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高速铁路枢纽对天津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

铁路统称为高速铁路 ( 以下简称为高铁) 。 20 年 1 ,国务 院审议 通 过 了 《 04 月 中长期 铁路 网规划》 ,标志着我国高铁时代 的来 临。 规戈 至22 年 ,实现 “ Ⅱ 00 四纵 四横 ”铁路快速 客运通道以及 完成 三个城 际快速客运 系统 的 建设 。2 0 年 ,国家又对高铁 网进行 了调整 , 08 规划建设客运专线 1 万公里以上 ,客运速度 . 6 目标值达每小时20 0 公里及 以上 。 高铁建设不仅关系到 国家 区域发展 战略 与交通发展规划的落实 ,而且对高铁枢 纽所
因此 ,本 文 将 联 系 区域 与 区域 之 间 的 国家 级 交 通 干线 和 联 系 区域 内 中心 城 市 之 间 的 城 际
规划工作 中需要解决 的重要问题 ,这对促进 国家高铁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 、有效衔 接具有重要 意义 。因此 ,研究 高铁建设 的规 划 对 策及 其 对 城 市 带来 的影 响 ,对 高铁 枢 纽 规划 具有重 要 意义 。
1 . 形成 “ 核双 中心 ”网络结 构 。 多
高 速 铁 路 是 联 系 区域 与 区域 之 间 的 国家 级 铁 路 干 线 ,城 际铁 路 一般 是 联 系 区域 内 中 心城市 的铁路 。根据 国际铁道联盟 的定义 ,
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 0 公里的铁 路系统。由于我国高速铁路4 和城 际运行速度一般都在20 0 公里/、 / 时以上 , J
业 、仓储业 岗位增加 1% 3 %,信息部门就业 岗 6 4 . 位增 加 约2%;从 土 地价 格看 ,平 均 土地 价格 增 幅 2 为6 %;从城市布局看 ,仓储业更加集 中于中心城 7 市 ,零售业布局集中度与车站距离成反比。 新 干线对 当地经 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吸 引 了大量游客 ,并带动 了城市商业 、旅 游业 的发 展 。东京都市 区商业 中心 的3 0 2 个商业 中心 ,其 中营业 面 积 大 于 1 平 方 米 、年 营 业 额 大 于 10 万 0亿 日元 的 商业 中心 ( 1 3 商业 中心 )共 有 9 即 ~级 9 个 ,其 中9 个紧邻J 线 、地铁或私铁车站 。发达 5 R 的轨 道 交 通 网还 带 动 了轨 道 交 通 线 周 边 旅 游 业 的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城市,尤其是上海、南京、徐州、苏州等大中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推动旅游业发展
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沿线城市的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南京的夫子庙、苏州的园林、上海的外滩等景点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沪杭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01
促进产业升级
高速铁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群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新兴产业得以 快速发展,提高了城市群的经济效益和质量。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为城市群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了城 市群的经济发展空间。
加速城市群产业升级与转型
01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加速了传 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加 强城市间联系,推动城市群内 部各城市间协同发展,实现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
高速铁路的引入,有助于优化 城市群空间结构,引导城市群 内部产业布局和人口流动,促 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城市群产业升级与转型
制定产业升级政策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城市群 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传 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 业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加强上海与杭州的联 系
沪杭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上海与杭州 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两地之间的经 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
02
促进嘉兴、绍兴等地 的发展
沪杭高速铁路不仅加强了上海与杭州 的联系,也为嘉兴、绍兴等长江三角 洲地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03
对环境的影响
虽然沪杭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存在 一些环境问题,但总体来说,其对环 境的影响是积极的,如减少了交通拥 堵等。
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国内外案例分析分解

实例分析——法国 TGV
(1)极大的促进了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 (2)改变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第三 产业得到较快的增长。
(3)提升沿线城市的形象以及吸引力。 旺多姆(Vendme)在TGV 建成前仅为一小 城镇,TGV 建成后,各地区的游客蜂拥 而至,高铁通车3 年后,镇内房屋价格提高 35%,房地产交易率增加22%。往日的小镇 如今已成为繁华的城市。 高速铁路改善了各个城市与巴黎的联系,使城市成为商家、企业、尤其是国际性 机构考虑投资和扩展业务的区位,城市的通达性提高了,因此凡是高铁线路通达 的地方,商业中心和居住中心都得到显著发展,房地产价格也迅速上涨。
交通区位
渝昆高速 成渝铁路 沱江 G321(广东广州——四川成都)
2009年3月30日,跻身国家公路运输 枢纽城市。
高铁建设
处于内江市东北边缘区的高铁枢 纽站区,作为内江市的又一个中 心,与旧城中心及新区中心紧密 联系,才能获得较快发展。
功能联系
高铁枢纽站区做为内江市的休闲购物中心, 与旧城历史文化中心和新区行政办公中心相 区别,为商务人士及游人提供最为便捷服务 的同时避免对城市中心区造成交通压力。
高铁的作用及建设的目的
(1)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 (2)增强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减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在城市发展的历史 过程中,各个地区以及城市由于发展特征和背景的不同,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高铁的建设缩减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为发达城市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条件。 (3)提高所在城市的交通可达性。高速铁路的建设,一方面为所在城市增加一 种新的交通方式,提供了交通方式的多选性。另一方面,高铁可以提高其他城市 居民前往本地区的出行效率。 (4)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高铁的建设,加 快了城市间的交流强度和产业循环速度,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并会促进城市间人 员的流动,带动就业,促进社 会的稳定与发展。 (5)减少环境污染。
厦深高速铁路建设背景下交通枢纽门户建设对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汕头市为例

厦 深高速铁路连接厦 门、汕头 、 铁路客 、货运输的交通枢纽。这些城
5 0K ,设计时速为 2 0 m 5 m 5 ,并预留 K
中心,最终发展成为粤东的经济、政 深圳三个经济特 区,规划里程 约为
在高速铁路建设之前,铁路交通 约3 0 r 小时的提速空间,是上海 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发展成为现 0 n K/ 并未对粤东城镇建设产生根本 l的影 生 I 至深圳快速客运通道的一部分,是中 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 3 。 图 )
汕头是国家经济特区、东南沿海 县,在 1 9 年三市分拆之前一直都 91 重要港 口、粤东中心城市和海西南翼 中心城市。作为连结珠三角和长三角 两大经济圈的重要交通节点,以及闽 在全 国交通 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 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程度很高。 汕粤 东 城镇 群 区 域位 置 图
图2 汕潮 揭都 市 圈城 镇 现状 豳
21 年 0 1 第7 第2 卷 2 期 7
图3 汕潮 揭 都市 圈综 合 交通 体 系规 划 图
图4汕 潮 揭都 市 圈 区域协 作 示意 图
协作,对所在城市和区域的交通建设、 土地开发、产业发展、功能提升等方面
者 铲 生深刻影响。
山所围合的潮汕平原地区,包括汕头 、
潮州、揭阳三市市区以及下辖的澄海、 潮安 、揭东 、普宁、潮阳、潮南等区
的轨道交通环线和连接潮汕机场、高
速铁路站点的轨道交通横线,以及以 都市 圈为核心 向饶平 、梅州、普宁 、 汕尾等方向辐射的轨道交通线,形成
通 网络 ;以 区域 门户为 中心建设 汕梅 、
滞后,公路建设尤其是国道 、省道和 高速公路对粤东城镇建设的带动作 用 更为明显,粤东城镇沿区域干线公路 海铁路 网末端、铁路运输能力差的不 梅州等市的合作,尤其是在都市圈内 利状况,成为交通运输方式升级换代
高铁站建设对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影响分析

高铁站建设对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影响分析近年来,高铁站的建设在我国各大城市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高铁站的出现不仅仅提升了城市的交通效率,还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高铁站建设对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影响。
首先,高铁站的建设对城市的商业中心地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高铁站通常位于城市的交通要道之上,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枢纽。
这样的位置选择不仅便利了交通,也成为了商业活动的热门区域。
商家们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选择在高铁站周边开设商铺,为游客和乘客提供各种服务。
例如,高铁站周边的购物中心、餐饮店、酒店等日益壮大,形成了独特的商业聚集区,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商业发展。
其次,高铁站建设对城市的居住结构带来了变化。
高铁站的设立使得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人们可以选择住在高铁站附近工作的地方,从而减少了通勤时间和交通成本。
因此,城市的居住结构相对分散,不再局限于市中心地区,为城市的居住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同时,高铁站周边也会逐渐形成以新建住宅小区为主的居住区,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居住发展。
此外,高铁站的建设也对城市的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高铁站不仅仅是交通枢纽,更是连接不同城市的枢纽。
这种连通性为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选择。
以高速铁路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为例,高铁站的建设使得这些城市可以方便地与内陆地区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
一些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将会在高铁站附近建立,由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高铁站的存在,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到达其他城市,扩大了城市的市场规模,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实力。
此外,高铁站建设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高铁站的建设通常需要大量土地资源,这可能导致部分农田被征用,影响农业生产。
另外,高铁站周边的人流量大增,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因此,在高铁站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政府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高铁站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对于城市的改变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在过去十余年间大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在提高交通效率和便捷性的同时,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来探讨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完善,城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无论是短途出差还是长途旅行,都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快速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以北京为中心,连通全国的高速铁路网逐渐成形,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还打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通过高速铁路,各地的人才、物资、文化等资源可以流动和交换,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对城市的影响:高速铁路在极短时间内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加速了城市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城市之间的经济协作和发展。
同时,城市的人口流动性增强,致使人力资源的分布更趋合理,进一步支持城市经济发展。
二、交通方式多样化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之间联系紧密,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
与去年相比,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铁出行,这也意味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在逐渐扩大。
高铁的出现,打破了城市之间的文化与娱乐相对孤立的现状,促进了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
对城市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建设速度快,成本低,而且出行更加方便和舒适,这些优势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使用高速铁路出行,对传统的交通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也是拓宽了生活活动和交流圈的机会。
三、城市经济发展激活高速铁路的出现,对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以西安为例,随着西安至成都、南京等城市高铁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活动,而且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多的资金、资源和人才开始向西安倾斜,进一步改善了西安的城市经济肌体和机能。
对城市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对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而且也对城市内部的微观经济活动,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催化和促进的作用。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欧国立;辛晓慧;朱若愚;郭雅楠
【期刊名称】《铁道运输与经济》
【年(卷),期】2024(46)4
【摘要】为探索高速铁路在城市空间格局演化中的作用,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构造了表征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蔓延指数,运用多期DID 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高速铁路开通显著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散化,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
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塑作用在中小规模城市和位于三大城市群以外的城市中更显著。
机制分析发现,高速铁路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建成区面积扩张导致城市空间结构趋于分散化,劳动力集聚则在高速铁路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起到遮掩效应。
研究对于更好地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10页(P109-118)
【作者】欧国立;辛晓慧;朱若愚;郭雅楠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25;F532
【相关文献】
1.厦深高速铁路建设背景下交通枢纽门户建设对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汕头市为例
2.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以京广高铁沿线城市为例
3.高速铁路影响下的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探析
4.多中心经济空间结构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机制研究
5.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铁建设对旅游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

高铁 网络 为依 托 的 “ 高铁 休 闲 圈” ,开启 发展 进程 中 ,高铁 是 否 真正 能 为
[ 武 夷山市北城新 区用地发展概念规 划I ] 0 0 4 】 v .2 1. -
所 . 昆 山 市 轨 道 交通 ( 沪 高铁 和 沪 宁城 铁 )站 点 周 边 功 能 定 住 京
与 开发 战 略 研 究 [ . 2 0 R1 0 8
岐阜 县 为 了应对 中央新 干 线 的建设 机 遇 ,提 出完 善县 域
内的高 速公 路 网络 ,并 通 过这 些 高速 公路 连 接 已建和 新
中国名城 l城市理论前沿
高铁建设对旅游城镇空问格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 浙 江 省 安 吉 县 为 例
张 咏梅
摘
要 :高铁 快速建设 背景下 ,高铁 枢纽对 于大城 市
引言
2 0 年 以来 ,高 速 铁 路 作 为 一 种 捷 运 交 通模 式 , 08
进 入迅 猛 发展 阶段 ,在 改变 全 国交 通结 构 的 同时 ,也 重 构 了 区域 发展 格局 与 态势 。 在这 一 背景 下 ,京 沪 、武 广
设 以及相 关规 划工作是 一次有益 的探 索。本研 究试 图分析
商 杭 高铁 对 安 吉 市 域 旅 游 空 间格 局 及 城 镇 建设 所 产 生 的 影
等 重点 高 铁线 路 率先 建成 ,北京 、 上海 、广州 、 武汉 、
深圳 等 大城 市 的 高铁 枢 纽建 设对 城 市 的交通 出行 、周 边 地 区 的建 设及 经 济发 展 产生 了明显 的 带动 作用 。同 时 , 针 对 这些 主 要大城 市 的 高铁 枢 纽所 开展 的研 究 、规 划和 设 计 的相 关工 作 投入 较 多 ,形成 了较 为完 善 的枢 纽 规划 建 设 的工作 体 系 ,积 累 了丰富 的工 作经 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的历史
1964
第一次浪潮
1990
第二次浪潮
1996
第三次浪潮
代表国家:日本、德国、法国
代表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 西班牙、比利时、荷兰
代表国家:韩国、中国台湾、中国
高铁的特点
运量大 速度快
2020/7/15
安全性好
首条高铁:东海道新干线
正点率高 舒适方便 能耗低
安徽师范大学
2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人口
GDP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0.5 h 1h
1.5 h 2h
8.9 14.6 19.2 22.6
30.2 40.9 52.4 57.4
37.6 53.9 64.1 70.2
67.2 84.5 92.2 94.7
54.9 69.6 76.6 81.2
79.0 90.6 95.5 96.7
表1 中国高铁不同时间可达范围覆盖的社会经济属性
(1)高铁服务范围的空间格局与中国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空间特征基本一致
从2004年制定高铁发展规划图开始,到今天覆盖中国大陆除宁夏、西藏、云
南海外、的武汉28、个1长省春份、,株离洲高、铁青“岛全等覆地盖调”研仅后“发一现步:之无遥论”是,高新铁华的社长记度者、在密北度京、、与上
人民生活的紧密度,还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度,短短10年间,高铁越来越深
1 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1 2 高铁建设产生时空收敛作用,重塑中国城市空间结构 2
3 中心城市可达性进一步提高,加剧了生产要素的集聚
4
城际高铁建设导致“同城效应”的进一步加剧
5 多元化的区域空间格局的形成
2020/7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地影响着社22会方方面面,中国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高新铁华网社2会01”5年。1月25日报道
“十三五”将进一步扩大高铁的覆盖范围,逐步覆盖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扩 大高铁的网络效应,提供优质高效、舒适便捷的旅客运输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 和群众出行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目前(截至)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了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按照计划, 预计今年即将开通的,首先是沪昆铁路的贵阳至昆明段,云桂高铁的百色至昆明 段,徐兰高铁的郑州至徐州段等高铁;还有湖南、湖北、广东的一些城际铁路也 将投入运营。
12、2015年12月6日——宁安城际高铁开通,设计时速250km/h。
13、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线路共计71条(段),运营里程达 2.36万公里(时速200公里,若不含200公里时速,总运营里程达1.9万公里), 稳居世界第一。
2020/7/15
安徽师范大学
4
5
高铁建设对中国城市空间重组的影响
9、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 式通车运营,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
10、2013年7月1日——宁杭客运专线正式运营,设计时速350公里,南京至 杭州只需1小时。
11、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开通,沟通华中与华南的一条大能力 客运通道。
1、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 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 线网。(2008年对该规划进行了调整,提出到2020年,中国高铁主干网 络时速达200km及以上的高铁运营里程将超过1.8万km。)
2、2004年至2005年——中国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 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15 年,1中国高铁网络基本建成以后,其小时范围内服务的国土面积、人
口和经济总量的比重可分别占到全国的 40.9%、84.5% 和 90.6%。因此,中
国高铁建设为经济和人口服务的倾向较为明显,服务范围的空间格局与中国
当前人口2、2 经济的空间分布以及地形特征基本吻合。
可达
时间3
国土面积
现状
规划
铁站点的时间可达范围来看,东部 地区高铁站点 1 小时的服务范围基 本上已经形成连续的景观地带,覆 盖了所有的大城市密集区,尤其是 京津冀、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3、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 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 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4、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 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5、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 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
2020/7/15
安徽师范大学
8
1、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2)高铁网络的空间服务水平差异明显
依照既有的地面公路交通现状计
算所高示铁。站1点的可达性,结果如图1
高铁的空间服务水平呈现出从
东带向来西看逐,22步东递部减西的部趋服势务。水从平三不大一地。
从高铁建设的时序上来看,已建高
铁较主高要、集城3中市在较东为中密部集经的济地发区展。水从平高
2020/7/15
——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黄欣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 2016年2月6日
安徽师范大学
7
1、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从高铁可达的时间范围来看 ,中国已有高铁站点 1 小时范围内可服务全 国国土面积的 14.6%、人口的 53.9% 和经济总量的 69.6%,其所服务的国土 面积、人口和 GDP 比重较 50km 空间服务范围的比例均相应有所增加。至
6、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 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20/7/15
安徽师范大学
3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7、2010年10月26日——沪杭城际高速铁路开通,“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沪昆 客运的一个组成部分。
8、2011年6月30日——建设里程长、投资大、标准高的京沪高铁开通。
目录
1 高速铁路建设现状 2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3 高铁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影响 4 总结
2020/7/15
安徽师范大学
1
高速铁路建设现状
高铁的定义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200公里每小时;或者专门修 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至少250公里每小时的铁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