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完整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 师全军覆没告终。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总结词
推翻封建帝制
详细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 课件
目录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与发展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
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局限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具有直接民主、主权在民 和轮番为治等特点,但也存在权力滥用、范 围狭隘和排斥妇女的局限。
D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习惯法的形成
《十二铜表法》
在罗马早期,习惯法是主要的法律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文法。
作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法的 诞生,对罗马社会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谢谢聆听
辛亥革命是1911年在中国爆发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封建 帝制的革命运动。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 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时代的开始。辛亥革命是中 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它推翻了清朝 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 了借鉴和启示。
02
法律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1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1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
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主政治有迫切需求。
.
5
多山 多岛 环海
.
6
• 2、奴隶制城邦国家的雏形 • 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 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
机构的设立
• 氏族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
7
3、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
(1)政治上:
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贵族:首席执政官(城邦首脑、内政权);
长老议事会(最高决策、监察、审判权)
平民:公民大会(名义最高权力机关,无实权)
(2)经济上:
实行债务奴隶制。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通
过高利贷和土地兼并方式使平民沦为“六一汉”
直至债务奴隶。
(3)表现: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给统治
.
4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雅典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
①特点:位于希腊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物
产丰富,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②对经济政治影响:
经济:
经济生活多样性。近海居民商业航海贸易为
主;山地居民游牧业商业航海贸易比较发达。
政治:
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难以通过
者敲响警钟,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进行社会政
治改革。
.
8
二、工商业的发展 1、原因:
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 力提高
2、发展表现:
经济作物发展;
手工业进步;
商业贸易繁荣。
.
9
3、影响: (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雅典公民分化与社会矛盾激化:
代表旧贵族的平原派:主张贵族寡头政 治,维护既得利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共42张PPT)

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 课本P71
内容: 影响:
(2)根据地建设:
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 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 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 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
共赴国难 团结抗日
课堂检测
1、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 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 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 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中“远征” 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他又说“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是如何孵出小鸡来的?中 国共产党是如何摆脱革命危机,使民主革命重新走向高潮的呢 ?
一、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 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2、经过:
(1)时间\地点:
(2)领导人:
(3)军队: (4)结果:
国民革命军
3.意义:课本P70
4.教训: (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 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
(3)武装斗争 进行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长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合作探究】 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45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45张PPT)

家,排除B项;小农经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而井田制属国有制,排除C项。
当堂巩固
3. (2020·江苏高考·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

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
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竹书纪年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 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 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夏朝的统治
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传承方式: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国家机构: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中
姜寨遗址 地点:陕西临潼 生产:新石器、原始农耕 生活:聚族定居 社会:共同劳作平均分配,
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原址模拟呈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反山 王陵12号墓。
良渚文化玉钺
良渚文化玉琮
玉器在当时的良渚社会是高等级身份的体现物, 如象征神权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权的玉钺都只 出土于大型墓葬中,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专业化 的为贵族阶层服务的高端手工业。
国家机构: 商商王朝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管理: 内外服制
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
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上述史料反映商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1851年,《 海 国 图 志 》传入曰本,六十卷本被翻译成日文 ,日本人惊为天 书,认真学习之,通过此书了解西方的长处,它被奉为加强海防的经典著作,为 不久后开展的明治维新做出了贡献 。
——严孟达 《甲午再现风云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上谕档”是军机章京每日抄录明发、 廷寄谕旨的薄册,以备随时查考。
但是有关道光帝对鸦片战争的谕旨, 却不见于“上谕档”。军机章京将之誊 录于另一种军机处档册——“剿捕档”。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1.传统中国的文化心理:华夷观
贵 华 夏 , 贱 夷 狄
中国人的“天下体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这种文化心理背后的政治、经济动因是什么?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 《乾隆御制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梦 境
鸦片战争
——从文化心理角度的解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世界潮流:近代化
经济Leabharlann 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文化
科学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32张PPT)
2.官员无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共34张PPT)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同学们,今天也是我们第一次接触高中历史,可能你们会以 为初中已经学习了世界史和中国史,没有必要再学习一遍, 但今天我将以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视角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中 国史的开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你们能不能以认 识一个新朋友的心态来学习我们这本书? 那你们还记得中学学的夏、商、西周都有哪些制度吗?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
西周建立后,又是怎样巩固自己的统治的呢?阅读教材中的《西 周分封示意图》,归纳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国家。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巩固统治
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
对象 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内容 义务 朝觐述职的义务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牧野之战
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又称武王伐纣。 周武王即位时,商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武王九年曾率兵东进至盟 津(今河南孟津县东),诸侯不期而会者多达800 个。武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仍未完全成熟, 所以命令退兵。直至纣王杀比干、囚箕子,陷 于彻底孤立时,武王才认为灭商时机已到。公 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卢、彭、 濮等族或方国,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打败纣王。 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 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
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PPT课件(原文)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PPT课件(原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
爱国将士等
中日甲午战争 爱国将士、台湾人民的反割台
八国联军侵华 爱国将士、义和团运动
中国军民的斗 争基本上以失 败告终,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并逐步加深
日本全面侵华 全民族的抗战
第一次完全胜 利-----
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斗争规模和组织 水平、斗争结果等方面比较抗日战争与以前的历次反侵略 斗争的不同,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人左右,最多不到一万人,占全
四、扬眉吐气:八年抗战终于胜利
B、国际环境的不同
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占领上海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败一胜,最主要的原因是( )
C.1938年
D.1939年
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B、国际环境的不同
第一次完全胜利-----
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材料2:1930年10月起,蒋介石接连向各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 。
三、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第16课 抗 日 战 争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谜语趣闻: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一次庆祝晚会上,有一则灯谜引起很大争议。
材料21:1“9按30明年治10大月帝起遗,蒋策介,石第接一连期向征各服根台据湾地,发第动二大期规征模服“朝围鲜剿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4万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 广材岛料: 3:20自0经1年济,大公萧布条原爆子发弹蔓受延害全者球2,2日1本89139人29,-1精93确1到期个间位出。口下降了7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毛泽东于1947年底
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土地改革: 学思之窗)(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
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经济上:土地改革( 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30万人
1946年6月
1948年秋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
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
技术;刘不邓仅大能军打运过用大战别,山而且的能战打略阵反地战攻。有解成放效区土;地 改参军革支的解基前放更本区踊完土跃成地, 。改生各产主革的要基迅解本速放完发区展相成继,。连使成后一方片更加,巩可固作战,
• 国内意义:结束了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历 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 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 迫民民族的解放斗争。
• 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复习与回顾: 中共成立后领导进行革命的史实有哪些呢?
1.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渡江战役(时间)、 解放南京(革命胜利标志)时间、意义。
(3)追剿残余部队。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 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 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 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ussia
America
.
1
一、杜鲁门主义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 国、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 大的两个国家。
②1946年,丘吉尔发表《
和平砥柱》演说
揭开了冷战序幕
.
哈里·S·杜鲁门
Harry S.Truman 1884.5.8~1972.12.26 美国第33任总统 1945.4.12~19532.1.20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力量急剧膨胀,及战
后美国面临的经济转型.的问题
13
二、马歇尔计划
1.背景
【资料回放】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 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 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愿意协 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
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
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 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 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
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
8
杜鲁门主义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
政治表现 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
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华盛顿的“和平鸽”(苏联冷战宣传漫画)
美国鉴于两大阵营的对立、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杜鲁门主义 提出背景)而形成的“杜鲁门主义”,是对苏联发. 动“冷战”的宣言书,同时也是美国全球扩9张野 心的体现。1990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第二次首脑会议宣告结束,“冷战”历时40余年。
.
11
阅读并回答: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 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 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杜鲁门咨文(节选)
问题一: 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
12
信“ 号冷
战 ” 的
.
3
铁幕
.
4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至亚得里亚海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 。
主张(实质):遏制苏联,对抗共 产主义运动
.
5
(3)希、土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提供了契机。
义的阵脚,控制西欧,
达到共同“遏制”苏
联的目的。
.
21
4、实质:
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 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 联的目的。
5.影响
(1)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渡过难关,促进了西 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西欧经济的联合。
(2)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同时扩大了美 国在欧洲的影响。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
14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遭受沉重打击, 战后西欧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并引发政 治危机。
(2)美国意识到只有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才能稳定西欧政局,从而才能控制西欧 并遏制共产主义。
.
15
2.提出 1947年6月,马歇尔提出了援
助欧洲的方案,这一方案后来被 称为“马歇尔计划”。
(3)使苏联感到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地区控制的必要
(美国曾以此计划为诱饵,吸引东欧各国加入以孤立
和打击苏联)
.
22
军事表现
《北大西洋公约》签约会场
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 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2iz3ation -NATO),简称北约。8月24日,公约生效,北约正式成立,也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来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
阅读并回答: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 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 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
问题二: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 会产生这种“转折”?
转折:美国外交政策从原来的孤立主义,转
变为称霸世界的外交战略,
标志着冷战全面的
开始。
7
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美国是“冷战”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
联席会议发表政府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且宣
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
3、实质 是以维护美国安全、反苏反共为幌子,干 涉各国内政,在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4、实施
(1)在欧洲,美国控制了希腊、土耳其,
加紧筹划建立联邦德国。
(2)在亚洲,美国继续大力资助蒋介石在
中国扩大内战,逐步放宽对日占领政策,
扶持日本成为在远东遏制“极权主义”的
重要阵地。
.
10
5、影响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 折点
3.实施 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开始
实施。到1952年,计划实施完毕。
.
16
历图 史说
马歇尔计划受援国及宣传海报.
英法等16国受
援,对西欧的援 助达132亿美元17
以下是一组由苏联漫画家创作的漫画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用膏药援救死者》 .《他正在敲诈》
19
《用膏药援救死者》 ⒈画面上的“医生”是 指谁?病床上的“死者” 又指代什么?
(4)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
2、提出及主要内容
.
6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咨 文中要求国会授权美国 政府向希腊、土耳其提 供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并指出“这是美国外交 政策的转折点”,
“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 威胁了和平,都与美 国安全有关。”
.
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杜鲁门 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⒉医生所用的“膏药” 比喻什么?
比喻美国的经济援助
⒊该画讽刺什么事件?
讽刺美国政府实 . 施马歇尔计划。 20
《他正在敲诈》
⒋马歇尔计划是一项 “复兴欧洲”计划,为 什么说它是在敲诈呢?
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
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它是实际上是以“复
兴欧洲”为名,借经
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
三、北约与华约
VS
华约成员国签字仪式
.
北约签字
24
1.北约的建立
(1)、背景:
①随着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欧洲的国际政治 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②美国需要控制西欧,建立由自己主导的 安全体系,以对付苏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