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报告 数据处理
3-2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

实验题目: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姓名:学号:班级:组别:指导教师:1.实验概述1.1实验意义和目的氮的氧化物主要有:NO、NO2、N2O3、N2O4、N2O5、N2O等,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NO、NO2形式存在,简写NO X。
NO是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在大气中易被氧化成NO2;NO2是红棕色有特殊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NO X的主要来源于硝酸、化肥、燃料、炸药等工厂产生的废弃、燃料的高温完全燃烧、交通运输等。
NO X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呼吸道疾病),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主要测定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8968-88)、中和滴定法或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GB/T13906-92)、Saltzman法(GB/T15436-1995)、化学发光法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来源与危害,也能够掌握空气采样器的使用方法及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空气样品,学会掌握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氮的原理与操作,学会了分光光度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还能够初步了解化学发光法测定二氧化氮的原理。
1.2实验原理空气中的NO2被吸收液吸收后,生成HNO3和HNO2,在冰乙酸存在下,HNO2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在540nm测定吸光度。
该法适于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测定范围为0.01~20mg/m3。
方法特点:该法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NO、NO2课分别测定,也可以测NO X总量。
测NO2时直接用吸收液吸收和显色。
测NO X时,则应将气体先通过CrO3-砂子氧化管。
将能够中的NO氧化成NO2,然后再通入吸收液吸收和显色。
1.3 实验注意事项(1)吸收液应避光。
防止光照使吸收液显色而使空白值增高。
(2)如果测定总氮氧化物,则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氧化管是否板结,或者变成绿色。
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

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目的•理解氮氧化物的产生和危害•掌握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氮氧化物即NOx,是一类由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的气态污染物。
其中NO是一氧化氮,NO2是二氧化氮,两者的总和称为NOx。
氮氧化物的来源多种多样,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煤烟气等。
它们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本实验采用化学吸收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含量。
具体原理为:用硫酸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离子,将离子吸收到草酸溶液中,草酸与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二碳,再用比色法测定产生的一氧化二碳的含量,即可间接计算出氮氧化物的含量。
实验步骤1.用草酸溶液洗净试管、瓶塞等玻璃器皿,并将瓶塞塞好。
2.用滴管向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和硝酸,轻轻摇匀。
3.密闭瓶子,并沉淀30分钟以上,使沉淀物脱水。
4.用滴管向密闭瓶中加入草酸溶液,轻轻摇匀,将草酸与硝酸反应得到一氧化二碳。
5.用积分泵向草酸溶液中通入空气,稀释一氧化二碳,之后用比色皿比色,测定产生的一氧化二碳的含量。
6.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氮氧化物的含量。
实验结果使用上述方法,我们测得采样点的氮氧化物的浓度为30mg/m3。
实验结论本实验使用化学吸收法能够测定出样品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这是一种间接计算方法,其原理简单易懂,操作相对较容易。
但是此测定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如不适用于高浓度氮氧化物的测定。
参考文献1.周卫, 赵兰英, 王荣芝. 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2014.2.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国家标准出版社, 2012.实验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接触有害化学制剂。
•实验器材要先用草酸清洗干净,以避免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采样点要选择典型的污染源,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草酸溶液制备过程中需注意草酸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测定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测定结果显示,采样点氮氧化物的含量为30mg/m3,属于较高的范围。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空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摘要:本文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NOx),根据配置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分析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结果。
关键词:氮氧化物分光光度法含量综述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与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中。
动物实验证明,氮氧化物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目前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和浮游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比单独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严重的多,而且也大于各自污染物之和。
对人体的实际影响是各污染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因此大气氮氧化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保护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较以往的盐酸禁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等特点 ,现已被很多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监测系统作为监测氮氧化物的标准方法 ,也已引起我国环保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相信不久将来 ,此方法也会成为我国环境空气监测氮氧化物的首推方法。
1、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小流量大气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熟悉、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大气监测工作中监测布点、采样、分析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2、实验原理,测定氮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氧化管将一氧化氮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氧化物浓度时,先用三氧化铬(CrO3),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氧化反应,再与盐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HNO2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于波长540~545之间测定显色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数值换算出氮氧化物的浓度,测定结果以二氧化氮表示。
本法检出限为0.05μg/5mL,当采样体积为6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μg /m3。
实验五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

临用前,吸取贮备液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00µg亚硝酸根(NO2-)。
采样
用一支内装5.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进 气口接氧化管,并使管口略微向下倾斜,以免当 湿空气将氧化剂(CrO3)弄湿时,污染后面的吸 收液。以0.4L/min流量,避光采样至吸收液呈微 红色为止,记下采样时间,密封好采样管,带回 实验室,当日测定。采样时,若吸收液不变色, 采气量应不少于12L。
样品测定
采样后,放置15min,将样品溶液移入1cm比色皿中,用绘 制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试剂空白液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若样 品溶液的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的测定上限,可用吸收液稀释后 再测定吸光度。计算结果时应乘以稀释倍数。
采样用吸收液
按4份吸收原液和1份水的比例混合。
三氧化铬-海砂(或河砂)氧化管
筛取20~40目海砂(或河砂),用(1:2)盐酸溶液浸泡一 夜,用水洗至中性,烘干。把三氧化铬及海砂(或河砂)按重 量比(1:20)混合,加少量水调匀,放在红外灯下或烘箱里于 105℃烘干,烘干过程中应搅拌几次。制备好的三氧化铬-砂 子,应是松散的,若是粘在一起,说明三氧化铬比例太大,可 适当增加一些砂子,重新制备。
在空气中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如:
N O O 3 N2O O 2
当空气中[O3]≈30ppb,少量的 NO 在1分钟内全 部氧化。
NO2的转化 NO2活泼,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大气
中O3的人为来源。 NO2在阳光下与OH•、 O3等反应
O•H N2O M H3 NO
这是污染大气中气态HNO3的主要来源,同 时也对酸雨和酸雾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气态
城市环境化学
实验五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

第2页
NOX人为起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燃烧、汽车尾 气和固定排放源等。
燃烧过程中氧和氮在高温下化合主要链反应 机制为:
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
O2 O O O N2 NO N N O2 NO O 2 NO O2 2 NO2
快
慢
第3页
当阳光照到含NO、NO2空气上时,发生基础光 化学反应为:
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
第21页
本法可测5~500g/m³氮氧化物
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
第9页
仪器 多孔玻板吸收管, 10ml。 空气采样器, 流量范围0~1L/min。 双球玻璃管。 分光光度计。
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
第10页
多孔筛板吸收瓶
(Perforated screen absorption method)
可装5~10mL吸收液,采样流量为0.1~ 1.0L/min。吸收瓶有小型(装10~30ml吸收液, 采样流量为0.5~2.0L/min)和大型(装50~100mL 吸收液。
原理: 是在内管出气口熔接一块多孔性砂芯 玻板,当气体经过多孔玻板时,首先被分散成 很小气泡,增大了与吸收液接触面积;另首先 被弯曲孔道所阻留,然后被吸收液吸收。
适合于: 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气溶胶态 物质。
多孔筛板采样
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
第11页
溶液吸收法(Solution absorption method)
临用前, 吸收贮备液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 用水 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00µg亚硝酸根(NO2-)。
空气中氮氧化物测定
第15页
采样
用一支内装5.00ml吸收液多孔玻板吸收管, 进 气口接氧化管, 并使管口略微向下倾斜, 以免 当湿空气将氧化剂(CrO3)弄湿时, 污染后 面吸收液。以0.4L/min流量, 避光采样至吸收 液呈微红色为止, 记下采样时间, 密封好采样 管, 带回试验室, 当日测定。采样时, 若吸收液 不变色, 采气量应不少于12L。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实验报告

装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订 线
1、大气中的氮氧化物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多种 形态存在,其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主要存在形态,为通常所指的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 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高温燃烧和硝酸、化肥等生产工业排放的废气,以及汽车尾气。 NO2 为棕红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毒性比 NO 高 4 倍,是引起支气管炎、肺损伤 等疾病的有害物质。空气中 NO2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分析法 及原电池库仑滴定法。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实验类型: 定量实验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 2、对大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进行评价。
六、讨论、心得
1、注意事项
1) 采样时应尽快测定样品的吸光度,若不能及时分析应将样品于低温暗处存放 2) 空白试验与采样使用的吸收液应为同一批配制的吸收液 3)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 0.25 时,吸收液略显红色,对 NO2 的测定产生干扰,采样时应在吸收管入 口端串接一段 15~20cm 长的硅胶管,即可将臭氧浓度降低到不干扰 NO2 测定的水平 4) 吸收液必须无色,如呈微红色可能有亚硝酸根的污染。日光照射也能引起吸收液显色,所以吸 收管在采样、运送和存放过程中都应采取避光措施。 5) 在采样过程中,如吸收液体积缩小较显著,应用水补充至原来体积(事先做好标线) 。 6) 氧化管适于在相对湿度 30%-70%时使用,当大于 70%时,应勤换氧化管,小于 30%时,则使用 前用经过水潮湿空气通过氧化管,平衡 1 h。 7) 在交通要道采样时,在将采样点设在十字路口汽车停车线旁人行道上,距离马路边 1.5 m 处, 高度 1.5-3.5 m。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空气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氮氧化物空气污
染物,对健康、环境以及大气水污染影响很大。
因此,对空气中氮氧化物含
量的测定实验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
实验主要包括:准备样品、氮氧化物测定、测定结果及记录处理等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样品。
首先在现场分别采集空气及背景空气样品,
其中包括NO、NO2、NOx等氮氧化物。
然后在实验室中对样品进行TLE生化
气相色谱法测定,得到测定结果。
最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记录处理。
实验结果显示,空气样品中NO、NO2、NOx等氮氧化物含量分别为1.2
mg/m3、2.3 mg/m3和3.5 mg/m3,而背景空气样品中NO、NO2、NOx等氮氧
化物含量分别为0.8 mg/m3、1.9 mg/m3和 2.7 mg/m3。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空气样品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确实高于背景空气样品,说明空气污染存在一定
的程度。
本次实验结果证明,现在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比背景空气水平显
著提高,它们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勾起了我们对空气污染的关注。
为了维
护健康的环境,研究污染源不断增多,国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减少空气污染,以实现环境的改善。
环境监测实验十四.大气中氮氧化物的采集与测试

实验十四.大气中氮氧化物的采集与测试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与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中。
动物实验证明,氮氧化物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目前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和浮游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比单独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严重的多,而且也大于各自污染物之和。
对人体的实际影响是各污染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因此大气氮氧化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保护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测定空气中NOx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一般用于连续自动监测。
本次实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分析原理和操作技术。
掌握大气采样器的使用与维护。
二、实验原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2形态存在。
测定时先用三氧化铬氧化管将NO氧化成NO2,用吸收液吸收后,首先生成亚硝酸和硝酸。
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据其颜色的深浅,在54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法比色定量。
因为NO2(气)不是全部转化为NO2-(液),故在计算结果时应除以转换系数(称为Saltzman实验系数,用标准气体通过实验测定)。
按照氧化NO所用氧化剂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本实验采用后一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1.实验仪器:⑴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⑵多孔玻板吸收管(装10mL吸收液型);⑶便携式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⑷分光光度计;⑸比色管10ml2.实验药剂所用试剂除亚硝酸钠为优级纯(一级)外,其他均为分析纯。
所用水为不含亚硝酸根的二次蒸馏水,用其配制的吸收液以水为参比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540nm,1cm比色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