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合集下载

2.2.4 化学平衡图像-高二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4 化学平衡图像-高二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该反应有两种情况: ① t1时刻加入了催化剂; ②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变的反应中t1时刻压强增大。
(2)“渐变”图像
推断出
图像有连接点
t1时刻v′正突增,v′逆逐渐增大;v′正>v′逆,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刻所改变的条件是: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推断出
t1时刻v′正骤减,v′逆逐渐减小;v′逆>v′正,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刻所改变的条件是: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2. 解题方法: (1)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的瞬间曲线是连续的,则是物质浓度改变。 (2)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的瞬间曲线出现断点,则是温度或压强改变。 (3)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变化但是平衡不移动,则是使用催化剂或是反应前后气体系 数不变的反应中压强改变。
对点练习
1.可逆反应aX(g)+bY(g) ⇌ 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 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推断出
该反应有两种情况: 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t1时刻所改变的条件是温度升高; ②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t1时刻所改变的条 件是压强增大。
推断出
该反应有两种情况: 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t1时刻所改变的条件是温度降低; ②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t1时刻所改变的条 件是压强减小。
推断出
t1
t2
t
部分连续
(3)温度变化
例如2NO2(g) ⇌ N2O4(g) ΔH = -56.9 KJ/mol
升温
v(逆) v(正)
c v-t图像→c-t图像
降温
v(正) v(逆)
v-t 图像全是断点 c-t 图像全部连续
c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T o
B
T
o
C
P
o
D
P
例3:已知反应:H2O(g)+C(s)
下列图像符合该反应的是: ( C )
CO(g)+H2(g) △H>0
v v’逆
v v’逆 v’正 v’正
v v’逆
v v’逆 v’正 v’正 o D
o A
T
o B
T
o C
P
P
[例2] 下图表示可逆反应:
A(g) + B(g)
C(g),
当增大压强时,平衡由a点移动到b点,正确的曲线是(
T1时A的 转化率
a1
转化率增大
温度降低
a2
T2时A的 转化率
T2
a2 →a1:转化率增大, 向正向移动
}
正向放热 逆向吸热
总结:温度曲线能判断出反应正向是放热还是吸热 o t
三、平衡移动图像:(两次平衡状态图像) 物质的量
1、过程图像
质量
浓度
转化率 百分比
特征:横轴:时间 (t),纵轴: n, m, c, a, φ , 曲线:温度曲线(T),压强曲线(P)
例1、已知反应: 2NO2 2NO + O2 △H>0 当改变下列 条件时,符合要求的图像是: v v 1、增大反应物浓度;( C ) V’逆 = V’正 V’逆 2、减小反应物浓度;( D ) V正 3、增大生成物浓度;( A ) V正 4、升高温度; ( F ) V’正 5、减小压强; ( E ) V逆 V逆 B ) 6、使用催化剂 ; ( o o
A t B t v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V’正 V逆
v
V正
v
V正
v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象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象

平衡状态Ⅰ
V逆
0
t1
t2
t3
t(s)
速率~时间关系图 2
当减小反应物浓度时
移动方向:
V’正< V’逆
逆向
3

逆向

正向




衡 逆向


正向

4
压 强 对 化 学 平 衡 的 影 响
5
思考:对于反应
高温
H2O+CO
H2+CO2
催化剂
如果增大压强,反应速率是否改变,平衡是否移动?
速率-时间:
22
解题方法和技巧:
1、审题:ΔH的正负;有无固体、纯液体;体积变化 2、看图象: 一看面:认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 二看线:走向、趋势 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交点、最高点。
23
3、常见情况总结
1>“v – t”图中,速率突变一般为改变温度或压
强,渐变为浓度
2>速率改变但平衡不动的情况,可能为催化 剂或压强(m+n=p+q)
V(molL-1S-1)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0
t2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 率均增大,但增大倍 数一样, V’正= V’逆, 平衡不移动。
T(s)
6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即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 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示。据此分析 X、Y、W、Z的聚集
状态是
(B ) v
A. Z、W均为气态,X、Y中有一种为气体
B. Z、W中有一种为气体,X、Y均为气体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

0
t1
t2 时间
二、化学平衡图象 mA(g)+nB(g) pC(g)+qD(g) A%
问题: 1、P1与P2的相对大小 2、m+n 与 p+q 的大小
P2 P1
答 案
P1 > P2 m+n > p+q
0
时间
二、化学平衡图象
4.转化率——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
A的 转 化 率
V
V逆 V正
V'正 V'逆 突变
答:从逆反应开 始。
降温或减压。
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
t
练 习
看图:说出反应起始时是从正反应;还是从 逆反应开始?然后是改变什么条件?化学平衡向 什么方向移动?
V
V正 V逆
V'正 = V'逆 突变
答:正、逆反应 同时开始。
加催化剂或加 压(反应前后气体 体积不变)时,平 衡不移动。
t
2.速度-时间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时 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大或 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m+n < (>、<、=)p+q。
v
v逆
v正
v v逆 v正
t t t1 t2 t1 t2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压强时, 画出相关的 V –t 图。
等压线
m+n < p+q Q < 0
0
P
压强
二、化学平衡图象
3.物质百分含量——时间曲线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PPT精品课件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PPT精品课件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解题指导] 选 A 根据图象可知A正确;前20 min内A的平 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B错;因为A、B变化的趋 势一样,故x=1,再根据时间—速率图象可知,升高温度反 应逆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30 min时,速 率下降,但平衡未发生移动,故改变的条件是降低了压强, D也错.
(2)如右图,对于化学反应mA(g)
+nB(g)
qC(g)+pD(g),l线
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在上方
(E点),A%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
系中的A%,所以,E点v(正)>v(逆);在下方(F点),A%小于
此压强时平衡体系中的A%,则v(正)<v(逆).
二、方法思路 1.看懂图象
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 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 条线的交点和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即看 是否需要作等温线和等压线;五看定量图象中有关量 的多少.
由(3)可知,p1压强先到达平衡,故p1>p2, 而C%不变说明m+n=p+q,或条件为 加入了催化剂.
由(4)中(A)、(B)两线可知,p1<p2,m+ n<p+q.由(B)、(C)两线可知,T1<T2, ΔH<0.
4.几种特殊图象 (1)如右图,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qC(g)+p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 则v(正)>v(逆);M点为刚好达到平衡点.M 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 A%增加,平衡左移,ΔH<0.
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075

课件3:2.3.5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课件3:2.3.5 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

练习3
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Q达到平衡时 ,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 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
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
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V正 V逆
升温 减小[SO3]
三、x% – t 图
x% (或用φ(C) 表示)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 物在反应体系中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体积分数)、 或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等;
1、将2molSO2和2molSO3 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 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气)+O2(气) 2SO3 (气),平衡时SO3为n mol。相同温度下,分 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起始物 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的是( C D)
A. 2mol SO2+1 molO2
说明:转化率与百分含量的情况恰好相反。
例6:某逆反应为:A(g)+B(g)
3C(g),下图中的甲、
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
的体积分数 φ(C)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φ(C) a
φ(C) T1 ℃ φ(C)
a
T2 ℃
b
b
0甲 t
0 乙t
0 丙t
⑴若图甲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 的情况,则曲线 b 表示的是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催化剂
(1) 时 间 t1 的 意 义

.
(2) 在 时 间 0 至 t1 的 间 隔 里 , v
(I2)=
.
(3)此平衡状态下,H2的转化
率为
.
(1)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 (2)(0.2/t1 mol·L-1·min-1) (3)5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图像分析要领2SO2(g)+O2(g)2SO3(g) t随后逐渐增加,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CH4(g)+H2O(g)CO(g)+3H2(g)ΔH>0tmA(g)+nB(g)qC(g)+pD(g) “定一议二”。

m+n>q+p时2NO(g) + 2CO(g)N2(g)+2CO2(g) 先拐先平,先平者高。

T投料比图2SO2(g)+O2(g)2SO3(g) △H<01.b应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n2.T3.平衡向右移动,分数先增大后减小定位题组1.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2.工业上可利用CH 4(g)+H 2O(g)CO(g)+3H 2(g)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 2。

已知温度、压强和水碳比[)()(42CH n O H n ]对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影响如下图:图1(水碳比为3) 图2(水碳比为3) 图3(800℃)(1)降低反应的水碳比平衡常数K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正反应或逆反应)。

(2)图2中,两条曲线所示温度的关系是:t 1_____t 2(选填>、=或<);图1中,在800℃、2MPa 比1MPa 时的甲烷含量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3.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 4和H 2O 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1)将1.0 mol CH 4和2.0 mol H 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 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 4(g)+H 2O(g) CO(g)+3H 2(g)……Ⅰ,CH 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已知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 。

则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
P1
P2
t1 t2
P1
P2
m+n___p+q
2. 转化率—时间曲线
【例 2】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 根据图象填空(纵坐标均表示 A 的转化率):
P1
P2
t1 t2
P1 > P2 m+n___p+q
2. 转化率—时间曲线
【例 2】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 根据图象填空(纵坐标均表示 A 的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 1. 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例1 】对于反应N2+3H2 2NH3 (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下图,确定t1—t5 各点所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增大N2或H2的浓度 t1______________
减小NH3的浓度 t2______________
增大压强 t3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 1. 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例1 】对于反应N2+3H2 2NH3 (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下图,确定t1—t5 各点所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增大N2或H2的浓度 t1______________
减小NH3的浓度 t2______________
t3______________ t4______________ t5______________
升高温度 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压强 减小压强
外界 反应速率变化 (v 条件 -t图像 )
条件变化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压强 压强 反应前后气体体 积不变的反应 催化 剂 使用催化 剂 减小压强 平衡不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一、反应速率图象1.浓度(或物质的量)-----时间图象例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练习1.今有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s后达平衡,在t2s时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s时又达平衡,如图:(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从t2到t3时曲线改变的原因是()A、增大了X或Y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D、升高了反应温度2.速率--时间图象例 1. mA(g)+nB(g) qC (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v正、v逆变化如图,则△H___0,m+n___q例2: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 △H < 0 。

如图只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时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指出t1、t2、t3、t4、t5时刻分别改变什么条件?二、化学平衡图象1.百分含量(转化率)—温度(压强)—时间图像例1.在A (g )+B (g )=C (g )+D (g )的反应体系中,C 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 与P ,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2、百分含量(或转化率)—压强—温度图像例2.对于反应A (s )+2B (g)3C (g )(正反应吸热),平衡混和物中C 的百分含量C%与外界条件x 、y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x 表示温度,y 表示压强,且y 1>y 2>y 3B 、x 表示压强,y 表示温度,且y 3>y 2>y 1C 、x 表示温度,y 表示压强,且y 3>y 2>y 1D 、x 表示压强,y 表示温度,且y 1>y 2>y 3A B CD三、其他类型的图象例1、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 22NO 2 ΔH=Q(Q <0)中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中坐标有A 、B 、C 、D 、E 5点,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的点是 。

例2、将物质的量均为3.00mol 物质A 、B 混合于5L 溶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 +B 2C ,在反应过程中C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1)T 0对应的反应速率V 正和V 逆的关系是_____(用含“>”“<”“=”表示,下同);(2)此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热反应;(3)X 、Y 两点A 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温度T <T 0时,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Y 点的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参加反应的A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若Y 点时所耗时间为2min ,则B 物质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 2(g )+H 2(g )2HI (g );△H <0并达平衡。

HI 的体积分数V (HI )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II )所示。

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V (HI )的变化如曲线(I )所示。

在乙条件下V (HI )的变化如曲线(III )所示。

则甲条件、乙条件分别是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的催化剂A ①⑤,③B ②⑤,④C ③⑤,②D ③⑤,④ 2、下图表示反应A (气)+B (气)nC(气)(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条件下NO 转化率• ET 0C%T ℃YX反应混合物中C 的百分含量和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其它条件相同,a 比b 的温度高B 、a 表示有催化剂,b 表示无催化剂C 、若n =2,其它条件相同,a 比b 的压强大D 、反应由逆反应开始3、T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

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t 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T ℃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 ·L —1 A 0.1 mol ·L —1 B 和0.4 mol ·L —1 C 反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0.4 mol ·L —1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 的转化率增大 4、已知可逆反应aA +bB cC 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在T 1、T 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 、该反应在T 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可逆反应aA (g )+bB (g )cC (g )+dD (g );ΔH 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 、a +b >c +d T 1<T 2 ΔH <0B 、a +b >c +d T 1<T 2 ΔH >0C 、a +b <c +d T 1>T 2 ΔH <0D 、a +b >c +d T 1>T 2 ΔH >06、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 )+B (g )xC (g )(正反应放热)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 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C%表示C 的体积分数)A 、P 3>P 4,y 轴表示B 的转化率B 、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 、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mol质量7、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H<0。

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从0 min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40%B、反应进行到10min至15min的曲线变化可能升高了温度C、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是因为通入了氧气D、在15-20min;25-30min内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8、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9、可逆反应A+3B2C,在反应过程中,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该反应是(吸热,放热)反应;(2)温度t<500℃时,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3)温度t>500 t时,C%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10、下列四个图中,曲线变化情况与所给反应(a、b、c、d均大于0)相对应的是()B、N2(g)+3H2(g)2NH3(g)△H=-bKJ•mol-1A、2SO2(g)+O2(g)2SO3(g)△H=-aKJ•mol-1C、N2O4(g)2NO2(g)△H=+cKJ•mol-1D、CO2(g)+C(s)2CO(g)△H=+dKJ•mol-111、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在T℃时,将0.6molH2和0.4molN2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为mPa)发生反应:3H2+N22NH3△H<0。

若保持温度不变,某兴趣小组同学测得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8 min内分钟NH3的平均生成速率为mol·L-1·min-1。

(2)仍在T℃时,将0.6molH2和0.4molN2置于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①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l:3:2b.3v正(N2)=v逆(H2)c.3v正(H2)=2v逆(NH3)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②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与题(1)条件下NH3的体积分数相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使反应速率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d.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减小生成物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