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 新闻传播理论

合集下载

2021新闻传播学考研详解-考研辅导

2021新闻传播学考研详解-考研辅导

2021新闻传播学考研详解【导语】新闻传播学是考研的热门学科,想要报考的2021考研er们要提前熟悉了解新闻传播学,做到知己知彼。

今天冠珠教育整理了2021新闻传播学考研要考虑的问题,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新闻传播学专业概况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分别是新闻传播学下的两个二级学科。

新闻学,二级学科,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二级学科,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二、新传考研考试科目新闻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610新闻传播实务824新闻传播史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不同院校考试科目设置会有所不同,请参照的当年院校公布的招生目录)传播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3传播历史与理论816传播实务(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不同院校考试科目设置会有所不同,请参照的当年院校公布的招生目录)三、新传考研院校推荐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来为大家推荐新传考研院校,一起来看看吧。

A+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A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A-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B+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B河北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中,武大被同城高校华中科技大学超越了,华中科技大学从从第三轮的第5名上升到第四轮的评估A,进入前四。

上海交通大学从从第三轮的第10名上升到第四轮的评估A-,排。

2012年各分校非统考专业课课程及价格1

2012年各分校非统考专业课课程及价格1



北京第二外 820管理学 旅游发展研
国语学院 综合
究院
北京工业大 804经济学 经济与管理

原理
学院
2012年非统考网授课程
安徽地区
大学
考试科目
830结构力学 合肥工业大学
842企业管理学
813无机化学
中国科技大学
北京地区 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841管理综合A 856管理学与微观经 济学 844信号与系统 805普通物理B或833 系统安全工程
法学院
602法理学 政法学院
802刑法总
论与民法 (不含知识
政法学院
产权法)
610公共管 理学
管理学院
823管理思 想史
管理学院
611文学理 文学院 论828中外文
华中师范大 学史
文学院

829汉语语 言学
文学院
620 新闻传播史论 华中科技大学 866 新闻传播实务
616 基础英语 861 英语专业综合 806 机械设计基础 824 信号与线性系 统
936文学理论与外国 文学史(含比较文 937古代汉语与现代 汉语
611英语基础测试 北京外国语大学
921英汉互译
北京邮电大学 820 经济学基础
北京语言大学 817 语言学概论
北京航空航天大 971机械工程专业综


大学名称 考试科目 适用院系
行政法学院
604法理学
、法学院、 刑事侦查学

西南政法大 806专业基
816会计学 会计学院
兰州大学 853管理学 管理学院
大学名称 河北大学
考试科目
606文学基 础613文史综 合814古代汉 语 629公共管 理学 804西方经 济学(应用 经济学)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考研717与831真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考研717与831真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考研717与831真题
717综合基础课
一、名词解释(4分/个)
1.拉斯韦尔
2.传播
3.新媒介
4.议程设置
二、标点翻译题(8分)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三、诗词(8分)
王安石《桂枝香》
四、简答题(12分/个)
1.简述洛克的《论自由》中的主要观点
2.(只有这一题忘记了,如果日后想起来我再补上。

不过印象中这道题没什么难度,属于基础知识点)
3.简述“传播效果”的内涵
4.茅盾的《谈独立思考》表达了什么观点?你对于独立思考的意义如何理解?
五、论述题(20分)
为什么人类文明发展史既是一部传播媒介发展史,又是一部思想发展史?
六、作文(50分)
话题:“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要求:不少于1200字。

831新闻理论和业务
一、名词解释(5分/个)
1.“三贴近”
2.新闻敏感
3.新闻价值
4.《清议报》
5.定本制度
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二、简答题(10分/个)
1.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2.社会责任原则的内涵与要求
3.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
4.邹韬奋所办报刊和他的办报风格
三、论述题(20分/个)
1.全球化时期新闻工作如何发展?
2.反客里空运动发生背景、过程、成就及不足的评议?
四、采访提纲(10分)
话题:湖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
要求:①采访部门、人员及顺序;②采访体裁、字数和时间;③采访提问及问题设计。

五、消息改写(30分)
艾滋病防治相关的一篇文章,具体略。

(其中改写20分,制作标题10分)。

湖南大学2014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术学位)

湖南大学2014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术学位)

1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8 土力学(01 方向选)、803 交通 工程学(02 方向选) 复试专业课 F0108 路基路面工程(01 方向选); F0109 交通规划原理(02 方向选)
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欢迎土木、
②201 英语一
机械、材料、
006 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070100 数学
01 基础数学 02 计算数学 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4 应用数学 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07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 院
078401 教育技术学
01 网络与远程教育理论及其 技术 02 教育资源建设与教学设计 03 实验演示与仿真技术
招生 人数
42
5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任选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01 建筑设计(6 小时) 注:建筑设计科目考试放在第三天进 行,时间为 6 小时, 8:30-14:30 (含半小时用餐时间,中途不离开考 场);请考生自备绘图工具和 1 号绘图 纸和 1 号图板及午餐。 复试专业课 F0401 设计理论及规范
备注
3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欢迎工业设
②201 英语一
计、美术学、
③702 设计艺术史论
艺术设计、
④819 专业设计 A
戏剧影视、
复试专业课 F0801 专业设计 B 注:参加专业设计 A 考生需自带绘图、 绘画工具及 A3 幅面或 8 开绘图绘画纸 张。 参加专业设计 B 考生:报考环境艺术 设计方向的考生需自带绘图、绘画工 具及 A3 幅面或 8 开纸张;报考其它方 向的复试考生需掌握犀牛( Rhino)、

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中南大学2012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及考试科目注:标“█”者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标“△”者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标“◢”者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标“★”者为国家授权我校自主设置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标“◆”者为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马克思主义学院(88836785,黎明。

二级招生单位后括号内是其联系电话和联系人,下同。

长沙区号为0731。

)400302△政治学01政治学理论(030201)02国际关系(03020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2政治学基础④918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0302政治学按一级学科招生,报考专业只能填写为政治学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3)04中共党史(03020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2政治学基础④91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按一级学科招生,报考专业只能填写为马克思主义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352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01社会工作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1社会工作原理④437社会工作实务1204△公共管理01行政管理(120401)02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3)03社会保障(120404)04土地资源管理(12040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公共管理学基础④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1204公共管理按一级学科招生,报考专业只能填写为公共管理1252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01公共管理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003法学院(88660220,刘萍)1400301█法学01法学理论(030101)0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03刑法学(030104)04民商法学(030105)05诉讼法学(030106)06经济法学(030107)07国际法学(030109)08知识产权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61法理学④906法学综合(含民法总论、刑法总论、经济法总论)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北师大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因专业和学科方向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专业的考研参考书目:
331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431金融学综合:金融学、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市场学。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
营销。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数字媒体技术与实务。

7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含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704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71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

717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02微观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803管理学:管理学原理。

829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理论。

此外,北师大还有一些专业的考研参考书目涉及多本教材,比如运筹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等专业。

具体的考研参考书目需要查阅各个学院或专业发布的考研通知和要求。

建议考生提前了解相关专业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制定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以充分利用时间复习。

717 综合基础.doc

717 综合基础.doc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17] 考试科目名称:综合基础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传播学基础约72分大学语文约78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论述题:1小题,共20分作文题:1小题,共50分标点翻译题:1小题,共8分作品赏析题:1小题,共8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传播学基础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以及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及其规律;2、具有一定的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分析评判当前新闻传播现状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传播学概说(一)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三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传播学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学科。

(三)传播学研究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四)传播学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

二、传播过程模式与传播功能(一)传播过程基本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系统模式。

(二)传播的功能传播的个人功能;传播的社会功能。

三、传播者(一)传播自由传播自由的理论。

(二)传播者受控研究法律规范;党政管理和宣传控制;经济干预;社会监督;传媒宏观体制的制约。

(三)传播者施控与影响研究把关人理论;社会规范理论。

(四)传播控制的反拨知晓权;接近权。

四、传播内容(一)传播内容的本质:信息(二)传播内容的载体:符号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现代符号学理论。

(三)传播符号中的意义交流意义的界定;意义的性质;符号意义的分类。

(四)信息污染与信息控污信息污染的含义;信息污染的表现形式;信息污染的成因;信息污染的控制。

五、传播媒介(一)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传播媒介的概念;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媒介分析的原则。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11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11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11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考试科目:711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创新扩散
2.传播情景
3.群体规范
4.物联网
5.首发效应
二、简答题
1.简述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的现实意义。

2.为什么说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3.从新闻伦理角度分析自媒体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4.分析大数据理念与方法给传统媒体转型带来了什么新契机。

三、材料题
分析新媒介技术与社会的相关性。

四、分析题
议程设置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的变化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17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一、考试内容及要点新闻学理论绪论第一节新闻学一、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新闻学和新闻工作一、新闻学与新闻工作的差异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二、社会责任论三、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四、党报理论第四节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一、指导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创造二、指导新闻事业的正确改革三、指导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四、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一章新闻活动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一、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第三节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第四节新闻活动的渠道第二章新闻第一节新闻的基本特点第二节新闻的定义第三节新闻本源第四节新闻要素一、新闻的五要素二、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的作用第五节新闻类别一、以新闻内容来分类二、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三、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四、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第三章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第一节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一、新闻真实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二、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三、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四、真实与真相第二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一、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二、在中国坚持新闻真实的极端重要性第三节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一、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二、故意性失实与非故意性失实第四节维护新闻真实性永远在路上第四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第一节新闻与信息一、信息的定义二、信息的特点三、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第二节新闻与宣传一、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二、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第三节新闻与舆论一、舆论的定义和特点二、舆论的社会功能三、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第五章新闻事业的产生第一节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一、口头新闻二、信号媒介三、书信新闻四、印刷媒介五、其他传播方法第二节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第三节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第四节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第六章互联网与新媒体第一节互联网与新媒体一、互联网发展史二、新媒体的特点三、新媒体:电脑、手机、iPad四、其他传播形式:博客、微博、论坛、新闻网站五、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六、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移动终端、大数据、云存储第二节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一、互联网前出现的影响人类的传播革命二、互联网的传播革命第三节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一、舆论的新特点二、互联网的三大公害第四节争夺传播主导权一、议程设置二、解读信息三、舆论导向第七章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传媒业新业态第一节新媒体的冲击第二节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第三节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第四节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第五节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第一节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一、从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来看二、从国家制度上来看第二节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第三节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第四节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第五节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第六节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与发展第九章新闻媒介的性质第一节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一、新闻媒介的共性二、新闻媒介的特性三、新闻媒介的个性第二节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第三节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第四节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十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三、实施舆论监督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第二节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一、呈现世界,但新闻失实与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二、联结世界,却冷漠了人际关系三、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四、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第三节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一、信息+宣传+赢利型二、信息+赢利型三、消闲+服务+赢利型四、知识+赢利型五、纯宣传型第四节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一、早期的强效果理论二、中期的弱效果理论三、适度效果理论第五节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第十一章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第一节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第二节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第三节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第十二章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第一节舆论监督与舆情引导相辅相成第二节舆论引导第三节舆论监督第四节舆论新格局第十三章大众传媒与社会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三、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一、新闻媒介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二、大众媒介参与政治决策三、塑造政治文化四、进行舆论监督第三节大众传媒与经济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第四节大众传媒与文化一、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三、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第五节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一、塑造国家形象二、影响对外政策三、影响吸引外资四、影响对外贸易第十四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第一节新闻自由的含义第二节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一、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二、各国政府扼制出版自由的方法三、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三节新闻自由属于人民第四节新闻法规一、世界各国新闻法规的三种形式二、各国新闻法规对新闻报道和评论的限制第十五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第一节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二、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三、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第二节国家对媒介的管理一、市场准入层面的管理二、内容层面的管理三、结构层面的管理第三节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一、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二、中国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三、新闻媒介的业务运行机构四、我国新闻媒介的业务运行机构第十六章传媒业经营第一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一、普遍服务的原则二、编营分离的原则三、受众中心的原则第二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一、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二、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第三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一、集约化二、专业化三、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第四节互联网宣告精准营销的来临第十七章新闻媒介的受众第一节受众是谁一、受众是学生二、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三、受众是消费者四、受众是公民第二节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一、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二、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三、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四、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和传媒权力之源第三节受众的特点一、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二、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第四节受众的细分第五节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一、众区域定位二、受众职业和身份定位三、受众的年龄定位四、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第六节受众的权利一、知情权二、表达权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第七节受众和媒体认知一、事关国民素养二、直接关系媒体的改革与发展三、影响着国家新闻政策制定第八节受众地位的新变化一、受者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二、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到按需主动搜索信息三、受众从被传媒指导到传媒被受众指导第十八章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第一节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第二节新闻生产的场域一、政府、社会与媒体二、资本、公众与传媒三、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第三节新闻选择及其标准一、新闻选择定义二、新闻选择标准第四节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一、新闻选择的过程二、新闻选择标准要和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三、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第十九章新闻工作者修养第一节新闻专业理念第二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第二节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第二十章中国的新闻改革第一节40年四次跨越第二节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从自发走向自觉二、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创新三、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四、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第三节学科建设: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第四节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一、传媒新体制二、传媒新格局三、“制播分离”的新模式四、多生产主体、多媒介渠道、融合新闻生产对新闻生产的重塑传播学理论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一节传播的定义及特点第二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第二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三章人类传播的信息、符号和意义第一节信息及其作用第二节符号及其功能第三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第四节象征性社会互动第四章传播过程模式论第一节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第五章传播的基本类型第一节人内传播第二节人际传播第三节群体传播第四节组织传播第五节大众传播第六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第一节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媒介理论第二节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第七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第三节把关人理论第八章社会转型和受众变迁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第三节分众理论及其研究第四节“使用与满足”理论第九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第十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第三节“培养”理论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第五节“知沟”理论第六节“第三人效果”理论第十一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发展过程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第十二章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第一节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第二节传播学的批判学派第十三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节传播学与调查研究第二节抽样调查法第三节内容分析法第四节控制实验法二、参考书目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