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特点和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最重要的阶段,每个年龄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相应的保健需求。
了解这些特点并采取恰当的保健措施,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新生儿期(出生至 28 天)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开始适应外界环境。
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各系统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生理特点: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呼吸较浅且不规则,每分钟呼吸频率约 40 45 次;心率较快,每分钟可达 120 140 次。
他们的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尚未成熟。
保健要点: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室内温度在 22 24 摄氏度,湿度在55% 65%为宜。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特别是在寒冷季节。
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喂奶后要及时拍嗝,防止吐奶和呛奶。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尤其是脐带残端的护理,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婴儿期(1 个月至 1 岁)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时期,也是一生中第一个生长高峰。
生理特点:体重和身高增长迅速,大脑发育也处于关键时期。
婴儿6 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减少,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容易生病。
保健要点:继续坚持母乳喂养,4 6 个月后逐渐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各类传染病。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幼儿期(1 3 岁)幼儿期的孩子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语言和认知能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生理特点:幼儿的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减慢,但智能发育较快。
他们开始学会走路、说话,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
保健要点:合理安排饮食,食物种类要多样化,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
注意安全防护,防止意外伤害,如烫伤、触电、误食等。
加强语言和认知训练,多与孩子交流、讲故事、做游戏。
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培养社交能力。
学龄前期(3 6、7 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婴儿期的特点和保健

婴儿期的特点和保健婴儿期,是人类一生中最为脆弱和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宝宝的生长和发育处于飞快的阶段,对于父母和社会来说,给予婴儿足够的关怀和保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婴儿期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婴儿保健。
首先,婴儿期是人生中最快速的生长时期之一。
从刚出生到一岁左右,宝宝的身高和体重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宝宝的身体不断发育,头颅、四肢和骨骼都在逐渐成型。
同时,婴儿的呼吸、心脏和消化系统也在不断地适应和发展。
这个时期对于宝宝来说非常关键,因为任何不健康的因素都可能对宝宝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婴儿期是宝宝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可以通过母亲的免疫系统得到一定的保护,但一旦出生,宝宝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来对抗各种病原体。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对于婴儿来说,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免疫屏障,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婴儿期也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宝宝的神经系统正在迅速成熟,大脑的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正经历着快速的增长和连接。
因此,提供给宝宝健康的营养和刺激发展的环境对于他们的智力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母乳喂养被普遍认为是最适合婴儿成长的方式,其中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抗体,有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
另外,宝宝的睡眠是婴儿期保健中常被忽视的重要环节。
充足的睡眠对于婴儿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睡眠中,宝宝的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
同时,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培养宝宝的自主性,有助于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父母可以建立一个安静、温馨、舒适的睡眠空间,并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
在婴儿期的保健中,育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十分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参加育儿课程、阅读相关书籍和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来获取有关婴儿护理的信息。
学习正确的喂养方法、洗澡技巧、按摩手法以及如何与宝宝建立有效的沟通,都是帮助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一)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脱离母体后需经历解剖、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才能适应宫外的新环造、而新生儿身体各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调节性差,抵抗力弱,易患各种疾病,且病情变化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据报道,婴儿死亡总人数中约1/3~1/2是新生儿,其中第1周内的新生儿死亡人数占新生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
故新生儿保健重点应放在生后第1周。
(二)新生儿的保健1.家庭访视(home visit)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人员在新生儿期一般家访2~3次。
高危儿或者检查发现有异常者适当增加访视的次数。
家访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干预,从而降低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访视内容有:①询问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后生活状态、预防接种、喂养与护理等情况;②观察居住环境及新生儿一般情况,重点注意有无产伤、黄疸、畸形、皮肤与脐部感染等;③体格检查,包括头颅、前囟、心肺腹、四肢、外生殖器;测量头围、体重等;视、听觉筛查;④指导及咨询,如喂养、日常护理。
问题严重者应立即就诊。
2.合理喂养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品,应鼓励和支持母亲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教授哺乳的方法和技巧,并指导母亲观察乳汁分泌是否充足,新生儿吸吮是否有力。
若母乳充足,新生儿哺乳后安静人睡,大小便正常,体重正常增长;母亲可有乳房胀痛感或乳汁溢出浸湿胸前衣服等现象。
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力强者可按正常新生儿的喂养方法进行,按需授乳;吸吮力弱者可将母乳挤出,用滴管哺喂,一次量不宜过大,以免吸入气管。
食后右侧卧位,床头略抬高,避免溢奶引起窒息。
同时,注意部分药物可通过乳汁分泌,如氨基糖苷类、异烟肼、氯霉素等,故乳母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如确系母乳不足或者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者,则指导母亲采取科学的人工喂养方法。
3.保暖新生儿房间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
有条件者家庭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5%。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特点和保健需求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
本文将围绕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及相应的保健方法进行探讨。
0-2岁:婴儿期婴儿期是儿童生命中最初的两年。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发展重点是身体和感知的发展。
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各个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此时的保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喂养:婴儿时期的主要营养来源是乳汁(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
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养分,有助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发育。
同时,确保婴儿足够的饮水量也是很重要的。
2.睡眠:婴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对他们的身体和大脑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婴儿提供安全且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睡眠。
3.感染预防: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婴儿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家长应保证婴儿的生活环境清洁,经常洗手并避免让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接触婴儿。
3-6岁:幼儿期幼儿期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阶段,此时儿童开始学会自主行动、语言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
针对幼儿期的特点,保健措施如下:1.营养均衡:幼儿期是儿童生长最快的阶段之一,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快速的身体发展和大脑功能。
家长应确保给幼儿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
2.充分活动:幼儿时期是儿童体验和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通过运动和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协调性并发展社交技能。
家长应鼓励幼儿多参与户外运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早期教育: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和思维的黄金时期。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玩具游戏和参与幼儿教育课程等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6-12岁: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儿童逐渐进入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
此时,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迅速,他们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龄前期儿童的特点,保健建议如下:1.均衡饮食:学龄前期儿童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来满足身体和大脑的需求。
家长应重视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谷物,避免过多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品。
婴幼儿年龄特点

婴幼儿年龄特点婴幼儿是指年龄在出生后的一岁内的儿童。
在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历着快速而显著的变化。
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父母和保育者来说,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支持和照顾。
本文将对婴幼儿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进行论述。
第一阶段:新生儿期(0-1个月)新生儿期是婴幼儿生命中最脆弱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饮食与睡眠上。
他们需要频繁地吃奶,通常每天需要喂养8-12次,睡眠时间也很长,每天大约睡眠16-20个小时。
此外,他们的感知能力还不够发达,主要以听觉和嗅觉为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为有限。
他们能够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并开始建立亲子关系。
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躺在床上或婴儿摇篮里。
第二阶段:探索期(2-6个月)在探索期,婴幼儿开始展示出一些更为积极主动的行为。
他们能够抬头观察周围环境,尝试翻身,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他们开始学习坐、扶物站立,并试图抓住周围的物体。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每天大约为14-16个小时,饮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喂养次数约为6-8次。
同时,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发育更加成熟,能够辨别出更多的声音和面部表情。
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增强,可以通过触摸和咀嚼来认识环境。
第三阶段:活动期(7-12个月)活动期是婴幼儿迈向幼儿期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爬行、独立坐立和爬行。
他们开始口头表达,发出简单的音节和单词,并能够通过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试图摸索并用双手抓住物体。
他们开始学习使用吸奶杯和餐具,并尝试独立进食。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睡眠时间进一步减少,每天大约为12-14个小时。
第四阶段:行动期(12-24个月)行动期标志着婴幼儿进入幼儿期的过渡。
在这个阶段,他们能够独立走路,并开始探索周围环境,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开始能够说出简单的句子,并理解简单的指令。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发展
学龄前期儿童好奇心强, 喜欢探索新事物,逐渐形 成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
学习能力
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能力 发展的关键期,应注重培 养孩子的认知、语言和社 交能力。
学龄前期儿童保健要点
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增 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红臀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更换 尿布时涂抹护臀霜,严重 时可就医治疗。
吐奶
喂奶后轻拍背部帮助排气, 少量多餐,严重时应就医 检查。
02 婴儿期保健
婴儿特点Biblioteka 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适应环境能力较 弱,需要特殊护理。
婴儿期
出生后28天至1岁,生长发育迅 速,需要定期进行儿童保健。
特点
免疫力较低,易感染疾病;消化 系统发育不完善,需注意饮食卫 生和营养均衡;大脑和神经系统 快速发育,需要丰富的刺激和良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目录
• 新生儿期保健 • 婴儿期保健 • 学龄前期保健 • 学龄期保健 • 儿童营养保健 • 儿童运动保健
01 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特点
生理特点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 全发育成熟,免疫力和抵抗力较 弱,容易感染疾病。
心理特点
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陌生,需要逐 渐适应,对母亲和周围人的照顾 和安抚有较高的需求。
适量脂肪
适量的脂肪对儿童的大脑发育非常 重要,应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 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 养素,应选择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如瘦肉、蛋、奶制品等。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婴幼儿是指出生后到两岁期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迅速,充满了许多独特的生理特点。
同时,对于婴幼儿的卫生保健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本文将从身体发育、免疫系统、营养需求以及卫生保健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身体发育1. 头部和颈部:婴幼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占比例较高。
此外,脊柱和颈椎尚未完全发育,所以需要额外的支撑和照顾。
在抱婴儿时要注意轻柔地支撑他们的头部和颈部,避免用力过猛或猛摇晃。
2. 骨骼和骨骼系统:婴儿的骨骼相对较软,易受外力的影响。
因此,婴儿在学会坐立、爬行和行走之前,需要得到稳定的支撑和保护。
适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加强肌肉力量。
3. 神经系统: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脑细胞的连接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他们的感觉和运动协调能力相对较弱。
父母应该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提供适当的刺激和训练,帮助他们发展健全的神经系统。
二、免疫系统婴幼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脆弱,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因此,正确的卫生保健对于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1.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因子,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免疫防线,提高抵抗力。
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应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配方奶粉。
2. 疫苗接种:根据国家规定的免疫接种方案,确保婴幼儿按时接种疫苗。
这可以有效预防一系列传染病,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
3. 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室内空气,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同时要定期消毒婴幼儿接触的物品和玩具,保持婴幼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三、营养需求婴幼儿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所以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以下是婴幼儿的主要营养需求:1. 蛋白质:蛋白质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
母乳或配方奶粉提供了婴幼儿所需的蛋白质。
此外,适量添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满足营养需求。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以供给他们快速的能量。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ppt课件(2024)

提供全面的保育服务,包括生活 照料、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等。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婴幼儿 全面发展。
2024/1/26
11
预防为主原则
注重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提高他们的抵抗力。
关注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 解决心理问题。
2024/1/26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婴幼儿的安全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避免偏食和挑食
家长应引导婴幼儿尝试多种食物, 避免偏食和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 习惯。
15
良好饮食习惯培养
2024/1/26
定时定量进餐
建立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量,有助于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自主进食能力的培养
鼓励婴幼儿自己动手吃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独立性。
餐桌礼仪的培养
教育婴幼儿在餐桌上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学会使用餐具和分 享食物。
17
PART 04
婴幼儿睡眠保育
REPORTING
2024/1/26
18
睡眠环境营造
安静舒适
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噪音干扰, 提供舒适宜人的睡眠环境。
适宜温湿度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 内,避免过热或过冷影响婴幼儿
睡眠。
柔和光线
使用柔和的灯光,避免强烈光线 刺激婴幼儿的眼睛,有助于促进
睡眠。
2024/1/26
12
PART 03
婴幼儿饮食保育
REPORTING
2024/1/26
13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2024/1/26
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 ,有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
母乳喂养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和饮食
2添加其他食物应遵循原则:①由少到多 ②由稀到稠 ③由细到粗 ④由一种到多种
3.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4 添加辅食时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 生。
牛奶、鸡蛋、花生三种最常见的致敏 食物
(二)定期健康检查、早防早治疾病
生长发育迅速,定期健康检查可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干预 。
• 生长偏离时间长,错过生长发育最快期,纠正较困难。 • 一般<6个月婴儿每1~2月检查一次;>6个月,每2—3
月一次。 • 教会父母使用生长曲线,主动配合医生,监测婴儿体格
生长,避免营养不良、肥胖。 • 坚持每日户外活动1小时,进行空气浴、日光浴和被动体
操,增强体质,降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
生长发育监测
• 对 象:0~3岁婴幼儿 • 适用于:家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托幼机构 • 意 义:纵向、直观、动态的对婴幼儿生长发育
消化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营养需要多
婴儿期最易缺乏的营 养素是铁,铁缺乏性贫血 不仅影响婴儿大脑发育, 还影响发育阶段的认知能 力,同时降低机体免疫功 能,造成反复感染。
睡眠周期短
婴儿的睡眠周期短,约60分钟。因此 大多数婴儿3个月前晚上要醒几次,一 般一天睡14~18小时;有时3个月内 的婴儿可睡4个小时以上不进食。 3个月后白天醒的时间长些;深睡眠时 间延长,晚上醒的时间减少,可睡5小 时。 夜醒对婴儿生存是有益的:温暖、食 物、呼吸道通畅作出反应。 常常不能建立自己的睡眠—清醒方式。 注意不要让孩子依赖成人的帮助睡觉。
(四)生活技能培训
独立睡眠习惯、进食技能(咀嚼吞咽、用勺杯); 学会控制二便。
•
(四)生活技能培训
• 独立睡眠习惯、进食技能(咀嚼吞 咽、用勺杯);学会控制二便。
• 在培养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的同 时,还要结合婴幼儿日常生活安 排,有计划、有目的、因地制宜 的利用自然因素,进行体格锻炼, 以增强婴儿的适应能力。
(七)疾病筛查
1.缺铁性贫血 • 2.食物过敏 • 3.中耳炎 • 4.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 5.发育异常 • 6.视力 • 7.听力 • 8.泌尿、生殖系统 • 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Thanks!
睡眠周期短
免疫功能不成熟
6个月后的婴儿从母体中获得的被 动免疫逐渐消失,而主动免疫功能尚 未成熟。因此易患感染性疾病。
神经系统和感知觉发育迅速
婴儿期是神经精神发育的关键 阶段,大脑发育迅速。
出生后1~24个月大脑皮质神经元
情 绪 开 始 分 化
婴儿的保健
• (一)营养和饮食 • (二)定期健康检查、早防早治疾病 • (三)促进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的发育 • (四)培养生活技能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 (五)预防接种 • (六)预防意外伤害 • (七)疾病筛查 • (八)口腔保健
头三个增加的体 重约等于后九个 月体重的增加
三个月末体重约 等于出生时的2 倍
12个月末婴儿体 重约为出生时的 三倍(9KG)
1岁末头围和胸 围基本相等,约 为46cm,随着年 龄的增长,胸围 的增长速度大于 头围,胸围增长 的厘米数等于周 岁数减1
消化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营养需要多
婴幼儿生长速度快,需要各 种营养的量大,食物的种类和 性质变化多,但其消化功能尚 未成熟,易患消化紊乱、腹泻、 营养不良等疾病。
婴儿的保健
重点
• 合理喂养
• 预防接种
一级预防
• 早教
• 定期体检
二级预防
营养和饮食
•
高能量、高蛋白的乳类营养
பைடு நூலகம்
• 1.提倡纯母乳喂养4—6个月,6个月以后逐渐添加
• 辅食替代母乳;添加辅助食品可以是婴儿从以乳
• 汁为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固体食品的混合膳
• 食,从吸吮乳头、奶瓶到习惯用勺碗进食。
•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中,特别是初乳丰富的 SIgA保护肠粘膜,抗多种细菌、病毒感染,预防 肺炎、腹泻的发生;
• 2.婴儿期应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卡介苗、脊髓灰 质炎、百白破、麻疹、乙型肝炎等7种疫苗接种;
• 3.培养婴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日洗澡、勤换衣 裤;用尿布或纸尿裤保护会阴皮肤清洁,避免泌 尿系感染。
婴儿期的 特点与保健
婴儿的特点
(一)体格生长 (二)消化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营 养需要多 (三)睡眠周期短 (四)免疫功能不成熟 (五)神经系统和感知觉发育迅速 (六)情绪开始分化
• 体格生长
身高
体重
胸围 头围
身高规律与体重
相似,前三个月 增长约11~12cm ,约等于9个月
的增长,一岁末 身长约75cm。一 年内约增长25cm
(五)口腔保健
• 用奶瓶姿势正确:避免将乳头抵压上颌 ,影响颌骨发育;
• 不含乳头入睡:“奶瓶龋齿”。 • 乳牙萌出后应刷牙:每晚一次。 • 7~8月龄婴儿开始学习用杯喝奶,1岁
左右完全断离奶瓶,有利于乳牙萌出和 颁骨发育。 • 吸吮手指或空奶嘴、咬物品等不良习惯 可引起口腔畸形。
(六)预防感染
趋势观察与评价,有利于尽早发现健康问题并采 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用 物:生长发育监测图
患病情况记录区 喂养情况记录区
身高与体重记录 区
能力发育提示记 录区
(三)促进情感、感知觉、语言、 运动发育
婴儿的感知觉是在生活实践中,通过成人的教 育发展起来的。情绪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 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语言是 小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要不断给予语 言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