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归纳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3、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4、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分、2分、5分。
5、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角、2角、5角。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1元=10角2元=20角3元=30角4元=40角10角=100分5元=50角 6元=60角7元=70角8元=80角9元=90角10元=100角1角=10分2角=20分3角=30分4角=40分5角=50分6角=60分7角=70分8角=80分9角=90分6、分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7、钟面上时针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1时=60分半时=30分8、半时钟面上分针指向6,时针在两个数字中间,那个数字小就是几时半(如分针指向6时针在3、4中间,就是3时半)。
9、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就是5时)。
10、快几时了分针在11和12之间,时针指向几就是快几时了。
几时刚过分针在12和1之间,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刚过。
快几时了和几时刚过都可以说大约几时。
11、100里面有(10)个十,有(100)个一。
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12、30+5=35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5-5=30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1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把他们看成以十为单位的数进行加减,最后是几就是几十。
14、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15、笔算减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各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再减。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全册7大复习重点考点(附期末易错题)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全册7大复习重点考点(附易错题)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4. 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 数字的认识和写法- 0~100的数字认识和写法-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2. 四则运算初步- 加法和减法的意思和运算- 两个数字的加法和减法3. 基本度量单位- 长度的基本度量单位——米- 重量的基本度量单位——千克4. 时钟和日历- 读取时钟和日历上的时间- 时间的概念和分类5. 分类和排序- 物品的分类和归类- 数字的大小排序6.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区分- 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点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概念和定义-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8. 数字游戏和益智题- 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解决数学益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9. 计数、票数和货币认识- 数字的顺序读数和记录- 票数统计和货币认识10. 应用数学- 采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1. 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是数字学习的起点,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以零散的数字认识和写法开始。
例如:“13是多少?”“13的写法是1和3”等等。
2. 四则运算初步四则运算初步主要涉及到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意思和运算法则。
例如:“2+3=?”“3-1=?”等等。
3. 基本度量单位基本度量单位包括长度的基本单位——米,和重量的基本单位——千克,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度量单位和大概的大小。
例如:“多长的距离是一米?”“一千克等于多少克?”等等。
4. 时钟和日历时钟和日历的学习主要涉及到时间的认知,学生需要能够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和日历上的日期。
例如:“现在是几点?”“今天是几号?”等等。
5. 分类和排序分类和排序是认知能力的提升训练,学生需要分类和归类物品,并将数字排序。
例如:“把这些东西分成两类?”“把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等等。
6.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学生需要认识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习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例如:“这个图形是什么?”“这个图形有几条边?”等等。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4、比较数的大小,两位数比,十位上的数大的数大;十位相同,个位上数大的数大;两位数一定比一位数大。
5、根据数从前往后的顺序数,后面的数大于前面的数。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同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意义,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即从左边第一位开始。读数是用汉字表示出来,如:九十八;写数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出来,如:98。写数时,哪一位上什么也没有,就要用0占位。
10、解决这部分的实际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数一数、圈一圈、列表等方式。
11、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应该比原来多1,个位上就看加了凑够十外还有几个一了。
七、找规律:
1、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字关系、方向及其他性质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叫规律。有些规律的核心是重复,有的则是发展。一组实物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至少重复出现两次以上),可以成为有规律地排列。
7、整十数减一位数,把被减数分解成几十和10后,用10减个位数后的差和几十相加就行。
8、几次加、几次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必须先算小括号中的。小括号起到了改变运算顺序(就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作用。
9、求几个相同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求一个数中含有几个某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
7、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如:95—5=90,73—3=70,即十位照写,个位为0;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如:63—60=3,48—40=8,即十位为0,个位是被减数的个位。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1、认识钟面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几何类图形试题1、认形状:有圆形,六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圆柱体,还有几个形状。
专家解析:考查认图能力。
家长可以拿几何教具让孩子观察,让孩子根据这些图形拼图,在这个拼接的过程中给孩子讲这些图形的特色;也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的影子,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图形。
2、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专家解析:考查观察能力。
家长可以拿一张纸,用手折起一角,让孩子自己观察还有几个角。
相类似的体型,一般需要先从实物展示做起,慢慢培养孩子空间想象能力。
3、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
专家解析: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钟表1.认识时针分针:粗而短的是时针,细而长的是分针2.整“时”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123.12时,分针与时针重合;3时或9时,分针与时针成直角:6时,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4.判断时刻时,先看时针,判断几时(指向几就是几时,如果在两个数之间,看前面的数),再看分针,判断准确时刻(分针在12之前,是快到几时;在12之后,是几时刚过,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表述为大约几时。
正好指向12,为整时;指向6,是几时半)。
5.画指针时要注意:先画时针,要画的短,再画分针,要画的长,不能两个指针一样长。
如果是半时,时针要指向两个数中间,如果是整时或者大约几时,时针就指向几。
6.会判断时间的先后顺序7.5时可以写作5:00,但是绝对不能写作5:00时,两种表示方法只能选一个。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
2.认识计数单位,十位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数字表示几个一3.89里面有8个十,9个一;100里面有10个十(数字代表数量,汉字“十”“一”是计数单位,不能写错)4.认识计数器5.写作:89(数字)读作:八十九(汉字)6.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一位数是97.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十位,十位上数字大的数大(想一想为什么不用看个位?)如果十位的数字相同,比较个位,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大。
8.两个数量的比较:(1)甲比乙多得多,甲要选一个结果中最大的数(2)甲比乙多一些,甲要选一个稍微比乙大一点的数(3)甲比乙少得多,甲要选一个最小的数(4)甲比乙少一些,甲要选一个比乙少一点的数(具体要根据题意来选,仔细读题)9.数字排大小,判断好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方向不要错。
10.计算的时候个位与个位相加减,十位与十位相加减。
智慧广场列举法1.有顺序的列举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2.把每种情况仔细分析,列举出来3.例题,100里面有多少个9?个位是9的数:9,19,29,39,49,59,69,79,89,99共10个十位是9的数:90,91,92,93,94,95,96,97,98,99共10个,一共有20个9。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加法和减法1. 数字的认识:从0到100的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2. 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的符号和含义,加数、和的概念。
-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 加法的实际应用:用场景模拟加法运算,如小猫捉老鼠、小鸟叼食物等。
4. 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的符号和含义,被减数、减数、差的概念。
- 减法的特殊情况:相减得0或负数。
5. 减法的实际应用:用场景模拟减法运算,如小鸟吃掉虫子、小汽车回家等。
6. 各种运算符号的运用:用加号、减号等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数的比较和顺序1. 数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 比较数字的方法:根据数字的个位数、十位数进行比较。
2. 数的顺序:依据数字的大小将数字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 数的顺序关系:数字的大小决定了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三、简单的宽度和长度量度1. 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 对比长度:用直尺等工具比较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 长度的比较:使用“较长”、“较短”等词语进行对比。
3. 宽度的认识:宽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 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宽度,如手指宽度、笔宽度等。
四、简单的图形认识与分类1. 扁平图形: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扁平图形。
- 图形的边数和角数: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图形的分类:根据边数和角数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归类。
- 能正确将图形归类,如将所有三角形放在一起等。
五、简单的数据统计1. 数据的获取:通过实物、图片等获取有关数据。
2. 数据的统计: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制作简单的图表。
- 数据的分类和计数:将数据根据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的数量。
- 数据的图表表示:用柱状图、折线图等方式直观地表示数据。
六、时间的认识和应用1. 时刻的认识:认识钟表的时、分、秒针,学习读取时间。
- 以小时为单位认识时间:根据时针的位置读取整点时间。
2. 时间的计算:用钟表模拟日常活动的时间,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主要内容:一、计算1.十几减92.十几减8、73.十几减6、5、4、3、2计算方法:例:13-9(1)平十法先算13-3=10,再算10-6=4;(2)破十法先算10-9=1,再算1+3=4;(3)想加算减★因为(4)+9=13,所以13-9=4。
二、解决问题1.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一上已经学过)如:原来有14份报纸,卖了8份,还剩多少份?2.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
(一上已经学过)如:桃树有9棵,梨树有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3.从总数中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如:一共有13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有8个,白气球有多少个?易错题:1.在()里填合适的数。
14-()=5 12-9=()-1016-8=2+()11-()=9-()2.()里最大能填几。
9+()<15 8+()<18()-9 < 2 12-()> 33.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6只,第二次飞走了4只。
(1)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2)现在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4.饲养场里有16只牛,8只羊,9只兔。
(1)羊和兔一共有多少只?(2)母牛有9只,公牛有多少只?5. 教室里原有14个小朋友,第一次走了一些小朋友,第二次又走了一些小朋友,现在教室里还剩5个小朋友,两次一共走了几个小朋友?6.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主要内容: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通过观察、操作等各种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
2.通过画、折、摆等各种活动,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
(1)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两条长边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长度相等。
(2)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3)三角形有三条边。
(4)钉子板上不可能围出圆。
在钉子板上围出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根据要求画图形1.利用物体画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数与代数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9= 3 12 —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9+ 3 =12 先算:10-9=1 则12-9= 3 10 2 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1.口算例:6+7=12-7=16-7+3=16-8-6=2、填空(1).15比( )多3,( )比12少5.(2).20 17 14 ()()()(3).看图列式例: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 十 个 (从右边起) 第三位 第二位 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读作大写 例 100读作:一百 写作小写 例 七十五写作: 75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 《百数图》举例:以33 34 35为例:① 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33 和 35中间的数是34.② 比34少1的数是33,比34多1的数是35.③ 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 ④ 35比34多1,33比34少1. 以52为例:① 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58、59 ;(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② 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面的五个数是:53、54、55、56、57.③ 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9、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 6 34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 11、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如:30+2=32 (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整十数:个位数正好为0的两位数,例如:10,20,30等.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51 52 53 53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例一、(1)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99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87 十位上的8表示8个(),个位上的7表示7个().(4)79 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5)8 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6)和71相邻的数是()和().(7)59 和61中间的数是().(8)大于49 小于57 的数有().(9)比37多30是( ) 37比30多()比91少5的数是()86比91少( )例二、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从大到小填在括号里.81 89 18 80 98 8( )>( )>( )>( )>( )>( )例三、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填空70 71 6 100()比()少一些()比()少得多()比()多一些()比()多得多例四、11 20 39 27 66 56 91 76 9从左数起,第6个数是();第()个数是56.从右数起,27排在第();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合起来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十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加法,例如:10+20=30等整十数减:整十数之间的减法:例如:50-20=30等.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上一个一位数的加法运算,例如:35+3=38等.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去一个一位数的减法运算,例如:35-2=33等.★1、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各类分解法(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 35 + 2 =3 7想:先算:5+2=730 5 再算:30+7=57进位:① 35 + 8 =43 ② 35 + 8 =43想:先算:5+8=13 想:先算:35+5=40 30 5 再算:30+13=43 5 3 再算:40+5=4513 40不退位: 35 — 2 =3 3想:先算:5—2=330 5 再算:30+3=333退位: 35 — 8 =27 想: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拿出一个10和个位合起来再减,十位3个十拿掉1个十,剩2个十,即20.20 15 先算:15-8=7再算:20+7=277★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须减少1.(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35 + 20 =55 35 — 20 =55想:先算:30+20=50 想:先算:30—20=10 30 5 再算:50+5=55 30 5 再算:10+5=1550 10★5、补充:各部分名称相应计算公式加法算式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5.解决问题(1)小明看一本书,看了78页,还有20页没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妈妈有83元钱,买书用去30元,还剩多少元钱?(3)书架上有36本书,拿走—些,书架上还有9本书,拿走了几本? (4)停车场上有45辆车,到了中午少了30辆.停车场还有几辆车?(5)一本书一共有4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10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列带括号的算式计算)认识人民币★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 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2、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课本57页.★3、小数表示法.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写作几元几角几分时,是0的可以不写出.左右元.角分小数点例:1.换算2个5角是( )角,可以换成( )元.1张5元钱,可以换( )张1元钱.1张100元钱可以换( )张10元钱.1张100元钱可以换( )张50元钱.1张50元钱可以换( )张20元钱和( )张10元钱.5元8角比6元少( )角.7元5角比5元多( )元( )角.2.计算1元-4角= 角 20元+35元= 元4元3角+5元4角= 元角3.解决问题(1)买一块橡皮和一支铅笔,一共要付()角.(2)用1元钱买一把小刀,应找回()角.(3)买一支自动笔和一把直尺,一共要付()钱.(4)1元钱正好可以买()和()‘图形、分类、找规律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例:1.画一画,使正方形变成两个形式、大小一样的图形.2.数一数图中有()个三角形;有()个长方形,有()个圆;有()个平行四边形.3.填一填把正确的序号填在下面的()里①②③④⑤()()()()分类与整理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方法1:按形状分类.方法2:按颜色来分类.2.象形统计图数一数,填一填(1)长方体的数量最( ),( )的数量最少.(2)正方体比长方体少( )个.(3)( )比( )多( )个,( )比( )少( )个.(4)四种图形一共有( )个.(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找规律1、通过颜色,形状找规律.★2、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常用规律:单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双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例1.找规律填一填①○●●○●●○●●()()②3、5、7、()、()、13、15③88、77、()、()、44、33、22例2、按规律填数例4、按图形的规律接着画2.2 4 6 ____3.6、20、30、40 、____例4.按规律填图,解决问题题型1.求和、求总数.如:梨有24个,苹果有30个,一共有几个?2.求剩余.如:树上有16只小鸟,飞走了4只,还剩几只?又如:停车场有36辆车,开走一些后还剩9辆,开走了几辆?2.求相差.如:红花有32盆,黄花有9盆,红花比黄花多几盆?(或黄花比红花少几盆?)3.求原来.如:体育室借出18根绳子,还有7条,原来有几条绳子?4.求其中一部分.如:我俩共摘了43个松果,你摘了20个,我摘了几个?5.买东西.如:玩具汽车要56元,塑料娃娃8元,买这两样共要多少钱?东东付了70元钱,应找回几元?6.求比一个数少几.(谁比谁少几只?记得都用减法)如:大猫钓了23条鱼,小猫钓的比大猫少10条,小猫钓了几条?7.求比一个数多几.(谁比谁多几只?也是都用减法)如:比赛中一班得了41分,二班比一班多得5分,二班得了几分?9.排除多余条件如:红红买了15本课外书和13个笔记本,其中有7本故事书,其他类的书有几本?10.连加连减如:妈妈买来24个梨,上午吃了5个,下午吃了6个,还剩几个?又如: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两层共有多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