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妈妈的账单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0妈妈的账单_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0妈妈的账单人教版新课标2019《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的一篇略读课文。
上完这节课, 我感觉整堂课在情感教学方面比较成功。
一、歌声引入课题, 产生感情共鸣。
“你入学新的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 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 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 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 这个人就是妈……”歌声仿佛还在我的耳际回荡着。
这是我在导入本节课时播放的一首歌曲《母亲》的歌词。
是啊, 妈妈曾经帮我们做过多少事情, 曾经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 没有人能算的清楚。
本文的主人公小彼得却用一张自己的“有价”的账单换来了妈妈一张“无价”的账单。
二、初读课文排除障碍。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采取分段朗读的方法, 有助于对纠错, 提高了学习效率。
然后在依据文本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
当小彼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时候, 可以用“如愿以偿”这个词来形容。
怎样来体会词语呢?我想用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的印象才会更深刻。
借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你感到“如愿以偿”呢?那时候你心里什么感受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去谈, 不会显得很空洞, 拉近了学生和文章的距离。
紧接着问小彼得此时高兴吗?和“如愿以偿”有巨大的反差, 彼得没有高兴反尔伤心, 这是为什么呢?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呢?”问题紧凑地问出来, 让孩子在书中寻找答案, 是因为他同时也看到了母亲的账单, “表情如何呢?”是羞愧万分的。
这样就把整个故事穿了起来。
让学生了解到了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三. 深入解读课文。
为什么小彼得感到羞愧呢?这是关键, 就是妈妈的那张账单。
理解妈妈账单上为什么写着“0”是本文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 我采取的方法是以读代讲, 以读代悟, 以读带情的方法。
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就在于让学生边读边感受, 边读边说, 边读边体会。
让同学们边读账单中的款项“十年的幸福生活”边感受幸福, 边读边感受十年的春夏秋冬母亲所做的一切, 边读边体会母亲对孩子那份无私的爱;边读“十年的吃喝”边感受母亲每天做事情的不容易, 边读边说说母亲十年里为你吃喝所花费的, 边读边感受妈妈那份伟大的爱。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2.文中的两份账单.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明确阅读要求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自读课文,同桌交流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全班交流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2.出示两份账单.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讨论深化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随文练笔(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概括本诗的主旨.乡愁自主预习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三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0妈妈的账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0妈妈的账单人教新课标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课,感触很深,也特别感动。
为张老师上课的轻松自然感动;为张老师朴实感动的语言所感动;更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精彩回答而感动。
从孩子们的突出表现中,我看到了这堂课的成功。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友情”,本篇课文是本组的最后一篇课文,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它以独特的角度,把母爱的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
文中的主人公彼得开了一份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留下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
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也有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对于这课的教学,张老师抓住了两份账单的对比,加上巧妙的点拨,让听课老师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母爱的伟大让课堂变得有情有感,人课合一,这正是语文人文性的表现,听后让人感慨万千,在这里我谈谈我浅薄的几点看法:1、学生的主体性基本得到了发挥。
学生从彼得给妈妈的帐单入手,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彼得是个能干的孩子这一结论。
彼得帮妈妈干一天的活,就要报酬60分尼。
接着出示妈妈总额为“0”的帐单,妈妈应向彼得索取的报酬,体会妈妈给彼得的十年幸福生活所付出的那份辛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基本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当学完课文,反复朗读了妈妈那份无价的、无私的、无声的帐单后,学生已体会到了母爱的那份真诚。
因此,有的学生激动地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您!”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这就是教材中能体现的“语文教学的情感性”的魅力所在。
3、教师的语言精炼、流畅。
在整个的教学中,张老师的语言是很精炼的,没有重复的、多说的话;也是流畅的,各个环节的导语清新、自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这样的课堂语言熏陶下,学生的语言发展定会有很多的提高。
不足之处:填写账单时应让学生通过读文后,自己填写,应该延伸,妈妈做了哪件时间让你感动最深,我们要如何回报母亲?等等。
【优选】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测试-20 妈妈的账单

20*妈妈的账单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选词填空。
索所向项( )以( )取款( ) 方( )尝偿抱报品( ) ( )还( )酬拥( )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做:①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②制造。
1.这块木头可以用来做.椅子。
( )2.彼得的爸爸是做.生意的。
( )三、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
①sāi ②sè③sài闭塞.( ) 要塞.( ) 瓶塞.( )阻塞.( ) 塞.住( ) 塞.外( )④dé⑤de ⑥děi得.回家( ) 办得.到( )得.到( ) 心得.( )得.想想( ) 跑得.快( )句子模块四、照样子,改写句子,不改变句子意思。
例:我们怎能忘记妈妈的爱呢?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1.我们怎能向困难低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你难道不为你的做法感到羞愧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修改病句,将正确句子写在横线上。
1.经过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我站在林中,看着火红的枫叶和鸟儿清脆的叫声,顿感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读写模块六、课外阅读。
母亲发现儿子衬衣袖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可是,她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去……正在电脑旁排版的已是知名作家的儿子,从显示屏的反射中发现了母亲的举动,他的眼睛热了。
“妈,我来帮你。
《妈妈的账单》课文原文

《妈妈的账单》课文原文妈妈的账单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 芬尼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
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妈妈的账单》教学【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再加上本文与孩子们现实生活很贴近,从而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故此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但不得不担心的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比较自私,只懂得获取而不明白给予是让人更快乐的。
因此在理解妈妈的帐单的时会让他们心灵受到震撼的。
【设计理念】文章之所以感人,缘于那种无私、无声、无价的爱感动了小彼得,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同时也感动着我们当父母的,告诉我们教育可以是这样无声胜有声。
20 妈妈的账单

母亲:是一个全心全意爱着自己 孩子,一味付出,不求回报,把 所有的爱都奉献给自己孩子的人。 彼得:是一个能在领悟到妈妈伟 大、无私的爱后,马上改正自己 的错误的、懂事的孩子。
请回忆平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以账单形式 列举出来。
父母为我做的 我能为父母做的
赞美母亲的名言:
60芬尼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 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 没有说。
妈妈的账单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妈妈的账单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共计:
0芬尼
0芬尼
索 取 奉 献 妈妈欠她的儿子彼得如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 下款项: 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 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 母亲 0芬尼 共计: 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芬尼
当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他是怎么 想的,怎么做的?
彼得给母亲的账单: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共计:
10芬尼
20妈妈的账单

问题 2
问题 3
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如下款项: 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如下款项: 付 出 取回生活用品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 孩子 共 计: 少 报酬 20芬尼 芬尼 10芬尼 芬尼 20芬尼 芬尼 10芬尼 芬尼 60芬尼 芬尼 谈价钱
彼得欠他母亲的如下款项: 彼得欠他母亲的如下款项: 付 出 报酬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 0 芬尼 幸福生活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 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 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 0 芬尼 的母亲 共 计: 多 0 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 小彼得读着读着, 感到羞愧万分 羞愧万分。 感到羞愧万分。过了 一会儿,他怀着一颗 一会儿, 怦怦直跳的心 的心, 怦怦直跳的心,蹑手 蹑脚地走近母亲 地走近母亲, 蹑脚地走近母亲,将 小脸蛋藏进 藏进了妈妈的 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 怀里,小心翼翼地把 怀里,小心翼翼地把 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 60芬尼塞进了她的 芬尼塞进 上衣口袋。 上衣口袋。
任选一项, 任选一项,想一 说一说。 想,说一说。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我自己说: 我想对我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父母的爱永远是你最 宝贵的财富。 宝贵的财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0 * 妈妈的账单
麻栗坡县城区第二小学
陆宝英
20 * 妈妈的账单
初读思考
认读词语
阅读要求
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 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分 别是谁写的? 别是谁写的?账单中分别写了 什么? 什么?
?
两份
母亲欠他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母亲欠他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20芬尼 10芬尼 10芬尼 20芬尼 20芬尼 10芬尼 1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共计:60芬尼 共计:60芬尼
精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20课《妈妈的账单》

2.小组赛读: 索取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3.借助动作表演理解以上词语。
4.默读课文,说说默读课文时要注 意什么。
不出声,集中注意 力读, 边读边思考 问题。
5.用 “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 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小彼得写了一份账单,向妈妈索 取报酬,妈妈看了小彼得的账单, 什么也没说,并按照小彼得写的账 单,给他准备了他索要的报酬。小 彼得看到妈妈给的60分尼,如愿以 偿。但是,当看完妈妈给他的列的 账单,小彼得羞愧万分。
从小到大, 妈妈一直用汗水和 心血为彼得营造了幸福舒适的生活; 十年了,就为这吃吃喝喝, 妈妈 又该做多少繁琐的家务活; 十年 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 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 的温暖;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 的故事……
6.读到这儿, 你一定明白了, 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 “0”其实代表着什么?
返回
妈妈的爱是无私 的,是伟大的。通 过这篇文章的学习, 相信同学们对母亲 的爱会有更深的理 解。
返回
妈妈的账单
无声 无私 无价
母爱
返回
间
1.自读《母亲的账单》。 2.鼓励学生写一写母 亲的爱。
例文:
妈妈的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
像块宝……”每当耳边传来这催人泪
下的歌声时,总使我想起妈妈对我的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 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 也没有说。
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 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只是全 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 计报酬,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4.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 单后又有什么反应呢?
小彼得读着读着, 感到羞愧万分。
5.小彼得为什么会羞愧万分, 他可能想到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妈妈的账单
高美芳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应主动帮父母做事。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用意。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前面读了《可贵的沉默》,我们知道那些孩子真的懂事了。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的。
2.板书课题:20.妈妈的账单
(书写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我们也来写一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再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在空白处提出问题。
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
2.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梳理学生的提问,并板书到黑板侧边)
预设:
(1)妈妈的账单为什么写的都是“0 芬尼”?
(2)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为什么羞愧万分?
(3)怎样看待妈妈把60 芬尼放在餐盘旁的做法?
3.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4.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引导:
(1)对比两份账单,说说心中的感受。
(2)体会彼得的“羞愧万分”。
教师:小彼得展开账单读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的早晨,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永远是那样干净、舒适;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总是那样忙碌。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读着读着,想起了。
选一个内容写下来,写下当时彼德的想法。
这么多感受用书本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羞愧万分)。
(3)联系课文或结合生活实际来谈。
如:谈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布置作业
做好综合性学习汇报的准备。
五、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