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复习资料
运筹学基础复习资料3(含答案)

运筹学基础复习资料3课程代码:02375一、单项选择题1.在可行解区中,通过各极点作与目标函数直线斜率相同的平行线,这些平行线称之为( D )A 可行解B 可行域C 最优解D 等值线2.如果实际问题的产销不平衡,为了转化为平衡的运输问题,应当虚设一个( D )A 初始运输方案B 需求地C 产地D 产地和销地3.通过一种数学迭代过程,逐步求得线性规划多变量模型最优解的方法,称之为( D )A网络计划技术 B计划评核术 C 关键路线法 D 单纯形法4.在网络图的的所有线路中,总作业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之为( B )A关键线路 B 控制线路 C 活动线路 D剑行线5.在图论方法中,用来表示我们所研究对象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的通常是(C )A点 B 树 C 线 D最小枝叉树6.每一个随机变量和相关的某个范围内累计频率序列数相对应,这个累计频率数称之为( A )A 随机数B 可变数C 离散的随机变量D 随机过程7.根据决策人员的主观经验或知识而制定的决策,称之为( B )A定量决策 B 定性决策C 混合性决策D 满意决策8.对科学发展趋势的预测属于( C )A微观经济预测 B 宏观经济预测C 科技预测D 社会预测9.使用线性规划单纯型法时,为了将模型转换成标准形式,我们可以在每个不等式中引入一个新的变量,这个新变量称为( C )A决策变量 B 基本变量C 松弛变量D 剩余变量10.在网络图的所有线路中,总作业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之为( B )A控制线路 B 关键线路C 活动线路D 箭线二、判断题1.图解法同单纯形法虽然求解的形式不同,但从几何上理解,两者是一致的。
()2.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
(对)3.风险情况下的决策一般又叫统计型决策或随机型决策,主要是根据多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概率来决策的。
(对)4.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自考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运筹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经济问题B. 管理问题C. 决策问题D. 优化问题2. 线性规划问题中,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
A. 线性的B. 非线性的C. 指数的D. 对数的3. 以下哪个算法用于求解整数规划问题?()A. 单纯形法B. 匈牙利法C. 动态规划法D. 分支定界法4. 在网络流问题中,流量守恒的节点称为()。
A. 源点B. 汇点C. 转节点D. 虚拟节点5. 动态规划问题中,状态转移方程描述的是()。
A. 状态与决策的关系B. 状态与状态的关系C. 决策与决策的关系D. 状态与时间的关系答案:1. D2. A3. D4. C5.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运筹学在现代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2. 描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特征。
答案:1. 运筹学在现代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决策方法,帮助管理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最优决策;其次,运筹学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能够处理多目标、多约束的决策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运筹学的应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特征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线性的;问题可以表示为一个线性方程组;存在一个可行域,即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的集合;问题的目标是在可行域内寻找一个最优解,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A和B,产品A每件利润为10元,产品B每件利润为15元。
工厂每天可用于生产的时间是8小时,生产1件产品A 需要1小时,生产1件产品B需要2小时。
如果工厂每天最多可以生产20件产品A或30件产品B,请确定工厂的生产计划,以获得最大利润。
2. 一个网络流问题,网络中包含一个源点S,一个汇点T,以及三个节点A、B、C。
02375《运筹学基础》复习题

《运筹学基础》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决策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决策、()和()。
2.判断预测法一般有下列两种:()和()。
3.网络图分为()网络图和()网络图。
4.盈亏平衡分析是以所有成本都能分为()和()两个组成部分为前提。
5.系统模拟的过程是建立模型并通过模型的运行对模型进行()和(),使模型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6. 滑动平均预测法又分为()和()。
7.建立库存模型主要是为了探讨()与()之间的关系。
8.企业的盈亏主要取决于企业产品的()和产品的()。
二、名词解释题1.运筹学2.决策3.ABC分析法4.线性规划5.盈亏平衡分析6.预测7.经济订货量8.网络计划技术9.关键路线法10.模拟三、简答题1.简述应用运筹学进行决策过程的步骤2.简述预测的程序3.简述线性规划建模的步骤4.简述网络计划优化的内容5. 简述特尔斐法的实施程序6. 简述决策的程序7. 简述决策树方法的优点8. 简述库存管理的意义四、建模题1.某企业在计划期内要安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A、B、C 三种原材料的消耗如下表所示。
该工厂每生产1吨甲种产品可获利15元,生产1吨乙种产品可获利20元。
问应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该工厂获利最多?只需建立数学模型,2.现要将三种煤混合后炼焦,每公斤混合煤产生的热量不能少于21千卡,含硫量不得超过0.00025,问应如何混合才能使每吨混合煤的成本最低?只需建立数学模型,不需要求解。
3. 某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所需劳动力、材料等数据见下表。
问应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该工厂获利最多?只需建立数学模型,不需要求解。
五、计算题1.设有某印刷厂,下一年度需用印刷纸2000卷,经会计部门核算预测:该种纸的进厂价为200元/卷,采购该种纸的订货费用为每次500元,该种纸的年保管费用率为平均存货额的25%,试求该种纸的最佳订货量。
2. 某企业经销一种产品,产品单件可变成本为50元,售价100元,每年固定成本为90000元。
运筹学基础复习要点

《运筹学基础》复习要点一、基本概念与理论1.任意多个凸集的交集还是凸集。
2.任意多个凸集的并集不一定是凸集3.给定1R b ∈及非零向量n R a ∈,称集合}|{b x a R x H Tn=∈=是nR 的一个超平面。
4.由超平面}|{b x a R x H Tn=∈=的两个半平面}|{b x a R x H T n ≥∈=+和}|{1b x a R x H T n ≤∈=都是凸集。
5.设S 是凸集,S x ∈。
若对任何z y S z S y ≠∈∈,,,以及任何10<<λ,都有z y x )1(λλ-+≠,则称x 为S 的顶点。
6.如果一个LP 问题无界,则它的对偶问题必无可行解。
7.设w x ,分别为原始LP 问题、对偶问题的可行解,若b w x c T T =,则原始LP 问题、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分别为w x ,。
8.可行解x 是基本可行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 的正分量,所对应的A 中列向量线性无关。
9.写出LP 问题的对偶问题0..min ≥≥⎪⎩⎪⎨⎧x b Ax x c t s T的对偶问题是: 0..min ≥≤⎪⎩⎪⎨⎧w c w A w b t s TT10.设一个标准形式的LP 问题的基为B ,右端向量为b ,则对应的基本解是⎪⎪⎭⎫⎝⎛=-01b B x 。
11.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凸集。
12.设线性规划问题LP 为0..min ≥=⎪⎩⎪⎨⎧x b Ax t s x c T B 为一个基,对应的典式为0..min 111≥=+⎪⎩⎪⎨⎧-=---x b B Nx B x t s x b B c z N B T TB ζ 其中),0(1T N TB Tc N B c -=-ζ。
13.线性规划问题的规范形式为0..min ≥≥⎪⎩⎪⎨⎧x b Ax x c t s T14.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为0..min ≥=⎪⎩⎪⎨⎧x b Ax t s xc T15.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为⎪⎪⎪⎩⎪⎪⎪⎨⎧+==≥+=≥==n q j x qj x m p i b x a p i b x a t s x c j ji Ti i Ti T ,,1,,2,10,,1,,2,1..min 为自由变量16.对线性规划问题,关于它的解分三种情况:问题无解、问题无界和问题有最优解。
自考【运筹学基础】复习题

自考【运筹学基础】复习题第一篇:自考【运筹学基础】复习题自考【运筹学基础】复习题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则必是一个基变量组的可行基解B.线性规划问题一定有可行基解C.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只能在极点上达到D.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换基迭代一次必使目标函数值下降一次2.对于m个发点、n个收点的运输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该问题的系数矩阵有m×n列B.该问题的系数矩阵有m+n行C.该问题的系数矩阵的秩必为m+n-1 D.该问题的最优解必唯一3.对于供需平衡的运输问题和供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其结构模型是()A.相同的 B.不同的C.与线性规划的模型结构一样的 D.无法求解的4.活动时差主要包括()A.总时差、专用时差、线段时差B.总时差、专用时差、局部时差C.专用时差、线路时差、局部时差D.线路时差、结点时差、总时差5.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是()A.ESi,j=Esi B.EFi,j=ESi+Ti,j C.LFi,j=LFj D.EFi,j=LSi,j+Ti,j6.设某商店根据统计资料,建立某商品的进价与售价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471+1.2x,其中x、y分别表示进价与售价(单位:元)。
已知下个月的预计进价为10元,则由此方程得下个月的预测售价为()A.13.471元 B.10.529元 C.9.649元 D.10.471元7.如果在时间序列的数据中存在着梯级形变化时,为提高预测的精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回归分析法 B.指数平滑法C.加权移动平均法 D.多重滑动平均法8.不适用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的方法是()A.最大最小决策标准 B.现实主义的决策标准 C.最小期望损失值标准 D.乐观主义决策标准9.某公司计划录制一位新歌星的唱片,具体的收益值表如题4表。
若用最大最小决策标准作决策时,在销路一般状态下,以较高价格出售时的年遗憾值为()销售状态销路较好销路一般可行方案较高价格出售年收益值(万元)9 3 较低价格出售年收益值(万元)7 5 A.3 B.2 C.6 D.4 10.若某类存货台套占全部存货台套数的60%,但其年度需用价值只占全部存货年度需用价值的10%,则称该类存货台套为()A.A类存货台套B.B类存货台套C.C类存货台套D.ABC类存货台套11.在求最大流量的问题中,已知与起点相邻的三节点单位时间的流量分别为10,12,15,则终点单位时间输出的最大流量应()A.等于27 B.大于或等于37 C.小于37 D.小于或等于37 12.下列矩阵中,不可能成为平衡概率矩阵的是()13.计划成本()A.随销售量成比例变化 B.与销售量无关C.随销售量成阶梯式变化 D.是预付成本的一部分14.记V′为单件可变成本,V为总可变成本,F为固定成本,Q为产量,则()A.V=QV′ B.V′=QV C.V′=F/Q D.V′=(F+V)/Q 15.某工程的各道工序已确定,为使其达到“成本最低、工期合理”的要求,进行优化时应采用()A.网络计划技术B.数学规划方法C.决策树方法 D.模拟方法答案: ADBBDADCBCDCCAA 16.下述选项中结果一般不为0的是()A.关键结点的结点时差B.关键线路的线路时差C.始点的最早开始时间D.活动的专用时差17.时间优化就是在人力、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基本上有保证的条件下,寻求最短的工程周期。
自考运筹学基础 复习题 参考答案汇总

参考答案第1章导论【真题演练】1、A2、B3、计量4、数量5、数学模型6、数学模型7、消失8、混合型决策9、人机系统【同步练习】1、符号抽象2、收益表平衡表3、内部外部4、作出决策制定目标最优解5、拟定模型最优解第2章预测【真题演练】1、C2、C3、D4、D5、B6、A7、B8、C9、A 10、A 11、B 12、B 13、D 14、C 15、C 16、C 17、B 18、A 19、C 20、B 21、回归分析法 22、决策 23、短期24、回归系数 25、R →0 26、估计 27、短期 28、剧烈变化 29、指数平滑预测法30、一元线性回归:是描述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回归方程。
31、定量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事物的未来,或者利用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的未来。
32、社会预测:研究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如人口增长预测、社会购买心理的预测等。
33、最小二乘法:寻求是误差平方综合为最小的配合趋势线的方法。
34、预测:是对未来不确定的事件进行估计或判断。
35、定性预测:指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和分析能力,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
36、技术预测:新技术发明可能应用的领域、范围和速度,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特点、性能及作用。
37、38、X =20+=23(箱)因此预测第6个月产品的销量为23箱。
539、由F t +1=αX t +(1-α F t 得到F8=1.9*1.3+(1-1.9)*1.19=1.399(元/节)40、由F t +1=αX t +(1-α F t ,738=730*α+(1-α)*690 ,得到α=1.2若平滑系数为0.4,Ft+1=0.4*730+0.6*690=414,比实际价格低。
不符合商品价格看涨的情况。
商品价格看涨或看跌十,平滑系数可取大于1的数值。
41、7月份的出厂价格预测值为F7=(1.0*1+1.1*2+1.1*2+1.2*3+1.2*3+1.3*4)/(1+2+2+3+3+4)=1.19(元)42、由F t +1=αX t +(1-α F t ,得到第2年的预测销售量F2=0.8*1400+0.2*1350=1390 第3年的预测销售量F3=0.8*1365+0.2*1390=1370 第4年的预测销售量F4=0.8*1425+0.2*1370=141443、月份实际销售额(万元) 3个月滑动平均预测值1 102 123 13416(10+12+13)/3=11.67 5 19(12+13+16)/3=13.67 623(13+16+19)/3=16.0044、由公式∑yi=na +∑x 2i ∑x i y i =a ∑x i +b ∑x i代入题目数据得到44=5a+36b 384=36a+318b 得出a=0.570 b=1.143 线性回归方程为y=0.570+1.143x第6季度的预测售价为y=0.570+1.143*15=17.715 45、1050*8000+1120*5300+990*10200+1080*7400+1030*95008000+5300+10200+7400+9500=1044(元)采用加权横向比较法为手机定价为1040元、或者1045元或者1050元。
《运筹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运筹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1. 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的步骤。
确定决策变量 确定目标函数 确定约束条件方程2. 线性规划问题的特征。
都有一个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表示为一组变量的线性函数,按照问题的不同,追求的目标可以为最大,也可以为最小。
问题中有若干个约束条件,用来表示问题中的限制或要求,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用线性等式或线性不等式表示。
问题中用一组决策变量来表示一种方案。
3. 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型的特征。
4. 化标准型的方法。
123123123123min z 2+223-8340,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为自由变量123123123123min z 2+223-634,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为自由变量5. 基本解:令其余的变量取值为0,则得到Ax=b 的一个解y,称此解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
6. 基本可行解:若基本解y 满足y ≥0,则称这个解为基本可行解。
7.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的解x=(x1、x2、……xn )T 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
8. 最优解:函数达到最优的可行解叫做最优解。
9.图解法适合于变量个数为2个的线性规划问题。
10.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如何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
(1)约束条件为≤,先加入松弛变量x1、x2……xm后变为等式,取松弛变量为基本变量(2)约束条件为=,先加入人工变量xm+1、xm+2……xm+n,人工变量价值系数为m(3)约束条件为≥,先加入多于变量xn+1、xn+2……xm+n后变为等式,在添加人工变量xn+m+111.单纯形法最优解的检验准则。
(1)若基本可行解x’对应的典式的目标函数中非基变量的系数全部满足cN-cBB-1Pj≤0,则基本可行解x’为原问题的最优解。
(2)若基本可行解x’对应的典式的目标函数中所有非基变量的系数满足cN-cBB-1Pj≤0,且有一非基变量的系数满足Ck-Zk=0,则原问题有无穷多组最优解12.对目标函数为极小(min)型的线性规划问题,用单纯形法解的三种处理方法。
4月全国自考运筹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运筹学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37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使“调整”成本降低,当需求逐月作大幅度的随机起伏时,若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宜选用( )A. 较大的aB.较小的aC. a =0D. a =12•不属于特尔斐法实施程序的是( )B. 召开专家座谈会 D.采用统计分析方法3•广义的企业决策过程应包括四个程序:(1)明确决策项目的目的;(2)在诸可行的方案中进行抉择;(3)寻求可行的方案;(4)对选定的方案经过实施后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这四个程序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1)(2)(3)(4)B.(1)⑶⑵⑷C.(3)(2) (1) (4) D.(3)(4) (1) (2)4.所谓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指在这种条件下,只存在( )A. 一种自然状态C.三种或三种以上自然状态 5.存货台套的运费应列入( )A. 订货费用 C.进厂价6. 某二维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如题 A. 必在正方形的某个顶点达到 B. 必在正方形内部达到A.确定课题 C.设计咨询表B.两种自然状态 D.无穷多种自然状态B.保管费用 D.其它支出6图阴影所示,则该问题的最优解()C. 必在正方形外部达到D. 必在AB边上达到7•关于运输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最优运输方案未必唯一B. 必有最优运输方案C•运输方案的任何调整必会引起总运费的下降D. 修正分配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改进指数的方法8•题8表给出的是某运输问题的初始运输方案:题8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该方案中出现了退化现象B. 该方案中的YC格同时满足了行向平衡和列向平衡C. 该方案中的XB格同时满足了行向平衡和列向平衡D. 该方案中没有出现退化现象9•若用ES i表示结点i的最早开始时间,ES j表示结点j的最早开始时间,T i,j表示活动i^j 的作业时间,LF i表示结点i的最迟完成时间,LF j表示结点j的最迟完成时间,则下述公式中正确的是()A.ES j= max{ ES T i,j}B.ES j= min{ E^ T i,j}C.LF j= max{LF i T j}D.LF j=min{LF i T j}i j ' i j '10•关于关键线路,说法错误.的是()A. 在所有线路中,总作业时间最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B. 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如有任何延长,整个任务就会受到影响而延迟C. 关键线路上一定不含虚活动D.关键线路也叫主要矛盾线11. 求从起点到终点的最大流量时,若已找到三条完全不同的线路,它们的流量分别为12,13, 15,则表述最准确的是最大流量( ) A. 小于等于 40 B. 至少为 12C.至少为40 D.至少为1512. 下列矩阵中不.属.概率矩阵的是()0 1 0 0 1 0A. 0.5 0.25 0.25B. 1.5 0.25 0.250.33 0.34 0.33 0.330.34 0.330.5 0.50.4 0.6C.D.0.5 0.50.6 0.413. 设F 为固定成本,V 为可变成本,V '为单件可变成本,Q 为产品产量,C 为总成本,则A.C=F+QV ' C.C=F+V+QV ' 14.预付成本( )A. 随销售量而波动 C.大于计划成本15. 某咨询公司要解答“筹划一个新超市应设置多少个收银台才合适”的问题,应选择()B. 模拟方法D. 马尔柯夫分析方法、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6. 多元线性回归 17. 闭合回路法 18. 作业时间 19. 随机变量 20. 概率向量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B.C=F+V ' D.C=F+QVB. 与销售量无关 D. 小于计划成本A. 同行类比方法 C.数学规划方法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运筹学与管理决策1:运筹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人机系统的科学。
2:运筹学应用分析的,经验的和数量的方法。
为制定最优的管理决策提供数量上的依据。
3:运筹学也是对管理决策工作进行决策的计量方法。
4:企业领导的主要职责是作出决策,首先确定问题,然后制定目标,确认约束条件和估价方案,最后选择最优解。
5:分析程序有两种基本形式:定性的和定量的。
定性分析的技巧是企业领导固有的,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运筹学位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提供了定量基础。
6:运筹学的定义:运筹学利用计划方法和有关多学科的要求,把复杂功能关系表示成数学模型,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为决策和揭露新问题提供数量根据。
二、计算机与运筹学计算机是运筹学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和不可缺少的工具,并且计算机方法和运筹学是并行发展的。
计算机是运筹学发展的基本要素。
运筹学和计算机方法的分界线将会消失。
三、决策方法的分类分类:1定性决策:基本上根据决策人员的主观经验或感觉或知识制定的决策。
2定量决策:借助于某些正规的计量方法做出的决策。
3混合性决策:必须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才能制定的决策作为运筹学应用者,接受管理部门的要求,去收集和阐明数据,建立和试验数学模型决策人员采用计量方法的几种情况:1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并且具有许多变量。
2说明能决策的问题的各种状况的数据是可以得到的。
3待决策的各项目标可以确定为各种数量关系。
4对应于上述情况,有关的切实可行的模型是当前可以建立起来的。
四、应用运筹学进行决策过程的几个步骤1.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2.分析和定义待决策的问题3.拟定模型:符号或抽象模型4.选择输入资料:保存的记录,当前实验,推测等方式收集这些资料5提出解并验证它的合理性:要试图改变输入观察发生什么样的输出,叫做敏感度试验。
6实施最优解收益表是现实公司在整个过程中效能的模型,平衡表是现实公司财务情况的模型。
第二章预测一、预测的概念和程序(一)预测的概念和作用1:预测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的事件进行估计或判断。
2:预测是决策的基础,企业预测的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适当的数据或者材料。
(二)预测的方法和分类:分类(内容):1 经济预测:它又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范围的经济预测,微观经济预测是指对单个经济实体的各项经济指标及其所涉及到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的预测。
2科技预测:分为科学预测和技术预测,科学预测包括:科学发展趋势和发明3社会预测:研究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如人口整长,社会购买心理预测等4军事预测:研究与战争,军事有关的问题分类(应用方法):1 定性预测(是指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和分析能力,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又称为直观决策,我国现行的市场调差多属于此类,国外有专家座谈会〈适用于短期〉和特尔斐法〈希望在专家群中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的方法〉。
)2定量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事物的未来,或者利用食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的未来,凡利用历史数据来推算事物发展趋势的叫外推法,常用的有时间序列分析法。
凡利用事物内部因素发展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发展趋势的叫因果法。
常用的有回归分析法,经济计量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等。
分类(时间):经济预测:长期预测:3—5年中期预测:1—3短期预测:一年以内科技预测:30—50年为长期10—30年为中期5—10年为短期(三)预测的程序:1确定预测的对象或目标2选择预测周期:对于长期预测:适合于:1产品品种,规格在较长时间内变化不大,如粮食,汽油;产品寿命周期较长或企业享受该产品的专利期较长,如飞机。
3选择预测方法4收集有关资料5进行预测二、定性预测法:判断预测法应用情况:1建立某个模型缺少数据或资料,如预测某个新产品价格。
2社会环境或经济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历史数据不再有代表意义。
判断预测法一般有特尔斐法和专家小组法(一)特尔斐法:希望在“专家群”中取得比较一致的方法。
特点:1专家发表意见是匿名的。
2进行多次信息反馈。
3最后调研人员整理归纳专家的意见,将比较统一和特殊的意见一起交给有关部门,以供决策步骤:1 确定课题2 选择专家3设计咨询表4逐轮咨询和信息反馈5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和描述。
此方法要经过几轮信息反馈,时间势必比较长,适用于长期或中期预测。
另外对专家应预先说明调查的意义,并酌付报酬,以使他们能认真填写咨询表。
(二)专家小组法:在接受咨询的专家间组成一个小组,面对面地进行讨论和磋商,最后对需要预测的课题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
优点:可以相互协商,补充,但当小组会议组织不好时,也可能使权威人士左右会场或多数人湮没了少数人的创新见解。
此方法预测过程比较紧凑,适用于短期预测。
三、时间序列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就是将历史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字序列,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基本原理:1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
但准确性较差,一般只适用于短期预测。
2考虑了事物发展中随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时间序列的组成形式十分复杂,大致分为:长期趋势,季节性波动,周期性波动和随机波动。
(一)滑动平均预测法:分为简单平均预测法和加权平均预测法。
1 简单滑动平均预测法:1横向比较法。
2纵向比较法:简单滑动平均数法〈(a+b+c)∕3〉2加权平均数预测法:1横向比较法2纵向比较法:加权移动平均数法。
(加大近期的权重。
)纵向比较法求算术平均数是一种最简单的时间序列预测法(二)指数平滑预测法:是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一种预测方法。
Ft+1=Ft+a(x-Ft) 四、回归模型预测法1:回归分析法: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
多用于经济预测和科技预测。
2:事物内部变量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变量间的确定性关系,这种变量间的确定性关系,称之为函数关系,另一类是变量间的不确定性关系,称之为相关关系。
3: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中自变量和因变量成简单的线性关系,但随着影响变量数目不同又分为:(1):一元线性回归(2):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Y=a+bx最小二乘法P19系数确定的原则是使预测值尽可能地接近实际值,应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是指寻求使误差平方总和为最小的配合趋势的方法五、季节性变动的预测:我们在预测其销售量和销售价格时,应考虑两种趋势:季节性的变动趋势和一般的变动趋势。
对商品销售量及价格的季节性变动进行分析和预测时,应着重于对市场状况的调查研究,应着重于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的结合。
对定量预测来说我们采用指数平滑原则。
第三章决策一、决策的概念和程序1:决策附注实践,就一定要有目标..2:决策目标由问题产生,而目标又会给决策提出新的问题。
3:决策就是针对具有明确目标的决策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根据实际与可能,拟定多个可行方案,然后运用统一的标准,选定最佳方案的全过程。
4:决策是行动的基础,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决策,在企业中,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
决策贯穿于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5:狭义:决策是对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做出抉择广义:包括:明确决策项目的目的,寻求可行的方案,在诸可行方案中进行抉择,对选定的方案经过实施后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二、决策的分类(一)、按决策方法不同分:1常规性决策:常规性决策是例行的重复性的决策。
如:家庭或者食堂打算购买粮食,汽车司机在行驶途中决定超车。
2特殊性决策:特殊性决策是对特殊的,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的决策。
例如:一个快要高中毕业的学生需要报考大学专业,以及某个工厂计划引进某种新设备(二)、按计划和控制的关系分类按计划和控制的关系分:1计划性决策:国家或者组织的方针政策以及较长时期的计划2控制性决策:是在执行方针政策或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做出的决策。
包括执行政策或实施计划的决策以及当政策或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时的决策。
计划性决策大多属于特殊性决策,控制性决策有的特殊,有的常规。
三、决策的程序1决策的程序:企业决策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程序:明确决策的目的,寻求可行的决策方案,在几个可行的决策方案中进行决策,对选定的决策方案在经过实施后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2决策的步骤:(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的前提(预测是决策的基础)(2).拟定多个可行方案:可行性研究是近年来在企业投资,工程项目,研究课题,基本建设等各类问题中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对新建或改建项目的主要问题,从技术,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并对其投产后的经济效果进行估测,在分析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整体和局部相结合,长远和当前相结合,系统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要强调经济效益,要讲究投资效果,要做动态分析(3).预测可能发生的自然状态,计算不同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损失值),编制决策收益表(损失表)。
决策收益表又叫决策矩阵。
表的内容包括:(1):经过可行性研究的决策方案(2):经过科学预测的自然状态(3):收益值或者损失值(4)以决策收益表为依据,运用不同的决策标准进行决策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四、在不同环境下的决策1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只存在一种自然状态,所谓自然状态,按决策论的观点来说,就是指不是决策者所能控制的未来状态。
2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存在一个以上的自然状态,而决策者不了解其他状态,甚至不完全了解如何把概率分配给自然状态。
3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存在一个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是决策者具有将概率值分配到每个可能状态的信息。
(一)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有以下特征:1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2可拟定出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以供比较,选择。
3存在一种以上的自然状态。
4可以预测或估计出不同可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损失值。
1最大最大决策标准:从每个方案选择最大收益值,再选择最大收益值的方案(乐观主义决策标准。
)2最大最小决策标准:选择每个方案的最小收益值,再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
(悲观主义决策标准)3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标准:将每种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减去其他方案的值,找出每个方案的最大遗憾值,然后从中选择最小的。
4现实主义决策标准:折中主义决策标准。
P36(二)风险条件下的决策风险情况下的决策一般又叫统计型决策或随机型决策,主要是根据多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概率来决策的。
特征:1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2存在多个可行方案3存在多个自然状态,并且每个自然状态可以估算出它的概率值。
4不同可行性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收益损失值可以定量计算出来。
5风险情况下的决策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期望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