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
瘦肉精演示ppt课件

04
瘦肉精的监管措施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针对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使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物。
加强执法力度
各级监管部门加强对饲料、养殖、屠宰等环节的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 法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企业责任追究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监管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 监督。
05
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养殖场的瘦肉精事件
事件概述
某养殖场为提高生猪瘦肉率,在 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
影响范围
该养殖场生猪销售至多个地区, 涉及消费者众多。
处理结果
监管部门对养殖场进行查处,追 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并销毁
应对措施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 动物产品质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瘦肉精危害的 认识。
02
瘦肉精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
急性中毒
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可能导致 人体急性中毒,出现恶心、呕吐
、头晕、心悸等症状。
慢性危害
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可能 导致人体慢性中毒,出现肌肉震颤 、心慌、战栗、头疼、乏力等症状 。
致癌风险
瘦肉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 质,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 险。
对动物的危害
01
02
03
生长异常
瘦肉精能显著促进动物肌 肉生长,但同时可能导致 动物内脏器官发育异常。
繁殖障碍
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饲 料可能导致动物繁殖障碍 ,如雌性动物不孕、雄性 动物性欲减退等。
瘦肉精

瘦肉精,指的是一类动物用药,包括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硫酸特布他林等,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但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至于究竟摄入多大量,如何导致恶性肿瘤,有关病例研究国内外尚无定论。
但是,近几年,各地“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时至今日,市场上仍然有许多养殖户在使用瘦肉精。
记者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调查了十几家养猪场,发现几乎家家都在使用“瘦肉精”,而且添加量大小不一。
迎宾菜市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市场。
在这里,有一种瘦肉型猪肉十分畅销。
据销售人员介绍,这种猪肉由于肥膘少、脂肪低,所以很受欢迎。
销售人员:“太肥了卖不掉,现在吃瘦肉的人多,吃肥肉的人少,都怕油脂、脂肪大。
”通常情况下,普通猪肉皮下都有一层厚厚的脂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肥肉。
但是记者发现,这种所谓的瘦肉型猪肉瘦得有些不同寻常,猪皮下面几乎没有肥肉。
记者一连走访了几个摊位,销售人员也弄不明白原因。
通过一名销售人员提供的“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记者找到了这种瘦肉型猪肉的来源——南京市建邺区沙洲村的兴旺屠宰场。
兴旺屠宰场是国家定点的屠宰场,共有7家屠宰户,每天屠宰加工生猪1000多头,猪肉产量高达上百吨。
记者来到这里,只见一些屠宰户都在忙着杀猪。
一家屠宰户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屠宰加工的猪肉中,这种瘦肉型猪肉能占到80%到90%。
食品安全问题瘦肉精

食品安全问题:瘦肉精1. 引言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其中,瘦肉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介绍瘦肉精的定义、应用、危害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2. 瘦肉精的定义瘦肉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激素,也称为瘦肉素或消瘦素。
它主要用于促进动物生长,使肉类瘦肉质更高。
瘦肉精的主要成分是瘦肉精溶液。
3. 瘦肉精的应用瘦肉精最常见的应用领域是畜牧业。
它可以被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以促进生长和增加畜禽的体重。
此外,瘦肉精也可以在肉食加工过程中使用,以改善肉类的质地和口感。
4. 瘦肉精的危害4.1 潜在的健康风险瘦肉精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长期暴露在含有瘦肉精的食品中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荷尔蒙失调、增加患病风险等。
4.2 法规限制和禁止使用由于瘦肉精的潜在危害,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法律法规来限制或禁止其使用。
例如,欧盟禁止了所有肉类中添加瘦肉精,同时加强了对进口肉类产品的检测。
5. 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5.1 监测和检测通过建立监测和检测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追踪食品中的瘦肉精。
监测和检测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
5.2 反欺诈和惩罚措施加强反欺诈和惩罚措施,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
这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减少瘦肉精等有害物质的使用。
6. 结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瘦肉精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问题,对我们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我们的食品无害于人体健康。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
然而,近年来,瘦肉精等添加剂的使用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结合我国的瘦肉精事件,从政策法规、监管体系和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瘦肉精的概述瘦肉精(Ractopamine)是一种能够促进肌肉生长和减少脂肪积累的饲料添加剂,是生长激素类似物和β受体激动剂。
瘦肉精的使用滥用会出现一系列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
美国FDA正式批准瘦肉精的使用,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广泛使用。
然而在欧盟、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瘦肉精都被禁止使用。
瘦肉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发心血管、神经和泌尿系统疾病等,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而猪肉、牛肉、鸡肉等食品中过量添加瘦肉精,也势必引起人类吃入过多瘦肉精而产生的健康问题。
我国瘦肉精使用及导致的问题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动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必须经过国家安全检验,才能投入使用。
但是由于追求利润,一些不法企业为了提高肉类的产量、增重和营养价值,采用了非法添加瘦肉精的方式。
2020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猪肉及其制品瘦肉精最高残留量标准》才正式将瘦肉精合法化,将猪肉及其制品中的瘦肉精残留标准控制在0.1毫克/千克以下。
但是,在此之前,因为瘦肉精滥用问题,我国也发生了多起瘦肉精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11年发生在上海的“猪肉草莓事件”和2016年发生在大连的“瘦肉精猪肉”事件。
“猪肉草莓事件”中,一些不法商贩在养殖猪的过程中非法添加瘦肉精,而有些屠宰场为了追求效益而私自使用瘦肉精。
瘦肉精残留超标多倍的猪肉和草莓进入市场,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瘦肉精猪肉”事件也是因为猪肉中检测出了瘦肉精超标而引起关注。
这种不合规的做法不仅让消费者产生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疑虑,而且也损害了行业的声誉。
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对于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以及消费者保护等问题提出了严峻考验,也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背景中国自2002年开始禁止在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因为瘦肉精是一种禁药,用于促进猪、牛和羊等动物的肌肉生长。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等原因,一些非法的生产者和销售商继续将瘦肉精添加到畜禽饲料中,导致瘦肉精事件频发。
瘦肉精事件的影响瘦肉精事件的影响非常严重,它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2011年,一系列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包括香港在内的国外市场对中国肉类产品的进口限制,这对中国肉类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瘦肉精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瘦肉精事件的原因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和经销商因为考虑到经济利益而非法使用瘦肉精。
规制不严一些有关部门并未严格执行对瘦肉精的禁止,或者在执行上存在漏洞,使得瘦肉精的使用得以滋生和泛滥。
规范缺失一些养殖户和经销商缺乏对法规的认识和理解,或者缺乏正确的规范,并且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因此不会意识到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危害。
对瘦肉精事件的治理中国政府对瘦肉精事件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治理:制定和加强法律法规国家相继颁布了《动物性食品中禁用瘦肉精国家标准》和《劣药破案办案技术规范》,加强了对瘦肉精的禁止,加强了监管措施,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惩处。
扩大检测范围中国对进口的动物性产品和国内的食品产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测,尤其是对出口到香港和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了严格的筛查。
加强宣传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对养殖户和消费者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强了人们对瘦肉精事件的认识和警惕性。
瘦肉精事件的启示瘦肉精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也给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加强法律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增加公众参与政府应该加强沟通,与广大民众、媒体和专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让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加强规范和管理养殖户和经销商应该加强规范和管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积极宣传和遵守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杜绝瘦肉精事件的发生。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结概述瘦肉精是一种合成降脂药物,用于促进猪、牛等家畜的生长和增重。
然而,近年来,瘦肉精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瘦肉精安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并且导致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措施的制定。
本文旨在对瘦肉精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食品安全发展趋势。
瘦肉精的危害瘦肉精在短期内确实可以有效地促进动物的生长,但其残留物危害人体健康。
长期摄入瘦肉精残留物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心脏疾病、肾脏损伤等。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孕妇等易受伤害的人群,瘦肉精的摄入更加危险。
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发生瘦肉精安全事件可追溯到2011年,当时中国台湾地区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瘦肉精污染事件。
随后,类似的事件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也屡次发生。
这些事件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恐慌,严重破坏了相关企业的声誉,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怀疑。
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影响瘦肉精安全事件对食品产业和消费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被曝光使用瘦肉精的企业经历了声誉危机,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都遭受了巨大损失。
而消费者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变得更加警惕,对产品的选择更加谨慎。
食品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监管和法规措施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和法规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
例如,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限制瘦肉精的使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监管,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提高食品标签的透明度,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等。
这些举措旨在全面保护食品安全,恢复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心。
未来的发展趋势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发生促使了食品产业的改革和发展。
未来,食品安全将成为食品产业的重要议题,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消费者也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对食品企业的选择更加谨慎。
同时,食品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法规,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瘦肉精

瘦肉精不是食品添加剂,但近年来常发现在动物饲料加添加瘦肉精的现象。
2011年4月,双汇火腿也卷入瘦肉精丑闻,成为食品安全的焦点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法商贩为何要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2.瘦肉精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瘦肉精的危害: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3.怎样识别瘦肉精猪肉?(1)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
(2)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后臀较大,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
(3)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2008年8月前后,中国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同时公安和执法部门查获了不法分子用于向牛奶中添加的大量三聚氰胺,请问:1.不法分子为什么要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因为三聚氰胺结构中含有多个氮元素,添加在牛奶中后可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检测值”。
2.三聚氰胺对婴儿的健康造成了什么影响?试说明其可能的机制?给食用该奶粉的婴儿造成了肾结石。
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三聚氰胺进入体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可能是结石形成的基础。
二是三聚氰胺会破坏肾脏的排泄功能,使尿酸浓度增高,引起结石。
2007年11月16日,昆明194名中学生因营养不良集体发病,学生前足掌出现针扎一般的疼痛,并且局部出现红肿,少数学生还出现头昏、食欲减退等症状。
经过昆明市卫生部门的紧急调查和救治,发现这些学生患的是群体性末梢神经炎。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常年食用陈化粮。
请问:1.根据你所学知识,初步判断这学生可能得了什么病?可能是孩子长期食用陈化粮导致维生素B1摄入不足引起。
瘦肉精危害

瘦肉精危害瘦肉精是一种常用的生长促进剂和瘦肉剂,可以改善肉类的质量和产量。
然而,长期摄入瘦肉精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瘦肉精的危害以及应对瘦肉精风险的措施。
什么是瘦肉精瘦肉精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的药物,也被称为瘦肉剂或生长促进剂。
它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通过注射或添加到饲料中来促使动物快速增肌,减少脂肪含量。
瘦肉精的危害尽管瘦肉精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肉质,但它也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以下是瘦肉精的主要危害:1. 人体健康影响瘦肉精在人体内的摄入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
长期摄入瘦肉精可能导致肠胃问题、神经系统紊乱、心脏病、肾脏损伤等。
人体对于瘦肉精的代谢能力有限,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瘦肉精在体内蓄积,进而加重健康风险。
2. 药物滥用风险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一些畜牧业者滥用瘦肉精。
他们可能超量使用瘦肉精,违反使用剂量和清零期的规定。
这种滥用行为可能导致瘦肉精残留在食物中,食用这些食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环境污染瘦肉精的滥用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畜牧业者使用的瘦肉精往往会通过动物的粪便和尿液排放到环境中,这可能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应对瘦肉精风险的措施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瘦肉精风险:1. 完善监管和法规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规来控制瘦肉精的使用。
对于滥用瘦肉精和违规行为,应进行严厉的处罚,以警示畜牧业者。
2. 加强检测和监测加强瘦肉精残留物的检测和监测工作是预防瘦肉精风险的重要手段。
建立有效的检测机制,对肉类和其他畜产品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提高消费者意识提高消费者对瘦肉精风险的认识和警惕性,鼓励健康饮食习惯。
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有机或者无添加剂的食品,避免摄入瘦肉精。
4. 健康饲养模式引导畜牧业者采用健康饲养模式,注重动物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合理改善。
通过提高动物饲养质量,减少对瘦肉精的依赖,从而降低瘦肉精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肉精”的拷问
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和3月15日《焦点访谈》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其大批商品猪销往南京等地市场,甚至成为颇有名气的“双汇”火腿肠的原料。
“瘦肉精”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如果将它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大大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食用这种肉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长期食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瘦肉精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分布于肝脏,还可存在于脑、肾。
吃瘦肉精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心慌、四肢震颤、脸部潮红。
专家提示,最好少吃动物肝脏,并且不要买太红太软以及肥肉太少的猪肉。
瘦肉精对老年人危害最大“瘦肉精”是一种白色或类似白色的结晶体粉末,无臭,味苦,全名叫“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可用作兴奋剂的药物,并可用于治疗哮喘。
由于本品化学性质稳定,加热到172℃时才能分解,因此一般的加热方法不能将其破坏。
这种药物胃肠道吸收快,人或动物服后15—20分钟即起作用,作为兽药或禽畜饲料添加剂,则属于违禁品。
“瘦肉精”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分布于肝脏。
肌肉中含量较肝脏低很多。
人摄入后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其不良反应主要有:
心脏:可引起心率加速,特别是原有心律失常的病例更易发生心脏反应,可见心室早搏、ST段与T波幅压低;
肌肉震颤:引发四肢、面颈部骨骼肌震颤。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病例更易发生代谢紊乱、血钾降低。
“瘦肉精”中毒有什么症状?人吃了瘦肉精残留量高的猪肉,内脏可出现致病中毒症状:面红口渴、皮肤过敏性红色丘疹、心情烦躁不安、失眠、手指震颤、足有沉感、严重时不能站立。
肌肉颤动伴有疼痛。
心动过速,乏力、恶心呕吐、耳鸣、头痛、头晕等系列代谢紊乱、障碍性中毒症状。
主要是心慌、肌肉震颤、头痛以及脸部潮红等。
轻度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对心率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有较大危害。
2700多年前,古书《礼记》少仪篇上有一句:“君子不食溷豚。
”即君子不吃猪肉。
那时节,可能是医学水平低,人们还不能知道吃猪肉会有什么大的害处,只是觉得吃了不好,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说法。
不过可以肯定,我们的祖先曾经对猪肉产生过禁忌,只是没有流传开来而已。
到了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得出了结论,说猪肉有百害而无利。
他在本草纲目上明确说过:猪肉有毒,性寒凉,多食可使人筋骨无力。
可以看出,猪肉没有太大的营养价值。
为什么说吃猪肉对身体百害无一利,今天的科学已经证明猪肉的危
害。
首先是喂养的方法足以使猪生病。
生存环境的恶劣,如关闭在秽臭中周身积满了污秽,见不到阳光和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甚或吃腐烂的饲料,使得猪的自身有好多的寄生虫。
如果吃了它们的虫卵可给人带来许多疾病,如囊虫病,囊虫可生长在人体的任何部位。
眼囊虫病可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还可能危害到脑部,使人精神错乱有致命的危险。
还有旋毛虫病,旋毛虫能钻到人体全身的肌肉中,甚至可钻进大脑、心脏、肺等主要器官中,严重的使人体质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引起毒血症、心肌炎、甚至死亡。
猪又可使人得绦虫病,绦虫是由许多小的节片连成的,约有1000节,可长达4米,有的人肠道内可生长着好几条绦虫,它吸收人的营养,使人身体缺乏营养、消瘦、衰弱,危害极大。
平时人们即使将猪肉在火上烤熟,也不一定能将其中的寄生虫完全杀死。
也就是说高温不是杀死这些寄生虫的有效办法。
另外猪油中的胆固醇含量极高,常猪油吃会引起动脉硬化,使血管变脆、失去弹性,会使脑血管突然破裂,导致中风死亡,或是造成心肌梗死、心绞痛,又可破坏肾脏血管引起高血压至终死亡。
这些与猪肉有关所引起的疾病,足以证明猪肉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
在所有的家畜里,猪的生存环境和饮食品位是最差的,它可以在由自己排泄物构成的烂泥里长期生活, 吃任何腐坏的残渣剩余甚至粪便。
试想,在这样环境下,它的体内没有毒素那就怪了。
世界上除了苍蝇可能再找不出第二个与它有共性的物种。
但只见有人吃猪肉没人吃苍蝇.有人会说现在的猪都在养殖厂已经脱离了恶劣的环境,吃上了可口的饲
料,这一切不是可以得到改善吗?殊不知,不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又累积了新的毒素。
具调查,在一些工厂化养猪厂发现,新生的仔猪如不注射补铁剂就会因患贫血症而死亡纠其原因是家养的猪可以通过吃周围的泥土来获得铁等微量元素的补充,(看起来猪还真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烂泥)而养殖厂的猪在冲洗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得不到任何补充,致使免疫力低下,因此会患上其它疾病,那么,为了减少病猪的出现,人们就使用抗生素.在人工饲养家畜里,应用在猪身上的药物最多,如激素、抗生素、三月壮(能让猪90天出栏)、瘦肉精,这些药物的残毒对人体构成了极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