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6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附3例报告)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附3例报告)

腹 主 动 脉 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AAA)是 常见血 管疾病 ,传 统方法 为外 科手 术切 除 和 人 工血 管 移植 ,但有 相 当 比例 有手 术指 证 的腹 主动 脉 瘤患 者 因合并 心 、脑 、肺 、肾 等重 要器 官 病变 而不 能 或不 宜进行 手术 治疗 。腔 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
徐 良 ,男 ,1954年 出生 ,副 主 任 医 师 ;电话 :(军 )0421—66479
型移植 物 者 同时解剖对 侧 股动 脉 。Seldinger技 术主 动脉 造影 ,定位 双 肾动 脉 、髂 动脉 等重 要 分 支血管 ; 测 量 肾动 脉 开 口下 缘 至 髂 内动 脉 开 口各 端 的 自然 长度 ;了解诸 如腰 动脉 、肠 系膜下 动脉通 畅度 。肾动 脉 的定位 方法有 刻 度 尺法 、标 记法 、骨 性 标记 法 等 。 长度测 量方 法有 导丝 法 、导 管法 、导管 加导丝 法 。切 开一 侧 股 总 动 脉 ,移植 物导 入 瘤 腔 ,使 其 上 缘 与 肾 动脉 开 口下 缘平 齐 ;从 对侧 以 Seldinger技术 将另 一 监测导 管 置于 肾动 脉上 方 2cm 处 ,手推 造影 剂显 示 肾动 脉并 定位 移植 物 。缓慢 后 撤 外导 鞘 ,可 见 网格 状 支架 呈 伞状 张 开 。 当支 架 张 开度达 1/3时 ,退 出 检测导 管 ,以导 载 系统 所 附球 囊扩 张 支架 张 开部 分 2-3次 ,使其 近心段 与血 管壁 可靠 固定 。然后 全部 释 放移植 物 ,逐段 球囊 扩 张 。分 叉型 移植 物 置入 分 两 个步 骤 ,首 先 置 放 主干 及 其 延续 的单 支 ,方 法 如 上 述 。然 后经 对侧 主 动脉 切 口将 对侧 单 支导 入瘤 腔 , 与主干 开 口连 接 。 2 结 果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36例临床分析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36例临床分析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36例临床分析林冬群;林宇;王侃;赵青武;阮新民【期刊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43)005【总页数】3页(P311-312,317)【作者】林冬群;林宇;王侃;赵青武;阮新民【作者单位】510000 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外科;510000 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外科;510000 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外科;510000 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外科;510000 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病死率高,直径>5 mm的AAA死亡率高达90%[1]。

AAA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创伤大,风险高,高龄或者合并重要器官病变的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1991年,Parodi等[2]采用覆膜人工血管支架腔内置入(endovascular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AAA获得成功。

EVAR以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已为36例AAA患者施行EVAR,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36例AAA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31~83岁,平均66岁。

20例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诉入院,16例因其他疾病入院后经CT或B超发现AAA。

合并高血压3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其中曾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伴2型糖尿病11例、有脑血栓病史6例。

所有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其中1例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真性动脉瘤16例、夹层动脉瘤6例、血管内附壁血栓形成12例、假性动脉瘤2例。

腹主动脉肠瘘并消化道大出血1例、腹主动脉夹层伴单侧髂总动脉闭塞1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急诊行单臂支架型血管(AUI)支架并双侧股动脉转流+对侧髂总动脉封堵3例、腹主动脉瘤伴单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2例、累及双侧髂动脉3例,瘤体直径3.6~10.5 cm,平均4.8 cm。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1. 适应症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适用于:1、原则上所有肾动脉开口以下、近端瘤颈≥1.5cm的腹主动脉瘤都是腔内隔绝术的适应证。

但在目前,腔内隔绝术大多用于年龄较大、伴发病较严重或有多种伴发病、不能耐受传统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的病人。

2、远端瘤颈≥1cm者,可采用直管型或分叉形移植物。

3、瘤体侵及主动脉分叉,远端瘤颈消失者,必须采用分叉形移植物。

4、瘤体侵及髂总动脉者,需在分叉形移植物基础上加套延长单支,有时甚至要延长到髂外动脉(封堵一侧髂内动脉)。

2. 禁忌症1、腹主动脉瘤的位置或形态不适于腔内隔绝手术者,如范围广泛的胸腹主动脉瘤或近端瘤颈<1.5cm因而无法固定移植物者。

但近年已开发出近端带有裸支架的移植物,近肾腹主动脉瘤已经不是绝对禁忌证。

2、导入通路病变使手术难以完成者,如双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扭曲以至导丝、导管不能通过。

3、有严重伴发病,如严重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严重肾功能障碍,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

4、并存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预期寿命不超过1年者。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全面检查,重点查清并认真评估病人心、肺、肝、肾及出凝血系统功能。

2、如合并有高血压症、糖尿病,应加强治疗,将其控制在尽量好的状态。

3、认真做好穿刺、置管部位的皮肤准备。

4、术前3d开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mg,4次/d)、双嘧达莫(25mg,3次/d)。

5、术前留置导尿。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选择髂动脉通畅的一侧,在腹股沟韧带下沿股动脉走行做纵行切口长约5cm,解剖出长3cm的一段股总动脉,远近两端分别穿过止血吊带备用。

2、直视下以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导入5F导管鞘。

3、经导鞘送入导丝至腹主动脉,沿导丝送入猪尾巴导管到第12胸椎水平,撤出导丝,行主动脉造影。

4、在监视屏上做相应标记后,准确测量瘤颈和瘤体的长度和直径、髂总动脉直径、肾动脉开口至髂内动脉开口的距离,并与术前螺旋CT和磁共振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据此选择适当口径和长度的移植物。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附5 例报告)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附5 例报告)

充分评估髂动脉、 邻近肾动脉及主动脉迂曲程度,
判断是否适合行 EVGE。 根据上述资料和病人的情
况选择大小及类型适合的支架, 应有备用支架,多
准备几个不同大小及类型的支架。 术中再结合造影
测量结果,确定选择支架的大小、类型。 一般远端瘤
颈≥10 mm, 可 考 虑 应 用 直 管 型 移 植 物 ;如 远 端 瘤
疗 腹 主动脉瘤成功[2],至今国内 外 已 有 上 千 例 成 功
报道。 EVGE 是应用特制的输送装置,经股动脉导
入覆膜血管支架, 将内支架固定于腹主动脉壁,使
高压动脉血流与腹主动脉壁隔离,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EVGE 具有创伤小、术中
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高危腹主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支架
中 图 分 类 号#R654.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09-976X$2006%01-0050-02
#$%&’()*+,(- .-(/0 12*,+)3&$ /&- 041 0-1(051$0 &/ (6%&53$(, (&-03* ($1+-7)5) (8 -19&-0 &/ : *()1))
法是选择比瘤颈直径大 2~6 mm 大小的移植物,能
达到满意贴合,且能维持一定张力;在移植物释放
前用弹簧圈栓塞通畅的腰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 内
漏 的 处 理 :如 为 小 量 内 漏 (DSA 动 态 回 放 影 像 发 现
造影剂经 3 次以上心脏搏动方充盈瘤腔)可不作处
理,待其自行闭合;对发生在移植物连接处的内漏,

探讨血管内隔绝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探讨血管内隔绝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探讨血管内隔绝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瘤以血管内隔绝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血管外科2021~2022年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行血管内隔绝治疗);并选择本院血管外科2021年以前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40例作为参照对象(纳入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有效性、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治疗数据更优(P<0.05)。

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P<0.05)。

结论腹主动脉瘤治疗中,血管内隔绝治疗有效性、安全性高,利于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血管内隔绝治疗;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前言:腹主动脉瘤属于主动脉部分扩张病变。

临床较为常见,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且以男性多见,属于动脉退行性病变,具有极高的死亡率[1]。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方案治疗腹主动脉瘤。

传统开放手术应用历史悠久,可有效处理瘤体,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延长生存期。

但该术式术后并发症较多,会迟缓患者康复,甚至影响疗效[2]。

而上世纪末,血管内隔绝治疗便逐渐应用,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可[3]。

本文即选择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探究血管内隔绝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血管外科2021~2022年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均值70.52±4.56 岁,最低60岁,最高80岁;瘤体直径均值 5.22±1.45 cm,最短2 cm,最长7 cm。

选择本院血管外科2021年以前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40例作为参照对象(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均值70.47±4.58 岁,最低62岁,最高80岁;瘤体直径均值 5.25±1.42 cm,最短3 cm,最长7 cm。

两组资料比较(P>0.05)。

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46例报告

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46例报告

3 讨 论
腹主动瘤是人 体 最 常 见 的 主 动 脉 瘤 , 腹主动 脉瘤临 床 诊 断 较 易, 病 史、 体 征 加 彩 色 多 普 勒, C T A, D S A就 可 确 诊 。 而 腹 痛 加 剧 常 是 破 裂 的 征 兆, 临床表现有腹膜炎体征和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本 组 有 3例 术 前 均 诊 断 为 腹 主 动 脉 瘤 破 裂 。 一 旦 破裂, 病死率 可 高 达 4 0 % ~7 0 %, 而择期手术的 [ 1 - 2 ] 病死 率 5 % , 本组病死率为 2 . 2 %, 主要是病 例选择有关。 年 龄 大 于 7 5岁 以 上 的 高 危 病 人 选 择腔内治疗, 未归入本组病例。 腹主动脉 瘤 手 术 指 征 需 综 合 考 虑, 不能单纯 凭瘤大小, 应结合瘤体直径及瘤体累及大血管和 患者的心肺肾功能等具体情况而定。其手术指征 如 下 :( 1 )瘤 体 直 径 >5 c m;( 2 )瘤 体 年 增 长 > 0 . 5 c m/ 年; ( 3 ) 无论瘤体大小, 已有破裂的高危 因素( 心肺疾患) , 或 有 破 裂 的 征 象; ( 4 ) 高危患 者 (>7 5岁 ) 可选腔内支架置入。 A A A的 手 术 方 式 是 腹 主 动 脉 瘤 切 除 及 人 工 血 管移植。择期手 术 要 求 术 前 对 心 肺 功 能 评 估, 合 并有冠心病、 高血压、 慢性阻塞性肺应对症处理, 使心肺在术前达至理想水平; 腹主动脉瘤的显露 只要打开瘤前壁, 避免过多的解剖, 以免增加副损 伤和增加因肝素化后创面渗 血 的 危 险; 缝合均采
关 键 词 :主 动 脉 瘤 , 腹/ 外科学;人工血管 中图分类号: R 6 5 4 .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f o ra b d o mi n a l a o r t i ca n e u r y s mi n4 6c a s e s

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风险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风险腹主动脉瘤
介入放射学杂志 2 1 0 0年 4月第 1 第 4期 9卷
JItret a i 0 0, o.9 o nevn do 2 1 V 1 ,N . R l 1 4
-— 8 ・— - 2 7- - — - —

血 管介 入
V sua tre t n ac lr nevni ・ i o
腔 内隔绝术 治疗 高风 险腹 主动脉瘤
1 0 00 37,Chi na
C r sodn u o: A G La  ̄ n Em i: n . n. m or p n i a t r HU i u , — al ^ u l e g h N n @ sao i c
【 s at Abt c】 r
0bet e T vla h aiit ad eet eeso n o m nl r t gfrte jci oeaut tef s ly n f cvn s fedl ia ga i o v e e bi f i u fn h
C ri ac l si t, P k g U i d a C lg , C ieeA ae yo dc cecs B on ado su r ntu v a I te e i no Meil o ee n n c l hns d m Me i S i e , e'g c f l a n i
t t e c i ra a s n d b h ‘ o it o s u a u g r" a d ‘ ne n t n lS ce y f r C r iv s u a o h rti s i e y te ‘ ce y fr Va c lr S r e y e g S ” n ‘ t r ai a o it a d o a c l r I o o S r ey . Ba e n t e p e p r t e C n A f d n s ug r ” s d o h r o e a i T a d DS n i g , t e a p o rae se t w s s lc e o v r v i h p r p t t n a ee t d f re ey i p t n. ai t e P s—p r t e c ii a b e v t n a d C c n we e r g l r are u , o t e ai l c l o s r ai n T s a r e u a l c r d o t o v n o y i te c u n e o h o c  ̄e e f

开腹手术和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效果分析

开腹手术和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效果分析

·177·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月第8卷第4期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gram (Electronic Edition) December 2019, Vol.8 No.4临床论著开腹手术和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效果分析杨兵(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广东广州 510080)摘要:目的 探究开腹手术和腔内隔绝术对腹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手术效果。

方法 对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腹主动脉瘤破裂治疗的患者共计56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随后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部手术方法,对试验组患者则采用腔内隔绝术进行主动脉瘤破裂治疗。

随后,对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病情况和临床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腔内隔绝术方法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要显著优于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法的对照组患者(P <0.05),并且试验组患者在临床手术的过程中出现死亡的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结论 采用腔内隔绝术对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手术,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且减少患者在临床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症状,并且对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也具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腹动脉瘤破裂;开腹手术;腔内隔绝术表 1 两组患者在临床手术过程中的情况对比(Mean±SD )项目对照组试验组P 手术出血量(mL )763.89±23.65162.31±24.81<0.05手术失血量(mL )800.87±30.720<0.05手术输血量(mL )599.61±73.050<0.05ICU 观察时间(h )78.22±11.5245.51±10.39<0.05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治疗共计56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并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8例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 术后门诊CT、血管彩超检查或电话随访。 有效随 访37例,随访率80%, 随访时间为3月-7年 。
• 死亡7例。 1例直性支架术后7年,支架远端主动 脉瘤样扩张破裂死亡。1例术后两年死于肺癌复发。 2例术后1-2年死于肺心病,3例术后2-5年死于脑 血管意外。
• 1例术后3年分腿支架脱落(再次放置分腿支架效 果满意)。
46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治疗 分析
术前影像学评估
• 螺旋CTA检查 40例 • 血管造影6例 • 腹主动脉动脉瘤累及髂总动脉8例 • 2例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DSA)监视 、全麻。 • 选定的覆膜支架置入达肾动脉下方瘤颈标记部位,
释放部分支架。 • 经造影明确支架锚定部位满意后再完全释放整个
覆膜支架。 • 经对侧股动脉释放分腿支架。 • 造影检查有无内漏、 支架血管有无移位和扭曲。
结果
• 分叉型主动脉支架45例, 直型支架1例。 • 双侧髂内动脉覆盖8例,未见臀部间歇性跛,及缺
血性结肠炎。 • 术后内漏10例:4例为II型内漏,其中2例术后1月
消失。2例术后半年 瘤腔无扩大 。IIIa型内漏6例, 5例术中球囊扩展后,立刻消失。1例半年后仍有 内漏。
讨论
一、手术病例选择
• 近端瘤颈的解剖要求 以前共识 瘤颈距最低肾动脉开口至少
应为10mm-15mm , 现在由于新型支架的上市,该距离仅
10mm也能进行支架植入。
一、手术病例选择
• 支架的直径 较腹主动脉瘤颈大 10%~15%
一、手术病例选择
• 瘤颈成角 >60° 或严重的扭曲或是倒锥形 瘤颈,EVAR 的相对忌证禁忌症。
例, • 在靠近远端动脉阻断处切开股动脉,缝合股动脉
切开前,释放近端股动脉血流,冲出脱落斑块, 冲洗股动脉远端。再无此并发症发生。
髂内动脉的处理 • 原则上应尽可能保留双侧髂内动脉,至少保留单侧。 • 8例患者 封闭了双侧髂内动脉,均无缺血性结肠
炎和臀部间歇性跛行。 • 对于必须一期进行双侧髂内动脉覆盖的病人, 术
失。不能消失且瘤体扩大者需积极处理。 • IIIa型内漏 术中球囊扩展后,立刻消失。
支架移位 一例是分腿支架释放系统故障,取释放系 统时,主体支架向下移位。无内漏发生, 一例是3年后分腿支架脱落,重新放置分腿 支架,恢复良好。
下肢动脉栓塞 • 术中动脉硬化斑块脱落,肢体远端急性动脉栓塞1
• 特殊病例经过经过介入纠正,也可放置腔 内隔绝支架。
二、特殊病例处理
• 2例患者合并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同时放置降主动脉支架和腹主动脉支架。
• 该类患者不常见,以往经验不多。从我们 的实践来看,按常规操作,并无较大难度。
三、并发症
1、内漏 • 内漏的发生率为21.7%。术后内漏10例, • II型内漏通常可对其随访,一般可以自行消
后密切观察症状, 如有明显症状必要时二期髂内 动脉重建。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