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5章初识电磁场与电磁波第3节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第4节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教案鲁科

第3节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第4节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

核心素养1.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场的物质性。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3.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知道光的能量是

不连续的。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

知道手机与通信卫星是电磁波的应用,

通过应用实例的调查,认识科学对技术

的推动作用,体会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

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的兴趣,担当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

知识点一对电磁波的认识

[观图助学]

如图所示,在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电路,电路中电流表示数是否发生变化?

1.电磁波的产生

(1)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激发出一种电场,变化的电场也能够产生磁场。

(2)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也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在一起,就会在空间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电磁场。

(3)空间交替变化的电磁场传播出去就形成电磁波。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4)电磁波特点:①横波,②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2.电磁波应用

(1)手机通话是靠一种特殊的无线通信系统来实现的。

(2)雷达是一种检测飞行器、船只等远距离物体位置的系统。

(3)卫星通信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传递微波通信信号。

3.电磁污染及防护

(1)电磁污染又称电磁波污染或射频辐射污染。

(2)电磁辐射的防护。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可以从电磁波源,电磁波的传播途径及受辐射的人三个方面进行防护。

[思考判断]

(1)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着和它联系着的磁场。(√)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光是一种电磁波。(√)

知识点二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1.光的量子化

(1)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光的微粒说可以解释光的反射、光的颜色等;光的波动说可解释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2)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的发射、传播和接收都是一份份光子的形式进行的。后来光量子正式命名为光子。

(3)光即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

2.初识量子世界:量子假说认为,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E只能是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即E=nε(n=1,2,3,…)。一份能量就是一个能量子,能量子的能量ε与频率ν成正比即ε=hν。

赫兹做电磁波传播实验

核心要点电磁波

[要点归纳]

一、电磁波特点

1.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互相垂直,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如图所示。因此电磁波是横波。

2.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E与磁感应强度B这两个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3.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4.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

二、电磁波的应用

1.无线电波(radio wave):无线电波用于通信和广播。如手机、卫星通讯等。

电视塔能发射无线电波

2.红外线(infrared ray)

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主要用于加热、遥测等。

红外体温计不与身体接触也可以测体温

3.可见光(visible light)

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主要用于照明、照相等。

4.紫外线(ultraviolet ray)

人眼看不到比紫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在紫光之外,波长范围在5 nm到370 nm之间的电磁

波是紫外线。主要应用:日光灯、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等。

紫外线消毒柜

5.X射线(X-ray)和γ射线(γ-ray)

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电磁波就是X射线和γ射线。主要应用:探测、治疗等。

“CT”是“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以摄影”的简称

6.电磁波谱

如无线电波、光波、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

[试题案例]

[例1] 现在车辆常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可用来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和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通过的是( )

A.激光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解析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 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故选B。

答案 B

[例2] (多选)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解析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与频率无关,A 正确;电磁波是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得到的,B 正确;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E )方向、磁场(B )方向均垂直,C 正确;光是一种电磁波,可在光缆中传输,D 错误。 答案 ABC

[针对训练1] 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时很多地方在考场使用手机信号屏蔽器,该屏蔽器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时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连接,达到屏蔽手机信号的目的,手机表现为搜索网络、无信号、无服务系统等现象。由以上信息可知( )

A.由于手机信号屏蔽器的作用,考场内没有电磁波了

B.电磁波必须在介质中才能传播

C.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时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不能传播到考场内

D.手机信号屏蔽器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干扰手机工作来达到目的的

解析 电磁波在空间的存在,不会因手机信号屏蔽器而消失,故A 错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错误;由题意知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干扰由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使手机不能正常工作,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 D

核心要点

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要点归纳] 1.能量子公式

ε=hν=hc

λ

,λ为电磁波波长,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是一个常量,后被称为普朗克常量

(Planck costant),其值为h =6.63×10-34

J·s。

2.能量的量子化

在微观世界中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值,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量子化。 3.量子化假设的实验证实

普朗克公式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它与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地相符”。比较图线如下图所示,曲线是根据普朗克的公式作出的,小圆代表实验值。

[试题案例]

[例3] 神光“Ⅱ”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利用它可获得能量为2 400 J 、波长λ=0.35 μm 的紫外激光。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则该紫外激光所

含光子数为多少?

解析 紫外激光的波长已知,由此可求得紫外激光能量子的值,再根据紫外激光发射的总能量为2 400 J ,即可求得紫外激光所含光子数。紫外激光能量子的值为

ε0=hc λ=6.63×10-34×3×1080.35×10

-8

J =5.68×10-19 J 则该紫外激光所含光子数

n =E ε0= 2 4005.68×10

-19=4.23×1021

个。 答案 4.23×1021

(个)

[针对训练2]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 ) 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 B.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 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 D.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

解析 “光子说”提出光子既有波长又有动量,是波动说和粒子说的统一,不同于牛顿的“微粒说”,故A 错误;当光子数很少时,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显示波动性,故B 错误;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 =hν,故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故C 错误;光的波长越大,根据ν=c

λ

,频率越小,故能量E =hν越小,故D 正确。 答案 D

[针对训练3] 下列宏观概念中,是量子化的有( ) A.物质的质量 B.弹簧振子的能量 C.汽车的个数

D.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 答案 C

1.(电磁场理论)关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定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

B.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C.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

D.振荡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的磁场也是振荡的

解析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要点是:变化的磁场(电场)要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磁场),若磁场(电场)的变化是均匀的,产生的电场(磁场)是稳定的,若磁场(电场)的变化是振荡的,产生的电场(磁场)也是振荡的,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2.(电磁波谱)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指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交替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从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至今,电磁波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机场安检门使用频率为7 kHz的电磁波,GPS定位系统使用频率为10.23 MHz(1 MHz=106Hz)的电磁波,手机工作时使用频率为800~1 900 MHz 的电磁波,无线WiFi使用频率为

2.4 GHz(1 GHz=109Hz)的电磁波,地铁行李安检时使用频率为1018 Hz的电磁波。根据图中给出的电磁波谱和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工作时使用的电磁波是纵波

B.机场安检门使用的电磁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地铁行李安检时使用的电磁波是利用了电磁波的穿透本领

D.无线WiFi使用的电磁波比GPS定位系统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长

解析手机工作时使用的电磁波均为横波,故A错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地铁行李安检时使用的电磁波是利用了电磁波的穿透本领,故C 正确;无线WiFi使用的电磁波比GPS定位系统使用的电磁波频率高,波长短,故D错误。答案 C

3.(电磁波应用)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空调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控制电视机、空调的工作状态。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它们发出的都是红外线

B.它们发出的都是紫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

解析紫外线有较强的荧光作用,能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故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红外线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故能很方便地遥控家用电器。故D正确。

答案 D

4.(光量子)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的大致范围是400~700 nm。400 nm、700 nm

电磁辐射的能量子的值各是多少(h=6.63×10-34J·s)?

解析根据公式ν=c

λ

和ε=hν可知:400 nm对应的能量子

ε1=h

c

λ1

=6.63×10-34×

3.0×108

400×10-9

J=4.97×-19 J。

700 nm对应的能量子

ε2=h

c

λ2

=6.63×10-34×

3.0×108

700×100-9

J=2.84×10-19 J。

答案 4.97×10-19 J 2.84×10-19 J

基础过关

1.(多选)关于电磁波的发现和对电磁波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一种假想的物质

B.电磁波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C.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答案BD

2.关于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和X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

B.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的皮肤健康

C.电磁波中频率最大的为γ射线,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紫外线和X射线都可以使感光底片感光

解析X射线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透视人体,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常用于加热物体,选项A错误;过强的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皮肤有害,选项B错误;电磁波中频率最大的为γ射线,其波长最短,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选项C错误。

答案 D

3.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个波长为λ0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为普朗克常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 )

A.h·c

λ0B.Nh·

c

λ0

C.N·hλ0

D.2Nhλ0

答案 B

4.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解析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说明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故A、B均错误;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说明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在真空中仍然能够传递给手机,使手机发光,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C

5.(多选)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 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低

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

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

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解析米波比厘米波的波长长,故米波的频率较低,A正确;米波雷达发射的是无线电波,可在真空中传播,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干涉、衍射等现象,B、D错误,C正确。

答案AC

6.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会发生偏振现象,是纵波

C.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紫外线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小

解析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知,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振荡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电磁波,A错误;电磁波会发生偏振现象,是横波,B错误;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正确;紫外线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大,D错误。

答案 C

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解析电磁波在介质中也能传播,比如光是一种电磁波,在水和玻璃等介质中也能传播,故A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不能再产生电场,因而不能产生电磁波,故选项B错误;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变化的电磁场,形成电磁波,故C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是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选项D错误。

答案 C

能力提升

8.(多选)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B.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C.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D.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不相同

解析声波、电磁波都能传递能量和信息,A项正确,B项错误;在手机通话过程中,既涉及电磁波又涉及声波,C项正确;可见光属于电磁波,B超中的超声波是声波,波速不同,D 项正确。

答案ACD

9.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

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只有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才产生变化的磁场,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10.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于2018年11月通过决议,正式更新了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四个基本单位的定义,国际测量界的百年夙愿终于实现——国际测量体系将全部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上,大大提高了计量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比如,最受关注的“千克”,不再以具体实物的质量来定义,而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h为基准,经过一系列物理换算,算出质量。已知普朗克常数与频率的乘积可以表示能量,下列属于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来表示普朗克常数h单位的是( )

A.J/s

B.kg·m2/s

C.kg·m2/s3

D.N·m·s

解析 根据公式E =hν,因能量E 的单位为J ,频率ν的单位为s -1

,那么普朗克h 单位:J·s=N·m·s=kg·m s 2·m·s=kg·m 2s

,故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 B

11.珠海国际航展会上,中国展出了先进概念机“歼—31”,标志着中国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同时研发两款第四代隐形战机的国家。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隐蔽色涂层,无论距你多近的距离,即使你拿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

B.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

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主要是对发动机、喷气尾管等因为高温容易产生紫外线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使其不易被对方发现

解析 雷达向外发射电磁波,当电磁波遇到飞机时就要发生反射,雷达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就可以测定飞机的位置,所以要想降低飞机的可探测性,可以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选项B 正确。

答案 B

12.近日,芜湖步行街旁中和路新装52盏“智慧路灯”,除基本照明外,每盏路灯将安装Wifi 信号发射、手机充电接口等设备。Wifi 信号是频率较小的电磁波,下列关于Wifi 信号说法正确的是( )

A.Wifi 信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Wifi 信号不会产生污染

C.电饭煲是利用Wifi 信号来加热食物的电器

D.智能手机可以接收该Wifi 信号进行网络连接

答案 D

13.如图中A 为某火箭发射场,B 为山区,C 为城市。发射场正在进行某型号火箭的发射实验。为了转播火箭发射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与电视信号。

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550 m ,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566

m。为了不让山区挡住信号的传播,使城市居民能收听和收看火箭发射的实况,必须通过建在山顶上的转发站来转发________(填“无线电广播信号”或“电视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题中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电磁波长为550 m,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该电磁波很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绕过山坡而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因而不需要转发装置。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566 m,其波长很短,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几乎沿直线传播,能传播到山顶却不能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要想使信号传到C区,必须通过建在山顶的转发站来转发。

答案电视信号电视信号波长较短,很难发生衍射现象

1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的应用也是这样。它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存在副作用——电磁污染。频率超过0.1 MHz的电磁波的强度足够大时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按照有关规定,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波的能量)不得超过某一规定值I e。已知某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的功率为P,设该通信设备向四面八方均匀地发射电磁波,且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由数学知识可知,球面的面积S=4πr2(式中r为球半径),球半径与球面总是垂直的。根据上述资料,可估算出人体到该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处的安全距离至少应为多少时,人体所受的电磁辐射强度才不会超过规定值?

解析设人到发射电磁波处的距离为r。

以发射电磁波处为球心,以r为半径作一球面,

若球面上电磁波的辐射强度为I e。

则4πr2I e=P,所以r=

P 4πI e

即人离波源的距离至少为

P

4πI e

才是安全区。

答案

P 4πI e

2020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5章初识电磁场与电磁波第3节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第4节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教案鲁科

第3节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第4节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 核心素养1.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场的物质性。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3.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知道光的能量是 不连续的。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 知道手机与通信卫星是电磁波的应用, 通过应用实例的调查,认识科学对技术 的推动作用,体会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 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的兴趣,担当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 知识点一对电磁波的认识 [观图助学] 如图所示,在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电路,电路中电流表示数是否发生变化? 1.电磁波的产生 (1)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激发出一种电场,变化的电场也能够产生磁场。 (2)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也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在一起,就会在空间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电磁场。 (3)空间交替变化的电磁场传播出去就形成电磁波。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4)电磁波特点:①横波,②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2.电磁波应用 (1)手机通话是靠一种特殊的无线通信系统来实现的。 (2)雷达是一种检测飞行器、船只等远距离物体位置的系统。 (3)卫星通信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传递微波通信信号。

3.电磁污染及防护 (1)电磁污染又称电磁波污染或射频辐射污染。 (2)电磁辐射的防护。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可以从电磁波源,电磁波的传播途径及受辐射的人三个方面进行防护。 [思考判断] (1)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着和它联系着的磁场。(√)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光是一种电磁波。(√) 知识点二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1.光的量子化 (1)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光的微粒说可以解释光的反射、光的颜色等;光的波动说可解释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2)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的发射、传播和接收都是一份份光子的形式进行的。后来光量子正式命名为光子。 (3)光即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 2.初识量子世界:量子假说认为,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E只能是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即E=nε(n=1,2,3,…)。一份能量就是一个能量子,能量子的能量ε与频率ν成正比即ε=hν。 赫兹做电磁波传播实验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5.1 一个点电荷 Q 与无穷大导体平面相距为d ,如果把它移动到无穷远处,需要作多少功? 解:用镜像法计算。导体面上的感应电荷的影响用镜像电荷来代替,镜像电荷的大小为-Q ,位于和原电荷对称的位置。当电荷Q 离导体板的距离为x 时,电荷Q 受到的静电力为 2 )2(042x Q F επ-= 静电力为引力,要将其移动到无穷远处,必须加一个和静电力相反的外力 2 ) 2(0 42 x Q f επ= 在移动过程中,外力f 所作的功为 d Q d dx d x Q dx f 0 16220162 επεπ=?∞?∞= 当用外力将电荷Q 移动到无穷远处时,同时也要将镜像电荷移动到无穷远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外力作的总功为d q 8/2επ。 也可以用静电能计算。在移动以前,系统的静电能等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d Q d Q Q d Q Q q q W 0 82)2(04)(21)2(04212 2211121επεπεπ??-=-+-=+= 移动点电荷Q 到无穷远处以后,系统的静电能为零。因此,在这

个过程中,外力作功等于系统静电能的增量,即外力作功为d q 8/2 επ。 5.2 一个点电荷放在直角导体内部(如图5-1),求出所有镜像电荷 的位置和大小。 解:需要加三个镜像电荷代替 导体面上的感应电荷。在(-a ,d ) 处,镜像电荷为-q ,在(错误!链接无效。 镜像电荷为q ,在(a ,-d )处,镜 像电荷为-q 。 5.3 证明:一个点电荷q 和一个带有电 荷Q 、半径为R 的导体球之间的作用力为 ]2) 22(2[0 4R D DRq D D q R Q q F --+= ε π 其中D 是q 到球心的距离(D >R )。 证明:使用镜像法分析。由于导体球不接地,本身又带电Q ,必须在导体球内加上两个镜像电荷来等效导体球对球外的影响。在距离球心b=R 2/D 处,镜像电荷为q '= -Rq/D ;在球心处,镜像电荷为 D Rq Q q Q q /2 +='-=。点电荷 q 受导体球的作用力就等于球内两个镜 像电荷对q 的作用力,即 ]2 )2(2[04]2)(22[04D R D D q R D D q R Q q b D q D q q F --++ =-'+=επεπ ]2)22(2[0 4R D D R q D D q R Q q --+=επ 5.4 两个点电荷+Q 和-Q 位于一个半径为a 的接地导体球的直径的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

————————————————————————————————作者:————————————————————————————————日期:

习题及参考答案 5.1 一个点电荷 Q 与无穷大导体平面相距为d ,如果把它移动到无穷远处,需要作多少功? 解:用镜像法计算。导体面上的感应电荷的影响用镜像电荷来代替,镜像电荷的大小为-Q ,位于和原电荷对称的位置。当电荷Q 离导体板的距离为x 时,电荷Q 受到的静电力为 2 )2(042x Q F επ-= 静电力为引力,要将其移动到无穷远处,必须加一个和静电力相反的外力 2 ) 2(0 42 x Q f επ= 在移动过程中,外力f 所作的功为 d Q d dx d x Q dx f 0 16220162 επεπ=⎰∞⎰∞= 当用外力将电荷Q 移动到无穷远处时,同时也要将镜像电荷移动到无穷远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外力作的总功为d q 8/2επ。 也可以用静电能计算。在移动以前,系统的静电能等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d Q d Q Q d Q Q q q W 0 82)2(04)(21)2(04212 2211121επεπεπϕϕ-=-+-=+= 移动点电荷Q 到无穷远处以后,系统的静电能为零。因此,在这

个过程中,外力作功等于系统静电能的增量,即外力作功为d q 8/2 επ。 5.2 一个点电荷放在直角导体内部(如图5-1),求出所有镜像电荷 的位置和大小。 解:需要加三个镜像电荷代替 导体面上的感应电荷。在(-a ,d ) 处,镜像电荷为-q ,在(错误!链接无效。)处, 镜像电荷为q ,在(a ,-d )处,镜 像电荷为-q 。 图5-1 5.3 证明:一个点电荷q 和一个带有电 荷Q 、半径为R 的导体球之间的作用力为 ]2) 22(2[0 4R D DRq D D q R Q q F --+= ε π 其中D 是q 到球心的距离(D >R )。 证明:使用镜像法分析。由于导体球不接地,本身又带电Q ,必须在导体球内加上两个镜像电荷来等效导体球对球外的影响。在距离球心b=R 2/D 处,镜像电荷为q '= -Rq/D ;在球心处,镜像电荷为 D Rq Q q Q q /2 +='-=。点电荷 q 受导体球的作用力就等于球内两个镜 像电荷对q 的作用力,即 ] 2 )2(2[04]2)(22[04D R D D q R D D q R Q q b D q D q q F --++ =-'+=επεπ ]2)22(2[0 4R D D R q D D q R Q q --+=επ · · · · d q -q q q x y a

电磁场与电磁波(同步练习)(解析版)-【新教材精创】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备课

4.2 电磁场与电磁波 一、选择题 1.(单选)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四种磁场变化情况,能产生如图所示电场的是( ) 【答案】 B 【解析】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知均匀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稳定的电场,选项B正确。 方法总结均匀(非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恒定的磁场(电场)的比较 (1)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叫作感应电场,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而静电荷周围产生的电场叫作静电场,它的电场线由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是不闭合的。 (2)恒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 (3)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 (4)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2.(单选)如图所示的四种变化电场,能发射电磁波的是() 【答案】 D 【解析】图A是稳定的电场,不能产生磁场;图B与图C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也不能形成电磁波;图D是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能形成电磁场,向外发射电磁波,选项D正确,A、B、C错误。 3.(多选)甲、乙两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甲能够产生电场 B.磁场甲能够产生电磁波 C.磁场乙的磁感应强度最大时产生的电场最强 D.磁场乙的磁感应强度为零时产生的电场最强 【答案】AD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甲能产生稳定的电场,不能产生电磁波,选项A 正确,B错误;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磁场乙的磁感应强度最大时,产生的电场最弱,磁场乙的磁感应强度为零时,产生的电场最强,选项C错误,D正确。 4.(单选)电磁波在传播时,不变的物理量是() A.振幅 B.频率 C.波速 D.波长 【答案】 B 【解析】离波源越远,振幅越小,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速不一样,波长也不一样。频率是由发射电磁波的波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 5.(单选)电磁场理论是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法拉第 B.赫兹 C.麦克斯韦 D.安培 【答案】 C 【解析】由图示电流方向知电容器在充电,振荡电流减小,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正在增强,极板间的场强在增强,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选项C正确,A、B、D错误。 6.(单选)有关电磁波和声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变小,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大 C.电磁波是横波,声波也是横波 D.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波长变短,声波的波长变长 【答案】 C 【解析】电磁波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而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选项A正确;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小,但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其在空气中大,故选项B正确;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E、B两个振动矢量的方向都垂直,是横波,而声波是纵波,故选项C错误;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波速变小,波长变短,而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波速变大,波长变长,故选项D 正确。 7.(单选)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

新教材2020-2021学年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三册学案:5.1磁场及其描述含解析

第5章初识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节磁场及其描述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磁场磁感应强度 如图所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通电时直导线下面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为什么磁体之间没有相互接触就会有相互作用?为什么通电导线周围的磁针会发生偏转? 提示:磁体或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磁场,使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1.磁场: (1)磁体和电流周围的空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磁场。磁场能够对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2)磁场有方向,人们把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3)磁场还有强弱,在磁场中的不同位置,其强弱不尽相同。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区域。 ①北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北的磁极,又叫N极。 ②南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又叫S极。 ③性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感应强度: (1)定义:把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力F与电流I

和直导线长度L的乘积之比,称为磁感应强度。 (2)公式:B=。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特斯拉,简称特,符号是T。 (4)标矢性:磁感应强度是矢量,遵循叠加原理,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即该点磁场的方向,也就是放在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二、磁感线 1.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了磁感线的概念。 2.实验中常用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的性质来显示磁感线的形状。 3.磁感线的特点: (1)假想曲线:并不真实存在。 (2)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到S极; 在磁体内部:由S极到N极。 (3)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作用: (1)反映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 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小。 5.匀强磁场: (1)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磁感线是一组平行且等距的直线。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5章初识电磁场与电磁波3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课堂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解析]选A。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选项A正确;在不同的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同,选项B错误;交替变化的电磁场才能产生电磁波,只有电场和磁场,不一定产生电磁波,选项C错误;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电磁波才沿直线传播,若介质不均匀,则会发生折射,选项D错误。 2.<多选>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解析]选A、B、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A项正确;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又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它们相互激发向周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B项正确;电磁波是横波,因此其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与传播方向垂直,C项正确;光是电磁波,利用光纤对光的全反射可以传播信息,D 项错误。 3.科学家曾经设想通过高耸的天线塔,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将电能输送到指定地点,但一直没有在应用层面上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无线电波 < > A.在传输中很多能量被吸收 B.在传播中易受山脉阻隔 C.向各个方向传输能量 D.传输能量易造成电磁污染 [解析]选C。电磁波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而电能的输送需要定向传播,则C正确,A、B、D 错误。 4.手机A的号码为12345670002,手机B的号码为12345670008,手机A拨打手机B时,手机B 发出响声并且显示屏上显示A的号码为12345670002。若手机A置于一透明真空罩中,用手机B拨叫手机A,则< > A.发出响声,并显示B的号码为12345670008 B.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为12345670008 C.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为12345670002 D.即不发出响声,也不显示号码 [解析]选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传播则需要介质,当用手机B拨打手机A时,A能显示B的号码,不能发出响声,即B正确,A、C、D错误。 [补偿训练] <多选>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B.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既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又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C.两个携带手机的人,可以不通过固定的基地台转接,相互通话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5章初识电磁场与电磁波3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课时练习鲁科版必修3

初识电磁波及其应用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B.电磁波可以由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 C.雷达可以利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的衍射波来对目标进行定位 D.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解析】选A。选项A符合物理史实,电磁波由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B错误;雷达利用电磁 波的反射确定目标位置,C错误;手机内有发射电磁波的装置,D错误。 【加固训练】 有关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使用空间波来传播信息时主要是应用无线电波可以绕过地面上的障碍物 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选A。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A正确;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B 错;空间波沿直线传播,C错;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错误。 2.无线电技术中通常根据波长把无线电波分成表中的几个波段: 波段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波长/m 30000~3000 3000~200 200~10 10~0.001 大家知道,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在距地面50千米到几百千米的范围内的大气层叫电离 层,电离层对于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实验表明,对于波长小于10 m的微波, 电离层能让它通过;对于波长超过3 000 m的长波,电离层基本上把它吸收掉;对于中波和短波, 电离层对它有反射作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静止在赤道上空36000 km高的地方,所以利用同 步卫星进行无线电信号通信只能通过( ) A.长波 B.中波 C.短波 D.微波 【解析】选D。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传输的电磁波信号必 须能够穿透电离层,而只有波长小于10 m的微波才能通过,所以选项D正确,A、B、C错误。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及答案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及答案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一电磁波的性质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电场: 麦克斯韦提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激发出一种电场,不管有无闭合电路,变化的磁场激发的电场总是存在的,如图所示 : (2)变化的电场周围会产生磁场: 麦克斯韦从场的观点得出,即使没有电流存在,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3)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恒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 场 不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 场 2.电磁波的性质: (1)电磁波是横波,在传播方向上,任意一点的E和B都随时间周期性变化,E和B彼此垂直,且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如图 (2)电磁场中储存电磁能,电磁波的发射过程就是辐射能量的过程。 (3)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即c=3.0×108 m/s,电磁波传播虽然不需要介质,但在其他介质中的

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4)只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才能形成电磁波。 (5)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c相同。 【思考·讨论】 (1)观察上面两幅图,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和以前所学静电场的电场线有区别吗? (科学思维) 提示: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而静电场中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 (2)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电磁波吗?为什么? (科学思维) 提示:不一定,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如果变化的磁场能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又能产生变化的磁场,才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典例示范】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电场的空间一定存在磁场,有磁场的空间也一定能产生电场 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物理观念)【解题探究】 (1)恒定电场(磁场)能产生磁场(电场)吗? 提示:不能。 (2)均匀变化电场(磁场)能产生什么样磁场(电场)? 提示:均匀变化电场(磁场)能产生恒定磁场(电场)。 (3)非均匀变化电场(磁场)产生怎样变化的磁场(电场)? 提示:非均匀变化电场(磁场)产生变化磁场(电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教案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观点,知道电磁波的概念及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2.认识电磁波谱。 3.了解电磁波谱中各波段的波的特征及它们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知道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具有能量。 自主预习 一、电磁场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 2.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 二、电磁波 1.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 2.1886年通过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三、电磁波谱 1.波速、波长、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 4.电磁波谱按波长由长到短依次 为、、、、、。 四、电磁波的能量和电磁波通信 1.电磁场不仅仅是一种描述方式,而且是真正的存在。 2.微波炉可以加热食物,说明电磁波具有;用收音机能够听到播音员的声音,是因为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在收音机的天线里感应出了电流,有电流就有能量。各种各样的仪器,能够探测到各种电磁波。所有这些都表明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3.人们可以通过接入互联网的手机看电影、聊天、购物、查阅资料、视频通话。这些信息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电磁波携带的信息,既可以有线传播,也可以传播。 课堂探究 [新课导入]电磁波为信息的传递插上了翅膀。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通信方式,使古代人“顺风耳、千里眼”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那么,电磁波是谁发现的?他又是怎样发现的呢? 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情境设问]通过上节课学习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我们知道在变化的磁场中放入一个闭合电路,电路里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现象麦克斯韦认为,一定是变化的磁场在线圈中产生电场,而正是这种电场(涡旋电场)在线圈中驱使了自由电子做定向的移动,引起了感应电流。 既然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那么,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寻找麦克斯韦的观点。 麦克斯韦假设: 总结电磁场特点:

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学习目标]1.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2.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点及其发现过程,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重点)3.理解振荡电流、振荡电路及LC电路的概念,了解LC回路中振荡电流的产生过程.(难点)4.了解电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会求LC电路的周期与频率. 一、电磁波的发现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如图甲所示). (2)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如图乙所示). 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称为电磁场. 3.电磁波

(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而形成的电磁场是由近及远地传播的,这种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 (2)电磁波的特点: ①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 ②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v=λf,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c =3.0×108m/s. (3)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4.赫兹的电火花 (1)赫兹实验的分析 和高压感应线圈相连的抛光金属球间产生电火花时,空间出现了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了导线环,导线环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使与导线环相连的金属球间也产生了电火花.这个导线环实际上是电磁波的检测器. 结论:赫兹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检验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正确性. (2)赫兹的其他成果 赫兹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测量证明了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c,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场理论. 二、电磁振荡 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最基本的振荡电路为LC振荡电路.

高二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学案:第五章初识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5章 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考点整合·素养提升 考点电磁感应现象 角度1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难度☆☆☆)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2.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几种情况: (1)闭合电路导线围成的面积不变,但闭合电路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发生变化。 (2)磁感应强度不变,闭合电路导线围成的面积发生变化。 (3)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的夹角发生变化。 角度2电磁场的产生(难度☆☆☆) 变化的原场产生的新场 恒定的磁场(电场) 不产生电场(磁场) 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 恒定的电场(磁场) 不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 变化的电场(磁场)

1.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B.只要闭合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穿过某闭合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线圈电路中一定没有感应电流 D.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解析】选D。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回路闭合、磁通量变化,即使某时刻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 量为0,但只要磁通量在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2.(多选)在空间某处存在一变化的磁场,则( A.在磁场中放一闭合线圈,线圈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B.在磁场中放一闭合线圈,线圈中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C.在磁场中不放闭合线圈,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不会产生电场 D.在磁场中不放闭合线圈,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会产生电场 【解析】选B、D。根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只有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才 产生感应电流,A错误,B正确;变化的磁场产生感生电场,与是否存在闭合线圈无关,C错误,D 正确。 【加固训练】 (多选)(2020·江苏高考改编)如图所示,两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和B2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金属圆环的直径与两磁场的边界重合。下列变化会在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同时增大B1减小B2 B.同时减小B1增大B2 C.同时以相同的变化率增大B1和B2 D.同时以相同的变化率减小B1和B2 【解析】选A、B。闭合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增大B1减小B2以及 同时减小B1增大B2,都会使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产生感应电流,以相同的变化率增大或减小B1 和B2时,磁通量始终为零,没有发生变化,故没有感应电流,故A、B正确,C、D错误。

2023鲁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第5章 初识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提升

第5章初识电磁场与电磁波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定义式B=F 的含义 IL 1.(2022湖北武汉新洲城关高级中学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F 只是定义式,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场源以及在磁场中的位置,而与F、I、IL L以及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方向无关 B.通电导线在某点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可以这样测定: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该点时受到的 磁场力F与该导线的长度L、通过的电流I乘积的比值,即B=F IL D.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易错点2将磁场力与电场力混淆 2.(2020山东莱州第一中学检测)长10 cm的通电直导线,通以1 A的电流,在磁场 强弱、方向都一样的空间(匀强磁场)中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0.4 N,则该磁场的磁 感应强度() A.等于4 T B.大于或等于4 T C.小于或等于4 T D.上述说法都错误 易错点3不能正确运用安培定则 3.(2022江苏徐州期中)如图所示,两平行直导线cd和ef竖直放置, 通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a、b两点位于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则(注意:长 直导线中电流越大,它产生的磁场越强;离长直导线越远,磁场越弱)() A.b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导线在b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同时改变导线的电流方向,a点的磁感应强度增大 易错点4对磁通量的计算公式Φ=BS理解 不深 4.(2020山东实验中学检测)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外套有A、B两 个大小不同的圆环,穿过A环的磁通量ΦA与穿过B环的磁通量ΦB相比较() A.ΦA>ΦB B.ΦA<ΦB C.ΦA=ΦB D.不能确定 易错点5影响磁通量的因素不明确 5.(多选)(2020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检测)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电导轨MN、PQ,导轨间距离为l,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金属杆1、2放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它们分别以速度v1、v2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情形能使回路中有电流通过的是() A.v1=v2 B.v1>v2 C.v1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六章电磁现象与电磁波第3节电磁感应现象第4节电磁波及其应用教案

第三节电磁感应现象第四节电磁波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归纳、概括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电磁感应的应用。 3.[科学探究]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观察演示实验了解电磁波的形成和传播。 4.[物理观念]了解电磁场的物质性。 5.[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电视广播、电视、雷达的工作原理。 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电磁感应 法拉第把他发现的磁生电的现象叫作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意义 (1)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宣告了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 (2)使人们找到了磁生电的条件,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 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探究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是否产生电流(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 无电流) 实验结论 导体棒平行磁感线运动无 闭合回路包围的面积变化时,回路中有感应电流;包围的 面积不变时,回路中无感应电流

导体棒切割磁 感线运动 有 2.探究磁铁在通电螺线管中运动是否产生电流(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无电流)实验结论N(或S)极插入线圈有线圈中的磁场变化时,线 圈中有感应电流;线圈中 的磁场不变时,线圈中无 感应电流N(或S)极停在线圈中无 N(或S)极从线圈中抽出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线圈B中有无电 流) 实验结论开关闭合瞬间有 线圈B中磁场变化时,线圈B中有感 应电流;线圈B中磁场不变时,线圈 B中无感应电流 开关断开瞬间有 开关保持闭合,滑动变阻 器滑片不动 无 开关保持闭合,迅速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有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4.1 如题4.1图所示为一长方形截面的导体槽,槽可视为无限长,其上有一块与槽相绝缘的盖板,槽的电位为零,上边盖板的电位为 U ,求槽内的电位函数。 解 根据题意,电位(,)x y ϕ满足的边界条件为 ① (0,)(,)0y a y ϕϕ== ② (,0)0x ϕ= ③ 0(,)x b U ϕ= 根据条件①和②,电位(,)x y ϕ的通解应取为 1 (,)sinh( )sin()n n n y n x x y A a a ππϕ∞ ==∑ 由条件③,有 01 sinh( )sin()n n n b n x U A a a ππ∞ ==∑ 两边同乘以 sin( ) n x a π,并从0到a 对x 积分,得到 00 2sin()d sinh()a n U n x A x a n b a a ππ== ⎰ 02(1cos )sinh()U n n n b a πππ-=04,1,3,5,sinh()02,4,6,U n n n b a n ππ⎧ =⎪ ⎨ ⎪ =⎩L L , 故得到槽内的电位分布 1,3,5,41(,)sinh()sin() sinh()n U n y n x x y n n b a a a ππϕπ π== ∑ L 4.2 两平行无限大导体平面,距离为b ,其间有一极薄的导体片由d y =到b y =)(∞<<-∞x 。上板和薄片保持电位 U ,下板保持零电位,求板间电位的解。设在薄片平面上,从0=y 到 d y =,电位线性变化,0(0,)y U y d ϕ=。 a 题4.1图

解 应用叠加原理,设板间的电位为 (,)x y ϕ=12(,)(,)x y x y ϕϕ+ 其中, 1(,)x y ϕ为不存在薄片的平行无限大导体平面间(电压为 U )的电位,即 10(,)x y U y b ϕ=;2(,)x y ϕ是两个电位为零 的平行导体板间有导体薄片时的电位,其边界条件为: ① 22(,0)(,)0x x b ϕϕ== ② 2(,)0() x y x ϕ=→∞ ③ 002100(0)(0,)(0,)(0,)() U U y y d b y y y U U y y d y b d b ϕϕϕ⎧-≤≤⎪⎪=-=⎨ ⎪-≤≤⎪⎩ 根据条件①和②,可设2(,)x y ϕ的通解为 21(,)sin()e n x b n n n y x y A b π πϕ∞ -==∑ 由条件③有 00100(0)sin()() n n U U y y d n y b A U U b y y d y b d b π∞ =⎧ -≤≤⎪⎪=⎨⎪-≤≤⎪⎩∑ 两边同乘以 sin( ) n y b π,并从0到b 对y 积分,得到 0002211(1)sin()d ()sin()d d b n d U U y n y n y A y y y b b b b d b b ππ=-+-=⎰⎰022sin() ()U b n d n d b ππ 故得到 (,)x y ϕ=0022 121sin()sin()e n x b n U bU n d n y y b d n b b π πππ∞-=+∑ 4.3 求在上题的解中,除开0U y 一项外,其他所有项对电场总储能的贡献。并按 20 2U W C e f = 定出边缘电容。 解 在导体板(0=y )上,相应于 2(,)x y ϕ的电荷面密度 题 4.2图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4版)教学指导书 第5章 平面电磁波

第5章 平面电磁波 5.1基本内容概述 本章讨论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传播的特性,主要内容为: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的理想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导电媒质中的传播特性,电磁波的极化,均匀平面波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相速与群速。 5.1.1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1.均匀平面波函数 在正弦稳态的情况下,线性、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的无源区域的波动方程为 220k ∇+=E E 对于沿z 轴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E 仅是z 坐标的函数。若取电场E 的方向为x 轴,即x x E =E e ,则波动方程简化为 22 2 d 0d x x E k E z += 沿+z 轴方向传播的正向行波为 ()j jkz x m z E e e φ-=E e (5.1) 与之相伴的磁场强度复矢量为 ()()z k z z ωμ = ⨯H e E 1 j jkz y m E e e φη -=e (5.2) 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瞬时值形式分别为 (,)Re[()]cos()j t x m z t z e E t kz ωωφ==-+E E e (5.3) (,)Re[()]cos()j t m y E z t z e t kz ωωφη ==-+H H e (5.4) 2.均匀平面波的传播参数 (1)周期2T π ω = (s),表示时间相位相差2π的时间间隔。 (2 )相位常数k =(rad/m ),表示波传播单位距离的相位变化。 (3)波长k π λ2= (m ),表示空间相位相差2π的两等相位面之间的距离。 (4)相速p v k ω ==m/s ),表示等相位面的移动速度。 (5 )波阻抗(本征阻抗)x y E H η= =Ω),描述均匀平面波的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大小及相位关系。在真空中,3771200 0≈== =πεμηη(Ω) 3.能量密度与能流密度 在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波的电场能量密度等于磁场能量密度,即 221122 εμ=E H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