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训练2》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夭折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

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必须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预防医学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超前性和远见思想;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整体把握大局,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以及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监督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中立足“三基”,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培养。

2.教学中注意临床医学知识与预防医学知识的相互渗透,突出慢性病、多发病和老年病,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体现现代医学模式。

3.注重素质教育,进行评判性思维训练,突出能力培养。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提问、将PBL教学运用于部分理论课和社会见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科最新动态,推荐相应的期刊杂志给学生课外阅读,传递学科前沿信息,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预防医学全套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全套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大纲课程编号:,学分:,总课时: 54(理论:42,实践:12)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习、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所用教材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观为指导思想,内容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基本理论,影响人群健康的化学、物理、生物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以及预防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社会医学的实践。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素,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现场调查的方法、个体与人群健康状况的测量和评价技术以及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任务。

2、熟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一章医学模式【目的要求】1、掌握模式和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演变的规律。

2、熟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内容。

第二章健康观【目的要求】1、掌握整体健康观的定义;整体健康的特征*、内容。

2、熟悉传统健康观的主要内容、特征和作用。

第三章预防策略和措施【目的要求】1、掌握一、二、三级预防的概念和主要措施。

2、熟悉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人类与环境【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圈、食物链、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

2、熟悉我国常见地方病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第五章化学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熟悉常用的毒性参数。

第六章物理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高温作业的范围及类型。

2、熟悉防暑、降温措施。

3、了解高温作业环境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七章生物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来源。

2、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特点。

第八章食物营养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食物来源和缺乏症状。

《预防医学(临床)》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临床)》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用)一、课程任务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教学中,它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和三级预防的新概念,建立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及为预防战略服务的思想;认清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并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四个功能;使学生学会并应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给予定量分析评价,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措施的理论,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制定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使医学生能够了解并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医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1.了解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发展简史。

2.熟悉医学模式的意义及转变过程、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三级预防基本策略。

3.掌握环境各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作用、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预防。

4.掌握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处理措施。

5.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职业性损害的预防、常见职业病的防制。

6.熟悉各类疾病的预防控制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7.熟悉医学统计学对疾病特征和分布的描述、分析方法8.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病因推断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初步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人群健康调查的方法、个体与人群健康状况的测量和评价技术以及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时间分配学时数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 4 4二、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2 2三、统计表与统计图 4 4四、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和推断8 8五、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和推断 4 4六、流行病学概述 4 4七、描述性研究 4 4八、分析性研究 4 4九、实验性研究 2 2十、行为因素与健康 2 2十一、合理营养 6 6十二、环境卫生 4 4十三、职业卫生 2 2十四、食品安全与健康 4 4十五、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2 2十六、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4 4十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2 2机动 2 2合计64 64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五、大纲说明(一)本教学大纲主要供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2学时,机动2学时。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预防医学课程类型: 限制性专业课总学时: 36实验(训)学时: 4 考核方式:分散考核学分:2.0自主学习学时: 4一、课程教学目标《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以“群体”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是一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兴旺、关系国家卫生资源总体规划的重要学科。

在高等中医院校开设预防医学课程,彰显预防医学“立足群体、立足社会、密切结合群体治疗和预防”的方针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力求将预防、保健服务、临床医疗服务和临床医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有机整合,使学生完整地认识现代医学的目标,明确预防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为日后全面观察、分析临床问题,积极开展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保健服务,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统一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目的:明确医学目的和人文价值,宏扬中医预防医学思想,构建中医预防医学学科体系,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统一。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为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及疾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讲述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同时关注实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卫生建设,了解国内外先进理论水平及处理方法,了解国内外有关规章制度,扩大学生知识面。

讲授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基本内容,删繁就简,着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级要求。

掌握内容要求学生坚固掌握,并能熟练的联系实际加以应用;熟悉内容让学生彻底理解并掌握要点;其余为了解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三级预防、五层次预防和中医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

2.熟悉现代医学模式及医学模式演变的意义;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

3.了解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特点和方法;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及预防策略。

【教学内容】1.预防医学的相关概念(定义、研究内容、特点、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临床等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临床等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实习教学大纲及内容(加粗、小二、居中)(供五年制临床本科专业使用)(小四、居中) Ⅰ前言(加粗、小三、居中)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理论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2学时。

四使用教材:《预防医学》,王正伦主編,2005年。

Ⅱ正文实习一饮水消毒方法一教学目的掌握饮水消毒中的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漂白粉加入量测定、余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饮水消毒中的漂白粉有效氯测定。

2掌握漂白粉加入量测定。

3掌握余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1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测定原理和方法。

2某水样漂白粉加入量测定原理和方法。

3自来水中余氯含量测定原理和方法。

1实习二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一教学目的掌握大气采集的方法及比色法测定SO。

2二教学要求1掌握大气采集的方法。

2掌握比色法测定SO。

2三教学内容1便携式空气采样器的使用。

2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显色定量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方法。

实习三统计图和统计表一教学目的学会拟制调查表和统计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重点学会如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正确绘制统计图表。

二教学要求1学会拟制调查表和统计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重点学会如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正确绘制统计图表。

三教学内容1统计表:统计表的结构和要求、种类及审查和修改。

2统计图:a、制图通则b、常用统计图的绘制实习四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及计算器的使用一教学目的掌握常见的数值变量资料统计描述的指标及其应用范围和计算方法。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已经对现代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预防医学也越来越成为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课程。

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用预防为主的思想,针对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运用基础科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应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制定防制对策;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预防医学在强调预防为主观念的同时,将预防、保健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进行有机地整合,为患者乃至整个人群提供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协调性的卫生服务,这已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学习卫生学部分能让学生了掌握影响健康的各种环境因素,充分认识改善和利用环境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树立预防为主思想,学会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中的有关问题。

通过医学统计学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推断能力,掌握医学统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基本的医学科研设计、统计分析与评价能力,为阅读专业文献、进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统计学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科、护理学专科、乡村医学专科、医学检验专科、口腔医学专科、及护理本科.课程使用教材:《预防医学》主编施榕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参考教材:《预防医学》第三版主编叶婷婷人民卫生出版社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意义;(3)熟悉我国预防医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预防医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预防医学基本理论(1)预防医学的概念、任务和发展历程;(2)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策略;(3)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公共卫生管理(1)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2)公共卫生项目管理;(3)公共卫生监测与评价。

3. 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健康教育干预策略;(3)健康教育评价方法。

4. 疾病预防控制(1)传染病预防与控制;(2)慢性病预防与控制;(3)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

5. 社区卫生服务(1)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和特点;(2)社区卫生服务模式;(3)社区卫生服务实践。

6. 实验室技能(1)微生物学实验;(2)免疫学实验;(3)寄生虫学实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公共卫生管理、健康教育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预防医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预防医学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四、实践教学安排1. 第一学期:(1)预防医学基本理论授课;(2)公共卫生管理授课;(3)开展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案例分析。

2. 第二学期:(1)健康教育授课;(2)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授课;(3)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授课;(4)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策略讨论。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第十单元 描述性研究 目标 1. 掌握抽样调查的概念、目的和优缺点、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调 查的样本大小的估计。 2. 熟悉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现况调查的概念和目的、现况 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结果解释、现况调查的偏倚及其防止。 3. 熟悉普查的概念、目的和优缺点。 4. 了解现况调查的资料收集。 内容 1. 重点阐述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概念。 2. 详细讲解现况调查的概念、现况调查的目的、现况调查的种类、 普查和抽样调查。 3. 一般介绍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调查表的设计。 4. 详细讲解现况调查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结果解释。 5. 一般介绍现况调查的偏倚及其预防。
3. 一般介绍队列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及其控制。 第十三单元 实验性研究
目标 1. 掌握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特征、临床试验的设计的三大原则、临床 试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和临床试验的组成部分。 2. 熟悉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特点、分类和优缺点。 3. 了解临床试验结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内容 1. 重点阐述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特点、分类和优缺点。 2. 详细讲解临床试验的定义及其特征。 3. 重点阐述临床试验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概念、选择标准。 4. 重点阐述临床试验设计的三项原则。 5. 详细讲解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标 准。
1

14. 病因探索
1

15.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1

16. 临床疗效与预后分析
1

17. 传染病流行病学
1

18. 医院内感染
1

19. 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合计
2

30
6
(三)总学时:36小时 (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 实验实习等 (五)教学效果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训练》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07019 0307018)课程名称: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训练2英文名称: Basic Skills Training in Preventive Medicine 2适用专业:预防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实验课所属实验室(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学时:90学时预修课程(0704019):卫生化学建议教材:(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教程张文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程简介:(包括教学内容概括、定位、目标、教学方法与要求、使用说明等)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训练是在本科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形成的一门实验教学课程,其主要教学内容涵盖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职业与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和流行病学等六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有关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基础型、综合提高型和设计创新型实验项目,掌握进行预防医学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实验理论、实验操作技能和卫生评价方法;在加深对专业理论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训练,为今后开展预防医学、卫生防疫、卫生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总时数为162学时,分为上下两学期开课。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本科(五年制)专业,用于指导预防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和教学。

一、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进行预防医学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实验理论、实验操作技能和卫生评价方法.二、实验学时分配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训练2序号实验项目学时一制鞋业环境监测与评价6二职业卫生调查以及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蓄电池厂接触铅危害识别评价与健康监护)8三化学物急性中毒现场紧急救援3四职业中毒病例讨论3五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设计与粉尘接触评定10六作业场所粉尘危害评价(劳动能力鉴定-尘肺读片、肺功能)6七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制备3八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6九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6十食谱编制3十一蔬菜水果加工烹调对VC影响实验设计6十二市售食用油卫生检验试验设计6十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及案例分析3十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评价9十五教育过程卫生的监测与评价3十六教室卫生学监测与学校建筑设计卫生审查及评价3十七消毒灭菌效果评价6合计90三、实验教学内容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训练2实验项目(一):制鞋业环境监测与评价(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掌握生产环境中空气样品的采样设计、采集方法;②熟悉气相色谱仪原理及其应用;③掌握生产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的监测与评价。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大气采样器②活性炭管③气相色谱仪实验项目(二):职业卫生调查以及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蓄电池厂接触铅危害识别评价与健康监护)(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熟悉职业卫生调查的目的和内容;②掌握健康档案的建立意义与内容;③掌握环境(蓄电池厂)监测方法与评价;④掌握生物监测(尿铅、尿ALA)方法与评价;⑤掌握健康监护方法与评价。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②自控电热消化炉③高脚消化杯④铅空心阴极灯⑤分光光度计. 实验项目(三):化学物急性中毒现场紧急救援(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掌握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及处理方法②熟悉和了解化学事故医疗急救处理(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化学物急性中毒现场紧急救援录像实验项目(四):职业中毒病例讨论(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掌握职业病诊断与临床诊断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②掌握职业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③掌握职业性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④熟悉现场劳动卫生调查方法与要求(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铅、苯、硫化氢中毒案例实验项目(五):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设计与粉尘接触评定(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掌握生产性粉尘的监测与评价方法;②掌握粉尘总浓度、分散度、游离性二氧化硅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及评价的意义。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粉尘采样器②滤膜盒③粉尘采样滤膜④分析天平⑤瓷坩埚⑥灰化炉⑦显微镜⑧目镜和物镜测微尺⑨水浴箱。

实验项目(六):作业场所粉尘危害评价(劳动能力鉴定-尘肺X线胸片读片、肺功能)(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熟悉尘肺X线胸片阅读方法②熟悉尘肺的X线胸片和X线胸片分级③熟悉肺通气功能测定方法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④掌握常用肺功能测定项目及其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尘肺x线胸片标准片②三联或五联观片灯箱③肺功能检测仪④吹筒⑤鼻夹实验项目(七):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掌握食品样品制备的方法②熟悉食品样品采样的基本规则。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采样工具②采样容器③冰箱④多孔电热消化器⑤速控消化炉实验项目(八):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常用的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原理及操作技术。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定氮瓶②电热板③通风橱④分光光度计⑤电热恒温水浴锅⑥具塞玻璃比色管⑦容量瓶等实验项目(九):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膳食调查、计算、评价和改进方法。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膳食调查表②多媒体设备实验项目(十):食谱编制(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成人一日食谱编制方法。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多媒体设备实验项目(十一):、蔬菜水果加工烹调对VC影响实验设计(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掌握食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技术②了解食品加工烹调对营养素影响实验设计。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水浴锅②组织捣碎机③锥形瓶、烧杯、切菜刀、玻棒、5.0ml微量滴定管、100m1容量瓶实验项目(十二):市售食用油卫生检验试验设计(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食品卫生学试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食用油脂卫生检验的常用项目及测定测定方法。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电子秤②锥形瓶、滴定管、碘量瓶. 实验项目(十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及案例分析(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食物中毒的报告制度、食物中毒诊断及技术处理总则。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多媒体设备实验项目(十四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评价(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掌握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常用指标及其正确测量方法;②掌握常用的生长发育评价方法;③掌握学生常见病或体格缺点的筛查与评价;④了解生长发育调查设计的内容、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身高坐高计②体重计③皮脂厚度计④足弓足长⑤握力计.⑥马尔丁测径规⑦肺活量计⑧人体脂肪测试仪⑨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⑩对数视力表灯箱、近视力表、色盲表、屈光排镜实验项目( 十五 ):教育过程卫生的监测与评价(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掌握常用的学习疲劳测定的方法、原理及其卫生学评价;②了解学生作息制度的卫生学调查与评价方法。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视觉运动反应时测试仪②反应时运动时测定仪③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④闪光融合频率计⑤秒表⑥剂量作业纸⑦立体方块图⑧兰多氏环实验项目( 十六 ):教室卫生学监测与学校建筑设计卫生审查及评价(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①学习教室建筑设计卫生指标的测定方法;②掌握教室自然采光、人工照明以及课桌椅的卫生学调查与评价方法;③了解学校建筑设计蓝图审查与评价方法。

(4)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①照度计②开角器实验项目(十七):消毒灭菌效果评价(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鉴定和评价方法;了解常用消毒药品的外观、性状及用途;了解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消毒剂的实用剂量提供参考。

本章节重点为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鉴定和评价;难点为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的实验方法与原理。

(4) 主要仪器或标本名称:生物安全柜或层流实验室,恒温水浴箱、恒温培养箱、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灭菌平皿等;所用标本有待检消毒剂,相应的中和剂,与试验目的相一致的标准菌株培养物,小牛血清,细菌培养基等。

四、考核方式闭卷+技能操作五、成绩评定闭卷×60% +技能×40%【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