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件冒泡排序法
c 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1. 算法简介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元素,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大小,并按照规定的顺序交换位置,直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
冒泡排序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相邻元素之间的比较和交换来达到排序的目的。
2. 算法步骤冒泡排序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重复步骤 1,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最后一对。
这样一轮下来,最大(或最小)的元素会被移动到末尾。
3. 针对所有未排序元素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3. 算法示例假设我们要对数组[5, 3, 8, 4, 2]进行升序排序。
首先,通过比较相邻元素进行交换: - 第一轮:[3, 5, 4, 2, 8] - 第二轮:[3, 4, 2, 5, 8] - 第三轮:[3, 2, 4, 5, 8] - 第四轮:[2, 3, 4, 5, 8]经过四轮排序,数组变为有序[2, 3, 4, 5, 8]。
4. 算法分析时间复杂度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其中 n 是待排序序列的长度。
因为每一轮都会将最大(或最小)的元素移动到末尾,需要进行 n-1 轮比较和交换操作,每轮操作都需要遍历整个序列。
空间复杂度冒泡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 O(1),因为只需要常数级别的额外空间来存储临时变量。
稳定性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在相邻元素相等时不做交换,所以相同元素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5. 算法优化虽然冒泡排序算法简单易懂,但其时间复杂度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其进行优化。
a) 设置标志位优化在每一轮比较中,如果没有发生任何交换操作,则说明序列已经有序,可以提前结束算法。
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1):flag = False # 设置标志位for j in range(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flag = True # 标志位置为 Trueif not flag:break# 如果没有发生交换操作,则提前结束算法return arrb) 鸡尾酒排序优化鸡尾酒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它从序列的两端开始进行排序,先从左到右遍历找到最大元素,然后再从右到左遍历找到最小元素。
冒泡排序的算法详解 ppt课件

ppt课件
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76 13 97 27 49
97>27, 交换位 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76 13 27 97 49
ppt课件
8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76 13 27 97 49
//用冒泡法对这个数作升序排序 for (i = 0; i <10;i++ )// 元素的个数。
{
for (j = 0; j <9; j++)// 相邻的2个数比较,每次都要比较9次 。 要比较的次数比元素个数少1次 {
if (a[j] > a[j + 1]) {
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 } } }
ppt课件
1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76 13 27 49 97
49<65, 保持不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76 13 27 49 97
ppt课件
11
序 号
1
数 据
38
78 49 65 76 13 27 49 97
冒牌排序详解:
// 编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10个实数,存入一个数组,用冒泡法对这个数作升序排序。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
C语言程序设计-排序法比较PPT课件

行交换,最多 一轮比较完进行一次 交换n(n-1)/2次 交换,最多交换n-1次
7
应用举例(排序:冒泡法)
用冒泡法对n个数从小到大排序。 假定有5个无序的数 21,13,90,32,-1
第1轮比较4次:第1次 21 13 90 32 -1 进行交换
第2次 13 21 90 32 -1 不进行交换
第3次 13 21 90 32 -1 进行交换 第4次 13 21 32 90 -1 进行交换
第i轮 比较
if(a[j]>a[j+1]) {med=a[j]; a[j]=a[j+1];
第j次 比较
a[j+1]=med;}
3
应用举例(排序:选择法)
用选择法对n个数从小到大排序。 假定有5个无序的数 21,13,90,32,-1
第1轮比较4次:第1次p=0 21 13 90 32 -1 p=1
第2次 21 13 90 32 -1 p=1
第3次 第4次
21 13 90 32 -1 p=1 21 13 90 32 -1 p=4
第1轮比较交换21和-1: -1 13 90 32 21
最小的数已排好
4
应用举例(排序:选择法)续
第2轮比较3次:第1次p=1 -1 13 90 32 21 p=1 第2次p=1 -1 13 90 32 21 p=1 第3次p=1 -1 13 90 32 21
第1轮比较结果:
13 21 32 -1 90
最大的数已排好
1
应用举例(排序:冒泡法)续
第2轮比较3次:第1次 13 21 32 -1 90 不进行交换
第2次 13 21 32 -1 90 90 进行交换
C语言课件冒泡排序法复习进程

运行结果: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C语言课件冒泡排序法
冒泡原理:质量大的(大的数据)下沉 质量小的(小的数据)上浮
方法:下沉法和上浮法
例:将一组无序数组排成从小到大 { 49,38,65,97,76,13,27,49 }
原数据和序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第一趟下沉的步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9776 791673 19237 29479 4997
经过一趟下沉,把最大的数沉到最底了
用流程图把这一趟下沉描述出来:
i=1, T=0
是
否
R[i]R[i1]
T=R[i]
R[i]=R[i+1]
R[i+1]=T
i=i+1
否
i>7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个完整的程序来表示这个算法: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R[8]; int T=0; int i,j; printf("请输入8个整数:"); for(i=1;i<=8;i++) scanf("%d",&R[i]);
for(i=1;i<=7;i++) {
for(j=1;j<=8-i;j++) { if(R[j]>R[j+1]) { T=R[j]; R[j]=R[j+1]; R[j+1]=T; } }
} printf("排序后的数字是:"); for(i=1;i<=8;i++)
动画演示(冒泡法)PPT课件

{t=s[j];s[j]=s[j+1];s[j+1]=t;}
printf(“%d %d %d %d %d \n”,s[0],
s[1], s[2], s[3], s[4]); }
s[0] s[1] s[2] s[3] s[4]
23795
16
冒泡法演示(升序) 下一步
j=4时,4<4 为假,循环
结束,该轮
变量与变量的 值
程序段: #include<stdio.h>
的大小,将 较大数存入
s[1]
main()
n5 i0
{ int s[10]={2,9,3,7,5}, n=5, i,j,t;
for(i=0;i<n-1;i++) for(j=0;j<n-1-i;j++)
值为4
if(s[j]>s[j+1])
j0
变量与变量的 值
程序段: #include<stdio.h>
的大小,将 较大数存入
s[2]
main()
n5 i0
{ int s[10]={2,9,3,7,5}, n=5, i,j,t;
for(i=0;i<n-1;i++) for(j=0;j<n-1-i;j++)
值为4
if(s[j]>s[j+1])
j1
{t=s[j];s[j]=s[j+1];s[j+1]=t;}
printf(“%d %d %d %d %d \n”,s[0],
s[1], s[2], s[3], s[4]); }
s[0] s[1] s[2] s[3] s[4]
冒泡排序法(C语言)

冒泡排序法(C语⾔)常⽤的排序⽅法有冒泡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插⼊排序法以及希尔排序法等。
本⽂着重讲解如何利⽤C代码,实现冒泡排序。
⾸先,要了解什么是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常⽤的⼀种排序⽅法,其基本⽅法就是逐次⽐较。
即⼀次⽐较两个数,若它们的顺序错误,则它们交换;重复进⾏,直到没有需要交换为⽌。
以升序排序为例:1、⽐较相邻数字的⼤⼩,若第⼀个数⽐第⼆个数⼤,则相互交换;2、对每⼀对相邻的数作相同的⼯作,那么最后的数应该是最⼤的数;3、针对所有数(除了最后⼀个)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没有任何⼀对数字需要⽐较为⽌。
需要注意的是,第3条中所谓的“最后⼀个”是指前⼏步中已经处理过的最⼤的数,⽽不是整个数列的最后⼀个数。
例如,将下列数列⽤冒泡排序法从⼩到⼤重新排列;49 38 65 97 76 13 27 49每次排序后数列的变化如下:第⼀趟排序:38 49 65 76 13 27 49 97第⼆趟排序:38 49 65 13 27 49 76 97第三趟排序:38 49 13 27 49 65 76 97第四趟排序:38 13 27 49 49 65 76 97:::经过⼀系列过程,最终数列次序为:13 27 3849 49 65 76 97.通过对以上排序的分析,我们可以简要画出冒泡排序的流程图:观察流程图,我们不难发现通过⼀个简单的循环结构,即可实现对⼀组数进⾏排序。
部分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i, j,temp;int array[n];for (i = 0;i <8; i++){scanf ("%d",&array[i]); //通过数组和循环输需要排序的数列}printf ("Before ordering,the rank is : ");for (i = 0;i < 8 ; i++){printf ("%d ",array[i]);}printf (" "); //显⽰排序之前的数组for (j = 0;j < n-1; j++){for(i = 0;i < n-j-1; i++) //两次循环实现排序{if (array[i] > array[i+1]) //相邻两数字⽐较{temp = array[i];array[i] = array[i+1];array[i+1] = temp; //中间变量temp实现相邻元素的交换}}}printf ("After ordering,the rank is :");for(i = 0;i < n ; i++){printf ("%d ",array[i]); //显⽰排序后的数组}printf (" ");return 0;}数字的排序:#include <stdio.h>#define SIZE 10int main(){int a[SIZE]={12 ,43,9,13,67,98,101,89,3,35};//⼗个数的⽆序数列int i,j,t;printf("此程序使⽤冒泡排序法排列⽆序数列! ");//冒泡排序for(i=0;i<10-1;i++)//n个数的数列总共扫描n-1次{for(j=0;j<10-i-1;j++)//每⼀趟扫描到a[n-i-2]与a[n-i-1]⽐较为⽌结束{if(a[j]>a[j+1])//后⼀位数⽐前⼀位数⼩的话,就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升序){t=a[j+1];a[j+1]=a[j];a[j]=t;}}}printf("排列好的数列是: ");//输出排列好得吃数列for(i=0;i<10;i++){printf("%d ",a[i]);}return 0;}字符排序:#include <stdio.h>#define SIZE 10int main(){char a[SIZE]={'i','l','o','v','e','y','o','u','y','x'};//⼗个数的⽆序数列int i,j;char t;printf("此程序使⽤冒泡排序法排列⽆序数列! ");//冒泡排序for(i=0;i<10-1;i++)//n个数的数列总共扫描n-1次{for(j=0;j<10-i-1;j++)//每⼀趟扫描到a[n-i-2]与a[n-i-1]⽐较为⽌结束{if(a[j]>a[j+1])//后⼀位数⽐前⼀位数⼩的话,就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升序){t=a[j+1];a[j+1]=a[j];a[j]=t;}}}printf("排列好的字符组是: ");//输出排列好得吃数列for(i=0;i<10;i++){printf("%c ",a[i]);}}⽤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include <stdio.h>void function(char a[],int);//尤其注意,此处的函数声明必须是char a[],因为这⾥穿的是地址,不能仅仅使⽤char int main(){int i;char a[10]={'i','l','o','v','e','y','o','u','y','x'};//⼗个数的⽆序字符数列printf("此程序使⽤冒泡排序法排列⽆序数列! ");function(a,10);//调⽤冒泡排序printf("排列好的字符组是: ");//输出排列好得吃数列for(i=0;i<10;i++){printf("%c ",a[i]);}return 0;}void function(char a[],int m){//冒泡排序int i,j;char t;for(i=0;i<m-1;i++)//n个数的数列总共扫描n-1次{for(j=0;j<m-i-1;j++)//每⼀趟扫描到a[n-i-2]与a[n-i-1]⽐较为⽌结束{if(a[j]>a[j+1])//后⼀位数⽐前⼀位数⼩的话,就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升序){t=a[j+1];a[j+1]=a[j];a[j]=t;}}}return;}执⾏情况:冒泡排序法:也叫升序排序法,但是相⽐起⼆分法查找只能应⽤于有序数列,⼆如何将⼀个⽆序数列变的有序就可以使⽤冒泡排序法对上⾯的过程进⾏总结:该思想体现在成续上的解法是:实例:冒泡排序不仅仅可以应⽤于数字同样可以应⽤于字符字母的快速排序:。
C语言冒泡排序法PPT课件

是 R[i] R[i 1]
否
T=R[i]
R[i]=R[i+1]
R[i+1]=T
i=i+1
否
i>7
第4页/共是8页
一个完整的程序来表示这个算法: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R[8]; int T=0; int i,j; printf("请输入8个整数:"); for(i=1;i<=8;i++) scanf("%d",&R[i]);
第5页/共8页
运行结果:
第6页/共8页
谢谢!
第7页/共8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8页/共8页
for(i=1;i<=7;i++) {
for(j=1;j<=8-i;j++) { if(R[j]>R[j+1]) { T=R[j]; R[j]=R[j+1]; R[j+1]=T; } }
} printf("排序后的数字是:"); for(i=1;i<=8;i++)
printf("%d",R[i]; }
原数据和序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第一趟下沉的步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9776 791673 19237 29479 4997
经过一趟下沉,把最大的数沉到最底了
第3页/共8页
用流程图把这一趟下沉描述 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加深对变量的使用的理解
动画演示C语言冒泡排序算法精品PPT课件(绝对精品)

第五趟比较
第五趟比较结束找到第五大数5,两两比较1次。
提出问题 填流程图
5 >2
67 89
点击开始
语言程序设计——排序算法
情景导入 冒泡排序 编写程序 调试程序
算法思想 动画演示 提出问题 填流程图
结论
6个数据排序,需要比较5趟,每趟比 较的次数分别是5、4、3、2、1次。
那么N个数据排序,又该比较几趟,每 趟比较几次呢?
点击开始
语言程序设计——排序算法
情景导入 冒泡排序 编写程序 调试程序
算法思想 动画演示
第二趟比较
第二趟比较结束找到第二大数8,两两比较4次。
提出问题 填流程图
5 <7 >6 <8 >2 9
点击开始
语言程序设计——排序算法
情景导入 冒泡排序 编写程序 调试程序
算法思想 动画演示
第三趟比较
第三趟比较结束找到第三大数7,两两比较3次。
语言程序设计——排序算法
情景导入 冒泡排序 编写程序 调试程序
算法思想 动画演示 提出问题 填流程图
初始数据
587692
语言程序设计——排序算法
情景导入 冒泡排序 编写程序 调试程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算法思想 动画演示
第一趟比较
第一趟比较结束找到最大数9,两两比较5次。
< > > < > 提出问题
填流程图
5 8 78 6 9 2
提出问题 填流程图
5 <6 <7 >2
89
点击开始
语言程序设计——排序算法
情景导入 冒泡排序 编写程序 调试程序
算法思想 动画演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R[i]=R[i+1] R[i+1]=T i=i+1
否
i>7
是
一个完整的程序来表示这个算法: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R[8]; int T=0; int i,j; printf("请输入8个整数:"); for(i=1;i<=8;i++) scanf("%d",&R[i]); for(i=1;i<=7;i++) { for(j=1;j<=8-i;j++) { if(R[j]>R[j+1]) { T=R[j]; R[j]=R[j+1]; R[j+1]=T; } } } printf("排序后的数字是:"); for(i=1;i<=8;i++) printf("%d",R[i]; }
原数据和序号
序号 数据
1 49
2 38
3 65
4 97
5 76
6 13
7 27
8 49
第一趟下沉的步骤:
序号 数据
1 38
2 49
3 65
4 76 97
5 13 97 76
6 27 97 13
7 49 97 27
8 97 49
经过一趟下沉,把最大的数沉到最底了
用流程图把这一趟下沉描述出来: i=1, T=0
用冒泡排序法排列一组数
主讲:朱令
冒泡排序
教学目标:理解冒泡排序的原理 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加深对变量的使用的理解
教学难点:冒泡排序的原理和流程图
冒泡原理:质量大的(大的数据)下沉 质量小的(小的数据)上浮
方法:下沉法和上浮法
例:将一组无序数组排成从小到大
{ 49,38,65,97,76,13,27,49 }
运行结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