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计划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生活·生命与安全》的教学,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和认识,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
通过上一学年的学习,他们认识植物的生命起源,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换牙的科学常识,了解人的生命来源及性别特征;学习和动物朋友安全交往的常识;学习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逐步养成物品专用的习惯;;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感受老师的辛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感受劳动的乐趣等。
能认真对待学习,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在行为习惯方面,懂得礼貌待人,课间不追逐打闹,课上积极举手发言,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作业工整,不乱涂乱画。
在卫生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不乱扔,不乱吐,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在不经意间会乱扔乱吐,相信在这一学期的帮助下,一定会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
这学期要通过各种方式,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抓好各班的纪律,组织学生多讲故事,多听故事,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底蕴。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四大版块:热爱生命、安全与健康、呵护心灵、美化生活。
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活动课程。
1.凸显综合性: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生命教育为主旨,有机融合了生命教育、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劳动技能及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体现生活逻辑: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及意义。
(2)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防火、防溺水等安全意识。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利用情景模拟、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认识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2. 防火安全:学习防火知识,提高防火意识。
3. 防溺水安全:学习防溺水知识,增强防溺水意识。
4. 地震安全:学习地震逃生知识,提高地震逃生能力。
5. 急救知识:学习简单的急救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保护自己。
2.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安全标志。
2. 学生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具备防火、防溺水等安全意识。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安全标志图片、交通规则宣传册、防火防溺水宣传册、急救知识宣传册等。
2. 教学场地:教室、操场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出安全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展示:分别讲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地震安全和急救知识。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操作,如模拟交通情景、灭火器使用、急救包扎等。
4.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我们不怕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了解痛是神经细胞在起作用。
2、使学生初步了解痛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疼痛感受学习本课。
2、以活动形式开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疼痛事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科学认识痛感的原因与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疼痛。
三、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请学生谈自己疼痛的感受。
认识痛是经常发生的,并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痛感,二、活动,议一议1、同学们有疼痛的经历吗,看图描述图中的场景,再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情况会引起疼痛。
2、引出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痛感呢,痛感有什么作用呢,3.、了解疼痛是神经细胞在起作用,了解痛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
活动一,认识神经细胞的作用。
请学生分别扮演“神经细胞”和“我”, “神经细胞”和“我”的对话说明痛感的原因,人体内有专管疼痛的神经细胞,当它们的神经末梢遇到危险刺激后会迅速将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会马上产生疼痛感。
活动二,了解人体没有疼痛的地方。
学生说说自己没有疼痛的时候,剪头发、剪指甲,,讨论得出科学认识,人的头发和指甲上没有分布神经末梢,因此不会感觉到痛。
第二课时一、进一步了解疼痛的作用。
1、师,人的头发和指甲上没有神经细胞,所以不会产生痛感,如果人的身体内任何地方都没有神经细胞该多好啊,那就不会有痛感了,我们也就不会害怕了。
这样可以吗,人要是没有痛感了会怎么样呢,2、学生讨论。
二、麻醉术的秘密1、请打过麻药的小朋友说说打麻药时的感觉。
2、引导讨论揭示,麻醉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避痛技术,是用麻醉药注射于组织内产生暂时性痛觉消失的方法。
三、生命的坚强1、阅读小故事“敬礼娃娃不怕痛”、“关羽刮骨疗伤”,谈感受。
2、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有坚强的一面。
3、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讲述生活中勇敢克服疼痛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生命安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生命的重要性: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如火灾、溺水、交通安全等。
3. 应急逃生技能:学生学会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灾难逃生、触电应急等。
教学内容:1. 生命的重要性- 讲述生命来之不易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
- 演示生命的特点和生物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妙之处。
2.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 火灾安全知识: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并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方法等。
- 溺水安全知识:学生了解溺水的危险性,并学会正确的游泳姿势和自救方法。
- 交通安全知识: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标识,学会安全横过马路的方法。
3. 应急逃生技能- 灾难逃生:学生学会在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包括就地避难、室内逃生、安全通道等。
- 触电应急:学生学会在触电事故中的正确应对方法,如断电、报警、用绝缘物体救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重要性。
2. 基础知识讲解:- 生命的来之不易:讲述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火灾、溺水、交通等常见的安全事故,并讲解相应的防护措施。
3.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 火灾逃生演练: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演示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步骤和方法。
- 溺水自救实操:在教学游泳池或浅水区,让学生亲身体验正确的游泳姿势和自救方法。
4.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交通安全的角色扮演:设立道路和交通标识,由学生模拟行人和车辆的行为,学习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5. 总结和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课堂上对问题的回答和思考,评估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
小学二年级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生命安全教学计划1. 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对危险情况的警惕和正确应对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基本急救技能。
4.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命安全的重要性2.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3. 火灾逃生知识4. 交通安全知识5. 水上安全知识6. 急救知识三、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2.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
3. 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4.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灾难和意外情况的应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各种安全事故的危害性,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第二课: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如用电安全、玩具安全、食品安全等,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安全问题的警觉性。
第三课:火灾逃生知识通过视频和图片讲解火灾发生时的正确逃生姿势和逃生路线,引导学生掌握灾难发生时的自救能力。
第四课:交通安全知识以交通安全知识为主题,讲解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情况下的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第五课:水上安全知识通过故事和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水边游玩的危险性,掌握水上游泳安全常识。
第六课:急救知识通过教师讲解和模拟演练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提高学生对意外情况的应对能力。
五、教学手段1. 班级教学板书、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多媒体设备,播放教育视频。
3. 教学课件,展示各种安全知识。
4. 模拟器材,进行火灾逃生、急救模拟等活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发言、角色扮演表现等。
2. 课后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主题的作业,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定期模拟演练:学校组织定期的演练活动,考察学生在模拟灾难中的应对能力。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学计划(6篇)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学计划(6篇)二年级生命安全教学计划(精选6篇)二年级生命安全教学计划篇1小学生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但因小学生年龄偏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强,因而会受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威胁。
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及时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
本学期,为切实搞好二年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制订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提高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总的目标: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一)社会安全教育1.了解在公共场所活动时的安全常识,遵守公共规则,避免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发生。
2.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二)校园安全教育1.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会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3.了解基本课堂礼仪。
(三)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和季节性安全教育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本年龄段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常识,培养疾病预防意识。
3.了解有关卫生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了解各个季节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
(四)意外伤害安全教育1.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第一章:遵守交通规则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1.2 教学内容:基本交通规则的介绍。
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的讲解。
1.3 教学活动:讲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组织学生进行交通规则知识的问答活动。
第二章:个人卫生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的介绍。
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讲解。
2.3 教学活动:讲解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个人卫生不良习惯的危害。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卫生知识的问答活动。
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防火安全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防火安全意识。
3.2 教学内容:防火安全的基本知识的介绍。
防火安全的重要性讲解。
3.3 教学活动:讲解防火安全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火灾的危害。
组织学生进行防火安全知识的问答活动。
第四章:网络安全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4.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的介绍。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讲解。
4.3 教学活动: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网络陷阱的危害。
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问答活动。
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逃生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地震逃生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地震逃生的基本知识的介绍。
地震逃生的重要性讲解。
5.3 教学活动:讲解地震逃生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地震的危害。
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的演练活动。
第六章:饮食健康6.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健康的基本知识。
6.2 教学内容:健康饮食的基本知识的介绍。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讲解。
6.3 教学活动:讲解健康饮食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组织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知识的问答活动。
第七章:防水防台风让学生了解防水防台风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防水防台风的意识。
二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 了解常见的生命安全事故及应急处理方法;3. 掌握常见的生活中的安全知识。
教学内容:1. 安全意识培养- 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介绍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安全、为什么要关注生命安全。
- 制作安全常识挂图,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让学生每日都能看到并温习。
2. 常见生命安全事故及应急处理方法- 生活中的火灾防范与逃生:介绍火灾的常见原因、如何预防火灾以及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和报警。
- 交通安全:介绍行人过马路的注意事项,乘坐公交车、自行车时的安全规范,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等。
- 溺水事故防范与自救:介绍溺水事故的危害,游泳时的注意事项,溺水时的自救方法等。
3. 常见的生活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介绍食物中的常见危害物质,如何挑选安全食品,如何正确保存和烹饪食物等。
- 电气安全:介绍使用电器时的注意事项,如何避免触电事故等。
- 家居安全: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各类家居电器和家具,如何避免煤气泄漏和火灾等。
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生命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观察和实践教学法:带学生到校园周边、家庭和公共场所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彼此交流和分享关于生命安全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检测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情景模拟:设置常见生命安全事故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展示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3. 示范演练:让学生进行逃生或自救技能的示范演练,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秋期上马镇中心小学
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2.1班学生60人,2.3班63人。
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和认识,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
通过上一学年的学习,他们认识植物的生命起源,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换牙的科学常识,了解人的生命来源及性别特征;学习和动物朋友安全交往的常识;学习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逐步养成物品专用的习惯;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感受老师的辛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感受劳动的乐趣等。
能认真对待学习,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在行为习惯方面,懂得礼貌待人,课间不追逐打闹,课上积极举手发言,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作业工整,不乱涂乱画。
在卫生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不乱扔,不乱吐,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在不经意间会乱扔乱吐,相信在这一学期的帮助下,一定会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
这学期要通过各种方式,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抓好各班的纪律,组织学生多讲故事,多听故事,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底蕴。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的知识结构及重难点,各章(单元、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重难点:
本册教材共有四大版块:热爱生命、安全与健康、呵护心灵、美化生活。
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
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活动课程。
1、凸显综合性: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生命教育为主旨,有机融合了生命教育、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劳动技能及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体现生活逻辑: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积极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教材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和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安全与健康、呵护心灵两大版块。
三、教学措施:
1、采用活动教学
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
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
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
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等。
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案例替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
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
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四、预期目标
1、在热爱生命版块中,认识痛是经常发生的,了解痛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动物生命的惊人力量,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脆弱。
2、在安全与健康版块中,使学生学会冷静、合理地应对入室盗抢等犯罪行为,提高学生保护自我人身安全的能力,学会辨别日常生活中潜在的用电危险,认识一些常用的保持室内卫生的方法。
3、在呵护心灵版块中,引导学生感受换位思考,让学生认识马虎、粗心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感受记忆的乐趣,培养爱思考、勤动脑的习惯。
4、在美化生活版块中,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快乐、劳动的美好,学会安全、正确地使用剪刀,学习欣赏美和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