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思考。

2. 讲解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火灾原因,引导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评价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

5. 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或火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火灾预防和应对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火灾预防宣传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火灾预防工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燃烧与灭火》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火焰、可燃物、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火灾预防宣传资料。

4.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动画或图片。

九、教学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2. 使用灭火器时,确保学生正确操作,避免误伤。

教案《燃烧和灭火》.doc

教案《燃烧和灭火》.doc

教案《燃烧和灭火》.doc一、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评价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手绢被火点着以后会怎样?【学生回答】可能会被烧坏、被烧黑了。

【教师提问】老师要给大家变个小魔术能使手帕烧不坏,大家信不信?【教师演示介绍】我将酒精和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其中,用镊子夹出来轻轻拧干,现在将其在酒精灯上点燃,好,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轻轻抖动手绢),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呢?【学生回答】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

【教师提问】手绢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燃烧与灭火这节课,学过之后就能解释这一魔术啦。

环节二:新课讲授1.灭火的原理【教师提问】首先请大家来完成一组实验,利用桌上的器材剪刀、罩并采用不同的方法熄灭燃着的蜡烛。

【学生活动】吹灭、罩上、剪刀剪掉烛芯。

【教师提问】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学生回答】“吹”其实是降低了温度,“罩烧杯”其实就是隔绝了氧气,“剪刀”是移走了可燃物。

【教师提问】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到了哪些灭火的方法呢?请看书P122至123思考以下问题:①野炊过后你是怎么灭火的?②熄灭酒精灯时应该怎么办?③森林失火,一般怎么灭火?④扑灭房屋着火,消防员一般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学生回答】①往木材上覆盖沙子或者浇水;②盖灭;③伐木,设置隔离带;④水。

【教师提问】请根据不同的原理将这些方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学生回答】①“盖”、“沙子”、“罩”:隔绝氧气;②“吹”、“湿布”:降低温度;③“伐木”:移走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燃烧和灭火是第七单元的首节,它在这一单元有起头的作用,将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里程碑,本节课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

燃烧这一概念在生活中先生曾经有所感悟,我们在学习氧气性质时,观察了木炭、硫、红磷的燃烧。

可以说这节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以让先生对燃烧的概念明朗化,同时也能够培养先生必要的灭火措施和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预防火灾安全的心思预备。

让尽量减少火灾发生落到实处,同时也是一堂很好的德育教材。

(二)先生分析九年级先生曾经有了必然的自学能力,经过以往的实验先生也多多少少对燃烧和灭火有了必然的认识。

同时,他们也有了必然的合作实验能力,经过他们本人的动手操作加上老师的知识拓展,使他们真正懂得利用火、防火、和逃生方法。

(三)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先生情况和学校的实践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并将部分先生的实验器材带到多媒体教室进行必要的实验探求,从而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③经过活动和探求,培养先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在先生体验科学探求过程中,培养先生思想能力,分析成绩、解决成绩的能力,进步先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和方法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②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景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学习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建立安全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一)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二)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求和逃生技巧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二)教学环节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对物资的燃烧都曾经很熟习了,当你遇到这类情况,你会怎样办?播放影片《紫日》剧中三位主角在茫茫大草原上忽遇大火逃生的情形。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教案《燃烧与灭火》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了解燃烧所需的条件。

2.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火源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灭火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基本原理2.燃烧所需的条件3.灭火的方法4.实验操作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火焰等,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原因和条件,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燃烧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

3.讲解燃烧所需的条件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

4.讲解灭火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灭火的方法,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燃料等。

5.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燃烧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等。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使用火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防火。

四、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方法。

2.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分析其燃烧的原因和条件。

3.设计一个灭火实验,验证灭火方法的可行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燃烧与灭火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燃烧现象和灭火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实验操作也涉及到安全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一、实验操作的重要性1.直观了解燃烧现象: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到燃烧的过程,如蜡烛的火焰、木柴的燃烧等,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燃烧现象。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第一篇:燃烧与灭火教案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简单原理。

(2)认识常见的消防标志,并知道标志的使用范围(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观察、实验探究、控制变量等方法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控制变量对比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整合教学仪器:教师用具:(1)多媒体(2)实验仪器:500 mL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两个,大试管3支,薄铜片酒精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简单装置一套,镊子, 火柴, 餐巾纸, 药匙,(3)实验药品:热水,白磷,红磷,酒精(70%),学生用具:酒精灯,250ml烧杯两个,沙子,坩埚钳,玻璃片,剪刀,水槽;火柴,煤块,木条,蜡烛两根,教学创新点:1.以魔术引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2.燃烧条件探究中设计的实验“铁棒上的纸条加热不能燃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3.学生探究灭火原理过程,以图片投影方式展现,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看到别人的做法,多角度思考,取长补短4.板书设计,“火”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化学反应。

在化学大事记中,燃烧?【学生举例】天然气燃烧,蜡烛燃烧,煤燃烧。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师提问:结合这些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大家给我说说,燃烧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燃烧?【投影】燃烧:一般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师提问:有发光、放热现象一定是燃烧吗?举例说明【创设情境】在生活中我们还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野炊时,要点燃篝火必须先要用纸片进行引燃;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树枝压得太紧,火容易熄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下面,泥土却“安然无恙”,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提出问题:物质的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说说你的猜想。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2)灭火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酒精灯、蜡烛、火柴、小木条、小煤块、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酒精、水、湿布、沙子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火灾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灭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与灭火。

(二)讲授新课1、燃烧的定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蜡烛燃烧、木材燃烧等,引导学生总结出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进行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提出燃烧可能需要的条件,如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等。

(3)实验探究:实验一:分别在空气中点燃小木条和小煤块,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一支蜡烛点燃,然后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实验三:将分别蘸有酒精和水的小棉花团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灭火,应该如何破坏燃烧的条件?(2)结合生活实例,如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等,总结出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课堂练习通过一些与燃烧和灭火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燃烧与灭火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燃烧与灭火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探求燃烧的条件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

2、学习运用自动探求的方法,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灭火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成绩,使先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2、加强日益生活中的防范灾祸的认识,并留意采取安全的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运用。

2、培养先生提出成绩、分析成绩、解决成绩的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探求教学、小组讨论
【教学器材】
实验仪器:镊子、烧杯、试管、气球、橡胶塞、打火机、坩埚钳、剪刀实验药品:红磷、白磷、碳酸钠、稀盐酸、水、蜡烛、酒精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火灾案例,引起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2. 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3. 灭火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灭火的三个原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材的使用演练,提高学生的灭火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正确判断火灾原因和选择灭火方法。

3. 学生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科学》或《化学》。

2.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水、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灭火实例等。

4. 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5. 灭火器材:灭火器、灭火毯等。

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理解。

3.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以真实火灾案例为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运用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2. 灭火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灭火的三个原理。

3. 灭火器材的使用: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材的使用演练,提高学生的灭火技能。

4. 火灾逃生:讲解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了解火灾历史和灭火技术的发展。

3. 开展火灾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焰火、篝火、燃气火等等
引导总结燃烧的定
【教师】大家列举了很多燃烧现象,那么什么是燃烧 义。
呢?或者燃烧有哪些共同现象?
【预设】学生互相补充完善,发光发热、剧烈、与氧
气反应等。然后总结出燃烧定义。
【燃烧条件的探究】
【展示探究方案】
1.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木条和一小块石,同时在
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实验现象。
2.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大烧杯罩
完善探究方
住,另一支蜡烛放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实 案,提高探究能力。
2
验结束将蜡烛吹灭。
3. 将一小块煤和一木块用火柴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分组实验】
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培养动手能力,感
【师生共同总结】
受知识形成过程。
燃烧的条件:
缺三 一个 不条 可件
水浇灭、玻璃片盖灭、剪掉烛芯等等
通过方法引导学生
【师生总结】这些灭火方法都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总结原理,进一步
1. 隔绝氧气。
感受只要去掉燃烧
2. 移走可燃物。
条件中的一个,就
3. 降低温度。
能达到灭火的目
【魔术大揭秘】
的。
【预设】
手帕沾有大约 75%的酒精,酒精遇火燃烧,放出热量, 前后衔接,让学生
2.下列各种燃烧,如何选择灭火的方法?
燃烧事例
灭火方式
你的理由
电源起火
油锅着火
熄灭酒精灯
森林大火
建筑物失火
油井着火
6
有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则徐电话:83651764)。
观看火场逃生的视频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
培养学生反思习
七嘴八舌话收获!
惯。
5
课中检测:
1.游戏问答: 用燃烧及灭火知识解释下列关于火的成语,是促进燃烧还是灭火?能不能
达到目的?为什么?
钻木取火 火上浇油 煽风点火 抱薪救火 杯水车薪
使酒精和水大量挥发,带走部分热量。左右摇晃手帕 提 高 分 析 问 题 能
4
时可散去大量热。这样火焰的温度被降低,不能达到 力。
手帕的着火点。
【教师】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逃生? 前后衔接,提高学
【小结】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明以下几点:
生安全意识和生存
详细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人员情况,最好还 能力。
的食物。但是,有时候火也能带来灾难,吞噬生命,
所以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灭火的知识。
借助分组实验,寻
【设计实验方案并分组实验】
找灭火的方法,比
怎样将一根燃着的蜡烛熄灭?比一比谁的办法多? 直接灌输印象更深
仪器药品:水、湿抹布、剪刀、小石头、坩埚钳、烧 刻,效果更好。
杯、玻璃片等等。
【课堂展示】
各小组选代表说出自己使用的灭火方法。比如:吹灭、
(1)可燃物 (2)氧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然后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播放视频(见录像)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不能
为什么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呢?
燃烧的原因。感受
【预设】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原因。
燃烧三个条件必须
【促进燃烧的方法】
同时具备。
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然后来个魔术大揭秘。
【教师】板书课题--燃烧与灭火。并展示学习目标。
【温故知新】复习提问:木炭、红磷、镁条、铁丝在 感受化学就在身
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边,为总结燃烧定
【教师】生活中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燃烧。你能举 义做好铺垫。
出一些生活中燃烧的例子吗?
【预设】学生会举出很多燃烧的实例,比如:蜡烛燃
课型:新授 课题:第 7 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第一节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活动与探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知道火灾中的一些安全常识。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 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难 点: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燃烧的条件。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烧杯、玻璃片、坩埚钳、镊子、湿抹布、木块、
【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促进燃烧的?
【图片展示】
图一:蜂窝煤 架起的篝ຫໍສະໝຸດ 。图二:鼓风机 煽风点火。
这样做,为什么燃烧更剧烈呢?
3
【预设】学生总结出促进燃烧的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交
1.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流,归纳总结促进
2. 增大氧气浓度或氧气的量。
燃烧的方法。
【灭火方法及原理】
【过渡】火能带给我们温暖,也能带给我们丰盛可口
煤块、蜡烛、酒精灯、清水等
板书设计:
课题: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三、灭火的原理。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1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调动起
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的思维,激发
【过渡】手帕表面有熊熊火焰,为什么手帕却完好无 兴趣。
损呢?大家现在可能还不能回答,下面我们就从本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