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简易版)

合集下载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促进运动恢复
通过推拿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助于加速 运动后的恢复。
03
拔罐适宜技术
拔罐的分类与操作方法
拔罐的分类
根据操作方法和工具的不同,拔罐可分为火罐、水罐、抽气罐等。其中,火 罐是最常用的一种。
拔罐的操作方法
火罐法操作步骤包括:准备材料、选择合适体位、涂擦药酒、点燃棉球、扣 罐于穴、留罐观察、起罐诊断。
刮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刮痧适用于感冒、咳嗽、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失眠、胃炎、腹泻等病症的防治。
禁忌症
孕妇腹部、腰骶部及皮下有出血倾向、皮肤感染、溃疡等部位不宜刮痧;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 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宜刮痧。
刮痧的注意事项与保养
注意事项
刮痧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刮痧 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刮痧后不 宜立即进食生冷食物,可以喝温开水或热 稀粥以帮助排毒。
02
推拿适宜技术
成人推拿
01
02
03
舒缓肌肉
通过轻柔的按摩手法,舒 缓成人因长时间工作或运 动导致的肌肉紧张和疼痛 。
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有助于改善成人手脚冰凉 、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调和气血
通过推拿特定的穴位和经 络,调和气血,提高身体 免疫力。
小儿推拿
缓解常见儿科症状
小儿推拿可用于缓解小儿 的常见症状,如感冒、咳 嗽、腹泻等。
技术要点
在应用红外线照射技术时,需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照射部位和时 间。同时,要注意避免照射过度导致皮肤损伤。
THANKS
感谢观看
灌肠前应排空大便,灌肠时速度要慢,避免 对肠道造成刺激。
06
其他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10项)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1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 1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2头皮针抽气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3特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技术 4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4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 5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6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技术 7杉树皮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技术 8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推荐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50项

推荐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50项

推荐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50项说明:选取最常见的病症,采用中医简易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见效快、副作用少的优点。

但有些只是对证治疗,要注意明确诊断,在缓解症状的同时配合其他疗法。

一、感冒发热1、毫针刺合谷、曲池、外关,三棱针点刺大椎、肺俞放血。

2、大椎、肺俞、风门拔火罐。

3、按摩肩井、风池等穴,按揉取微汗。

4、单验方:(1)生姜30克,葱白2根,红糖30克。

水煎服,盖被出汗,用于风寒感冒。

(2)大青叶30克,薄荷10克。

水煎代茶频服。

用于风热感冒。

二、感冒头疼5、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6、按摩肩井、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偏头疼7、毫针刺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8、按摩肩井、风池及疼痛部位。

9、单验方:羌活9克、白芷6克、川乌4.5克、草乌4.5克,焙焦研粉,分9次服用,每日3次。

饭前服。

四、麦粒肿10、取太阳、耳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11、用三棱针在大椎穴点刺出血后拔罐,每日一次。

12、单验方: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干鲜均可,水煎,头煎内服,二煎熏洗患眼。

每日2—3次。

五、急性结膜炎13、三棱针点刺耳尖、太阳放血。

14、淡盐水或野菊花30克、双花30克煎水,浸毛巾局部热敷。

15、单验方:野菊花30克、酒大黄10克,水煎服,日一剂。

六、牙痛16、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17、用右手拇指按压疼痛同侧肩井穴,逐渐加压,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反复施术。

18、单验方:川椒(微炒)30克,炙蜂房30克,共为细末,每次6克,水煎漱口。

七、急性扁桃体炎19、三棱针点刺少商、商阳放血。

20、单验方:生大黄9-12克,生甘草6克,沸水泡服,每日一剂。

八、落枕21、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22、在疼痛部位施行揉、滚、点、拿、拳叩、切击等手法,用力宜轻。

九、急性胃疼23、毫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梁丘24、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适用于寒性胃疼。

十、急性腹疼25、毫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或下巨虚。

中医适宜技术-精选文档

中医适宜技术-精选文档
中医适宜技术范围及意义
❖ 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熏洗、拔罐、刮痧、 针刀、敷贴、膏药、埋线、药浴、脐疗、足 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涉 及熏、蒸、烤、熨、洗、泥疗、蜡疗、中医 针法手术、各种膏药、药水、酊剂、各种诊 疗仪器设备、自然疗法、意象疗法、养生保 健等。
适用范围
❖ 治疗范围: ❖ 1、内科各种常见症状,如咳嗽、胸闷、心慌; ❖ 2、体表肿块及淋巴结肿大; ❖ 3、放化疗后乏力、恶心呕吐。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
点。由于作用迅速、操作简便、易学易用、使用安 全,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如今时代要求和形势所迫, 则应该“理、药、创、科”四个字更进一步。所谓 “理”即医理、药理、法则;“药”即药剂、药效、 新制剂(包括其剂型)上药典,以低毒或无毒的药 物和配剂获取可靠的疗效,为发达国家和社会所认 可;“创”即开创新思路、新方法,创新的剂型和 给药途径等;“科”即以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发现 代化的外治法,既全面继承传统又大胆探索和突破。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止吐:中脘、足三里;温阳固脱:关元、气海等
2 、中药外敷(涂药)
❖ 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 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 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
❖ 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 解毒、拔毒等功效。
❖ 自制药粉
所需的器材
白醋
❖ 敷贴
中药外敷(涂药)的方法
药末经清水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于敷 贴上,敷于患处即可。
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 呃逆:耳中、内分泌、食道、神门
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胸闷:交感、心、胸、肺、肾上腺
抛砖引玉
❖ 谢谢大家!
1 、灸疗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 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适用范围
常用于治疗慢性病、虚证等病症,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01
02
03
03
适用范围
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背酸痛、哮喘、腹痛等病症,尤其适用于不宜使用火罐法的患者。
真空罐法
01
定义
真空罐法是一种利用真空负压吸引的原理,将罐子扣在穴位或身体部位,产生负压吸引,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02
操作步骤
首先将罐子内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状态,然后迅速扣在相应穴位或身体部位,用力吸拔,使皮肤出现淤血现象。
增强免疫力
小儿推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呵护。
促进亲子关系
运动推拿能够预防运动过程可能出现的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和安全性。
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推拿能够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
适应症
禁忌症
操作方法
熏洗法
适用于各种疼痛、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敷贴法
敷贴法对于皮肤过敏、有破损或炎症的患者不宜使用;孕妇也应慎用。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溶剂调成糊状,或将中药直接研成粉末后撒在患处,用胶布固定;也可将中药煎汤后倒入浴盆中,加入适量温水,进行熏蒸;待水温适宜时,将患处浸入药汤中洗涤或全身浸泡一段时间,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等作用。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针法类灸法类推拿类拔罐类刮痧类其他适宜技术
01
针法类
技术特点
毫针刺激的穴位准确,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控制,同时可以施加手法,提高疗效。
适应症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或艾灸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二、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推拿按摩具有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三、拔罐疗法拔罐是通过罐内的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造成局部淤血、充血现象,以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目的。

拔罐疗法对于一些肌肉疼痛、风湿痹痛、感冒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四、艾灸技术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通过燃烧产生温热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等目的。

艾灸技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虚寒性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五、刮痧疗法刮痧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在人体表面进行刮擦,使皮肤出现充血、淤血现象,以达到疏通经络、排毒养颜等目的。

刮痧疗法对于一些感冒、中暑、肌肉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六、火疗法火疗法是通过火热的刺激达到温通经脉、祛除寒邪的目的。

火疗法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和痛症有很好的疗效。

七、热敏灸技术热敏灸技术是通过特定的灸法刺激热敏穴位,提高人体自愈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

热敏灸技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八、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内,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穴位注射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疼痛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九、气功疗法气功是一种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主要手段的身心锻炼方法,通过修炼特定的功法和意念活动,达到调节身心状态、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十、耳穴疗法耳穴疗法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耳穴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疼痛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适宜技术(简易版)课件.ppt

中医适宜技术(简易版)课件.ppt
方便、便于正确取穴、持久留针为度。尽可 能采用卧位以防止晕针。临床常用的体位, 一般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为主。
精品文档
毫针 体针 耳针 长针 眼针 电针 三棱针 梅花针
针刺分类
精品文档
15、练功疗法
第一节 五禽戏疗法 第二节 八段锦疗法 第三节 易筋经疗法 第四节 练功十八法疗法 第五节 少林内功疗法
制成的艾卷
精品文档
艾灸的器材
精品文档
艾灸疗法的作用
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温通经络、 活血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的作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 以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 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造成皮肤充血、 郁血现象的方法。
摩法以手掌面或食、中、环三指指面着力,用前臂发力,连同腕部做盘 旋活动,带动掌、指等着力部位做环形抚摸动作,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 向摩动,50~160次/分钟。要求用力平稳,不可按压,不带动皮下组 织。
擦法以手掌面或大、小鱼际处着力,进行直线往返磨擦。要求着力部分 紧贴皮肤,但不可重压;不论是上下擦还是左右擦,均须沿直线往返进 行,不能歪斜;用力要均匀、连续,先慢后快,以局部深层发热为度。 注意不要擦破皮肤,可使用润滑介质。
这一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 肢体伸展宜柔宜缓。由于两手 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 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 受到协调性的牵引,特别是使 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 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增强了消 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 述脏器疾病有防治作用。熟练 后亦可配合呼吸,上举吸气, 下落精品呼文档气。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一、毫针刺法1、消毒(1)针具器械的消毒①药液浸泡消毒法:将针具放入75%的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后用消毒巾或者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

②高压蒸汽灭菌法:将毫针等器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汽锅内灭菌。

一般在98-147kPa的压强,115℃-123℃的温度下,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③煮沸消毒法:将毫针等器具用纱布包扎后,放在盛有清水的消毒煮锅内煮沸。

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2)医者手指和针刺部位的消毒①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将手洗刷干净,在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后,才能持针操作。

针毕应洗手,重新消毒后方可针刺下一病人。

②在患者需要针刺的学位皮肤上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擦拭时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需严格消毒的部位,可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脱碘。

消毒过的部位,应避免重新污染。

3.进针法(1)进针:临床一般以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之为“押手”。

进针时,最主要的任务是避免疼痛。

痛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上,因此要尽快将针尖穿过皮肤。

临床上一般用左手掐按欲针之处,可确定穴位和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右手运指力于针尖,将针插入(可稍捻转)穴位。

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以下几种。

①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者是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多用于短针的进针。

②夹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于所针部位的皮肤表面,右手持珍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③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部腧穴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医疗和保健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 用,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着积 极作用。
5
1 、灸疗法
6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
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 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驱邪、治疗疾病的 一种外治方法。
❖ 艾草
❖ ❖
其它 葱、蒜、附子、 核桃皮等。
中医适宜技术(简易版)
❖ 中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衍和 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做出了卓越的贡 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整体观 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自然 疗法等有着西医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特点。
2
中医适宜技术概念
❖指中医特色突出,疗效确切,经济 简便,可操作性强,且经过长期临 床验证安全可靠的中医诊疗技术, 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
20
12、热疗、蜡疗、光疗、电疗、 音乐疗法等。
21
13、穴位贴敷疗法
❖ 穴位贴敷法是指将一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涂 敷于穴位和患部,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皮 肤起泡,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明末清初 名医张璐《张氏医通》全面论述,趋于成熟。
22
14、针刺疗法
❖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 ❖ 选择体位的原则以患者自然舒适、医师操作
12
❖ 竹罐 ❖ 陶罐 ❖ 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玻璃罐
罐的种类
紫铜罐
其它
13
3、刮痧疗法
❖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 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14
刮痧工具
15
刮痧
❖ 注意事项
❖ ① 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及 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 部位;
❖ ② 刮痧出痧后1小时以内忌洗澡;
特殊习惯:不吃鸡 蛋,吃鸭蛋,不吃内脏 不吃糖;每天浴足过膝, 年年冬季进补。
19
11、药浴
药浴是指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煎汤 或浸液,或直接用中药加水蒸汽沐浴全 身或熏洗患病部位的祛病健身方法。
药浴机理:除水本身温热作用外, 主要是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能通过体 表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起到疏通经 络、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祛湿止痒、 活血化瘀、美容润肤等功效。
方便、便于正确取穴、持久留针为度。尽可 能采用卧位以防止晕针。临床常用的体位, 一般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为主。
23
针刺分类
❖ 毫针 ❖ 体针 ❖ 耳针 ❖ 长针 ❖ 眼针 ❖ 电针 ❖ 三棱针 ❖ 梅花针
24
15、练功疗法
❖ 第一节 五禽戏疗法 ❖ 第二节 八段锦疗法 ❖ 第三节 易筋经疗法 ❖ 第四节 练功十八法疗法 ❖ 第五节 少林内功疗法
3
中医适宜技术范围
❖ 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熏洗、拔罐、刮痧、 针刀、敷贴、膏药、埋线、药浴、脐疗、足 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
❖ 涉及熏、蒸、烤、熨、洗、泥疗、蜡疗、中 医针法手术、各种膏药、药水、酊剂、各种 诊疗仪器设备、自然疗法、意象疗法、养生 保健等。
4
治疗范围
❖ 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 皮肤、五官、肛肠等科。
❖ 制成的艾卷
7
艾灸的器材
8
艾灸疗法的作用
❖ 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温通经络、 活血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的作用。
9
10
11
2 、拔罐疗法
❖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 以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 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造成皮肤充血、 郁血现象的方法。
❖ ③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 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 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 ④ 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 盐水),并休息1 5~2 0分钟。
16
刮痧的适应症
❖ 感冒、发热、头痛、中暑、哮喘、心绞 痛、颈椎病、高血压、神经性头痛、肩 周炎、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小儿消 化不良等疾病。
25
运用传统健身方式进行锻炼, 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 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 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这种养生方法称为运动养生保健法。 又称传统健身术。
26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一些设备
27
谢谢大家!
28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17
❖ 4、耳压疗法 ❖ 5、刺血疗法 ❖ 6、捏脊疗法 ❖ 7、按摩 推拿疗法 ❖ 8、足疗 ❖ 9、敷脐妙法 ❖ 10、针刀
18
百岁老太上8楼不喘。长寿秘诀:天天热水浴足
健康状况:思维清 晰,耳聪目明。
生活习惯:热爱劳 动,坚持锻炼;每天睡 眠8小时以上,一日三 餐按时进食;自立自强, 富有爱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