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
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1)

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1)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由于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常常还是容易患有各种寄生虫病。
这些病症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
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前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些防治的建议。
1. 蛲虫病蛲虫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预防和治疗蛲虫病的方法包括:多喝开水和用开水煮熟的食物,定期做驱虫治疗,保持卫生习惯。
2. 绦虫病绦虫病是由细粒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这种病症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消瘦等。
预防和治疗绦虫病的方法包括: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生肉,严格按照驱虫药规定服药。
3. 异尖线虫病异尖线虫病是一种由异尖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消瘦等。
预防和治疗异尖线虫病的方法包括:多吃绿叶蔬菜、水果,避免食用生肉,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4. 圆线虫病圆线虫病是由圆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消瘦等。
预防和治疗圆线虫病的方法包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蔬菜等,避免食用生肉,使用驱虫药物。
5. 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病症,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等。
预防和治疗弓形虫病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病畜、卫生废弃物和粪便等,不吃未经高温加工的猪肉、羊肉,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患有寄生虫病的情况比较常见,家长和老师应该定期对孩子进行体检,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定期给孩子进行驱虫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同时,如有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规范治疗。
蠕虫感染防治方法

蠕虫感染防治方法蠕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蠕虫寄生在人体内,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来减少蠕虫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蠕虫感染防治方法。
一、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蠕虫感染的首要措施。
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
同时,饮食卫生也非常重要,饮用干净的水,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生鱼、生肉等。
二、环境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防治蠕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要定期清洁住所,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等容易滋生蠕虫的地方。
用开水或消毒液清洗餐具、切菜板等物品,杀灭潜在的蠕虫卵。
同时,要定期清理垃圾,避免积水,以防蠕虫滋生。
三、饮食调理合理饮食是预防蠕虫感染的重要方面。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蠕虫寄生的机会。
此外,食用一些具有驱虫作用的食物也有帮助,如南瓜子、胡萝卜、蒜等。
四、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感染蠕虫的人,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确定感染的种类和程度,选择适合的药物。
一般常用的抗蠕虫药物有普鲁卡因、吡咯类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来使用,不可随意更改用量或停药。
五、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是防治蠕虫感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蠕虫感染的迹象,进行早期治疗。
此外,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发现其他潜在健康问题,保持身体的健康状况。
六、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蠕虫感染的临床症状,如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要及时就医。
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或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蠕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定期体检和早发现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蠕虫感染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体检,以防蠕虫感染给自己带来困扰。
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思唐镇小太阳幼儿园肠道寄生虫防治措施在我国寄生虫患者中,儿童占绝大多数。
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钩虫和蛲虫等。
它们均寄生于人体的肠道中,不仅与人体竞争食物中的养料,还可能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
蛔虫还可以侵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可导致儿童严重缺锌,使患儿智力发育迟缓。
钩虫会引起失血性贫血。
肠道寄生虫由于影响幼儿消化道的正常发育而损伤其正常功能,长期或经常发病会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为何会感染寄生虫病?蛔虫病和蛲虫病主要是患儿吃了带有其虫卵的食物而引起。
绦虫有猪肉绦虫病和牛肉绦虫病两种。
前者是由于吃了未烧熟的“米猪肉”而被感染;后者是由于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含囊尾蚴的牛肉而被感染。
钩虫病是因为人体的皮肤直接接触钩虫的幼虫而感染,通常是由于儿童赤脚行走于被粪便污染的土地上而感染如何发现宝宝感染寄生虫病?通常感染了寄生虫病的宝宝消瘦,挑食,经常肚子痛(痛得不严重,以脐周为主),脸上有圆形白斑点,有的白眼球上有紫蓝色小斑点,因肛门瘙痒经常挠屁股。
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特点,观察有无感染寄生虫症状。
幼儿寄生虫病的防与治1、注意幼儿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2、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幼儿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
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
蛔虫等寄生虫有“遇温则安”之习性,且幼儿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
3、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也可以选择广谱驱虫药,但具体剂量,要向医生咨询,一般多根据公斤体重计算。
驱虫后2-4周要复查大便,如果仍能找虫卵,可重复驱虫治疗。
4、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幼儿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
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瓜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模版(四篇)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模版秉承《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指导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成立以校长为领导核心的六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该小组将定期举行会议,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掌握学生六病相关知识,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群防群治工作落实到位。
一、工作目标与重点1. 针对龋齿与牙周病的防治,目标是控制恒牙龋均不超过1.1,提高龋齿填充率至具体百分比,并确保保健牙刷使用率达到特定百分比以上。
2. 将沙眼患病率控制在特定百分比以下。
3. 近视眼新发率控制在规定百分比以内。
4. 贫血患病率控制在特定百分比以下。
5. 肥胖率控制在特定百分比以下。
6. 肠道蠕虫感染率控制在规定百分比以下。
二、主要防治措施(一)近视眼防治:加强宣传教育,有效控制新发病例。
制定并实施眼保健操制度及评分标准。
开展预防近视知识讲座,提升师生的防病能力。
每学年进行两次视力检查,及时分析结果并向家长反馈。
制定近视眼防治制度及具体预防措施。
认真填写视力统计报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二)龋齿与牙周病防治: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教授正确的刷牙方法。
举办口腔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配合医疗机构做好学生体检工作。
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将反馈信息传达给家长,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治疗。
认真填写体检结果报表。
(三)沙眼防治:通过不同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提倡个人专用毛巾,避免使用公共脸盆和毛巾。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效控制发病率。
(四)贫血防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贫血的认识。
加强平衡膳食管理,确保合理营养摄入。
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吃零食。
对于血色素偏低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并建议早期治疗。
(五)营养不良及肥胖防治: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合理饮食知识。
教育学生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保持膳食平衡,科学搭配营养。
对体质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本(九篇)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本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现根据《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我校常见病防治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使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工安安排1、开展近视眼的防治工作,要求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积极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按照学校的防治计划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努力保护好每一位学生视力健康,要坚持按时准确的做好眼保健操落实检查,保证质量,扎实有效。
2、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防治:在对全校学生营养状况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掌握本校学生的营养状况。
加大在健康教育课上对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教育。
使其懂得什么是平衡的膳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学校食堂向学生提供营养全面、合理的膳食,以保证学生们每天的营养需要。
广泛向家长、学生宣传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膳食导致营养不良,给学生生长发育带来的严重后果。
并积极提高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使其自觉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合理的膳食,让良好的家庭营养知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也是防治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
3、ƶѪ的防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人们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营养的搭配不合理,因此,贫血仍是中小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疾病之一。
首先,利用健康教育课宣讲贫血的危害,贫血的防治,合理的营养膳食对预防贫血的重要性。
使学生自觉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并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
对在检查中发现有贫血的学生,及时通报家长,带其去医院治疗。
4、肠道寄生虫的防治:肠道寄生虫的防治措施关键是把住病从口入关。
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饭前便后洗手、不食用不洁的、生的食物与蔬菜,食用瓜果要削皮等。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方案_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方案_为了预防、操纵常见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特针对一些常见病的情况落实有关防治措施与计划。
1、营养性贫血幼儿贫血要紧病因与喂养方式、营养发育状况、活动性佝偻病有关。
以代乳品喂养的婴儿,生长快的儿童贫血患病率高。
儿童可吃一些含铁量高的事物来预防,如:海带、黑木耳、发菜、紫菜与香菇;其次是动物肝脏、血、肉、蛋黄、黄豆、蚕豆,稻米中含量也较多。
2、营养不良与肥胖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
目前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与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
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学校计划针对此种情况开展午餐营养配餐工作,同时也希望家长为学生做好早晚两餐,帮助学生改掉偏食习惯,做到热量与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3轻度近视即应引起注意,尽量找出原因以防程度加深,原则上讲,患近视眼后,应在眼科医生验光之后,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使视物清晰,减轻视觉疲劳。
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早预防:①不在暗处及行进的车船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
②阅读写字时,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25w,姿势要端正、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
③在看电视时,应保持室内一定的亮度,人距电视2.5-3米左右,并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就休息10分钟。
④看书学习1小时之后,可眺望远方的绿色花草树木。
⑤不要戴别人的眼镜,以免对眼睛造成损害。
4、沙眼沙眼在中小学生中发病率也较高,这种疾病是由沙眼依原体感染引起的。
学校在生理课与健康教育课上均给学生介绍了预防沙眼的知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
如发现孩子眼睛红肿、流泪、有异物感、眼屎多等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治疗,或者用利福平、10-30%磺胺醋铣钠液等眼药水点眼治疗。
2024年公卫助理执业医师复习试题

2024年公卫助理执业医师复习试题公卫助理执业医师复习试题 1(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学校卫生的第一部正式法规是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B、《学校卫生工作条例》C、《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监督方法》D、《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E、《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2、下列关于学校卫生监督的作用,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预防作用B、改进作用C、提高作用D、促进作用E、补救作用3、学校卫生监督的对象包括A、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中专和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B、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中专和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C、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D、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专和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E、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4、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的部门是A、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市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E、省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5、关于标准和基准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地A、标准是制定基准的核心和基础B、基准是制定标准的依据C、标准一般根据物质剂量效应关系确定D、标准一般大于基准E、基准由国家行政部门批准颁布,具有法律效应6、以下关于预防性卫生监督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地A、预防性卫生监督主要是对新改扩建的学校进行卫生审查B、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食品等方面的卫生进行监督C、预防性卫生监督主要是对少年儿童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进行卫生审查。
D、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是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不涉及其他法律法规E、预防性卫生监督进行的卫生审查包括选址、总平面布局、建筑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内容A、学校安排的学生学习时间是否合理B、有无切实的学生常见病防治和矫治措施C、学校是否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D、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是否符合要求E、学生使用的课桌椅、铅笔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8、以下关于学生用品的卫生监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使学生用品的卫生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B、学生用品包括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等C、如果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直接责任单位或个人给予警告D、学校卫生标准是监督学生用品的主要依据。
大班肠道寄生虫防治措施

大班肠道寄生虫防治措施引言肠道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一类寄生生物,包括蠕虫、原虫和寄生虫等。
它们通过摄取寄生虫卵或寄生虫囊泡等形式进入人体,导致一系列的肠道感染症状。
大班中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较易受到寄生虫的侵害。
因此,在大班中加强肠道寄生虫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大班肠道寄生虫防治措施,帮助教师和家长提高防治的意识和能力。
1. 加强卫生教育肠道寄生虫的预防需要从卫生教育入手,教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 - 每日勤洗手:教导学生在进食前、便后都要养成洗手的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
- 注意饮食卫生:教导学生要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充分烹饪食物,避免生食,定期清洁食具。
- 禁止生食水果蔬菜:教导学生不要食用没有经过充分清洗和烹调的水果蔬菜,以减少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 强调使用干净卫生的厕所:教导学生养成用干净卫生的厕所,扔掉或妥善处理粪便的习惯,不随地大小便。
2. 定期体检与筛查对于大班中的学生,定期体检和寄生虫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定期体检可以发现寄生虫感染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治疗。
寄生虫筛查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粪便进行检查,发现寄生虫的存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可以由学校卫生保健部门或相关医疗机构完成。
3. 创建洁净环境保持教室和学校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防止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日常的清洁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务必定期对教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桌椅、门把手、窗户等易接触的部位。
- 定期清洁和消毒卫生间:定期清洁和消毒卫生间,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和干燥。
-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建立垃圾分类制度,正确处理废弃物,减少臭虫、苍蝇等寄生虫的滋生。
4. 远离可能的宿主肠道寄生虫通常需要宿主才能生存和繁殖。
为了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需要远离可能的宿主,包括: - 避免饲养宠物:宠物可能携带肠道寄生虫,特别是狗、猫等常见宠物,建议学生家庭避免饲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average high school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承道守一 立德润中 Cheng dao shou yi li de run zhong
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
(试行)
一、背景
我国有近1.8亿学生,其中85万余所中、小学校,在校中、小学生1.7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县镇和农村小学生约占90%,中学生占82%。
做好在校学生,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对我国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我国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尤以肠道蠕虫感染率极高,据部分地区调查:城市中、小学生平均感染率约40%,农村约60—80%,个别地区高达90%。
多年来,学校卫生工作者,在防治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1988年以来,在全国19个省20个县开展了农村学校卫生试点工作,把学生蛔虫病作为学生主要常见病之一来抓,经过两年的努力,蛔虫感染率有了明显降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开展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的经验。
长期以来,尽管在学生肠道蠕虫感染防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以往的防治工作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加之肠
- 2 -
average high school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承道守一立德润中Cheng dao shou yi li de run zhong
道蠕虫重复感染严重,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学校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学生未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肠道蠕虫感染率仍未得到应有的控制。
因而,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的综合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
(一)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卫生行为,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二)大幅度降低并控制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三、目标
以蛔虫感染率作指标,到2000年,以省为单位中、小学生感染率,城市降至5%以下,农村降至15%以下。
这一总目标分两步实施:
(一)第一阶段(1991年至1995年):城市:降至25%以下,目前已低于25%的,降至并控制在15%以下;农村:降至35%以下,目前已低于35%的,降至并控制在25%以下;
目前已低于15%的城市和农村地区,降至并控制在10%以下。
(二)第二阶段(1996年至2000年):城市:降至5%
- 3 - average high school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承道守一 立德润中 Cheng dao shou yi li de run zhong
以下;农村:降至15%以下,1995年末已低于15%的,降至5%以下。
四、策略及措施
(一)策略
1.在感染率较低的大、中城市学校采取以加强健康教育、纠正不卫生行为及逐步改善学校环境卫生为主,辅以加强检测、药物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
2.在感染率较高的农村学校,则采取加强健康教育和有组织的集体服药驱虫、定点监测,以及有计划的逐步改善学校环境卫生和卫生设施,使感染率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下降。
(二)措施
1.健康教育(有关方案另发)
(1)将有关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防治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的健康教育活动,如课堂讲授、黑板报、知识竞赛、幻灯、录相、广播、展览、编印宣传画册
(3)卫生部、国家教委统一组织编制部分宣传资料,以省为单位分发
2.改善学校卫生设施(有关方案另发)
改善学校卫生设施,防止病从口入。
(1)新建、改建、扩建校舍时,应按国家标准设置相应的卫生设施;
- 4 -
average high school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承道守一立德润中Cheng dao shou yi li de run zhong
(2)针对现有校舍,各地教育部门应因地制宜,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设置洗手设施(提倡流动水)及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
(3)卫生部门应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
3.集体服药
在我国目前卫生状况下,在重点人群中开展集体驱虫工作,不仅是对驱治者的一项治疗措施,而且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对整个社区人群起到预防的作用。
(1)坚持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价格适宜的原则,选择驱虫药物;
(2)根据药物选择原则,以省为单位制定计划,统一组织实施。
(3)感染率高于40%的地区,每年2次(间隔至少3个月)在中、小学校集体服药驱虫;
感染率低于40%的地区,如普遍存在重复、多重感染或感染度较高;仍可进行集体服药(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延长服药间隔);
感染率降低至15%以下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给粪检阳性者服药,或再延长服药间隔、减少服药剂量。
(4)开展集体服药工作应做到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的集体服药工作;
- 5 -
average high school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承道守一 立德润中 Cheng dao shou yi li de run zhong
服药前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取得家长、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和协助; 学生个人负担的药费应低于市场零售价格; 劣质、污染、破碎或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得服用; 在集体驱虫中曾出现过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慎用; 严格按规定剂量服药,凡有服药禁忌和既往服药有明显不良反应的学生不得给药;
在集体服药过程中,应加强疗效及对反应的观察; 各地对服药学生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给予及时处理;
学生集体服药期间,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争议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
(五)培训
采取分级培训的原则,对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1.卫生部、国家教委负责对各省的培训;
2.各省根据本省情况,组织对省内管理人员及卫生专业人员、校医、保健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
六、监测(详见技术规范)
1.学生集体服药地区,须建立监测点;
2.方案实施前应进行基线资料调查;
- 6 -
average high school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承道守一立德润中Cheng dao shou yi li de run zhong
3.每年定期于服药前对中小学生进行1次蛔虫感染率的监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设感染度、营养状况等其它监测项目。
4.选部分区(县)监测鞭虫、钩虫及蛲虫感染状况。
七、实施及有关要求
(一)组织工作
1.以县(区)为基本防治单位
2.成立领导小组
(1)卫生部、国家教委成立“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国包括肠道寄生虫在内的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协调;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相应领导小组。
(3)领导小组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本地区规划和目标,负责本地区的方案实施、考核和验收。
3.在实施过程中,卫生和教育两部门要密切配合、合理分工
(1)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师生的组织发动和管理工作;
(2)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监测的组织工作。
(二)成立专家技术指导小组
国家和省聘请学校卫生、寄生虫防治等有关专家组成相应的“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专家指导小组”,负责方案的修订及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 7 - average high school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承道守一 立德润中 Cheng dao shou yi li de run zhong
(三)考核与验收 采取分级考核原则。
1.由卫生部、国家教委共同制定考核细则并组织对省级的考核、验收;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本地区的考核、验收。
(四)科研与成果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并以科研指导防治。
1.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应对有关本方案的科学研究给予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卫生、教育科技规划。
2.达到目标的地区,可作为一项防病科技成果,报请有关部门审批。
八、时间安排
1991年 制订方案;
1992年上半年 完成人员培训,并开始实施方案; 1993年下半年 第一阶段抽查;
1995年下半年 第一阶段考评、总结; 1998年 第二阶段抽查;
2000年 终考评、总结。
九、本方案的技术规范及考核、验收细则由卫生部、国家教委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