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含茅以升班培养计划、高速特专班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人员。

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知名的交通运输专家。

二、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

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高级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1、综合性: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2、“软”、“硬”结合。

既要学习土木、电子、计算机、机车车辆、汽车等工程技术知识,又要学习组织、优化、经济、管理、市场等知识。

3、大交通。

以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为主要对象。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信号、运输市场营销、运载工具及其原理、交通运输经济、线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课程组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或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专业课程组)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八、课程设置细化表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2、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12学分课程。

<交通运输>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规范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规范一、本专业学科基础(一)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介绍金属材料工程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以新型金属材料的开发、材料特殊服役性能与行为的研究,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形成了高速铁路用关键材料及其服役行为、材料表面工程与防腐技术、高性能结构材料三个特色研究方向。

无机非金属及粉末冶金材料工程以新型材料的制备技术开发、性能研究与应用开发为重点,以新型高致密、或多孔材料的研究开发为突破口,形成了下列先进陶瓷及其制备技术、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及其致密化技术两个特色研究方向。

1.轨道交通用关键材料及其服役行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速列车转向架材料及其服役行为研究;2)新型轻质高速列车结构材料及其性能评价;3)大铁路、高速客运专线、重载铁路等关键工务器件及其服役性能研究;4)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研究;5)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材料。

2.材料表面工程与防腐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多元共渗技术与装备;2)先进表面复合处理技术、装备及其应用;3)表面防腐处理技术;4)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5)超硬薄膜;6)喷涂材料及技术;7)抗腐蚀磨损技术。

3.高性能结构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温结构材料及其性能评价;2)材料计算机模拟与性能优化设计;3)材料致密化技术;4)高性能金属材料冶金、成型技术。

4.先进陶瓷及其制备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复相陶瓷材料热等静压烧结技术;2)高纯靶材和功能陶瓷;3)高性能混凝土材料;4)轻质多孔吸声降噪材料;5)陶瓷材料高温性能研究。

5.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雾化粉末制备技术与精密喷射成型技术;2)粉末冶金材料的等静压制备技术;3)高性能复合粉末冶金材料;4)粉末冶金梯度材料;5)超高合金含量的粉末冶金材料。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含茅以升班培养计划、高速特专班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人员。

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知名的交通运输专家。

二、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

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高级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1、综合性: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2、“软”、“硬”结合。

既要学习土木、电子、计算机、机车车辆、汽车等工程技术知识,又要学习组织、优化、经济、管理、市场等知识。

3、大交通。

以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为主要对象。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信号、运输市场营销、运载工具及其原理、交通运输经济、线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课程组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或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专业课程组)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八、课程设置细化表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2、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12学分课程。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培养目标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涵盖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能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设置(一)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

2、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力学分析能力。

3、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二)专业基础课程1、交通运输工程概论,让学生对交通运输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交通工程学,介绍交通系统的组成、特性和分析方法。

3、运筹学,培养学生的优化决策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1、运输组织学,讲授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原理和方法。

2、交通规划,指导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3、交通管理与控制,使学生了解交通管理和控制的策略与技术。

(四)实践课程1、课程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生产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企业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

3、建立教师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西南交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

西南交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

西南交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交通工程和管理人才,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通过系统学习和专业实践,使学生具备设计、研发、施工和管理各类交通工程项目的能力,具备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运营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2.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3.具备宽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4.具备设计、研发、施工和管理各类交通工程项目的能力;5.具备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运营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数学、物理、力学、工程力学等基础数理课程;(2)土木工程、交通规划与设计、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专业课程;(3)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交通模拟与优化、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法规等专业实践课程;(4)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宽容、博学、懂得感人之事,具备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践环节:(1)实习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交通工程施工现场、设计院所、交通规划部门、交通管理中心等实习实践,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实际工程项目的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2)实验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科研训练:(1)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提供科研实验条件:提供实验室、设备等科研条件,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和实验设计。

四、教学体系1.构建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1)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建设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实际工程项目案例教学。

2.开展专业教学实践活动:(1)举办学术讲座和专业实践活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组织专业教学实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西南交大培养方案

西南交大培养方案

西南交大培养方案摘要:一、引言二、西南交通大学简介1.办学历史悠久2.综合实力较强3.特色专业鲜明三、培养方案概述1.培养目标2.培养模式3.课程设置四、学术资源与设施1.图书馆资源2.实验室设施3.产学研合作项目五、招生与就业情况1.招生政策2.录取分数线3.毕业生就业率4.就业领域与方向六、校园文化与活动1.社团组织2.学术讲座3.文艺活动4.体育赛事七、结语正文:一、引言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SWJTU)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雄厚实力的全国重点大学。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西南交通大学的培养方案,帮助您了解在校期间的学术发展和生活。

二、西南交通大学简介1.办学历史悠久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我国最早的铁路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传统深厚。

2.综合实力较强西南交通大学是全国“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高校,综合实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特色专业鲜明西南交通大学以工为主,涵盖理、工、管、文、法、经、艺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的专业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三、培养方案概述1.培养目标西南交通大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模式学校采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三大类,涵盖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方向等多个方面。

四、学术资源与设施1.图书馆资源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拥有各类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数据库等资源,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2.实验室设施学校设有各类实验室,具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实际工程能力。

西南交大最好的四个专业是什么

西南交大最好的四个专业是什么

西南交大最好的四个专业是什么西南交大最好的四个王牌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交通运输专业依托全国排名第一的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先后三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是全国首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交通运输专业,也是西南交大最好的专业之一,并于2007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连续十二年全国排名第一。

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西南交大土木工程专业于1997年、2002年、2007年均通过了由国家教育部、住建部组织的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合格评估。

2012年进入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土木工程学科获评A-。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重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西南交大强势专业,由电气工程学院开设,2007年获评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重点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交通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品牌专业)1980年,西南交大在“铁道运输专业”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交通工程”专业,1982年率先向当时的高教部提出专业设置申请,1985年正式批准招收本科和研究生,成为国内最早创立交通工程专业的三所大学之一。

1986年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西南交大哪些专业比较好国家特色专业: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力学、通信工程、建筑学、交通工程、地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安全工程、物流工程西南交大是不是名牌大学西南交大算名牌大学。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专业简介概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专业简介概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专业简介概况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学校交通学院中的重点学科,其学科建设始于1978年。

该专业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国家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乌鲁木齐综合交通枢纽及大型综合交通工程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交通运输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设置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个层次的培养项目。

本科专业分为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及管理三个方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受系统的交通运输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培养,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此外,该专业还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和实践教学基地。

研究生阶段的培养重点是对交通系统与物流管理、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与控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学生将参与具体的科研课题,进行实践训练,并完成相关的论文研究。

该专业的教师队伍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学术领域内的专家和教授。

同时,学校与交通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将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含茅以升班培养计划、高速特专班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人员。

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知名的交通运输专家。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

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高级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
力和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
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1、综合性: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2、“软”、“硬”结合。

既要学习土木、电子、计算机、机车车辆、汽车等工程技术知识,又要学习组织、优化、经济、管理、市场等知识。

3、大交通。

以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为主要对象。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信号、运输市场营销、运载工具及其原理、交通运输经济、线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课程组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或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专业课程组)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
学及综合训练
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八、课程设置细化表
毛泽东思想概论
人文社科基础
必修33 学分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Deng Xiaoping
Theory & Important Idea of the
"Three Represe nts"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rin ciple of Marxism Philosophy 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Prin ciple of Marxism Political

Econo mics
2.5 0.5
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
2、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12学分课程。

九、实践教学设置细化表
十、文化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人文、社科、经管类任选课学分不低于理论教学学分的10%左右。

2、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如:演讲、文艺晚会、书法比赛、体育比赛、诗歌会、写作比赛、装饰装潢比赛等。

3、利用学生社团组织读书活动。

4、在导师指导下撰写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及各类作品。

5、改变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呆板、单调的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思考及研究,采用启发式、自学式、研讨式、研究式、调研式学习方法。

6、改变考试方法,在一些课程中采用面试等形式。

7、更新教学内容,系统介绍各种理论与方法,包括学术争议。

8、安排课外学术讲座。

9、一部分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组织参加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等竞赛;组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0、结合实习组织社会实践。

1^一、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计划
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研究型人才试点班(茅以升班)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基础扎实、素质优秀、能力突出的交通系统和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
3、。

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

4、具有系统的、先进的现代科学研究能力,能培养锻炼成为学科领域中的专家。

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水平。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国际与国内工程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学及综合训练
五、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六、课程设置细化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