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中国古典名著单元导读 教案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通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西游记》简介与背景介绍2.主要人物分析3.重点章节导读与分析4.名句赏析三、教学过程1. 了解《西游记》•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时间及背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讲解: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主题。
2. 主要人物分析•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描述。
•展示分享:每组展示对一个主要人物的分析,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补充。
3. 重点章节导读与分析•课堂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选定的重要章节,重点讲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每组学生选择一个章节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其中隐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全班分享:各组进行总结性的分享,形成整体认识和理解。
4. 名句赏析•名句欣赏:选择几个经典名句进行赏析,解读其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名句创作小段文字,表达对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展示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赞。
四、教学效果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西游记》名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作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关于《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五、教学反思及改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活动和实践。
以上就是本篇文档关于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关注文体 教授方法——五下册《西游记》(导读课)一、教学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重点推荐书目是古典名著《西游记》。
它是古代章回体小说,教材在“小贴士”中介绍了这一体裁的知识和阅读方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体裁,在导读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猜测等形象、直观的方式,了解和掌握这类书籍的知识和读法。
古典名著文言色彩相对较浓,部分语句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地读。
在导读中,可以引导结合具体片段,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大致了解难懂词句意思的方法。
同时借助与影视作品的对比,感受阅读古典名著的魅力。
读小说,需要关注人物形象,而《西游记》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熟练运用抓细节来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前后情节对比的方法,更立体、全面地把握人物。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有共性特点,在阅读中有一些普适性的阅读方法。
本节课以《西游记》为抓手,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并鼓励读得更多,已达到迁移运用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一)浏览目录,通过对比题目,发现章回体小说特点。
(二)阅读第二十四回片段,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大致了解难懂词句意思的方法。
(三)阅读《三打白骨精》片段,学习运用情节对比法感受名著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阅读《三打白骨精》片段,学习运用情节对比法感受名著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简介作品,导入新课知道这是哪本书吗?对了,这就是《西游记》。
(板书:西游记)(二)聚焦目录,了解体裁特点1.引导比较: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这本书部分的目录(出示一部分目录),快速浏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1)组织交流。
预设一: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很多“回”,每一回的题目称为“回目”。
预设二:每一“回目”都是一个工整的对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在第二回下划横线)。
(2)教师小结: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小说。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 1. 了解《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部古典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 能够体验到古典名著带给人的人生百味; 3. 认识和明白古典名著对于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三部古典名著中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及其背后代表的意义;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古典名著给人生带来的百味。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课时:《红楼梦》1.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情节;(10分钟)2.分组讨论《红楼梦》中有哪些代表人物;(20分钟)3.看视频,了解《红楼梦》中人物的形象及在作品中的作用。
(30分钟)第二课时:《西游记》1.讲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10分钟)2.分组讨论《西游记》中有哪些代表人物;(20分钟)3.看视频,了解《西游记》中人物的形象及在作品中的作用。
(30分钟)第三课时:《水浒传》1.讲述《水浒传》的基本情节;(10分钟)2.分组讨论《水浒传》中有哪些代表人物;(20分钟)3.看视频,了解《水浒传》中人物的形象及在作品中的作用。
(30分钟)第四课时:百味人生1.分组讨论古典名著给人生带来的不同百味;(20分钟)2.小组贴出自己的相关作品心得体会;(20分钟)3.老师点评。
(20分钟)四、教学方法1. 社会化学习本课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交互,增强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2. 视听教学法采用视听教学法,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视听材料,进一步了解古典名著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堂点拨采用课堂点拨的方式,老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体系。
五、教学资源1.视频材料:《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的相关视频材料;2.课件资料:古典名著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及意义的ppt资料。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可采用专业表格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疑问、评价等进行记录和汇总,既方便教学人员进行教学过程的改进,也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
《红楼梦》导读课教学设计

方法引路 品味红楼——五下册《红楼梦》(导读课)一、教学分析经典名著的学习一贯设置在小学高年级。
在五年级下册首次出现了集中编排的古典名著单元,该单元试图通过整组教学,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为中学阶段的古代小说的学习做好衔接铺垫。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的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被亏的历史发展趋势。
人物众多,各具特色是《红楼梦》一大写作特色。
《红楼梦》中的人物共有七百之多,光是生动而著名的就不下百余,作者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打破传统写法,使人物形象具有了现实力量和生命力,书中的人物不再是抽象的完美的神,而是具体的复杂的活生生的社会的人。
鲁迅评价:“和从前的小说描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通过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但是《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形象,晦涩难懂的词句,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注重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学习运用画思维导图、作批注、猜测等方法,更全面、深刻地感受人物形象,品味《红楼梦》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更多古典名著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回顾章回体小说特点,对《红楼梦》有整体认识。
2.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感受人物多面的性格。
3.阅读时尝试运用批注、猜测、结合影视剧等方法,进一步感受名著魅力。
三、教学重点运用绘制导图、批注、猜测等阅读方法感受人物多面的性格。
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了解《红楼梦》。
五、教学过程(一)猜剧照,走进红楼1.出示 87 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配乐主题曲《枉凝眉》,学生猜人物。
2.揭示书名。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红楼梦》,感受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粹结晶的无穷魅力!(板书《红楼梦》)3.学生谈谈对《红楼梦》的了解。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导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古代文学的兴趣。
导读重点:1.了解《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四本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基本情节;2.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初步阅读和欣赏能力。
导读准备:1.课前教师准备四本名著的简单介绍PPT;2.复印或准备相关名著的摘录或节选文段。
导读过程:【引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来了解四本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它们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四本书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那么,你们对这些名著有多少了解呢?【导读一】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楼梦》。
这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贾宝玉等人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封建社会里的宦官、贵族、仕女等各式人物形象。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入的社会寓意而备受赞誉。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段摘录,这是小说开头的部分:[摘录一:《红楼梦》开头部分]教师:看完了这一段,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故事很精彩,人物描写很丰富,我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教师:非常好!《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可以有机会阅读整本小说。
【导读二】教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西游记》。
这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人的西天取经之旅的故事。
它以华丽瑰丽的神魔世界、奇幻精彩的战斗场面以及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著名。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段摘录,这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部分:[摘录二:《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部分]教师:这段摘录给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的英勇与聪明,并且也揭示了神仙之间的权力斗争。
你们觉得这段摘录的情节怎么样?学生:很刺激,我喜欢有趣的冒险故事。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读课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执教:刘娟
教学目标
1.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初步浏览本组课文,了解本组课文的大致内容、出处和主要人物,明确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要求。
3.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起点,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划。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校园读书的照片
2、师生交流:自己看过的书
二、浏览导语,明确重点
1.快速默读导语,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学生汇报,板书课题)
2、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单元学习内容
游戏:看图猜课题
3、再读导读,找关键词句概括学习要求
(1)理解主要内容
(2)感受人物形象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一篇大家一致认为比较感兴趣的课文,完成单元导读卡
5.交流。
(每课交流1-2个,简单互动,提示学生整体上去把握。
)
三、课堂总结
1、我们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教师总结。
板书: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读看演。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代文学名著导读古代文学名著导读教案古代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名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以下是多个古代文学名著的导读及相关活动。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书主要描绘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导读《红楼梦》:1. 集体阅读:分配给学生每天阅读固定的篇章,并在教室里进行集体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2.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根据小说情节进行表演,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3. 绘图解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情节的理解,绘制相关的插图,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发展。
4. 剧本创作:让学生根据小说的情节,编写一段属于自己的《红楼梦》剧本,鼓励他们开展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书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位取经人的西天求经故事。
以下是导读《西游记》的活动建议:1. 关键章节导读:挑选《西游记》中的关键章节,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导读,让他们掌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不同角色,展示角色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并感受故事情节。
3. 环境创设:让学生分组创建小剧场,用简单的道具和布景再现《西游记》的场景,增加学生对故事背景的理解。
4. 随笔写作:要求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章节或角色,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描写了宋江等108位英雄好汉聚义抗金的故事。
以下是导读《水浒传》的活动建议:1. 人物介绍:针对书中的主要人物,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海报或小册子的形式介绍人物的姓名、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教案

教法学法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课时分配
18、将相和2课时
19、草船借箭2课时
20*景阳冈1课时
21*猴王出世1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五2课时
回顾拓展五1课时
课题:18、将相和
五年级下册科目:语文主备人:
教学内容
18、将相和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生字: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吃惊)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②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出示示意图(图略),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名著”单元导读课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点拨,知道单元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明确单元学习内容。
2、通过通读本组课文和教师点拨,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了解单元知识框架。
3、通过搜集整理,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演绎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
【学习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了解单元知识框架。
【教学流程】:
诗句导入(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日积月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shù)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pō)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导语)
在每一句歇后语后面都有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引出主题,确立单元学习目标。
一、独立自学
浏览4篇课文,标注课题及主要人物,画出本组课文的思维导图。
二、交流互学
组内交流自己的思维导图,选出一个代表来汇报。
三、点拨助学:
展示优秀小组中的3人。
展示
其他同学补充
1、师边小结,边出示思维导图:
2、这个单元的课文对与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名著来讲,就像是浩瀚的海洋中的一滴水。
悠悠中华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优秀篇章。
因此我们要开阔视野,从课内走向课外。
(1)通过搜集整理,你还知道哪些古典名著?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演绎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
学生展示
教师配乐出示师搜集的自己喜欢的古典名著,并做讲解,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出示整个单元的内容。
导语:我们要想真正的走进古典名著,去亲近他,感受它,还要通过课内一系列的学习。
我们大约要用2个课时的时间利用晨诵课积累《红楼梦》《西游记》当中节选的诗词。
还有《红楼梦》中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子让人给贾宝玉演唱的第三首曲子《枉凝眉》。
大约要用4节语文课的时间,学习本组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2节自由读写课,同学们可以在阅览室挑选自己喜欢的古典名著进行阅读。
2节童心阅读课,我们交流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排练课本剧,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学习缩写文章的方法,练习缩写
《草船借箭》
四、内省反思
同学们,一节课结束了,
1、通过交流,本节课我向同伴或老师学习到了什么?
2、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确立,我要做哪些学习的准备?
五、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本组的课文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会走进每一篇课文进行更深入地去学习,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