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倩的无机化学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读书报告会——无机化学第二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读书报告会——无机化学第二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1 6
大 学 化 学
第2 6卷
12 读 书报告 会的 实施方 法 .
为 了使全 体学生 都参 与读 书和读 书报告会 活动 , 培养学生 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 神 , 可将学生 分成若 干学 习小 组 , 每组 4~6人 。教 师先 介绍科技 写作 的一般 知识 和查 阅、 选 图书资料 的一般 方法 , 筛 让学 生 根 据教师 提供 的信 息材 料和 主题 内容 , 利用 课外 活动 时间或双休 日查 阅参考 书籍 和相 关文 献 , 并利用 网 络 资源搜 集更多 的信息 , 将所 查找 的 内容在 小组 内 围绕 主题 进 行讨论 , 出结论 并 引 出新 问题 , 得 再带 着 新 问题查 找资料 , 进一 步讨论 。经过 反 复 “ 阅资 料一讨 论 ” 查 这样 一 种循 序 渐进 的 学 习 , 读 书报 告 的 将
和新 技术 。下 面是 我们 给学 生布 置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书 报告 题 目:
无 机 化学 上 册 ¨ : 1 J ( )熵 与 信 息 、 育 、 济 、 口、 会 发 展 的 关 系 ; 2 教 经 人 社 ( )化 学 对 社 会 的 贡 献 ;
( )化 学 对环境 的影 响 ;4 3 ( )化学 文化 及其 对科 学 的 贡献 ; 5 ( )自然 界 中的酸 碱 指示 剂 ; 6 自发 现 象 () 的热力 学基 础 ;7 ( )多重 平衡 与耦 合反 应 ;8 ( )酶 与催 化 作用 ; 9 ( )臭 氧层 与 大 气污 染 ; 1 )杂化 与 人 (0
在 多年无 机化 学课 程教 学实 践 中 , 我们 先 后尝试 过 课 后讨 论 、 术 报告 、 外 活 动 兴趣 小 组 和读 书 学 课

2024年无机化学学习心得(2篇)

2024年无机化学学习心得(2篇)

2024年无机化学学习心得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在我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我从对无机化学的认识、学习方法、实验技巧和应用方面等进行了总结和体会。

下面是我的无机化学学习心得。

一、对无机化学的认识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无机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和研究其他化学分支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无机化学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合成方法,还要了解无机物质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二、学习方法学习无机化学需要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做好预习工作。

在课前,我会提前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资料,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同时,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书和网络资料等,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要做好课堂笔记。

在课堂上,我会认真听讲,同时用自己的话语和理解力将老师的讲解记录下来。

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最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

复习是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重要方法。

我会在课后进行复习,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并进行相关的习题训练和实验操作,以加深记忆和提高应用能力。

三、实验技巧无机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化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无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无机化学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要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并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其次,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化学品的使用量和比例、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实验装置的使用等。

同时,还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导。

最后,要认真记录实验结果。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认真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化学品的名称、用量和性质等,以便于后期的分析和总结。

四、应用方面无机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机化学读书报告

无机化学读书报告

无机化学读书报告----非金属元素小结学院:生化学院班级:化学 122班姓名:周慧敏 (学号12240223) 指导老师:李良超非金属元素小结姓名周慧敏(学号12240223)化学122 [摘要]元素根据单质的性质,元素分为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具有特殊的非金属性,且构成的物质数量庞大(特别是c、h、n等元素),在社会生产与教育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故进行非金属元素的小结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过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盐,非金属元素的碱等方面并结合元素的自身结构特征与元素之间的成建方式来解释和总结非金属元素的特性与通性。

[关键字] 元素单质含氧酸含氧酸盐 [正文]一、非金属元素的性质1、非金属性:某种元素的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在元素周期表中,从下到上(电子层数减小),从左到右(有效荷电荷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性增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一般说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对应碱的碱性也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h?反应越剧烈,得到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也越强。

另外根据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反应也可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进行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一种非金属单质能把另一种非金属单质从它的盐溶液或酸溶液中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

二、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1、非金属单质与水作用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非金属单质与水反应 2f2+2h2o=o2+4hf x2+h2o=hx+hxo (x2除f2外) c+h2o(灼热)=co+h2 2、歧化作用与逆歧化作用由△gθm /f图可判断歧化与逆歧化作用的自发性:峰顶物种自发歧化;谷底物种两端自发逆歧化归中。

歧化作用3xo-=2x-+xo3-2clo2+2oh-=clo2-+clo3-+h2o3s+ 6naoh=2na2s+ na2so3+3h2o 逆歧化作用(1) hxo+hx=x2+h2o hxo3+5hx=3x2+3h2o (2)置换出h2对于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割线附近的不活泼非金属,如b、si、as等能从碱中置换出h2。

无机化学学习心得标准

无机化学学习心得标准

无机化学学习心得标准无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化学学科,是现代化学的基础和支柱之一,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门必修课程。

我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标准。

一、打好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一门极为系统的学科,其中的知识点络绎不绝,相互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

因此,在学习无机化学前,打好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原子结构、电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要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各种离子的性质,包括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主要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后续的学习无机化学非常重要,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高级的知识。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机化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验科学。

在学习无机化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要相结合,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知识。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实验操作,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实践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实验思维和实验技能。

三、注重归纳和总结无机化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中的知识点非常多,仅仅记住知识点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知识的体系,形成自己的学习框架。

并且,要将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编写学习笔记,方便以后复习和查阅。

四、多做练习题无机化学是一个需要动手操作的学科,而练习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理解和记忆能力的方法。

在学习无机化学期间,要多做练习题,包括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各种类型的题目。

通过做题,可以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查找参考资料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或者需要深入了解某个知识点,可以查找参考资料来解决问题。

参考资料可以是教科书、学术论文、相关专业的书籍等。

中级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中级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中级无机化学》读书笔记在大学四年级我学习了中级无机化学这门课程。

它是在学完基础无机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先行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学会了运用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理论知识来解决无机化学的问题,使大量的貌似杂乱无章的无机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性知识得以系统化、条理化和规律化、使自己对现代无机化学的一些新领域、新知识和新成就有所了解。

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级无机化学这门课程期间收集和记录的关于无机化学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及研究前沿的读书笔记。

一、无机化学发展简史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它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

无机物质包括所有化学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不过大部分的碳化合物除外。

(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碳酸盐等简单的碳化合物仍属无机物质外,其余均属于有机物质。

)过去认为无机物质即无生命的物质,如岩石、土壤,矿物、水等;而有机物质则是由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产生,如蛋白质、油脂、淀粉、纤维素、尿素等。

1828年德意志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氰酸铵制得尿素,从而破除了有机物只能由生命力产生的迷信,明确了这两类物质都是由化学力结合而成。

现在这两类物质是按上述组分不同而划分的。

原始人类即能辨别自然界存在的无机物质的性质而加以利用。

后来偶然发现自然物质能变化成性质不同的新物质,于是加以仿效,这就是古代化学工艺的开始。

至少在公元前6000年,中国原始人即知烧粘土制陶器,并逐渐发展为彩陶、白陶,釉陶和瓷器。

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类发现天然铜性质坚韧,用作器具不易破损。

后又观察到铜矿石如孔雀石(碱式碳酸铜)与燃炽的木炭接触而被分解为氧化铜,进而被还原为金属铜,经过反复观察和试验,终于掌握以木炭还原铜矿石的炼铜技术。

以后又陆续掌握炼锡、炼锌、炼镍等技术。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即掌握了从铁矿冶铁和由铁炼钢的技术,公元前2世纪中国发现铁能与铜化合物溶液反应产生铜,这个反应成为后来生产铜的方法之一。

浅谈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最新文档

浅谈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最新文档

浅谈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无机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之一,而《无机化学》课程是我校功能材料和材料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知识上将为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后续专业课打下基础。

因此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讲课老师要如何教好《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又应该如何学好这门必须课,本人在多年的无机化学教学课程中,用心揣摩一些前辈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效果,认真学习其他高校名师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通过反复教学实践及与学生的频繁交流接触,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撰写本文和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1 将化学史教育及“名人效应”适当穿插于无机化学教学中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则给人以智慧”。

化学史是化学学科孕育,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化学史知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使?W生获得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稀有气体”一章时,介绍氩气的发现过程又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与精确。

再如,在讲授“原子结构”一章时,可穿插介绍人类对原子结构探索的化学史过程,包括从汤姆逊的西瓜式原子模型→卢瑟福的行星式模型→波尔的旧量子化原子模型→原子结构的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名人因为在某一领域有过人之处,容易引起人们对其崇拜和敬仰。

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尝试利用“名人效应”,引入著名化学家的典型事迹,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讲授“化学键理论”时介绍伟大理论化学家鲍林如何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及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关,并提出了著名的杂化轨道理论和共振论,以及许多新的概念,如电负性标度等,这对现代化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并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去阅读鲍林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一书,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一、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哎呀,无机化学里的元素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呢!你看氢,它是那么的轻盈又活泼,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化学反应里总是跑来跑去的。

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个反应简单得就像两个人手拉手变成一个小家庭一样。

每一个元素都有它独特的性质,这就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一样,真是太神奇啦!二、化学反应的舞台那些化学反应啊,就像是一场场精彩的表演。

在无机化学的舞台上,化合反应就像是大家团结起来变成一个新的团体。

就说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吧,那简直就是一场魔法秀。

钠原子就像个热情的小伙子,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电子给了像个贪心小怪兽的氯原子,然后就形成了稳定的氯化钠。

你能想象吗?这就好比一个勇敢的骑士把自己的宝物送给了需要它的公主,然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啦。

三、酸碱盐的大聚会酸碱盐可是无机化学里的大明星呢!酸就像个爱发脾气的小辣椒,总是酸酸的感觉。

比如说盐酸,那酸性可强啦,就像一个严厉的老师,碰到金属就会让它发生变化。

碱呢,就像个温柔的小护士,总是在中和酸的暴躁。

像氢氧化钠,它和盐酸反应的时候,就像是小护士在安抚生气的老师,最后变成了盐和水,大家就和谐共处啦。

盐就像是酸碱中和后的小结晶,是它们的爱情结晶吗?哈哈。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故事氧化还原反应可有意思啦。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电子的争夺战。

氧化剂就像个贪心的大盗,拼命地抢夺别人的电子。

还原剂呢,就像个慷慨的好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电子送出去。

就像铜和氧气反应,氧气就是那个大盗,把铜的电子抢走了,铜就被氧化啦。

这多像在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想占别人的便宜,而有些人却很大方呢,你说是不是?五、化学键的秘密化学键啊,就像是元素之间的小纽带。

离子键就像强力胶水,把离子紧紧地粘在一起。

比如说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就是被离子键这个超级胶水粘得死死的。

共价键呢,就像两个人共享一个小秘密一样,两个原子共享电子。

像氢气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它们通过共价键紧紧相连,这多像好朋友之间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呀。

无机化学与实验培训学习总结_学习总结_

无机化学与实验培训学习总结_学习总结_

无机化学与实验培训学习总结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无机化学与实验培训,欢迎阅读。

我参加这次无机化学与实验培训后收获很多,简单总结如下:一、关于无机化学课程的建设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保障。

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不断努力,一方面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优质化的教材体系。

教材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教材给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带来很大的便利。

第三个问题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教学环节要规范化和多样化。

第四个问题是搞好无机化学课程建设的同时要建设好无机化学实验课程。

化学课程离不开实验教学,无机化学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处理意外实验结果的应变能力。

二、关于多媒体教学现在很多学校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关于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不同意见。

下面我简单讲一下我的看法。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1)多媒体教学很生动,它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图、文等综合性刺激信息,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尤其对一些抽象的内容单凭老师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这些内容很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

如无机化学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内容。

2)课堂容量大,信息量大。

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教学中的黑板上写字和擦黑板的时间,讲解更多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

2.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1)缺少面对面的交流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不能忘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多媒体教学中缺少情感互动,教师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2)很多学生反映在多媒体教学中无法象传统教学过程一样跟着老师的节奏做一些笔记和总结。

所以虽然多媒体教学对老师的备课带来了方便,但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要求提高了。

3. 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制作优秀的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读书报告姓名:桂倩学号:12240104班级: 化学121班课题:熵与信息、教育、经济、人口、社会的关系指导老师:李良超摘要:熵的定义:不能再被转化作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称为熵。

在统计物理学中,熵是衡量微观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在信息论中,熵成为信息不确定度的量。

如今,不仅在科技领域,而且在社会科学甚至人文科学领域,都随处可见到熵这一概念。

熵定律是无法逃脱的。

由于一切都是能量,而且能量总是在不可挽回地从有用形式单向地发展到无用形式。

所以,熵定律便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熵定律(世界观)已向我们现存的有关环境、文化乃至生物存在的思想发起了挑战,现代社会各领域受到一种全新方法的剖析。

熵定律打破了我们的物质进步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的基础,转变了时间和文化的观念,剥掉了技术的神秘的外衣。

熵定律摧毁了历史是进步的观念与科学技术能建立起一个更有秩序的世界的观念。

关键词:熵与信息熵与经济熵的定义高熵社会低熵生活方式熵与人口熵与与教育一熵的定义熵最早是由克劳修斯引入作为热力学状态函数来定义的,本意是以数学形式定量的描述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宏观上研究热机工作效率而引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符合自然过程的方向的热的交换,总是使系统中的熵不断增加。

.熵是体系的状态函数,其值与达到状态的过程无关;熵的定义是:dS=dQR/T,因此计算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时,必须用与这个过程的始态和终态相同的可逆过程的热效应dQR来计算;熵概念深刻地揭露了能量、物质、信息的本质。

难怪爱因斯坦曾说过“ 熵理论,对于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

埃姆顿有一个有趣的比喻就是,在自然过程这个宠大工厂里,熵原理起着经理的作用,它规定了整个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方法,而能原理仅仅充当簿记,平衡贷方和借方。

二概念的提出1850年,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首次提出熵的概念,用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

一个体系的能量完全均匀分布时,这个系统的熵就达到最大值。

在克劳修斯看来,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听任它自然发展,那么,能量差总是倾向于消除的。

让一个热物体同一个冷物体相接触,热就会以下面所说的方式流动:热物体将冷却,冷物体将变热,直到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温度为止。

克劳修斯在研究卡诺热机时,根据卡诺定理得出了对任意可逆循环过程都都适用的一个公式:dS=(dQ/T)。

三熵与经济熵”理论最初是见于热力学的研究中,它与经济学的交叉渗透在近30年发展起来。

学者们普遍认为,熵的概念和理论,对社会经济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将熵的概念和理论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是经济研究的新方法之一,并巳取得了一些令人信服的成果。

本文试图对熵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和价值做一些探索。

社会经济系统需要从环境中输入低熵资源,利用其物理价值进行活动,同时,还需要把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熵废弃到系统外。

自然生态环境一方面要不断为经济系统提供资源来源,同时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接受废弃的熵。

以上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双重职能,整体上形成了循环共生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循环是普遍存在的。

可以说,生命系统各种就是由很多循环协调组成的某种集合。

如经济活动自身就包含着许多元循环,如资本循环,它是经济系统的基本运行规律,又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微循环。

所有这些循环都是熵循环的表象形式。

循环得以存在的动力就是从低熵到高熵的熵流。

在经济系统中,熵流维持着经济系统的运行,在维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总熵值较小。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经济运行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构建市场、政府、伦理三位一体、共同协调作用的控制机制,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处理,实现低熵经济系统。

另一方面,熵定律是客观存在的,从熵增的过程可以看出,社会物质产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来的,外界的能量、信息、物质流入到经济系统,产生低熵产品和高熵废物。

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日益恶化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要控制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合理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使熵差的转变能对人类更有“价值”。

另外,我们还应该站在当代大系统观的高度,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作为有机整体来考虑,大力发展教育,发展绿色科技、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绿色市场等,促使资源可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坚持走“天人调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熵作为一个经济系统(无论复杂的巨系统,还是微观的某一企业)的状态函数,蕴含深刻,有着重大意义,应用熵来衡量经济体系的运行状态,并按照熵理论来调节经济系统是有效而科学的方法。

我们应依据熵理论,以最小的能耗,传递和处理经济信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的熵增问题,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徐奉臻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2期发表《论作为新型现代化诉求的“低熵化发展模式”》一文认为:“循环经济”的称谓是不科学的,或至少是不充分的。

因为人们所言的“循环经济”,就是要在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垃圾产出率最小化、废物回收率最高化、污染形成率最低化中,实现生产与环境兼顾双赢的物质能量闭环流通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其中,循环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低熵化才是其内在的根本属性。

因此,这种经济模式归根结底应该是“低熵经济”。

目前,熵理论已在经济学界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

在内涵“可持续发展”意蕴方面,低熵化发展模式与熵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相同的发展观。

如果说熵理论在科学层面揭示了发展的认识原理,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层面给出了发展的战略原则,那么低熵化发展模式则是在实践层面提供了发展的操作方式与演进途径。

在弱熵进程中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低熵化发展模式的终极关怀。

在低熵化发展模式逐渐取代传统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一味追求高速度和高增长的传统GDP,必然让位于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的“绿色GDP”和关照人的自由与发展的“人文GDP”。

四熵与人口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实现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国家制定了人口发展战略。

而人口发展战略的实现要受多种因素影响,这需要在理论上构建人口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这一复杂的发展过程做出监测和评判。

在建模过程中,如何找到一个能对人口综合发展相关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判的方法是建模的关键。

本文在构建人口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人口综合发展评价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将信息论汇总的熵值理论引入人口发展综合评价中,构建了人口发展熵值-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引入1985-2007年我国23年人口发展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期间全国人口综合发展各级隶属度变化趋势作了刻画,并采用2007年截面数据对全国和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检验,证明我们构建的人口发展熵值-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是一个有效模型。

热力学告诉我们,熵值越大,系统混乱程度越高。

中国是个13亿人口的庞大系统,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使中国公民可以安享发展的成果。

稳定的系统要求领导者有力掌控,适度疏导,也要求每一个分子各守其位,合理振动。

一个很小的数字乘以13亿,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熵的算式也是如此。

13亿中国公民共同努力,才会有我们共同的低熵而有序之中国。

五熵与教育熵和耗散结构理论被引入到高等教育系统的管理中,其中熵理论启示管理者必须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内外部关系协调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则说明对高等教育系统协调管理的实质是一个降熵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发展高等教育系统过程中培养领导者的降熵意识是系统降熵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任务;要充分开放高等教育系统、不断接受外部环境的挑战;要以低熵为目标,合理调配现有高等教育系统资源。

想想我们的现实情况,许多教师热衷于进重点学校、教优质生源的班级,因为待遇又好又易出成果。

而一些文化课基础差、行为习惯不好的后进生会让许多老师避让不及。

家访、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这种耗时耗力,出了力又很难见成效的事,实实在在去做的人越来越少。

当然,也难怪,升学率的压力也让许多教师不愿意有“减熵”行为。

正因如此,问题学生的增多越来越困扰学校教育工作。

其实教育是不能带有功利色彩的,否则就降低了应有的育人价值和作用,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和社会风气。

正因如此,教育工作需要教师能多点减熵思维模式;需要教师能多些减熵行为。

明知出力不讨好却执着地去做,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那样世界才会多姿多彩。

六熵与信息事实上,信息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

作为日常用语,指音信、消息;作为科学技术用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消息的接受者预先不知道的报导;作为一个社会概念,信息则是指人类共享的一切知识,或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客观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各种信息之总和。

信息是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

一切事物都会发出信息,因此说,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人类生活在千变万化的信息之中,因此必须拥有足够的信息,才能有效地工作和生活。

信息论中的信息是上述各种信息的抽象化和定量化,它同任何意义无关,已不存在诸如有意义或无意义、有无目的等概念。

对这种信息的度量,导致了信息熵概念的建立。

信息熵是对信息的量度有关概念:随机事件—事先不能完全肯定的事情,C.E.shannon引入不确定程度H—如果一个事件(如收到一个信号)有N个等可能性的结局,那么结局未出现前的不确定程度H与N的对数成正比,即(C为常数) C.E.Shannon把不确定度称为信息熵。

信息熵是对信息的量度对N个结局出现机会并不相等的情况:设有A1,A2,…An共N个可能结局,而每个结局出现几率分别为P1,P2…,Pn,且有 .那么,其不确定程度H为它的某一结局所具有的不确定性。

而整个系统的各个结局所具有的平均不确定性的数学期望为信息熵是对信息的量度信息熵概念的建立,为测度信息的多少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定量计量方法,从而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值得指出:信息熵概念的建立,使人们加深了对热力学熵的认识,因为这里引入的信息熵概念,它既不与热力学过程相联系,也不与分子运动相联系,但信息熵与热力学熵有密切关系。

信息熵是对信息的量度从以下的推导中可以看到:设系统的总粒子数为N,它们可以分布在E1,E2…Ei…Em共m个能级上,每个能级上的粒子数分别是N1,N2…Ni…Nm ,则N个粒子在m个能级上的分配数,即系统的微观态数W为:由玻耳兹曼公式:取对数。

信息熵是对信息的量度再利用斯特林公式:则上式得:整理后可得:而,方括号内的量即信息熵H.所以这就得到了热力学熵与信息熵的定量关系,二者成正比,从这里已把热力学、统计物理与信息论联系起来了1.参考文献:2.于伟佳,熵理论与经济学交叉基因探析,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三期3.于伟佳,试论熵与经济学的结合点,农金纵横,1995年第一期4.李喜田,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熵”,系统辨证学学报,1996年10月5.李崇阳,王龙妹,试论经济社会系统不可逆熵增与可持续发展,宁夏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3月6.李红岩,论经济熵增的系统控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2月7.张楚文,关于信息熵的经济学启示及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1月8.《熵》,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9.《人口发展熵-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作者:陈仲常杨琳:2009·19·第五期(93-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