鼓和弹词以及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

第二节讲述欧洲音乐的主要体裁,应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体裁,如交响曲、奏鸣曲、歌剧、音乐剧、艺术歌曲、协奏曲、室内乐等。

第五章的第一节以介绍作品为重点,应该掌握作品体裁、内容及姓名。

第二节需要掌握西方的主要作曲家及书中所重点介绍的代表作。

戏剧篇第一章的第一、二节应重点阅读。

什么是戏剧?戏剧的定义是什么?中国话剧的由来如何?戏剧有什么功能?这是应入门必知的。

第二章重点阅读第一节"戏剧的特性"、第二节"戏剧冲突,和第三节"戏剧情境"。

这三节分别从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情境三个方面介绍了戏剧的特性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概念,也对戏剧史上各时期的重要戏剧创作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章第一节"剧场性"、第二节"假定性"、第三节"戏剧性"、第四节"综合性"应重点阅读。

它们是戏剧审美把握现实的重要原则,是戏剧得以区别于其它艺术而不可代替的审美基础。

第四章第二节"悲剧"、第三节"喜剧"和第四节"正剧”应重点阅读。

因为现代戏剧在风格类型方面的变化,无不以这三种戏剧体裁为根基。

第五章所有分节都应重点阅读。

艺术硕士考研艺术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

艺术硕士考研艺术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

艺术硕士考研艺术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在艺术硕士考研中,艺术综合科目《艺术学基础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学研究的基础,它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领域,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以及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就艺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考试内容以及备考建议展开论述。

一、艺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艺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艺术硕士考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研究的基石,它有助于考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批评和分析,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

其次,艺术学基础知识能够拓宽考生的艺术视野,了解不同艺术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并从多个层面审视艺术现象。

再次,艺术学基础知识对于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因为它能够为考生提供专业的知识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创作出符合艺术规律和风格的作品。

二、考试内容考生在备考《艺术学基础知识》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 艺术理论:包括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鉴赏理论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理论,包括古代艺术理论、现代艺术理论等,并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理论对艺术实践的影响。

2. 艺术史:涵盖了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艺术发展史。

考生需要熟悉各个时期的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3.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考生需要了解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艺术的塑造。

同时,还需要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和趋势,如数字艺术、媒体艺术等。

三、备考建议备考《艺术学基础知识》时,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建议:1. 宏观把握:从整体上把握艺术学基础知识的体系结构,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形成全局观。

2. 阅读经典文献:通过阅读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献,如《艺术的艺术》、《艺术创造的本质》等,提高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3. 多角度比较: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共性和差异性,培养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音乐编 第4章 音乐体裁)【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音乐编 第4章 音乐体裁)【圣才出品】

第4章音乐体裁【考情分析】本章是音乐篇的重点章节,主要识记中国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特点、欧洲音乐的主要体裁及其特点,主要知识点如下:1.重点识记中国民间音乐,如号子、山歌、小调等;民间歌舞的舞种,如秧歌、花灯、采茶灯以及彝族的阿细跳月等;说唱音乐的主要曲种,如大鼓和弹词以及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

2.重点识记欧洲音乐的主要体裁,如交响曲、奏鸣曲、歌剧、艺术歌曲、协奏曲等。

【考点归纳】一、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一)民间音乐的主要体裁1.民间歌曲的主要体裁(1)汉族民歌的主要类型依据艺术样式的不同,一般划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类。

如表4-1所示。

表4-1汉族民歌主要类型类型特点类型劳动号子应用于劳动之中;风格粗犷豪迈,句幅短小,律动性较强;一领众合;即兴性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山歌高亢嘹亮、自由悠长;风格信天游,流行于陕北、宁夏、甘肃和山西及内蒙坦率直露、热情奔放,直抒胸臆,并常伴有丰富的装饰音和较长的拖腔地区,为情歌和诉苦歌;山曲,流行于山西西北部和陕西的榆林地区,上下句结构;花儿,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旋律起伏大,上下两句体;客家山歌,流行于闽、粤、赣山区;流行于西南山歌,四川、云南、贵州小调或小曲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感情表达含蓄、节制,节拍比较规整,旋律环绕曲折孟姜女调,如贺绿汀创作的电影《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剪靛花调又称“剪剪花”,如《放风筝》《丢戒指》;鲜花调又称“茉莉花”;绣荷包调,西北、华北地区,如《绣金匾》(2)少数民族的主要民歌类型①蒙古族的长调。

具有草原牧歌的特征,气息宽广、句幅较长,常伴有颤音和装饰音,给人以历史沧桑感。

②藏族的箭歌。

多流行于西藏东南部,为猎手夸耀箭术时所唱,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

③朝鲜族的抒情谣。

以表现爱情居多数,旋律流畅,多采用三拍子节奏,如《阿里郎》。

④苗族的飞歌。

属山歌,音调高亢、气息悠长、节奏自由,常有滑音,句尾惯用甩音。

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艺术学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doc

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艺术学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doc

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艺术学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填空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乐记》是我国古代( )家音乐思想之集大成。

[2010年真题](分数:2.00)A.道B.儒C.墨D.法2.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 )。

[2009年真题](分数:2.00)A.张寒晖B.麦新C.聂耳D.冼星海3.( )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它是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情歌。

[2009年真题](分数:2.00)A.《小河淌水》B.《康定情歌》C.《茉莉花》D.《小白菜》4.协奏曲产生于( ),18世纪前后常见的协奏曲有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

[2012年真题](分数:2.00)A.德国B.英国C.奥地利D.意大利5.德彪西是法国( )音乐代表人物。

[2011年真题](分数:2.00)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6.管弦乐《台湾舞曲》是我国作曲家( )的代表作。

[2010年真题](分数:2.00)A.江文也B.聂耳C.贺绿汀D.谭盾7.柏辽兹是欧洲音乐( )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2010年真题](分数:2.00)A.古典主义B.文艺复兴C.巴洛克时期D.浪漫主义8.康塔塔是17世纪前后出现的音乐体裁,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康塔塔作曲家是( ),他共写了200多首康塔塔。

[2013年真题](分数:2.00)A.亨德尔B.J.S.巴赫C.海顿D.莫扎特9.刘宝全、骆玉笙是( )的名家。

[2012年真题](分数:2.00)A.苏州弹词B.京韵大鼓C.越剧D.婺剧10.交响诗的首创者是作曲家( )。

[2010年真题](分数:2.00)A.贝多芬B.布拉姆斯C.肖邦D.李斯特11.( )代词人姜白石的自度曲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音乐的珍贵遗产。

[2009年真题](分数:2.00)A.唐B.宋C.元D.明12.2013年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诞辰100周年,他的著名管弦乐作品( )在全世界影响广泛。

艺术硕士:音乐知识篇

艺术硕士:音乐知识篇

艺术硕士:音乐知识详解篇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乐府是指古代中央政府的音乐官署。

魏晋之后,它的含义扩大。

音乐层面上讲的乐府,仅指一种音乐机关。

它的具体任务:一是制定乐谱,为贵族、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配乐演唱;二是培养训练乐工。

还有一点,就是为了统治者收集民间歌谣。

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雅乐古代音乐之一。

专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所用的乐舞。

周代雅乐即指“上舞”,儒家奉之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平和”,歌词“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

历代封建统治者取得政权后,都循例制礼作乐,歌颂本朝的功德,这种乐舞统称雅乐。

汉代以后均由太常或太常寺掌管。

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总谱由多行五线谱表组成的记录多声部音乐的谱式,其左端连以直线。

如歌剧、交响乐等的总谱。

其中乐器和人声的声部,均按一定次序分组分行排列,通常自上而下以此为: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声乐组、弦乐组。

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分谱多声部音乐中各种乐器或人声声部的专用乐谱。

由总谱中各声部单独抄录而成。

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乐章大型器乐作品(交响曲、协奏曲、组曲、奏鸣曲等)中相对独立的段落。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乐章数量不同。

一般采用四个乐章的居多,也最为常见。

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音调①音乐声学名词,即音高。

②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指有一定表现意义的短小旋律;广义指有特定风格的音乐语言。

不同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及不同体裁的音乐,各有其不同的音调。

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旋律旋律又称“曲调”,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

它是用节奏组合起来的一系列乐音,在高低方面呈现出有秩序的起伏呼应。

在音乐作品中,旋律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反应人们内心感受的艺术语言。

在职艺术硕士音乐篇——幻想曲一种形式上不拘一格、充分发挥作曲家音乐想象力的器乐曲。

16、17世纪的幻想曲通常由弦乐器或键盘乐器演奏,发展至巴洛克晚期,常作为赋格曲、奏鸣曲的前奏。

艺术硕士 音乐篇 笔记1

艺术硕士 音乐篇 笔记1

音乐篇笔记(补充)★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是(乐音)。

★音乐的声音材料的两个来源(嗓音、器乐)★音色又称为“音品”。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时间艺术、形式艺术、表情艺术。

★音乐可分为(声乐)、(器乐)两大类。

★(周朝)建立了严格的礼乐等级制度。

设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

★《大韶》产生于舜帝时期是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

★隋唐时期(宫廷燕乐)是这一时期的音乐成就的代表。

(《霓裳羽衣》为代表作)★隋唐音乐的记谱法有古琴减字谱、燕乐半字谱。

宫调理论为隋代八十四调和唐代二十八调。

★宋元时期最主要的说唱体裁为(鼓子戏和诸宫调)★中国的“八音”分类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种乐器分类法。

★(春秋时期)产生了我国最早计算乐理的理律——(三分损益律)。

★荀子的《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专论。

★北宋的《陈旸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朱载育是近代音乐理论的先驱,第一个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理论。

★虞山派的创始人为严徵,他组织了(琴川社)。

★汉末的古琴家(蔡邑)创作的琴曲《游春》、绿水、坐筹等被称为“蔡式五弄”。

★器乐方面宋代产生了郭钙创作的古琴曲(《潇湘水云》)★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琴谱曲谱为(《幽兰》),为南朝梁代的(丘明)传谱。

★元代有(反映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海青拿天鹅》★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的(民歌)类型有(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箭歌)、(朝鲜的抒情歌)、(苗族的飞歌)。

★说唱形式主要有(京韵大鼓)、(说唱弹词)。

★马头琴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它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

★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高胡、扬琴)、山东鼓吹(唢呐、管子、弟子)、十番锣鼓。

★“丝竹”乐队是以(弦乐器、管乐器)为主的民族乐队。

★摇滚乐产生于20实际五十年代美国是一种通俗音乐。

★电子音乐的产生使音乐成为一种纯粹的音响艺术。

★(《一无所有》)的问世标志着摇滚乐在中国的崛起。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四)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四)(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5.00)1.儿童歌舞曲《可怜的秋香》的创作者是______。

(分数:2.00)A.黎锦晖√B.萧友梅C.刘天华D.李叔同解析:2.“十二木卡姆”属于______。

(分数:2.00)A.维吾尔族√B.侗族C.彝族D.苗族解析:3.《戛达梅林》属于______。

(分数:2.00)A.交响诗√B.歌剧C.声乐套曲D.舞剧解析:4.巴洛克时期______是弦乐艺术的中心。

(分数:2.00)A.意大利√B.法国C.德国D.奥地利解析:5.______是法国古钢琴学派大师。

(分数:2.00)A.科莱里B.维瓦尔第C.弗朗索阿·库泊兰√D.亨德尔解析:6.被誉为“指挥之王”的是______。

(分数:2.00)A.托斯卡尼尼B.赫伯特·冯·卡拉扬√C.布鲁诺·瓦尔特D.克劳迪奥·阿巴多解析:7.清商乐是______时期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总称。

(分数:2.00)A.南北朝√B.宋朝C.汉朝D.唐朝解析:8.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______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分数:2.00)A..号B..鼓√C..琴D..锣解析:9.著名唱家刘宝全是______人。

(分数:2.00)A.清末民初√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析:10.文人音乐包括______和词调音乐。

(分数:2.00)A.古琴√B.笛子C..萧D.巴乌解析:11.歌剧产生于______。

(分数:2.00)A.佛罗伦萨√B.伦敦C.罗马D.雅典解析:12.歌剧《奥菲欧》的作者蒙特威尔第是______。

(分数:2.00)A.意大利人√B.德国人C.希腊人D.英国人解析:13.“长调”是我国______族的一种民歌。

(分数:1.00)A.蒙古√B..藏C.维吾尔D..傣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75.00)14.音乐的社会功能有______。

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艺术学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

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艺术学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填空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乐记》是我国古代( )家音乐思想之集大成。

[2010年真题](分数:2.00)A.道B.儒√C.墨D.法解析:解析:《乐记》作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对两千多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 )。

[2009年真题](分数:2.00)A.张寒晖√B.麦新C.聂耳D.冼星海解析:解析:《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由张寒晖作词作曲。

该乐曲为二部结构,并用呼喊般的尾声将音乐推向高潮。

在民族危急关头,这首含悲歌性质的作品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3.( )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它是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情歌。

[2009年真题](分数:2.00)A.《小河淌水》B.《康定情歌》√C.《茉莉花》D.《小白菜》解析:解析:《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旋律由三乐句构成,穿插有多个衬词,使音乐得以扩展,更加富有情趣。

抗日战争期间经国立音乐院江定仙教授改编,流传全国,国外音乐团体来华演出也经常演唱这首歌。

4.协奏曲产生于( ),18世纪前后常见的协奏曲有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

[2012年真题](分数:2.00)A.德国B.英国C.奥地利D.意大利√解析:解析:协奏曲产生于意大利,一般是指独奏乐器与大型管弦乐队合作的表演形式,大约在18世纪以后发展成熟。

5.德彪西是法国( )音乐代表人物。

[2011年真题](分数:2.00)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解析: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6.管弦乐《台湾舞曲》是我国作曲家( )的代表作。

[2010年真题](分数:2.00)A.江文也√B.聂耳C.贺绿汀D.谭盾解析:7.柏辽兹是欧洲音乐( )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考点复习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点复习第一编音乐【知识框架】第1章概述1.1.1 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了音乐的特性、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音乐、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本章考点以填空、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为主,在学习时,要完整把握音乐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掌握其基本内容;同时,要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在应用时的不同情况以及同其他艺术相结合的形式与内容,以便答题时举例。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音乐的定义和特性(见表1-1-1)★★表1-1-1 音乐的定义和特性考点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1原始时代(1)发展概况音乐早在原始时代就已经产生(萌芽状态),已有相对固定的音高和或长或短的节奏。

(2)特点①实用性远大于审美性。

②因人类多种需求而产生,早期音乐具有混生性(如混合舞蹈、诗歌、美术、音乐等因素)。

2奴隶社会阶段(1)发展概况音乐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音乐中的一部分成为了等级制度(即“礼”)中的一部分。

(2)特点加强了音乐的娱乐性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提升了音乐演奏的职业化程度。

3封建时代(1)发展概况社会阶层开始细化,分工更加明确,这一时期的音乐类型和功能有了多种呈现方式。

(2)发展原因①统治者追求精神上的娱乐与消遣。

以贵族和统治阶级为中心,收集了统治区域内部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得音乐之间相互交流融合。

这是音乐发展最主要的原因。

②贸易往来频繁,使得音乐表演的场地逐渐增加,城镇从事专业音乐活动的人增多,偏远地区的民间艺人逐渐向城市迁徙,促进了音乐的繁荣与音乐体裁的多样化。

(3)特点音乐生活更为丰富,作品题材更为广泛。

宗教音乐的传入,使得寺庙和教堂开始成为传播宗教音乐的场所。

4工业文明时代(1)发展概况这一时期音乐的表现形式、乐器的制作和音乐理论的系统化研究都更加精确,在音乐的记录上更加细致完整,传播方式上更加多样化。

(2)发展原因及特征①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进而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艺术学基础知识1音乐篇解读

音乐编第一章:概述1音乐:音乐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发展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2音乐的性质: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具有非语义性,区别于口头语言艺术.音乐还是一门非描绘性艺术,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形式个结构,因此也有人说音乐是一门形式艺术.3音乐的功能:大体可分为四种,即:认识、教育、审美、和实用功能.4人通过音乐进行认识的过程:首先是认识作为客观存在的音响运动,其次是它的民族特点、时代风格、体裁样式以及创作者想表现的某种情绪或情感。

第二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1音乐的构成:乐音是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

2音乐的声音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1)来自与人类的天然器官——嗓音,即人声的歌唱。

(2)来自与器乐,即人创造的器物发出的乐声。

3节奏的特点:节奏的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的延续,强拍和弱拍循环往复、不断交替。

4音乐的最基本要素: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最基本要素。

5曲式: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成为乐段。

6乐段:是相对完整的乐思陈述,一个乐段内部可以包含若干乐句。

7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形成AB结构。

8三部曲式:是在音乐中最常见的曲式,它形成一种ABA的结构样式。

9变奏曲式:变奏曲式实际上是同一个主题旋律的不断反复,但每一次反复都进行变化,这样的方式体现了即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艺术审美原则。

10回旋曲式:回旋曲式的基本结构特点是:有一个不变的主要主题材料不断反复出现,在主题之间则插入各种不同的对比性段落,形成主要主题材料不断循环再现的效果。

11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但每一个部分内部又有比较复杂的构成。

第三章: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一)、远古(中国音乐: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约9000年)1主要音乐形式: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夏代的乐舞《大夏》和商代的乐舞《大濩》。

商代的音乐还与当时的巫风盛行有密切的关系,如求雨的《無舞》、驱鬼除疫的《魌舞》2周朝: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严格的乐礼等级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卡农: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同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 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 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 句。 例如《D大调卡农》。 ③赋格:一种用多声部相互应答陪衬的方式所写成的复音音乐。当时 流传下来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这套 作品可以称为赋格曲的圣经。
二.教育功能:
1.陶冶情操 、寓教于乐 、启迪智慧 、强健体质 。音乐的教育功 能一般是通过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听众而实现的,这种功能 的强弱因体裁、样式不同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2.无标题音乐:无明确主题及内容的音乐,其对应的是有标题音 乐。例如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 号》,肖邦的《夜曲——作品第九号之二》等。
2.无标题音乐多用复调音乐,主调音乐多用于民歌及流行歌曲。
第二章 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
第四节 曲式
1.曲式涉及音乐在时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称 为乐段。 ①二部曲式:AB。 ②三部曲式:ABA。 ③变奏曲式:ABCD。 ④回旋曲式:A+B+A+C+A+D+A+E+A…… ⑤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二.奴隶社会:
1.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被奴隶主垄断,成为为“礼” 服务的一部分。乐舞变成了统治者显示权威的工具,乐器 成为王权与财富的象征。
2.音乐在原始社会的职业化程度有相应提高,音乐 的娱乐性得到加强。出现民歌,如《国风》等。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
以大机器的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 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 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 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2.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最基本要素,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 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即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 —旋律。旋律是音乐的根本,音乐的感染力常常是通过旋律传达的。
第二章 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
第三节 复调与主调音乐
1.复调音乐的三种形式: ①对位曲:即按照严格的对位法来写作的一种音乐形式。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 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今属江西 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魏良辅 熟悉音律,初习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 钻研南曲。
第三章 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一节 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
四.近代 1.以鸦片战争开始为标志的近代音乐主要特点是新音乐的产生并在人 民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最在一批留学日本的人导致学堂乐歌的诞生,例如《送别》 3.以萧友梅为首的一批归国留学生率先在北京成立了多个专业音乐教 育机构,在上海成立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音乐教育机构。 4.九一八事变后诞生一批抗日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旗 正飘飘》等 5.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
四.实用功能:
1.主要应用于集体劳动、工业、商业和医疗等领域,是以人的听 觉感受能协调和引起人的另一种生理反应或促使人的心理产生变化为 基础的。
2.协调动作、激励情绪;使人兴奋、安静抑制;宣传作用。
第一章 概 述
第四节 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
1.音乐与其他艺术相结合出现是我们最常见的,他们之间在艺术表现 上呈现出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2.声音与语言艺术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联系。与诗歌结合形成了歌曲; 与叙事诗的韵文相结合形成长歌、叙事歌或说唱性音乐。 3.音乐与舞蹈几乎是共生的。 4.戏剧是语言与表演相结合的产物。音乐和戏剧的结合样式是多维的。
一.原始社会:
1.音乐诞生于语言出现以前,成为原始人类相互交流 感情和协同行动的有效手段。
2.劳动、战斗、宗教、求偶和信息传递等实用需求促 使音乐的诞生,其实用性远远大于审美性。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
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 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 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 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形成,奴隶社会产生。
4.……
第四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
第一节 民间歌曲的主要体裁
一.汉族民歌主要类型 1.劳动号子:强调一领众和和即兴性 2.山歌
①信天游:陕北、宁夏、甘肃、内蒙一带,多为情歌和诉苦歌 ②山曲:山西西北和山西榆林地区,为上下句结构 ③花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音律宽广,上下两句体 ④客家山歌:闽粤赣山区,音域窄、起伏小 ⑤西南山歌:四川、云南、贵州,悠长连绵 3.小调
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乾隆五十五年 (1790),为给乾隆帝弘历祝寿,从扬州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 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以唱“二黄”声腔为主,是为徽班进京演出 之始。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 京。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 程长庚:徽班领袖、京剧鼻祖,安徽怀宁石牌人。能演300余出, 经典曲目有《战长沙》、《华容道》等
第四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
第一节 民间歌曲的主要体裁
3.小调 ①孟姜女调:诉说离情别怨 ②剪靛花凋:又名剪剪花,基本表现欢快愉悦情绪 ③鲜花调:即文明世界的“茉莉花” ④绣荷包调:专指流传于西北、华北地区的时调,情绪大多缠绵婉
二.特点:①非语义性 ②非造型性 ③非描绘性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
旧石器时代:人类还只能制造简单的石器,通过狩猎和采集维持生活。 中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细石器被大量使用。广泛使用弓箭;已知
驯狗;在一些地方还发现了独木舟和木桨。 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磨光石器流行,并发明了陶器。
3. 杂剧在元朝达到鼎盛。 4. 南戏在北宋形成,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 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 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一节 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
三.近古 5.明代地方剧种兴起,昆山腔经过魏良辅精心改良,创造了“水磨调” 6.18世纪末四大徽班进京,最终促成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诞生。
第三章 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一节 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
二.中古 1.秦朝始建乐府。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是鼓吹乐、相和歌 和歌舞百戏。 2.南北朝时期南方以清商乐占主导地位,是相和歌的继承与发展。 3. 宫廷燕乐是隋唐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 4. 梨园是唐朝的艺术成就最高机构。
相和歌
清商乐
第三章 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一节 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
五.现代 1.建国之初的音乐大搜集,例如1950年的《二泉映月》;还拯救了 《碣石调幽兰》、《广陵散》等;挖掘整理了“十二木卡姆”、“侗 族大歌”等乐种;创作了许多经典名剧名曲。 2.文革后抒情歌曲大丰收,有《在希望的田野上》、《爱我中华》等 3.改革开放为通俗音乐提供了丰饶的生长土壤,《青藏高原》、《让 世界充满爱》等风靡全国,《一无所有》的问世标志着摇滚音乐在中 国的崛起。
宫廷燕乐
第三章 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 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 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 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 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 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 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 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包含宋、齐、梁、陈四朝;
3.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间接的。
第一章 概 述
第三节 音乐的社会功能
人们在听到某种音乐之后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活动,从而对人们的情绪、理智、思想意识发生 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最终有形无形地影响到社会,这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功能。
三.审美功能:
1.音乐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悦,进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 美能力与趣味的效果。
第一章 概 述
1音乐的起源 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 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给我 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 乐器的前身。
一.认识功能:
1.要会听必须预先具备把握音乐信息的能力。
2.音乐与非音乐因素、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可以强化和深化另一种艺术的表意功能。
第一章 概 述
第三节 音乐的社会功能
人们在听到某种音乐之后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活动,从而对人们的情绪、理智、思想意识发生 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最终有形无形地影响到社会,这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功能。
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 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 和北周五朝。
吴歌
西曲
第三章 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一节 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
三.近古 1.宋代开始我国音乐中心由宫廷转向城市,职业艺人云集瓦子勾栏, 说唱、戏曲和小型器乐等多种民间音乐迅速发展,歌舞大曲逐渐被戏 曲取代。
2.宋元时期最重要的说唱体裁是鼓子词和诸宫调,为后来的说唱和戏 曲打下了基础。
2.娱乐≠美育,美感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产物。 3.动听是音乐的第一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