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PPT
登鹳雀楼_望庐山瀑布_课件

精品 课件
古诗两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 远”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 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体会古诗意境。
鹳雀楼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滕 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 四大历史名楼遥相呼应,各有千秋,其它 三楼在长江流域,只有鹳雀楼在黄河流域 。鹳雀楼在南北朝时,北周蒲州守将宇文 护所建,到元初方毁,此后一直未得修复 。鹳雀楼的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素有“匡庐 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风景秀丽,文 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 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再读诗歌,感悟情理: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学习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批判
登鹳雀楼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景色
欲 穷 千 里 目, 感想
更 上 一 层 楼。
读一读
凉州词 (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 鹳 雀楼
[唐]王之涣
识作者
王之涣(688年-742年), 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善于描 写边塞风光。其代表作有《登鹳 雀楼》《凉州词》等。
了解鹳雀楼
鹳雀楼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
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 鹳雀楼)之一。鹳雀楼在南北朝时 ,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所建,到元 初方毁,此后一直未得修复。鹳雀 楼的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02
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 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 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 色彩。 进一步刻画了瀑布的雄奇气势 。
1.银河:
银河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 是横跨天空的一条淡淡乳白色发光的带,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阅有关书籍。银河在 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传 说“鹊桥相会”,其中说的天河就是银河。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意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01
思考:你认为这句诗中哪个字写的最好,最生动?
1
是“生”字。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2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远远地望去。
川:河流。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 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部编版 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宋
苏轼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庐山
4.这首诗告诉我们(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复杂的事物,要多方面观察,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
C
书写指导:“火” 右边的撇略偏上,捺变点。
部首:火
组词:香炉 炉子 火炉
音序:L
结构:左右
造句:整个城市被太阳烤得就像一个火炉。
烟
yān
书写指导:“火”最后一笔变点。
部首:火
组词:烟火 烟花 烟雨
造句:夜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特别美丽。
音序:Y
结构:左右
挂
guà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横画分布均匀。
调整顺序——“千里目”就是“目千里”。
这两句诗暗含了什么道理?
要想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学古诗要求五:想象意境
一轮红日伴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 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 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大限度地获取成就。
日照香炉生紫烟,
学古诗要求三:理解字词
遥看瀑布挂前川。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山川上。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尺:夸张的写法,尺是一种长度单位。(3尺等于1米) 疑:怀疑。 银河:天气晴朗的夜晚,在天空中出现的一条白色光带。 九天:古人以为天有九层,最高一层称九天。
阅读方法解密:夸张
概念: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效果:增强感染力,烘托气氛。 判断:是否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进行了夸大或缩小。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古诗两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站得高,看得远。
学以致用
祝你: 更上一层楼。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 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 一步。
学写生字
楼依 黄 尽层
学写生字
左窄右宽 一尺多两点
楼 依 尽层
高楼
依偎
层级
拓展延伸
你知道王之涣的《凉州词》吗?
一片孤城万仞山。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二首》”, 一起来闯关吧!
的风景,就要站得更高。
品读赏析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太阳依傍 着西山慢慢地 沉没,滔滔黄 河朝着东海汹 涌奔流。若想 把千里的风光 景物看够,那 就要再登上更 高的一层楼。
品读赏析
同学们既认识了字词,又理解了意思, 现在请你带着感情读出诗中蕴含的味道吧。
登鹳雀楼
读认生字
放到诗文中,你还认识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品读赏析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 山峦沉落。
品读赏析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这句话是说要想看到更美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放到诗文中,你还认识吗? 这句话是说要想看到更美的风景,就要站得更高。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 白 日/依 山 尽, 黄 河/入 海 流。 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白 日/依 山 尽, 黄 河/入 海 流。 gāo lóu yī kào jìn tóu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8课 古诗两首(每课讲解)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
(重点)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重点)4.通过学习这首诗,对诗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难点)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
楼 依 尽欲 穷 层céng lóu yījìn yùqióng更ɡēnɡ (更夫 打更)ɡènɡ (更加)尽jìn (尽力)jǐn (尽管)楼lóu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部首:木组词:城楼 钟楼造句:我很喜欢这座大楼的设计风格。
我会写音序:L结构:左右依yī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末笔捺宜舒展。
部首:亻组词:依着 依靠造句:小兰和奶奶相依为命。
音序:Y 结构:左右尽jìn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左下格。
部首:尺组词:依山尽 说不尽造句:雷锋的故事说不尽。
音序:J结构:上下黄huáng 书写指导:上部宽,中部窄。
第二横长;中部上宽下窄。
部首:黄组词:黄河 金黄造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音序:H 结构:上中下层céng 书写指导:撇舒展,“云”第一横在横中线上。
部首:尸组词:一层楼 上层造句:叔叔的公司包租整整一层楼。
音序:C 结构:半包围结合核心问题品读古诗。
u核心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u串珠问题: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依:靠着。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白日:傍晚的太阳。
尽: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古诗两首-课件【最新】27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பைடு நூலகம்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古诗两首-课件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最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课件)(共25张PPT)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学习方法 寻找一串景物 斟酌一处字词
书写指点
黄 huán ɡ 结构: 上中下结构
部首: 黄
书写指点: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第四笔横
长,在横中线上侧,“由”竖在竖中线; 下部的撇点上合下开,底部持平。
登上了鹳雀楼,诗人 会有怎样的感慨?
《登鹳雀楼》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登上
鹳雀楼是我国古代四大文 化名楼之一。
其他三大名楼为:黄鹤楼、 岳阳楼、滕王阁。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山 海
白日
yī
”。
运动会上,没跑出好出成绩,我会不
断鼓励自己:“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看图背诵积累
填空背诵积累
( )依山尽,
(
)流。
欲穷(
),
(
)楼。
拓展阅读
品读诗词
千里之外的风景
欲 穷 千 里 目,
想要
眼睛
更 上 一 目,更上一层楼”是千 古名句。
它不仅告知我们只有站得高,才会 望得远的道理,同时也激励自己和他人 不断攀登高峰,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 力。
诗句运用
看到小红考了一次100分就不认真
听课了,我们会对她说:“
二上古诗两首课件(共49张PPT)

河___。看着眼前壮丽
快要落山
奔流
的美景,他想:要想__
向海
_,就得___。于是他
吟诵道:_____看得,远_
站得高
___。___
,
。
这就是著白名日依的山古尽 诗《__
_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
雀楼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望庐山瀑布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8 古诗二首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登鹳雀楼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楼
层
yī
yù
依 欲 yiyu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大多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你只有
,才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古诗中的虚数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 “六”、“九”、“千”、“万”等大多是虚指, 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 很高很高。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
峰周围升起紫色的云烟。从 远处望去,山前的瀑布就像 挂在那里的一块白布,从高 高的山上飞流而下,不由使 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了下 来。
说美景
我站在……,看到……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 1、白日依山尽( )
①依靠②同意 ③按照
· 2、黄河入海流( )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②进来 ③收入
· 3、欲穷千里目( )
①需要②将要 ③想要
从这幅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
太阳、高山、河水
想到了诗中的哪句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结合图片,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依:挨,靠 尽:消失
结合实际,想一想,
站在一楼看得远还
是更高处看得远?
更欲 上穷 一千 层里 楼目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欲:想要 穷:尽 更:再
8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lóu
yī
jìn
楼依 尽
yùBiblioteka qióng céng欲 穷层
楼 依 lóu 高楼 楼房
yī 依靠 依次
尽 层 jìn 尽力 céng 层次
尽心
底层
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 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 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 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