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区位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优秀风景区规划分析与介绍

优秀风景区规划分析与介绍

1.4、规划理念
1.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区域的开发建设必须在充分保护文物、保护水 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2.协调性理念
大格局上与曲阜市内其它旅游资源相协调。从景 区内部看,要注意处理好自然山水与人文古迹,各个 功能空间的协调。 3.文化主导理念 突出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孔子圣源文化作为主线, 贯穿到各个景观区。 4.人本主义理念 以发展尼山孔子文化旅游,推动区域农村产业经 济结构调整,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存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条件。
京 福 高 速
内部交通:通过环路
将各旅游景区进行串联 在景区出入口位置, 规划建设两处公共交通换 乘点。
3.5、给排水系统规划
(一)给水系统
由于规划区地形高差大, 统一供水增大水厂运行成本, 因此,可分片采用地下水,分 别建给水站供给,供水管网形 成环状。
(二)排水系统
为减少工程投资和便于中 水回用,采用分散处理方式, 各片区分别建污水处理站,污 水处理后要求全部回用,供浇 洒道路、绿地和宾馆冲厕用水。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必 须达到国标《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189182002)中的一级A类标准,方 能回用或排入河道。
3.6、保护规划(保护是前提,发展是目的,规划是动力)
尼山孔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尼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圣水湖为曲 阜深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地,该区域的开发必须在充分保护文物、保护 水库(水体)、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
措施:1,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2.打好生态品牌 充分利用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旅游思想,开发建设 “乐山乐水”型游客参与性项目,打好生态(水生态、山生态)品牌 3.发挥文化价值 突出文化特色,使游人充分感受到圣人出生地与众不同的社区环境魅 力。

景观方案区位分析报告

景观方案区位分析报告

景观方案区位分析报告根据对景观方案区位的分析,以下是对该区位的综合评价和建议。

一、区位条件分析该区位位于城市中心,周边交通便利,与主要道路相连,公共交通线路覆盖面广,便于人员的出行和交通流动。

同时,周边商业设施齐全,有购物中心、餐饮场所等,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

二、区域特征分析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没有明显的地形特点,但有一定的绿化覆盖。

附近有一条河流,为景观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水景资源。

周边建筑物较多,但没有突出的建筑风格,可以通过景观设计来提升整体品质。

三、空间规划建议1. 利用河流资源,结合景观设计,打造水景区域,营造自然景观氛围。

2. 依据区位特点,规划绿化带和步行道,增加绿色空间,提供人文环境。

3. 针对周边建筑特点,进行建筑立面改造和装饰,增加景观效果,营造独特风格。

4. 配置休闲设施,如休息座椅、游乐设施等,提升场所的亲和力和舒适性。

四、生态环境保护1. 注意保护河流水域和周边的植被环境,减少人为干扰。

2.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绿化,提高绿化带的生态功能。

3. 引入节水技术,减少用水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社会影响分析1. 优化景观设计,提供公共空间,增加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社交活动。

2. 提升区位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游客和商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六、安全风险评估1. 设计合理的道路和通行系统,确保交通安全和人员流动的顺畅。

2. 规划合理的照明系统,增加夜间的安全感。

七、经济效益评估1. 根据区位特点,定位为商业中心或文化娱乐中心,通过商家入驻和票务收入等方式创造经济效益。

2. 加强营销推广,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

八、其他建议1. 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工作,保持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2. 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景观方案区位的综合分析,结合具体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可使该区位发展成为一个以绿化、水景为特色的文化娱乐中心,并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背景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为消遣和休闲。

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对于一个旅游景区来说,选址是十分关键的,好的选址能够最大化的吸引游客,提高景区收益,而不好的选址则可能会导致景区烂尾或者经营不善的结果。

选择因素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景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它包括了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两个方面:•地理位置:选址应当考虑交通状况、旅游资源、游客来源等因素。

一般来说,景区选址应当尽可能的方便游客的到达,比如在交通枢纽附近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

同时,景区应当尽可能的靠近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地理特征:选址时也应当考虑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保护等因素。

对于山水风景区等,一般应当选取地势较高,风景较为优美的地方;对于林木景区等,一般应当选取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地方。

市场需求也是景区选址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一般来说,景区应当选择那些市场需求较大,游客流量较大的地方。

同时也可以通过进行市场调研等方法,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水平,来确定选址。

竞争因素竞争因素也应当考虑进去。

如果一个地方已经有很多景区存在,那么要想在这个地方开发新的景区,就需要考虑如何与已有的景区竞争和区分开来。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也是景区选址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根据所处地区的规划和政策,可能会有一些限制,比如环保、土地利用等方面的限制。

选址方案基于以上考虑因素,以下提出了三种景区选址方案:方案一:市中心方案一是在城市中心开发一个城市景区。

这个景区可以是一个商业或者文化景观,与现有的城市中心商业区、文化中心等形成互补。

这个景区可以通过公共交通或者步行来到达,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参观。

•地理因素:方便游客到达,交通便利。

•市场需求:城市中心是游客和市民的集中地,市场需求巨大。

•竞争因素:通过创建新的景区来区分自己。

•政策因素:当地政府对于城市景区的发展和规划大力支持。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

景区规划选址方案景区规划选址方案是开发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景点的第一步。

它是基于对该区域的市场、环境、地形、气候、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景区规划选址方案中的关键因素和步骤。

关键因素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选择景区选址的非常重要部分。

需要对潜在客户的市场进行深入研究。

市场研究可以列出消费者年龄、性别、收入、兴趣等数据,以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群体,从而确定场地选择。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山脉、河流、林木植被、动植物等自然条件。

通过研究地形和地貌等环境因素可以评估选址是否合适。

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以确定可用用于建设的场地和对该地区环境的影响程度。

地形因素地形因素是选择景区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

地形因素不仅仅是指地势和海拔高度,还包括周围水源和排水系统,可以为景区提供稳定水源和排水能力。

气候因素景区规划选址方案需要考虑气候因素。

气候是决定旅游业繁荣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

评估气候和气候变化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可以在景区规划和设计中考虑到气候的变化和变化的效应。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本地投资、财务方面的负担、拥有财务和经济资源的供方或合作伙伴等。

同时需考虑政府或当地法律所施加的财务要求。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当地的图腾、文化、传统,活动和风俗等等,需要对当地的社会因素进行了解,考虑到这些因素中的重要性,以确定创造人类文化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场所选择。

选址步骤1. 收集信息需要搜集有关选址的关键信息,让你更了解所关注的领域。

需要了解市场、环境、经济、社会和地形等因素,以确定产生最终决定的值。

2. 确定限制条件制定具体的条件和限制,要考虑市场、环境、地形、气候和经济等因素,以找出符合你的需求的可实现的场地。

3. 评估场地通过对场地外观和特征进行密切观察,确定每个场地的优劣之处。

这一评估需要考虑土地利用、环境和社会等因素,同时对场地进行环境评估。

4. 选择场地根据所有相关因素,我们会从场地的清单中选出最佳的,通常是符合我们需求的场地。

旅游规划与地理环境分析

旅游规划与地理环境分析

旅游规划与地理环境分析旅游是一项受人们喜爱的休闲活动,可以让人们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享受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规划一次顺利的旅行之前,我们需要对目的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确保旅游的安全和顺利。

一、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地理环境是指某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水资源、生态系统等因素的综合体。

对旅游者而言,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具有如下重要性:1.安全性: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风险和安全情况。

比如,了解地质构造和地震频率可以避免选择地震多发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从而降低旅游风险。

2.气候:了解目的地的气候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旅游时间,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旅游,保障旅游的顺利进行。

3.景点分布:地理环境决定了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的分布,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体验。

二、地理环境分析的方法要进行地理环境分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帮助我们了解目的地的地形、气候和景点分布等信息。

通过使用GIS软件,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更加直观地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

2.地图研究:地图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工具,通过查看和研究地图,可以了解目的地的地形特征、水系分布和交通网络等信息。

同时,地图也可以帮助规划旅游路线,选择合适的旅游景点。

3.资料收集: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旅游指南、旅游网站以及地方政府发布的资料来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情况。

这些资料通常包括目的地的自然气候、地质构造、景点介绍等内容,可以为我们进行详尽的地理环境分析提供参考。

三、地理环境分析案例:黄山以中国著名旅游胜地黄山为例,进行地理环境分析:1.地理特征: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的地质构造属于火山岩地貌,拥有许多陡峭的山峰、深谷和清澈的山泉。

黄山还以其独特的云海景观闻名于世。

2.气候条件:黄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高考旅游规划知识点

高考旅游规划知识点

高考旅游规划知识点在高考中,旅游规划是地理科目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了解旅游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和管理,以及旅游对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高考中常见的旅游规划知识点。

一、旅游区规划1. 旅游资源分布规律:各类旅游资源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山地、河流、湖泊、海岸、草地等不同地形地貌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2. 旅游区类型划分:根据旅游资源特点、规模和旅游活动的特征划分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文化旅游区等。

3. 旅游区开发与管理: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开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广、旅游环境保护等内容。

二、旅游线路规划1. 交通线路规划:根据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规划旅游交通线路,包括航线、公路、铁路等交通方式。

2. 旅游景点选择: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游客需求,选择合适的旅游景点,确保旅游线路的吸引力和可行性。

3. 旅游行程安排:根据旅游线路的时间和游客停留的旅游景点,安排合理的旅游行程,确保游客的体验和安全。

三、旅游环境规划1. 旅游景区环境评价:对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景观、文化遗产等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适宜发展旅游业务。

2.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制定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确保可持续发展。

3. 旅游景区治理:包括旅游区域的整治、旅游设施设备的管理和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内容。

四、旅游经济规划1.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促进旅游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2. 旅游收益分配:合理分配旅游收入,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

3. 营销策略与推广:通过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

总结: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理解和掌握旅游规划的知识点对高考地理科目的考试非常重要。

通过以上介绍的旅游规划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旅游地空间体系规划定位分析与功能分区

旅游地空间体系规划定位分析与功能分区

客源地对其周围旅游点的选择性与相对偏好。
从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出发,旅游区位可划 分为下列四种:
(1)客源区位是指从客源地断面来看待周围 几个旅游地(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及可达性;
(2)资源区位是从旅游区断面来看待旅游资 源及景点对周围客源市场吸引力及相对价值
(3)交通区位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区的空间距 离及可达程度;
(一)日空间容量(资源容量和感知容量)
日空间容量的测算是在给出各个空间使 用密度的情况下,把游客的日周转率考虑进去 ,即可估算出不同空间的日空间容量。
空间容量——游人容量
•瞬时容量:单位——人/次 •日游人容量:单位——人次/d •年游人容量:单位——人次/a
游人容量计算方法
1.线路法 2.卡口法 3.面积法 4.综合平衡法
(五)旅游容量的确定
一般对一个旅游区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对空间 容量和设施容量进行测算,对生态环境容量和社会环 境容量进行分析。有条件的话,也应对后两个环境容 量进行测算。如果上述四个容量都有测算值的话,那 么一个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取决于以下三者的最小值:
1. 生态环境容量; 2. 社会心理容量; 3. 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之和。
游览用 地名称
计算 面积 (㎡)
基本空 间容量
(㎡/人 )
瞬时 日周 容量 转率 (人/次) (次)
日游人 容量 (人次 /d)
备注
例如:假设某游览空间面积为Xi平米,在不 影响游览质量的情况下,平均每位游客占用 面积为Yi平米/人,日周转率为Zi。则该游览 日空间日容量为:
Ci=Xi×Zi/Yi(人) 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等于各分区日空间容 量之和,即:
a)既成事实分析(After-the-Fact Analysis):在旅游行动与环境影响已达平衡 的系统,选择游客量压力不同调查其容量, 所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环境容量。

旅游发展区位描述

旅游发展区位描述

旅游发展区位描述
旅游发展区位描述是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描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面:
1. 地理位置:描述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等。

2. 交通便利性:评估该地区的交通网络,如机场、火车站、公路、港口等,以及与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连接情况。

3. 自然资源:介绍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海滩、湖泊、自然保护区等,以及它们对旅游发展的吸引力。

4. 文化资源:提及该地区的文化遗产、历史建筑、艺术活动、传统节日等,以及它们对游客的吸引力。

5. 旅游设施:描述该地区的酒店、度假村、旅游中心、餐厅、购物中心等旅游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6. 周边环境:考虑该地区周边的其他旅游目的
地、景点或城市,以及它们对该地区旅游发展的影响。

7. 市场潜力:评估该地区的旅游市场潜力,包括国内和国际游客的潜在数量、旅游需求和消费能力。

8. 竞争情况:分析该地区与周边地区或其他类似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关系,以及该地区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规划区位要点分析
旅游规划景区游人的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资源的吸引力,很多时候是位置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多数旅游者受钱和闲的制约,只能选择近地域旅游。

因此旅游区客源区位的评价,一定要分析客源市场距离旅游区的远近和客源市场出游的潜力。

区位指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

旅游区位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景区(或其他旅游企业)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这里说的其他事物主要指旅游资源、客源地、交通条件等,旅游区位评价主要是从市场角度对这些空间联系的优劣状况作出评价。

一个旅游规划景区能否兴旺发达乃至兴旺发达的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源的绝对价值,而且更取决于资源的相对价值,即取决于旅游规划景区在空间位置中与邻近区域资源的组合结构。

同一地区内地位较低的旅游规划景区一般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这也就是“旅游阴影效应”。

一个旅游地游人的多少,除了取决于资源的优劣和客源市场的远近之外,还取决于交通线路的数量、等级、通畅程度。

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往往是不少风景优美之地的制约因素。

不少“老、少、边、穷”地区,虽然有着“真山、真水、真貌、真情”旅游环境,但却由于位置偏僻、经济落后、地形复杂而缺“现”少“路”,从而制约了当地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

另一类的旅游地并非地理位置偏远,是因为交通线路不畅而影响和制约旅游规划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