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船舶下水
船舶下水作业指导书及应急预案

0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内
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救援技能等。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材,确保在紧急
03
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05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立即停止所有作业,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启动应急照明和通讯设备,保障现场通讯畅通;
在使用设备和工具前,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安全可靠。对 于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和工具,严禁使用。
确保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下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确保 自身安全。
在下水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定期对下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发 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 能力。在发生人员操作失误时,立即 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针对设备设施
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设备设施,确 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在发生设备故障 时,立即启动备用设备或采取其他应 急措施。
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0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检验应急 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保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传递 事故信息和处置进展情况;
根据需要,请求专业救援队伍、医疗机构等外 部力量支援。
06 总结与改进建议
总结本次船舶下水作业经验教训
01
02
03
在下水前,应对所有设备 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 状态良好,避免因设备故 障导致下水失败或延误。
船舶下水管理制度

船舶下水管理制度一、引言船舶下水管理制度是指船舶在进行下水维修、检验、保养等工作时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良好的下水管理制度有助于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提高船舶的利用率和寿命,促进航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船舶下水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要点、制定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船舶下水管理的重要性1.船舶经常需要进行下水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船舶是一种复杂的机械系统,需要经常进行检查和保养,以及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保持船舶的技术完整和良好状态。
2.船舶下水管理制度是船舶维修保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规范船舶下水工作程序和要求,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和事故,确保船舶下水维修保养的质量和效果。
3.船舶下水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船舶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促进船舶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下水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船舶的维修成本和维护周期,提高船舶的经济效益。
4.船舶下水管理制度还有助于强化船舶的技术监控和过程管理,提高船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船舶维修保养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三、船舶下水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点1.下水计划的制定:船舶下水管理制度应规定船舶下水前的准备工作和程序,包括下水时间和地点、下水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下水保护措施和安全措施等。
船舶下水计划应明确下水的目的和任务,确定下水的时间表和工作流程,保证下水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2.下水检修的要求:船舶下水管理制度应规范船舶下水检修的程序和要求,包括下水前的检查和准备、下水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下水过程的监控和记录、下水后的检验和验收等。
船舶下水检修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保检修的质量和效果。
3.下水维护的规范:船舶下水管理制度应规定船舶下水维护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船体和设备的清洗和涂漆、设备和系统的检修和更换、舱室和舱容的清理和保养等。
下水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船舶的技术完整和良好状态。
4.下水安全的措施:船舶下水管理制度应规定船舶下水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包括下水作业的防护和监控、危险品和安全设备的使用、事故和救援的预防和处理等。
船舶下水方法

船舶下水分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和机械化下水重力式下水适合绝大多数船舶。
漂浮式下水适合超大型船舶。
机械化下水主要适合中小型船舶。
重力式下水又分纵向涂油滑道下水、纵向钢珠滑道下水和横向涂油滑道下水三种,这也是主要的重力式下水方式。
一、纵向涂油滑道下水是船台和滑道一体的下水设施,其历史悠久,经久耐用。
下水操作时先用一定厚度的油脂浇涂在滑道上以减少摩擦力,这种油脂以前多采用牛油,现在多使用不同比例的石蜡、硬脂酸和松香调制而成。
然后将龙骨墩、边墩和支撑全部拆除,使船舶重量移到滑道和滑板上,再松开止滑装置,船舶便和支架、滑板等一起沿滑道滑入水中,同时依靠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完成船舶下水。
这种下水方式适用于不同下水重量和船型的船舶,具有设备简单、建造费用少和维护管理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较大的缺点:下水工艺复杂;浇注的油脂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会污染水域;船舶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压力,一些装有球鼻艏和艏声呐罩的船舶为此不得不加强球首或暂不装待下水后再入坞安装;船舶在水中的冲程较大,一般要求水域宽度有待下水船舶总长的数倍长度,必要时还要在待下水船舶上设置锚装置或转向装置,利用拖锚或全浮后转向的方式来控制下水冲程。
二、纵向钢珠滑道下水这种方式是用一定直径的钢珠代替油脂充当减摩装置,使原来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滑板和滑道之间的摩擦阻力,钢珠可以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
钢珠滑道下水装置主要由高强度钢珠、保距器和轨板组成。
保距器每平方米装有12个钢珠。
木质的滑板和滑道上各有一层钢制轨板以防被钢珠压坏,在滑道末端设有钢珠网袋以承接落下的钢珠和保距器。
这种下水方式使用启动快,滑道坡度小,滑板和滑道的宽度也较小,钢珠可以回收复用,其下水装置安装费用和使用费用都比油脂滑道低。
而且不受气候影响,下水计算比较准确。
但初始投资大、滑板比较笨重、振动大。
三、横向涂油滑道下水这种方式是指船舶下水是按船宽方向滑移的,不是船尾首先进入水中而是船舶的一舷首先入水。
船舶下水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船舶下水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下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新建、改建、维修、拆解船舶的下水作业,以及与此相关的船舶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船舶下水作业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下水作业的安全。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四条船舶下水作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由船舶设计、施工、使用单位共同承担。
各单位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五条船舶设计单位应当根据船舶类型、结构和施工条件,合理设计船舶下水方案,并提交给施工单位。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船舶设计单位的下水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流程、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条船舶使用单位应当负责船舶下水作业的组织和协调,确保船舶下水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八条船舶下水作业前,施工单位应当对船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船舶结构安全,船体完好,设备齐全有效。
第九条船舶下水作业应当选择适宜的天气和潮汐条件,避免在风力大于四级、浪高大于一米的情况下进行。
第十条船舶下水作业时,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扶手、防护栏等,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一条船舶下水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施工计划和操作规程,确保船舶平稳下水,避免发生碰撞、倾覆等事故。
第十二条船舶下水作业过程中,应当做好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措施,防止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应急预案第十三条船舶下水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设备、应急措施等内容,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十四条船舶下水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时,施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并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第十五条船舶下水作业单位应当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规范相关管理和操作,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安全组织管理第二条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应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下水工作。
第三条设立安全监督机构,负责监督下水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条设立下水应急管理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确保下水过程中的及时应对能力。
第三章前期准备第五条在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确定下水日期和下水地点,并进行前期勘察;2. 召开下水安全会议,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和任务;3. 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涉及到的设施设备和人员到位;4. 检查下水设施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符合要求;5. 制定下水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并进行全员培训。
第四章下水操作第六条下水操作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安全。
下水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经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七条在下水过程中,必须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与相关人员保持联系,确保及时掌握下水情况。
第八条下水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相关情况。
第九条下水操作中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对于恶劣天气情况下的下水工作,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条在下水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方式或忽视安全预防措施。
第十一条下水操作结束后,应对下水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和安全隐患。
第五章应急管理第十二条在下水过程中出现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完成相应处置措施。
第十三条在应急情况下,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确保协同处置。
第十四条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做好相关记录,并督促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进行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
第六章安全督察和检查第十五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督察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下次下水工作的安全进行。
船舶下水知识点总结

船舶下水知识点总结船舶下水前应该对下水场所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
下水场所应该平整、光滑、无石头及其他障碍物,以便船舶顺利下水。
此外,下水场应还要派专人值守,并设置相应的警示牌和警示标志,确保下水过程安全有效进行。
在下水前,船舶建造单位要对船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
检查船舶的结构、船体、设备及系统是否完好,船舶安全阀门、消防设施等是否符合要求。
调试船舶主机、辅机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确保船舶在下水时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还要进行船舶的补漏、涂漆等工作,确保船舶外观整洁美观。
在正式下水前,需要做好下水仪式。
一般来说,下水仪式是船舶建造单位发起的一场盛大庆典。
仪式的环节丰富多样,通常包括主持人的主持致辞、船舶所有者和建造单位的代表致辞、宾客祝酒、龙舟赛、烟花表演等。
仪式的目的在于为船舶下水增添些许喜庆、庄严和祝福,同时也是对船舶建造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表彰。
在进行船舶下水时,要根据下水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下水方式。
常见的有侧向下水、直线下水和斜线下水等不同方式。
在选择下水方式时,需要考虑船舶的结构和尺寸、下水场地的地形和水深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同时需充分考虑下水安全和效率。
实施船舶下水需要准备相关设备和工具。
通常需要使用缆绳、拖缆绳、拖船、拆桩机等设备,组织好下水人员,并在下水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进行下水操作时,要确保下水的平稳和安全。
需要合理安排下水的时间,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下水方案进行操作,掌握好下水过程,确保船舶的下水顺利进行。
在船舶下水后,需要对船舶进行检查和清理工作。
检查船舶是否受损、涂漆是否完好、设备是否正常,确保船舶在下水后能够正常启航。
同时,还需要对下水场地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下水场地整洁有序。
船舶下水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活动,需要全面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
通过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操作,可以保证船舶在下水过程中的平稳安全,展示船舶建造单位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在下水仪式中增添庄严而喜庆的氛围,为船舶启航新的征程带来祝福和吉祥。
船舶下水解析课件

◆优点:建造成本低、工艺装备简单。
◆缺点:下水前夕的工作量大、准备周期较长、油脂消耗多,并 对作业环境和水域有污染。
第一节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2)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下水过程:与油脂下水基本相同,采用钢珠替代下水油脂。木 质的滑板和滑道上各有一层钢制轨板以防被钢珠压坏,在滑道末 端设有钢珠网袋以承接落下的钢珠和保距器。 钢珠下水装置:高强度钢珠、保距器和轨板构成。保距器每平 方米装有12个钢珠。(滚动摩擦) ◆优点:生产费用低、无污染、不受气候影响。 ◆缺点:初始建造成本大、滑板笨重、下水过程有振动。
◆(3)船舶开始尾浮至全浮:
受力: R=W-
和 WlG=lc
在此过程中,V和lc 值不断
W
发生变化,直至船舶全浮。 全
船舶全浮:W=
浮
※ 若船舶全浮前,船舶首支架已完全脱离滑道,则船舶会发生艏 部突然下沉现象,称为艏跌落。艏跌落可能引起首部结构与滑道 末端碰撞而被破坏,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出现。
防首跌落的工艺措施:
1、在尾部加压载,使重心后移。但应注意防止产生尾跌落的可
能。 2、首支点前移。 3、选择大潮位下水。 4、滑道末端清淤。 5、取消首支架,降低船底到滑道面的高度。
第二节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过程分析
◆(4)船舶开始全浮至停止运动: 受力: W=
※ 防止冲滩:采取抛锚制动或钢丝绳制动。
第三节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设施和工艺措施
第一节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一、重力式下水
下水时,船舶通过下水架(或下水墩木)坐落在倾斜滑道上, 依靠自身重力在斜面的分力滑行入水。(纵向、横向下水)
1、重力式纵向下水(油脂和钢珠下水)
2023年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

2023年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____年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包括船舶及海工建造企事业单位、相关设计、制造和修理企业、监督检验机构等。
第三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下水过程中的安全。
第四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建造和下水操作,保证船舶及海工建造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当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安全管理要求第六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当组织设立下水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下水过程中的安全组织、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当编制下水安全管理制度,并向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下水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下水前的准备工作、下水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第八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当对下水前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第九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当制定下水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下水前的检查和试验、下水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等,保证下水过程安全可控。
第十条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下水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有权对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的下水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二条监督检查应当坚持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为目标,对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的下水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监督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部门有权要求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立即整改,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责任追究。
第四章处罚措施第十四条对违反本规定的船舶及海工建造单位,相关监管部门有权依法给予处罚,包括责令停工整改、罚款、吊销证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牵引式下水 4、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5、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6、升船机下水
三、下水方式的选择
1、主要影响因素 1)生产纲领及建造工艺要求 2)厂区地理、地貌特点 3)水文、岸线、水域条件等特点 4)安全、劳动条件等特点 5)操作、下水时间、成本等特点 6)造船工艺流程、船舶建造方案的要求
的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调制而成。 润滑层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滑板与滑道间的润滑,减小它们
之间的摩擦力。
5、下水支架 是支承下水船舶,并保持船舶平稳下滑的重要下水装
置;对船体支承的长度约为船长的80%,船体尾端约10% 左右的船长悬空,船首悬空长度一般大于船长的10%;
按其所处的位置可分为首支架(用普通墩木)、中间支 架和尾支架三部分。 6、止滑器
船舶下水
一、下水的主要方式 1、定义:将船舶从建造区域移向水域重力式纵向下水 重力式纵向下水滑道:船台和滑道合一的下水设施。 优点:设备简单,建造费用少,维护管理方便,适应不同类型船 舶下水。 缺点: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压力;
船舶在水中的滑程较长,要求水域宽度不小于三倍船长; 1)纵向涂油滑道下水
钢珠可重复利用,也不污染环境。 钢珠摩擦系数不受气候条件影响。 缺点:初始投资大,滑板笨重,下水过程有振动。
2、重力式横向下水 与纵向下水的差别:船舶沿船宽方向滑动,船舶先入水的是船舷一侧,
不是船尾。
(1)横向浮起式下水 设置长滑道,滑道伸入水中,船舶沿滑道横向滑入水中。
(2)横向坠入式下水 设置短滑道,滑道末端在设计水位以上,船舶下水时,连同下水滑道一
下水过程:
首先将龙骨墩、边墩和支撑全部拆除,使船舶重量移到滑板和 滑道上,再松开止滑装置,船舶便和支架、滑板等一起沿着滑道 滑入水中,同时依靠船舶自身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润滑油脂:
为了减小滑板在滑道上的滑行摩擦阻力,在它们之间涂上一定 厚度的油脂作为润滑。由于油脂承压能力较差,因此要求在下水 前夕才能拆除建造墩木。
• 船舶运动方向 • 船舶运动学分析 • 可能产生的状态:
✓ 船尾上浮——首端压力 ✓ 船舶仰倾(尾弯)
• 应对工艺措施
3、从开始尾浮到完全漂浮
• 船舶运动方向 • 船舶运动学分析 • 可能产生的状态
✓ 顺利漂浮 ✓ 首跌落
• 应对工艺措施
4、从完全漂浮到船舶停止航行
• 船舶运动方向 • 船舶运动学分析 • 可能产生的状态:碰撞 • 应对工艺措施
缺点:准备周期较长、油脂消耗多,并对作业环境和水域有污染。
优点:由于涂油滑道的建造成本较低,工艺装备简单,对产品的 适
应能力较强。
(2)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优点:
采用钢珠替代下水油脂,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进一 步减小了滑板与滑道之间的摩擦力。
钢珠滑道能较长时间承受压力,在船舶下水前一阶段时 间就可先撤除中墩和大部分边墩,以分散下水作业量。
三、牵引式下水
3、楔形下水小车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这种滑道上下水车是架面呈水平或微向后倾斜的楔形车。此法 下水时不会产生首端压力,下水工艺简单可靠,适用于较大的船 舶下水。主要缺点是下水车尾端过高,要求滑道尾端有较大的水 深,因而导致水下建筑工程量较大,从而增大了投资。
4、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2、具体选配:从船厂的实际条件出发,进行认真的分析论 证,综合考虑选出适合的下水方法和设施。
纵向涂油滑道过程的分析
纵向下水一般是船尾先如水,这是因为尾部比较肥大, 可以获得较大的浮力而易于浮起;船舶在水中滑行时,尾部 在前则阻力较大,可以缩短冲程。
根据船舶下水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将下水过程分为以 下四个阶段:
1)船舶开始滑动到刚与水面接触(岸滑); 2)从与水面接触到开始尾浮(入水) 3)从开始尾浮到完全漂浮(尾浮); 4)从完全漂浮到船舶停止滑行(全浮)。
1、船舶开始滑动到刚与水面接触(岸滑)
• 船舶运动方向 • 船舶运动学分析 • 可能产生的事故:先行下滑或不能下滑 • 应对工艺措施
2、从与水面接触到开始尾浮(入水)
当拆除下水墩木,使船舶重量转移到滑板上时,为了对 船舶下水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下水操作的安全,必须在 滑板外测装设止滑器;
第二节 纵向涂油滑道的下水设施
纵向涂油滑道的下水装置:
船舶支承在下水支架上,而下水支架则由置于滑道上的滑板来承 托。在滑道两侧设有止滑器,可以有效的控制船舶下水启动。
船舶下水时,首先拆除下水墩木,使船舶重量落在下水支架上, 再松开止滑器,滑板便载着下水支架和船舶沿着滑道滑入水中。
1、下水墩木
船舶下水前,需将船舶从建造墩木移到下水墩木上,并对建造 墩木处的船底板补涂油漆。
三、牵引式下水
1、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 适用于小型船厂的下水设施。但是由于船排高度较小,使得
在船底下的作业很不方便。所以,仅用作小型船舶下水。
三、牵引式下水 2、两支点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用两辆分开的下水车支承下水船舶,可以直接将船舶从水 平部分拖曳到斜坡部分,将船舶移入水中。 比较适合用于有足够纵向强度的小型船舶下水
下水墩木既要能够临时支撑下水船舶的重量,又要便于迅速拆 除,以便船舶能够安全迅速的坐落到下水架上。
常见的下水墩木有以下两种:
(1)砂箱下水墩木
(2)活络铁墩
3、滑板 船舶下水时承载船舶和下水支架的下水装置;
它由200x200mm或300x300mm的松方木用螺栓连接而成; 每块滑板长度为6-8m或3-4m。其短部下缘都加工成圆角,以 免在下滑时被滑道卡住;
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的长度把一块块滑板用连接件连接起 来。
为了防止滑板从滑道上滑出,在两根滑板之间要求装设适当
数量的撑木或松紧螺栓扣,以保持两根滑板之间的距离。
4、下水油脂 一般分为承压层和润滑层两层,也有分为承压、过渡和润
滑三层的。 承压层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船舶下水时的压力,并保持表面
平整,有助于润滑。 根据地区和下水季节的气温不同,承压层由不同重量比例
起坠入水中,依靠自身浮力,稳性平衡。
二、漂浮式下水 这是一种将水注入建造船舶场所(最常见的是造船坞),
使船舶自然浮起的下水方法。 造船坞是用来建造船舶和船舶下水的水工建筑物,由坞
底、坞墙和水泵站等组成。船舶下水时,首先将水注入坞 室,船舶依靠水的浮力浮起,当坞内水面与坞外水位平齐 时,即可打开坞门,将船舶拖曳出坞。 特点:操作简单;安全;重量可以控制,几乎不受限制;减 少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