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强度及理论解析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强度理论

材料力学强度理论

材料力学强度理论
材料力学强度理论是材料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强
度和变形特性。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而变形特性则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行为。

强度理论的研究对于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强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破坏机制。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
破坏,而不同的材料在受力时表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比如拉伸、压缩、剪切等。

强度理论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材料在受力时的破坏机制,为材料的设计和选用提供依据。

其次,强度理论可以指导材料的合理使用。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材料
的强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合理的使用条件。

强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材料在特定工况下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材料的安全可靠使用。

此外,强度理论还可以为材料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

通过对材料强度特性的
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材料的强度局限性,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比如,可以通过合金化、热处理等手段来提高材料的强度,或者通过结构设计来减小应力集中,提高材料的抗破坏能力。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强度理论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材料的破坏机制,指导材料的合理使用,还可以为材料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

在未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强度理论,不断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可靠性,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1.2 教学内容机械的概念与分类机械的基本参数机械的性能指标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机械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1.4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机械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机械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5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机械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的理解。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机械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机械零件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方法。

2.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概念与分类机械零件的功能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实践教学法:展示机械零件的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其选材和加工方法。

2.4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机械零件在机械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3. 实物展示:展示机械零件的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其选材和加工方法。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5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机械零件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的understanding.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选材和加工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机械传动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让学生掌握机械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2 教学内容机械传动的概念与分类机械传动的原理机械传动的计算方法与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实践教学法:演示机械传动的实验,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应用。

复合材料点阵结构设计理论及机械强度

复合材料点阵结构设计理论及机械强度
发现点一:发现了复合材料点阵结构载荷传递路径及变形机制,提出了连续纤维增强+芯子协同变形的设计思想,创建了材料/结构/单胞一体化的复合材料点阵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复合材料点阵结构制备方法,实现了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制备。提出的制备方法包括模压成型工艺、切割粘结工艺、嵌锁组装工艺等。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点阵结构在低密度区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平压和剪切强度指标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
该项目共发表SCI论文68篇,出版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研究领域第一部专著,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ence等期刊SCI他引405次。该项目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美国工程院院士Atluri教授指出:该项目设计的复合材料点阵材料填补了Ashby材料选择图的空白。杨卫院士、方岱宁院士、程耿东院士,Wadley教授等对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6
Low-velocity impact and residual tensile strength analysis to carbon fiber composite laminates/Materials and Design/王世勋,吴林志,马力
7
Energy absorption and low velocity impact response of polyrethane foam filled pyramidal lattice core sandwich panels/Composite Structures/张国旗,王兵,马力,吴林志,泮世东,杨金水
2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3D sandwich structure with core reinforced by composite columns/Materials and Design/王兵,吴林志,金鑫,杜善义,孙雨果,马力

化妆品玻璃瓶罐解析

化妆品玻璃瓶罐解析
(3)石灰石(CaCO3) 作用:引入CaO,还可以防止碱结晶, 可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化妆品瓶玻璃原料
⒉ 辅料 (1)澄清剂
在高温时分解放出气体的物质,可促进玻璃中气泡的 排除。一般为硫酸盐,如:CaSO4, Na2SO4。用量1%以 下。 (2)助熔剂
硝酸盐,硫酸盐。用量1%以下。
化妆品瓶玻璃原料
⒊ 特殊用料 (1)无色玻璃 加入脱色剂。
① 化学脱色剂(氧化剂) 用澄清剂即可。
② 物理脱色剂 两色互补而失色。TiO2, FeO使玻璃呈绿色。Mn+3着
紫色,Se+2(硒)着浅玫瑰色,它们可与玻璃中浅绿色互补, CoO呈蓝色,可与绿色互补,增加玻璃的透明度。
玻璃的结构
晶体与玻璃
晶体结构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空间排列是规则有序的,不论从几个原子 间距的微观尺度,还是从长距离的宏观尺度来观察,晶体可以由构成它的最 小结构单元(晶胞)重复周期性排列得到。
玻璃的主要性质
玻璃的物理性质
一、密度 玻璃的密度主要涣定于构成玻璃的原子质量,也与原子的堆积及配伦数有关 。玻璃的密度是一个对组成变化较敏感鲍性质,只要在组成上有微小变化, 便能在密度上反映出来。因而密度是表征玻璃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二、硬度 硬度是固体材料抵抗另一种固体深入其内部而不产生残余形变的能力。玻璃 的硬度主要决定于愿子半径、电荷大小及堆积密度。在硅酸盐玻璃中,石英 玻璃硬度最大。 三、机械强度 玻璃是一种脆性材料,它的机械强度一般用耐压、抗折、抗张、抗冲击强度 等表示。 玻璃的机械强度分为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所谓理论强度是指玻璃在不存在 任何缺陷的理想情况下,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四、玻璃的黏度 黏度是表征流体内摩擦力或者表示阻碍液体流动性质的物理量! 五、玻璃的热性质 1、线性热膨胀系数 2、玻璃的导热性与热冲击强度 六、玻璃的光学性质

4极直流电机的结构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4极直流电机的结构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4极直流电机的结构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工业中,电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4极直流电机作为一种常见而有效的电动机类型,具有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以及调速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场合下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对4极直流电机的结构、理论原理以及概述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4极直流电机的整体结构,并详细讨论其外壳和定子结构以及转子结构。

随后,我们将解释磁场产生的机制,并探讨其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将对4极直流电机的理论原理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将解析其工作原理,并研究磁场变化与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我们还会对转速稳定性进行分析,以了解该类型电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最后,在本文的概述部分中,我们将探讨4极直流电机在实际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评估其优势与劣势。

我们还将探讨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展望其未来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通过对4极直流电机结构、理论说明和概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并认识这一类型的电机,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对相关领域的学者、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 4极直流电机的结构2.1 外壳和定子结构4极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其结构主要由外壳和定子组成。

外壳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机械强度,以保护内部元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定子是电机的固定部分,也称为齿轮组。

它由绕组和铁芯组成。

绕组是多股导线经过特定的方式绕制而成,通过通入电流产生磁场。

2.2 转子结构转子是直流电机中的旋转部分,包括转子轴、绕组及磁极等。

转子轴通常使用高强度材料制成,以承受机械载荷并确保正常运行。

绕组则与定子绕组相连接,在通入电流后产生力矩使得转子旋转。

磁极是固定在转子上的磁体,根据应用需求可有多个磁极。

2.3 磁场产生机制在4极直流电机中,磁场产生是通过将直流电源连接到定子绕组上来实现的。

机械原理电子教案

机械原理电子教案

机械原理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原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1.2 教学内容机械原理的定义与作用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介绍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实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小组讨论,探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设计原则的应用能力第二章:机构学基础2.1 教学目标掌握机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理解机构学的基本原理学会分析机构的工作过程2.2 教学内容机构的概念与分类机构学的基本原理机构的工作过程分析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三维动画演示,介绍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实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机构学的基本原理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机构工作过程的能力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构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操作测试,评估学生对机构学原理的应用能力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构工作过程分析的能力第三章:力学基础3.1 教学目标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理解力学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学会运用力学原理分析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3.2 教学内容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力学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机械系统工作性能的力学分析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介绍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力学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机械系统工作性能的能力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力学在机械原理中应用的能力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系统工作性能力学分析的能力第四章:机械动力学4.1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理解机械动力学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机械动力学原理分析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4.2 教学内容机械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机械动力学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机械系统工作性能的机械动力学分析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介绍机械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机械动力学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动力学原理分析机械系统工作性能的能力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动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动力学在机械原理中应用的能力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系统工作性能机械动力学分析的能力第五章:机械设计方法5.1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与步骤学会运用机械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机械设计的过程与步骤机械设计方法的实践应用5.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与步骤项目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设计过程与步骤的应用能力项目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六章:机械零件设计6.1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学会运用设计原理分析机械零件的工作条件6.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机械零件工作条件的分析与计算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介绍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通过实物观察,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机械零件工作条件的能力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的理解实物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分类与功能的认知程度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工作条件分析的能力第七章:机械强度计算7.1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应力状态学会运用强度计算解决机械设计中的问题7.2 教学内容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应力状态强度计算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介绍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应力状态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强度计算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强度计算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动画演示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受力分析与应力状态的认知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强度计算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能力第八章:机械振动与控制8.1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了解机械振动的危害与控制原理学会运用振动分析解决机械设计中的问题8.2 教学内容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机械振动的危害与控制原理振动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介绍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机械振动的危害与控制原理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振动分析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振动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的理解实验演示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振动危害与控制原理的认知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振动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能力第九章:机械可靠性工程9.1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了解机械可靠性的度量与改进措施学会运用可靠性工程解决机械设计中的问题9.2 教学内容机械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机械可靠性的度量与改进措施可靠性工程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介绍机械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机械可靠性的度量与改进措施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可靠性工程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可靠性工程基本概念与方法的理解实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可靠性度量与改进措施的认知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可靠性工程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能力第十章:机械创新设计10.1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流程与策略学会运用创新设计解决机械设计中的问题10.2 教学内容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机械创新设计的流程与策略创新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介绍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流程与策略创新设计竞赛,培养学生运用创新设计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创新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理解项目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创新设计流程与策略的认知程度创新设计竞赛报告,评估学生对创新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机械原理概述难点解析: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

膜的机械强度测定实验报告

膜的机械强度测定实验报告

膜的机械强度测定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膜的机械强度来评估其抗耐压性能,为膜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原理:膜的机械强度是指膜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拉伸测试、撕裂测试和压缩测试等。

本实验选择了拉伸测试方法来测定膜的机械强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的膜材料切割成适当的测试样品尺寸,得到满足标准要求的试件。

2. 实验前处理:根据膜材料的特性,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干燥、清洗、消毒等。

3. 设置拉伸测试仪参数:根据膜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设置拉伸测试仪的拉伸速度、力传感器灵敏度等相关参数。

4. 将试件夹在拉伸测试仪上:用夹具将试件夹在拉伸测试仪上,保证不会滑动和变形。

5. 进行拉伸测试:启动拉伸测试仪,开始进行拉伸测试,同时记录力值和位移值。

6. 计算机械强度参数:通过测量的力值和位移值,计算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机械强度参数。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的力值和位移值,计算得到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机械强度参数。

将计算结果绘制成曲线,便于对膜的机械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讨论:膜的机械强度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本实验确定膜的机械强度参数,可以对膜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为膜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实验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如试件制备的误差、拉伸测试仪的精度等,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测定膜的机械强度来评估其抗耐压性能。

实验结果可以用于膜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试件制备的准确性和拉伸测试仪的精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探究膜材料的机械性能与其结构、成分等之间的关系,为膜材料的开发和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peo聚合物电解质_xps_碳谱_理论说明

peo聚合物电解质_xps_碳谱_理论说明

peo聚合物电解质xps 碳谱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存储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具有优异的离子导电性、机械性能和稳定性,使其成为高性能电化学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同时,表征和分析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结构和性质的方法也变得十分必要。

在这方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碳谱技术以其非破坏性、高灵敏度以及表面化学信息提供能力而备受青睐。

它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元素组成、化学键状态以及界面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因此,本文将探讨PEO聚合物电解质与XPS碳谱之间的关系,并介绍PEO聚合物电解质和XPS碳谱各自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案例。

通过对PEO聚合物电解质在XPS碳谱分析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以及相关性讨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PEO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结构、性质和表面特征,为其在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5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研究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整体结构。

接下来是PEO聚合物电解质的介绍,包括物性介绍、应用领域和优缺点分析。

然后是XPS碳谱理论说明部分,包括XPS原理介绍、碳谱分析方法论述以及XPS碳谱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将重点研究PEO聚合物电解质与XPS碳谱的关系,包括聚合物电解质在XPS碳谱分析中的变化规律研究、PEO聚合物与XPS碳谱相关性讨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给出本文的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PEO聚合物电解质和XPS碳谱两个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着重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PEO聚合物电解质在XPS碳谱分析中的变化规律研究和PEO聚合物与XPS碳谱相关性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PEO 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与XPS碳谱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为进一步开展PEO聚合物电解质的表征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强度与失效(广义与狭义)
▪ 失效:产品不能完成预定功能
承载
变形
振动 摩擦
腐蚀
……
强度:抵抗失效的能力
6
1940年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世界第三的Tacoma大桥,中央跨距 853m,悬索桥结构,建成四个月在19ms-1的小风下塌毁。
1.2 机械强度研究的内容
材料强度
结构强度
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材料的各种力学 性能指标。
3
1.1 机械设计与机械强度
现代机械设计
环境

重量

经济性
安全性
质量
……
材料 结构
强度
4
1.1 机械设计与机械强度
什么是强度? 材料或零构件抵抗外力而不
发生失效的能力。
是机械的最基本的要求
机械强度是机械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学科。它是 以机械学和力学为基础,与光学、电学、磁学、声学等 现代测试手段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图像处理等高 新技术相结合的高度综合的工程技术学科。
的、各向同性的、连续的实体; 2. 承受较为简单的载荷作用; 3. 应用弹性变形理论。
21
1.3 常规机械强度理论
存在问题: 1. 应力的多轴性和变形的弹塑性; 2. 疲劳破坏的普遍性; 3. 疲劳与蠕变的交互作用; 4. 强度中的寿命计算; 5. 疲劳强度可靠性; 6. 局部应力应变分析; 7. 断裂力学;…
22
1.4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
1. 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及线弹性 强度理论
2. 弹塑性强度理论 3. 含裂纹体的强度理论 4. 疲劳强度理论
23
1.4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
2 弹性平面问题基本方程 2.1 平面应力概念及方程 2.1.1 平面应力问题的基本概念 2.1.2 平衡方程 2.1.3 几何方程 2.1.4 物理方程 2.1.5 边界条件 圣维南原理 2.1.6 变形协调方程 2.2 平面应变概念及解法
19
失效形式影响系数:K3
➢ 规定拉伸失效为理想失效,该失效形式下的强度
极限为拉伸强度极限, K3=1.0;则在其它失效形
式下, K3值分别为: 塑性材料
抗拉强度 K3 屈服强度
脆性材料 疲劳破环
抗拉强度 K3 所考虑的强度极限
抗拉强度 K3 疲劳强度
20
1.3 常规机械强度理论
特点: 1. 假设制造机械零构件的材料性能是均匀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及应用
现代设计与分析技术研究所 何雪浤
1
掌握三大问题
•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即了解强度 研究的重要地位。
• 常规与现代机械强度理论的区别和 联系。
• 研究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
2
1绪 论
1.1 机械设计与机械强度 1.2 机械强度研究的内容 1.3 常规机械强度理论 1.4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 1.5 本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参考文献
6 疲劳强度理论 6.1 疲劳破坏与疲劳分析 6.2 疲劳载荷的处理 6.3 循环载荷下金属材料的特性 6.4 疲劳裂纹形成寿命估算 6.5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28
应用现代强度理论进行设计的步骤
1. 根据常规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结构形状及尺寸; 2.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应力、应变分布; 3. 用声、光、电等检测手段,确定零构件缺陷尺寸和
24
1.4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
3 弹性应力应变状态下强度理论 3.1 应力状态分析 3.2 应变状态分析 3.3 弹性的应力应变关系 3.4 应变能 3.5 机械强度理论
25
1.4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
4 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及屈服准则 4.1 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及几种理想模型 4.2 增量理论 4.3 全量理论 4.4 两个常用的屈服准则 4.5 圆轴的弹塑性扭转问题 4.6 梁的弹塑性弯曲问题
算其内力; 3. 由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确定其结构尺寸和形状; 4. 计算该零构件的工作应力或安全系数。
14
1.3 常规机械强度理论
n n
应力 计算、实测
许用应力
由材料、结构及工况规定
lim
n
许用安全系数
根据工况等规定
工作安全系数 计算
n lim
影响安全系数的因素
1. 零部件重要程度的影响:K1 2. 载荷及应力计算的准确程度的影响:K2 3. 不同失效形式的影响:K3 4. 应力集中的影响:K4 5. 截面尺寸的影响:K5 6. 表面加工状态的影响:K6 7. 检验质量的影响:K7
16
静应力下安全系数
塑性材料
s
ns
脆性材料

b
nb
n b K1K2K3K4K5K6K7
17
零部件重要程度系数:K1
18
应力计算的准确度系数:K2
❖ 计算公式准确,所有作用力及应力已知时, 取K2=1.0;
❖ 计算公式或图表,使计算所得应力较实际应 力高时,取K2=1.0;
❖ 计算应力较实际应力低,根据两者之差异, 可选取K2=1.05—1.65;
9
按材料性质分类
❖ 脆性材料强度:研究脆性材料的强度问题; ❖ 塑性材料强度:塑性材料的强度问题; ❖ 带裂纹材料强度 :研究含裂纹体材料的强度问题 。
10
按载荷性质分类
静强度:材料在静载荷下的强度 ; 冲击强度: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强度,是金属材 料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 疲劳强度: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强度 。
26
1.4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
5 含裂纹体的强度理论 5.1 裂纹的基本类型 5.2 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和位移场 5.3 应力强度因子及其求法 5.4 脆性断裂的K准则 5.5 线弹性断裂力学在小范围屈服中的推广 5.6 裂纹张开位移COD和J积分 5.7 裂纹扩展速率
27
1.4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
11
按环境条件分类
高温强度; 低温强度; 腐蚀强度等。
12
力学模型的简化
在进行结构强度计算时,需要根据零件和构 件的不同形状,将其简化为杆、杆系、板、 壳、块和无限大物体等力学模型,不同的力 学模型有不同的强度计算方法。
13
1.3 常规机械强度理论
设计计算步骤:
1. 由理论力学确定零构件所受外力; 2. 由材料力学(有时采用弹性力学或塑性力学)计
根据材料性质、载荷性质和环境条件等 的不同,可以做不同的分类。
指机械零件和构件的强度,它涉及到力学模 型的简化、应力分析方法、材料强度、强度
准则、寿命估算以及安全系数等问题。
8
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
➢ 材料的化学成分; ➢ 加工工艺; ➢ 热处理; ➢ 应力状态; ➢ 载荷性质; ➢ 加载速率; ➢ 温度和介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