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程论文
微生物学毕业论文

微生物学毕业论文简介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以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微小生物体。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多种生物体。
细菌是最常见的一类微生物,它们具有单细胞结构,无细胞核,一般通过分裂繁殖。
真菌与细菌相似,也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结构,但它们有细胞核和细胞壁。
病毒是最简单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细胞结构,需要宿主细胞才能进行繁殖。
原生动物则是一类复杂的微生物,它们是真核生物,通常具有多细胞结构。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
微生物还是水环境中的关键成分,可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维持水体的清洁和健康。
另外,微生物还参与了氮循环、硫循环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它们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促进植物生长。
同时,在腐烂和分解过程中,微生物还参与了有机物的氮、磷、硫等元素的释放和再循环。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合成一些重要的化学物质,如抗生素、酶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学的应用微生物学在许多领域应用广泛。
在医学领域,微生物学研究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观察和鉴定微生物的特征,可以确定病原微生物,从而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农业领域,微生物学研究有助于土壤肥力的调节和农作物的生长促进。
通过合理利用微生物,可以改良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学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废物处理等方面。
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废物,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微生物学的研究还涉及到食品安全、食品工业、酿造业等许多领域。
微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结论微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结课论文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结课论文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也是最丰富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态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以及与环境保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对于我们对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和功能,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微生物在有机物的分解、循环和转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也参与了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微生物具有高度的代谢活性和生态适应性,可以通过分解和转化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如石油类化合物、重金属等。
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清除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环境质量。
此外,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还有助于建立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生物防治等环保技术的发展。
三、环境微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环境微生物学对于人类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与我们密切接触。
研究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控制与微生物相关的疾病。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水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四、环境微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微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微生物在土壤形成、植物生长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持土壤和植被健康,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利用微生物资源可以开发绿色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结论: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态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学科。
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论文

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论文实验一、耐高盐菌的分离与纯化1、实验目的1、认识并了解土壤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2、分离纯化土壤环境中耐盐的菌株。
2、实验方法2.1 实验器材与试剂恒温振荡培养箱;显微镜;超净台;灭菌锅;锥形瓶;培养皿;结晶紫染色液;液体培养基:牛肉膏5g/L,蛋白胨10g/L;固体培养基:牛肉膏5g/L,蛋白胨10g/L,琼脂条20g/L;2.2 实验步骤2.2.1土壤的制备:选择高盐的土壤区域,去表层土,挖5-20cm深度的土壤数10g,装入已灭菌的牛皮纸袋。
2.2.2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液体培养基200ml,分装为4瓶,每瓶50ml,固体培养基100ml。
灭菌:121°C,20min,高压蒸汽灭菌。
灭完菌后取出,两瓶50ml的液体培养基中各加入15%的NaCl,另外两瓶50ml的液体培养基中各加入5%的NaCl,混匀。
同时将固体培养基取出倒平板。
2.2.3耐盐微生物的富集:分别在NaCl浓度为5%,15%的50mL 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相同量5g的土壤,28℃、150r/min摇床培养。
培养富集4天后,从富集一代的培养液中吸取5%的菌液到新的NaCl浓度为5%,15%的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富集培养3天。
2.2.4耐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取NaCl浓度为5%,15%富集培养的培养物镜检(结晶紫染色),发现NaCl为5%的浓度下的菌更密集,挑取该浓度的菌液,进行划线分离,得到纯培养物后再挑取两种不同的菌落再次划线分离,从而得到单菌落。
3、实验结果通过对高盐土壤中微生物的富集及分离纯化,得到如下图两株菌株,命名为L-1、L-2。
菌株L-1产黄色色素,菌落呈黄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菌株L-2产橘红色色素,菌落呈橘红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不整齐。
实验二、耐盐菌的形态学及生理生化反应1、实验目的1、从形态学特点对耐盐菌株进行初步鉴定;2、对耐盐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实验,进一步鉴定菌株。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合集五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摘要:通过分析微生物与食品、医药卫生、工业及农业的关系来说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食品,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关系引言比起搏击长空的雄鹰和遨游大海的鲸鱼,微生物对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除了生病的时候,平常很难会想起它。
实际上,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绝不比高等生物疏远,甚至更加密切。
微生物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他们清洁环境并使土壤肥沃,他们在食品工艺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制造维生素。
它们能够在体内外与我们和平共处,其中一些甚至还保护我们免受别的有害微生物的侵犯,当然这也并不排除有些微生物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甚至是致命的。
微生物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和对于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贡献潜力,都有着光辉的记录并将继续创造者新的功绩。
在现代科学中,对人类健康关系最大、贡献最为突出的应该算是微生物学了。
所以现代微生物学时一个具有许多不同专业方向的大学科,它对食品、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及医药卫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1、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1.1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利与弊你能够想象依靠微生物解决温饱问题吗?你能够想象细菌会成为我们的重要食品吗?随着人类的基因图组绘制的日趋完善和克隆技术的不断改进,上面所提出的假想真的有可能在某天变为现实。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预言:“微生物有可能帮助我国过农业关。
”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可使人类告别向土地要粮的历史。
当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并不只是有利的一面。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主要有有益、有害、有益和有害相互转化几种情况。
有益分为直接有益和间接有益,又可进一步分为有益于人体健康和有益于生产;对于食品有害的微生物,有些是微生物自身是病原菌、致病菌,可以引起食品污染,有些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并无危害,但是其代谢产物有毒性,危害人体健康;还有一些微生物自身不会致病也不会产生有害代谢物,但是其生长繁殖会给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微生物学课程论文

微生物学课程论文题目:微生物在啤酒工业中的应用姓名吴昊旻学号1110521224所在学院轻工学部食品科学与制药学院专业班级11食品(2)班指导教师赵萌日期2013-5-引言: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
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
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
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
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1903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
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
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
1979年产量达到510Ml,1986年产量达到4000Ml。
中国的啤酒于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M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Ml。
啤酒酿造工序啤酒酿造有五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后熟三个过程。
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
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
微生物课结课论文

微生物课结课论文微生物之菌类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渐渐地对微生物有了一些了解,微生物的世界是庞大的,我在此就只对菌类做一些介绍吧。
鲜为人知的,蘑菇也是一种微生物,它是属于真核微生物里的真菌。
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
常见的大型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
它们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
菌类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异养的低等植物。
其中包括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类。
其共同特征是: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极少数光合细菌除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异养生活。
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合子不发育成胚。
菌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比较广泛,在水、空气、土壤以至动、植物的身体内,它们均可生存。
菌类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许多种类可食用或医用,例如,利用酵母制面包和酿酒,从霉菌中提取药物(如青霉素)等,食用菌如木耳、冬菇等。
很多种类已广泛应用在工业和环境保护净化水质上。
但也有些菌类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如引起人和动植物致病,引起食物、衣物的腐烂霉变等。
表面上看,菌类与植物的生长形式类似。
但植物是通过叶片从阳光中吸取能量,制造叶绿素供给自身生长的营养。
菌类没有这种能力,因此不是植物家族的成员。
菌类虽然与昆虫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显然不是动物。
然而,菌类也是生物体,只不过非常脆弱。
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_微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_微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一):基于应用生物科学专业需求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摘要:微生物学课程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位必修课之一。
结合高校微生物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趋势,因此开展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作为林业院校的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生物科学理论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接受应用生物科学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林木种质创新、应用微生物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技能;同时学习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林业、工业、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微生物学课程作为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位必修课之一,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教学过程和学生就业实习的工作过程有机地融合,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用的人之间完美对接,基于此,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以应用生物科学专业需求确定微生物学课程目标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重点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服务于农业、林业、工业、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与微生物等相关课程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微生物学课程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基于此,结合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以企业所需人才为培养方向,确定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结合微生物检测、质量安全控制等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为依据,来确定微生物学的课程目标。
2以学生实践能培养为目标确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微生物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重点实验技能。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较多,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发现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琼脂、线绳怎么包扎的简单问题。
微生物论文2000字

微生物论文2000字植物和微生物的演化植物界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
当今地球上生长着约40多万种植物。
它们不仅在形态结构上不同,而在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和生活环境上也各不一样。
现代科学和化石研究表明,现存的这些植物并不是现在才产生的,更不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它们大约经历了30多亿年的漫长历程逐渐发生发展和进化而来的。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细菌和蓝藻等原核生物,时间大约距今35~33亿年前。
以后经历了5个主要发展阶段才发展到现在的状况。
第一个阶段称为菌藻植物时代。
即从35亿年前开始到4亿年前(志留纪晚期)近30亿年的时间,地球上的植物仅为原始的低等的菌类和藻类。
其中从35~15亿年间为细菌和蓝藻独霸的时期,常将这一时期称为细菌—蓝藻时代。
从15前亿年开始才出现了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
第二阶段为裸蕨植物时代。
从4亿年前由一些绿藻演化出原始陆生维管植物,即裸蕨。
它们虽无真根,也无叶子,但体内已具维管组织,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早、中期它们经历了约3千万年的向陆地扩展的时间,并开始朝着适应各种陆生环境的方向发展分化,此时陆地上已初披绿装。
此外,苔藓植物也是在泥盆纪时出现的,但它们始终没能形成陆生植被的优势类群,只是植物界进化中的1个侧支。
第三个阶段为蕨类植物时代。
裸蕨植物在泥盆纪末期已绝灭,代之而起的是由它们演化出来的各种蕨类植物;至二叠纪约1.6亿年的时间,它们成了当时陆生植被的主角。
许多高大乔木状的蕨类植物很繁盛,如鳞木、芦木、封印木等。
第四个阶段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从二叠纪至白垩纪早期,历时约1.4亿年。
许多蕨类植物由于不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化,大都相继绝灭,陆生植被的主角则由裸子植物所取代。
最原始的裸子植物(原裸子植物)也是由裸蕨类演化出来的。
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期,故称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
第五个阶段为被子植物时代。
它们是从白垩纪迅速发展起来的植物类群,并取代了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微生物作用之世界四大臭食学生专业班级生态学创新实验1301班学生姓名(学号)张珊 ******** 指导教师张晓梅完成时间 2014/11/15 2014 年 11 月 15 日微生物作用之世界四大臭食摘要: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有些微生物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由于一些微生物作用,从而产生各种有害或有益的作用,气味怪异的食物由此而来。
关键字:细菌腐烂发酵微生物臭味美食《萌菌物语》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细菌,这是一部把细菌可爱化的动画片,在动画片中,各类细菌益独有的形态特征清晰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拥有用肉眼看见“菌”能力的少年泽木直保和青梅竹马结城萤进入农业大学所发生一连串的趣事,透过直保和其他人物的互动可以了解许多跟菌相关的知识,也因为直保的特殊能力而招惹许多事情,这次的动画中完全再现了原作里登场的100种以上细菌,搞笑的同时也轻松的介绍了很多科普知识,各种“菌”不仅造型超萌,而且有自己的思想,还可以说话。
对于这部很长知识的动画片,我印象最深的,是见识到了世界4大最臭食物。
一、Kiviak/基维亚克在第一集中出现让人大吃一惊的树庆藏教授的行为中所涉及到的小细菌就是Kiviak,基维雅克Kiviak是一种来自格林兰岛因纽特人传统的冬季食物,在格陵兰岛的西奥拉帕卢克(Siorapaluk, Greenland),居住着地球上最北的土著民。
每年夏天,当太阳将温度升到零摄氏度。
海冰融化流入海洋以后,这里的土著民都有幸一睹成千上万的小海雀(little auks)迁徙之景。
对于靠狩猎为生的土著民来说,头顶上这群小海雀就是让人垂涎的蛋白质,他们每年都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数千年前,土著民的祖先们发明了一种用动物蹄筋和浮木制作的捕鸟网。
人们埋伏在地面隐蔽处,如果运气好,在一天之内就可以捕捉到上500只小海雀。
人们会把捕获到的小海雀留到未来的严冬再食用。
小海雀可以做成Kiviak,一种可以应付不时之需的储备菜肴。
这道菜有上千年的历史。
它是加拿大联邦的发酵食物。
原来居住在北极圈内的居民,通过吃生肉来补充蔬菜摄入不足的情况,但逐渐的烧熟肉来吃的风俗扎根了,从生肉来获取维他命的机会就减少了,所以把这个kiviak 作为调味料涂在烤肉上食用,以此来达到补充维他命的目的。
简单来说是北极圈人民利用发酵牺牲物所生成的丰富的营养素,最终获得了维他命。
(1)制作方法:1、捕获一种名为Appaliarsuk的海燕约百只,海豹一只~2、把海燕弄死后,放在阴凉处一天;把近百只生海鸟一起塞到海豹的胃里~3、把海豹肚子缝合(当然此时海豹和那近百只海鸟都是死的了),缝合口涂上晒干的海豹油脂,以防止长蛆(有说最多能塞进700只,但一般认为最多100只)。
埋到“永久冻土层”~(这是爱斯基摩人的食品,永久冻土层在寒冷的极地)4、等待海豹的胃酸让那些海鸟发酵……在阿拉斯加要花上2~3年,越暖和的地方制作时间越短~因为发酵与温度的关系。
5、把海豹挖出来,掏出海燕食用。
(2)吃法把海豹挖出,然后割开肚子,取出海鸟,因为羽毛不会发酵,所以还会保持海鸟原来的形状;吃法一、拔掉鸟的尾巴,用嘴从海鸟的肛门吮吸,把已经发酵腐化的内脏吸出来……可以得到海绵般的口感和极刺激的味觉享受…….不仅有类似糠和纳豆的氛围,动物所特有的浓厚的风味也实在美妙。
就象所有的发酵混合物合在一起的这个味道。
吃法二、把鸟肚里的东西涂到烤肉上吃。
北格林兰的因纽特人非常喜爱Kiviak,它是生日和婚礼上的必备佳肴。
而且Kiviak很有营养,充满维他命和矿物质,能帮助人们度过寒冬岁月。
二、鳐鱼片在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以及中国节目《男神女神》中,嘉宾要接受的挑战是吃鳐鱼片,主持人介绍说鳐鱼因为他的气味,所以又名屎鱼,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接受不了的,当时看节目就大吃一惊,经过了解,果然它的臭不是虚的,是世界四大臭食之一。
鳐(yáo)鱼(又称魔鬼鱼)是指鳐形目 Rajiformes的鱼类,包括2亚目,共8科约49属315种。
中国产6科8属28种。
吻圆钝或突出,侧缘无吻齿。
犁头鳐亚目Rhinobatoidei有4科9属48种。
吻三角形,突出或钝圆,边缘无吻齿。
胸鳍扩大前伸形成中大或宽大体盘,鼻孔距口远呈原始型。
背鳍2个,无硬棘;尾柄粗大,尾鳍发达。
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近岸海区。
鳐亚目Rajoidei 有3科,中国产2科。
体盘宽大,近亚圆形或近斜方形。
胸鳍前延,背鳍一般2个,位于近尾端;腹鳍前部分化为足趾状构造,具有掘沙土的功能。
尾侧常具1对长纺锤形发电器官。
(1)经济价值经济价值肉多刺少,无硬骨。
其肉可鲜食,但更多的是腌制加工成淡干鱼。
劳子鱼干是辽宁、山东等省沿海居民习惯而喜食的水产品。
被视为过春节不可缺少的“年货”。
孔鳐肌肉中含有微量尿素,故鲜食烹调前需用沸水烫一下,以除异味。
鳐鱼是韩国全罗道的顶级食材,在当地有一道叫做“三合”的名菜,就是把新鲜鳐鱼(在韩国叫洪鱼)发酵以后,加上熟猪肉和泡菜一起吃的一道名菜。
生鳐鱼的味道本身就不讨人喜欢,发酵之后更是散发出阵阵臭气,加上泡菜和猪肉,嚼着嚼着嘴里就涌出一股具有冲击力的刺激性味道。
而在韩国光州,鳐鱼(在当地也叫洪鱼)做成的生鱼片更是极品只有在当地举行婚礼的时候才能吃到。
最特别的就在於它会自行发酵,然后散发出强烈刺鼻的氨气(厕所的味道),也就是俗称的阿摩尼亚味,所以导游有特别警告,吃的时候千万别深呼吸,不然很容易发生意外呀!但是,鳐鱼味道虽然很臭,不过当地人却爱不释手,当成婚丧喜庆等重要节日必备的美味佳肴,据说它的臭味是第三名kiviak的5倍,纳豆的14倍。
(2)做法做法:首先将整只的鳐鱼直接用一大堆稻草完全捆起来使其发酵数月后即可,可以炒菜也可以直接生食。
这种食材最特别的就在于它会自行发酵,然后散发出强烈刺鼻的氨气(厕所的味道,有一说法如同五年没有打扫过的小便池),也就是俗称的阿摩尼亚味。
起初刚吃到嘴里是不会有太过刺激的味道,但随着咀嚼事物内部的氨气大量释放,放出难以抗拒的臭味。
在咀嚼的同时不宜深呼气,否则可能造成晕厥。
三、腌鲱鱼罐头对瑞典人而言,每年的夏末秋初之际是—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这时候,天空湛蓝,微风和煦,阳光充足,而瑞典人最钟爱的美食,世上最臭的佳肴之一——瑞典腌鲱鱼也在这时候悄然上市了。
鲱鱼,学名太平洋鲱鱼,亦称青鱼,头小,体呈流线形,体延长而侧扁,背鳍位于体的中部与腹鳍相对,背侧蓝黑色,腹侧银白色,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平时栖息较深海域,体内多脂肪,营养价值高,为重要出口水产品之一。
瑞典腌鲱鱼是一种散发着恶臭、味道偏酸的罐装食品。
每年4~6月鲱鱼产卵的时候,渔民们打捞起数百吨鲱鱼,为腌制鲱鱼准备好原料。
腌制鲱鱼的独特之处在于自然发酵。
为了保证鲱鱼不会在发酵过程中腐烂变质,制作者们总是把刚打捞上来的鲱鱼放在浓盐水中用文火煮过,再装入罐头中任其自然发酵。
据说,这套腌制鲱鱼的工艺已经流传了近300年,当初渔民们也是为了省钱才想出自然发酵腌制鲱鱼的方法,因为这样耗费的盐会少一些。
在瑞典,每年8月的第3个星期四,人们会专门为品尝鲱鱼举行派对,据说这时候是腌鲱鱼味道最好的时候。
在温暖的夏夜里,人们在花园里摆好桌椅,然后把一道道鲱鱼端上桌,大饱口福,饮酒歌唱。
人们往往就着土豆、洋葱、酸奶油或是淡而无味的饼子吃鲱鱼,细细咀嚼或大块吞咽。
鲱鱼经常与极酸的配料如酸模、大黄和醋栗等一起烹制,这些物质可使鱼肉容易消化,还能软化鱼骨。
在一些菜谱中,鲱鱼可代替青鱼和鲭鱼。
鲱鱼如果不切片,可整条烹制。
如果烹制时间很短的话,小刺仍然会粘在脊骨上,食用时要小心。
常见的鲱鱼吃法有菠萝烤鲱鱼串、椒盐鲱鱼豆腐球和平底锅盐烤鲱鱼。
当然,口感浓烈的美酒也是人们开鲱鱼派对必不可少的“润喉剂”。
不过,欢快的鲱鱼派对并不能驱散腌鲱鱼的刺鼻之味。
一个参加过这种晚会的外国人表示,晚会上弥漫着的鲱鱼之臭,仿佛迎面袭来一堆臭肉上散发出的热气。
这个外国人还说,他的一个朋友对腌鲱鱼一无所知,出席晚会时也不知道掩住鼻子,结果被熏得无比难受。
四、TEX MEX作料是世界各国美食重要的组成部分,西班牙作料很多,其中有一样作料,对于中国人而言极其陌生和难以享用。
作料的西班牙语名字叫“TEX MEX”,中文发音应为:忒科斯美科斯。
这种作料最大的特点就是“臭”,但是其臭味既不同于奶酪的臭,也不同于中国皮蛋的臭,它的臭味特征就是“狐臭”(腋臭)。
(1)味道刺鼻西班牙的餐厅里、普通人家里时常弥漫这种狐臭的作料味。
据一位西班牙厨师介绍说,这种作料主要用于各种肉类和生菜上,西班牙料理中炸猪排、牛排在炸熟后均在肉的表面涂上一层厚厚的狐臭味作料。
有时在色拉菜里也搅拌着这种作料。
(2)配方厨师说,这个作料的配方里有二十多种天然植物,发出“臭味”的是一种叫Comino的小种子,这种小种子在西班牙和中南美洲国家都盛产,尤其是墨西哥。
欧洲白人都有狐臭,对此味习以为常。
中国人大部分人不喜欢这个味道。
记者曾经为许多来自中国的食客推荐品尝该作料制作出的料理,但结果让他们反胃,甚至呕吐。
其实中国人并不怕臭,中国的“臭乳腐”、“臭豆腐”、“臭冬瓜”也堪称奇臭无比。
但是中国式的“臭”也让欧洲人皱眉。
那位西班牙厨师对记者说,他也在研究中国食品中的“臭”,并且得出许多心得和体会:“凡是臭的东西都极有营养,这一点为中西双方食物的共同点,只是中西双方食物的臭法不一样。
”厨师说,他准备举办一个“全臭”料理展示会,把中国的“臭味食品”和西班牙的“臭味食品”同时介绍给两国食客,目的是通过“臭味”增进了解,尤其是了解两国的饮食习惯和美食。
(3)功效厨师最后说,那个狐臭味作料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壮阳,因此受到西班牙中年男性的青睐。
盛产这种种子的国家的民众对于这个味道不仅习以为常,还“爱不释口”。
参考文献:[1]、鳐鱼软骨制备硫酸软骨素的研究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通过乳酸菌用剑鱼、鳐鱼和鲨鱼的内脏废弃物制作液化饲料渔业现代化 2011年03期[3]、南美鲱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评价动物学杂志[4]、中国城市墨西哥食品消费行为及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Alexander Klaus Georgi 西南财经大学[5]、The AME2012 atomic mass evaluation(Ⅰ).Evaluation of input data,adjustment procedures F.G.Kondev; M.MacCormick; X.Xu;B.Pfeiffer Chinese Physics C 2012-12-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