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汇总实用电路图集锦

合集下载

硬件工程师必用的20个电子线路图.

硬件工程师必用的20个电子线路图.

这20个电子线路图,硬件工程师一定用得上!电子技术、无线电维修及SMT电子制造工艺技术绝不是一门容易学好、短时间内就能够掌握的学科。

这门学科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各方面又相互联系,作为初学者,首先要在整体上了解、初步掌握它。

无论是无线电爱好者还是维修技术人员,你能够说出电路板上那些小元件叫做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想成为元件(芯片)级高手的话,掌握一些相关的电子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普及DIP与SMT电子基础知识,拓宽思路交流,知识的积累是基础的基础,基础和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奠定攀登高峰阶梯!这就是基本功。

电子技术的历史背景: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211年)就发明了司南。

而人类对电和磁的真正认识和广泛应用、迄今还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许多科学家对电和磁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取得了重大进展。

人们发现带电的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与磁学现象有类似之处。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总结前人对电磁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人所称的“库仑定律”,使电学与磁学现象得到了统一。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研制出化学电池,用人工办法获得了连续电池,为后人对电和磁关系的研究创造了首要条件。

1822年,英国的法拉第在前人所做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证明了“磁”能够产生“电”,这就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奠定了基础。

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实用的、用电码传送信息的电报机,之后,又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城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路。

1876 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模拟通信。

英国的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磁理论”,表现为四个微分方程。

这那就后人所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得出结论: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逐渐向外传播的、看不见的电磁波。

他虽然并未提出“无线电”这个名词,但他的电磁理论却已经告诉人们,“电”是能够“无线”传播的。

15种经典电路接线图,老师傅一般不教!

15种经典电路接线图,老师傅一般不教!

15种经典电路接线图,老师傅一般不教!一、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和顺序停止控制电路接线图有些生产机械需要两台电动机按先后顺序起动,并且按顺序停止。

如下图所示电路中,两台电动机起动和停止的动作顺序为:电动机M1先起动,M2才能起动;停止时,M2先停止,M1才能停止。

当合上电源开关Q,按下起动按钮SB1时,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并自锁。

电动机M1起动运转。

这时再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2才能得电并自锁,电动机M2起动运转。

当需要停止时,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SB3, KM2断电释放,M2停止运转。

KM2断电释放的同时,并联在停止按钮SB两端的常开触点断开,这时再按下SB, KM1断电释放,M1停止转动。

本电路适用于需两台电动机按顺序起动和停止的生产机械。

如铣床的主轴电动机和进给电动机控制。

二、双速异步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接线图双速异步电动机改变转速可采用改变绕组的接线方法来实现。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接线图中,KM1为电动机三角形连接接触器,KM2、KM3为双星形连接接触器,SB2为低速起动按钮,SB3为高速起动按钮。

合上电源开关Q,按下起动按钮SB2,接通接触器线圈KM1电源,同时切断接触器KM2、KM3的电源,接触器KM1得电并自锁,使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按低速起动运转。

如需电动机高速运转,可按下按钮SB3, KM1的线圈断电释放,主触点断开,自锁触点断开,互锁触点闭合。

当SB3按到底时,SB3的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2、KM3线圈同时得电,经KM2、KM3常开触点串联组成的自锁电路自锁,KM2、KM3主触点闭合,将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以髙速度运转。

本电路可直接按下SB3,使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以高速度运转。

按下SB1电动机停止旋转。

三、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联电阻启动控制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为按电流原则短接电动机转子启动电阻控制电路接线图。

它是运用电流继电器来检测电动机转子电流,根据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转子电流变化来实现转子电阻的短接控制。

50个典型应用电路实例详解(电子制作)

50个典型应用电路实例详解(电子制作)

电路1 简单电感量测量装置在电子制作和设计,经常会用到不同参数的电感线圈,这些线圈的电感量不像电阻那么容易测量,有些数字万用表虽有电感测量挡,但测量范围很有限。

该电路以谐振方法测量电感值,测量下限可达10nH,测量范围很宽,能满足正常情况下的电感量测量,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适合于爱好者制作。

一、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如图1(a)所示。

图1 简单电感测量装置电路图该电路的核心器件是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 ,利用其压控特性在输出3脚产生频率信号,可间接测量待测电感L X值,测量精度极高。

BB809是变容二极管,图中电位器VR1对+15V进行分压,调节该电位器可获得不同的电压输出,该电压通过R1加到变容二极管BB809上可获得不同的电容量。

测量被测电感L X时,只需将L X接到图中A、B两点中,然后调节电位器VR1使电路谐振,在MC1648的3脚会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用频率计测量C点的频率值,就可通过计算得出L X值。

电路谐振频率:f0 = 1/2πLxC所以L X = 1/4π2 f02C式中谐振频率f0即为MC1648的3脚输出频率值,C是电位器VR1调定的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见要计算L X的值还需先知道C值。

为此需要对电位器VR1刻度与变容二极管的对应值作出校准。

为了校准变容二极管与电位器之间的电容量,我们要再自制一个标准的方形RF(射频)电感线圈L0。

如图6—7(b)所示,该标准线圈电感量为0.44μH。

校准时,将RF线圈L0接在图(a)的A、B两端,调节电位器VR1至不同的刻度位置,在C点可测量出相对应的测量值,再根据上面谐振公式可算出变容二极管在电位器VR1刻度盘不同刻度的电容量。

附表给出了实测取样对应关系。

附表二、元器件选择集成电路IC可选择Motoroia公司的VCO(压控振荡器)芯片。

VR1选择多圈高精度电位器。

其它元器件按电路图所示选择即可。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制作时,需在多圈电位器轴上自制一个刻度盘,并带上指针。

汽车电子电路设计图集锦—电路图天天读(144)-全文

汽车电子电路设计图集锦—电路图天天读(144)-全文

汽车电⼦电路设计图集锦—电路图天天读(144)-全⽂标签:智能硬件(883)物联⽹(2)汽车电⼦(4) TOP1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电路设计攻略 智能车⼜称为⽆⼈驾驶汽车,属于轮式移动机器⼈的⼀种,是⼀个集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动驾驶等多功能于⼀体的综合系统。

智能汽车技术将许多领域联系在⼀起,如计算机科学、⼈⼯智能、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控制理论等。

智能汽车与⼀般所说的⾃动驾驶有所不同,它更多指的是利⽤GPS 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动驾驶。

这种汽车不需要⼈去驾驶,因为它装有相当于⼈的“眼睛”、“⼤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计算机和⾃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置都装有⾮常复杂的电脑程序,所以这种汽车能和⼈⼀样会“思考”、“判断”、“⾏⾛”,可以⾃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动绕过地⾯障碍物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能随机应变,⾃动选择最佳⽅案,指挥汽车正常、顺利地⾏驶。

电路系统是智能汽车硬件系统的核⼼,对于本硬件电路系统⽽⾔,稳定性是需要优先保证的性能指标,毕竟跑完全程才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综合考虑智能汽车的动⼒性、重⼼及电路板的紧凑性等其他指标。

电机驱动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为智能汽车的⾏驶提供动⼒,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后轮电机的控制性能,包括加速、减速与制动等性能。

本⽂采⽤MOSFET 驱动芯⽚加全桥驱动⽅案,只需合理的选择MOSFET驱动芯⽚和功率MOSFET 以保证性能即可。

电路图如图6 所⽰。

舵机驱动模块 舵机负责智能汽车的转向,舵机模块能否稳定⼯作直接影响到智能汽车在赛道上⾼速⾏驶时的稳定性以及转向时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舵机⼯作原理为:舵盘⾓位由单⽚机发出的PWM 控制信号的脉宽决定,舵机内部电路通过反馈控制调节舵盘⾓位。

由于⾃⾝即为⾓度闭环控制,⽽且性能较好,故系统中就不必考虑外加舵机闭环。

舵机驱动模块电路如图7 所⽰。

舵机驱动模块同样属于功率部分,⽤6N137($0.2394)光耦进⾏信号隔离。

常见led驱动电源电路设计大全(十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常见led驱动电源电路设计大全(十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常见led驱动电源电路设计大全(十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led驱动电源电路设计(一)LED电源有很多种类,各类电源的质量、价格差异非常大,这也是影响产品质量及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LED驱动电源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开关恒流源,二是线性IC电源,三是阻容降压电源。

1、开关恒流源采用变压器将高压变为低压,并进行整流滤波,以便输出稳定的低压直流电。

开关恒流源又分隔离式电源和非隔离式电源,隔离是指输出高低电压隔离,安全性非常高,所以对外壳绝缘性要求不高。

非隔离安全性稍差,但成本也相对低,传统节能灯就是采用非隔离电源,采用绝缘塑料外壳防护。

开关电源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一般是输出低压),性能稳定,缺点是电路复杂、价格较高。

开关电源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是目前LED照明的主流电源。

图1:开关恒流隔离式日光灯管电源图2:开关恒流隔离电源原理图图3:开关恒流源电源图4:开关恒流非隔离电源原理图。

2、线性IC电源采用一个IC或多个IC来分配电压,电子元器件种类少,功率因数、电源效率非常高,不需要电解电容,寿命长,成本低。

缺点是输出高压非隔离,有频闪,要求外壳做好防触电隔离保护。

市面上宣称无(去)电解电容,超长寿命的,均是采用线性IC电源。

IC驱电源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成本优势,是未来理想的LED驱动电源。

图5:线性IC电源图6:线性IC电源原理图3、阻容降压电源采用一个电容通过其充放电来提供驱动电流,电路简单,成本低,但性能差,稳定性差,在电网电压波动时及容易烧坏LED,同时输出高压非隔离,要求绝缘防护外壳。

功率因数低,寿命短,一般只适于经济型小功率产品(5W以内)。

功率高的产品,输出电流大,电容不能提供大电流,否则容易烧坏,另外国家对高功率灯具的功率因数有要求,即7W以上的功率因数要求大于0.7,但是阻容降压电源远远达不到(一般在0.2-0.3之间),所以高功率产品不宜采用阻容降压电源。

市场上,要求不高的低端型的产品,几乎全部是采用阻容降压电源,另外,一些高功率的便宜的低端产品,也是采用阻容降压电源。

电子电路(方框图,装配图)

电子电路(方框图,装配图)

电子电路(方框图,装配图)方框图方框图是表示该设备是由哪些单元功能电路所组成的图这些单元功能是怎样有机地组合起来,以完成它的整机功能的。

方框图仅仅表示整个机器的大致结构,即包括厂哪些部分。

每一部分用一个方框表示,有文字或符号说明,各方框之间用线条连起来,表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方框图只能说明机器的轮廓、类型以及大致的丁作原理,看不出电路的具体连接方法,也看不出元件的型号数值。

方框图一般是在讲解某个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时,介绍电子电路的概况时采用的。

按运用的程序来说,一般是先有方框图,再进一步设计出原理电路图。

如果百必要时再画出安装电路图,以便于具体安装。

图1所示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的方框图。

它给出了电路的主要单元电路名称和各单元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整机的信号处理过程。

这样,就能对整机的工作过程有大ATMEL代理商致的了解。

装配图装配图是表示电路原理图中各功能电路、各元器件在实际线路板上分布的具体位置以及各元器件端子之间连线走向AT89C4051的图形,图1—4所示为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印刷电路板装配图。

装配图也就是布线图,如果用元件的实际样子表示的又叫实体图。

原理图只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看不出各元件的实际形状,以及在机器中是怎样连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而装配图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装配图一般很接近于实际安装和接线情况。

如果采用印刷电路板,装配图就要用实物图或符号画出每个元件在印刷板的们—A位置,焊在哪些接线7L上。

有了装配图就能很方便地知道各元件的位置,顺利地装好电子设备。

装配固有图纸表示法和线路板直标法两种。

图纸表示法用一张图纸(称印制线路图)表示各元器件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连接情况,这也是传统的表示方式。

线路板直标法则在铜箔线路板上直接标注元器件编号。

这种表示方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进口设备中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图纸表示法和线路板直标法在实际运用中各有利弊。

对于前者,若要在印制线路图纸上找出某一只需要的元器件则较方便,但找TI代理商到后还需要印制线路图上该器件编号与铜箔线路板去对照,才能发现所要找的实际元器件,有两次寻找、对照的过程,工作量较大。

分享自动化必备的69张电气控制原理图

分享自动化必备的69张电气控制原理图

分享自动化必备的69张电气控制原理图●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常用基本线路●区别电气控制电路安装图和原理图,重点熟悉绘制原理图的规则,掌握基本控制环节和基本控制方法。

继而明确任何复杂的控制电路都是由它们按一定程序相互连锁而成。

一、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线路的构成绘制原理图的基本规则:1)为了区别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在绘线路图时主电路用粗线表示,而控制电路用细线表示。

通常习惯将主电路放在线路图的左边而将控制电路放在右边(或下部)。

2)在原理图中,控制线路中的电源线分列两边,各控制回路基本上按照各电器元件的动作顺序由上而下平行绘制。

3)在原理图中各个电器并不按照它实际的布置情况绘在线路上.而是采用同一电器的各部件分别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方。

(4)为区别控制线路中各电器的类型和作用,每个电器及它们的部件用一定的图形符号表示,且给每个电器有一个文字符号,属于同一个电器的各个部件都用同一个文字符号表示。

而作用相同的电器都用一定的数字序号表示。

5)规定所有电器的触点均表示正常位置,即各种电器在线圈没有通电或机械尚未动作时的位置。

6)为了查线方便,在原理图中两条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处要打一圆点,且每个接点要标一个编号,编号的原则是:靠近左边电源线的用单数标注,靠近右边电源线的用双数标注。

7)对具有循环运动的机构,应给出工作循环图。

二、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的基本线路1以交流异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来研究它的启动、正反转、点动、连锁控制等线路。

1.启动控制线路及保护装置1)启动控制线路直接启动,交流接触器的触头保持自己的线圈得电,从而保证长期工作的线路环节称为自锁环节,这种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2)保护装置a、异步电机短路电流保护装置常用的短路保护元件有熔断器、过电流继电器、自动开关等。

熔断器的类型及常用产品有瓷插式、螺旋式和密封管式三种。

机床电气回路中常用的是RL1系列(螺旋式熔断器)和RC1系列(瓷插式熔断器)。

熔断器的保护持性,又称安秒特性,它具有反时限性。

50个典型电路实例详解

50个典型电路实例详解

电路1简单电感量测量装置在电子制作和设计,经常会用到不同参数的电感线圈,这些线圈的电感量不像电阻那容易测量,有些数字万用表虽有电感测量挡,但测量范围很有限。

该电路以谐振方法测量感值,测量下限可达10nH,测量范围很宽,能满足正常情况下的电感量测量,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适合于爱好者制作。

一、电路工作原理a)所示。

(电路原理如图1图1简单电感测量装置电路图该电路的核心器件是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利用其压控特性在输出3脚产生频值,测量精度极高。

率信号,可间接测量待测电感LX的BB809是变容二极管,图中电位器VR1对+15V进行分压,调节该电位器可获得不同电压输出,该电压通过R1加到变容二极管BB809上可获得不同的电容量。

测量被测电感L XB两点中,然后调节电位器VR1使电路谐振,在MC1648的3时,只需将L X接到图中A、值。

脚会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用频率计测量C点的频率值,就可通过计算得出LXπ所以L X=1/4π2f02Cf0=1/2电路谐振频率:LxCC是电位器VR1调定的变容二极管式中谐振频率f0即为MC1648的3脚输出频率值,的电容值,可见要计算L X的值还需先知道C值。

为此需要对电位器VR1刻度与变容二极管的对应值作出校准。

)为了校准变容二极管与电位器之间的电容量,我们要再自制一个标准的方形RF(射频在µH。

校准时,将RF线圈L0接7(b)所示,该标准线圈电感量为0.44电感线圈L0。

如图6—量图(a)的A、B两端,调节电位器VR1至不同的刻度位置,在C点可测量出相对应的测值,再根据上面谐振公式可算出变容二极管在电位器VR1刻度盘不同刻度的电容量。

附表给出了实测取样对应关系。

附表Hz)98766253433834振荡频率(二、元器件选择集成电路IC可选择Motoroia公司的VCO(压控振荡器)芯片。

VR1选择多圈高精度电位器。

其它元器件按电路图所示选择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