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一一对应翻译

合集下载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传记作品,以树喻人,讲述了种树育人、治国养民的道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传记作品,以树喻人,讲述了种树育人、治国养民的道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

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和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和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及注释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

人们观察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

其他种植的人即使暗中观察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传记作品,以树喻人,讲述了种树育人、治国养民的道理。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

该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该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

该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该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

该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翻译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种树郭橐驼传》原文]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缀饔飧以劳吏者[17],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18]。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1]橐(tuó驼)驼:骆驼。

[2]偻(lǚ吕):脊背弯曲,驼背。

[3]隆然:高高突起的样子。

[4]为观游:修建观赏游览的园林。

[5]蕃:繁多。

[6]孳(zī滋):生长得快。

[7]莳(shì事):移栽。

[8]土易:换了新土。

[9]官理:为官治民。

唐人避高宗名讳,改“治”为“理”。

[10]长(zhǎng掌)人者:指治理人民的官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唐字子厚号河东居士《柳宗元集》
郭橐驼,不知(他)原来(叫)什么名。

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起地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的样子,
所以乡里的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

橐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

给我取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种树)作为观赏游玩
以及卖果的,都争着迎接(他)培植。

察看橐驼所种的树,即使移植,没有不活的;而且硕大茂盛,
早结果并且(结得)多。

其他种植的人即使暗中观察效仿,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久而且长得快啊,能顺应树木的天性
从而尽它的本性(生长)罢了。

凡种树的特点,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原来的,
它的捣土要紧密。

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不再去看。

那栽种像慈爱,那搁置像抛弃,
那么它的天性保全而它的本性(就)具备了。

所以我不妨害它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高大茂盛(的本领)啊;
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早(结果)并且多(结果的本领)啊。

其他种植的人却不是这样。

(树的)根蜷曲并且土更换,他给树培土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

假使有能与此相反的,那么又爱它太深,
忧它太多。

早晨察看并且晚上抚摸,已经离开却又回来看。

严重的,用指甲抓破树皮来检验它的生死,
摇动树干来看它的松紧,因而树木的本性一天天地远离了。

虽说是爱它,其实是害它;虽说是为它担忧,
其实是以他为仇:所以不如我啊。

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移到当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
治理(百姓),不是我的职业啊。

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官吏好多发政令,好像很怜爱百姓,却终于因此使(他们)受害。

早晚官吏来喊道:‘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作,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抽你们的丝,早些纺你们的线,
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

’打鼓来集合他们,敲梆来召唤他们。

我们(这些)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
尚且不得空闲,又用什么增加我们的生育并且安顿我们的生命呢?所以(我们)困苦并且倦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像这样,那么和我从事的(种树行业)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咦,不也很好吗!我问植树,得到了养民的方法。

”记载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的鉴戒。

一通假字
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
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
③既然已(已,通“矣”,了)
4.病瘘。

[瘘,通“偻”,lǚ,脊背弯曲。

“伛偻”(yǔlǚ),腰背弯曲,驼背。

]
5.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你们]
二古今异义
1.其实
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
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
3故乡人号之"驼"。

[故,所以;乡,乡里]
4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
5其实害之。

[其,那;实,实际上]
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管理;人,百姓]
7得养人术。

[养,治理;人,百姓]
2.去
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名我固当(名,称呼)
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
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
④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
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
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
7不知始何名。

[叫,“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8病瘘,隆然伏行。

[患病]
9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活得长久]
10其莳也若子。

[抚育子女,对待子女]
11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
3.名词作状语
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
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
4.意动用法
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
5.使动用法
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
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
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
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
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
6以致其性焉尔。

[使……达到]
7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使……多]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官理,非吾业也
(二)宾语前置
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
(三)省略句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
3.然吾居(于)乡
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o 阳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o阳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gou去声)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