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子式

甲烷,乙烷,丁烷,乙炔,乙醚,乙醇,醋酸的化学式,俗称,用途。
甲烷,化学式CH4,俗称沼气。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及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气、碳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乙烷,分子式CH3-CH3,是烷烃同系列中第二个成员,为最简单的含碳-碳单键的烃。乙烷在某些天然气中的含量为5%~10%,仅次于甲烷;并以溶解状态存在于石油中。主要用途: 用于制乙烯、氯乙烯、氯乙烷、冷冻剂等。
丁烷,分子式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CH3CH(CH3)2。平时所说的丁烷一般是指前者。
用途: 本品除直接用作燃料和冷冻剂之外,大量用于制取多种有机合成原料,如经脱氢可制丁烯和丁二烯;经异构化可制异丁烷;经催化氧化可制顺丁烯二酸酐、醋酸等;经卤化可制卤代丁烷;经硝化可制硝基丁烷;在高温下催化可制二硫化碳;经水蒸汽转化可以制取氢气。此外,丁烷还可做马达燃料掺和物以控制挥发分;也可做重油精制脱沥青剂;油井中蜡沉淀溶剂;用于二次石油回收的流溢剂;树脂发泡剂;海水转化为新鲜水的致冷剂,以及烯烃齐格勒聚合溶剂等。丁烷的日常用途包括了家用液化石油气,亦用于打火机和可携式丁烷气炉中作燃料。由于氟利昂和氯氟化碳可导致臭氧层损耗,引起关注,故冷冻系统,特别是家用雪柜和冷藏箱均增加使用了异丁烷(2-甲基丙烷)制作,代替氟利昂作制冷剂使用。另外异丁烷亦加添于喷雾剂,代替氯氟化碳。
乙炔,最简单的炔烃,因工业主要用电石生产,故俗称电石气。分子式CH≡CH,化学式C2H2。用途: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乙醚,分子式:C2H6O,结构式:CH3OCH3,俗称:麻醉乙醚。用途:麻醉剂。但因其好处少而坏处多,且临床上麻醉剂的研制水平极其迅速,所以本品目前已经几近停止使用。另外,还作为工业生产的中间原料生产大量工业制品。
乙醇,分子式CH3CH2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
乙酸,是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的饱和羧酸。分子式CH3COOH。因是醋的主要成分,故俗称醋酸。
用途:乙酸能中和碱金属氢氧化物,能与活泼金属生成盐,这些金属盐都有重要用途。乙酸也可生成各种衍生物,如

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等,可作为涂料和油漆工业的极好溶剂。乙酸酐与纤维素作用生成的醋酸纤维素可用于制造胶片、喷漆等,还是染料、香料、药物等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并被广泛用做溶剂。 也可用作溶剂及制取醋酸盐、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乙烯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乙酸与醇可发生酯化反应,并要有浓硫酸和加热为条件,可用于合成各种醋酸果香酯类香精;与乙炔于醋酸锌催化剂和170~250℃条件下反应生成醋酸乙烯酯,可聚合成聚醋酸乙烯,用作乳胶和制维尼纶纤维。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乙烯酮,再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酐。其与纤维素发生酯化生成醋酸纤维素,用于制照相底片与电影胶片。此外可合成医药如氯乙酸、乙酰水杨酸、乙酰苯胺等。
丁烷的化学式:C4H10
但是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H3 和CH3-CH-CH3
/
CH3
烷烃的通式是CnH2n+2
C4H10
烷烃的通式是CnH2n+2
多一个双键少两个氢
烯烃就是CnH2n了
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的化学式分别为CH4、C2H6、C3H8、C4H10,从中发现的规律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都是饱和烃 统称为 烷烃 有通式 为 CnH2n+2

初馏点(IBP):油品在恩氏蒸馏仪中,受热蒸发流出第一滴油时的气相温度。

干点(EP):当油品蒸馏到最后达到最高气相温度称为终馏点或干点

泡点温度是在恒压条件下加热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开始汽化出现第一个气泡的温度。

泡点压力是在恒温条件下逐步降低系统压力,当液体混合物开始出现汽化并产生第一个气泡时的压力。

露点温度是在恒压条件下冷却气体混合物,当气体混合物开始冷凝出现第一个液滴的温度。

露点压力是在恒温条件下压缩气体温合物,当气体混合物开始出现冷凝并产生第一个液滴时的压力。

什么是混合物:英文名:mixture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由多种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没有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而其中的每种单质或化合物都保留着各自原有的性质。在混合物中,内含有的多种物质互相不发生化学反应,仍然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
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没有经化学合成而组成。
如:含有氧O、氮N、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等多种气体的空气,含有各种有机物的石油(原油)、天然水、溶液、泥水、牛奶、合金、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石灰水、海水、盐水......
混合物的分离有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包括过滤、蒸馏、分馏、萃取、重结晶等。
编辑本段分类
1、液体混合物。其

中细分:浊液,溶液,胶体。
2、固体混合物
注:混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例如,空气、溶液属于均匀混合物,而泥浆则属于非均匀混合物。


什么事纯净物:宏观定义: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其中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微观定义: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特点
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
例:氧气、氮气、氯酸钾等都是纯净物。
举例
O2、N2、C、Mg、Fe、P2O5、Fe3O4、MgO、P......
注意:如果某纯净物中含有某元素的同位素(例如"水"中既有H2O,又有D2O),那么此物依然是纯净物。
分类: (1)化合物: 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如: 二氧化碳、氧化铁、高锰酸钾
(2)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 氢气、氮气、氧气
编辑本段做题技巧
判断物质是否属纯净物时,不要只看表面字眼"纯"或"混",而要看实质。
例如:"冰和水的混合物"其实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又如"纯盐酸",则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当然是混合物。像这类似是而非的习题,在解答时要特别小心;以免误入圈套。
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吗?
结晶水合物(如胆矾CuSO4·5H2O),从化学式看,有CuSO4和H2O,似乎是混合物,孰不知CuSO4和H2O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二者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化合CuSO4+5H2O=CuSO4·5H2O)成新物质--一胆矾,因此CuSO4·5H2O是纯净物。
两种单质的化合产物一定是纯净物吗?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反面的例子来说明,那结论就出来了。像碳的燃烧,其生成物可能是CO2,可能是CO,也可能是CO2和CO的混合物。
聚合物是纯净物吗?
不是。虽然聚合物一般是由相同的单体聚合得到的,但是聚合得到的分子链所含单体的数目不同,即聚合度不同(n的值不同),如聚乙烯-[-CH2-CH2-]n-中,不同的链中,n值可能不同,一般视做是不同的分子。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吗?
不是。例如臭氧(O3)和氧气(O2),混合在一起,他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并不是纯净物,必须是"同一物质"才能是纯净物。


1、单质:必须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不可能是单质。元素在单质中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
一般来说,单质的性质与其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比如,很多金属的性质都很明显,那么它们的单质还原性就很强。不同种类元素的单质,其性质差异在结构上反映得最

为突出。
与单质相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为化合物。
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以游离形式较稳定存在的物质。例如氧气(O2)、氯气(Cl2)、硫黄(S)、铁(Fe)等。单质和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原子的统称。一种元素可能有几种单质,例如氧元素有氧(O2)和臭氧(O3)两种单质。
例:
金属:铝(Al)、铁(Fe)、钙(Ca)、钾(K)、汞(Hg)
非金属:氧(O)、硫(S)、硅(Si)、磷(P)、碘(I)、氢(H)、氮(N)
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编辑本段内容
表达 首先,单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比如铜,铁,碳酸钙等
其次,单质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铜和铁是单质,但碳酸钙不是,因为碳酸钙由C,Ca,O三种元素构成,所以它不是单质,它是化合物,化合物也是纯净物。
再次,同一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种结合方式(即同素异形体),比如C,它可以构成是石墨,金刚石等,如果把他们混在一起,不能说是纯净物,只能是同一种元素构成的混合物
所以说,单质是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错误表达有:
1.同种元素构成的是单质
2.纯净物是单质
3.只有一种元素的是纯净物
*单质的化合价永远为零
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要明确单质和化合物是从元素角度引出的两个概念,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只要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都可以称为某元素。
三者的主要区别是: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成分,而单质和化合物是指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是具体的物质。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而单质不能组成化合物。
编辑本段各种单质的结构差异
金属
固态金属以金属键结合成金属晶体。为了保证晶体的稳定,原子采取密堆积形式。由于晶体内部有游离电子,所以金属都导电,而且比较容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和惰性气体
非金属单质一般以共价键结合成分子。常温下,很多非金属单质都以双原子分子形式存在,如氢气、氧气等。一些元素还可形成多原子的分子,如臭氧(O3)、足球烯(C60)等。
能形成原子晶体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态,而且较硬,如钻石等。
 

 惰性气体的价电子层是满的,所以它们不需要结合成分子以使自己更稳定,因此它们在常温常压下都是单原子分子的气体。
上述物质中都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它们都是电的不良导体。例外的是石墨,它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质地松软,且可以导电。
编辑本段同素异形体
定义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注意事项
由于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不同,或原子的成键、排列方式不同,使得同一种元素产生多种单质。各种同素异形体都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但化学性质不一定不同。
编辑本段物理化学上的参照意义
在热力学中,以每种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的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生成自由能为0,以此推算其他物质的热力学量。由于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种,一般单质的标准熵比化合物低。
单质的氧化数视作0。
编辑本段单质和化合物的关系
一、单质和化合物的共同点
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判断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首先看物质是不是纯净物,只有属于纯净物才有可能属于单质或化合物。不能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就是单质,也不能认为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白磷和红磷,虽然都由磷元素组成,但它们不属于一种物质,混合后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又如空气由多种元素组成,包括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等,它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不是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从概念上看,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范围看,单质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从性质上看,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化合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三、单质和化合物的联系
单质和化合物虽然组成元素的种数不同,但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单质可以和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也可以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中镁、氧气属于单质,氧化镁属于化合物;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氧气属于单质。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分解反应生成单质,如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水。过氧化氢属于化合物,氧气属于单质。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组成单质的虽然是同一种元素,但是在单质分子中,有单原子分子(1个原子构成1个分子),如铁、镁等;也有双原子分子(2个原子构成1个分子),如氧气、氮气等;还有多原子分子(多个原子

构成1个分子),如臭氧等。另外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如白磷和红磷,氧气和臭氧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芳香烃
芳香烃简称"芳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是闭链类的一种。具有苯环基本结构,历史上早期发现的这类化合物多有芳香味道,所以称这些烃类物质为芳香烃,后来发现的不具有芳香味道的烃类也都统一沿用这种叫法。例如苯、萘等。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CnH2n-6(n≥6)。
编辑本段芳香烃的定义
简介
芳香族化合物在历史上指的是一类从植物胶里取得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但目前已知的芳香族化合物中,大多数是没有香味的。因此,芳香这个词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至今。[1]
芳香族化合物是符合休克尔规则的碳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它们的分子中都具有闭合环状的共轭体系;Π电子满足4n+2,且高度离域;键长平均化.因此,该类化合物虽然具有高度不饱和的情况,但性质却是比较稳定的,比如容易发生取代,而难加成和氧化。本部分重点掌握芳烃的结构、命名、化学性质、定位效应以及应用于有机合成。[2]
命名
两种情况:一是单环芳烃的命名,通常以苯环作母体,烷基作取代基。二是结构比较复杂的芳烃,通常以烃基为母体,苯环作取代基。例如:1,2-二甲苯;2-甲基-3-苯基戊烷;二苯甲烷等。
对于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注意判断官能团的优先次序。排在前面的优先为母体。
一般为:正离子、COOH、SO3H、COOR、COCl、CONH2、CN、CHO、CO、OH、SH、NH2、炔、烯、醚、X、NO2等。[2]
结构
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1、6个C都是sp2杂化
2、所有原子共平面
3、分子中有闭合环状的共轭体系,键长平均化,键角为120°
4、稳定性高[2]
编辑本段芳香烃的来源
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煤、焦油和石油。芳香烃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芳香烃一般比水轻;沸点随 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芳香烃易起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起加成反应。如苯跟氯气在铁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氯苯和氯化氢,在光照下则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氯化苯(C6H6Cl6)。芳香烃主要用于制药、染料等工业。
亲电取代反应
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卤代:与卤素及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苯环上的H被取代的反


多环芳香烃
应。卤素的反应活性为:F>Cl>Br>I不同的苯的衍生物发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的衍生物。
烷基苯发生卤代的时候,如果是上述催化剂,可发生苯环上H取代

的反应;如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侧链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
应用:鉴别。(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如:鉴别:苯、己烷、苯乙烯。(答案:step1:溴水;step2:溴水、Fe粉)。 硝化:与浓硫酸及浓硝酸(混酸)存在的条件下,在水浴温度为55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可向苯环上引入硝基,生成硝基苯。不同化合物发生硝化的速度同上。
磺化:与浓硫酸发生的反应,可向苯环引入磺酸基。该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在酸性水溶液中,磺酸基可脱离,故可用于基团的保护。烷基苯的磺化产物随温度变化:高温时主要得到对位的产物,低温时主要得


芳香烃--化学反应
到邻位的产物。F-C烷基化:条件是无水AlX3等Lewis酸存在的情况下,苯及衍生物可与RX、烯烃、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向苯环中引入烷基。这是个可逆反应,常生成多元取代物,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C正离子的重排,常常得不到需要的产物。该反应当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不能进行。如:由苯合成甲苯、乙苯、异丙苯。
F-C酰基化:条件同上。苯及衍生物可与RCOX、酸酐等发生反应,将RCO-基团引入苯环上。此反应不会重排,但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也不能发生。如:苯合成正丙苯、苯乙酮。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结:连接给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大于苯,且连接的给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大;相反,连接吸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小于苯,且连接的吸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小。[2]
加成反应
C6H6+3H2→C6H12:在催化剂Pt、Pd、Ni等存在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终生成环己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最终生成六六六。[3]
氧化反应
苯本身难于氧化。但是和苯环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烃的同系物,无论R-的碳链长短,则可在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氧化,一般都生成苯甲酸。而没有α-H的苯衍生物则难以氧化。该反应用于合成羧酸,或者鉴别。现象: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定位效应
两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一类定位基,包含:所有的给电子基和卤素。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邻位和对位。给电子基使苯环活化,而X2则使苯环钝化。间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二类定位基,包含:除了卤素以外的所有吸电子基。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间位。它们都使苯环钝化。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原有两取代基定位作用一致,进入共同定位的位置。如间氯甲苯等。原有两取代基定位作用不一致,有两种情况:两取代基属于同类,则由定位效应强的决定;若两取代基属于

不同类时,则由第一类定位基决定。[3]
编辑本段芳香烃的分类
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单环芳香烃,如苯的同系物
②稠环芳香烃,如萘、蒽、菲等;
③多环芳香烃,如联苯、三苯甲烷。
主要来源于石油和煤焦油。芳香烃在有机化学工业里是最基本的原料。现代用的药物、炸药、染料,绝大多数是由芳香烃合成的。燃料、塑料、橡胶及糖精也用芳香烃为原料。
编辑本段种类介绍
简介
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单环芳香烃即苯的同系物;②稠环芳香烃,如萘、蒽、菲等;③多环芳香烃,如联苯、三苯甲烷。主要来源于石油和煤焦油。芳香烃在有机化学工业里是最基本的原料。现代用的药物、炸药、染料,绝大多数是由芳香烃合成的。燃料、塑料、橡胶及糖精也用芳香烃为原料。
多环芳香烃
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结构的化合物,是最早被认识的化学致癌物。早在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就提出打扫烟囱的童工,成年后多发阴囊癌,其原因就是燃煤烟尘颗粒穿过衣服擦入阴囊皮肤所致,实际上就是煤炱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多环芳香烃也是最早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化学致癌物。1915年日本学者Yamagiwa和Ichikawa,用煤焦油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在五十年代以前多环芳香烃曾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五十年代后各种不同类型的致癌物中之一类。但从总的来说,它在致癌物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至今它仍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致癌物,而且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体及植物中都有其存在,甚至在深达地层下五十米的石灰石中也分离出了3,4-苯并芘。在自然界,它主要存在于煤、石油、焦油和沥青中,也可以由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汽车、飞机及各种机动车辆所排出的废气中和香烟的烟雾中均含有多种致癌性多环芳香烃。露天焚烧(失火、烧荒)可以产生多种多环芳香烃致癌物。烟熏、烘烤及焙焦的食品均可受到多环芳香烃的污染。
致癌性多环芳香的类别,目前已发现的致癌性多环芳香烃及其致癌性的衍生物已达400多种。按其化学结构基本上可分成苯环和杂环两类。
苯环类多环芳香烃
苯是单环芳香烃,它是多环芳香烃的母体。过去一直认为苯无致癌作用,近年来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苯能抑制造血系统,长期接触高浓度的苯可引起白血病。1965年报道,由苯引起的急性与慢性白血病已达60例。
三环芳香烃
二环芳香烃不致癌,三环以上的多环芳香烃才有致癌性。三环芳香烃的两异

构体蒽和菲都无致癌性。但它们的某些甲基衍生物有致癌性。例如,9,10-二甲基蒽、1,2,9,10-四甲基菲等都有致癌性。菲的环戊基衍生物有不少具有较强的致癌性,特别是15H-环戊并(a)菲的二甲基及三甲基衍生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4]
四环芳香烃
四环芳香烃有六个异构体,实验证明只有3,4-苯并菲有中等强度的致癌性,1,2-苯并蒽和屈有极弱的致癌性。它们的甲基衍生物中2-甲基-3,4-苯并菲是强致癌物。1,2-苯并蒽的许多甲基、烷基及多种其他取代基的衍生物都有一定的致癌性,如9,10-二甲基-1,2-苯并蒽是目前已知致癌性多环芳香烃中作用最快、活性最大的皮肤致癌物之一。屈可能是致癌活性较弱的致癌物,但它的衍生物中3-甲基屈及5-甲基屈具有强烈致癌作用。[4]
五环芳香烃
五环芳香烃有十五个异构体,其中五个有致癌性。3,4-苯并芘为特强致癌物,1,2,5,6-二苯并蒽为强致癌物,1,2,3,4-二苯并菲为中强致癌物,1,2,7,8-二苯并蒽和1,2,5,6-二苯并菲为弱致癌物。[4]
六环芳香烃
六环芳香烃的异构体比五环芳香烃的更多,但进行过致癌实验的仅十多种。其中3,4,8,9-二苯并芘是强致癌物,1,2,3,4-二苯并芘致癌性很强,3,4,9,10-二苯并芘及1,2,3,4-二苯并芘的7-甲基衍生物也有明显致癌作用,其余六环芳香烃无致癌作用或仅有弱的致癌性。七环以上的芳香烃研究得较少。
其他多环芳香烃
致癌性其他多环芳香烃还很多,现举例如下。芴类:芴本身无致癌性,但其某些衍生物具有致癌性。例如,1,2,5,6-二苯并芴、1,2,7,8-二苯并芴和1,2,3,4-二苯并芴等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如可使小鼠发生皮肤癌。2,3-苯并芴蒽和7,8-苯并芴蒽具有强致癌作用,对小鼠皮肤的致癌作用仅次于3,4-苯并芘。胆蒽类:胆蒽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它的许多甲基及其他烷基衍生物也具有较强的致癌性。例如3-甲基胆蒽是极强的致癌物,可致小鼠皮肤、宫颈、肺癌等癌症。在肠道,由细菌作用脱氧胆酸可转化为甲基胆蒽这一化学致癌物可能对人体有致癌作用。[4]
杂环类多环芳香烃
多环芳香烃的环中碳原子被氮、氧、硫等原子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为杂环多环芳香烃。杂环类多芳香烃中有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致癌性。现以含氮苯稠杂环类举例如下。
苯并吖淀:蒽分子环中10位的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的化合物为吖淀。苯并(a)吖啶、苯并(c)吖啶均无致癌性,它们的某些甲基衍生物却有致癌性。例如,8,10,12-三甲基苯并(a)吖啶和9,10,12-三甲基苯并(a)吖啶均为强致癌物,7,9-二甲基苯并(c)吖啶

和7,10-二甲基苯并(c)吖啶均为极强的致癌物。后二者的致癌力比3-甲基胆蒽还强。
二苯并吖啶:二苯并吖啶中研究较多的有三个异构体,即二苯并(a,h)吖啶、及二苯并(c,h)吖啶,三者均有致癌性。二苯并(a,h)吖啶和二苯并(a,j)吖啶的某些烷基衍生物有致癌性,如二苯并(a,h)吖啶的8-乙基和14-正丁基衍生物有致癌性。
咔唑:芴分子环中9位的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它的一些单苯及双苯衍生物已有不少被证实有致癌性。例如7-H-二苯并(a,g)咔唑和7-H-二苯并(c,g)咔唑对小白鼠都有致癌作用。后者的N-甲基及N-乙基衍生物有弱的致癌活性。近年来又发现一些二氮杂苯并咔唑类化合物,也具有明显致癌物。其中11-氮杂-二苯并(c,i)咔唑及1-氮杂-二苯并(a,i)咔唑为中强致癌物。含氮苯稠杂环的致癌性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研究的。这类化合物的致癌作用不像对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研究得那样深入、广泛,而且大多数缺乏对人致癌充分证据。这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不少是植物中的生物碱和其他生物物质,很多还是人工合成的药物。因此,利用这些化合物时应加注意。
七环以上的芳香烃研究得较少。
其他多环芳香烃
致癌性其他多环芳香烃还很多,现举例如下。
芴类
芴本身无致癌性,但其某些衍生物具有致癌性。
例如,1,2,5,6-二苯并芴、1,2,7,8-二苯并芴和1,2,3,4-二苯并芴等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如可使小鼠发生皮肤癌。2,3-苯并芴蒽和7,8-苯并芴蒽具有强致癌作用,对小鼠皮肤的致癌作用仅次于3,4-苯并芘。
胆蒽类
胆蒽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它的许多甲基及其他烷基衍生物也具有较强的致癌性。例如3-甲基胆蒽是极强的致癌物,可致小鼠皮肤、宫颈、肺癌等癌症。在肠道,由细菌作用脱氧胆酸可转化为甲基胆蒽这一化学致癌物可能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杂环类多环芳香烃
多环芳香烃的环中碳原子被氮、氧、硫等原子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为杂环多环芳香烃。杂环类多芳香烃中有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致癌性。现以含氮苯稠杂环类举例如下。
二苯并吖啶
二苯并吖啶中研究较多的有三个异构体,即二苯并(a,h)吖啶、及二苯并(c,h)吖啶,三者均有致癌性。二苯并(a,h)吖啶和二苯并(a,j)吖啶的某些烷基衍生物有致癌性,如二苯并(a,h)吖啶的8-乙基和14-正丁基衍生物有致癌性。
咔唑是芴分子环中9位的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它的一些单苯及双苯衍生物已有不少被证实有致癌性。例如7-H-二苯并(a,g)咔唑

和7-H-二苯并(c,g)咔唑对小白鼠都有致癌作用。后者的N-甲基及N-乙基衍生物有弱的致癌活性。近年来又发现一些二氮杂苯并咔唑类化合物,也具有明显致癌物。其中11-氮杂-二苯并(c,i)咔唑及1-氮杂-二苯并(a,i)咔唑为中强致癌物。
含氮苯稠杂环的致癌性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研究的。这类化合物的致癌作用不像对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研究得那样深入、广泛,而且大多数缺乏对人致癌充分证据。这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不少是植物中的生物碱和其他生物物质,很多还是人工合成的药物。因此,利用这些化合物时应加注意。
芳香族化合物并不是所有的芳香族化合物都是有芳香味道,因为最开始化学界在研究和接触这类物质是从一些染料,一些有香味的花草中得知有这些物质,所以才叫芳香族。
编辑本段多环芳香烃
简介
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结构的化合物,是最早被认识的化学致癌物。早在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就提出打扫烟囱的童工,成年后多发阴囊癌,其原因就是燃煤烟尘颗粒穿过衣服擦入阴囊皮肤所致,实际上就是煤炱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多环芳香烃也是最早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化学致癌物。1915年日本学者Yamagiwa 和Ichikawa,用煤焦油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在五十年代以前多环芳香烃曾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五十年代后各种不同类型的致癌物中之一类。 但从总的来说,它在致癌物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至今它仍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致癌物,而且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体及植物中都有其存在,甚至在深达地层下五十米的石灰石中也分离出了3,4-苯并芘。在自然界,它主要存在于煤、石油、焦油和沥青中,也可以由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汽车、飞机及各种机动车辆所排出 的废气中和香烟的烟雾中均含有多种致癌性多环芳香烃。露天焚烧(失火、烧荒)可以产生多种多环芳香烃致癌物。烟熏、烘烤及焙焦的食品均可受到多环芳香烃的污染。
致癌性多环芳香的类别
目前已发现的致癌性多环芳香烃及其致癌性的衍生物已达400多种。按其化学结构基本上可分成苯环和杂环两类。
苯环类多环芳香烃
苯是单环芳香烃,它是多环芳香烃的母体。过去一直认为苯无致癌作用,近年来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苯能抑制造血系统,长期接触高浓度的苯可引起白血病。1965年报道,由苯引起的急性与慢性白血病已达60例。
 
 苯:苯(Benzene, 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

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苯: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可燃,有毒,为IARC第一类致癌物。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 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化学式 C6H6 。
摩尔质量 78.11 g mol-1。
密度 0.8786 g/mL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77。
蒸汽压(26.1℃):13.33kPa。
临界压力:4.92MPa。
熔点 278.65 K (5.51 ℃) 。
沸点 353.25 K (80.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