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高老头》习题

名著导读:《高老头》导学案设计一、填空题(一)、阅读教材“背景介绍”,完成下列 1 —6题。
1、十九世纪法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流派代表作家_________ 把自己创作的《_____________》《》等十几部小说总称为《》。
2、从1892年开始,巴尔扎克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部书,开始了后来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这座文学大厦的构建,并连续不断地获得成功。
而他的长篇小说《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序幕,曾被英国作家毛姆选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
3、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部分。
4、恩格斯称《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5、巴尔扎克作品的中心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来的和。
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典范,他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在里找到作品所需要的故事。
6、在小说《________________ 》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一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岀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岀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
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
必修三名著导读(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答案)《红楼梦》一、文学常识1.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风月宝鉴》、《金玉缘》,该书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核心(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暗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是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3.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诗。
4.《红楼梦》的通行本是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其名霑,字梦阮,被公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
《红楼梦》曾被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作。
5.红楼梦的版本现称两大系统,一个叫做脂砚斋评本(简称“脂本”)系统,一个叫做程高刻印本(简称“程本”)系统6.《红楼梦》最早的传播者和评点人是脂砚斋,所谓的“脂评本”就是指由他评点的《红楼梦》抄本。
7.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小说第一回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二、人物形象1.“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3.“金陵十二钗”(正册):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4.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惜”之意。
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系列资料15名著导读+语句补写(高老头)参考答案

名著导读+语句补写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系列资料(15)名著导读+语句补写《高老头》1.“现实主义”这个词我们经常见到,而作为一种文学流派,跟巴尔扎克很有关系。
19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大革命激荡起来的情感热流在冷酷的现实面前碰得粉碎。
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惊愕地发现,大革命所许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在转化为社会现实时竟然是一幅道德沦丧、情欲横流的讽刺画、他们不得不冷静地重新思考这个世界。
这种社会心态表现在文学上就出现了以描写、质询当代社会生活和以人为主题的文学潮流。
有的文学史家称它为“现实主义文学”。
这股文学潮流从19世纪上半叶兴起,至今虽然在形态上有了许多变化,但仍是文坛上的一支劲旅,名家如林,名作如海。
在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就是法国的让·巴尔扎克。
2.《人间喜剧》通过一些贯穿性的人物使得这座文学大厦的各部分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图景。
恩格斯称《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巴尔扎克通过他那深邃的眼光看到当时封建贵族社会已经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资产者统治的社会,金钱取代一切成了人们的上帝。
金钱和物欲膨胀带来的人性的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是巴尔扎克作品的中心主题,他以极大的气魄无比真实地全方位地揭示了这些社会问题。
3.长篇小说《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
它像是一部完整的戏剧的开头,在《人间喜剧》出现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是在《高老头》中第一次出场。
所以它是《人间喜剧》的序幕,也是《人间喜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巴黎日内维新街的一个叫伏盖公寓的小旅店里。
公寓里住着三教九流,其中有一个人就是高老头。
他刚住进这个小旅店的时候,显得很阔气,一些衣着华丽的女人常来找他,随着这些女人的到来,人们就看到高老头身上的金银饰物,一件一件不见了,他房屋里那些珍贵的摆设也一样一样没有了。
名著导读《高老头》 (2)

拉斯蒂涅实现了怎样的蜕变?
欧也纳把睡熟的老人望了一眼,回答说: “朋友,既然你能克制欲望,就走你平凡的 路吧。我入了地狱,而且得留在地血。不管 人家把上流社会说得怎么坏,你相信就是! 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隐藏在金银珠宝底 下的丑恶。”
感悟
《高老头》的中心主题是什么?
如果你可以来到他们的面前,你有什么赠言 想告诉他们?
亲情VS金钱
高里奥老头,在大革命时期依靠大饥荒成为 暴发户的精明商人,在动荡的年代执着的把 对亡妻和两个女儿的爱大胆的置于金钱之上, 然而从小就被金钱豢养充饥的两个女儿长大 以后,仍是被高老头给她们置备的高额的嫁 妆捧进了上层社会,得到了受人遵从的名号。 然而高老头却开始渐渐得到金钱和名号的报 复,两个女儿忽略了他的父爱,只是仍然不 放弃以怜悯的名义去日渐潦倒的父亲怀里搜 刮金钱。
我们当今社会有哪些与书中有相似的地方?你怎么看 待? 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我爸是李刚。 啃老族。
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拉斯蒂涅,被巴 黎的豪华生活所刺激开始思考他的人生道路:
第一条路:勤奋用功,苦读《法典》。 第二条路:追求有钱人的闺女(或贵妇)。
鲍赛昂子爵夫人
王政复辟时期,爵位重新成为地位的标志, 鲍赛昂夫人是“贵族社会的一个领袖”,资 产阶级拼命想挤进贵族行列,但贵族社会却 十分鄙薄满身铜臭的资产者。由于姑母的引 荐,他结识了远房表姐,巴黎社交界地位显 赫的鲍赛昂子爵夫人。她说:“你越没有心 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 人家就怕你。”“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他在 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还得年轻、有钱、 漂亮。”按照表姐的指点,拉斯蒂涅决心去 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纽沁根太太。
1.你觉得高老头是个怎样的人?他给 予了女儿怎样的爱?
精选名着导读-《红楼梦》-《高老头》-练习-参考答案

《红楼梦》阅读检测姓名1.《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名霑,雪芹是他的号。
他的祖上世代为官,与朝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家族也因朝廷政治斗争而衰败,他本人经历了从“锦衣纨绔”的奢华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对社会人生有深刻的认识,并将其融入了作品之中。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有 80 回版本和 120回版本之说,一般认为后40回是高鹗所作。
现在所说的《红楼梦》即是前80回和后40回的总称。
曹雪芹作本小说的目的,用他本人的话说有两个方面:追悔以往的人生、纪念当日“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女性。
实际上作品远远超出了写个人悲欢,作者还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关系和精神文化的认识。
3. 《红楼梦》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
教材P134.曹雪芹给小说人物命名是匠心独运的,许多的人名谐音组成一个个的谜团。
请写出下列人物名的谐音双关语。
例: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原应叹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琴棋书画 )甄英莲(真应怜) 冯渊( 逢冤 )贾雨村( 假语村言) 甄士隐( 真事隐 )5.“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作品塑造了三个突出的悲剧人物:_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
贾宝玉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
_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作者在小说里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主要悲悼这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___悲剧,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6.宝、黛、钗三人的悲剧,是与所处时代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性格密不可分的,这些人物形象的性格因环境的变化而有其复杂性和变化性。
曹雪芹把个人情感变化和社会变化融合在一起,用深刻细腻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矛盾。
贾宝玉最突出的性格是:率性真实、叛逆偏激、清高脱俗、鄙弃功名、尊重女性。
高老头练习和答案

《高老头》练习:一、填空题:1、以描写和质询当代社会生活和以人为主题的文学潮流,文学史上称它为“__________〞。
在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就是法国的让·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于1799年出生在法国一个由农民上升为资产者的家庭。
从1829年开始,他写作《朱安党人》这本书,开始了后来称之为《__________》这座文学大厦的构建。
1850年他在极度紧张的写作中去世,其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巅峰,也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2、__________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
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3、《人间喜剧》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局部。
在风俗研究中又分为巴黎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村生活场景六个门类。
全面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是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
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简答题:1、请谈谈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情节的双线结构。
2、分析高老头的人物形象。
3、请分析拉斯蒂涅的形象,指出其人生转折的三课。
4、请分析伏脱冷的形象5、请分析高老头悲剧的根源6、试分析儒家的仁爱与高老头的畸形父爱的区别?7、请分析《高老头》的艺术风格。
《高老头》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现实主义人间喜剧2、巴尔扎克3、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二、简答题:1、小说的社会背景和双线结构:1〕故事发生在波旁王复辟时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复习综合测试题与答案解析(2021120315500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 名著导读复习综合测试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 小题,20 分)1.下列对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黛玉进贾府当日没有见到两个舅舅。
贾赦推托身体有恙,不方便见黛玉;而贾政则由于公务繁忙,所以也未见黛玉。
B. 妙玉虽出身苏州官宦家庭,但因自幼多病,人了空门。
后来贾府兴建大观园,预备元春省亲,下帖请妙玉进贾府,人住栊翠庵。
C.宝玉生日,大家做“占花名”游戏。
宝钗掣出一支牡丹花签,题着“艳冠群芳”,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掣出一支芙蓉花签,题着“风露清愁”,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
D. 尤三姐容貌出众,性格刚烈,爱慕柳湘莲。
贾琏为媒,湘莲赠“鸳鸯剑”为信物。
后来, 湘莲索剑退亲,尤三姐当着湘莲面横剑自刎以表清白,湘莲后悔不迭,出家当道士去了。
答案:A 解析:贾政是斋戒去了。
2.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痛恨“八股”,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
这些言谈举止无不表现了宝玉个性的叛逆。
B. 王熙凤“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在得知贾琏与尤二姐好上后,她明里把尤二姐接来照顾,背地里却使坏,致使尤二姐被迫自缢身亡。
C.贾政一心指望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曾以《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为主考量宝玉学问,结果发现宝玉乱改经典语句,这让他大失所望。
D. 惜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改革:一是裁撤重复支出, 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将大观园里的田地等发包给专人管理以增加收人。
答案: D 解析:“惜春”应为“探春” 。
3.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湘云邀请贾母等人进园赏桂花,然后一起享用宝钗托哥哥送来的螃蟹。
湘云将拟定的诗题用针绾在墙上,众人边吃边选题做起菊花诗。
李纨评定潇湘妃子为第一,喜得宝玉拍手叫“极公道”。
B. 大观园中,“有凤来仪”等匾上的题字都是贾宝玉所拟的。
“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练习题

“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练习题“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练习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象征物,是薛宝钗的和贾宝玉的。
“木石前盟”,指的是开篇神话中(人名)和(人名)的“还泪之说”。
2.结海棠社的时候,众人都取了号,李纨自号,探春自号,黛玉叫,薛宝钗叫,宝玉叫、,迎春叫,惜春叫,史湘云叫。
3.《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巴黎日内维新街的一个叫的小旅店里。
4.巴尔扎克在长篇小说《高老头》中写了20余人,其中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四个:面条商、穷大学生、贵妇和江洋大盗。
5.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判词所写的人物名:(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3)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4)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5)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6)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7)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10)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1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12)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13)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14)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二、判断题(对的请打√,错的请打×,并作出订正)1.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象征物,是薛宝钗的和贾宝玉的。
“木石前盟”,指的是开篇神话中(人名)和(人名)的“还泪之说”。
2.结海棠社的时候,众人都取了号,李纨自号,探春自号,黛玉叫,薛宝钗叫,宝玉叫、,迎春叫,惜春叫,史湘云叫。
3.《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巴黎日内维新街的一个叫的小旅店里。
4.巴尔扎克在长篇小说《高老头》中写了20余人,其中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四个:面条商、穷大学生、贵妇和江洋大盗。
5.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判词所写的人物名: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3)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4)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5)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6)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7)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10)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1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12)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13)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14)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二、判断题(对的请打√,错的请打×,并作出订正)
1.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
2.贾宝玉鄙弃功名富贵,追求率性自然,公然声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林黛玉与贾宝玉情趣相投,从不对宝玉说读书求功名的“混账话”,不像薛宝钗那样做封建社会标准的“名媛淑女”。
()3.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4.《红楼梦》中史湘云要开社作东,薛宝钗怕她花费大引起家人抱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甚至是人见人厌的赵姨娘,她都能予以关照。
()
5.《红楼梦》中,宝玉失玉疯癫,贾母预备让宝玉与宝钗成婚来“冲喜”,袭人担心宝玉不肯,想出了一个“掉包计”,得到了贾母、王夫人的赞成。
()
6.宝钗过生日请戏班唱戏,十分热闹。
其中一个小戏子长相似黛玉;众人明白,却只有心直口快的湘云说了出来。
宝玉对湘云使了一个眼色,让黛玉和湘云两人都恼怒起来。
()
7.《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把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深刻细腻地描写了当时贵族家庭内部和外部的种种矛盾冲突。
()
8.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
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
()
9.《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
10.《红楼梦》中,元春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
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11.话说宝黛二人发生口角之后,心中都很后悔。
宝玉怕别人以为他们真的疏远了,遂主动到黛玉处道歉。
言谈中又无意间以“你死了,我去做和尚去”之类的话唐突了黛玉。
这句话也为后来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
()12.《红楼梦》充满诗情画意,既表现在黛玉葬花、宝钗卧石等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
例如黛玉纤弱清丽的倩影、幽怨含情的眉眼、哀婉缠绵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静谧高雅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
13.薜宝钗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宝玉还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
这话恰巧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
()
14.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的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
贾母设宴招待,一开席,刘姥姥便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一句话让众人笑得弯腰曲背,上气不接下气。
()15.在高老头临死前,拉斯蒂涅派人请高老头的女儿来见父亲一面,但她们拒绝了;然后亲自来到雷斯多伯爵家,看到夫妇二人正在为财产问题争执。
最后,拉斯蒂涅只有卖掉金表为高老头办丧事,而高老头的女儿只派了两驾空车跟着灵柩。
()
16.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
()
17.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高老头,最终带着遗恨死去了。
拉斯蒂涅草草埋葬了他,也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温情的眼泪。
拉斯蒂涅有了贵族头衔,成了一个无耻的政客。
()
18.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90多部(篇)小说,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高老头》是其序幕,表现了“金钱”取代了门第,成为主宰一切关系的“上帝”的社会现实。
()
19.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以高老头被女儿榨干钱财后悲惨死去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20.《高老头》中的伏脱冷外号“冷面佛”,阴沉冷静,狡猾世故,他是潜逃的苦役犯,是个尚未得势的凶狠的掠夺者。
()
三、简答题:
1.宝玉挨打有哪些直接的原因?真正的根源是什么?
2.请概述“黛玉葬花”的大致情节,并简析其作用。
3.《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行酒令时抽花名签,请写出下列花名签上诗句对应的人物。
①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②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③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④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4.请简述拉斯蒂涅由贵族子弟到资产阶级野心家蜕变过程中的“人生三课”。
5.请简要概述《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
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答案】薛宝钗深隐心机,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
建“淑女”风范。
她城府很深,顺从地走在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轨道上;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
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答案】“木石前盟”交代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
浇灌一棵绛珠仙草,在顽石下世之前,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眼泪还他。
表示贾宝玉
与林黛玉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黛玉(绛珠草)与宝玉(神瑛)为木石前盟。
调。
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
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
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
请依次指出这
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答案一】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答案二】贾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
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
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答案三】贾迎春: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
让,任人欺侮。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