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国家和法起源的类型 中国法制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一讲

3.夏代“神权法”思想的内容
“受命于天”
《尚书•诏告》:“有夏服
天命”
《尚书•禹誓》:
“济济有群,咸听朕言,非惟小子,
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 天 之罚,若
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
二、“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十四年:“《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 之刑也,请从之。乃施刑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
一、商代的法律思想
1、商代的建立
《诗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2、商代神权法思想的体现
1) “代行天伐”
《尚书 • 汤誓》:“格尔众庶,悉听朕 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
,天命殛之。”
2)无处不在的占卜活动
《礼记· 典礼》:“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 ,畏法令也”。
传统解释:占卜的实质,不过是用上帝 的意志来体现国王的意志,以便统治者 从精神上奴役和威慑人民。
1.甲骨文所见刑名:
墨刑: 劓刑: 刖刑: 宫刑: 大辟:
2.史籍记载的刑名: 1)炮格: 《史记》: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 辟,有炮烙之法。”
2)醢(hai): 《离骚》: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3)脯(fu):
《史记》: “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
侯。”
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五、商代的司法制度
1.商王掌握最高司法权 司法官:御廌、卜者、司寇
2.监狱 羑里(牖里) 圉
推荐书目: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4)断手:
《韩非子》: “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5)罚丝:
《墨子》: “其恒舞于宫…,其邢,君子出丝二卫, ……”

中国法制史第一讲中国法的起源PPT文档43页

中国法制史第一讲中国法的起源PPT文档43页

中国法制史第一讲中国法的起源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中国法制史第一讲PPT精品文档99页

中国法制史第一讲PPT精品文档99页

九族宗亲
• 宗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是古代宗法 制度的社会基础。有几个概念需要说 说。
家庭
• 家庭是宗族的基本单元。中国传统的家庭 单元是以成年男性为核心,通常的基本成 员还有“我”的妻子、子女、父母及未成 年的兄弟姐妹
家庭
• 姐妹和女儿是不列入族谱编制的,成年后一般要 外嫁到别的家族中去,成为外亲;
——演变为国王的 “王”字
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宗族
部落国家
(二)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原始习惯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礼法 血缘纽带更加强韧 部族首领的地位不断强化并受到法律
保障 作为战争产物的刑罚和法官
二、夏商法律制度来自二、夏商法律制度“五刑”
• 墨刑(黥qing刑),毁坏罪人的容貌。 • 劓yi刑,割去罪人鼻子。 • 剕fei刑(刖yue刑、膑bing刑,“斩趾”
• 成年兄弟娶亲成家、生儿育女,形成家族内的旁 系血亲;
• 妻在家庭中是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署理内政的 “助手”,没有独立的地位,通常也不单独列入 族谱;
• 妾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只能住偏房、侧室,本质 上是丈夫和妻子的“准奴仆”,甚至生育的子女 (庶出),也必须交由正室妻子养育,与正室妻 子生育的子女(嫡出)一样随父姓算作“主子”, 一样称正室妻子为嫡母,称偏房的妾(即使生母) 为姨娘、姨太太、娘姨。
九 族 宗 亲
中国古代的宗族是由下列亲属构成
• 九族同姓直系血亲及其妻子; • 九族同姓的旁系血亲及其妻子; • 未成婚的同姓血亲。
宗族

宗族实际上包含了同姓九族中的直系血亲、 旁系血亲及其妻子们(姻亲枢纽)。
——《史记·鲁国公世家 》
周公制礼
周公制礼的背景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制中国法制史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30页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制中国法制史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30页
24
• 商:不孝、违命等罪名 。 • 新罪名: “乱政”、“疑众” 。 • 此外,据说商代还有职务犯罪的规定,并制订过“官刑”予以制裁。
25
三风十衍罪 商初的官刑,为永保王室之盛隆,以警戒公卿百官,严禁“三风十衍”。 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巫风是指沉湎歌舞;淫风:贪财好色、游猎无度、 怠惰政事;乱风是指狎侮违背圣人之言、拒逆不纳忠直规劝、疏远年长德高 之人;亲近凶。
22
• 夏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 • 即与其错杀无辜或轻罪的人,宁可违反常规或不用常法,甘冒漏杀有罪者的
失误 。 • 商 :“殷罚有伦”、“义刑义杀” ,确立了定罪量刑的某些规则。
23
• (三)主要罪名 • 夏: • 不孝、违命及昏、墨、贼等。 • 《孝经·五刑章》称:夏代“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 ❖ 威侮五行: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泛指天象。引申为对上天不敬。 ❖ 怠弃三正:三正及三卿。引申为不重用臣。
26
《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 昏:“己恶而掠美为昏”。自己有了罪恶
而掠取别人的美名来掩饰。
❖ 墨:“贪以败官为墨”。贪婪败坏官纪为
墨(不洁)。
❖ 贼:“杀人不忌为贼”。肆无忌惮的故意
杀人为贼。
27
• 四、司法制度 • 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 一 是行政、军事、司法职能不分。 • 二 是天罚神判。
墨各千” 。
18
• 《荀子·正名》亦称:“刑名从商。” 刑名主要 有:
• 墨(脸上刻字,涂以黑墨) • 劓(割掉鼻子) • 刖(砍断脚踝) • 宫(割掉男女的生殖器) • 大辟 • 临时酷刑:醢、脯、剔刳、剖心、炮格(烙)等。
19


• [醢九侯] 此案发生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入之纣",但九侯的女

中国法制史课件-总论

中国法制史课件-总论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一、中国法的起源
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
原因一: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 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专制帝王.
夏启像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原因二:夏已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原因三:夏已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 包括军队、职官、监狱以及贡赋制度。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ZhongGuoFaZhiShi
中国法制史
目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中国历代的主要立法 中国历代的刑事法律制度 中国历代的民事法律制度 中国历代的司法制度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一、中国法的起源 二、中国法制的类型 三、中国历代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夏、商立法指导思想 天命神权
王权神授(听命于天,听命于 神是夏商法制的主导思想) 天讨与天罚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二)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
1、以德配天。
德包括3个方面: 敬天、敬宗、保民
2、明德慎罚
实施德教 用刑宽缓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3、刑罚世轻世重(根据时世的变化来确 定用刑的轻与重)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 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4 、“亲亲”“尊尊”
原因四:夏还建立了以国家强制力为 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夏朝的法律制度主要来源于原始社会 的礼、战争命令等行为规范。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二、中国法制的类型
社会 主义 法
奴隶 制法
封建 制法
半殖民 地半封 建制法
第一讲
中国法制史总论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
添加标题
清代的法律实践: 清代法律制度的发
展和特点,包括 《大清律例》的编 纂和司法制度的改 革。同时,可以介 绍一些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如“海瑞
罢官案”等。
添加标题
第七章
近代法制的转型与变 革
近代法制的转型背景与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危 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经 济转型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启 蒙
《中国法制史》PPT课 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 录



期三 的国
法至
制隋



法 制




的宋 法元
制明



目录

法夏 制商





制秦 汉





型近 与代
变法
革制



总 结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法制史概述
法制史的定义和意义
● 法制史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 ● 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法律制度 ● 法制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口述传统等多种手段 法制史的意义
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将成为中国法制史发展的重要趋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 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尊重皇权: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均以维护皇权为核心,强调君主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

2023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中国法制史的起源•中国法制史的发展•中国法制史的影响•中国法制史的特点目•中国法制史的未来录01中国法制史的起源氏族习惯是氏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贯穿于氏族成员生活的各个方面。

氏族习惯随着部落联盟的产生,出现了部落联盟习惯,其内容涉及联盟的组成、议事规则、军事行动、公共事务等。

部落联盟习惯原始社会的法律萌芽夏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即《夏禹刑》。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夏朝法律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法律制度,又有所发展,形成了以“天罚”思想为指导的刑法体系。

商朝法律周朝将礼与刑相结合,形成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制定了《周礼》、《周律》等法律文献。

周朝法律春秋时期法律春秋时期各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如郑国制定《刑书》,晋国制定《范宣子刑书》。

战国时期法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立法,以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如秦国的《秦律》,楚国的《楚律》等。

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秦朝法律秦朝实行法家思想,推崇法治,制定了一系列严刑峻法,如《秦律》等。

汉朝法律汉朝沿袭秦朝法律制度,同时重视儒家思想,制定了《九章律》、《越宫律》等法律文献。

秦汉的法律制度02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立法特点这一时期的立法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如重视法典的编纂和法律的系统化,强调法律的实用性和政治性,注重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加强皇权等。

立法背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各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立法工作。

法律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强调“礼法合一”,重视“以德治国”,提倡“公正至上”等。

魏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立法背景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立法特点隋唐时期的立法工作具有全面、系统、完整的特点,形成了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该法律体系包括了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内容,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典。

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 中国法的起源

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 中国法的起源
——《左传·昭公》
三、商代的法律制度
(一)商代的立法概况 1.《汤刑》 2.《汤之官刑》 3.“弃灰之法” (二)主要法律形式 刑、王命、单行法规
(三)主要罪名 1.不吉不迪 2.颠越不恭 3.暂(jiàn)遇(yú )奸宄(guǐ ) 4.不孝 5.巫风
(四)主要刑名 1.文献记载所见商代的刑罚 炮烙、醢(hǎi)、脯、断手、罚丝、 劓(yì)殄(tiǎn)、 斫(zhuó)胫、剖心
3.继承制度:一般认为,商代初期,王位继承是兄终 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但以前者为主要原则。商代 末期,父死子继基本上代替了兄死弟及,但也出现 了嫡长子继承的现象。
五、夏商的监狱
1.夏商时期的一般监狱都叫“圜土” 2.夏代的特别监狱称为“夏台”或“均台” 3.商代的特别监狱称为“羑里”即“牖里”
三、中国国家和法的起源及其依据
地域——九州; 夏 公权力——官员、司法机关等;
捐税:贡赋制度 一般认为,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文献记载中的夏 代。从夏代的开创者“启”开始,中国便正式进入文 明社会,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同时也 产生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法律。
第二节 夏商的法律制度
一、“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2.奴隶制五刑
墨: 毁坏罪人的容貌
劓:割鼻
剕fēi(刖yuè、膑bìng):毁坏罪人行走能力
宫: 毁坏罪人生殖机能
大辟:死刑
(五)商代的民事、婚姻、继承制度
1.民事法律制度:关于商代的土地所有权,一般认为, 从法律上讲是为王所有,不存在土地私有制。
2.婚姻制度:商代的贵族实际上实行一夫多妻制度。
——《尚书·甘誓》
二、夏代的法律制度
(一)夏代的《禹刑》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代的法律制度
(一)神权法思想 (二)夏代的禹刑 (三)夏代的监狱
(一)神权法思想
夏代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恭行天讨、天 罚”的神权法思想。夏代的统治者利用 宗教鬼神进行统治,将其掌握的国家政 权及其权力说成是神授的;把法律说成 是神意的体现,而法律的实施则是“恭 行天罚”。夏统治者用法律惩治犯罪的 百姓,是替上天实施刑罚。
主要的法律形式
刑,即《汤刑》,是商代的刑法; 王命,是商王所发布的命令,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单行法规,是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或人所发布的命令, 如《汤之官刑》、“弃灰之法” 。
(三)主要罪名和刑名
1.主要罪名: 不吉不迪罪、颠越不恭罪、暂遇奸宄罪、不
孝罪、巫风罪、弃灰于公道罪。(详见课本 P23-24页) 2.主要刑名: (1)商代的“五刑”:墨刑、劓刑、刖刑、 宫刑、死刑; (2)其它刑名:炮格、醢、脯、断手、罚丝、 劓殄(详见课本P25-26)
学习内容
☞国家和法起源的类型 ☞法产生的基本规律 ☞中国法的起源 ☞夏代的法律制度 ☞商代的法律制度
中国法的起源
(一)两个途径
刑起于兵;礼源于祭祀
(二)三个特点
1.礼刑并用 2.宗法伦理性 3.公法性突出
(一)两种途径
★刑起于兵 表明中国古代的刑法及以刑罚为基本内容的 法律,最初起源于战争或军事行动的某些需 要;中国最早的法,脱胎于战争或军事行动 中产生的军法。
★礼源于祭祀 表明中国古代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礼”, 最初起源于祭祀活动中形成的礼仪规则。
(二)三个特点
●礼刑并用 从法起源的两个途径可以看出,中国的法律渊
源包括礼和刑两种不同的法律渊源; ●宗法伦理性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起源的基础是:以家族、宗 族及其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早期国家制 度; ●公法性突出 中国法律突出强调社会成员的服从义务,个体 和整个社会的权利意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正如《礼记•曲礼》记载:“敬鬼神,畏法 令也”。将实施刑罚说成是上帝的意旨,是 秉承神的旨意,代天行罚。“敬鬼神”的目 的是为了使民“畏法令”。
试题
夏商时期的法律思想是(
A.天讨 B.明德 C.神判 D.慎刑
AC )
(二)立法概况及主要的法律形式
立法概况
《汤刑》;《汤之官刑》 ;“弃灰之法”
(2)奴隶则被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任意转让 和买卖。其它财产,以家庭为单位,由家长 占有、管理,家庭成员一般不享有财产所有 权。
(四)商代的民事、婚姻和继承制度
2.婚姻制度:
商代实行一夫多妻制,贵族之间还盛行姊妹 随嫁的媵嫁制。
3.继承制度:
(1)商代初期,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和父死 子继并行,但以前者为主要原则。
(二)夏代的禹刑
禹刑的由来 《左传》昭公六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禹刑的性质 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
禹刑的内容(夏的刑罚以死刑为主) 《左传》引《夏书》:“昏、墨、贼,杀。 皋陶之刑也”。即“昏”罪、 “墨”罪、 “贼”罪,这三种罪都要处以死刑。
(三)夏代的监狱
夏代的监狱称为“夏台”或者“均 台”。
(2)商代末期,夫死子继基本上代替了兄终 弟及,但也出现了嫡长子继承的现象。
(五)商代的司法制度
1.司法审判活动:
商代继续沿用前代的“神兽断狱”。同时, 商代出现了专门的司法官吏。此外,商王掌 握最高审判权,主持占卜的卜者也参加审判。
2.商代的监狱
商代的监狱名称有:圉、囚。圉即监狱的象 形,其意指罪人跪坐,双手前伸戴有刑具, 囚禁于封闭的地牢之中。囚为人蜷曲身体关 押在地牢中的象形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题
1.简述夏商的神权法思想及其发展。 2.简述商代刑法的主要内容。
设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 《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桀将商族
首领商汤“囚之夏台”。
商代的法律制度
(一)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 (二)立法概况及主要的法律形式 (三)主要罪名和刑名 (四)商代的民事、婚姻和继承制度 (五)商代的司法制度
(一)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
“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在商代发 展到了顶峰。商代统治者以迷信鬼神而著称, 举凡国家大事,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天请示。
试题
中国早期的五刑指的是( C )
A.大辟、膑、宫、黥、墨 B.墨、黥、刖、宫、大辟 C.墨、劓、剕、宫、大辟 D.墨、黥、宫、大辟、劓
(四)商代的民事、婚姻和继承制度
1.民事法律制度
(1)商代实行土地王有制,不存在土地私有 制。商王享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权,将土地分 赐给贵族使用;领受土地者占有土地,并向 商王缴纳贡赋,但没有所有权,不得买卖土 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