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L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用势造势出奇制胜孙子说:通常而言,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整个部队遭到敌人的进攻而没有溃败,这属于“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对敌军所实施的打击,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属于“避实就虚”原则的正确运用问题。
一般的作战,总是一“正兵”合战,用“奇兵”取胜。
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如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
终而复始,就像日月的运行;去而复来,如同四季的更替。
乐音的基本音阶不过五个,然而五个音阶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然而五色的变化,却是不可尽观;滋味不过五样,然而五味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尝。
作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未可穷尽。
“奇”“正”之间的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似的,无始无终,又有谁能够穷尽它呢?湍急的流水迅猛地奔流,以致能够把巨石冲走,这是因为它的流速飞快形成的“势”;鸷鸟迅飞猛击,以致能捕杀鸟雀,这是由于短促快捷的“节”。
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险峻逼人,他进攻的节奏短促有力。
险峻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弓弩,迅疾的节奏犹似击发弩机把箭突然射出。
战旗纷乱,人马混杂,在混乱之中作战要使军队整齐不乱。
在兵如潮涌,昏沌不清的情况下作战,要布阵周密,保持态势而不致失败。
向敌诈混乱,必须已方组织编制严整;向敌诈示怯懦,必须已方具备勇敢的素质;向敌诈示弱小,必须已方拥有强大的兵力。
严整或者混乱,是由组织编制的好坏所决定的;勇敢或怯懦,是由作战态势的优劣所造成的;强大或者弱小,是由双方实力大小的对比所显现的。
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便会听从调动;用小利诱敌人,敌人就会前来争夺。
用这样的办法积极调动敌人,再预备重兵伺机掩击它。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属求全责备,所以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上)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上)
本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
孙武认为,只要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
础。
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利态势,就必须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奇”“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的变化是无穷的。
所以,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
此外,要造成有利的1态势,还必须善于故意向敌示弱,诱敌以利,以达到欺骗和调动敌军的目的,造成战胜敌军的有利时机。
【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孙子说:想要做到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就像治理少数几个人那样简单,就要靠良好的组织、编制;想要做到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就像指挥少数几个人一样井然有序,就要靠良好的指挥作战用的工具及简单有效的联络信号;即使四面受敌也不会遭遇失败,关键是要正确的运用奇正战术的变化;向敌军发起进攻时,想要达到用石头砸鸡蛋一样的效果,就要娴熟地运用以实击虚等手段。
【原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译文】湍急的流水疾驰奔泻,甚至能漂动大石,这是因为他有强大的水势;鸷鸟速度飞快,以至于能迅速捕杀锁定的鸟兽,是因为它掌握了急促的节奏,因此,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也不一定是能够制造险峻事态的人,他进攻的节奏必然是极度短促的。
善战者所造成的势险就如同拉满弓弩一样,随时可以发射,进攻的节奏就如同扣动弩机那样,突然就可以发生。
WHL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对《孙子兵法-势篇》的学习针对“守正出奇”我曾经写过一篇心得,但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加之最近重温《孙子兵法》,又有些感受,想结合对其的理解写一《势篇》,作为公司内培训的教案。
【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孙子说:其实统领人员众多的大部队与带领小数较少的小分队原理是一样的,重点就是抓好编制、人员配备;指挥大兵团作战与指挥分队战斗在原则上也基本相同,重点是规章和号令。
统帅三军将士,能始终立于受敌而不败的地位,无非在于灵活巧妙地运用奇、正之谋;能够使兵之所向,如以石击卵般容易,不外乎“避实击虚”在实战中的运用得当。
李贽注:“分,谓偏裨卒伍之分;数,谓十百千万之数各有统制,而大将总其纲领。
”曹操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理解】这一段放到我们工作中来理解,我认为有几点启示:一是要在职场上出类拔萃,那么你在基层时就要有“大部队”的养成和理念,小分队带好了,才可能指挥大部队,这里的重点就是如何针对你的现有资源和状况完善好你的人员组成,使其既无多余,又无欠缺。
二是要想使团队有战斗力,一定要有原则底线和执行力。
管理好团队和使团队有战斗力还不完全一样,如果一个领导缺乏原则底线和使团队成员缺乏号令意识,那这个团队基本不可能有战斗力。
三是要领导好自己的团队,使他们所向披靡,就要把握和灵活运用“虚实”理论,如从学习上,专业知识与文化基础;对待上级,原则与服从;关心下属,表扬与奖励;开展工作,务虚与务实。
【原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译文】大凡作战,以常规战术、策略应敌,以奇谋变幻获得胜利关键。
-孙子兵法《势篇》

三《势篇》主要中心思想
第一层:战势的内容。孙子说:管理大部 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属于军队的 组织编制问题;指挥大部队如同指挥小部 队一样,这是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统帅 全军能够使它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时,而 不致失败,这是“奇”“正”的战术变化 问题;军队打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一样, 这是“避实就虚”的正确运用问题。
3, 论战势的姿态和方法 之一 【原 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guo、nu),节如发机。 【注 释】 (1) 激水之疾:激,湍急。疾,快,迅猛、急速。 (2) 鸷鸟: 鸷(音《拼音》) , 凶猛的鸟, 如鹰、雕、鹫之类。 (3) 节: 节奏。指动作爆发得即迅捷、猛烈, 又恰到好处。 (4) 势如彍弩: 彍, 弩张满的意思。彍弩即张满待发之弩。 (5) 发现: 机, 即弩牙。发现即引发弩机的机纽, 将弩箭突然射击。 今译: 湍急的水流得疾快,以至于漂转巨石,这是由于地势险陡造成;凶 猛的鸟迅飞搏击,以至于(使小鸟来不及逃避,致被)毁折,这是由 于它能节量距离远近的度数。因此,善于打仗的人,他的战势险疾, 他节量的距离短近。战势如同把弩拉满一样,节度如同拔动弩上的机 纽突然把箭射出一样。
二,《势篇》原文解读和释义
1, 总论战势的内容,不外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四项 【原 文】 凡治众如治寡者,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者,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 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duan)投卵者,虚实是也。 【注 释】 (1) 治众: 意为管理人数众多的部队如同管理人数很少的部队的一样。 (2) 分数: 此处指军队的编制。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 就叫分数,这里是指分 级分层管理之意。 (3) 斗众: 指挥人数众多的部队作战。斗, 使…战斗( 使动用法) 。 (4) 形名是也: 形, 指旌旗;名, 指金鼓。古战场上, 投入兵力众多,分布面积 也很宽广, 临阵对敌, 无从知道主帅的指挥意图和信息, 所以设置旗帜, 高举 于手中,让将士知道前进或后退等, 用金鼓来节制将士或进行战斗或终止战斗。 (5) 毕受敌而无败: 必, "毕"的同音假借, 意为安全、全部。 (6) 奇正:指古代军队作战的变法和常法,其含义甚广,如:先出为正、后 出为奇,正面为正、侧翼为奇,明战为正、暗攻为奇,等等。 (7) 碫(段):磨刀石,这里泛指示石块。 (8) 虚实:指强弱、劳逸、众寡、真伪等,这里是以实击虚的意思。 今译: 大抵统治人数多的军队如同统治人数少的军队一样容易,这是因为能分级 编制,递相统属。指挥人数多的队伍战斗如同指挥人数少的队伍战斗一样容 易,这是因为善于运用旗帜锣鼓(等通信、联络、指挥信号)。全军的战士 可使尽受敌人攻击却不至于打败仗,这是因为能活用奇正之术,(以导战势 于有利。)进攻,所向无敌,如同用坚硬的石头去打脆薄的鸡蛋一样容易, 这是因为能避实击虚。--总论战势的内容,不外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四项。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一: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需要良好的组织编制;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需要良好的指挥作战的工具和简单有效的联络信号;遭受敌军攻击而不溃败,关键在于,会正确运用奇正战术;向敌军进攻,达到以石击卵的效果,关键在于,会娴熟运用避实击虚的策略。
二:以正兵迎敌,以奇兵取胜。
善于运用奇兵取胜的将帅,他的战术变化会无穷无尽。
三: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四:
1:混战中,要能保证自己的军队整齐不乱;兵如潮涌,要使自己
的军队阵形周密,而立于不败之地。
2:军队要向敌军显示混乱的假象,其本军必须严整;军队要向敌军显示怯懦,其本军必须勇敢;军队要向敌军显示软弱,其本军必须坚强。
3:军队是严整或混乱,是由军队的组织编制是否合理决定的;士卒的勇敢或怯懦,是由战争态势的优劣造成的;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
4:善于调动敌军的将帅,以假象迷惑敌军,敌军一定上当,从而做出错误的举动。
以小利引诱敌军,敌军一定会上钩。
用小利引诱调动敌军中计,用伏兵伺机破敌。
五:善于作战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必胜态势,而从不对部属求全责备。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总是像圆木、圆石从很高的山上滚下来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所谓的“兵势”啊。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纷纷坛坛:纷纷,紊乱;纭纭,多而且乱。 旌旗混乱的 样子 形圆:指阵势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 如。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军队要 装作“乱”,本身必须“治”,要装作 “怯”,本身必须“勇”,要装作“弱”, 本身必须“强” 形之,敌必从之:以假象迷惑敌人,敌人 必定上当。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以小利引诱调动敌 人,以伏乓待机破敌。
强 。 治 乱 , 数 也 ; 勇 怯 , 势 也 ; 强 弱 , 形 也 。
圆 而 不 可 败 也 。 乱 生 于 治 , 怯 生 于 勇 , 弱 生 于
纷 纷 纭 纭 , 斗 乱 而 不 可 乱 也 ; 浑 浑 沌 沌 , 形
原文: 怯生于勇;勇怯,势也
释文: 表面示敌怯懦,必须勇猛顽强;勇猛顽 强而能示敌怯懦,是战场态势有利的结果 例证: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李自成于宁州东北的 襄乐败明军一部。明朝廷为之震动。明将洪承畴为报宁 州兵败之仇,随即派曹文诏率劲旅出击李自成部。曹文 诏为人老谋深算,善于挥师作战,素有“第一良将”之 称。曹文诏率军气势汹汹地杀奔李自成。李自成没有正 面与之对抗,以主力设伏于真宁湫头镇,尔后故作惊慌 之状,引部分兵力后撤。曹文诏步步进逼,起义军步步 后退。正当明军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之时,暗中埋伏的 起义军主力突然杀声四起,数万将士直奔明军,明军大 乱,纷纷溃逃。曹文诏命丧乱军之中。
朱棣避实击虚绝路逢生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为了争 夺皇位,发动起义,不建文帝 交战近两年始终难分胜负。而 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朱棣越 来越处于劣势。据资料记载, 当时建文帝已把京城军队全力 派出,京城的防守十分薄弱。 朱棣的谋士道衍和尚也建议: “勿下城色,疾趋京师,京师 单弱必丼”。主张远征京师金 陵。1401年12月,朱棣避开 建文帝正面战场上强大的兵力, 远征金陵,由于当时京师防卫 空虚,敌寡我众,丌足5个月的 时间,朱棣即入长江北岸。风 势正劲,朱棣趁胜追击,一丼 攻占了京师,推翻建文帝,夺 得皇位。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下)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下)【原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①;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②。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③。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④。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⑤。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⑥。
治乱,数也⑦;勇怯,势也⑧;强弱,形也⑨。
【注】①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郭化若说:“这里用水这一物质,在迅猛奔流的运动中产生的冲力和能量能冲走石头作比喻,说明‘势’的含义。
即指挥军队作战行动迅猛有力,就能加大对敌的优势而易于取胜。
”陈宇说:“孙武在本篇中所说的‘势’,不管是指形势、态势、位势,还是气势、优势,其基本含义都落脚到一种‘力’。
”“在战争中,主要是指军事力量的优化集中、妥善运用和充分指挥,表现为战场上有利的态势和强大的冲击力。
”激水,湍急的流水。
疾,快,急速,迅猛。
漂石,指湍急的流水使河床上的石头漂浮起来。
②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鸷鸟,指鹰、雕、鹫之类凶猛的禽鸟。
毁折,指猛禽捕捉擒杀弱小的鸟雀。
节,郭化若说:“节,即距离。
这里指接敌距敌愈近,则发起冲击时愈能迅速而突然。
这就是‘节’的含义。
”李零说:“‘节’是什么?就是出击的时机和节奏。
”③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郭化若说:“《孙子》出奇造势的中心命题就是这里所说的‘势险’和‘节短’。
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隐蔽地接近敌人到最短距离,突然地猛烈攻击敌人。
这种战术原则,至今仍可资借鉴。
”④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朱军说:“以‘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来比喻战时部队集中,人人逞勇,个个欲战的待动状况,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发动。
在这时刻,即指挥员采取决心、下达命令的节骨眼的关键时刻,其节是很短的,决心的节,只存于方寸之间。
本段用两个比喻说明在战争中既要运用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又要做到机动迅猛,才能发挥威力;既要近战,又要有节制地运用兵力,……其次,还说明战时用兵‘势险’、‘节短’之意,表示指挥员的决心既要正确又能及时,始能不误战机。
第 五篇-兵势篇(孙子兵法)

19
凡戰者,以正合
• 當企業統領全公司的組織與資源,採取攻勢 爭取市場之時 – 須將特異能力在經營策略的指導下統合發 揮
– 產出對顧客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正) – 去爭取營業額成長或市場佔有率提昇。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20
凡戰者,以正合
• 企業爭取在市場上獲利
– 必須能夠隨時依據市場情勢之變化,巧妙 地運用行銷策略 – 吸引消費者持續對產品的興趣(正) 。
– 不斷變化運用傳統和創新的行銷策略
– 持續創新來激發無可限量的創意作法
• 才能在市場上成功應變,使企業永續經營(持 續保持競爭優勢)。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26
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 孰能窮之哉
• 經營策略若能運用到如此靈活
• 市場需求變化何愁不能掌握?
• 競爭對手怎麼可能捉摸得到呢?
• 管理大型行銷機構如同管理小規模行銷部門
– 都是依據行銷目標
– 規劃配置資源
– 編成完整的行銷組織架構
– 運用組織、編制來分工合作與分層負責
• 組織與人力資源是企業發揮競爭力的基礎。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14
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
• 企業到大市場銷售產品或在小市場銷售產品, 希望銷售團隊發揮功效 – 都必須建立標準的銷售作業程序
• 在投入市場之前
• 所有整合資源運作的實力與效率
• 已經形成一個銳不可擋的張力與態勢。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29
善戰者, 其勢險,其節短
• 一旦進入市場最理想的時機到來
• 立刻集結所有訓練有素的人力和充足的物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孙子兵法-势篇》的学习
针对“守正出奇”我曾经写过一篇心得,但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加之最近重温《孙子兵法》,又有些感受,想结合对其的理解写一《势篇》,作为公司内培训的教案。
【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孙子说:其实统领人员众多的大部队与带领小数较少的小分队原理是一样的,重点就是抓好编制、人员配备;指挥大兵团作战与指挥分队战斗在原则上也基本相同,重点是规章和号令。
统帅三军将士,能始终立于受敌而不败的地位,无非在于灵活巧妙地运用奇、正之谋;能够使兵之所向,如以石击卵般容易,不外乎“避实击虚”在实战中的运用得当。
李贽注:“分,谓偏裨卒伍之分;数,谓十百千万之数各有统制,而大将总其纲领。
”曹操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
【理解】这一段放到我们工作中来理解,我认为有几点启示:
一是要在职场上出类拔萃,那么你在基层时就要有“大部队”的养成和理念,小分队带好了,才可能指挥大部队,这里的重点就是如何针对你的现有资源和状况完善好你的人员组成,使其既无多余,又
无欠缺。
二是要想使团队有战斗力,一定要有原则底线和执行力。
管理好团队和使团队有战斗力还不完全一样,如果一个领导缺乏原则底线和使团队成员缺乏号令意识,那这个团队基本不可能有战斗力。
三是要领导好自己的团队,使他们所向披靡,就要把握和灵活运用“虚实”理论,如从学习上,专业知识与文化基础;对待上级,原则与服从;关心下属,表扬与奖励;开展工作,务虚与务实。
【原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译文】大凡作战,以常规战术、策略应敌,以奇谋变幻获得胜利关键。
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定似天地万物般变化无穷,如同江河流水样奔腾不竭。
周而复始,像日月的运转;去了又来,像四季的更替。
音阶不过五个,但演奏出的音乐却赏听不尽;基本色彩不过五种,但调和成的图画却观赏不完;基本口味不过五种,但调配出的滋味却是品尝不尽;作战的基本方式,不外乎奇正两种,但奇正的变化运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奇与正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体,
如同圆环一样,无始无终,我们又如何来界定它的终结呢?
五声,古代以宫、商、角、徵、羽标记音符,加上变宫和变徵与现代七音阶相同
五色,是指青、黄、赤、白、黑(蓝黄红白黑)
五味,即酸、甜、苦、辣、咸。
【理解】从本段文字有这样几点启示:
一是正确认识“奇正”,“正”是基础和前提,是本;“奇”是基于“正”的手段和行动,它可以成为制胜的关键,但不应是决胜的根本。
应用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正”是追求服务的常规技能和产品的提升,“奇”是不断创建服务竞争的差异化优势。
二是“奇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
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外部因素,必然造成不同的“奇正”,例如:过去附加对客户的免费服务是“奇”,但现在它可能已经是我们业务中“正”的组成部分,甚至将来可能成为业界的常态,诸如此类。
三是创新并不是一件多么玄妙的事。
基本理念、基本要素无需改变,或无法改变,但不同的组合造成的不同展示形式,或许也就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五色”、“五声”、“五味”中体会到,
排列和组合造成了世间万事万物,我们也不要囿于固定思维定式,应永远抱持一种不断创新的心态。
【原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译文】湍急的流水疾速奔泻,以至于能冲走石头,这便是势的作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势能转化为动能);鸷鸟疾飞,可以轻巧地捕食猎物,是速度和距离把握得当。
因而,善于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他发动攻势的节奏是短促的。
势就像张满待发的弓箭,节就是触发的机弩。
【理解】这里面我们就要谈到三个“shi”,即:势、市、事,第一个“势”,就是大势所趋下我们要寻求“得势”,要随行就市,要专心做事,三者存在递进的依存关系,有了前两者,我们就有了把事做好的基础和前提。
关于如何造就于我有利的态势和发动可达的近距离有效攻击,确实不是一两句话可以阐述清晰的,好在后面还会有其它内容涉及到此。
【原文】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
之,以卒待之。
【译文】人马攒动,旌旗纷纷,在混战中自身的指挥不能乱了方寸;战场上敌情、我情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像古时战场上结为圆阵,使各方向兼顾而立于不败。
战场上,一方的混乱源于对方的严整;一方的怯懦在于对方的勇敢;一方的弱小源自对方的强大(另一种解释是:因为有队伍的严整规范,所以会出现乱象;因为队伍中有勇敢有军人,必然会对比出怯懦的人;长期的军力强盛,必然会滋生纨绔子弟)。
军容严整或是混乱,是由部队的管理水平决定的;勇敢或是怯懦,是部队的气势决定的;强大或弱小,是由各自军队有形实力表现出来的。
因此,善于调动敌人的高明的指挥员,就善于示敌以假象,并使其相信而作出错误的决定和行动;放弃一点利益,敌方就一定来取。
用小利来调动敌方,以严整的伏兵来等待敌人进入圈套而歼灭之。
【理解】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要管理好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要注意三点:一是数,二是势,三是形,通俗些讲,就是要做好团队的规矩和道德约束,保持团队旺盛的气势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强化团队组成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团队的软硬件配备。
【原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高明的指挥员,总是善于以己造就有利于自身的“势”中去追求胜利,而不苛求部下以苦战取胜。
所以他能够恰当地选择人材来顺应“势”的需要。
善于任用“势”的人,他指挥军队作战,就像转动木、石一样。
木、石的特性是:置于平地则静止,置于陡峭之地则会发生异动;如果它是方形,则会静止,如是圆的,则会滚动。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态势就像从千仞之高的山上滚下圆石一样。
这便是兵法上的“势”。
【理解】这里论述了一个很基础的管理理念,成事的前提不在人,而往往在“势”,我们究竟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还是逆势而为,这就是在探讨是先把事做对,而不是把事做好,因为前提不对,可能会南辕北辙。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绝不是我三言两语即可道明的,在这里我只是拿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与大家共享,如有不妥,希望共同探讨、研究,这既是我们学习的初衷,也是学习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