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
羊传染性脓疱综合防治

止 从 疫 区 引进 羊 只 和 购 进 动 物
产 品。 新购 进 的 羊只应 进 行全 面
检 查 , 对 蹄部 、 表 进 行彻 底 并 体 清 洗 与消毒 。 引进 羊 隔离 观察 一 个 月 , 认 健康 无病 后 方 可混 入 确
1 临 床 症 状
有 的呈椭 圆形 ,有 的 呈圆形 , 有 些角 蛋 白呈实 心状 。 角 蛋 白的 腔 壁 由基 底 细 胞 构成 , 底层 之 上是再 棘 细胞 颗 基 粒 细胞层 , 中的角质 形成 细胞 其
11 常 见症 状 .
该 病 主要 发 生
于 山羊 , 羊少 见。病 初 山羊精 绵
传 染 性 脓 疱 综 合 防治
‘
周 江 名 . 刚 位 夏
(. 川省 会东县 新街 乡畜牧 兽 医站 , 川 会 东 65 0 ; 1四 四 1 2 5
2I J . ll  ̄J 省会 东县 动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四川 会 东 6 5 0 ) 12 0
中图分类 号 :8 8 6 . S 5 . 53 2
血, 出现 分散 的红 疹 , 以后 患部 肿大, 口角有 大量 清亮 的 口涎流 出, 打开 口腔见 患 羊齿 龈红 肿 。 红疹 变为脓 疮后 迅速 破裂 , 形成 无皮 的溃疡 , 而形成灰 褐 继 色痂块 。痂块 逐 渐增 大 , 结咸 黑 色疣状 硬痂 。 重 症患 羊 口腔 黏膜 、 表面 舌
并聚 集在表 皮 的水 泡 内 , 水泡 逐 渐 转 变为脓 疮 。
肤 有脓疮 和 烂斑 , 这是 由患病 羔 羊 吮乳所 致 。
1 . 2 症 状 分 型
由痘 病 毒 科 副痘 病 毒 属 中 的传
羊口疮病的防治体会

脓 疱病 ” 。 本 病 临 主 症 典 型 ,诊 断 不
难 。重 点 是 如何 防治 。
2 发 病 原 因
做 好疫 区羔 羊 的 免 疫 接种 。 4 . 1 . 3 注 意 消 毒 和 无害 化 处 理 对 疑 似 病 羊 严 格 隔 离 .病 死 羊 及 粪 便 做 好 无 害 化 处 理 。 对 圈 舍 、饲 料 、 用 具 、场 地 等 做 好 消 毒 。
的 治 疗 。如 蹄 部 发 生 病 变 ,可 将 患 蹄 置于5 ~ 1 0 %福 尔 马 林 溶 液 浸 泡 , 每 次 浸泡 时间为 1 — 2 mi n ,再 用 3 %龙胆 紫 溶
( 4 ) 防 疫 措 施 不 完 善 。 免 疫 程 序
出 现 漏 洞 。在 整 个 项 目实 施 过 程 中 ,
时用 土霉 素 软 膏或 以上 提 到 的药 物 , 涂擦 患部 ,直 到 症 状 消 除 为止 。 5 小 结 与 体 会 2 0 1 0年 1 1月 至 2 0 1 3年 3月 在 山
性 人 畜 共 患 病 。 春 季 多 发 , 以 羊 口唇 部 位 ,皮 肤 、粘 膜 形 成 丘 疹 、 溃 疡 及 疣状 厚痂 为本病 特征 ,故又称 “ 羊口 疱” , 幼 羊 易 感 ,发 病 率 高 ,危 害 较 大。2 0 1 0年 1 1 月 盘 县 清 水 村 胡 昌 国等
羊 口 疮 ,学 名 羊 传 染 性 脓 疱 ,是
由痘 病 毒 科 副 病 毒 属 引起 的 一 种 接 触
禁 止 从 疫 区 引 进 羊 只 或 购 入 饲 料
或 畜 产 品 ,禁 止 疫 区 内 的 羊 只 及 羊 用
l O g ,龙 胆 草 l O g ,煎 汤 后 灌 服 , 每 日 3次 ,连 用 4 — 6 d ,外 用 桃 树 皮 、 白杨 树 皮 煎 汤 , 清 洗 患 部 ,连 用 4 ~ 6 d , 同
羊传染性脓疱的防治

本病须与羊痘 、 坏死杆菌病等类似疾病相鉴别。 5 1 羊传 染性脓疤与羊痘的鉴别羊痘 的痘疹 多为 . 全身性 , 且病羊体温 升高 , 而 全身反应严 重 。痘疹结节 呈圆形突出于皮肤 表面, 界限 明显 , 似脐状 。 5 2 羊传 染性脓疤与坏死杆菌病的鉴别坏 死杆 菌 . 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 , 一般无水疱 、 脓疱的病变 , 也无 疣状增 生物 。进行 细菌学检 查和 动物试验 即可 区别 。 6 防 治 措 施 第 一 , 从 疫 区 引进 羊 或 购 入 饲 料 ; 产 品 。引 进 勿 畜 羊 须 隔 离 观 察 2 3 , 格 检 疫 , 时 应 将 蹄 部 多 次 清 ~ N 严 同 洗、 消毒 , 明无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养 。 证 第二, 保护 羊的皮肤 、 粘膜勿受损伤 , 出饲料和垫 捡 草中的芒刺 。加喂适 量食盐 , 以减少 羊只啃土啃墙 , 防 止发生外伤 。 第三 , 本病 流行 区 用羊 口疮弱 毒疫 苗进 行 免疫 接 种, 使用疫苗株毒型应与 当地流行毒株相 同。也可在严 格隔 离的条件 下 , 采集 当地 自然发病羊的痂皮 回归易感 羊 制 成 活 毒 疫 苗 , 未 发 病 羊 的尾 根 无 毛部 进 行 划 痕 接 对 种 ,0 1天后 即可产生免疫 力, 保护期可达1 年左右 。 第四 , 病羊 可先用水杨酸 软膏将痂垢软 化 , 除去痂 垢后再用0 1 .% 0 2 . %高锰 酸钾 溶液 冲洗创面 , 然后涂 2 %龙胆 紫 、 碘甘 油溶液或 土霉素软膏 , 日1 次 , 每 ~2 至 痊愈 。蹄型病羊则将蹄 部置5 ~1 %福尔马林 溶液 中 % 0 浸泡 1 分钟 , 连续 浸泡3 ; 次 也可隔 日用3 %龙胆紫溶 液 、 l %苦味酸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涂拭患部 。
羊传染性脓疱炎的诊断与防治

提高基层兽医的诊断水平
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基层兽医参加培训,提高他们 对羊传染性脓疱炎等疾病的诊断能力和 防治水医站应配备先进的诊断设备,如显 微镜、试剂盒等,以便更准确、快速地检 测出疾病。
推进疫苗研发和应用
加强科研合作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研发针对羊 传染性脓疱炎的疫苗,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 果。
02
CATALOGUE
羊传染性脓疱炎的诊断
临床症状
皮肤出现脓疱
病羊的口唇、乳房和蹄部 等出现脓疱,可能伴有发 热和疼痛。
口腔炎症
病羊的口腔黏膜出现溃疡 和炎症,影响食欲和消化 。
蹄部炎症
病羊的蹄部出现脓疱和溃 疡,影响行走和站立。
病理变化
皮肤组织坏死
病羊的皮肤脓疱破溃后,形成 溃疡和坏死组织。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增强羊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
定期对羊进行检查,发现可疑病例及时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04
CATALOGUE
羊传染性脓疱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
对于病变部位,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消炎药膏等局部涂抹, 以减轻症状和促进愈合。
全身治疗
对于严重的病例,可采用全身性抗生素治疗,以防止继发感 染和并发症。
制定综合防治策略
应综合考虑羊传染性脓疱炎的流行病学、病 毒特性、宿主免疫等因素,制定综合的防治 策略,包括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生物安全 措施等,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和保护羊
群的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深入了解病毒基因组
羊传染性脓疱炎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其基因组较大且复杂。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病毒的基 因组结构与功能,揭示病毒的复制、潜伏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羊传染性口疮.羊长口疮怎么治疗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断奶前的羔羊与断奶后的幼羊,以口唇水肿、化脓、糜烂为主要特征。
其发病较快,病情发展迅速,一般于2~4天内感染全群。
若不及早施治,则最终因口唇肿胀严重,齿龈溃烂不能采食,导致机体衰弱,死亡率甚高,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
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
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病羊的带毒羊传入,或是利用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
防治方法。
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k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
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k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因揭痂可引起流血而使创面清理不净,影响药液渗透,使创面愈合慢,故在治疗过程中要细致小心,不可损伤口腔黏膜和唇部健康组织,并保护新生肉芽。
治疗过的羊要在低矮细软的草地上放牧,减少对创面的刺激,以促进愈合,不能采食的病羊要留圈舍饲,喂给玉米粉、麸皮等精料,以增强抵抗力。
此外,对圈舍、饲槽和饮水用具,应搞好定期的消毒工作。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成年羊 也可感染 , 发病较 少 , 但 呈散 发性流行 。病羊 和带毒羊 是主要 传染 源 。该 病发 病 传播 迅 速 , 害 危
较大, 若治疗 不及 时 , 致 死亡 , 养 殖农 户带 来 一 导 给
4 治 疗 方 法
经上述 方法 , 治疗 1 , 共 5例 全部 治愈 。
5 预 防措施
5 1 不要从 疫 区引进羊及其 产 品或购人饲料 、 . 畜产
品 , 引进 的羊只 隔离观察半 月 以上 , 对 确认无病 后再 混群饲 养 。
外翻呈桑葚状突起 。1腔黏膜也常受损害, 3 黏膜潮
红 , 口唇 内面、 在 齿龈 、 部 、 颊 舌及 软腭黏膜 上发生水 泡, 继而 发生脓 疱 和烂斑 。若 伴 有坏 死 杆菌 等 继发 污染 , 则恶 化成大 面积 的溃疡 , 部组 织 坏死 , 深 口腔
嗽、 消瘦 、 绝食 , 最后 衰竭死亡 。
进 行第 2个疗程 , 一般 2~3个 疗 程 即可 ; 维生 素 ②
C0 5 m 、 生 素 B 20 0 L, 合 肌 肉注射 , . L 维 , . 2m 混 2 R/ , 4d为 1 疗程 , d 3~ 个 连用 2个疗 程 。
根 据 临 床 症状 及 外 部 表 现 和 流行 情 况 作 出诊 断。经调查 诊断 分析 , 由于该 乡镇调 引 羊 只环境 改 变 , 只水 土不 服 , 啃 食 棉 秆 等 甘 草刺 伤 口唇 诱 羊 且 发 , 断传染 性脓疱 ( 被诊 口疮 ) 。 病
舌、 、 鼻 乳房 等部位形成 丘疹 、 疱 、 水 脓疱 和结成疣 状
4 4 ① 用 病 毒 灵 0 1/ g 青 霉 素 钾 或 钠盐 4—5 . .g k、 m /g 1 1 , g k , 次/ d 连用 3 d为 1个疗 程 , 间隔 2~ 3d
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考 虑 到病 毒 的扩散 特性 , 本 病 以预 防为 主 , 首 先
应该 尽 可 能 的做 到 自繁 自养 , 尽 量 不 要从 外 部 购 买
丘疹 状 , 随后 转化 为 脓疱 或水 疱 , 破 裂 后 出现淡 黄色
羊 只 ,尤 其是 不 要从 疫 区引进 羊 只 和购 买 畜 产 品 。 如 果确 实 有需 要 而 必 须要 购 买 , 则 应 该对 购人 羊 群
羊传 染性 脓疱 即属 于养 羊业 中的一种 急性 传染 病, 又 称传 染 性脓 疱 性 皮炎 , 俗称 “ 羊 口疮 ” , 常在 口 腔 等 处 形 成 丘 疹 或 者 溃 疡 等 ,该 病 对 羔 羊 危 害较
大, 能够 造成 羊 只 的死 亡 , 是需要 我 们认 真关 注 的一 种病 。本 文结 合 潍坊 地 区部分 养羊 场 的走访 调查 以
疱, 严重者 4 个蹄部都有可能感染 , 后期逐渐发生溃
疡, 病 羊 卧于地 上 , 难 以起身 , 影 响采食 。
3 ) 外 阴型 : 改 型 比较 少 见 , 主 要 集 中在 外 阴周 边, 偶 尔可 见乳 房部 位有 水 泡或者 结 痂 , 公 羊 在 阴茎
开 口周边 也可 以看 到类 似症 状 , 影 响配种 。
培 养病 毒 或对 病 料 进行 负 染 色 直接 进 行 电镜 观察 。 此外 , 还 可用 血 清学 方 法诊 断 , 如 补体 结 合 试 验 、 琼 脂扩散试验 、 反 向间 接 血 凝 试 验 、 酶 联 免 疫 吸 附试 验 、免 疫荧 光技 术 和变态 反应 等方 法 。需要 注 意 的 是, 本 病应 与羊 痘 、 蓝舌 病等 进行 鉴别 诊 断 。
疫, 尤其 是 羊群 的蹄 部要 注意 仔 细观察 , 并 进行 彻底 的清洗 和 消毒 。一 旦羊 场所 在 区域 附近有 本病 出现 或者 开始 流 行 , 则 应该 立刻 采 用 弱 毒苗 进 行 全 群 接 种, 所 使用 的疫 苗毒 株 型应 与 当地流 行 毒株 相 同。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控措施

以及 真 皮 的 充 血 、水 肿 和 白细 胞 浸 润 。
随 着空 泡变 性 向周 围和 深层 的 发展 . 以 及 组 织 液 化 ,即 发 生 水 泡 。 水 泡 仅 持 续 数 小 时 .故 很 难 察 见 。 以后 由 于
不 从 疫 区 引进 羊 只 和 畜 产 品 , 如
必 须 引 进 时 ,应 隔 离 检 疫 2 3周 ,多 ~
刺 的 干 草 刺 破 唇 、 鼻 、蹄 等 处 的 皮 肤
和 口腔 粘 膜 时 。病 毒 即经 破 损 处 侵 人
次 并 彻 底 消 毒 蹄 部 。 污 染 的用 具 和 羊 舍可用 2 %氢 氧化 钠 溶 液 或 1%石 灰 乳 O
脓疱 、溃 疡 和 厚痂 。 1 病 原 学 及发 病 特 点
片 。痂 片呈 疣状 ,色褐 ,附着 牢 固 , 如 强 行 剥 离 ,则 遗 留 出 血 的 真 皮 。 皮
肤 于 2周 内在 痂 下再 生 而 愈 复 。
疫 区 羊 群 每 年 定 期 预 防 接 种 。 1 5
日龄 后 的 羔 羊 , 可 将 羊 口疮 弱 毒 细 胞 冻 干 苗 用 生 理 盐 水 稀 释 后 , 口腔 粘 膜
ty a . 又 称 羊 口疮 、 传 染 性 唇 皮 炎 hm ) 等 ,是 肉羊 场 较 为 常 见 的疾 病 , 它 是 由传 染 性 脓 疱 病 毒 所 致 的 绵 羊 和 山 羊
的一 种 急 性 发 疹 性 皮 肤 病 。 特 征 是 口
损 伤 皮 肤 和粘 膜 的 机会 。
内 接 种 ,剂 量 02 / 。 .ml只
周 后 脱 落 , 痂 皮 脱 落 处 又 现 出 健 康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
作者:杨金生,任清丹,黄海楠等
来源:《兽医导刊》 2013年第6期
杨金生,任清丹,黄海楠,刘云志(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世界上几乎所有养羊的国家和地区都发现存在本病。
我国北方、西北等养羊较多的地方也较常见,是羊的主要疫病之一。
一、病原
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该病毒对高热和常用的消毒剂均敏感,58 ℃ 5 min 可灭活,但对外界环境具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在自然条件下,污染在羊舍、羊毛上的病毒可存活半年,在牧场上的可存活2 个月。
若用2% 氢氧化钠或1%醋酸,可在5 min 内将病毒杀死。
二、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秋季。
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羊只均可感染该病,其中3 ~ 6 月龄羔羊更易感,传染很快,常见为群发,且病死率较高;成年羊发病较少,呈散发性传染。
病羊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自然感染主要因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传入健康羊群,或者是通过将健羊置于曾有病羊用过的厩舍或污染的牧场而引起。
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或黏膜的擦伤。
由于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故该病在羊群中可常年流行。
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 ~ 8 d,长的可达16 d。
在临床上按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也有几种症状都有的混合型。
1. 唇型。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病型。
病羊首先在口角或上唇,有时在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很快即形成麻子大的小结节,继而成为水泡或脓疱,脓疱破溃后,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
若为良性经过时,这种痂垢逐渐扩大、加厚、干燥,1 ~ 2 周内脱落而恢复正常。
在严重病例,患部和耳廓等部,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伴以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突起,严重影响采食,病羊日趋衰弱而死。
2. 蹄型。
常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形成水疱或脓疱,破裂后形成由脓液覆盖的溃疡。
如有继发感染则化脓坏死变化可能波及皮基部或蹄骨,病羊跛行,长期卧地,病期缠绵,间或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中发生转移性病灶,严重者衰弱而死或因败血症而死。
3. 外阴型。
此型少见。
少数病羊还在乳房、阴唇、阴囊、包皮及四肢内侧发生同样的病理变化,阴唇肿胀,阴道内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公羊表现为阴鞘肿胀、阴鞘口和阴茎上发生小脓疱和溃疡。
单纯的外阴型很少死亡。
四、诊断
根据特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不难作出诊断。
当鉴别诊断有怀疑时,可用以下方法进行确诊。
(一)病原学检查
1. 病料采集。
病变局部采集水疱液、水疱皮、脓疱皮以及较深层痂皮。
2. 电镜观察。
病料制片,磷钨酸钠负染后直接做电镜检查,可见特殊形态的羊口疮病毒粒子,结合流行病学分析、疽状和病变,即可确诊。
3. 分离培养。
羊口疮病毒可用胎羊皮肤细胞,牛、羊睾丸细胞和肾细胞,人羊膜细胞等进行分离培养。
一般接种后48 ~ 60 h 可见细胞变圆、聚团和脱壁等病变,并可观察到胞浆内
嗜酸性包涵体。
4. 动物接种试验。
病料制成乳剂,划痕接种于健康羔羊口唇,次日即可观察到接种部位红肿,继而出现水疱,4 ~ 6 d 变为脓疱,约经3 ~ 4 周脱落。
(二)血清学试验本病还可用血清学方法诊断,如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和变态反应等方法进行诊断。
五、治疗
以“ 清洗患部、消炎、收敛”为治疗原则。
1. 西药疗法。
刮掉干硬痂皮,痂皮较硬时,先用水杨酸软膏将垢痂软化,除去痂垢后,( 剥掉的痂皮要集中烧毁,以防散毒),用0.2% ~ 0.3%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或用浸有5% 硫酸铜溶液的棉球擦掉溃疡面上的污物,再涂以2% 龙胆紫溶液、碘甘油(5% 碘酊加入等量的
甘油),或用磺胺类软膏,每日使用2 ~ 3 次。
蹄部发生病变,可将蹄部置于5% ~ 10% 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 ~ 2 min,连泡3 次,
也可在第二天用3% 龙胆紫溶液、1% 苦味酸或土霉素软膏涂拭患部。
结膜患病时,可用1% 硫
酸锌溶液或0.5% 鞣酸溶液治疗。
乳房患部用2% ~ 3% 硼酸水冲洗,涂氧化锌鱼肝油软膏。
2. 中药疗法。
本着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的原则,配制中药冰硼散、雄黄散、脱腐生肌散等涂敷患部。
也可以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等份,粉碎成末,混合玉米面喂服。
3. 民间偏方。
⑴辣椒面适量,加5% 碘酊调成糊涂患部。
⑵石灰澄清液加适量辣椒面调匀
后涂患部。
⑶揭去痂皮,用适量的百草霜( 锅底灰) 或尿素撒敷,每日1 ~ 2 次,连用3 ~
5 d。
⑷硫磺50 g 研末,加适量废机油调成糊,将患部用温盐水洗净后涂患部。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消炎药配合磺胺类药物
进行辅助治疗。
严重者还可同时喂服病毒灵和四环素片等药物治疗。
六、预防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不从疫区引进羊和畜产品,外地引进羊只要隔离观察 2 ~ 3 星期,进行详细检查,同时应将蹄部彻底清洗和进行多次消毒,无病才能混群。
加强饲养管理,抓好
秋膘和冬春补饲。
保持羊舍干净、卫生,本病主要是由创伤感染的,要保护黏膜、皮肤勿使发
生损伤,避免饲喂带刺的草或在有刺植物多的草场放牧,以免刺破皮肤;平时加喂适量食盐,
以防羊只啃土、啃墙而引起口唇黏膜损伤。
加强羊舍和用具的定期消毒,疫区羊群每年定期预
防接种。
病死羊尸体要焚烧或深埋,圈舍及用具要彻底消毒。
一旦羊只发病,应立即隔离治疗,做好污染环境的消毒,特别注意厩舍饲管用具、病羊体
表和蹄部的消毒,对尚未发病的羊只或邻近受威胁的羊群,可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
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使用羊口疮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所使用的疫苗株毒型应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如无法确定毒型,也可采集当地自然发病羊的痂皮回归易感羊制成活毒疫苗,给本地区的未发病羊尾根无毛部划痕接种,10 d 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可达一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