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

合集下载

必答题

必答题

12. 什么是轮灌与续灌?轮灌组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轮灌:同一级渠道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轮流灌水的工作方式。

续灌: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自始至终连续输水的工作方式。

轮灌组不是越多越好:实行轮灌时,虽然缩短了各系渠道的输水时间,加大了输水流量,同时工作的渠道长度较短,从而减少了输水损失水量,有利于农业耕作和灌水工作的配合,有利于提高灌水工作效率。

但是,因为轮灌加大了渠道的设计流量,也就增加了渠道的土方量和渠道建筑物的工程量。

如果流量过分集中,还会造成劳动力紧张,在干旱季节还会影响各用水单位的均衡受益。

所以,轮灌组不是越多越好。

一般比较大的灌区,只在斗渠以下实行轮灌。

13. 什么是灌溉水利用系数、渠道水利用系数与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实际输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渠道水利用系数: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14. 管道灌溉系统的首部枢纽有哪些部分组成?(P134)首部枢纽是从水源取水,并进行处理以符合管道系统和灌溉的要求。

包括水量,水压和水质三方面。

不同的灌水方法,对水质与水压要求也不相同,首部枢纽所包括设备也不相同。

一般:初级过滤器,流量控制阀,化肥罐,次级过滤器,流量计。

15. 全面灌溉和局部灌溉是什么意思?各自的适用性与好处?全面灌溉:灌溉时湿润整个农田根系活动层内的土壤。

传统的常规灌水方法都属于这一类。

比较适合于密植作物。

局部灌溉:通过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

灌溉时只湿润作物周围的土壤,远离作物根部的行间或棵间的土壤仍保持干燥。

好处:灌水均匀,节约能量,灌水流量小;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耐盐能力;便于自动控制,明显节省劳力。

比较适合于宽行间作物,果树,葡萄,瓜类等。

16. 江苏圩区治理的“四分开两控制”的含义?内外,高低,灌排,水旱四分开沟港水位,地下水水位两控制17 .初步灌水率图为什么要修正?修正的原则是什么?因为初步灌水率图上各时期的灌水率大小相差悬殊,渠道输水断断续续,不利于管理。

农田水利学题库

农田水利学题库

一大题: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稳产所制定的的一整套向田间灌水的制度。

2、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道水利用系数: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它是评价渠系工作状况、灌水技术水平和灌区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

3、重现期:所谓重现期就是指平均多少年重复出现一次,或多少年一遇的意思。

4、渗灌:灌溉水在地表以下,通过渗灌管管壁上微孔渗出,进入土壤湿润作物根系层的地下灌水方法。

5、排涝模数:单位面积上的排涝流量。

6、作物需水量:把作物生育期内的作物蒸发蒸腾量之和称之为作物需水量。

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叫做地下水临界深度。

水力最佳断面:在渠道比降i和渠床糙率n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设计流量所需要的最小过水断面称为水力最佳断面。

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的调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

二大题:判断题(共20题,每空1.0分,共20分)1、对于旱作物,湿润年份及南方地区的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小;干旱年份及北方地区的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

(T)2、机组式喷灌系统应该选在丘陵地区。

3、畦灌是灌溉水沿畦田长边方向成薄水层流动,在流动中主要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T)4、沟灌适用于窄行距的中耕作物。

(F)5、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是指灌水后,储存于计划湿润层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水量的比值。

(F)6、多风地区发展喷灌较好。

7、单位换算:1m3/亩=1.5mm。

(T)8、选择喷灌系统时应不必考虑作物种类、耕作方式因素。

灌溉排水--名词解释

灌溉排水--名词解释

第一章农田灌溉原理名词解释管悬着水。

力(或土壤基质势)为纵坐标,以土壤含水量为横坐标,这样的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要的水量。

组成植株体的水分只占总需水量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将此部分忽略不计,认为作物需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即所谓的“蒸发蒸腾量”。

度为12cm,表面阻力为70s/m,反射率为0.23,非常类似于表面开阔、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遮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

通常把一段时间作物的蒸发蒸腾量ET C与参考作物的蒸发蒸腾量ET0之比称为作物系数。

用于关联实际作物耗水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因子。

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所制订的向农田灌水的方案。

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m3/hm2或mm 表示。

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针对水资源紧与用水效率低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

灌水量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需水量的灌溉。

将有限的水科学合理(非足额)安排在对产量影响比较大,并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水分临界期供水。

非充分灌溉不以追求传统的单产最高为目标,而是求得高效用水条件下的净效益最大或费用目标最小。

l00hm2计)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 d又称灌水模数。

常把对缺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需水临界期或需水关键期。

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名词解释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输水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均匀而又经常地、缓慢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地表下土壤。

洒装置(即喷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象天然降雨一样降落到地面,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mm/h表示。

6.灌水均匀度:应用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施灌水后,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或者田间灌溉水---下渗---湿润作物的计划湿润土层深度---的均匀程度。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灌溉水利用系数在水土平衡和渠道设计流量分析中使用一、用模式分析法计算渠道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1计算公式 (1) 灌溉水利用系数:n =n n式中:n ――渠系水利用系数,可用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连 乘求得。

n ――田间水利用系数。

(2) 渠道水利用系数在无实测资料时按下式计算:式中:(T ——渠道单位长度水量损失率(%.km )L —渠道长度(kmK ――土壤透水性系数,可从表 3.1.9-1查得 m――土壤透水性指数,可从表 3.1.9-1查得£ ――衬砌渠道渗水修正系数,可从表 3.1.9-3查 得2参数选择(1) 设计净流量:1 )干渠:Q 净二q s A 干=0.368 2.46=0.972m 3/s 2) 支渠:Q 净二—= ------------- m/s3) 斗渠:Q 净二n Q 农净=2 0.091=0.182 m 3/s4) --------------------------- 农渠: Q 净二 = =0.091 m 3/s(2) 渠道长度:1 )干渠:1条,长12.6km 砼板防渗结构,灌溉面积2.64万亩。

标准条田规格:长 宽=700 250=262.5亩拆合标准条田100块2 )支渠:4条,总长7.6km ,平均长1.9km ,平均灌溉面积0.66 万亩,拆和标准条田25块3 )斗渠:14条,总长21km 平均长1.5km ,平均灌溉面积0.1886 亩,拆和标准条田7块4 )农渠:100条,总长0.65km ,平均长度0.65km (3) m k 、£的选择查表 3.1.9-1 沙壤土: K=3.4, m=0.5查表3.1.9-3 干渠砼板衬砌:£ =0.15-0.05,取£=0.10土渠:(T --净衬砌渠:C =£(T支渠浆砌石衬砌:£=0.20-0.10 取£ =0.153. 渠道水利用系数计算利用渠道净流量、渠道长度及选择的参数计算各渠道水利用系数,考虑到蒸发损失,管理损失及衬砌渠道在使用期防渗性能降低等因素, 并结合现场调查,对计算值作适当调整作为采用值。

农田水利知识问答

农田水利知识问答

1、何谓作物田间需水量和田间耗水量?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量与株间蒸发量之和,又称为腾发量田间耗水量:作物整个生育期中农田消耗的总水量。

稻田:作物需水量+田间渗漏量=田间耗水量旱地: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2、什么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需水临界期:在作物全生育期中,对缺水最敏感,影响产量最大的时期。

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的意义:(1)合理安排作物布局,使用水不至过分集中;(2)在干旱情况下,优先灌溉正处需水临界期的作物。

3、什么是作物灌溉制度?灌溉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制定灌溉制度有何意义?定义:通过灌溉向田间补充水量的方案。

内容: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

意义:(1)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依据;(2)为灌区用水管理提供依据。

4、简述以地面径流为水源的灌溉取水枢纽的类型(即灌溉取水方式)及其适用条件?(1) 无坝取水适用条件:水源的水位和流量均能满足灌溉用水的要求。

(2) 有坝取水适用条件:河道的流量能满足灌溉要求,但水位略低于渠首的引水要求。

(3) 抽水取水适用条件:河道水量丰富,但灌区位置较高并且修建其它取水工程困难或不经济时。

(4) 蓄水取水——如水库、塘堰适用条件:年或多年总来水量较丰富,但有时水量水位都不能满足灌溉要求。

5、灌溉设计标准有哪两种表示方式?各表示何含义?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灌溉设计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和抗旱天数。

灌溉设计保证率定义:在灌溉工程设计使用期内,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即:P=m/(n+1)*100% 。

适用条件:大中型灌溉工程和综合利用工程。

抗旱天数定义:指在连续干旱情况下,灌溉工程能确保作物用水要求的天数。

适用条件:小型灌区和农田基本建设的规划设计。

6、无坝引水取水口位置如何选择?取水口一般选在凹岸中部偏下游处,因为此处弯道环流发展最充分,引水可靠,可防止泥沙入渠,而且可以避开凹岸水流冲顶的部位;另外,需考虑选在河床坚固,河槽稳定,无支流汇入的河段;顺直河道上选在河床坚固,河槽稳定,无支流汇入的河段;如果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取水口必须选在凸岸,则应选在凸岸中部偏上游处。

灌溉水利用系数名词解释

灌溉水利用系数名词解释

灌溉水利用系数名词解释1、节水灌溉以尽可能少的水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作物产量为目的,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目标的灌溉模式。

节水灌溉的内涵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水管理中的节水以及农业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

2、灌溉回归水在农田灌溉中,流经渠系和田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回流到下游沟渠或河流中的灌溉剩余水。

3、“薄、浅、湿、晒”灌溉一种水稻节水灌溉方式,其特征在于以下技术要点:稀水插秧、浅水返青、稀湿分蘖、田间晒秧、回水打胚、浅开花、湿灌浆、烘干、催熟。

4、控制灌溉水稻返青后的各个生长阶段,田面不再建立水层。

根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特点,以土壤含水量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溉时间和定额的节水灌溉模式。

5、水分生产率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与作物整个生长期耗水量的比值。

6、关键水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最敏感时期的灌溉。

7、非充分灌溉不能完全满足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以获得最佳综合效益为目标的灌溉方式。

8、灌溉水利用系数注入田地的水量(或流量)与引入渠道的总水量(或流量)的比率。

9、渠系水利用系数从最后一个固定渠道排出的总水量与从渠道源头引入的总水量之比。

10、田间水利用系数净灌溉定额与最后一条固定渠道释放的单位面积灌溉量之比。

11、渠道防渗率灌区固定渠道最大水表面积中防渗面积占总表面积的比例按百分比计算。

12、膜上灌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地膜输水,通过苗孔和膜侧渗向作物供水的灌溉方式。

13、注水灌(含坐水种)一种利用特殊设备向土壤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以改善土壤水分,满足种子萌发和幼苗保护的水分要求的局部灌溉方法。

14、大型灌区控制面积在20000 hm2以上的灌区。

15、中型灌区控制面积为667~20000 hm2的灌区。

16、小型灌区控制面积在667hm2以下的灌区。

17、井灌区以井水作为灌溉水源的灌区。

18、井渠结合灌区以井水和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的灌区。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术语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术语

灌水率(灌水模数):灌区单位面积所需灌溉的净流量,m3/(s.万亩)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p=m/(n+1),n灌溉设施供水总年数,m灌溉设施能保证正常供水的年数。

渠道水利用系数: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ɳ渠道=Q下/Q上=Q净/Q毛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运量与毛运量的比值,等于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

ɳ渠系=ɳ干ɳ支ɳ斗ɳ农,一般为0.75~0.85 田间水利用系数:农渠以下(包括临时毛渠至田间)的水的利用系数。

ɳ田=Q农田净/Q农净,一般为0.95~0.98
灌溉水利用系数:针对整个灌区,指田间所需的净流量与渠首引入流量之比。

ɳ水=Q田净/Q首,一般0.4左右。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1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1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
1、渠系的组成
完整的输配水灌溉渠道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

其中,农渠以上输配水量称为渠系水,农渠以下输配水量称为田间水。

2、渠道水利用系数
某渠道的出口流量(净流量)与入口流量(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道水利用系数。

换言之,某渠道下断面的流量与上断面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段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

也就是说,渠道水利用系数反映的是单一的某级渠道的输水损失,公式表示如下:
η渠道=Q净/Q毛=Q下/Q上
3、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反映了从渠道到农渠的各级输配水渠道的输水损失,表示了整个渠系的水的利用率,其值等于同时工作的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公式表示如下:
η渠系=η干渠×η支渠×η斗系×η农系
4、田间水利用系数
是指农渠以下(包括临时毛渠直至田间)的水的利用系数η田间。

若在田间工程配套齐全,质量良好,灌水技术合理的情况下,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90,而水田可达到0.90~0.95。

5、灌溉水利用系数
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η灌溉水)为田间所需的净水量与渠首引入水量之比,或等于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公式表示如下:
η灌溉水=Q田间净/Q渠首引=η渠系水×η田间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
近十几年来,随着水文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宽,区域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论证工作已成为水文部门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

而在水资源评价和论证工作中,往往要用到渠道、渠系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使有关技术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现根据有关书籍及有关水资源评价细则中的规定,对渠道、渠系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简介如下:
1、渠系的组成
完整的输配水灌溉渠道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

其中,农渠以上输配水量称为渠系水,农渠以下输配水量称为田间水。

2、渠道水利用系数
某渠道的出口流量(净流量)与入口流量(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道水利用系数。

换言之,某渠道下断面的流量与上断面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段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

也就是说,渠道水利用系数反映的是单一的某级渠道的输水损失,公式表示如下:
η渠道=Q净/Q毛=Q下/Q上
3、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反映了从渠道到农渠的各级输配水渠道的输水损失,表示了整个渠系的水的利用率,其值等于同时工作的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公式表示如下:
η渠系=η干渠×η支渠×η斗渠×η农渠
4、田间水利用系数
是指农渠以下(包括临时毛渠直至田间)的水的利用系数η田间。

若在田间工程配套齐全,质量良好,灌水技术合理的情况下,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90,而水田可达到0.90~0.95。

5、灌溉水利用系数
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η灌溉水)为田间所需的净水量与渠首引入水量之比,或等于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公式表示如下:
η灌溉水=Q田间净/Q渠首引=η渠系水×η田间水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effective coefficient of irrigative water utilization)
灌溉期内,灌溉面积上不包括深层渗漏与田间流失的实际有效利用水量与渠道头进水总量之比,以η水表示。

它由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两部分组成。

从末级固定渠道(一般为农渠)的渠尾进入毛渠的水量总和与渠首同期进入总量的比值,通常以η渠系表示,具有下列关系:η渠系=η干·η支·η斗·η农
式中:η干、η支...分别表示干渠、支渠...的渠道水利用系数。

计划湿润层内实际灌入的水量与进入毛渠的水量的比值称为田间水利用系数,通常以η田表示。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应等于渠系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即η水=η渠系·η田。

灌溉水利用系数(又称灌溉水利用率),是指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与灌溉水源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指各级固定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或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十五”时期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3提高到0.45。

灌溉水利用系数
一定时期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上有效利用的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与渠首进水总量的比值。

通常以η水表示。

它反映全灌区各级渠道输水损失和田间用水状况。

它是衡量灌溉水利用程度、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指标。

灌溉水利用系数,也可用下式表示:
η水=η系×η渠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