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17课海峡两岸盼统一备课
海峡两岸盼统一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海峡两岸盼统一》教案双浮小学教师李兴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台湾多方面的了解,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从而树立热爱祖国的感情;2、了解台湾的历史沧桑,体会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
能力目标: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的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台湾的历史、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教学重难点】1、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2、了解台湾的历史沧桑,体会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引入话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2、谜语:形似芭蕉叶,卧在东南边。
日月潭阿里山,隔海常思念。
(板书:台湾)3、(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你能在这幅地图上找出台湾省吗?我们祖国的版图就像傲立在世界东方的雄鸡,台湾就像雄鸡的鸡脚,今天就让我们的视线穿越海峡(课件)把目光聚焦台湾。
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由于地壳运动,相连部分的陆地下沉为海峡(课件),这窄窄的台湾海峡把大陆和台湾隔在了两岸。
(板书:海峡两岸) 使台湾这座美丽的岛屿,镶嵌在碧蓝的大海中,与祖国妈妈隔海相望。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欣赏台湾的风景名胜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去走进台湾,了解台湾,并搜集了有关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看你对这座美丽富饶的宝岛了解多少呢?(1)台湾的风景。
(2)台湾的美称。
(3)台湾的民族。
(4)台湾的历史(老师也收集了这样的资料,播放视频)同学们,在台湾的历史上,还有许多像郑成功这样的民族英雄,为了保卫台湾前赴后继,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课件)但台湾却饱经了沧桑,历尽了磨难,一次次被侵占,又一次次被收回,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些历史时刻。
(课件)(3)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4)从台湾一次次被割占,又一次次被收回,你感受到了什么?(课件)(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1、师:是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使得祖国至今未能统一(板书:统一)。
小学四年级教案 4.海峡两岸盼统一-国赛一等奖

水相连情相依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台湾,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知道盼望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热爱台湾、热爱祖国并感受民族英雄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为祖国统一而努力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不可侵犯。
教学难点:知道盼望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生课下查阅有关台湾的相关资料教师准备:文字和图片的相关课件以及视频。
活动过程:一、童谣导入,认识两岸地缘1、闽南童谣《天黑黑》【设计意图】:童谣导入,引出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宝岛台湾。
2、海陆变迁,两岸相连【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形成台湾岛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地理原因,认识到台湾与大陆密不可分的地缘关系。
二、知识搜查,了解两岸渊源1、你们对台湾都有什么了解呢?【设计意图】:在课前搜集有关台湾的材料,充分利用课堂外的时间补充对台湾的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交流汇报,拓展全班同学的知识面,对台湾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两岸之间的渊源【设计意图】:了解台湾与大陆血脉相承,同祖同根。
特别是与我们本土闽南不仅在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传统习俗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台湾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百年风雨,解读两岸历史1、提出疑问,讲述台湾百年风雨历史进程【设计意图】:提出疑问,提高学生探索台湾历史的兴趣,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台湾的历史进程,在讲述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眼神交流,问题讨论,让学生清楚台湾尚未统一的原因。
深刻认识到台湾是我们祖国领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许多民族英雄为保卫台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颠沛流离,期盼两岸统一1、欣赏余光中视频《乡愁》【设计意图】: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对岸的同胞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期盼统一的愿景。
2、观看央视春节台湾居民反陆探亲的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通过讲述老兵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两岸亲人相见时的感人情景,让学生们认知到两岸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统一刻不容缓。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通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褚墩中心小学陆云峰活动主题四海峡两岸盼统一活动要求:1、让学生了解台湾,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2、让学生知道盼望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是几代人的梦想,并愿为祖国的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地图、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小组内讨论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团团、圆圆”的资料2.班内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台湾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气候特点等方面的资料。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师: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国宝是哪种动物?(熊猫)那你知道熊猫宝宝团团、圆圆现在在哪里儿?生:我知道“团团”“圆圆”是在2008.12.23 14:00由四川成都双流机场出发17:10抵达台湾桃园国际机场生:我还知道团团圆圆第一次和台湾民众见面是的一上午就达到2万民众参观。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台湾在哪里?同学们能在地图上找到台湾?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细述台湾沧桑教师导入:台湾从地理位置上看,已与中国大陆分离,是另一个国家,同学们,这种说法对不对?(播放课件酝酿体验)1、全班交流各自课下搜集到的有关台湾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气候特点……2、教师概述主权回归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大战中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抗战,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当年10月25日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至于中国主权之下。
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活动二:“宝岛台湾知多少”知识竞赛1.学生分小组交流对台湾的了解;2.播放有关台湾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风光片;3.学生分小组就台湾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设置考题;4.收集考题,组织竞赛小组,讨论竞赛规则,进行竞赛。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海峡两岸盼统一》教案1、导课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海峡两岸盼统一》,大家一定知道,两岸指的是什么地方?(指名回答问题)【两岸指的是大陆和台湾】(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说到台湾,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呢?【有的同学会这样说,我每天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会听到关于台湾的天气情况;有的同学也会这样说,我在小学课本里读过描写日月潭的文章,知道台湾的风景很美丽;有的同学也许会这样说,我听过歌曲阿里山,知道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
】过渡:是的,同学们提到的日月潭,阿里山的确是台湾著名风景区。
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去欣赏日月潭,阿里山的美丽风光吧!(出示课件)师:日月潭位于台湾中央,四周群山叠翠,面积116平方千米,潭面景象万千,因南形如月湖,北形如日湖而得名。
师:阿里山共有18座高山组成,总面积为3965公顷,峰峦叠翠,气势雄伟。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里。
相信你们和老师的感受一样,被台湾美丽的风景所吸引,真想去台湾游历一番。
同学们,假如你来到台湾,你会发现,台湾不仅风景美丽,物产也很丰富呢!(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外形似红色喇叭,味道酸酸甜甜,让人吃了还想吃的水果叫莲雾,是祛暑的佳品。
师:这个表面有许多鳞状凸起,外形奇特的水果叫释迦,它的果肉是乳白色的,味道似蜂蜜一样甜。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们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台湾风景美丽,物产丰富,被称为我国的宝岛的确名不虚传。
过渡:那么,同学们,被称为我国宝岛的台湾,它在哪里呢?(出示课件)【这是中国行政区划图,在这张图上,不同的色彩标识出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祖国东南辽阔的海域上,有一座形似芭蕉叶的岛屿,它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一看宝岛台湾与祖国的哪个省隔海相望,相隔的这片海域叫什么?(指名回答)师:同学们,为什么宝岛台湾和我们祖国大陆隔着这么一个窄窄的海峡呢?老师也查找了资料弄清楚了台湾海峡形成的原因。
【教学设计】美丽的宝岛_品德与社会_小学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人民都在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2. 知识目标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了解台湾的风光及物产;了解台湾的民俗风情;了解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了解台湾的风光及物产;了解台湾的民俗风情;了解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人民都在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蓝精灵队、小喇叭队、小博士队、和平鸽队桌牌学生准备:搜集与台湾有关的资料,做好记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精美的舞蹈,请大家欣赏。
(老师和学生一起随音乐跳舞)2. 这段舞蹈的名字叫《阿里山的姑娘》,同学们知道阿里山吗?(老师,阿里山在台湾)3. 那你了解台湾吗?(老师指名,学生全班交流)4.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宝岛——台湾二、合作探究1. 你最想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台湾呢?(学生自由回答)2. 下面老师把同学们分成4 个小队,蓝精灵队、小喇叭队、小博士队、和平鸽队,每个小队都有不同的任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蓝精灵队,主要负责探究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小喇叭队,主要负责探究台湾物产及风光;小博士队,主要负责探究台湾的民俗风情;和平鸽队,主要负责探究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和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分组,好分组开始。
小组分好之后,选出组长,做好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老师给你10分钟左右的交流时间。
好,小组交流开始3.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三、交流分享1. 看同学们讨论的如此热烈,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哪个小队先来交流?我们有请蓝精灵队。
(学生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分享小组的研讨结果)2. 谢谢你们的分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板书:不可分割),台湾同胞的祖籍大都是我国的福建省,所以我们和台湾人民可谓是血肉相连啊!接下来哪个小队接着交流?我们有请小喇叭队。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峡两岸的历史背景和现状;2.掌握海峡两岸的交往形式和内容;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峡两岸的历史背景1.清朝时期的台湾;2.1949年后的两岸分治;3.1979年后的两岸关系发展。
2. 海峡两岸的现状1.政治形势;2.经济合作;3.文化交流。
3. 海峡两岸的交往形式和内容1.政治交流;2.经济合作;3.文化交流;4.民间交往。
4. 海峡两岸的交往案例1.两岸高峰论坛;2.海峡论坛;3.两岸青年交流;4.两岸婚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海峡两岸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海峡两岸的交往案例,让学生了解两岸交往的形式和内容;3.讨论法:通过讨论海峡两岸的交往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海峡两岸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海峡两岸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讲授(30分钟)讲解海峡两岸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包括清朝时期的台湾、1949年后的两岸分治和1979年后的两岸关系发展,让学生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
3. 案例分析(30分钟)通过分析海峡两岸的交往案例,包括两岸高峰论坛、海峡论坛、两岸青年交流和两岸婚姻,让学生了解两岸交往的形式和内容。
4. 讨论(30分钟)通过讨论海峡两岸的交往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 总结(5分钟)总结海峡两岸的交往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对两岸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海峡两岸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掌握海峡两岸的交往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六、教学反思海峡两岸的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话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政治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海峡两岸盼统一

四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盼统一》董建富情感目标是: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认知目标是:了解台湾的历史、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的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是:了解台湾的历史沧桑,体会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
教学过程:(一)宝岛-神圣领土:1、(出示地图)导语:在我们中国的大家庭中,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台湾。
(1)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台湾吗?请学生上台点击。
(CAI台湾地图闪烁)(2)CAI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台湾。
欣赏图片问:看了小短片,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CAI台湾风光)2、沧桑历史过渡:因为台湾是一个风景美丽、物产丰富的宝岛,所以世界上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对台湾进行过强占。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台湾沧桑的历史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挥师南下,成功收复台湾。
1895年台湾再次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中国版图。
小结:历史证明——(台湾是神圣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台湾颠沛流离的命运还没有结束。
CAI: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失败,蒋介石以及残余部队逃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进行封闭自治,并且发布了严格的戒严令,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裂状态。
(二)亲情-魂牵梦绕过渡:在这一历史事件当中,很多家庭妻离子散、骨肉分离,亲人不能相见,甚至连书信都不能来往,在戒严整整38年里,两岸同胞只能隔着海峡互相眺望,用不同的方式来寄托自己思念。
1、CAI两幅图。
请打开课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看到这样的场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请选择一幅在四人小组交流。
海峡两岸骨肉亲(教学设计)

13.海峡两岸骨肉亲一、说课1.教材《海峡两岸骨肉亲》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中华一家》中的第四篇课文。
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亲情;知道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大业,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初步了解“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激励学生为祖国统一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学情关于“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大业。
”这一内容,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中秋话团圆》一课的学习中已有初步接触。
那篇课文结合中秋习俗,从半屏山的传说引出,并列举了一些两岸交往的事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大陆和台湾一脉相连,祖国统一、同胞团圆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为本课的学习作了一定的准备和铺垫。
本课在此基础上深入介绍了台湾的地理、历史概况,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要,学生很感兴趣。
再结合时事“台商包机”、“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先后访问大陆”等,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与大陆血脉相连,从而更强烈地感受到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大业,初步树立起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
3.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课时,拟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落实到两个课时中。
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能在台湾省地图上找到澎湖列岛、日月潭、阿里山、钓鱼岛等。
2、知道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激发热爱宝岛台湾的真挚情感。
第二课时目标:1、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血脉相连的亲情。
2、知道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大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3、初步感受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着重引导学生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关注两岸形势,知道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深切感受海峡两岸血脉相连。
4.教法(1)媒体教学法: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提供较为生动、丰富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教师
备课单位
课题
第17课海峡两岸盼统一
课型
新授
审核人
年级
四年级
编号
导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知道盼望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们共同的心愿。
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通过海峡两岸同胞盼统一的迫切心情,确实,隔山、隔水、隔海天、隔不断两岸骨肉情缘。同宗、同祖、同血缘,一脉相承心永连。
2、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
个性化修改补充
教后感:
对本教案的评价:
3看到此情你的心情怎样?。
二共同的心愿:
1团聚是几代人的梦想;统一,是我们的心愿。
2促进祖国一,我们小学生怎么办?
三、辩论理解
1、为什么要促进祖国统一。
2、说出我们的临国。
四、小结: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一、我来当小法官。。
★达标测验
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预习感知
布置学生提前查找中国版图。
★学习指导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水相连、情相依。
(1)学习开篇一段充满感情的主题文,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学习课文的两幅插图。
A老奶奶每年做一双布鞋,等着台湾归来的儿子穿。。
B一家人吃团圆饭时,桌子的一方座位空着,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