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活动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审美活动是否有无功利性( )A.有直接功利性B.没有功利性C.有限无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2.正因为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和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审美活动是( )A.形式因和内容因的统一B.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C.主体性和他律性的统一D.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3.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A.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B.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C.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D.审美活动直接就是现实的人生实践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4.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在于( )A.社会意义的体现B.人生价值的高扬C.参与直接的社会实践D.主体与客体的对话与交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5.对象一旦进入审美领域,它就成为( )A.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充分确证和肯定B.审美理想的体现C.审美趣味的体现D.审美期待的视野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6.审美活动与真和善的关系是( )A.既不包括真,也不包括善B.内在地包括善,而不包括真C.内在地包括真与善D.内在地包括真,而不包括善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7.审美活动之所以能成为人所珍重所向往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因为它是( )A.人在异化的条件下所能获得的一种最自由的存在方式B.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C.价值理想与日常生活的统一D.人在异化的条件下所能找到的最具有价值理性的存在方式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8.在审美活动中,所谓的“人得其得者”就是( )A.人生的美好意义得到了现实性B.无视社会性的功利,只有自我的意义C.排遣不良的情绪,心理学意义上的美学需要D.人能够自由地对待并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9.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是( )A.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是审美活动存在的现实根据与逻辑前提B.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存在的现实根据与逻辑前提C.审美主体是审美客体和审美活动存在的现实根据与逻辑前提D.审美客体是审美主体和审美活动存在的现实根据与逻辑前提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10.建构现实的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确定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的根本原因是( )A.人的审美能力B.人的认识性活动C.人的对象化活动D.人的艺术思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11.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A.其存在方式是物质性的B.其存在方式是主体性的C.其存在方式是现实性的D.其存在方式是精神性的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12.关于审美惊异,以下不正确的是( )A.引起审美惊异的对象未必一定是异乎寻常的B.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意义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D.一定需要某种感官上的绝对刺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13.审美体验关键在于( )A.要求绝对的静观B.关注对象的美的物理属性C.将作为对象的物溶于主体之中D.主体性的勃发与激荡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活动论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是( )A.美和美的规律B.艺术C.审美经验D.审美心理正确答案:B2.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哲学学科正确答案:D3.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4.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 )A.同时的B.在后的C.在先的D.无所谓先后正确答案:C5.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主体的个体特征B.后天的社会因素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D.人的生理素质正确答案:B6.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 )A.欧阳修B.苏轼C.梅尧臣D.柳宗元正确答案:C7.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 )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正确答案:B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正确答案:B9.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 ) A.哲学性B.逻辑性C.清晰性D.诗性正确答案:D10.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 )A.康德B.歌德C.雅斯贝斯D.席勒正确答案:A11.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 ) A.数学的崇高B.力学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D.艺术的崇高正确答案:C12.提出罪孽说和焦虑说的是( )A.克尔凯戈尔B.叔本华C.尼采D.弗洛伊德正确答案:A13.开启了现代丑学研究的是( )A.克尔凯戈尔B.叔本华C.尼采D.罗森克兰兹正确答案:D14.康德提出了“游戏说”,其核心在于想象力和知性之间的( ) A.龃龉不合B.协调一致C.似是而非D.互为前提正确答案:B15.自然对象的道德内涵在中国一般体现在( )A.自然特征比附人类道德B.写作抒情性C.激发主体道德体验D.抒情的泛道德化正确答案:A16.在审美经验中,起点是( )A.情感B.感知C.想象D.理解正确答案:B17.审美经验生成的规律是( )A.通感规律B.渐进规律C.同化一调节律D.三一律正确答案:C18.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的主要方式是( )A.感知B.推理C.象征D.比喻正确答案:C19.艺术是“抒情的表现”,属于( )A.有意味的形式说B.巫术说C.表现说D.符号说正确答案:C20.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正确答案:A21.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 )A.喻象B.兴象C.仿象D.抽象正确答案:D22.艺术品的外围功能是( )A.宗教感化功能B.商业广告功能C.文化交流功能D.道德教育功能正确答案:B23.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 )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正确答案:A2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________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
全国自考美学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从总体上来看,美学家们划分艺术类型的主要依据是【】A.艺术与现实的关系B.艺术与作者的关系C.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D.艺术的起源E.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正确答案:A,C,E解析:从总体上来看,美学家们在划分艺术类型的时候,大致依据以下三种标准:第一种标准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标准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种标准则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2.贺拉斯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说,他认为要体现这一原则,文艺就必须具有【】A.真实性B.形象性C.理解性D.想象性E.情感性正确答案:A,B,E解析: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原则,认为文艺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真实性,艺术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合情合理;二是形象性,艺术表现要具体可感;三是情感性,艺术要有魅力,能够以情感人。
3.关于审美活动作为特殊的价值活动表述正确的有【】A.它追求的是一般的价值B.它追求的是一般的精神价值C.它追求的是创造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的世界D.它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E.它满足人的心灵需要正确答案:C,D,E解析: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4.原始形态的审美意识具有( )A.具体性中的抽象性B.蒙昧性中的真实性C.直观性中的逻辑性D.神秘性中的创造性E.虚幻性中的科学性正确答案:A,B,D解析:原始意识的特征有:(1)原始意识在具体性中包含着抽象性;(2)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性;(3)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
5.审美的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表现在A.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B.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C.审美活动指向人的自由存在D.审美活动具有绝对的超功利性E.审美活动超越一切目的性正确答案:A,B,C6.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正确答案:A,B,C,D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超越E.从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正确答案:A,B,C8.审美趣味中实际上存在着的矛盾包括A.个体性与社会性B.主体性与客体性C.感受性与思想性D.特殊性与普遍性E.工具性与价值性正确答案:A,D9.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E.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B,C10.优美对象往往表现出的特征有A.秀丽B.柔媚C.纤巧D.幽静E.淡雅正确答案:A,B,C,D,E11.审美理想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A.民族性B.时代性C.主体性D.阶级性E.客观性正确答案:A,B,D12.审美惊异的产生所依赖的主客体条件是【】A.主体具备审美修养与审美能力B.主体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C.客体具备某种独特之处D.客体具备某种合理之处E.主体熟知和理解客体正确答案:A,C解析: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全国自考美学(绪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绪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德国传教士花子安于1873年出版的著作是( )A.《德国美学》B.《教化仪》C.《德意志民族志》D.《大德国学校论略》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绪论2.德国传教士花子安于出版其著作《教化仪》的时间是( )A.1873年B.1874.年C.1875年D.1878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绪论3.美学的基础是( )A.社会学B.历史学C.哲学D.人类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绪论4.我们认为我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应是( )A.实践存在论B.理念论C.经验论D.唯意志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5.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其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是( )A.感性B.理念C.自由D.绝对精神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绪论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社会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文艺学方法D.哲学方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绪论7.美学思考的起点与焦点是( )A.审美对象B.审美关系C.审美主体D.审美经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8.在审美关系中人与世界的关系是( )A.自由关系B.理性关系C.认知关系D.对立关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9.审美活动中最高级的方式、最典型的形态是( ) A.艺术品B.艺术活动C.审美关系D.审美教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10.美感的特点有( )A.功利性B.由理性主导C.没有认识因素D.感性体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绪论11.下列概念中内涵与“美感”一致的是( ) A.感觉体验B.审美快感C.审美经验D.感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绪论12.关于审美意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有高、低级之分B.后于美学思想产生C.在现代社会才出现D.等同于美学学科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13.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 ) A.后者奠基于前者B.完全等同C.前者奠基于后者D.平行关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绪论14.审美活动的独特性有( )A.认知性B.“感性”方式C.追求真ND.求善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15.美学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A.审美现象B.审美意识C.审美经验D.美学思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16.美学研究的对象应是( )A.美B.审美关系C.艺术D.审美活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2012年07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037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实验美学》的作者是( D )1-4A.维特根斯坦B.杜威C.弗洛伊德D.费希纳2. 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 D )1-27A.行为方式B.思维方式C.审美方式D.存在方式3.审美需求是人的一种( D )1-31A.普遍需求B.自然需求C.物质需求D.精神需求4.客观事物转化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条件是(B )2-84A.具有审美价值B.与审美主体相联系C.线条优美形状奇特D.色彩鲜艳功能强大5.认为审美发生于游戏的学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A )2-92A.席勒B.德谟克利特C.泰勒D.普列汉诺夫6.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是( C )2-111A.出现了系统的艺术门类B.绘画技艺的成熟C.人的自我修饰与美化D.舞蹈行为的普及7.所谓审美形态的生成性是指其( A )3-125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8.下列哪首乐曲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 D )3-145A.《蓝色的多瑙河》 B.《春江花月夜》C.《摇篮曲》 D.《命运交响曲》9.将喜剧的根源归结为两种社会力量冲突的学者是( C )3-169A.康德 B.黑格尔C.马克思 D.亚星士多德10.审美经验是( C )4-245A.完全拒斥理性因素的 B.纯粹的理性思维C.包含理性因素的一种本质直观行为 D.所有生物共有的心理活动11.审美欣赏中的反馈调节多数是在( A )4-259A.无意识中完成 B.理性思维指导下完成C.社会交往中完成 D.个人独居时完成12.表现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所应有的、不可能有的东西是艺术意象的( A )5-294 A.虚拟性 B.感性C.想象性 D.情绪性13.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是艺术的( B )5-300A.娱乐消遣功能 B.认识功能C.思想启迪功能 D.社会干预功能14.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 C )6-340A.“观”的阶段 B.“品”的阶段C.“悟”的阶段 D.“思”的阶段15.艺术天才的形成是( D )6-316A.神灵启迪的结果 B.良师教导的结果C.勤学苦练的结果 D.天赋与实践合力作用的结果16.戏剧列入时间艺术的主要依据是( B )6-331A.可以摆脱空间而存在 B.各种基本元素在时间进程中展开C.佳作可以流芳百世 D.有音乐的协助与介入17.造成不同主体对同一作品不同解读的根本原因是( C )6-334A.艺术接受的环境不同 B.艺术接受的时代不同C.艺术接受的主体不同 D.艺术接受的动机不同18.最早提出“寓教于乐”原则的西方学者是( D )7-350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19.美育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灵,关键在于它有( C )7-360A.深邃的哲理 B.规范的流程C.感性的形式 D.强制的灌输20.所谓“审美的人”是( A )7-383A.具有自由人生境界的人 B.能够进行艺术创作的人C.身材美丽的人 D.追逐时尚的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经验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经验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在中国美学史上,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2.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 A.康德B.席勒C.谢林D.黑格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3.马克思指出:“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这段话说明了审美经验具有( )A.功利性B.非功利性C.现实性D.目的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4.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 )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5.提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6.提出“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7.“睹物思人”、“爱屋及乌”等现象属于( )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回忆联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8.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 ) 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回忆联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9.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的是( )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回忆联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10.提出“移情说”的美学家是( )A.康德B.休谟C.洛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11.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经验具有( )A.直观性B.无目的性C.普遍性D.多义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12.在审美经验的各种构成要素中,直接与对象发生联系的是( ) A.感知B.情感C.想象D.理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13.把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归结为“共通感”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14.“心理距离说”的倡导者是( )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15.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称作( )A.感觉器官B.五官感觉C.视听感觉D.内在感官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16.主张审美经验是知性和想象力的自由游戏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17.主张艺术家应该“身即山川”的美学家是( )A.孔子B.庄子C.郭熙D.石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经验论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和答案评分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正确的是A、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科学B、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的人文学科C、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D、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想象的社会科学正确答案:C(1 分)教材P132、美学之父是A、鲍姆加登B、康德C、席勒D、海德格尔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22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A、社会历史形态B、自然客观形态C、理性抽象形式D、逻辑归类形式正确答案:D(1 分)教材P120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A、崇高现象B、悲剧心理C、荒诞感D、虚无感正确答案:B(1 分)教材P136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A、自然B、含蓄C、隐秀D、优美正确答案:D(1 分)教材P1416、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是A、崇高指自然现象,壮美指社会现象B、崇高一般展示冲突的过程,壮美一般显示人的活动的结果C、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壮美是自由的显现D、崇高多与戏剧相伴,壮美则与史诗结缘正确答案:B(1 分)教材P1467、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C(1 分)教材P2098、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A、直观性B、功利性C、超越性D、超验性正确答案:C(1 分)9、《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所体现的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是A、感知B、情感C、想象D、理解正确答案:B(1 分)教材P25110、《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的A、表现说B、符号说C、形式说D、巫术说11、“ar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A、思想B、情感C、技艺D、智慧正确答案:C(1 分)教材P27512、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与对象相似的是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正确答案:D(1 分)教材P29213、艺术多元功能的间接实现须通过A、审美功能B、认识功能C、干预功能D、、交流功能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30214、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研宄的是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的形式特征C、艺术的创作行为D、艺术的功能体系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30515、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A、意蕴B、意象C、意义D、意指正确答案:B(1 分)教材P29316、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原则是A、艺术是人类的主观愿望B、艺术是神灵凭附的结果C、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摹仿”D、艺术是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17、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A、“以美育代宗教”说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力C、艺术可以“畅神”D、“性欲升华”说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362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A、斯宾塞B、歌德C、席勒D、康德正确答案:C(1 分)教材P35219、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其理论缺陷在于A、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B、把情感从人的整体心理结构中抽离出来,变成了唯一目的C、把美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单纯手段D、把美育变成了培养个性的一种途径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35420、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A、使人具有崇高的人格B、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感C、使人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D、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正确答案:D(1 分)教材P379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曲线为美,蛇形线最美”的是()A、亚里士多德《诗学》B、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C、黑格尔《美学》D、康德《判断力批判》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唯物反映论B、唯物史观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3、在历史上,美学长期被看作()A、伦理学的分支B、文学的分支C、哲学的分支D、人类学的分支4、美的问题性质在于()A、美是不可定义B、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C、透过美的现象探讨美的本质D、美就是美的东西5、中国最早将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的是()A、孔子B、毛泽东C、李大钊D、王国维6、艺术品最基本的必要条件是艺术品必须是()A、人工制品B、自然物品C、物质产品D、意识产品7、“细雨鱼儿飞,微风燕子斜”描绘的是()A、优美景象B、崇高景象C、悲剧景象D、喜剧景象8、将“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A、康德B、朗吉弩斯《论崇高》C、黑格尔D、博克9、“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个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黑格尔C、恩格斯D、鲁迅10、从古到今,美学家对美感问题有许多分歧看法,但都肯定()A、美感就是生理快感B、美感是无欲念的感觉C、美感离不开感觉器官D、美感是先天共通感11、马克思确立美育基本任务的角度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培养自由的人C、培养解放了的人D、培养艺术的人12、可以说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诗句的美学观点是()A、距离说B、快乐说C、完满说D、移情说13、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审美范畴是()A、意象B、优美C、悲剧D、意境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提出“美在数的和谐”这个著名命题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错觉C、毕达哥拉斯D、苏格拉底15、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A、典型性B、观念性C、客观社会性D、主客观统一性E、具体形象性2、美育的特点表现在()A、以感性方式感化人B、寓教于乐C、以情动人D、通过愉悦激励个人的创造性E、通过陶冶性情或泄导身心的方式培育人3、崇高属于西方引进的审美范畴,中国古代与此范畴相关的概念有()A、大B、阳刚C、壮美D、阴柔E、风骨4、下列属于审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的有()A、古诗《孔雀东南飞》B、油画《伊凡杀子》C、电影《魂断蓝桥》D、小说《钦差大臣》E、雕塑《断臂的维纳斯》5、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A、艺术敏感B、艺术想像力C、艺术技巧D、艺术灵感E、艺术意境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1、“有意味的形式”说2、距离说3、“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4、模仿说5、艺术丑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 分)对每小题列出的观点或内容先做出正确、错误或片面的判断,再扼要说明理由。
1、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2、作为独立美学范畴的“丑”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
2、简要分析艺术中审美功能的作用及意义。
3、简要说明艺术品的四个结构层次。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联系实例分析审美活动中的通感现象。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艺术美对人进行审美教育的特点。
《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附: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B2、D3、C4、C5、D6、A7、A8、A9、C 10、C 11、A12、D 13、D 14、C 15、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列出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E2、ABCDE3、ABCE4、ABC5、ABCD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有意味的形式”说:这是20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关于艺术本质的著名论断。
(0﹒5分)贝尔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欣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
(2分)这种说法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但具有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0 ﹒5分)2、距离说:这种学说主要有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和伽达默尔的时间距离说(0﹒5分),认为要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就产生了美。
距离说强调美离不开真却不是真,强调不能把人对现实的实用关系直接等同于审美关系,看到了欣赏和创造过程中的一些审美现象,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2分)但是,距离说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从美本身的形成和性质上来探究美,而只是从人对美所采取的一定距离的态度来探讨美,这就很容易把美看成是人对现实的某种态度。
可见,距离说只抓住了审美的某些表面现象,而没有把握住美的本质。
(0﹒5分)3、“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是鲁迅先生关于喜剧的著名论断。
(0﹒5分)它说明喜剧性的笑是一种具有社会性意义的否定。
作为审美范畴的笑,不同于生理上的愉悦,应当具有一定社会性意义的心理内容,能够对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当人把异化的本质力量当成自己的本质力量,把非人的东西当成人的东西加以夸张和炫耀,就将引起人们的嘲笑和讽刺。
真正的喜剧性就来自这种嘲笑和讽刺中。
(2分)自然事物也只有让人联想和比附社会生活环境的时候,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的时候,才能产生喜剧性的笑。
(0﹒5分)4、模仿说:这是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直发展到19世纪的现实主义,雄霸西方千年的关于艺术本质的著名理论。
(1分)这种理论在具体发展中尽管有差异,但都认为艺术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特殊方式,强调艺术的本质在于对世界的模仿,把握住了艺术产生的根源。
(1分)但是,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艺术的审美本质,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不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1分)5、艺术丑:艺术丑作为艺术美的对立面,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1分)艺术丑指的是艺术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或失败。
当然,艺术丑也可以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如园林艺术中的“丑石”。
(2分)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对每小题列出的观点或内容先做出正确、错误或片面的判断,再扼要说明理由。
1、正确。
(1分)人在社会实践中总是要与客观世界发生一定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主要有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人与客观世界的精神关系又包含了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等等。
对于一个客观对象,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态度对待,从而形成不同精神关系,从审美角度出发去面对对象,就与之建立审美关系。
(3分)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同其他关系一样普遍存在,因此,美学的研究必须面对这种关系,并以之为出发点。
(2分)2、错误。
(1分)丑,虽然自古就有,但在很长历史中它是作为“美”的对立面或陪衬而存在,作为独立美学范畴的丑,主要是近代精神的产物,(1分)其主要原因在于:(1)近代自然科学的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
从而使人认识到自己本质的丑的一面,还丑以真实的面貌。
(1分)(2)19世纪和20世纪这个英雄辈出的世纪也是人们开始怀疑英雄,怀疑美和崇高的世纪,从而形成了对丑的崇拜。
(1分)(3)20世纪后,工业化带来了各种畸形和矛盾。
社会物质的高度发达与人类精神的个人化、孤独化,为丑提供了现实土壤。
(1分)当然,丑在近代以来成为独立的美学范畴,并不意味着今天的美学应该宣扬丑,认为今天是丑的时代,而是说这样的时代氛围使长期处于依附地位的丑在美学中取得了它应有的独立地位。
(1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实践紧密联系。
(2分)(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问题紧密结合。
(2分)(3)辩证、唯物地解决了美学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分)(4)巨大的历史感。
(2分)2、艺术的功能是通过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意象和意境的欣赏来实现的。
艺术的功能是多元化的,而非单一的。
它包括审美、娱乐、认识、道德、教育、宗教、政治、文化、甚至商业等跟中功能。
(1分)(1)在艺术的多元化功能中,审美是最核心的功能:首先,审美是艺术首要的功能。
艺术功能通过意象和意境来实现,而意象和意境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因此,艺术首先实现的是其审美功能。
(3分)其次,艺术的多元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3分)总之,艺术的功能是多元化的,各种功能之间彼此联系,又有主次之分。
忽视审美的核心地位和首要性与忽视审美中的其他功能对艺术而言都是有害的。
(1分)3、(1)物质实在层。
(2分)(2)形式符号层。
(2分)(3)意象世界层。
(2分)(4)意境超验层。
(2分)评分标准:要点齐全,且能够给要点一定解释的给全分,否则酌情适当扣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通感,是指审美活动中,人的一种感官引起其它感官的变化,指各种感官之间的相互协作、影响和沟通。
(2分)首先,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不是从某种单独的感官出发,而是从主体的整体感官出发。
(3分)其次,审美主体某种感官对对象的感受依赖于其它感官的帮助和补充。
(2分)再次,审美活动中的联想或想像往往将某种感官的感受过渡或扩大到其它感官。
(2分)最后,各种感官的交互作用可以产生特殊的审美感受。
(3分)评分标准:要点齐全,能够给要点一定解释和分析,且有实例分析的给全分,否则酌情适当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