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桥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
苏州古宅雕花梁内容

苏州古宅雕花梁内容
苏州古宅雕花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装饰元素,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在苏州古宅中,雕花梁常常被用于装饰大厅、厅堂、门楼等重要的建筑部位,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艺术美感。
苏州古宅雕花梁的内容多样,常见的雕刻图案有以下几种:
1. 历史人物:常以古代文人、名士、将领等历史人物形象为主题,通过雕刻反映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
2. 自然景观:描绘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自然元素,以表现出世外桃源般的安详和宁静。
3. 神话传说:根据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神仙等形象进行表现,寓意吉祥和美好。
4. 人物故事:通过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等,讲述一种寓意深刻的故事。
5. 纹饰图案:以花纹、古代文字等几何图案作为设计元素,表现出苏州传统文化的特点。
以上是苏州古宅雕花梁常见的内容,每幅雕刻作品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刻画,展现了苏州传统手工艺术的精髓和卓越。
九曲桥的外观结构和用途

九曲桥的外观结构和用途九曲桥是中国苏州市苏州园林中最著名的一座桥梁,深受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它位于苏州市最古老的园林之一——拙政园内,被誉为中国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
九曲桥的外观结构非常独特,它由16个石拱桥和8个石雕大桥组成,整座桥呈现出一个蜿蜒曲折的形状。
这个设计与它的名字“九曲桥”一脉相承,因为九曲桥的设计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九曲一心”理念,象征着人们的内心要如九曲一心那样曲折、迂回,方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和境界。
九曲桥的桥面上铺设着青石板,整座桥的护栏和桥头石雕均由白玉石雕琢而成,以增加桥梁的美观性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
九曲桥的用途主要是作为园林中的一条步行通道,连接拙政园中皮革市场与越光楼。
九曲桥连接了拙政园四周的湖泊、小岛和岸边景点,使游人能够徜徉在水景环绕的园林中,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
九曲桥的风景如诗如画,桥面铺设的青石板光滑平整,人们走在上面仿佛和天地之间没有隔阂,步伐也变得不再急促。
桥两侧的景色也是美不胜收,湖泊上漂浮着粼粼波光,远处的亭台楼阁隐隐可见,桥下的湖水中荷叶齐齐,葱翠欲滴,仿佛整个世界都和谐而安宁。
除了美丽的景色,九曲桥还有许多文化和历史的内涵。
九曲桥的构造复杂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
桥上的石雕栏杆和桥头的石雕也是精湛的工艺品,雕刻内容包括动物、花卉和神话故事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启迪。
九曲桥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九曲桥所代表的“九曲一心”的理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九曲一心是一种哲学上的理念,强调了曲折、迂回的方法才能获得真理和境界的观念。
这种思想被应用在九曲桥的设计之中,通过桥的曲折造型,表达了人们走进拙政园静谧的环境中时,内心应该要如九曲一心那样开放、曲折。
九曲桥是苏州园林中一座充满诗意和哲学思考的桥梁,它的外观独特美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
同时,它也作为一座连接景点的通道,让游客能够在湖光山色之中,享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
古代桥的寓意和象征

古代桥的寓意和象征在中国古代,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工具,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从古至今,桥梁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桥梁象征着团结与和谐。
在古代,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它使得人们可以跨越河流、山峦等自然障碍,实现交流与往来。
这种交流与往来有助于增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因此,桥梁在古代被视为团结与和谐的象征。
其次,桥梁寓意着繁荣与发展。
在古代,桥梁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因此,一座座雄伟壮观的桥梁成为了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同时,桥梁的建成也有助于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因此,桥梁在古代被视为繁荣与发展的象征。
再者,桥梁象征着智慧与创新。
在古代,桥梁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如力学、材料学、地理学等。
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因此,桥梁在古代被视为智慧与创新的象征。
此外,桥梁还寓意着忠诚与信仰。
在古代,许多桥梁都是为了纪念忠臣义士、神明传说而修建的。
这些桥梁见证了古人对忠诚、信仰的追求与坚守,成为了忠诚与信仰的象征。
例如,赵州桥就是为了纪念唐代忠臣李靖而修建的,它见证了古人对忠诚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总之,古代桥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它既象征着团结与和谐,又寓意着繁荣与发展;既象征着智慧与创新,又寓意着忠诚与信仰。
这些寓意和象征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州古桥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

苏州古桥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作者:沈海龙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8期摘 ; ;要:苏州古桥是指苏州城区内现存的从宋代至明清两代所遗存的一百多座古代桥梁。
苏州古桥在形制上匠心独具,造型丰富,桥面和栏杆工艺装饰复杂精美,题材丰富。
无论桥名、建筑特色、桥面纹饰还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无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苏州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
关键词:古桥 ; ;装饰纹样 ; ;象征 ; ;文化内涵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境内河港交错,素有水城,桥乡之称。
因此,古桥分布广、数量多,尤其是保留的明清古桥最多,如彩云桥、吴门桥、晋安桥、行春桥、越城桥等。
根据史料记载,光市区就保留着明代桥梁311座,清代310座,可谓历史遗存丰富。
这些古桥沟通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同时也凝聚了苏州人民卓越的智慧,显示了苏州工匠精湛的造桥技艺,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体现了苏州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在水文、装饰、人文风俗、现代景观属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可研究性。
同时,深厚的文化浸染也使得苏州古桥具备了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了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处处体现出鲜明的地方民俗特征。
另外,苏州地区的明清古桥非常重视装饰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它的装饰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意蕴和审美理想,可以看到其艺术特色、民风习俗和人文精神。
“苏州的老桥,叠石甃甓、奇功致密。
石桥两旁的石栏望柱雕有立体狮首或镶嵌抱鼓石。
栏板正、背面都雕饰有文字或图案,雕刻桥名、桥联、修建年代,并雕以如意、定胜、莲瓣等吉祥图案。
”[1]桥面和栏杆工艺装饰复杂精美,题材丰富。
无论桥名、建筑特色、桥面纹饰还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无不蕴涵着丰富的喻义,体现在苏州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极具研究价值。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
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其丰富多样、精美考究的雕刻纹饰,其雕刻装饰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利用雕刻的手法将大量的人文思想信息、信仰追求描绘在建筑构件之上,展现了当地人民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水平,并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
浅淡苏州古桥建筑的独特文化

浅淡苏州古桥建筑的独特文化本文提要:用所调查、搜集的部分苏州古桥(含部分新桥)建筑艺术文化元素,包括立碑石、布楹柱、雕栏板等素材,浅述它们在深化桥梁建筑意蕴的独特魅力,探索其在升华桥梁建筑艺术的作用,旨在推动苏州古桥乃至我国古桥保护事业的发展。
(一)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将建筑艺术看作为物质性最强的艺术,把文学视为精神性最强的艺术。
人们都知道,石头、混凝土、钢材等建筑材料,本身完全没有精神性,只能按照重量规律来造型物质。
任何建筑物要实现其功能要求,必须用工程材料来构筑,并受到力学的制约,它的构件组合和空间造型,基本上是几何形态的、抽象的,难以具体表述它特定的意蕴。
而文学是语言艺术,具有表意上的细腻、灵活等独特的优势。
建筑语言所碰到的表意上的障碍,恰恰是文学语言、尤其是中国文学语言之擅长。
我们的祖先,早就以其无比的智慧,在建筑形象中嫁接上文学语言,充分调动文学语言来深化建筑意蕴。
苏州古代桥梁在这方面就是运用了这种手法,采取多姿多彩的形式,如立碑石、布楹柱、雕栏板(杆)等,从而丰富了桥梁的建筑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象,不失为姑苏吴文化的一朵奇葩。
立碑石。
将文字刻在碑石上,再将碑石组织到桥梁建筑中,是中国传统建筑融合文学语言的一种较为郑重的形式。
碑可以是一块纯朴的简单碑石,也可以由碑座、碑身和碑首组成的隆重形象,甚至可以辟建碑亭。
这些碑,集文学、书法、雕刻艺术于一身,本身就构成了建筑小品,如北京西郊卢沟桥的碑亭便是典型之作,碑石上刻有《卢沟晓月》,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笔。
苏州古桥桥碑更为普遍。
如城东南郊的宝带桥,始建成于唐元和年间(公元816-819年),为53孔连缀石拱桥,全长317米,是我国保存至今的四座古桥之一(见注)。
宝带桥北逸有石塔和碑亭,碑亭以花岗石叠砌,单檐歇山造,虽然比不上卢沟桥碑亭那样庄重精致,却也显得古朴素雅,碑亭内置石碑,碑上刻有清代张松声的《重修宝带桥》碑记。
苏州吴江风仙桥,南北逸各建有碑亭一座,式样、尺寸相仿,隔河相望,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两座碑亭均歇山顶,正脊雕饰八仙图案,造型秀逸,四脊翼角飞翘,如春燕凌空;亭内均置石栏坐槛,供过路人歇脚休息;两亭碑石上分别阴刻联词,南亭是“化日光天,相安无躁;栉风沐雨,且住为佳”,北亭有“坐而言矣,起而行矣;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古代桥的含义

古代桥的含义
古代桥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文明和历史的见证。
以下是一些古代桥的常见含义:
1. 文化传承:古代桥往往代表着文化的传承。
许多古老的桥梁建筑技艺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工艺,通过这些桥梁,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艺术和智慧。
2. 历史见证:古代桥通常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见证了当地的兴衰和演变。
桥上的石刻、雕塑、建筑风格等元素都是历史的镜子,反映着过去的岁月。
3. 祈愿和象征:在一些文化中,桥也被视为连接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象征。
人们常在桥上祈愿平安、幸福,同时桥也代表着友谊和团结。
4. 文学艺术意义:古代桥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常成为重要的意象。
诗人、画家常以桥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爱情、时光流转的感悟。
5. 地标和城市形象:一座古代桥也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塑造了城市的独特形象。
许多古老城市的桥梁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而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总的来说,古代桥的含义超越了纯粹的交通功能,它们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沉淀,是时间的见证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城市和人们心灵的象征。
古代建筑纹样及寓意

古代建筑纹样及寓意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纹样承载了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些纹样通过建筑的装饰,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祈福的追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建筑纹样及其寓意。
一、凤凰纹凤凰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未来和繁荣昌盛。
在古代建筑中,凤凰纹常常出现在屋顶、门楣以及墙壁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平安和幸福。
二、龙纹龙纹是古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纹样,它代表着权力和尊贵。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动物,被视为皇权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威严。
在古代建筑中,龙纹常常出现在殿堂、宫殿以及官府等地方,通过它的装饰,彰显了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力。
三、莲花纹莲花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纯洁和吉祥。
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花,被视为纯洁和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品质和幸福的生活。
在古代建筑中,莲花纹常常出现在庭院、花坛以及建筑物的装饰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纯洁和幸福。
四、云纹云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祥瑞和吉祥。
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物,被视为祥瑞和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在古代建筑中,云纹常常出现在屋顶、墙壁以及柱子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幸福和好运。
古代建筑纹样的寓意丰富多样,它们不仅仅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些纹样通过建筑的装饰,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祥和和幸福的居住环境。
通过观察和欣赏这些纹样,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够从中汲取启发和正能量。
总结起来,古代建筑纹样及其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建筑的装饰,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凤凰纹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龙纹代表着权力和尊贵,莲花纹象征着纯洁和吉祥,云纹寓意着祥瑞和好运。
这些纹样的存在,不仅增添了古代建筑的美感,更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
苏州古桥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

苏州古桥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作者:沈海龙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8期摘 ; ;要:苏州古桥是指苏州城区内现存的从宋代至明清两代所遗存的一百多座古代桥梁。
苏州古桥在形制上匠心独具,造型丰富,桥面和栏杆工艺装饰复杂精美,题材丰富。
无论桥名、建筑特色、桥面纹饰还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无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苏州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
关键词:古桥 ; ;装饰纹样 ; ;象征 ; ;文化内涵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境内河港交错,素有水城,桥乡之称。
因此,古桥分布广、数量多,尤其是保留的明清古桥最多,如彩云桥、吴门桥、晋安桥、行春桥、越城桥等。
根据史料记载,光市区就保留着明代桥梁311座,清代310座,可谓历史遗存丰富。
这些古桥沟通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同时也凝聚了苏州人民卓越的智慧,显示了苏州工匠精湛的造桥技艺,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体现了苏州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在水文、装饰、人文风俗、现代景观属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可研究性。
同时,深厚的文化浸染也使得苏州古桥具备了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了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处处体现出鲜明的地方民俗特征。
另外,苏州地区的明清古桥非常重视装饰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它的装饰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意蕴和审美理想,可以看到其艺术特色、民风习俗和人文精神。
“苏州的老桥,叠石甃甓、奇功致密。
石桥两旁的石栏望柱雕有立体狮首或镶嵌抱鼓石。
栏板正、背面都雕饰有文字或图案,雕刻桥名、桥联、修建年代,并雕以如意、定胜、莲瓣等吉祥图案。
”[1]桥面和栏杆工艺装饰复杂精美,题材丰富。
无论桥名、建筑特色、桥面纹饰还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无不蕴涵着丰富的喻义,体现在苏州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极具研究价值。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
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其丰富多样、精美考究的雕刻纹饰,其雕刻装饰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利用雕刻的手法将大量的人文思想信息、信仰追求描绘在建筑构件之上,展现了当地人民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水平,并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古桥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摘要:苏州古桥是指苏州城区内现存的从宋代至明清两代所遗存的一百多座古代桥梁。
苏州古桥在形制上匠心独具,造型丰富,桥面和栏杆工艺装饰复杂精美,题材丰富。
无论桥名、建筑特色、桥面纹饰还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无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苏州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境内河港交错,素有水城,桥乡之称。
因此,古桥分布广、数量多,尤其是保留的明清古桥最多,如彩云桥、吴门桥、晋安桥、行春桥、越城桥等。
根据史料记载,光市区就保留着明代桥梁311 座,清代310 座,可谓历史遗存丰富。
这些古桥沟通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同时也凝聚了苏州人民卓越的智慧,显示了苏州工匠精湛的造桥技艺,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体现了苏州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在水文、装饰、人文风俗、现代景观属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可研究性。
同时,深厚的文化浸染也使得苏州古桥具备了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了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处处体现出鲜明的地方民俗特征。
另外,苏州地区的明清古桥非常重视装饰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它的装饰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意蕴和审美理想,可以看到其艺术特色、民风习俗和人文精神。
“苏州的老桥,叠石?L 甓、奇功致密。
石桥两旁的石栏望柱雕有立体狮首或镶嵌抱鼓石。
栏板正、背面都雕饰有文字或图案,雕刻桥名、桥联、修建年代,并雕以如意、定胜、莲瓣等吉祥图案。
” [1] 桥面和栏杆工艺装饰复杂精美,题材丰富。
无论桥名、建筑特色、桥面纹饰还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无不蕴涵着丰富的喻义,体现在苏州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极具研究价值。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
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其丰富多样、精美考究的雕刻纹饰,其雕刻装饰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利用雕刻的手法将大量的人文思想信息、信仰追求描绘在建筑构件之上,展现了当地人民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水平,并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
因此,题材、纹饰、排列、组合、秩序的选择与应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隐藏着象征寓意。
一、古桥纹样的题材与分类作为建筑,或者说作为雕塑的苏州桥,就是“凝固的一刹那” [2] 。
就桥身而言,装饰纹样也是凝固在桥上的艺术。
苏州古桥的装饰形式一般依附于桥身,纹饰多在桥身正面的桥面上以及桥两侧栏杆的望柱上,另外,在古桥的一些附属配套构建上也配以大量的装饰纹样,诸如在桥亭、桥碑、桥头抱鼓石上均以各种纹样加以美化。
桥身正面栏板的花纹形式多以“月华纹”为主,桥栏杆及其望柱或券石上则多以莲花或莲蓬为主要图案,并在莲蓬及荷花之下衬托荷叶。
其雕工洗练、异常精细,以浅浮雕为主,层次变化丰富,两侧绝不雷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位于胥门念珠街中段,夸学士河上的来远桥,平江路北段的胡厢使桥即为这一装饰纹样的典型代表。
集中体现了苏州古代匠工们在桥梁绘画艺术、雕刻技艺及设计艺术上的高超技巧。
除上述装饰纹样之外,吉祥纹样是苏州古桥梁雕刻艺术运用最多的一种装饰内容,题材异常的广泛,形式也是极其丰富。
这些纹饰可以分为以下门类:第一类为动物类,常见的有蝙蝠、梅花鹿、鹤和龟、麒麟和喜鹊、狮子、象、鱼和龙; 第二类为植物类,包括牡丹、莲花、灵芝、岁寒三友、四君子等; 第三类为人物类,包括佛像、刘海、和合二仙、文武财神、渔樵耕读、古代雅士;第四类为图案类,包括如意纹、八宝纹、暗八仙、轮回旋水纹。
这些图案大多分布在桥两侧的护栏板上,以及两侧的栏杆内外侧,在桥头的抱鼓石及锁石上也时常分布着该类题材的纹样。
另一点要说明的是,在桥身券下侧有时也会有该类题材的图案出现。
苏州古桥的装饰纹样题材丰富,种类繁多,这些装饰纹样无不和桥面石阶及栏杆不规整的节奏护卫对照,相互应和,极大地增强了苏州古桥的韵律和节奏感。
它和桥名一道构成了苏州古桥的艺术特色,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苏州的民俗风情。
另外,苏州古桥装饰上又体现了艺人们精湛的建筑技艺,其多样的装饰手法,运用谐音、借喻、象征等表现思想,因物喻义、托物寄情。
在雕饰中轻盈细腻、寓意丰盈; 在环境间与景同构、和谐统一;在功能里实用美观、体现多元;在文化内隐喻寄托、祈福求祥。
其形式和内涵与地方的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递着丰腴的人文信息。
苏州经济的富庶,造就了地方丰富多彩的文化。
善良的苏州人在传统观念中坚守着仁者之心,笃信“天地造化,阴阳和合”,与自然和谐相处; 待人接物,以忠厚为本,万事都图个吉利,把追求福、禄、寿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
苏州古桥上多样化的吉祥装饰纹样无不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思想,传递出古代民间的事实,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和人文内涵。
二、古桥纹样的象征寓意(一)以蝙蝠图案谐音福桥栏上的蝙蝠图案一般和如意纹同时出现,桥栏及护板上饰一蝙蝠,在明清,随着吉祥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谐音寓意的流风之下,使人们想到了蝙蝠的“蝠”与“福”字谐音,才将它与幸福联系起来。
而其实在内容上并无多大脸型,一旦成为“福” 的形象,不论在器物上、建筑上及绘画和服饰上,处处都能看得到蝙蝠的影子。
有时在桥栏上可以同时出现五只蝙蝠,五只蝙蝠嘴衔灵芝,或伴随如意纹出现。
五福之“五”其基本的寓意为:一长寿,二荣华,三康宁,四善德,无善终。
这五个方面体现了苏州人的幸福观。
尽管每个时代的幸福观不一样,但五福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最基本的心灵渴望,所以,桥栏上的蝙蝠纹样的应用,多是与其他内容相配合使用的,如蝙蝠和如意,即指“福寿如意”,蝙蝠和铜钱的出现,代表“福在眼前”。
(二)以牡丹图案喻富贵古人视富为福。
《释名?释言语》:“福,富也。
”《礼记? 郊特牲》:“富也者,福也。
”所以,《尚书?洪范》将富列为“五福”之首,因此,富贵是古人认为的人生福气之一,追求富贵也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精神奋斗的动力。
牡丹纹之所以会成为苏州桥梁上经常使用的题材,其根本的原因是牡丹本身雍容华贵。
花朵硕大而艳丽,自唐代以来被称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的特质,不少文人为之著书立说,使得牡丹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备受推崇。
另外,画家及雕刻工匠,绘制花卉,不论是盆栽还是瓶花,多是花朵累累,繁花似锦,即使是折枝小品,也是繁星点点。
而在绘制牡丹的时候,往往一枝独秀,但却富贵十足,并不显得孤傲。
佛教中的宝相花,花朵硕大,似有牡丹的外形,却是由人虚构出来的,出于宗教使用目的,显得过于庄严。
只有牡丹,真实而自然,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均呈现十足的富态。
人们将牡丹刻制在古桥的栏板、望柱、横帽石梁上,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富贵的追求朴素思想。
(三)鹿与禄中国人喜欢鹿,因为它性情柔顺、敏捷,并且药用价值很高。
鹿在苏州古桥的装饰纹样中同样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从吉祥寓意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匠人们将抽象的“禄”观念形象化,在谐音中找到了动物中的“鹿”。
在苏州古桥装饰图案中鹿的造型常常伴随着鹤的图案一同出现,,这种搭配代表了“六合同春”,又成为老寿星的坐骑,象征长寿。
这种吉祥的含义如果去掉“禄”的谐音,必然会使人们产生很多美好的联想,极大地丰富了图案本身说蕴含的象征内容。
这也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福、禄、寿的美好人生追求。
(四)对功名的追求苏州自古以来经济富庶,文化氛围浓郁,产生过大量的文人。
教育及文化风气的盛行,使得人们把对科举仕途的追求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步。
几乎全社会都赞赏从读书到做官的风光历程,所谓“天上麒麟儿,人间状元郎”“鲤鱼跳龙门”“望子成龙”。
从读书、科技、中第、做官,乃至到晋爵封侯都已经形成了人们观念中一条最荣耀的光辉之路。
这在苏州古桥装饰艺术上也表现得异常活跃。
此类表现对功名追求的图案大致有如下几种象征寓意:鱼的造型大多指“鲤鱼跳龙门”,跳过龙门而成龙,比喻科技中第而身价百倍; 鱼和龙成对出现,则喻指鱼龙互化。
民间传说中有“鱼化龙”,以此比喻中举。
龙形图案则有“望子成龙”飞黄腾达,出人头地之意。
一只鸭子口衔芦草,借“鸭” 旁之“甲”,芦草寓“连科”,一甲一名为状元。
如出现兰草、茉莉、桂花这三种吴地常有的香花植物,喻状元、会元、解元之“三元”。
桂花和蟾蜍,则比喻蟾宫折桂。
鹭鸶、莲花、芦草,用谐音手法寓意一路连科。
(五)祈盼长寿苏州古桥装饰纹样中另一类是和长寿相关的。
1. 灵芝和寿桃类。
古人在新春佳节往往会饮用桃汤,挂桃符,用来驱邪祈福。
给人祝寿,大多也用面粉做成寿桃形状的食物。
因此桃形纹样,在古人心中已经约定俗成为长寿的象征。
灵芝有很强的药用价值,为瑞草,食之可以使人长寿,且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2. 鹿、龟、鹤和松树类。
在这一类装饰文纹样中,其寓意的方式,有的取其谐音,有的则根据该类事物的性状。
鹿与鹤,以谐音的方式取其寓意为“六合同春”,而龟和鹤又是长寿的动物,民间传说中仙人身边经常有仙鹤,且经常衔着寿桃、灵芝,组成“松(龟)鹤延年”和“鹿食百草”图,以此象征长寿。
这些图案都集中体现了当地百姓对幸福长寿的渴望和追求。
(六)吉利平安造桥铺路,本为造福乡里,图的就是出行便利,出门吉祥平安。
因此,在苏州古桥的另一类题材:鸡、如意、大象、麒麟、石狮、龙、暗八仙、竹子等纹饰经常出现在古桥的桥栏板、望柱、抱鼓石上,一方面该类装饰纹样美化了桥梁的构成形式,增强了苏州古桥独特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蕴含着浓郁的地方民俗与文化内涵。
古人重吉,以鸡谐音为最理想的选择,鸡不仅是一种家禽,作为守信报时的动物,被人赋予“五德”。
在苏州桥栏上的吉祥纹样中,鸡的图案显然有“大吉”“吉庆有余”“金鸡报晓”等寓意。
有的桥身护栏左右两侧还出现了暗八仙纹样:葫芦、团扇、宝剑、莲花、花笼、渔鼓、横笛、阴阳板。
因只采用神仙所执器物,不直接出现仙人,故称暗八仙。
“暗八仙”又可称为“道家八宝”,暗指吉祥,用其万能的法术来驱凶辟邪、祈福增寿。
如意纹在古桥上的装饰一般和其他纹饰搭配出现,诸如蝙蝠、柿子,其基本的寓意为“福寿如意”“事事如意” ; 大象以浅浮雕的形式出现在桥头望柱和护栏挡板上,驮着花瓶和万年青,意为“太平有象”和“万象更新”。
充分展现了古代苏州人民对国家和社会平安稳定的渴望。
狮子一般为古桥上的形式最丰富和常见的桥兽石雕,种类也很多。
桥狮石雕作为独立的艺术品置于古桥桥头,古人把它作为古桥的守护神,造型千姿百态。
一般是作为镇桥兽的作用出现的。
狮作为百兽之王,人们希望桥狮能威镇百兽,威震四方,战胜各种邪恶,保证古桥的安全永固。
所以古人在桥头安装桥狮,在举行古桥启用时,往往会给桥狮挂红披彩,寄托人们渴求平安的期望。
如虎丘的海涌桥、塔影桥、第二横河的福民桥,乃至城外横塘的行春桥,都装饰着丰富的狮子造型,其形式非常生动,艺术感极强。
(七)文人的雅趣与修养苏州古代文化发达,儒风盛行,文人雅士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