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次汇编上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篇1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可读性:有注释。

b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

请注意:过时不候哟!四、实验报告内容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上机实验报告篇2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

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1.格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西安交大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实验报告

西安交大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实验报告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机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使用MATLAB 软件进行验证性实验,掌握用MATLAB 实现概率统计中的常见计算。

本次实验包括了对二维随机变量,各种分布函数及其图像以及频率直方图的考察。

1、列出常见分布的概率密度及分布函数的命令,并操作。

2、掷硬币150次,其中正面出现的概率为0.5,这150次中正面出现的次数记为X ,(1) 试计算45=X 的概率和45≤X 的概率;(2) 绘制分布函数图形和概率分布律图形。

3、用Matlab 软件生成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数,并验证泊松定理。

4、设22221),(y x e y x f +-=π是一个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画出这一函数的联合概率密度图像。

5、来自某个总体的样本观察值如下,计算样本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画出频率直方图。

A=[16 25 19 20 25 33 24 23 20 24 25 17 15 21 22 26 15 23 2220 14 16 11 14 28 18 13 27 31 25 24 16 19 23 26 17 14 30 21 18 16 18 19 20 22 19 22 18 26 26 13 21 13 11 19 23 18 24 28 13 11 25 15 17 18 22 16 13 12 13 11 09 15 18 21 15 12 17 13 14 12 16 10 08 23 18 11 16 28 13 21 22 12 08 15 21 18 16 16 19 28 19 12 14 19 28 28 28 13 21 28 19 11 15 18 24 18 16 28 19 15 13 22 14 16 24 20 28 18 18 28 14 13 28 29 24 28 14 18 18 18 08 21 16 24 32 16 28 19 15 18 18 10 12 16 26 18 19 33 08 11 18 27 23 11 22 22 13 28 14 22 18 26 18 16 32 27 25 24 17 17 28 33 16 20 28 32 19 23 18 28 15 24 28 29 16 17 19 18] 6. 利用Matlab 软件模拟高尔顿板钉试验。

西安交大金信工上机实验(汇编)

西安交大金信工上机实验(汇编)

虽然已经过去了,众大师们也拿到了20分,可是我只有10分……留给工友们做参考,也留给下一级学弟学妹们,祈祷他们少受这门课的苦……均DEBUG通过,顺便最后贴上一些其他同学的程序……上机实践31、将十六进制数12345678H转换成字符串“12345678”。

思路:用与运算将12345678H的每一位数分离出来,加30后变成相应数字的ASCII码值,并通过SHR,SHL运算排好顺序,最终转换成字符串“12345678”。

本题使用SS:IP=2000:0200,内存2000:0000~2000:001f。

e 2000:0 12 34 56 78//在2000:0处输入十六进制数12345678Ha200//将指令指针调到CS:0200r ds2000//将DS修改为2000,本题用数据存放在内存2000:0处mov ax,0//将AX清零mov si,0000//2000:0000存放原十六进制数12345678Hmov di,0010//2000:0010存放转换后的字符串ASCII码mov cx,4//循环4次s: mov ch,cl (020C)// 循环体开始,标号处IP为020C,先将外层循环次数4存在CH里,因为后面SHR中默认使用CL会造成冲突mov al,[si]//al的值为12Hand al,f0//进行与运算,将12H转换成10Hmov cl,4//将10H转换成01H需要右移4位,移动位数大于1时必须用CL 存放次数shr al,cl//此时AL=01Hadd al,30//将AL=01H转换成ASCII码31,代表字符“1”,需要加30mov [di],al//将AL=32存入2000:0010处mov ah,[si]//将12H放入AHand ah,0f//对12H进行与运算,变成02Hadd ah,30//将AH=02H转换成ASCII码32,代表字符“2”,需要加30mov [di+1],ah//将AH=32存入2000:0011处add di,2//DI加2inc si//SI加1mov cl,ch//将保存的外层循环次数4次放回CLmov ch,0//将CH清零loop 020C//执行循环,标号处IP为020C结果:2、将字符串“8765432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87654321H。

西安交通大学传热学上机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传热学上机实验报告

φ1 − φ2 E= (φ1 + φ2)2
三、计算过程
用 MATLAB 编写计算程序,取网格步长 ∆x = ∆y = 0.1m 。 1、第一类边界条件 (1)运行程序 1(见附录 1) ,得到等温边界条件下计算墙角温度分布图:
图 4 等温边界条件下计算等温线分布(左图中每两条线间隔为三摄氏度) 运行程序 2(见附录 2) ,得到等温边界条件下实测墙角温度分布图:
s1=0; for i=2:11 s1=s1+(30-T(i,2))*0.53; end for j=2:15 s1=s1+(30-T(11,j))*0.53; end s1=s1+(30-T(1,2))*0.53/2+(30-T(11,16))*0.53/2
%墙角外侧换热量
s2=0; for i=2:6 s2=s2+T(i,5)*0.53; end for j=7:15 s2=s2+T(8,j)*0.53; end s2=s2+T(1,5)*0.53/2+T(8,16)*0.53/2+T(7,5)*0.53/2+T(8,6)*0.53/2 %墙角内侧换热量 s=2*(s1+s2) %单位长度墙壁的总换热量 e=abs(s1-s2)/((s1+s2)/2)
图3
内节点和绝热边界
图 3 所示的内节点和绝热边界节点方程如下: 内节点:
⎡(t −t )∆x (t −t )∆x (t −t )∆y (t −t )∆y⎤ ΦN +ΦS +ΦE +ΦW = λ⋅1⋅ ⎢ i, j+1 i, j + i, j−1 i, j + i+1, j i, j + i−1, j i, j ⎥ = 0 ∆y ∆y ∆x ∆x ⎣ ⎦

西交大web程序设计第2次上机实验报告

西交大web程序设计第2次上机实验报告

《Web程序设计》第2次上机作业1、创建网页,要求在浏览器中显示下面的结果:代码:<html><head><title>2-1</title><meta charset="utf-8" /></head><body><h1>&nbsp&nbsp&nbsp2-1 标记&ltfont&gt的使用</h1><font size="5">该标记设置颜色的格式如下,<br>&ltfont color=颜色&gt文本&lt/font&gt<br>例如:<br>&ltfont color=red&gt红色文本&lt/font&gt的结果如下:<br><font color="red" size="5">红色文本</font></font></body></html>运行结果:2、创建网页,网页中的内容如下,可以粘贴到记事本上:第二章HTML 基础2.1 HTML 文档的结构HTML标签告诉浏览器HTML文件的开始和结束,HTML文档中所有的内容都在这两个标签之间。

头部标签放置页面的标题以及文件信息等内容,这两个标签之间的内容统称作HTML的头部,位于头部的内容都不会在网页上直接显示。

主体标签放置绝大多数HTML的内容。

要求设置的网页格式如下:(1)章为标题h1,居中,黑体,红色(2)节为标题h2,居左,楷体,绿色(3)正文有三段,设置为宋体,蓝色代码:<html><head><title>2-2</title><meta charset="utf-8" /></head><body><h1 align="center"><font color="green" face="楷体">2.1 HTML 文档的结构</font></h1><h2 align="left"><font color="red" face="黑体">第二章HTML 基础</font></h2><font color="蓝色" face="宋体">&nbsp&nbspHTML标签告诉浏览器HTML文件的开始和结束,HTML文档中所有的内容都在这两个标签之间。

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计划.docx

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计划.docx

西安交通⼤学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计划.docx 西安交通⼤学⼀、试验⽬的概率论部分1.了解 matlab 软件的基本命令与操作;2.熟悉 matlab ⽤于描述性统计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3.会⽤ matlab 求密度函数值、分布函数值、随机变量分布的上下侧分位数。

数理统计部分1.熟悉 matlab 进⾏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命令与操作.2.掌握⽤ matlab ⽣成点估计量值的模拟⽅法3.会⽤ matlab 进⾏总体数学期望和⽅差的区间估计。

4.会⽤ matlab 进⾏单个、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5.会⽤ matlab 进⾏单个、两个正态总体⽅差的假设检验。

⼆、试验问题实验五、随机变量综合试验实验内容1.产⽣ ?(6),?(10), F(6,10) 和 t (6)四种随机数,并画出相应的频率直⽅图;2.在同⼀张图中画出了 N(0,1)和 t (6)随机数频率直⽅图,⽐较它们的异同;3.写出计算上述四种分布的分布函数值和相应上侧分位点命令.实验七、对统计中参数估计进⾏计算机模拟验证实验内容:1.产⽣服从给定分布的随机数,模拟密度函数或概率分布;2.对分布包含的参数进⾏点估计,⽐较估计值与真值的误差;3.对分布包含的参数进⾏区间估计,⾏区间估计,可信度。

三、实验源程序及结果实验 5 源程序:%清空内存,清空输出屏幕clc;clear;%⾸先是指数分布n = normpdf(-2::14,6);%绘制频率直⽅图plot(-2::14,n,'color','r','linewidth',2);ylabel(' 概率密度 ');title('正态分布概率密度');%t 分布h1 = figure;t = tpdf(-3::3,6);plot(-3::3,t,'color','g','linewidth',2); 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t分布频率密度');%F 分布h2 = figure;f = fpdf(0::10,6,10);plot(0::10,f,'color','k','linewidth',2); 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F分布频率直⽅图');%卡⽅分布h3 = figure;ka = chi2pdf(0::15,6);plot(0::15,ka,'color','y','linewidth',2); ylabel(' 对应频率 ');title('卡⽅分布频率直⽅图');%再来绘图h4 = subplot(2,1,1);y1=normpdf(-10::10,0,1);plot(-10::10,y1,'color','b','linewidth',2); title('N(0,1)');h5 = subplot(2,1,2);t1 = tpdf(-10::10,6);plot(-10::10,t1,'color','r','linewidth',2); %上侧分位数norminv,0,1)tinv,6)chi2inv,6)finv,6,10)运⾏结果: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N(0,1)和 t (6)随机数频率直⽅图四种分布的分布函数值和相应上侧分位点实验 7 源程序:%以正太分布为例%清空内存,清空输出屏幕clc;clear;y=normrnd(10,1,10000,1);ymin=min(y);ymax=max(y);x=linspace(ymin,ymax,80);yy=hist(y,x);yy=yy/10000;bar(x,yy);grid;xlabel( '(a)?概率密度分布直⽅图' );phat=mle(y, 'distribution', 'norm' , 'alpha' ,%对分布函数参数进⾏区间估计,并估计区间的可信度[mu,sigma,m_ci,s_si]=normfit(y,运⾏结果: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分布直⽅图得到估计参数m=σ=由上可知估计的m = ,⽽实际是 10 。

西安交通大学-汇编语言-实验报告()汇编

西安交通大学-汇编语言-实验报告()汇编

汇编语言实验报告计算机xx班21x0505xxx xx2015年6月2日第二题第三题第五题第七题:下附各个题目代码;第二题:data segmentm dw -1,0,0,1,-2,-3,-4,4 max dw 0dizhi dw ?data endscode segmentmain proc farassume cs:code,ds:datamov ax,datastart: push dssub ax,axpush axmov ax,datamov ds,axlea bx,mmov cx,8t1: mov ax,[bx]test ax,8000hjz t2neg axt2: cmp ax,maxjb t3mov max,axmov dizhi,bxt3: add bx,2loop t1mov ax,axretmainendpcode endsend start第三题:data segmentcount db 5 dup(0)data endscode segmentmain proc far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s1: mov cx,10dcall fenleicall dispmov ax,4c00hint 21hretmain endpfenlei proc near input: mov ah,1int 21hcmp al,0dhjz exitsub al,30hcmp al,01hjb inputcmp al,05hja inputmov ah,0cbwmov bx,axdec bxinc count[bx]loop input exit: retfenlei endpdisp proc nearmov si,0mov bx,5s: mov dl,count[si]add dl,30hmov ah,2int 21hinc sidec bxcmp bx,0ja sretdisp endpcode endsend start第四题:data segmentscore dw 76,69,84,90,73,88,99,63,100,80 S6 dw 0S7 dw 0S8 dw 0S9 dw 0S10 dw 0data endscode segmentmain proc far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push dssub ax,axpush axmov ax,datamov ds,axs1: mov cx,10call fenleimov ax,1retmain endpfenlei proc nearmov si,0s2: mov ax,score[si]mov bx,10div blmov bl,alsub bx,6sal bx,1inc S6[bx];S6为S6,S7,S8,S9,S10的首地址add si,2;根据((socre)/10-6)*2决定该成绩送给哪一个单元loop s2retcode endsend start第五题:data segmentx db '123456'y db 0data endscode segmentmain proc far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push dssub ax,axpush axmov ax,datamov ds,axmov ax,2IF (y-x) gt 5rept 10add ax,axendmendifmov bx,1retmain endpend start第六题:datarea segmentM dw 0datarea ends;------------------------------ program segmentmain proc farassume cs:program,ds:datarea start:push dssub ax,axpush axmov ax,datareamov ds,ax;get interrupt vectormov al,1chmov ah,35hint 21hpush espush bx;set interrupt vectorpush dsmov ax,seg countmov ds,axmov dx,offset count mov al,1chmov ah,25hint 21hpop ds;-------------------------- int 1chint 1chint 1chint 1ch;in al,21h;and al,11111110b;out 21h,al;sti;------------------------ ;mov di,1000;delay:;dec di;jnz delay;reset interrupt vector pop dxpop dsmov al,1chmov ah,25hint 21hretmain endpcount proc nearstiinc Miretcount endpprogram endsend start第七题:data segmentscore db 7,5,9,1,3,6,8,0,2,4buffer db 10 dup(1)data endscode segmentmain proc far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push dssub ax,axpush axmov ax,datamov ds,axmov si,0mov cx,10lea bx,score input: mov ah,1int 21hcmp al,0dhjz exitsub al,30hjb inputcmp al,09hja inputxlat;[(bx)+(al)]->almov buffer[si],alinc siloop inputexit: mov ax,axretmain endpcode endsend start。

西安交大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

西安交大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内实验》实验报告第一次实验:记分牌算法和Tomasulo算法第二次实验:cache性能分析班级:物联网21姓名:李伟东学号:2120509011日期:2015.5.21第一次实验:记分牌算法和Tomasulo算法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DLXview模拟器的使用方法;2. 进一步理解指令动态调度的基本思想,了解指令动态调度的基本过程与方法;3. 理解记分牌算法和Tomasulo算法的基本思想,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运行过程;4. 比较分析基本流水线与记分牌算法和Tomasulo算法的性能及优缺点。

二、实验环境DLXview模拟器三、实验内容1.用DLX汇编语言编写代码文件*.s(程序中应包括指令的数据相关、控制相关以及结构相关),以及相关的初始化寄存器文件*.i和数据文件*.d;2.观察程序中出现的数据相关、控制相关、结构相关,并指出三种相关的指令组合;四、实验步骤将自己编写的程序*.s、*.i、*.d装载到DLXview模拟器上,(1)分别用基本流水线、记分牌算法和Tomasulo算法模拟,针对每一种模拟做如下分析:①统计程序的执行周期数和流水线中的暂停时钟周期数;②改变功能部件数目重新模拟,观察并记录性能的改变;③改变功能部件延迟重新模拟,观察并记录性能的改变;论述功能部件数目、功能部件延迟对性能的影响。

(2)记录运行记分牌算法时的功能部件状态表和指令状态表;(3)记录运行Tomasulo算法时的指令状态表和保留站信息;五、实验结果1)基本流水线原始即加法延迟2,乘法延迟5,实验结果显示该段程序运行了11个时钟周期增加了一个除法器。

加法器延迟2,乘法器延迟5,除法器延迟19。

实验结果显示该段程序运行了11个时钟周期。

增加除法器对程序的执行无影响。

加法器延迟2,乘法器延迟6,无除法器。

实验结果显示该段程序运行了12个时钟周期乘法器的延迟对程序执行有有影响。

加法器延迟1,乘法器延迟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次汇编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5.31姓名
学号
实验内容概述主要对第五章所学的循环了分支结构进行了实践。

第一题循环结构比大小,把最大值的最大值的相对位置存储在数组之后的两位第二题循环结构找两数组之间的相同数字第三题分支结构对数组里出现的元素进行计数实验步骤
一(1)对数据求源码(负数取反后加一)(2)取每个数的绝对值(3)从前向后两两比较,如果当前数字比max的记录值大,那么更新当前数字的max,并存储当前位置pos二(1)根据数组a的长度设置外循环次数(2)根据数组b 的长度设置外循环次数(3)外循环遍历a的每一个元素,将a中每一个元素与b中元素比较,如果相同,则终止当前内循环,将该值存储在c数组中三(1)定义一个分支结构,先判断当前值,如果相等,则跳转至对应子程序:使存储该数字出现次数的位置上加一(2)程序运行结束时,在dos窗口输出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mov指令用错当时报错后,查找了mov 指令的课本内容,想起来存储单元之间不能直接赋值,已解决2、逻辑正确,数据错误当时确认逻辑无误之后,我的内心非常纠结,甚至出现了想要重装软件的想法,后来利用u和t指令,一步步找错,发现是比例因子出现错误,将inccx 改为addcx,2后解决实验结果
结果均正确
2021

5月
31日
建议无备注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