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歌曲文化
介绍泉州的闽南语歌曲

泉州是福建省的一个城市,属于闽南地区,因此具有浓厚的闽南文化。
在泉州及其周边地区,有许多以闽南语演唱的歌曲,这些歌曲通常富有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情感和文化。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泉州闽南语歌曲,以及它们的简单介绍:
1. 《我的家在东莒》:歌曲表达了对东莒美丽风景和浓厚乡情的热爱,是泉州地区的一首经典。
2. 《浪淘沙》:这首歌以闽南语演唱,歌词描绘了泉州的沙滩和海边景色,展现了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
3. 《故乡的云》:歌曲以柔美的旋律和悠扬的闽南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歌颂了家乡的美好。
4. 《榕树下》:歌曲以榕树为象征,歌颂了泉州的榕树文化和对故乡的热爱。
5. 《风雨同舟》:歌曲表达了在困难时刻,家乡人民同舟共济的决心和团结精神。
6. 《夜来香》:以夜来香花为题材,歌曲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具有温馨的情感色彩。
这些歌曲通过动人的旋律和真挚的歌词,传递了泉州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风情。
在泉州及其周边地区,这些歌曲常常成为庆典、聚会等场合的音乐背景,也是人们表达乡愁和思念的情感媒介。
闽南语经典老歌十五首

闽南语经典老歌十五首闽南语是中国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澎湖等地。
闽南语经典老歌是闽南语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下面列举了十五首经典闽南语老歌,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一、《阿美阿美》《阿美阿美》是一首由黄小琥演唱的闽南语歌曲,歌曲以浪漫的方式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和悲伤。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人,歌词简洁明了,深受广大闽南语歌迷的喜爱。
二、《爱拼才会赢》《爱拼才会赢》是一首由潘美辰演唱的闽南语歌曲,歌曲以励志为主题,鼓励人们勇往直前,努力拼搏。
这首歌曲的歌词深情而又真实,旋律激昂动听,广受年轻人的喜爱。
三、《夜来香》《夜来香》是一首经典的闽南语老歌,由林清玄演唱。
这首歌曲以夜来香为象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动人,歌词简洁明了,深受听众喜爱。
四、《海韵》《海韵》是一首由陈淑桦演唱的闽南语歌曲,歌曲以大海为背景,表达了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歌曲旋律悠扬动听,歌词充满诗意,深受广大闽南语歌迷的喜爱。
五、《千言万语》《千言万语》是一首由罗志祥演唱的闽南语歌曲,歌曲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爱人深情的思念之情。
这首歌曲旋律流畅动听,歌词简洁明了,广受年轻人的喜爱。
六、《爱你一万年》《爱你一万年》是一首由郑伊健演唱的闽南语歌曲,歌曲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爱人深情的承诺和信任之情。
歌曲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真挚感人,深受听众喜爱。
七、《小夜曲》《小夜曲》是一首经典的闽南语老歌,由王杰演唱。
这首歌曲以夜晚为背景,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和渴望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动人,歌词简洁明了,深受广大闽南语歌迷的喜爱。
八、《黄昏恋》《黄昏恋》是一首由叶倩文演唱的闽南语歌曲,歌曲以黄昏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的青春和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
这首歌曲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真实感人,广受听众喜爱。
九、《思乡曲》《思乡曲》是一首经典的闽南语老歌,由谢金燕演唱。
这首歌曲以思乡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用闽南语演唱的歌

用闽南语演唱的歌有:
1.《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曲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歌词
中融入了闽南人的生活态度和拼搏精神。
2.《舞女》:这首歌讲述了一个舞女的故事,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
和苦涩,同时展现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浪子的心情》:这首歌表达了一个浪子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于
生活的无奈,旋律中充满了浓厚的闽南风情。
4.《一步一脚印》:这首歌描述了一个人从平凡到成功的历程,歌
词简洁明了,富有启示意义。
5.《阮若打开心来看》:这首歌以一个女子的角度,表达了对爱情
和生活的感受,歌词深情动人。
6.《歹势》:这首歌讲述了一个人的自我反省和悔过,歌词中融入
了闽南人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7.《缘份》:这首歌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等待,歌词中融入了闽
南人对于缘分的理解和信仰。
8.《谁人不是为情颠倒》:这首歌描写了爱情的痛苦和辛酸,同时
也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9.《伤心酒店》:这首歌描述了一个人在酒店中回忆过去的情景,
歌词中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悲伤。
10.《月娘知影》:这首歌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月亮的思念和对于爱情
的期待,歌词简洁优美,富有诗意。
浅谈闽南文化中的闽南民间歌谣

浅谈闽南文化中的闽南民间歌谣蔡家谱闽南歌谣与闽南文化的构成关系极其密切,是闽南文化的折射和体现。
闽南文化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关系相当大,闽南民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闽南文化独有的丰富内容。
中原文化因北方汉人的大量的迁入而传入闽,所以福建闽南歌谣中的许多表现与中原文化相关的内容。
如闽南民歌当中的传说故事歌——史诗类:德化的《舜哥歌》从盘古开天地唱起,讲了尧舜禅让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唱的:姚舜行孝传天下,堪称国内第一人;尧帝当面就禅让帝位自称臣。
姚舜听了心不宁,便对尧帝当面讲分明:帝殿君王的福分,从小不敢相争登。
尧帝再三表真诚,行孝爱民人人敬;。
安溪的茶歌调《孟姜女送寒衣》对孟姜女从成婚到为丈夫寒衣再到与秦王对骂进行描写,以致“秦王被骂跳入海,东海传来水牛声。
”许多传说故事歌中的人物和情节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中原。
福建的宗教十分兴盛,特别是佛教和道教长期影响着福建人民的生活。
如惠安的《正月正》歌中有一段唱佛教的盂兰盆节的热闹:“盂兰大会号无遮,到处募缘笑语哗。
演唱《木连》三日夜,纷纷看剧乱如麻。
”各类巫师在举办各种法事时常唱出独特的经咒诀术歌谣,如永春的《乌髻观音咒》、《黄公祖师咒》、德化的《关帝咒》等闽南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多元性,闽南歌谣的特点与闽南文化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这里说的多元性指的是闽南缺乏一种征服力很强的强势文化,谁也征服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由此形成的文化割据的状态。
在闽南文化当中有:厦门文化(作为经济特区和历史上五口通商的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交流,这是主要针对岛内而言的,针对岛外,海沧、杏林、集美、同安,又因距离差距大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方言区,这是由于这些地方靠近内陆又没有对外开放所决定的。
)、泉州文化(沿海的石狮、晋江文化与山区的安溪、永春文化又不一样。
)、漳州文化(从石码、东山、漳州市区等地又随着地理位置、经济情况的差异表现出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闽南语歌曲生命的意义

闽南语歌曲生命的意义闽南语歌曲生命的意义闽南语歌曲作为闽南地区民众对生活、情感、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真实表达,承载着丰富的生命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
首先,闽南语歌曲是一种传承和宣扬文化的载体。
闽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闽南语歌曲是这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歌曲以其朴实、真挚的方式,将传统的价值观、道德准则、民间故事等进行传承和宣扬。
闽南语歌曲中的歌词往往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使得听众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智慧和价值。
同时,闽南语歌曲也通过音乐表达了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片土地。
其次,闽南语歌曲承载着民众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在闽南地区,闽南语歌曲常常以真实的情感赢得了民众的喜爱。
这些歌曲内容丰富多样,有些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有些歌曲用词朴实直接,直抒胸臆,表达了民众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闽南语歌曲歌手常常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唱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给人们带来共鸣和慰藉。
在生活的喜怒哀乐中,闽南语歌曲成为人们情感寄托的出口,成为人们内心情感的宣泄。
而且,闽南语歌曲也是人们对历史温暖记忆的追忆。
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经经历过风雨飘摇,但人们对这段历史仍然保持着浓厚的情感。
闽南语歌曲通过歌词和旋律将民众带回到那段历史,唤起他们对过往岁月的记忆。
这些歌曲常常以真实的感受和情感叙述当时的人们的生活和境遇,记录了过去的岁月和人们的心路历程。
通过闽南语歌曲,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丰富性,增强对历史的认同和传承。
最后,闽南语歌曲也是传递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人们在面对社会问题和困境时,常常以歌曲作为表达、呼唤正义的工具。
闽南语歌曲中有不少歌曲关注社会公平、法律正义等社会问题,并以歌曲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讴歌和批判。
通过这些歌曲,闽南地区的民众能够听到社会问题的声音,同时也对不公不义发出自己的呐喊。
这种带有社会责任感的音乐表达,让人们意识到社会的不完美,并呼吁大家共同努力,让社会更加美好。
第九集《从闽南语歌曲文化意涵看其在大陆的发展前景》

第九集《从闽南语歌曲文化意涵看其在大陆的发展前景》。
闽南乡亲遍布世界,近8成台胞的祖籍地为闽南。
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深受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的喜爱。
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的活跃体现在闽南地区的流行音乐领域,就是闽南语歌曲的风行。
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海峡两岸开放探亲之后,台湾原创闽南语歌曲更是铺天盖地而入,大街小巷,广播、舞厅、卡拉OK厅里随处都能听到那清新悦耳的旋律、柔情甜蜜的乡语,闽南语音像制品更是出现巅峰热卖的高潮。
闽南语歌曲有人说是“土歌”,准确来说是“乡音”,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
今天,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无不是唱着“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长大的。
“土歌”给他们的童年带来欢乐,“土歌”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意志和力量。
歌曲沈文程《人生舞台》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场面背后,静下来仔细想想看看,都是清一色从台湾涌进的闽南语歌曲,大陆原创闽南语歌曲几乎空白。
直到今日,这种“一边倒”的怪象仍然存在,实是令人费解,令人不安与心痛。
而我们若要分析作为闽南文化起源的闽南祖地的闽南语歌曲发展为何如今仍然不如台湾,就要从台湾闽南语歌曲的特点入手来分析。
可以这么说,闽南语歌曲是闽南语族群民众心声的“发声”,不同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台湾民众不同的社会心理、文化心态。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悉:第一类是离别、怀乡、寻根题材的闽南歌曲,表达思念家乡、渴望回归故里的心情。
如《望乡调》、《思想起》、《思念故乡》、《港边惜别》《望你早归》、《港都夜雨》、《异乡夜月》、《百家春》、《台东调》、《浪子的祈祷》等。
这一题材的闽南歌曲反映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祖根意识和族群观念。
这一社会心理、文化心态受着历史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
台湾民众是以来自中原而定居闽粤的移民为主,这种移民经历,使台湾文化具有鲜明的移民文化特征。
反射在民众的文化心理上,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表现为不断追问“我从哪里来”的强烈的祖根意识。
闽南民谣

闽南民谣
闽南民谣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是闽南文化寻根的一块活化石,其发生发展和宗教文化也有着亲缘关系。
同时,闽南民谣无论是词汇、方音、方韵,还是基本曲调,对于南戏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特殊的贡献。
闽南流传下来的民谣将山水、树木、房屋、动物、气候等融为一体,或描述幼儿游戏,或刻画年节喜庆活动,或表现田园风光、生活习俗,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互动、融洽、和谐,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闽南民谣的传唱,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从中感受到祖先代代相传的生活背景、历史轨迹与文化内涵。
部分闽南民谣
1、《跳火囤》:跳火囤,火拉轮。
公担金,婆担银。
担入厝,箜箜富;担入厅,好名声;好做人;担阿无埭下,放入灶厨脚下。
2、《月娘月光光》:月娘月光光,阿公掘菜园,菜园掘松松,阿公欲种葱。
葱无芽,欲种茶,茶无花,要种瓜,瓜无子,掠着一只大猫鼠,阿公气甲欲要死,阿妈叫伊返去种木耳。
3、《天乌乌》:天乌乌要落雨,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旋鰡鼓,依哟嗄都真正趣味。
阿公仔要煮咸,阿妈要煮淡,俩人相打弄破鼎,依哟嗄都啷当叱当枪,哇哈哈。
阿公仔要煮咸,阿妈要煮淡,阿公仔要煮咸,阿妈要煮淡,俩人相打弄破鼎,依哟嗄都啷当叱当枪,哇哈哈。
4、《羞羞羞》:羞羞羞!未见诮,人插花,伊插草,人抱婴,伊抱狗,人未嫁,伊先随人走,人坐轿,伊坐粪斗,人困红眠床, 伊困屎学仔口。
5、《数字歌》:一的炒你葱,二的炒你菜,三的锵锵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人子孙,七的七娘妈,八的人的仔(儿),九的狗奴才,十的抓去宰。
闽南语歌曲的地域文化内涵与传承思考

闽南 语 歌 曲 的地 域 文 化 内涵 与传 承 思 考
刘 鹏
( 泉州 师 范 学 院 音 乐 与 舞 蹈 学 院 , 建 泉 州 3 2 0 ) 福 6 0 0
摘
要 : 南语 歌 曲 是 海 峡 两 岸 民 众 喜 闻乐 见 的一 种 演 唱 形 式 , 扎 根 于 闽南 方 言 , 闽 它 闪烁 着 独 特 的 文 化 内
因素 决定 的 , 化是 音 乐 的 固有 属性 , 文 它所 弘扬 的
出的 精 神 文 化 , 映 了 闽 南 人 的 思 想 性 格 特 征 。 反 它 已成 为祖 国大 陆 与 台湾及 东 南 亚 等华 侨 华人 不 可分 割的精 神纽 带 , 中华 民族 的宝 贵财 富。 是 作为 闽南 文 化 基 石 的 闽南 方 言 , 是 我 国八 它 大方 言之一 。闽南语 分 布在 福 建 南 部 、 台湾 、 东 广
收 稿 日期 : 0 00 l 2 1 — 卜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8 2 ( 0 O 0 —0 10 1 0 — 2 4 2 l ) 30 2 - 4
作 者 简 介 : 鹏 ( 9 8 )女 , 建 泉 州 人 , 教 授 。 刘 16一 , 福 副
基 金 项 目 : 建 省 教 育 厅 A 类 社 科课 题 ( A0 2 0 ) 福 J 9 3 S
人文 精神 成 为时代 的主题 。在 闽南 语 歌 曲 中就 不
时 闪现独 特 的人文 内涵 。
1 兼 收 并蓄 的人 文性 格 闽南 文化 有 较强 的 . 兼 容性 与 开放性 。闽南 是 北 方各 地移 民南迁 且对
外 贸易 形 成 的 , 移 民不 断 南迁 和 聚合 过程 中 , 在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语歌曲是海峡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它扎根于闽南方言,闪烁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显示了地域艺术的独特魅力
南话歌曲所歌咏的内容更是普通百姓曰常生活所遇所感的世俗常情——生活的喜怒哀乐、爱情的悲欢离合、人生的沉浮贫富、生命的生老病死等等。
而在通俗的后面,常常有一种耐人咀嚼的东西在里面。
闽南话歌曲的写作不同于普通话或广东语歌曲,它没有文诌诌的文辞,没有拗口的语言,“通俗”是它的最大特点。
闽南话歌曲不仅音乐通俗,语言也很通俗
我觉得闽南语很能够表达他们的生活,也就是具有体现生活化这个特点。
我对闽南也比较了解,觉得闽南歌有一种哀怨,清苦的感觉,为了爱,为了情付出不少,但是依然坚持,执着;我知道真正的生活不是很苦,但是歌曲这种文化形式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改变得,闽南语歌曲也可能体现了前辈们所经历的生活,漂泊南洋,辛勤耕作等等;现在的歌曲往往也是在表达爱情,尤其是表现男女双方如何思想对方,内心的活动比较逼真,比较重点;
总之一句话,闽南语歌曲的生活化特色很浓厚!
感伤和发奋这双重成分,实缘于闽南人的漂泊历史和开拓奋斗精神的传承。
闽南人的祖先是中原移民而来,闽南人又从闽南迁徙到台湾、东南亚,“漂泊”成为闽南人人生不定的写照,也奠定了他们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基础。
在迁徙过程与自然打交道,在艰苦的环境中拓荒开发,会碰到许许多多无法预料的困难;又因闽南人在迁徙中都选择以海为伴,以洋为生,恶劣的环境和变化莫测的气候,总是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所以命运未知,“愁绪”当是难排。
但是为了生存,他们又必须奋发图强,与环境、与命运抗争。
今天的闽南人依然秉承着祖先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所以体现在歌曲中,伤感与奋发总是相伴在一起。
闽南话歌曲的创作,一直延续着闽南民间歌谣的特点。
闽南民间歌谣统称“歌仔”,兴于闽南,后随闽南人开发台湾而流传台湾,是闽台最具广泛性的民间艺术。
它的曲、词是大众自己创作,即兴哼唱而逐渐流行。
由于是用闽南话来唱,曲词通俗易懂,文字合辙压韵,所以深受闽台民众喜爱。
20世纪30年代,一些民间艺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一些新的闽南话歌曲,加入到“歌仔戏”戏曲中,闽南话创作歌曲一下子成为流行乐坛的一种时尚音乐。
50年代台湾的广播业和闽南话电影的兴起,带动了闽南话歌曲创作的繁荣。
大街小巷广播天天放,电影插曲流行潮,大众喜欢听,商家有头脑,闽南话歌曲就大放异彩,唱片销售量猛增,从而吸引了大量音乐人加入到创作和制作的队伍中。
60年代末电视的兴起,再一次掀起闽南语歌曲的创作热潮。
流行的闽南话歌曲,在流传的时间段里,往往比普通话或广东话歌曲来得经久,其生命力更加强大,当普通话和广东话流行歌曲走入迎合少男少女偶像崇拜狭道上的时候,闽南话歌曲的创作依然以它感叹人生沧桑、规劝人心向善、勉励奋发进取,而拥有不同年龄层听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