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有机物的空间立体图形和同分异构的写法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归纳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归纳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啊,这可是个大学问呢!就好像是在一个大宝藏里寻找各种不同的宝贝。
咱先说说碳链异构吧,这就好比是搭积木,同样数量的积木可以搭出不同形状的结构体呢。
要仔细琢磨碳链的长短和支链的位置,可不能马虎。
你想想看,要是随随便便搭,那能搭出正确的形状吗?所以得耐心,一个一个地尝试,把不同的碳链结构都找出来。
然后是位置异构,这就像是给玩偶换衣服,同样的玩偶,不同的衣服搭配就有不同的效果。
对于官能团的位置,那可得看准了,不能放错地方,不然就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宝贝”啦。
比如烯烃的双键位置不同,那就是不同的同分异构体呀。
还有官能团异构,这就像是不同类型的玩具,小汽车和小飞机那能一样吗?各种官能团就像是不同的玩具特性,醇和醚、醛和酮等等,它们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可大不一样呢。
在书写的时候,咱得有个顺序,不能乱了套。
先把碳链摆好,再考虑官能团的位置,最后看看有没有官能团异构。
就像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不然会摔跤的哦。
比如说写戊烷的同分异构体,那咱就先把五个碳排一排,这就是正戊烷。
然后把中间的碳拿出来,变成两个支链,这就是异戊烷。
再把最边上的两个碳拿出来当支链,这不就是新戊烷了嘛。
你看,这不就把三种同分异构体都找出来了嘛。
再比如写乙醇的同分异构体,那就要想到醚呀,二甲醚不就是乙醇的同分异构体嘛。
总之啊,写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险,要细心、耐心,还要有想象力。
可不能嫌麻烦,这可是化学世界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呢!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在这个“宝藏”世界里游刃有余,找到那些隐藏的“宝贝”呀。
你说是不是呢?难道不是吗?希望大家都能在书写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发现更多有趣的“宝藏”哟!。
第4讲 同分异构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加难点,要求必须掌握。
一、 有机物立体构型1、饱和碳:①四面体型,判断原子是否共平面 ②碳碳单键可以旋转,锯齿形2、碳碳双键: ①双键上的原子共平面 ②碳碳双键不可旋转3、碳碳三键: ①四点共直线 ②三键的检验方法(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乙炔银白色沉淀)4、苯环: ①12个原子共平面 ②芳香烃的芳香性的判断(C=4n+2)例题:①1,3-丁二烯是否所有原子共平面 ②环辛四烯是否所有原子共平面(船、椅) ③环己烷的原子是否共面二、 同分异构的种类1、碳链异构 由于C 原子空间排列不同而引起的。
如:CH 3-CH 2-CH 2-CH 3和异丁烷。
2、官能团异构 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
如:CH 2=CHCH 2CH 3和CH 3CH=CHCH 33、官能团位置异构 由于官能团不同而引起的。
如:HC ≡C -CH 2-CH 3和CH 2=CH-CH=CH 2;这样的异构主要有: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醇和醚;醛和酮;羧酸和酯;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4、顺反异构 高中仅烯烃中可能存在,且C=C 同一碳原子所连的两个基团要不同。
三、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回顾以C 7H 16为例: 1、先写最长的碳链: C -C -C -C -C -C -C2、减少1个C ,依次加在第②、③ ……个C 上(不超过中线): C C —C —C —C3、减少2个C :1)组成一个-C 2H 5,从第3个C 加起(不超过中线): C —C —C —C —C 2)分为两个-CH 3a )两个-CH 3在同一碳原子上(不超过中线): C —C —C —C —C C —C —C —C —C b) 两个-CH 3在不同的碳原子上:知识要点高考要求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③C C四、同分异构的书写技巧①同C原子上的氢位置相同1、等效氢②同C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位置相同③对称的氢的位置相同(一)部分烷基的碳原子构型(先判断碳原子构型后判断等效氢) -CH3有1种-CH2CH3有1种-C3H7有2种-C4H9有4种-C5H11有8种(二)苯环上的“三元取代”———“定二移一”法①(苯环上插入三个相同基团)有3种②(苯环上插入二个相同基团和最后一个基团)有6种③(苯环上插入三个相都不同基团)有10种例题:①写出分子式为C5H11OH的醇的同分异构体②的二溴取代有10种③写出对位上有-C4H9的苯胺的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④的二氯取代有9种2、插氧法(1)含氧官能团:羟基、醛基、醚键、羰基、羧基、酯基(2)对称型官能团:不对称型官能团:(3)例题①CH3(插入醚键5种、酯基10种)②C5H12O 有14种3、不饱和度法不饱和度()又称缺H指数,有机物每有一不饱和度,就比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少两个H原子,所以,有机物每有一个环,或一个双键(),相当于有一个不饱和度,相当于2个,相当于4个。
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同分异构

高三化学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同分异构~~~~~~~~~~~~~~~~~~~~~~~~~~~~~~~~~~~~~~~~~~~~~本讲教学进度第四部分有机化学第三节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同分异构教学主要内容:1. 判断常见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否共线、共面)2. 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和书写技巧学习指导(一).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判断如何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是否共直线或共平面?从最简单的入手,逐步扩展或拼接1.烷、烷基2.烯3.醛、酮、羧酸4.苯、苯的同系物,稠环芳烃苯是一种平面型分子,当苯环上的H被其它某个原子取代后仍为平面型;当取代基为非平面型,整个分子也就变为非平面型.5.炔因为C2H2为一种直线型分子:H-C ≡ C-H. 所以它的卤代物C2HX、C2X2均为直线型分子:H-C ≡ C-X、X-C ≡ C-X. 丙炔CH3-C ≡ C-H分子中3个C和乙炔基中H共直线整个分子非直线也非平面型(含-CH3)思考:①两个平面型的有机“片断”组合成的分子一定为平面型吗? 如(不一定)②平面型“片断”和直线型“片断”组合成的分子一定为平面型吗?例1 CH3-CH=CH-C ≡ C-CF3分子中,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最多碳数有_____个,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可能是________个.分析由于书写的方便和习惯,结构简式写成直链型.但并不反映原子的空间位置,故不能草率地根据书写的方式来判所有C共直线.在上述分子内,有单键、双键和叁键.要联想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的平面结构、乙炔分子的直线结构、类此联想.可画出该分子的构型.例2 下列关于HC≡C CH2-CH=CHCH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C原子可能共平面B.除苯环外的C原子共直线C.最多只有4个C共平面D.最多只有3个C共直线解析为方便说明,对分子中大部分C编号联想乙炔和苯的结构,1C、2C、3C、4C、5C共直线,而5C与其它4个原子成键,具有四面体构型,故4C、5C、6C不共直线.6C、7C、8C也不共直线.故最多应有5个C原子共直线.B、D错误.4C、5C、6C共平面,故平面Ⅰ、Ⅱ又可能共面,所有C可共面. A正确,C 错误.本题正确答案: A例3 化合物中的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但有一个平面能包含的碳原子最多,请指出这个平面上的碳原子编号.1.概念: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的有机物.22.注意:何谓“结构相似”?这是指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相同,且符合同一通式.如以下各组均不为同系物.3.结论:①结构中相差一个“CH2”的不一定是同系物②符合同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同系物例 4 下列物质中,一定是同系物的是()A.C2H4和C4H8B.CH3Cl和CH2Cl2C.C4H10和C7H16D.硬脂酸和油酸解析 A.两种物质虽然符合通式CnH2n ,但C4H8可能单烯烃也可能为环烷烃,环烷烃和C2H4不可能为同系物.B.虽然均为CH4的氯代物,但卤素原子不同,且C数相同,故不是同系物C.均属烷烃,应为同系物D.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均含有-COOH,但油酸还含官能团种类不同,不为同系物.本题正确答案:C.三、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的普遍存在是有机物种数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判别一种化学式所有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发散)要掌握其一般的思路和方法.写出符合一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收敛)是重点和难点.1.类别在中学范围,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只需考虑以下三个可能方面:碳链(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种类异构2.方法一般思路:碳链由长变短,碳环由大变小;支链由小变大,支链或官能团由边及里.条件限制型:若按常规方法,则费时又吃力.故可用“拼接法”.即把符合条件的“链”或“块”先分别确定,然后拼接而成.例1①写出C8H18分子中主链有4个C的可能结构②写出C6H14中一卤代物种数最少和最多的对应烷烃③写出C5H12O2分子中最后母体名称为丙二醇的可能稳定结构.(2个-OH不在同一个C上)解析①主链上含4个C,其余4个C则必须在支链上.若支链出现-C2H5,前已所述,是不可能的,丙基、丁基则更不可能.故必然是4个-CH3作支链.结构简式如下:②若烷烃一卤代物种类“最少”,则该烷烃结构的对称性最高.有无可能所有H的位置完全一样?6个C的烷烃对称性最高的只能是若烷烃一卤代物种类“最多”,则该烷烃的对称性尽量低.6个C均在主链,左右、3个C对称,C-C-C-C-C-C其一氯代物有3种.若有1个-CH3作支链且在2号位C上,即其一氯代物有5种.若1个-CH3移至3号位C上,则有4种一氯代物,故符合题意“最多”:③母体名称为“丙二醇”,即主链上有3个C且2个-OH必须连在主链C 上.可能有2种方式(碳架)例2某烃A的分子式为C6H10,只含1个环.在一定条件下1 mol A可加成1 molH2,得饱和烃B.B只含一个甲基作侧链,且A、B的一氯代物有4种,写出A的可能结构简式.例3 将X、Y、Z分别取代苯环上的3个H,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解析 3个不同取代基同时取代苯环的3个H,必须有序地书写.从相邻→相间→相对,按顺序考虑.相对:3个互为相对是不可能的,只可能有2个相对.可令其中任意2个相对,根据左右对称,第3个接上去有2种可能,共有6种.思考:苯环上连接一个烃基(-R)和3个(-X)的有机物有几种?3.符合各种通式的各类有机物(异类异构)例1羟酸A(分子式为C5H10O2)可由醇B氧化而得,A与B可生成酯,符合此条件的酯可能有几种?醇B必须具有A的烃基结构,且-CH2OH在链端,故与A形成的酯也只有4种.例2 有机物A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若A能与纯碱反应放出CO2.A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六元环,将它环上的一个H原子用氨基取代所得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含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NO2的同分异构体有种.-NO接在环上有4种-NO2接侧链C有1种2本题答案:5种.4.同分异构与空间想象问题有些有机物具有较复杂的空间结构.如何判断其可能有的一氯代物或二氯代物的种数,这就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平移、旋转或翻转等操作寻找等效性.有几种不同位置的H就有几种一氯代物。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步骤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步骤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步骤如下:
1. 确定分子的分子式:首先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即含有的原子种类和原子数量。
2. 给分子命名:根据分子式确定化合物的名称。
根据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为分子取一个合适的名称。
3. 绘制骨架结构:根据分子式中原子的连接关系和亲电性/亲
核性确定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是指只包含原子间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化学性质和位置。
可以根据分子式中原子的亲电性和亲核性判断它们在骨架结构中的连接方式。
4. 添加官能团和取代基:根据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和取代基,将它们添加到骨架结构上。
官能团是指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如羟基(-OH)和羰基(-C=O)等。
取代基是
指代替了氢原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5. 确定立体结构:如果同分异构体中存在立体异构体,即空间中存在不同的构型,则需要根据化合物的构象确定立体结构。
可以使用立体化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如Newman投影式、框
架投影式和Fisher投影式,来表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6. 给同分异构体编号: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差异,为同分异构体进行编号。
通常根据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置、构象和顺序等进
行编号。
7. 校正和确认结构:最后,校正和确认所有的结构和编号,确保其准确无误。
需要注意的是,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需要根据分子式和化合物特性进行分析和判断,有时可能需要使用一些化学知识和实验结果来辅助确定结构。
另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命名一般是根据化学规范和惯例进行的,所以要遵循相应的规则和规范。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有机物是生物、有机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同分异构体是有机物的一种组成,也是有机物结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是有机物结构系统研究方面重要内容,也是其他学科研究有机物内容时离不开的重要知识。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是指在一定的空间结构环境中,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将有机物结构大体分为碳链和氢原子,根据它们的布置,将苯环与芳香环上的碳原子及其共价键的边界标记出来,并用符号表示出来,这就是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
在书写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时,要了解有机物结构特征。
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共价键来维持有机物的空间结构,而共价键由两个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对组成,共价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书写一般都会使用线型结构简式法,即用箭头表示共价键,用符号表示碳原子,用数字和字母表示其他原子,用括号表示芳香环或其他环状结构,而当共价键在芳香环外时,可以用虚线来表示。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来确定。
如果有机物的碳链结构中含有羟基,则可以用“OH”表示;若有机物的碳链结构中含有硫原子,则可以用“S”表示;若有机物的碳链结构中含有氮原子,则可以用“N”表示;而若有机物的碳链结构同时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则可以用“H-O”表示。
此外,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还包括能够记录有机物结构有关信息的三视图方法,这一方法在解释有机物结构特征时十分有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该方法推断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结构。
根据结构特征,结构式可以分为空间结构式、碳链结构式和表示结构的全集结构式等三类,其中,空间结构式最为完整,但也最为复杂;而碳链结构式更加容易懂,也可以更好的表达有机物结构的特征。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是有机物结构系统研究方面十分重要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教学中最基本的知识。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同分异构体是有着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在化学领域中,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正确地书写和命名同分异构体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同分异构体的命名,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进行命名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同分异构体的命名是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功能基团来确定的。
在进行命名时,需要准确地描述其结构特点,包括碳骨架的排列方式、官能团的位置和数量等信息。
只有通过准确的命名,才能够确保同分异构体的身份得到准确的确认。
其次,对于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的书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在书写结构式时,需要清晰地描绘出分子中各个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构型。
可以利用简单的线条和点来表示化学键和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空间构型的排布。
通过清晰的结构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特点,有助于进行化学反应和性质的研究。
此外,对于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描述,也需要进行准确的书写。
在描述物理性质时,可以包括其外观、熔点、沸点、密度等信息。
而在描述化学性质时,可以包括其化学反应的特点、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等信息。
通过准确地描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更好地了解同分异构体的特性和用途。
最后,对于同分异构体的命名和结构式的书写,需要遵循国际化学命名法和结构式的绘制规范。
只有通过遵循规范,才能够确保同分异构体的命名和结构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与国际上的化学研究和应用进行对接,促进化学领域的发展和交流。
总之,正确地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命名和结构式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地描述其结构特点和性质,可以更好地了解同分异构体的特性和用途。
希望本文介绍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反应的一门科学。
在有机化学中,同一分子式的有机物可以存在不同的结构,这就是同分异构体的现象。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它们的结构以及性质可能有所不同。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并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应用。
一、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同分异构体,指的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但分子结构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
由于同分异构体的存在,扩展了有机物的种类,增加了有机化学的研究难度。
二、同分异构体的分类同分异构体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键式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分子式相同,但键的连接方式不同。
例如,甲醇(CH3OH)和甲醚(CH3OCH3)就属于键式同分异构体。
甲醇中氧原子和碳原子通过一个C-O单键相连,而甲醚中氧原子和碳原子通过两个C-O单键相连。
2. 位置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分子式相同,但它们的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置不同。
例如,2-丙醇和1-丙醇就属于位置同分异构体。
2-丙醇的羟基(OH)与第二个碳原子相连,而1-丙醇的羟基与第一个碳原子相连。
3. 环式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分子式相同,但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不同的环。
例如,环戊烷和环己烷就是环式同分异构体。
环戊烷由一个五元环组成,而环己烷由一个六元环组成。
4. 构象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分子式相同,但它们的空间构型不同。
例如,顺丁烯和反丁烯就是构象同分异构体。
顺丁烯的两个甲基基团在同一侧,而反丁烯的两个甲基基团在相对侧。
三、同分异构体的形成原因同分异构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 分子结构的不同排列:同一分子式的有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键的连接方式、位置的不同等来形成不同的结构。
2. 手性中心的存在:某些有机物分子中存在手性中心,即一个碳原子附着有四个不同的基团。
手性中心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两种不对称的结构,从而形成了同分异构体。
四、同分异构体的应用同分异构体在有机化学和生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与立体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与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其他元素(如氢、氧、氮等)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同分异构体的存在。
同分异构体是指化学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这种现象在有机化学中非常普遍,而立体化学则是研究这些同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的空间排列以及它们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一、同分异构体的分类同分异构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构造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
1. 构造异构体构造异构体是指分子结构的连接方式不同,例如链异构体、环异构体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体等。
链异构体是指碳链连接方式不同,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环异构体是指分子中含有环状结构,例如环丙烷和环丁烷。
官能团位置异构体是指官能团的位置不同,例如甲醇和乙醇。
2. 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是指分子结构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例如构型异构体和对映异构体。
构型异构体是指分子的化学键连接方式不变,但在空间中存在不可旋转的取向差异,例如顺式和反式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是指分子的化学键和取向方式均不变,但在空间中无法与其镜像重合,例如手性分子。
二、同分异构体的形成原因同分异构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碳原子的自由旋转碳原子可以自由旋转,这使得有机分子在空间中有多种可能的构型。
例如,乙烷可以通过碳碳单键旋转来形成不同的构型。
2. 可旋转的双键双键的旋转也能导致同分异构体的产生。
例如,丙烯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3. 手性中心手性中心是指一个碳原子上连接有4个不同的官能团,这种结构称为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的两个对映异构体无法通过旋转或镜像重合,因此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例如,甘油醛和左旋肉碱就是手性分子。
三、同分异构体的意义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对于有机化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说明结构不依赖于化学式同分异构体的存在说明,一个化学式可以对应多种不同的分子结构,这与其他类型的化合物不同。
这使得有机化学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2. 解释物种多样性同分异构体的存在为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物中原子共线共面问题解法分析
2010-11-08 23:57:40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1691次评论:0条
在有机化学中,常常有这样一类问题,即判断某有机物中碳原子共线或共面问题,处理这样的问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外,还应注意化学与数学的结合,运用所学立体几何知识,凭借简单分子作母体模型解决相关问题.以母体模型为基准,注意基团之间的连接方式,即价键的联结方式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我们需要掌握烃类中甲烷、乙烯、乙炔、苯四种分子的空间构型,以其为母体模型并将其从结构上衍变至复杂有机物中,便能准确判断原子是否共线共面。
以下分析这四种分子空间构型,及其衍变过程。
一、甲烷的空间构型----正四面体型
结构式、分子构型如图一:
其键角109度28分,很显然甲烷中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不能共面,在甲烷分子中,1个碳原子和任意2个氢原子可确定一个平面,其余的2个氢原子位于该平面的两侧,即甲烷分子中有且只有三原子共面(称为三角形规则)。
以甲烷母体模型衍变为-------一氯甲烷、乙烷
当甲烷分子中某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时,该代替原子的共面问题,可将它看作是原来氢原子位置。
若将其中一个氢原子换成一个氯原子,由于C-H键键长短于C-Cl键长则以氯原子为顶点的正三棱锥如图二(1),同样这五个原子不能共面。
同理将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换为甲基,则变为乙烷如图二(2)所示:
C-C单键可以自由转动以,同样这些原子不能共面。
可见凡是碳原子以单键形式存在其所连四个碳原子不能共面。
二、乙烯的空间构型----平面型
结构式、分子构型如图三:
平面型结构,键角为120度,C=C 所连的四个氢原子与这两个碳原子同在一个平面上。
当乙烯分子中某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时,则代替该氢原子的原子一定在乙烯的平面内。
需要注意的是:C=C不能转动,而C-H键可以转动。
以乙烯母体模型衍变为-------丙烯、2-丁烯
若将其中的氢原子换成氯原子,其与所有碳氢原子共面。
若将一个氢原子换成甲基,即为丙烯则如图四(1):将两个氢原子换成甲基则为2-丁烯如图四(2)
显然,实线框内所有原子共面,由于C-C单键转动,实线框外的氢原子有一个可能转到纸面与框内所有原子共面, 可见凡与C=C直接相连的原子连同自身两个碳原子共面。
三、乙炔的空间构型----直线型
结构式、空间构型如图五:.
乙炔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一定在一条直线上,键角为180°。
当乙炔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时,代替该氢原子的原子一定和乙炔分子的其他原子共线。
四个原子共直线,C≡C不能转动,而C-H键可以转动。
以乙炔母体模型衍变为-------乙烯基乙炔
.乙炔的直线形结构,若将其中的一个氢换为乙烯基,在若将其中的另外一个氢换为甲基,如图六
实线框内所有原子共面,由于C-C单键转动,虚、实线框外的氢原子有一个可能转到纸面与框内所有原子共面.与C≡C直接相连的两个碳原子和C≡C中的两个碳原子共直线。
四、苯的空间构型----平面六边型
结构简式如图七:
键角:120度
苯分子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当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时,代替该氢原子的原子一定在苯环所在平面内。
以苯母体模型衍变为-------甲基苯
同样甲基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即得甲苯,其构型如图八:
显然甲基上的碳原子与苯环中的原子共平面。
总而言之,有机物中出现C-R单键,则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四单键夹角接近为109度28分,而直接相连的原子不能共平面。
C=C则要求保持其键角为120度,与C=C双键直接相连的四个原子,与C=C双键自身的这两个原子都共平面。
C≡C其键角为180度,与C≡C直接相连的两个碳原子和C≡C中的两个碳原子共直线。
巩固练习
1、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2、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为a,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依次为:
A.4.5.3 B.4.6.3 C.2.4.5 D.4.4.6
3、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的是:
4、下列分子中所有碳原子肯定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的是:
6、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直线上
B.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C.在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数最多有14个
D.在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数至少有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