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量规

合集下载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分表2024新版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分表2024新版
教学质量。
促进课件改进
通过对课件的评分和反馈,教师 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体验 ,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课件改进和
优化。
提供决策依据
评分表的结果可以为学校或教育 机构提供有关多媒体教学课件的 决策依据,如是否继续使用、如
何改进或替换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学习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未来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更加注重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定制教学内容和方式。
Chapter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 求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讲解清晰,深入浅出,易于理 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 课堂参与度
学生反馈
课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有 助于理解和记忆
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满 足学习需求
互动性强,提供多种学习 方式,如讨论、练习等
支持多种设备接入,实现跨平 台互动
创意与创新
采用新颖的设计理念,具有独特性 识点 鼓励用户参与创作,实现个性化教学
04
课件技术评分
Chapter
多媒体技术应用
使用的媒体类型丰富程度
课件中是否使用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类型,以 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技术创新与前瞻性
01
新技术的应用
课件是否采用了最新的多媒体技术或教学方法,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等。
02
技术创新程度
在课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是否有独特的技术创新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和学习者体验。
03
对未来技术的关注与准备
课件制作者是否关注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为可能的升级和改进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量规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量规
5
4
3
2-1
6、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5
4
3
2-1



1、多媒体效果:课件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多媒体效果。
5
4
3
2-1
2、交互性:课件的交互性较高。
5
4
3
2-1
3、稳定性: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4
3
2
1
4、易操作性:操作简便、快捷。
5
4
3
2-1
5、可移植性:移植方便,能在不同配置机器上正常运行。
5
4
3
2-1
3、声音效果:声音清晰,无杂音,对课件有充实作用。
4
3
2
1
总分
100
4
3
2
1
6、易维护性:课件可以被方便地更新,利于交流、提高。
4
3
2
1
7、合理性:课件是否恰当的选择了软件的类型。
5
4
3
2-1
8、实用性:课件是否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
5
4
3
2-1
艺术性
1、画面艺术:画面制作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标准相对统一。
5
4
3
2-1
2、语言文字: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量规
评分指标
等级与分值
得分

5

4

3

2-1



1、描述概念科学性:课件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5
4
3

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规

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规
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规
项目
序号
评价内容
分值
评价等级
A
B
C
D
教育性
1
选题恰当,教学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易于接受
4
2
配有适当练习,具有提交与反馈功能,善于引导
4
3
课件直观、形象运用多媒体表现所要呈现的内容
5
4
课件设计新颖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5
5
支持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10
艺术性
18
界面布局合理,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合理画面简洁,无干扰教学,符合视觉心理;
5
19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配合恰当,创意新颖,构思巧妙,符合教学主题;
5
总 分
总分100,100~85优秀,85~70良好,70~60中等,60分以下为不及格
4
科学性
6
内容正确,用词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
4

模拟仿真形象,能正确再现科学规律;举例合情合理、材料准确真实
5
8
界面设计、素材选取、名词术语、操作示范完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4
技术性
9
文本内容精练,重点、难点、知识点、关键词突出、文字字体、字号合适、醒目
5
10
图像、动画、声音、文字、视频、使用设计规范合理,能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教学重点、难点
10
11
配音清晰,无杂音,画面清晰,动画连续性好,颜色使用合理
5
12
课件的交互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5
13
适应性好,多媒体素材与课程内容融合恰当完整,且脱离本机环境后运行正常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2、合理地展开了讨论,并共同得出能体现主题的结论。(10分)
总分
说明:同一项目自评与他评分得分取高分,便须在备注栏中说明理由。最后的总分等于以上四项分值的总和。
1、所表述的文字没有语病(5分)
2、表达的内容准确、容易理解。(10分)
3、收集到的信息有用、有意义(5分)
设计和
布局
(20分)
1、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操作简便(10分)
2、图片与本课主题内容有关,并有吸引力(5分)
3、文本、背景及其色彩搭配合理,看起来有一种舒服的感觉(5分)
合作
(20分)
1、小组分工明确,计划周详。(10分)
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小组: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
评价项目及分值
分值明细
自评
得分
他评
得分
备注
内容
(40分)
1、能够体现体育运动与健身问题的本质这个主题,内容完整(10分)
2、所提出的问题,能够为本课主题服务。(5分)
3、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工与安排。(5分)
准确性
(20分)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表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表
6
6
艺术性
(5分)
1.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
2
2
2.媒体多样,选用恰当,设置和谐
2
2
3.视像、文字布局合理,声音悦耳
1
1
科学性
(30分)
1.内容来源须为国家教育部的各级各类大纲指定教材或其他与之相符的出处
10
10
2.资源内容表述清晰、准确,无二义性
9
9
3.教学课件与时间的搭配合理
10
10
实用性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表
课件
名称
翠鸟
制作人
XXX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自我评价
组员评价
教育性
(30分)
1选题恰当,知识点表达准确
9
10
2.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9
10
3.场景设置、素材选取等与相关知识点结合紧密
9
9
技术性
(20分)
1.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7
7
2.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逼真
7
7
3.图像清晰、色彩搭配得当
(15分)
1.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交互灵活
552.对硬件设源自要求适当553.具备完整的文字说明和制作脚本课件演示稿
4
4
总体评价
96

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

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

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一、内容设计1.科学性:课件内容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知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完整性:课件应涵盖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内容全面,无遗漏。

3.系统性:课件内容应具有逻辑性,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启发性:课件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5.互动性:课件应具备一定的互动性,如问答、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二、界面设计1.美观性:课件界面应简洁、美观,色彩搭配和谐,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

2.清晰性:课件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元素应清晰可见,无模糊、歪斜等现象。

3.导航性:课件应具备明确的导航功能,方便学生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4.一致性:课件界面风格应保持一致,避免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三、技术实现1.稳定性:课件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应运行稳定,无卡顿、死机等现象。

2.兼容性:课件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在不同浏览器和播放器中正常使用。

3.响应速度:课件应具备较快的响应速度,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等待感。

4.安全性:课件中不应含有恶意代码,确保学生的设备安全。

四、教学效果1.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件的满意度、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反馈,作为评分依据。

2.教师评价:听取授课教师对课件的看法和建议,了解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3.教学成果:观察学生通过使用课件后,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表现。

4.课堂氛围:观察课件在课堂上的使用情况,如学生参与度、互动性等。

五、创新与特色1.创新性:课件在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是否有创新之处。

2.特色性:课件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个性化:课件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4.持续更新:课件制作团队是否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和反馈,持续优化和更新课件。

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应包括内容设计、界面设计、技术实现、教学效果和创新与特色等方面。

在实际评分过程中,可以根据课件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各项指标的权重,以确保评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评价标准

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评价标准

导 航 链 接 导航明确,设计合理,链接明显易辨,准确无误。教
5分
学内容的检索、查询策略良好,学生能自由地检索相
关信息,能控制学习进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良好的交互操作界面,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按
钮和图标(如文字提示、光标变形提示、热区和按钮
变化提示等);常用的功能(如打开、关闭、跳转等)
5分
次数、训练难度;对于实验模拟课件,可以现场输入
数据改变演示进程。
视 觉 效 果 画面布局主体突出、构图均衡;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
艺术性 5 分
色彩搭配合理,每幅画面色彩不宜超过四种。
10 分
听 觉 效 果 音响效果与画面相协调;音乐旋律优美,节奏舒展;
5分
配音标准,语速适中、音量适度。
操作要领。跳转设计简捷、准确、快速;超过 3 秒钟 5分
的等待应有提示信息,并允许中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良好的交互操作界面,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按 导航链接
钮和图标(如文字提示、光标变形提示、热区和按钮 5分
变化提示等);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菜单。
视 觉 效 果 画面布局主体突出、构图均衡;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
5分
和试题取得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
技术性 稳 定 可 靠 课件运行可靠,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即使出现意
20 分
5分
外中断,也能重新开始;没有链接错误。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课件中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材料如视频、动画、声音、
素 材 质 量 文本;媒体格式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图片清晰,色彩
5分
还原正常;图形线条清晰无断点;视频清晰无马赛克

学生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规的研究

学生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规的研究

学生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规的研究崔健徐磊王凤(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萋瞌期多掣掺课传期作是缔麒擘拳瀑掌龚燃一项霉黟麟劳引目尊和译份学生多掺体课伴的创辫。

需要萍整个教孝过程申重彩学学袱的作用誊对学生多媒体谬件通常采用;霉囊誊‘童}授i 来进《i 誓缈。

骞誊结合我校觏代教麟莉公共课的教学,对学生多磷体器件作品『ij ;;t|鬻篙畿鬻蒸i ≥『f ≥i|j|0拳i|lj 誊。

||10j||≥薯|i 薯j 『I jII |l||i|}}j|:l|『;|i 珏粼-筑蝴墩举i 参凑氍谗详誊整瓯j j 『|i一|j。

|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现代教师必备的教育技术能力素质的之一,也是师范类学生应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为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设计、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在我校师范生的公共基础课觎代教育技7黔中,我们特别安排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任务驱动来设计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过程,最后的学习结果则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反映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这部分教学活动的特点要求相应的评价工具不但要关注学习过程,还要具有操倒曩好、准确度高的特点。

在“任务+活动”的教学设计中,评价量规是联系教师任务与学生任务的重要纽带。

所谓“量规”(r ubr i c )是指教师和学生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它指明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具体而言,就是按教学设计的目标体系制定多维度的描述性评价檫隹,然后按描述性评价标准划分等级评定分数。

评价量规的制定可以使教师更公正的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同时也可用于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

如果在学习活动~开始就公布量规,还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导向作用。

多媒体课件是指应用了多种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的新型课件,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一种教学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行的稳定性
存储的安全性
操作的兼容性
1、无死机现象,无异常操作,所有交互能顺利而正确的实现
2、所有交互和操作应该有明显的提示(例如文字提示、光标变形提示、热区和按钮变化提示等)对课件的使用有充分的提示和帮助信息,有明显的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的指示。
3、在推荐运行环境下所有动画、声音和视频能正常播放,无滞留、无跳动;在最低运行环境下可以忍受,不影响对内容的学习
2、画面布局突出对象,同一画面对象数量适中,运动的对象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对象的图形要简约化,避免单纯的“求真实”倾向
3、画画有较高艺术性,制作精美,界面友好,构图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并能与学科内容相统—
4、声音效果与画面相协调,重点突出;前后的声音强弱无不规则的明显起伏。必要的配音音色优美
5、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
6、对象设计与分布简约性原则,对象逼真,对象的连续运动流畅,无拖沓、跳跃的感觉
7、同一画面色彩使用应考虑学生特点和学科知识特性,数量不宜多,以不超过四种为益
8、页面构图应相对统一,避免对表现内容无益的花边、彩框
9、课件片头制作简洁、明了,具有教学相关性
三、技术性(15%)
多媒体制作
多媒体运用
课件运行条件
3、良好的交互操作界面。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菜单。(为便于教学,要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内容的跳入转出采用淡入淡出,避免多余动作)
4、交互应答。对于以学生课堂自学为主的课件,要对学生的输入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型课件,可以现场输入数据改变演示进程
4、课件操作应简单易行、并能使初学者尽快掌握操作要领
5、控制灵活性,操作控制应灵活多样,简洁明了
6、运行稳定性,课件系统条件不应过于苛刻,运行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7、存储安全性,课件的安装、保存、退出设置应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六、教学性(35%)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学习策略
教学方法
教学结构
知识表现
教学交互
教学反馈
学习动机
教学情景
学习控制
资源利用
教学评价
1、课件的教学目标:明确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
2、内容表现的认知逻辑应具有合理性、直观性、剖析功能的应用,在内容的组织上要发挥计算机的特有优势,具有针对性,符合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认知规律
3、课件结构是否清晰合理,思想方法创新,能教学内容的需要
4、教学内容的检索、查询和导航策略的运用:对以学习知识为主的课件,应有对知识点检索和查询的功能;对模拟实验和实践的课件,应有相应指导实验和实践的说明
7、知识点表达、教学情景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背景音乐选用恰当;文本显示清晰、美观,不呆板;色彩运用符合事物逻辑;图象、动画、视频影象、声音解说等运用恰当;解说词内容与呈现的文本内容一致;屏幕布局、色彩搭配做到平衡、统一、协调
8、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导航(如帮助导航、浏览导航、线索导航等);常用的功能(如打开、关闭、跳转等)以多种方式实现(如菜单、按钮、热键);学习者可以控制声音、动画、视频影象的启动与停止;信息提示收段(高亮、下划线、边框、闪烁)运用恰当;背景色、背景音乐、动态图标不致干扰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及量表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
一、科学性(10%)
内容正确
表达规范
遵循规律
1、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文字规范,适合相应的教学要求
2、无政治性错误,教学内容思想健康,并符合社会道德指南,有利于身心发展
3、要尊重学科与事实,与生活经验相符,某些效果允许必要夸张
4、符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符合原设计目标
6、多媒体素材的制作、格式等技术规范应与国家标准相符合(参照《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研究及信息化平台资源库建设与应用》(2001)中规定的技术标准)
7、具有网络运行功能,课件应能在局域网或国际互联网络上进行教学使用
8、课件安装要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有些课件只能软盘运行或光盘运行,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有的长达数分钟,师生焦急等待,使课堂失控。还有的课件附有复杂的安装说明,使人望而生畏)
9、课件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评价功能,评价细则有:提供教学单元的主题介绍或学习目标的喻示:提供学习者在软件中的位置的信息 ;可以通过练习实现自我评价
10、学生能自由地检索相关信息,学习者能够控制学习进程
11、应能适应多种学习的需求,并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主动性
12、应符合多媒体教学、远程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规律和需要
5、应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单元以基本概念、原理、规则为主;概念、原理等辅以充分的实例;概念、原理与实例的安排利于教学方法的实施;知识点的编列符合由简到繁的原则;教学单元的结构符合网状关系;前置问题与后置问题运用恰当;反馈恰当
6、应有相应的学习策略:各教学单元有相应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者可以控制学习策略的呈现;学习策略的指导针对与普遍性相结合
5、误操作处理。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方便退出,或重新切入,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的可靠性
6、交互的设计应符合教学要求,类型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如练习、操练、模拟、角色扮演等
7、交互应能调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课件之间丰富的交流活动
五、操作性(15%)
运行的流畅性
操作的友好性
操作的简易性
控制的灵活性
9、课件的跨平台运行功能,对硬件及软件的兼容性
四、交互性(15%)
交互的方式
交互的类型
交互的统一
交互的操作
1、所有交互应合理和有效,在任何地方都能跳转到相应的主要模块;跳转设计应该简捷,准确,无明显等待:超过3秒钟的等待应有提示信息,并允许中断;在任何地方跳回到主菜单的操作一般不应超过3次
2、交互操作应尽量采用“用鼠标寻找交互,用光标形状的改变表征交互,用鼠标左键实现交互”的方式
5、问题和内容表述准确无误,引用资料正确权威,资料来源可靠
6、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定理、概念、规律的表述力求准确无误,语言配音要准确,应与本课程相关的其它教材表述无矛盾
二、艺术性(10%)
素材处理
版面设计
教学统一
界面友好
1、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文字数量适当(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运行的兼容性
1、多媒体素材制作科学合理,能够表达知识点内容,形式与内容能教好结合起来
2、多媒体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视听接受习惯
3、课件中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材料如视频、动画、声音、文本来表现
4、课件运行可靠性,课件经过严格的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5、学科知识表达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量和单位要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93、GB310t——93至GB3102—93; 自然科学的名词和术语,要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审定的各学科《名词》丛书。要用指南简体字,不用繁体字或异体字,(医药学科叫‘根据特殊需要在专用名词术语中使用少量的繁体字);数字用法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标点符号的用法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