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理论概述

合集下载

孟塞尔色彩理论

孟塞尔色彩理论

孟塞尔色彩理论孟塞尔色彩理论,又称色彩空间理论,是指研究如何将物体视觉特征转换成色彩属性的理论。

该理论旨在明确色彩术语的定义,以及描述光的多种特性。

孟塞尔的色彩理论建立在色彩空间中,描述三维色彩空间,表示色彩的三个属性,即红、绿、蓝复合色(RGB)。

孟塞尔色彩理论也称之为色度空间,色度就是物体的特定色彩,在三个主色彩中取值。

孟塞尔色彩理论的三个主要元素是:白光、色彩调制和色度。

色度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比例来定义色彩的特征。

白光是指一种纯净的光,它由三原色的光线组成,如红、绿、蓝三种颜色。

色彩调制是一种能够改变光的颜色的方法,比如滤色片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等。

最后,孟塞尔色彩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组合不同色调、比例和白光调整来调节物体的颜色,还可以用来描述不同材料的色彩特性、照明照明灯效果以及人眼对色彩的感知特性等。

此外,孟塞尔色彩理论还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它可以用来精确调节色彩,提升图像的精度和真实性,使得图像更加逼真、生动、细节清晰,结果更佳。

另外,孟塞尔色彩理论还可用于计算机视觉系统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图像和模型数据,以及更好的计算机视觉应用。

它也可以帮助研究如何将物体外观转换为可用于计算机视觉系统的信息,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机器视觉系统的发展。

孟塞尔色彩理论还有助于改善人机交互体验。

在使用显示器时,如果颜色设置不适当,会使显示内容失真,扰乱用户的视觉体验。

通过应用孟塞尔色彩理论,可以精确调整显示器的色彩,有效提高使用显示器的体验,让用户感受到更加舒适和自然的视觉体验。

孟塞尔色彩理论在影视行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制作人员重新调整颜色,使用好的色彩来营造更加真实的影视场景。

此外,当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在不同的显示器上播放时,也可以应用孟塞尔色彩理论来调整色彩,以达到色彩一致性和视觉和谐性,从而让观众更容易接受视觉内容。

总结来说,孟塞尔色彩理论是研究如何将物体视觉特征转换成色彩属性的理论,它包括白光、色彩调制和色度三个元素,是人们理解色彩属性、掌握色彩技术、调节色彩和提高图像质量的重要理论基础。

色彩理论知识

色彩理论知识

色彩理论知识色彩理论是研究色彩现象和色彩艺术的一门学科。

色彩是人们对视觉刺激的一个感知,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

色彩理论的研究旨在揭示色彩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并探讨如何正确运用色彩以达到艺术效果。

首先,色彩有三个基本要素: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黄、绿等。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更鲜艳,低饱和度的颜色更朴素。

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亮的颜色让人感到轻松和愉快,而暗淡的颜色给人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感觉。

其次,色彩有四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和色调。

色相是指颜色在光谱中的位置,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色调是指用来描述色相的术语。

再次,色彩在艺术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冷静和冷淡,黄色代表活力和幸福。

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色彩的对比和配合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同时,色彩还可以用来表达主题或传递信息。

艺术家可以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观赏价值。

最后,色彩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反应。

例如,亮丽的色彩可以使人感到愉悦和兴奋,而暗淡的色彩则会给人一种低落和消沉的感觉。

因此,在室内装饰和设计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色彩,以营造舒适和和谐的环境。

综上所述,色彩理论是研究色彩现象和色彩艺术的学科,它揭示了色彩的基本要素和属性,探讨了色彩在艺术创作和人们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深入了解和掌握色彩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色彩,并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美术色彩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对于艺术创作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对于提升美术作品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与美术色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一、色彩的分类1.原色:指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调配而得到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和蓝色。

原色是色彩世界的基础,也是其他颜色的来源。

2.次要色: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橙色、紫色和绿色。

次要色位于原色的中间位置,具有中性色调,常被用于创作温和、柔和的画面效果。

3.补色:指对应原色的颜色,例如红色的补色是绿色,蓝色的补色是橙色。

补色之间呈现强烈的对比,相互衬托,可以增强画面的鲜艳度和对比度。

4.中性色:指不带有明显颜色色调的颜色,包括灰色、黑色和白色。

中性色常用来调和和平衡其他色彩的鲜艳度。

二、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搭配:通过使用补色、冷暖色的对比等方式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

对比搭配常用于强调画面的重点或创造冲击力强烈的艺术效果。

2.类似搭配:通过使用相邻或相近的色彩来创造和谐、柔和的画面效果。

类似搭配常用于表现平和、安宁的场景或情感。

3.单色搭配:通过使用同一色彩的不同色调和明暗度来创造单一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

单色搭配常用于表现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4.色彩分割:通过在画面中使用不同色彩区块的分割和划分来营造节奏感和动态感。

色彩分割常用于抽象、装饰性的艺术作品中。

三、色彩运用技巧1.明暗变化:通过改变色彩的明暗度和亮度来表现画面的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明暗变化对于创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非常重要。

2.色彩温度:通过使用冷色和暖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冷色常用于表现冷静、冷淡的情感,而暖色则常用于表现热情、温暖的情感。

3.色彩饱和度: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来表现画面的明快度和浓淡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会呈现明亮、鲜艳的效果,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会呈现柔和、柔美的效果。

4.色彩协调: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和色彩运用技巧来达到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美术色彩理论与运用

美术色彩理论与运用

美术色彩理论与运用色彩在美术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并带给观者美的享受。

美术色彩理论是指对色彩的运用、组合和表达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学科。

本文将从色彩基本概念、色彩理论、色彩运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全面讲解美术色彩理论与运用。

一、色彩基本概念1.1 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也可以说是色彩的名称。

常见的色相有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相是色彩的基础,它构成了整个色相环。

1.2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和强度,也可以说是颜色的浓淡程度。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纯净、鲜艳;饱和度越低,颜色则越暗淡、灰蒙。

1.3 亮度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亮度越高,颜色越明亮、明快;亮度越低,颜色越昏暗、沉闷。

二、色彩理论2.1 三原色理论三原色理论是指将所有颜色都分解成三种原色-红、绿、蓝。

这三种原色可以通过不同的混合比例组合出各种其他的颜色。

三原色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数码显示、打印等领域。

2.2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

常见的色彩对比有冷暖色对比、互补色对比、对比色对比等。

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对比,可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2.3 色彩情感不同的色彩对人们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

例如,红色常常给人们带来热情、活力的感觉,而蓝色则给人们带来安静、冷静的感觉。

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色彩来传递自己作品所希望表达的情感。

三、色彩运用3.1 表现形态色彩在美术作品中,可以通过色块的运用来强调画面的整体氛围和情感。

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色彩来凸显作品的主题和内容。

3.2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将多种颜色组合在一起,使它们相互补充从而产生视觉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式有三角搭配、对比色搭配、单色搭配等。

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色彩搭配方式。

3.3 色彩渐变色彩渐变是指将一种颜色逐渐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色彩渐变可以使画面更加细腻、立体,也可以制造出一种柔和、流动的感觉。

美术色彩的基本理论与运用

美术色彩的基本理论与运用

美术色彩的基本理论与运用美术色彩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为作品增添生动的视觉效果。

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和正确运用色彩,是每一位美术从业者都应重视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美术色彩的基本理论,并以实例讲解色彩的运用。

一、色彩的基本理论1. 色相色相是色彩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指色彩的名称,如红色、蓝色等。

在色相环上,颜色按照光谱的顺序排列。

2. 饱和度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度或强度,相当于色彩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色彩鲜艳,饱和度低的颜色色彩暗淡。

3. 亮度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被称为色彩的明度。

亮度高的颜色色彩明亮,亮度低的颜色色彩暗淡。

二、色彩的运用1. 表现情感色彩可以通过表现明暗、冷暖和饱和度等变化,来影响观者的情感体验。

例如,使用暖色调可以营造热情、活力的氛围,而使用冷色调则能创造冷静、沉稳的感觉。

2. 营造氛围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

比如,使用明亮、饱和的颜色可以创造欢快、轻松的氛围;而使用暗淡、低饱和度的颜色则能制造压抑、神秘的感觉。

3. 引导视线色彩的对比和变化可以引导观者的视线。

鲜明对比的颜色能够吸引视线,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而色彩的渐变和过渡则可以平衡作品的整体效果,使视觉更加和谐。

4. 表现光影色彩在光影效果中起到关键作用。

正确运用明暗关系和色彩渐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明暗、体积和质感,使作品更加逼真。

总结:美术色彩的基本理论包括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色彩世界。

艺术家可以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并灵活运用色彩,表达情感、营造氛围、引导视线和表现光影。

只有深入理解色彩,才能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在实际创作中,每位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主题,灵活运用色彩的理论和技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艺术家可以以独特的方式运用色彩,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艺术作品。

相信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色彩的魅力将继续被挖掘和发扬光大。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愉悦感、能够传达信息、引起情感共鸣等作用。

色彩理论是研究色彩的形成、变化及其作用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构成、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下面将对色彩理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光的三属性之一,它由光的波长决定。

色彩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要素。

1. 色相:色相是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它由光的波长决定。

色相是分类色彩的依据,是色彩的主体。

在彩轮上,色相按照波长的不同被分为七种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红、绿、蓝为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所有颜色。

2. 明度: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是色彩的亮度和暗度的表现。

明度是亮度的概念,亮度高的颜色被称为“亮色”,亮度低的颜色被称为“暗色”。

3. 纯度:纯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是色彩的深浅和灰度的表现。

纯度高的颜色被称为“艳色”,纯度低的颜色被称为“淡色”。

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色彩空间,即色彩立体空间。

二、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光的原色、物质的原色和三原色。

光的原色是指通过合成其他颜色的颜色,包括红、绿、蓝三种。

物质的原色是指原色油彩、原色水彩或原色颜料,包括红、黄、蓝三种。

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颜色,它们是一切色彩的构成颜色,可以通过它们的混合调配出其他所有颜色。

三、色彩的分类色彩根据光的波长、颜料的特性、光的照射等不同,可以进行多种分类:1. 按光的波长分类:根据光的波长不同,可以将色彩分为三大类:红、绿、蓝。

这三种颜色是光的原色,通过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所有的颜色。

而色相环则是根据光的波长的分布情况将色彩划分开来,成为了七大色系。

2. 按颜料特性分类:颜料的种类和特性不同,可以使得颜料在光的照射下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根据这一特点,人们将颜料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三辅色,它们能够分别调配出其他颜色。

3. 按光的照射分类:颜料在颜料间的相互照射下,可能会产生混合的效果,出现一些全新的颜色。

艺术学中的色彩理论

艺术学中的色彩理论

艺术学中的色彩理论色彩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能够给作品带来生动、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艺术学中,色彩理论是一门研究色彩的学科,它探讨了色彩的原理、分类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艺术学中的色彩理论,从色彩的基本属性到色彩搭配的原则,带领读者一窥色彩在艺术中的奥秘。

一、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的基本属性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

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明亮的色彩具有高明度,而暗淡的色彩则具有低明度。

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饱和度高的色彩更加鲜艳、饱满,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更加灰暗、褪色。

二、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三原色、补色和暖色与冷色进行分类。

1. 三原色三原色是指红、黄、蓝这三种色彩,它们是所有其他色彩的基础。

通过不同程度的混合,三原色可以产生所有其他的色彩。

在艺术创作中,三原色的运用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2. 补色补色是指在色相环上互为对立的两种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

补色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作品带来鲜明的视觉冲击力。

3. 暖色与冷色暖色包括红、橙、黄等色彩,它们给人以温暖、亲切的感觉。

冷色包括蓝、绿、紫等色彩,它们给人以冷静、清新的感觉。

在艺术创作中,暖色和冷色的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三、色彩搭配的原则色彩搭配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不同色彩之间的组合和运用。

艺术家可以根据色彩搭配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色彩组合,以达到所期望的视觉效果。

1. 对比对比是指将色彩相互对立的特点进行搭配。

对比可以分为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明度对比是指明暗程度的对比,如将明亮的色彩与暗淡的色彩进行搭配。

色相对比是指色彩种类的对比,如将红色与绿色进行搭配。

饱和度对比是指色彩纯度的对比,如将鲜艳的色彩与灰暗的色彩进行搭配。

对比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色彩理论知识:彩虹般的色彩,给你一个缤纷的视觉体验

色彩理论知识:彩虹般的色彩,给你一个缤纷的视觉体验

色彩理论知识:彩虹般的色彩,给你一个缤纷的视觉体验彩虹般的色彩,给我们带来了缤纷而美好的视觉体验。

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它们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思维,甚至能够改变我们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色彩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色彩组合,希望能够对读者理解彩虹般的色彩有所帮助。

一、色彩理论的基本概念色彩理论是指对颜色的认识和研究,它包含了颜色的基本概念、色彩分类、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色彩理论的基本概念。

1.色光三原色色光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光的组合,因为它们可以组合成任何其他颜色。

2.色相、饱和度和明度色相是指颜色在色轮上的位置,即红、黄、绿、青、蓝、紫六种颜色。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或强度,取决于颜色中所含的色光的比例。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亮程度,取决于颜色中所含的白光的比例。

3.中性色中性色是指不属于任何色相的颜色,包括黑、灰、白和棕色等。

二、常见的色彩组合色彩组合是指将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色彩搭配。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色彩组合。

1.单色调单色调是指使用同一色相的不同饱和度和明度的不同色彩搭配。

这种组合简单而统一,适用于各种风格和场合。

2.类似色调类似色调是指组合相邻的颜色,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这种组合颜色相近,具有协调的效果,适用于各种情形。

3.互补色调互补色调是指相对的颜色组合,例如红和绿、蓝和橙等。

这种组合颜色对比强烈,具有明快、鲜艳的效果,适用于大胆而夸张的设计。

4.三色调三色调是指以三个颜色为基础的色彩组合,例如红、黄、蓝等。

这种组合颜色丰富多彩,具有鲜活、活泼的效果,适用于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设计。

三、色彩的象征意义颜色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存在的,它们还具有象征意义。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颜色象征意义。

1.红色红色象征着激情、能量和活力,是一种强烈的颜色。

它还有全球共同的象征意义——爱情。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还象征着幸福和吉祥。

2.黄色黄色象征着快乐和活力,是一种温暖的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理论概述--第一课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0-05-12为什么要学习色彩理论如果你有志于创造丰富色彩的作品,包括产品,平面,网页,家庭装潢等等,那么一定的色彩知识会对你的创作有莫大的帮助。

在创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色彩看起来是十分神秘的,有时候设计师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选择这种色彩,“这看起来比较好”,“也许这样比较对”这类的词我们经常听到。

关于色彩系统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似乎非常简单的例子:什么是红色?苹果是红的,红酒也是,玫瑰花也是红的,但它们的色彩都不尽相同。

这时,我们发现,在没有一种系统下面,来命名一种色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鉴于这个缘故,人们建立了各种色彩模型来命名色彩,最早是20世纪初期,Albert Munsell--一位艺术学院的教授,建立了一种色彩系统用来命名色彩,这个系统一直被改进,到现代成为Pantone ,CIE等各类色彩系统的前身。

下面是各色彩系统中的红色,你能分辨它们吗?HTML中的红色Pantone(潘通)中的红Pantone(潘通)中的暖红色彩基础--第二课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0-05-13一般来说,色彩是由光引起的,而光是由各种称为可视光谱色彩混合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物体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并把其余的反射到我们的眼睛,因此形成了色彩感。

描述一个色彩有三种途径,按色彩的名称(色相),纯度(饱和度),还有值(亮度)。

虽然粉红,砖红,深红都是属于红色,但每种色彩都以色相,饱和度,亮度来区别于另一种。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

所有色彩都是由三原色组成,分别为红(纯度对比(1张)玫瑰红)、黄色、蓝(青)色。

原色的纯度最高,所谓色彩纯度应该是指原色在色彩中的百分比。

色彩明度目录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

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

比如,深黄、中黄、淡黄、柠檬黄等黄颜色在明度上就不一样,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桔红等红颜色在亮度上也不尽相同。

这些颜色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也就是色彩的又一重要特征一一明度变化。

色彩的明度变化有许多种情况,一是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

如:白比黄亮、黄比橙亮、橙比红亮、红比紫亮、紫比黑亮;二是在某种颜色中,加白色明度就会逐渐提高,加黑色明度就会变暗,但同时它们的纯度(颜色的饱和度)就会降低,三是相同的颜色,因光线照射的强弱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

编辑本段基本性质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

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

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如玫瑰红、桔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

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

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纯度(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

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

当掺入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的掺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感觉出来了。

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

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

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

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

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

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有彩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应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

编辑本段色彩明度配色以色彩的明度作为配色的主体思路。

色彩从白到黑的两端靠近亮的一端的色彩称为高调,靠近暗的一端的色彩称为低调,中间部分为中调;明度反差大的配色称为长调,明度反差小的配色称为短调,明度反差适中的配色称为中调。

(1)高短调配色以高调区域的明亮色彩为主导色,采用与之稍有变化的色彩搭配,形成高调的弱对比效果。

它轻柔、优雅,常常被认为是富有女性味道的色调。

如浅淡的粉红色、明亮的灰色与乳白色,米色与浅鸵色、白色与淡黄色等,适合于轻盈的女装及男夏装。

(2)高中调配色以高调区域色彩为主导色,配以不强也不弱的中明度色彩,形成高调的中对比效果,其自然、明确的色彩关系多用于日常装中,如浅米色与中鸵色,白色与中绿色,浅紫色与中灰紫等。

(3)高长调配色以高调区域色彩为主导色,配以明暗反差大的低调色彩,形成高调的强对比效果。

它清晰、明快、活泼、积极,富有刺激性。

如白色与黑色,月白色与深灰色等。

(4)中短调配色以中调区域色彩为主导色,采用稍有变化的色彩与之搭配,形成中调的弱对比效果。

它含蓄、朦胧。

如灰绿色与洋红色,中咖啡色与中暖灰等。

(5)中中调配色以中调区域色彩为主,配以比中明度稍深或稍浅的色,形成不强不弱的对比效果,具有稳定、明朗、和谐的效果。

(6)中长调配色以中调区域色彩为主导色,采用高调色或低调色与之对比,形成中调的强对比效果。

它丰富、充实、强壮而有力。

如大面积中明度色与小面积的白色、黑色,枣红色也白色,牛仔蓝与白色等。

(7)低短调配色以低调区域色彩为主导色,采用与之接近的色彩搭配,形成低调的弱对比效果。

它沉着、朴素,并带有几分忧郁。

如深灰色与枣红色,橄榄绿与暗褐色等。

男士冬装多用这种调子,显得稳重、浑厚。

(8)低中调配色以低调区域色彩为主导色,配以不强也不弱的中明度色彩,形成低调的中对比色效果。

它庄重、强劲,多适合男装和女秋冬装的配色。

如深灰色与土色,深紫色与钴蓝色,橄榄绿与金褐色等。

(9)低长调配色以低调区域色彩为主导色,采用发差大的高调色与之搭配,形成低调的强对比效果。

它压抑、深沉、刺激性强,有爆发性的干扰力。

如深蓝色与本白色,深棕色与米黄色等。

(10)最长调配色这是指黑白两种色彩各占1/2的搭配关系。

色彩单纯,视觉效果极为强烈,具有尖锐、简单的特性,色设计师永恒的配色手法。

编辑本段色彩对比同时对比结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的性质,都带有相邻色的补色光。

例如: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

同一黑色在红底上呈绿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紫底上呈黄灰味,在黄底上呈紫灰味同一灰色在红、橙、黄、绿、青、紫底上都稍带有背景色的补色味,红与紫并置,红倾向于橙,紫倾向于蓝。

相邻之色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方向。

红与绿并置,红更觉其红,绿更觉其绿。

色彩同时对比,在交界处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又称为边缘对比。

现将色彩同时对比的规律归纳如下:1、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者更亮,暗者更暗;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者更艳,灰者更灰;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者更冷、暖者更暖。

2、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3、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强烈,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明度也同时增加。

4、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同时以相邻交界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5、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以一色包围另一色时效果最为醒目。

强化同时对比效果的方法:(1)提高对比色彩的纯度,强化纯度对比作用;(2)使对比之色建立补色关系,强化色相对比作用;(3)扩大面积对比关系,强化面积对比作用。

抑制的方法:(1)改变纯度,提高明度,缓和纯度对比作用;(2)破坏互补关系,避免补色强烈对比;(3)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缓冲色彩对比作用;(4)缩小面积对比关系,建立面积平衡关系。

上图显示的是彩度(Chroma)或者称为饱和度(saturation):反应的是色彩相对于灰度的纯度上图显示的是亮度(Luminance):反应的是色彩相对于黑色与白色的明亮程度,可以通过加入黑或者白,来降低或增加亮度。

色彩基础--第二课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0-05-13一般来说,色彩是由光引起的,而光是由各种称为可视光谱色彩混合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物体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并把其余的反射到我们的眼睛,因此形成了色彩感。

描述一个色彩有三种途径,按色彩的名称(色相),纯度(饱和度),还有值(亮度)。

虽然粉红,砖红,深红都是属于红色,但每种色彩都以色相,饱和度,亮度来区别于另一种。

上图显示的是彩度(Chroma)或者称为饱和度(saturation):反应的是色彩相对于灰度的纯度上图显示的是亮度(Luminance):反应的是色彩相对于黑色与白色的明亮程度,可以通过加入黑或者白,来降低或增加亮度。

色彩系统--第三课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0-05-13色彩系统依赖于设计者使用的媒介。

当绘画的时候,艺术家有大量的颜料需要选择,色彩是通过减色法来实现的。

而当设计师使用电脑等来设计作品时候,色彩是由加色法来获得。

减色当使用颜料或者使用涂料等方式时候,我们使用减色法。

减色法意味着由白色开始,随色色彩的叠加,直到黑色。

CMYK 色彩模型用于减色法这个色轮用于颜料色彩搭配--减色法加色如果你使用电脑来处理色彩,那么电脑上的色彩是由加色法呈现的。

加色法意味着色彩是从黑色开始,随着色彩的叠加,逐渐变亮,最后成为白色。

这是RGB色彩模型表示加色法,白色由R红色,G绿色,蓝色叠加而成。

这个色轮用于加色色环理论详解--第四课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0-05-14色环理论详解色环又称作为色轮,是种按照色相把色彩排列的呈现方式。

当我们开始进行色环排列时, 第一步就是需要把原色按照等距关系排列以下色彩组成了完整的色环上图为原色(Primary Colors),等距排列,分别是红、黄、蓝。

上图为间色,或者称为次色( Secondary Colors),由三原色两两混合产生,分别是绿、橙、紫。

上图为三级色(TERTIARY COLORS),由原色和间色两两混合产生,分别是黄橙、红橙、红紫、蓝紫、黄绿、蓝绿(原为“蓝紫”由配色网友xxhehe勘误)以下是色环的一些其他知识互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s),也被称为补色,是色环上两个相对的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