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与灭火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课件 燃烧与灭火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课件 燃烧与灭火课件(共29张PPT)

灭火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 条件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观察实验,并进行初步分析,完成下表:
3.
条件同时具备) 例1 依据图7-1-3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2.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汽油、柴油及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归纳提升]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铁水铸成锅、酒精挥发 等都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常伴随着状态、形状等的变化。
[课堂速记]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情景展示2]
观察实验: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问题探究]
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选其一)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解析]粮库失火用水浇灭,是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方法点拨] 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分析灭火实 例时主要看用该灭火方法灭火时缺少了哪个燃烧的条件,从而确定 出灭火的原理。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燃烧 定义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2.常见灭火器及适用范围
灭火器种类 _干_粉____灭火器
灭火原理 隔绝空气
适用范围
一般失火及油、气等燃烧引起 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__降__温____、隔绝空气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 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
隔绝空气
汽油、柴油及木材、棉布等燃 烧引起的失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核心应用]
核心一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共14张PPT)

铜片上的红 白磷燃烧 可燃物接触氧气且温度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磷与白磷 红磷不燃烧 到达着火点才能燃烧 相同的温度且都接触氧气
铜片上的白 铜片上白 可燃物温度到达
磷和水中的 磷燃烧
着火点且
白磷
水中不燃烧 接触氧气后才能燃烧
是否与氧气接触
相同的温度 同种物质着火点相同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感谢聆听
第 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 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事例说一说
镁条燃烧 铁丝燃烧 木炭燃烧 红磷燃烧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 黑色的固体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家庭失火应急十要
1、初火易灭,全力抢救。 2、及时报警,减少损失。 3、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4、沉着冷静,严守次序。 5、缓降逃生,划绳自救。 6、邻室起火,万勿开门。 7、烟雾较浓,湿布掩口。 8、传送信号,寻求救援。 9、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10、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增强防火意识! 加强防火宣传!
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来自火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福也带来祸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我们如何针对燃烧的条件灭火呢?
•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一只燃着 的蜡烛,看谁想出来的方法最多。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就是—— 破坏燃烧的条件
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一、燃烧的条件
1、什么是燃烧呢?
通常情况下, 可燃物 与 氧气 发生 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做燃烧。

人教版化学九级上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级上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23张PPT)
因为煤块制成蜂窝状可以增加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它更充分燃 烧。
小明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 中燃烧!于是他进行了验证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 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 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⑴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B烧杯中的蜡烛与空气(氧气)接触而不会熄灭;
(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为了更有效的灭火,人们还使用其他灭火材料。
(
),木船燃烧的条件( )和(

CO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2
点燃
2Mg+CO2
2MgO+C
⑵这个实验还引发我们对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
的发现: 在一定条件下,CO2也能支持燃烧;活泼金属 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
本课回眸 一、燃烧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可燃物 2、条件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C、降低温度
D、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2)二氧化碳是一种灭火的好材料,它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而且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原因: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 氧化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
上燃烧起来。怎么办?利用了什么原理? 情景4: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发生火灾。火
势迅速蔓延,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什么?利用了什
么原理?在山林中遇火逃生时,应沿什么风向跑?
白磷
红磷
1、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
件。他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白色小液滴。
热水
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及水中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
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
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
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火箭”能使木船的温度升高至木船的。着火点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烧的原
白磷
的白磷都不燃烧。请回答: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_、_
与氧气接触 温 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完毕,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明发现白 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 :_____________
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 (3)通常保存白磷的方法是 :____将__白__磷__放__在__冷__水__中_____
请指出下面图中哪些物体能燃烧(可燃物):
沙子
√棉花

√火柴
√木材
√酒精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另两个条件的可能性
√纸
岩石
[实验探究]
用导管对准 上述烧杯中空气或氧气
的白磷,通 入少量氧气, 观察现象
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 烧,发黄光,放热,产生 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7.1燃烧与灭火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15张PPT)

7.1燃烧与灭火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15张PPT)

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
生燃烧的是
()
A.白磷置于80℃的水中
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C.白磷置于8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D.白磷置于10℃的水中
▪ 三、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
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
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
件填写: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应用燃烧条件解决问题
1.室内起火时,是否要打开门窗,为什么呢?
在居室内起火时,由于居室是相对封闭 的环境,室内的可燃物燃烧会消耗大量的氧 气,若此时打开门窗,则会起到补充氧气的 作用,会使火越烧越旺。
应用燃烧条件解决问题
2.“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 汤料,当加热时纸张不会燃烧。
纸中盛放汤料、水等物质,水蒸发时能吸收燃烧产生 的热量,使纸表面温度无法达到纸的着火点。
巩固提升
一、判断题 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 ( ) 2.凡是发光放热的现象都叫燃烧( )
电灯通电时的发光放热,手电筒
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 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钻木取火
打火机
下列物质都能燃烧吗? 结论:燃烧要有可燃物
纸张
木材
棉布Biblioteka 酒精煤块玻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课件 (共26张PPT)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2.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采取的紧急措
施是( C )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 的在于(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将木条放在酒精灯火 焰 上点燃
将玻璃棒放在酒精灯 火焰上点燃
实验现象
木条燃烧 玻璃棒不燃烧
燃烧的首要条件是该物质必须可燃。
请你观察:
请你思考:
1. 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燃烧必须要有氧气(或空气)的参与。
2. 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 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提示: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空气,火焰熄灭。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2)(共17张PPT)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2)(共17张PPT)

通入O2)
不能燃烧
d热水中白磷(通
入O2)
能在水下燃烧
实验结论
由a、b实验的现 象可得出的结论 是:可燃物要达 到 着才火点能燃烧起 来;由bc和cd实 验的现象可得出 的结论是:可燃物 要与 接触氧气,又达 到燃烧的最低温 度才能燃烧.
结论:
1.什么是燃烧?
可燃物与 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氧化 反应.
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
[练习2]
1、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 )
A、电器短路起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秸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C、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D、森林发生火灾时,砍掉大火蔓延路前的树木
2、在住宅等地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
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第七单元 课题1: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并会运用.
[自我回顾] 1、我们学过或接触过的下列物质中,具有可
燃性的是:(1、2、6、7、8). 酒精 红磷 氧气 ④ 大理石 ⑤食盐
⑥ 液化石油气 ⑦硫磺 ⑧镁条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4P+5O2 === 2P2O5
C、 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观察P130 探究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把 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
I
一段时间后, 隔绝氧气(空
蜡烛熄灭
气)蜡烛熄灭
II
蜡烛保持燃烧
没有用任何的
灭火方法
III
蜡烛缓缓熄灭
用二氧化碳气 体隔绝了氧气
[启导精思]:
灭火的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 《燃烧与灭火》课件(2).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 《燃烧与灭火》课件(2).ppt
12
小问题
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和氧气
B、氢气和空气
C、煤气和空气
D、面粉尘和空气
E、一氧化碳和氢气
BCD
13
【例1】易燃物和易爆物如果存放不当很容易发生燃烧
或爆炸事故,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 C )
①酒精 ②白磷 ③氧气 ④液化石油气 ⑤硫 ⑥
镁带 ⑦食盐 ⑧汽油
A.③
B.①②④⑧
③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 意事项: a.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b.在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 c.要注意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 要 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 除设备,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要做到人走 电断,经常检查以防止自燃和爆炸。
C.①②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解析】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以及 容易燃烧、容易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等,酒精、 白磷、液化石 油气、硫、镁带、汽油等都属于易燃物, 而氧气为助燃物,食盐不可燃,故正确答案为C。
14
【例2】(实际应用题)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事故很多是由缺乏自救
常识而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
C

烟雾较浓的环境中,越高处烟雾浓度越大,用湿毛巾捂住 口鼻、弯腰逃生可有效防止有害气体和烟尘进入呼吸道
D ×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不易逃出火1海5
情景引入
2015 天津 港 “8· 1 2”瑞 海公 司危 险品 特别 重大 火灾 爆炸 事故
向天津港“8·12” 火灾爆炸事故中牺 牲的消防战士致敬!
1
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
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
空气的作用。
喷出液态CO2
吸热 降温
气态CO2
不留痕迹 范围: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 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优点: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 体损坏。
【导学1】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优点
水基型灭火器
7)身上着火的自救方法:在地上打滚----- 与空气隔绝
思考:
1、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气压过大引起的爆炸(爆轮胎、爆气球)
爆炸
—— 物理 变化
2)在有限空间急速燃烧引起的爆炸
—— 化学变化(如:不纯CO、H2
燃烧爆炸)
爆炸极限
在点燃氢气等易燃气体前一定要 检验纯度 。 可燃气体可能发生爆炸,面粉、煤粉等粉尘能不能发生爆 炸呢?什么条件才会爆炸?
应的原因吗? 这反应适宜用来灭火吗? 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气体。
Na2CO3+ 2HCl=2NaCl+H2O+CO2 ↑
吸滤瓶
浓盐酸
碳酸钠 浓溶液
注意: 切勿让侧管对着别人或自己!
【导学1】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优点
【导学1】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优点
干粉灭火器
问题:如果你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如何自救?
考考你懂得在火灾中的自求方法:
1)用 湿毛巾 捂住口鼻; 2)蹲下靠近 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3)在室内 关闭窗门,并用 湿被(毛巾)堵堆门; 4)用 床单、餐桌布 引吊; 5)用明显物件显示自己所在的位置
(如: 光、有色物品等 ) 6)立即打火警电话 119 。
③釜底抽薪(注:“薪”指柴)清除可燃物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与灭火(2)
【学习目标】
1、认识常用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 原理和适用范围。 2、认识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思考:
1、CO2能灭火的原因是什么?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化学性质)
( 物理 性质)
2、你们还记得在实验室制取CO2时不用Na2CO3与HCl反
原理: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 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 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范围: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 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 处的失火.
优点: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能快速、高效 灭火。
问题:油类引起火灾能不能用水来灭火?
不能。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 面随水流动从而增大燃烧面积。
【自我回顾】
1 、 氢 气 具 有 可燃性 性 , 在 点 燃 氢 气 前 一 定
要 检验纯度 。
2、燃烧的条件分别是:
① 可燃物 ;② 空气(或氧气);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下列灭火的措施,分别运用了哪些灭火的原理
①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②木材或纸箱起火时,用水浇灭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原理: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 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来灭火
适用范围:扑灭一般的火灾外, 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 的失火。(化学、物理实验室、教 室、电脑室)
优点:流动性大、喷射率高、不 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
【导学1】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优点
液态二氧化碳 灭火器
课P128[实验7-3] • 可燃粉尘点燃爆炸:
形成密 闭体系
引燃,使温度达 到面粉的着火点
使面粉与罐内空 气充分接触
爆炸的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 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 胀而引起爆炸
【导学2】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1、易燃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着火点 较低 的可燃性物质 例如:可燃气、燃油、烟花、爆竹、酒精、白磷等
一切可燃性的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 及可燃性粉尘:面粉、煤粉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 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易燃易爆物有关图标
加油站
防止空气污 染、噪音、 火灾
公共场所、 加油站
阅读:课P134 资料 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 烧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
乘搭交通工具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
【课堂检测】完成新策略P97 【练习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