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分布直方图
7.4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2)视力在4.9及4.9以
上的同学占调查学生的比
频 60
数
()
例为_3_/8__ ;
名 50
(3)如果视力在第1,2,3 40
组范围内均属视力不良,那 30
么该校约共有_1_25_0_名学 20
生视力不良,应给予治疗、 矫正。
10
第3组
第2组 第1组
第4组 第5组 视力
3.95 4.25 4.55 4.85 5.15 5.45
()
才艺展示
1.一次统计七年级若干名学生每分跳绳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请根据这个直方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参加测试的总人数是多少? 15人
(2)自左至右最后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
频数是3
频率是0.2
(3)数据分组时,组距是多少?
组距是25次
频
数
七年级若干名学生每分跳绳次数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
合计
20 ___2_5__
30 10 5 100
3.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的爱眼日,让我们行动起来, 爱护我们的眼睛!某校为了做好全校2000名学生的眼 睛保健工作,对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 如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 根据此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__16_0 _名学生;
82.5; 82.5~87.5; 87.5~92.5)
解: 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次) 67.5~72.5 72.5~77.5 77.5~82.5 82.5~87.5 87.5~92.5
频数 2 4 9 3 2
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
数 10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课件

优缺点分析
分别分析两种图表在展示 数据方面的优缺点,以便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 图表。
实例对比
通过对比实际数据实例, 展示两种图表在展示数据 时的差异和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缺点
对于连续型数据或数据量较小的情况,直方图的表现力可能不够理想。
折线图的优点
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能够清晰地展示 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折线图的缺点
对于数据点较少或数据变化不大的情况,折线图的表现力可能不够理 想。
05
实践练习
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收集数据
首先需要收集一组数据,可以是 关于某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某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课 件
目录
• 引言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折线图 • 比较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 实践练习
01
引言
课程目标
掌握频率分布直方图 和折线图的绘制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数据选 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 示
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 和折线图在数据分析 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概述
01
02
03
04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概念、特点 和绘制步骤
品牌产品的销售数据等。
确定组距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确定 合适的组距,以便将数据分成 若干个区间。
计算频率
根据每个区间的数据个数,计 算出每个区间的频率。
绘制直方图
使用适当的图表软件,根据区间 和频率绘制出直方图,每个矩形
的高度代表该区间的频率。
制作折线图
01
02
03
04
准备数据
准备一组有序的数据点,可以 是时间序列数据或有序分类数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

THANKS
感谢观看
均匀分布
数据在各个区间内的频数或频 率大致相等,表示数据分布较 为均匀。
双峰分布
数据呈现两个明显的峰值,表 示数据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集
中区域。
03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关系
数据呈现方式比较
频数分布表
通过表格形式展示数据分布情况,横 轴为数据分组,纵轴为频数或频率。
直方图
通过图形形式展示数据分布情况,横 轴为数据分组,纵轴为频数或频率, 各矩形面积总和表示所有数据点的数 量。
可以是水平的。
数据表示Βιβλιοθήκη 02直方图用矩形的面积表示频数或频率,而条形图的条形长度直
接表示数据值。
数据间隔
03
直方图的矩形通常是连续的,没有间隔,而条形图的条形之间
通常有间隔。
常见直方图形状解读
钟型分布
数据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形 状,类似于钟的轮廓,表示数
据分布较为集中。
偏态分布
数据分布偏向一侧,可能是左 偏或右偏,表示数据在某个方 向上存在较多的极端值。
调整柱子形状
可以选择不同的柱子形状,如矩形、圆形等,以更好地展示数据 分布。
调整柱子颜色
可以通过调整柱子颜色来区分不同的数据组,使得直方图更加直 观易懂。
添加图例
为不同的数据组添加图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直方图。
添加标题、坐标轴标签等元素
添加标题
为直方图添加标题,简要说明数据的来源和含义。
添加坐标轴标签
05
直方图制作步骤及注意事 项
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确定组数
根据数据的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组数,通常组数选择在5-15之 间。
确定组距
根据数据的范围和组数,计算合适的组距,使得数据能够均匀地分 布在各个组中。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课件)

课堂练习
1.为了绘制一组数据的频数直方图,首先要算出这组 数据的变化范围,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指数据的( C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D.个数
课堂练习
2.一组数据的最小数是12,最大数是38,如果分组的组
距相等,且组距为3,那么分组后的第一组为( B )
A.11.5~13.5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
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
如下: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 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
典型例题
例题1 已知一组数据,最大值为93,最小值为22,
现要把它分成6组,则下列组距合适的是( B )
A.9
B.12
C.15
D.18
典型例题Βιβλιοθήκη 例题2 在绘制频数直方图时,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
的差为25 cm,若取组距为4 cm,则组数为( D )
A.4组
B.5组
C.6组
D.7组
典型例题
例题3 某中学部分同学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 绩,指导老师统计了所有参赛同学的成绩(成绩都是整数,试 题满分120分),并且绘制了如图的频数直方图(每组中含最低分 数,但不含最高分数),请回答: (1)该中学参加本次数学竞赛的共有多少人? (2)如果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获奖, 那么该中学参赛同学的获奖率是多少? (3)图中还提供了其他信息,例如该中学没有 获得满分的同学等,请再写出两条信息.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PPT课件

直方图是为了把表中的结果直观地表示出来,它
们是频数分布的“数”与“形”的两种不同形式,
互相补充.
(来自《点拨》)
知2-练
1 某学校八年级共有你n名男生. 现测量他们的身高 (单位:cm. 结果精确到1 cm),依据数据绘制的 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为了避免有些数据落 在分组的界限上,对作为分点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的学生为正常,试求身高正常的学生的百分比.
知2-讲
导引知:先识确点定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80-140=40(cm),故可
将数据按组距为5进行分组,可分40÷5=8(组). 解:(1)计算这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80-140=
40(cm). 确定组数与组距,将数据按组距为5进行分组,可分 为40÷5=8(组),即每个小组的范围分别是140≤x< 145,145≤x<150,150≤x<155,155≤x<160,160≤ x<165,165≤x<170,170≤x<175,175≤x≤180. 其中x为学生身高.
C.8组
D.10组
导引:因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是187,最小值是140,最 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47,且 47 7 5 ,所以应 66 分为8组. 答案:C
总结
知1-讲
确定组数的方法:若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除 以组距所得的商是整数,则这个商即为组数;若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除以组距所得的商是小数, 则这个商的整数部分+1即为组数.
知2-讲
知2-讲
例2 某中学部分同学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
绩,指导老师统计了所有参赛同学的成绩(成绩都是整数, 试题满分120分),并且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每组中含最低分数,但不含最高分数),请回答: (1)该中学参加本次数学竞
知识卡片-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能量储备为了直观地表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获得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情况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和组数;(3)列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1)画两条互相垂直的轴:横轴和纵轴;(2)在横轴上划分一些相互衔接的线段,每条线段表示一组,在线段的左端点标明这组的下限,在线段的右端点标明其上限;(3)在纵轴上划分刻度,并用自然数标记;(4)以横轴上的每条线段为底各作一个小长方形立于横轴上,使各小长方形的高等于相应的频数.通关宝典★基础方法点方法点1: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确定. 组数参考最大值-最小值组距来确定.例题:为了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60名七年级学生,测得他们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156162163172160141152173180174157174145160153165156167161172178156166155140157167156168150164163155162160168147161157162165160166164154161158164151169169162158163159164162148170161(1)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2)试求身高落在155 cm ≤x <170 cm 范围内的学生的百分比.解:(1)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180,最小值是140,它们的差是180-140=40,当组距为5时,405=8,即分为8组. 列频数分布表如下:由此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2)由图可知,身高落在155 cm ≤x <170 cm 范围内的学生人数为12+20+10=42(人),所以其所占的百分比为4260×100%=70%., ★★易混易误点易混易误点1: 对统计图的意义理解不准确而出错例题:统计某班48名学生的一次外语测试成绩,分数取整数,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10210所示),从左到右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6∶4∶2,则分数在70.5到80.5之间的人数为________.解析:设第一组的频数为a ,则其他小组的频数依次为3a ,6a ,4a ,2a ,由已知条件得a +3a +6a +4a +2a =48,解得a =3,所以6a =18.所以分数落在70.5到80.5之间的人数为18.答案:18蓄势待发考前攻略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在中考中对直方图的读图、识图,利用图形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考查的重点.题型主要是解答题,多以时代热点问题为背景命题,属中档题.完胜关卡。
数学知识点总结之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与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频数分布表: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某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3.频数分布直方图:(1)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②决定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当越多;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下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某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三个规定: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水平的数轴叫做某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某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频数分布直方图

●考点名称:直方图●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定义:在统计数据时,按照频数分布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轴标出每个组的端点,纵轴表示频数,每个矩形的高代表对应的频数,称这样的统计图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相关概念:组数:在统计数据时,我们把数据按照不同的范围分成几个组,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
组距: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①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作直方图的目的有:作直方图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图的形状,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预测生产过程的质量。
1判断一批已加工完毕的产品;搜集有关数据。
直方图将数据根据差异进行分类,特点是明察秋毫地掌握差异。
2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作直方图的目的有:①估算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率;②考察工序能力估算法③判断质量分布状态;④判断施工能力;●直方图绘制注意事项:a. 抽取的样本数量过小,将会产生较大误差,可信度低,也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
因此,样本数不应少于50个。
b. 组数 k 选用不当,k 偏大或偏小,都会造成对分布状态的判断有误。
c. 直方图一般适用于计量值数据,但在某些情况下也适用于计数值数据,这要看绘制直方图的目的而定。
d. 图形不完整,标注不齐全,直方图上应标注:公差范围线、平均值的位置(点画线表示)不能与公差中心M相混淆;图的右上角标出:N、S、C p或 CPK.●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①集中和记录数据,求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
数据的数量应在100个以上,在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至少也应在50个以上。
我们把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个组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
②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做好记号。
分组的数量在5-12之间较为适宜。
③计算组距的宽度。
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去除组数,求出组距的宽度。
④计算各组的界限位。
各组的界限位可以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计算,第一组的下界为最小值减去最小测定单位的一半,第一组的上界为其下界值加上组距。
第二组的下界限位为第一组的上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位,依此类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试及格人数。Βιβλιοθήκη 10 10 5028 14
分数
0~35 36~47 48~59 60~71 72~83 84~95 96~107 108~120
.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心脏的跳动是人类存活的标志.成年人的心跳速度 (心率)约为60~100次/分;运动员的心率一般较 慢,只有50~60次/分;新生儿的心率则很快,可 以达到140~160次/分;婴儿则为110~140次/分;14 岁以后,儿童的心率逐渐接近成年人.
.
2004年中考结束后,某市从参加中考的12000名学生
中抽取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考生得分均为整数,满
分120分)进行统计,评估数学考试情况,经过整理得
到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60
学生人数
60
(3)若成绩在72分以上 50
(含72分)为及格, 40
请你评估该市考生数学 30
28
成绩的及格率与数学考 20
中抽取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考生得分均为整数,满
分120分)进行统计,评估数学考试情况,经过整理得
到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60 学生人数
60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50
40
30
28
20 10
5 0
15 10
28 14
分数
0~35 36~47 48~59 60~71 72~83 84~95 96~107 08~120
(3)决定分点: 22.5~24.5,24.5~26.5, 26.5~28.5,28.5~30.5,30.5~32.5.
例题: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
31,27,30,32,21,28,26,27,29, 28,24,26,27,28,30。 列出频数分布表, 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解:频数(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8
6
4
2
0 22.5 24.5 26.5 28.5 30.5 32.5
数据
1、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 据:35,31,33,35,37,39,35,38,40,39,36,3 4,35,37,36,32,34,35,36,34. 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组距为2, 那么应分成___组,32.5~34.5这组的频数为 _____.
.
2、对某班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单位: 厘米),频数分布表中165.5~170.5这 一组学生人数是12,频率是0.25,则该班 共有____名学生.
.
3、 2004年中考结束后,某市从参加中考
的12000名学生中抽取200名学生的数学成
绩(考生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20分)进行
统计,评估数学考试情况,经过整理得到如
不及格的 学生数最 少!!!
.
绘制频数折线图
将直方图中每 个小长方形上 面一条边的中 点顺次连结起 来,即可得到 频数折线图
.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注意:一般情况
(1() 1计)算可最以大由值组与距最来小求值组的数差;(极差).
(2极)差当:数据个数小于40时,组数为6-
(28组) 决;定当组数距据与个组数数40:—10极0个差时/组,距组数为
(1)请测量一下自己的心率,你平均每分钟心 跳多少次?
(2)把全班同学的数据汇总起来,制成频数分 布直方图(注意:将数据分组时,组数不要过多 或过少,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距)应该 相等);
(3)从图上看,处于哪个心率段的同学最多? 这一个频数分布图有什么特点?
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频数分布 的意义及获得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的一 般步骤:
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
制作频数分布表 先将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 分数段学生出现的频数,填入下表
.
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表20.1.2
79.5分到89.5分 这个分数段的学 生数最多
.
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90分以上 的同学较 少
.
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解: (4)列频数分布表:
分组 频数记录
22.5 ~24. 5
24.5~ 26.5~ 28.5 26.5 28.5 ~30.
5
30.5 合计 ~32. 5
频数
2
3
8
4
3 20
例题: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
31,27,30,32,21,28,26,27,29, 28,24,26,27,28,30。 列出频数分布表, 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探索知识 享受快乐
.
.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 63,84,91,53,69,81,61,69, 91,78,75,81,80,67,76,81, 79,94,61,69,89,70,70,87, 81,86,90,88,85,67,71,82, 87,75,87,95,53,65,74,77.
7=-_1_0_组_;___
.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3) 决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 (1)数计出算每最一大组值频与数最小值的差(极差). (5)极 绘差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横决轴定表组示距各与组组数数据:,极纵差轴/组表距示=频__数__,__该__组 内的频数为高,画出一数. 据个分个成矩_形__。__组.
下频数分布直方图,60 学生人数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50
(1)此次抽样调查
40 30
的样本容量是_____20
28
15
10 10
5
0
28 14
分数
0~35 36~47 48~59 60~71 72~83 84~95 96~107 08~120
.
2004年中考结束后,某市从参加中考的12000名学生
例题: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
31,27,30,32,21,28,26,27,29, 28,24,26,27,28,30。 列出频数分布表, 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32-23=9
(2)决定组距为2, 因为9/2=4.5,所以组数为5
(1)计算极差;
(2) 决定组距和组数;
(3) 决定分点;
(4) 列出频数分布表;
(5)画出频数分布直方. 图和频数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