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贝多芬传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 名人传训练题

名著导读名人传训练题名人传《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
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
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
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
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
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
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
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
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
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
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
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
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名著阅读_《名人传》复习测试题(1)

名著阅读《名人传》测试题一、填空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传》是一部人物传记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战胜不幸、战胜痛苦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德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
他11岁加入戏院乐团,13岁担任大风琴手。
多芬佩服歌德的天才。
4. 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
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两个弟弟,世称《海利根遗嘱》。
贝多芬认为晚年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5. 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英雄的第三交响曲,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丽埃塔。
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
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
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肠炎、冷水浴、伤寒、仰面跌倒。
8. 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贝多芬传》还附有:(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9.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人,他的父亲是法官。
被寄养在石匠的妻子家里。
米开朗琪罗被人们称为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琪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或《耶稣死像》),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精神。
12. 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卫像。
《贝多芬》阅读及答案

《贝多芬》阅读及答案《贝多芬》阅读及答案「篇一」《音乐巨人贝多芬》阅读原文①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恼,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②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
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③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
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
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④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音乐巨人贝多芬》阅读题目1.作者将“耳聋”比作了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2.贝多芬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说明了什么?3.段③末尾连用两个叹号,有什么作用?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心声?5.根据这几个段落,归纳贝多芬的形象。
6.假如你是贝多芬最后一次指挥的音乐观众,当时会有什么感受?请简要写在下面。
《音乐巨人贝多芬》阅读答案1.比作密不通风的磐石和不见天日的囚室。
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耳聋带给贝多芬的极大不幸。
2.贝多芬太爱音乐了,他多么愿意永远在指挥台上为人们演奏,人们也太爱这位音乐家了,为他的精神鼓掌。
3.表现了人们对贝多芬遭遇不幸的震惊和痛惜,传达出强烈的感情。
(完整word版)《名人传》复习练习题-含答案(新版)

《名人传》试题及答案1.《名人传》的作者是,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国现实主义作家。
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传》是一部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家,贝多芬是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岁。
4.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两个弟弟,世称。
5.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
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
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
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
8.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是。
9.米开朗琪罗是人,被人们称为。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琪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这件作品用年雕成,表现了他精神。
12. 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13. 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召赴罗马。
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
14.在重建圣比哀尔大寺事件中,建筑家利用于勒二世的迷信战胜了米开朗琪罗。
15. 1508——1512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西斯庭的英雄作品和,作品中充满了精神。
16.使米开朗琪罗感到幻灭、绝望、意志破裂的情绪反映在和的新雕像中。
17.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是她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的木雕模型。
18. 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19.托尔斯泰是国著名的文学巨匠,是他的成名作。
20.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托尔斯泰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精选练习贝多芬传

[基础巩固层]1.改正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注音。
玄.虚(xián)臃.肿(yōnɡ)酗.酒(xù)轻佻.(tiāo) 废圮.(qǐ) 缄.默(jiān)给予.(yù) 踌.躇(chóu) 深邃.(s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玄xuán;圮pǐ;予yǔ。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
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②③④⑤⑥A / 这如果而且那么也B 最好当然一旦/ 而且就C 一定也如果并且因此/D 尽量/ 因为进而所以仍【解析】本题从填关联词、副词等虚词的角度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综合运用确认法和排除法,可以快速确定答案。
结合整个文段看,①处不能填“一定”,排除C项;③处是假设,填“如果”,这样就可以排除D项。
再向下验证一下,④处表并列,填“而且”或“并且”,⑤处与③处的“如果”呼应,填“那么”。
如此就可以确定答案为A。
【答案】 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孩子是天真________的,不肯拘束自己。
他活着整个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________和规矩暂时都不在他眼里。
________年龄的增长,涉世渐深,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俗物。
A.烂漫利益由于B.浪漫利害随着C.烂漫利害随着D.浪漫利益由于【解析】四个选项,共给出六个词语,三个一组。
六年级语文《名人传》复习测试题

《名人传》知识小测验一、填空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
2.《贝多芬传》是一部人物传记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战胜不幸、战胜痛苦的顽强意志,他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德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
贝多芬佩服歌德的天才。
4. 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
他极度伤心,贝多芬的晚年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5. 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英雄的第三交响曲,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丽埃塔。
他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献给她。
7. 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9.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人,他的父亲是法官。
被寄养在石匠的妻子家里。
米开朗琪罗被人们称为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
10.使米开朗琪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或《耶稣死像》),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精神。
12. 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卫像。
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胜利者》13.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巨匠,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曾攻读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14.托尔斯泰的《童年》是他的成名作。
15.托尔斯泰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他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6.托尔斯泰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名著《贝多芬传》练习题

• 依靠良善心灵与高尚品格,战胜灾难(能 承受苦难,战胜苦难)。是受苦却不屈的 人的朋友,并给他们鼓励(有一颗仁慈善 良的心,同情弱小者,救助苦难者的)。 他的音乐是“心灵的歌”,为世界带来了 欢乐。(每点1分,回答3点给满分)
• 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生活有甜蜜, 也有无奈。读了《贝多芬传》,请你结合断经受生活的磨难, 直至成为聋子,百病缠身。但他却战胜了 这些磨难,因为,他具有善良的心和坚忍 不拔的意志。(2分)由此可见,人生常遇 患难,伟人产生于患难,形成于超人的奋 斗;良善的心境、高尚的品格与顽强的毅 力是进行超人奋斗的前提(2分)。
名著《贝多芬传》练习题
• 请你结合贝多芬的生活经历和杰出成就, 说说节选B段中划线句子“苦难”和“欢乐” 各指什么。 (4分)
• “苦难”是指贝多芬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例 如贫穷、耳聋、孤独等(2分); • “欢乐”指他的《欢乐颂》(1分),也指 他创作的乐曲给人们带来的愉悦的感觉(1 分)。
• 人们通常以成功论英雄。作者则把相貌丑 陋,体弱多病的贝多芬视为英雄,他在 《名人传序》中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 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 伟大的人。”读完上面文字,你认为贝多 芬伟大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贝多芬传》专项

三、列举题
• 1、请分别列举一条贝多芬在关于人生,关于音乐, 关于批评的名言。
人生:“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音乐:“音乐应该让人们的精神火花迸发出来。” 批评:我同伏尔泰一样地认为,“被苍蝇咬芬的三部作品。
《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葬礼进行曲》、 《第二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第四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 1、在遭受了第一次爱情失败,加上病痛的困扰,贝多芬 到了崩溃的边缘,差不多要结束他的生命了,可是他又活 了二十五年,他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 • 他是靠坚强的意志和对艺术的热爱坚持下来的。 • 2、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人生经历作 简要分析。 • 我认为贝多芬是一个不幸孤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巨 人形象。他生活贫困,患上耳疾,在爱情上也屡遭打击, 最后朋友也先后离开了他,可是他以他坚强的意志,以一 种不可抵挡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 双重折磨为人类谱写了一系列辉煌的作品,给世界带来欢 乐。
乐”
• 13、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 病是 失聪 ,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 《海利根施塔特遗嘱》 信给他的两个弟弟,世称 。
14、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 曲 英雄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15、罗曼· 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灵的箴言是: 16、《
2、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 的目的是什么? 答: 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
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
五、文段阅读题
• (一)下面两段文字似曾相识吧?读一读,回答问 题。 多少人都赞颂他伟大的艺术。但他远不止是音乐中 的第一人,他是现代艺术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他是 受苦而不屈的人们最伟大、最优秀的朋友。 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 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 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 (1)以上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 “他”指的是 。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 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
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
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
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
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
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
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
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
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活的磨难, 直至成为聋子,百病缠身。但他却战胜了 这些磨难,因为,他具有善良的心和坚忍 不拔的意志。(2分)由此可见,人生常遇 患难,伟人产生于患难,形成于超人的奋 斗;良善的心境、高尚的品格与顽强的毅 力是进行超人奋斗的前提(2分)。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
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
• 依靠良善心灵与高尚品格,战胜灾难(能 承受苦难,战胜苦难)。是受苦却不屈的 人的朋友,并给他们鼓励(有一颗仁慈善 良的心,同情弱小者,救助苦难者的)。 他的音乐是“心灵的歌”,为世界带来了 欢乐。(每点1分,回答3点给满分)
• 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生活有甜蜜, 也有无奈。读了《贝多芬传》,请你结合 人物的经历谈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4分)
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
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
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
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
名著《贝多芬传》练习题
• 请你结合贝多芬的生活经历和杰出成就, 说说节选B段中划线句子“苦难”和“欢乐” 各指什么。 (4分)
• “苦难”是指贝多芬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例 如贫穷、耳聋、孤独等(2分);
• “欢乐”指他的《欢乐颂》(1分),也指 他创作的乐曲给人们带来的愉悦的感觉(1 分)。
• 人们通常以成功论英雄。作者则把相貌丑 陋,体弱多病的贝多芬视为英雄,他在 《名人传序》中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 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 伟大的人。”读完上面文字,你认为贝多 芬伟大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