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诗评
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歌赏析

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歌赏析余秀华《穿过大半个海外去睡你》诗歌赏析《穿过大半个海外去睡你》是余秀华的成名作,也是饱受疑虑的一首诗歌。
古体诗读了成千上万,能撩到我泪奔的诗不多(虽然我心太软,泪点极低),其中就有这一首。
余秀华,算你狠。
至于是哪里囗到了我,后面点评的时候会告诉大家。
括号内文字为我的点评。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论是呆你还是被呆,我们都是平等的,另类反复强调人际关系的平等)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花朵是美的,是应结果的,这是对睡的肯定,也是对平等社会中“平等”的疑惑)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误认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虚拟两字否定了花、否定了睡,肯定了上一句的疑惑,甚至诬蔑指摘生命能不能重新焕发光彩)以上是诗作的第一节,在第一句,诗人就高调地以睡与被睡为题,提出了男女平权这样的主题,第二句立即以浓烈的情色氛围进一步要亮情欲瞎你的双眼。
很黄很暴力地对中虚伪平等进行叙述。
到了第三句,讲述伪善平等的结果,流露出一种失落、无奈、幻灭的情绪。
降低调门,既为向下一节伸延过度,同时也为后面的高潮部分让出萎缩空间。
诗人把这一技巧玩得蛮波波。
我隔壁的二傻甚至知道,古诗词其实是唱词,和曲目是互相真藓科青藓,相得益彰的,现在诗歌虽然不再入曲,但写诗、赏诗的习惯已经养成了,音韵的起伏跌宕已经深深地根植在诗歌的基因中了。
一般而言,诗与歌的开头部分是不宜过高的。
就像本山大叔唱歌跳舞,第一句就威猛吼一嗓子,把疯人院的老头唱倒了一排,被莹莹大婶总结为: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
写诗也一样,起句太高,后面如果接不住,诗就废了,至少不能算上品。
毁在这道坎上而不自知的现代诗人成千上万。
且看余秀华接下来是怎么嗨的。
大半个(不是整个哦)中国,什么都在(这个百分比比大半个要大的多,意在强调下列事例的普遍性)发生:火山在喷(自然环境的恶化),河流在枯(不仅仅是环境的自然恶化)一些不被关心(懒得关心或者不应该关心,已失去利用价值)的政治犯(精神上的富有者)和流民(精神、物质的双料冠军低保人群)一路在枪口(暴力成为常态)的麋鹿(粗壮阳刚)和丹顶鹤(纤弱阴柔)以上是诗的第二节,写路上的所见所闻。
余秀华的著名诗歌

余秀华的著名诗歌1. 余秀华的诗歌就像一把锐利的剑,直直地刺进生活的真相。
你知道吗?这首诗刚出来的时候,那可真是惊到了好多人。
有人说这诗太露骨,可我觉得这就是余秀华的勇敢之处啊。
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把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用最直白的文字表达出来。
这诗里写着“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多震撼啊。
这难道不是对人性最本真的一种探索吗?2. 余秀华的诗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内心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情感。
拿来说吧。
读她的这首诗,就好像她在跟我面对面聊天一样。
她写“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哎呀,我当时读到这的时候,就想,这说的不就是我们自己吗?在生活里磕磕碰碰,可还是得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行。
她的诗就有这种魔力,能让你觉得她把你的心声都写出来了。
3. 余秀华的诗歌就像一阵自由的风,吹到哪儿就把独特的气息带到哪儿。
这首诗可太经典了。
我有个朋友,之前从来不爱读诗,可看了余秀华的这首诗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他说“原来诗还可以这么写”。
诗里说“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这种把生活琐事和对生命的感悟融合得这么巧妙的写法,真的很绝。
这难道不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智慧吗?4. 余秀华的诗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淋得人浑身湿透却又畅快淋漓。
像这首诗,那情感就像洪水一样汹涌。
我记得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心里就像被什么击中了一样。
她写“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在这样平淡的生活描述之后,突然来了句“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哎呀,这感情,就这么悄无声息地钻进你的心里,你能不被打动吗?5. 余秀华的诗歌是一团燃烧的火焰,炽热又充满力量。
就体现得很明显。
余秀华的诗歌《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赏析

《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当我注意到我身体的时候,它已经老了,无力回天了。
许多部位交换着疼:胃,胳膊,腿,手指,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
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轻视了清晨。
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被遗弃,被孤独,被长久的荒凉收留。
这些,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爱得不够。
《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诗名显得沉重、刺目,它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最深刻的体会,甚至是诗人在未成名前真实生活的写照,一个因残疾而被漠视、鄙视,甚至背地里被嘲笑的人生。
诗人背负“疼痛”“取悦”这个人世,即描述了诗人生活之沉重、无奈,又藏着诗人的愤怒,痛斥人世的无情。
作为底层人,作为在生活里痛苦挣扎过的人,诗人余秀华对“人世”的看法是深刻又悲观的。
未成名前,人世可曾伸出援助之手,递给过诗人温暖和阳光?余秀华诗歌里没有提及,提及的只有丈夫的欺凌,以及更多不便提及,但隐藏在“一棵提心吊胆的稗子”背后的人世的冷漠。
“当我注意到我身体的时候,它已经老了,无力回天了。
许多部位交换着疼:胃,胳膊,腿,手指”,这是诗人对自己身体方面的叙述,病弱疼痛,作为身体残疾的诗人,可以说,身体带给诗人一生的痛苦,折磨、摧毁着诗人。
因此,这段文字因为真实而非常具有重量,非常扎人。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
/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轻视了清晨。
”承接上文,因为身体疼痛,所以诗人抱怨,向命运质问“是不是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而受到惩罚,遭遇身体上的折磨。
当然,诗人并没有作恶多端,用“怀疑”两字否定,唯有的一点怨言也只是“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
“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轻视了清晨。
”妙就妙在“怀疑”二字上,表示否定,表明诗人并没有“钟情于黑夜,轻视了清晨”,而是相反,诗人热爱清晨,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爱。
“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被遗弃,被孤独,被长久的荒凉收留。
”“还好”,这是诗人的自嘲!“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疼痛可以省略呢?诗人列举了“被遗弃”“被孤独”,“被长久的荒凉”,这是诗人不动声色地叙述内心的疼痛,用笔少,但举重若轻,看似少实则多,尤其是一个个“被”字,说明不是诗人自我封闭、自暴自弃,而是被孤独,被遗弃。
对余秀华诗歌的评析

对余秀华诗歌的评析对余秀华诗歌的评析评析是指分析、评论。
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的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余秀华诗歌的评析,希望大家喜欢。
对余秀华诗歌的评析篇1余诗人出名的那些天我左手缝爱心、右手绣善愿从早晨到黄昏都一直在念心经好心情从未被坏天气控制诗歌与诗人与我无关---开始认识她的时候心酸着一个灵魂的血泪脑瘫、智慧、才华、逆向是谁把她举上天空,让一群男人和女人扒开人性的瑕疵让文坛骚客们激动不已---2月4日那天恰逢立春窗外飘飞着白雪,我看见余诗人摇摇晃晃地走向人间雪花就铺在她的脚下。
而我依然坐在无法修补的破轮椅上,思考如何翻新明年的岁月---20××年2月9号我的诗歌标题表明了我对余诗人某一部分诗歌的不认可,我的诗歌内容对她是及尊重的,我尊重她的才华尊重她热爱诗歌的精神!我会把余放在一旁,不和她比较。
过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文,用自己的功,如果我一直没做到余那样的成功,那么还是我的才华有限、功夫练得还不够深厚;也或许没有遇到赏识我的伯乐,也或许是一块金子掉进了深海里......但我,永远都不会羡慕与嫉妒余!呵呵!对余秀华诗歌的评析篇2余秀华的.《再致》是发在微博上的一首诗,这是一首“伤别离”的诗,来去匆匆,以至于“来不及爱,就得告别”!当然,诗人也不仅仅停留在离愁别绪中,而是由告别想到人生离合悲欢,感叹“人生太薄了”。
从诗名“再致”来看,这应该是送给告别的那位友人的,或者说情人。
之前已经致过了,这次是再次致给情人,可见诗人对这位情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再致》是余秀华在8月29发表在微博上的,而在8月16日,余同样在微博有过的“致”的文字,如下:致董郎。
(他发信息说到家楼下了,我赤脚跑下去迎接他,说了一句:你老了,跑回楼上,泪如雨下。
)此文写得生动、动情,这显示是两位老朋友之间的久违的相聚,一句“你老了”更令读者也潸然泪下。
茧 余秀华 赏析

茧余秀华赏析余秀华的文学作品《茧》是一部有关精神觉醒的叙事诗,充分地表达了女性主义的观念,从而引发了许多人对女权主义文学的关注和话题。
这首诗以一位女孩拆开了自己封印住的茧,进而发现她真正的性别身份,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具体而言,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象征。
第一个象征是茧,它的存在表明女性被传统的社会规范所禁锢,以至于她们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
因此,作者将此拆解茧的过程视为女性解放的开始,表现了女权主义者对社会所做出的反抗。
第二个象征是放火,作者并没有陈述为什么要放火,但是作者用茧在火中被烧毁来影射激进的女权主义,可以看出来,女权主义者在抗争中会用任何手段来拆除禁锢。
余秀华在《茧》中还使用了许多语言手法,让这首叙事诗更具有感染力。
例如,作者使用了夸张,让诗歌更加引人入胜,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其隐喻。
另外,作者还使用了比喻,来象征女性解放的整个过程。
此外,用词和语法也构成了某种节奏,让读者有更强烈的感受。
总而言之,余秀华在《茧》中发挥了极大的想象力,通过象征和语言手法的使用,将孩子的叙事变为一个思想的故事,从而引发了许多人对女权主义文学的关注和话题。
作为一部有关精神觉醒的文学作品,《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女性的苦难,可以催化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对女性主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余秀华的《茧》是一部有关精神觉醒的文学作品,充分地表达了女性主义观念,引发了许多人对女权主义文学的关注。
该诗用象征和语言手法,展示了女性激进地抗争,表明女性有权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利。
《茧》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用肤浅的语言抒发情感,而是让读者深入思考,帮助人们理解女性的性别角色以及应当拥有的权利。
这首诗所反映出来的理念,不仅受到了当代人们的关注,也激发了无数人坚定地追求女权主义的信念。
5-2-1-余秀华的诗《我爱你》解析

余秀华的诗《我爱你》解析
1. 这首诗到底有啥魔力?就拿“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来说,这多像我们平凡又真实的生活呀,余秀华咋就能写得这么让人感同身受呢?
2. 余秀华的里那个“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这是多么特别的表达啊!就好像你想给喜欢的人一个惊喜,却偏不选最常规的方式,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3. 诗中说“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哎呀,这不是让人一下就联想到田野和自然嘛,这比喻也太妙了吧!
4.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这简单的一句,却蕴含着深深的含义呢,难道不是吗?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细微却重要的差别一样。
5.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哇,把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形容得如此贴切,余秀华真厉害呀!这就好像我们面对喜欢的人时那种紧张的感觉。
6. 整首诗读下来,你难道不会被那种质朴又浓烈的情感打动吗?比如“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这得多勇敢啊!
7. 余秀华用这么简单的文字,却能构建出如此丰富的情感世界,像“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这是多牛的想象力呀!
8. 再看看“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这写得也太生动了吧,
像我们偶尔也会被一些美好的东西吸引而偏离轨道一样。
9.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这不是我们很多人都会犯的错吗?余秀华咋这么懂我们呢!
10. 真的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它就像一杯陈酿,越品越有味道,你不觉得吗?
我觉得余秀华的用最平凡的语言写出了最深刻的情感,让人在简单中感受到无尽的力量和美好。
余秀华诗歌赏析

余秀华诗歌赏析
余秀华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了众多读者。
以下是几首余秀华的诗歌的赏析:
1. 《独白》
这首诗以一种宣泄内心情感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矛盾。
诗中诗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独特的感受,带给读者深远的思考。
2. 《昼雨》
这首诗以描述昼雨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美好的追求。
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3. 《送冬》
这首诗以送别冬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自然界的歌颂。
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
4. 《故乡》
这首诗以描绘故乡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乡土情怀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
诗人用深沉的内心感受和细腻的描写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故乡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余秀华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取胜,充满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她的诗歌表达了对人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带给读者深远的启迪和感悟。
解读余秀华的诗 春色

解读余秀华的诗春色
满园关不住
余秀华的诗《春色满园关不住》描写的是春天送来的美好景象。
诗人用抒情笔触勾画出春天万象更新的美妙景象:一遍遍鸟语流香,阵阵桃花蔓蔓绿,一色柳絮飘飞扬,几处桃花红于霞,浅绿衫衣压蝶心等等,诗中充满浪漫ish情怀,表达出诗人对春天无限的思念和热情。
诙谐诗句也使人仿佛置身其中,被春天的美丽所征服。
总之,从诗歌的内容上来说,《春色满园关不住》表达的是诗人对春天的热情和情怀,描述的是春天的美妙景色。
这首诗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动人之处,浪漫情怀,令人沉醉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是人间的药》——刘年的第二本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的后记1诗无定势,水无常形。
2把“诗人”这顶帽子,从垃圾堆里翻出来戴上。
可以骂我,笑我,嫌我,唾我,弃我,但不要同情我。
我在怜悯世界。
3深秋的后半夜,你会看到词语和星星一样,熠熠发光。
4喜欢苏东坡。
诗人见面就当讲真话,五分钟之后,当可以谈心;诗人当有趣,好玩,当喜欢音乐和山水;诗人当像热爱诗歌一样热爱女人,当像热爱女人一样热爱生活;诗人把手里的笔换成刀,就是侠客,诗人当关心弱者和星空;诗人在写不出诗的时候,应当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再转手扶拖拉机,去乡下找一个煮得一手好鱼的朋友。
一生不读顾城诗。
5希望,我的诗歌,当了外公的大学中文系的教授都喜欢看。
初中二年级接到第一封情书的女生,都看得懂。
6写到最关键的时候,诗和禅一样,不可教,不可学,只可悟。
文字分行,并不是难事,如何让分行的文字,变成真正的诗歌,就如同把石头点成金一样,这是诗歌最神奇最神秘的地方。
诗意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妖精,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躲在哪里,以何种面目出现,没有人可以完全控制她。
诗,通灵通神,诗,无法无天。
无法用公式推导,无法用定理来证明,无法用金钱来买通,也无法用手枪来威胁。
7诗在城外六七里,过了柳庄再往西。
8诗歌,是一个情人,你需要的时候,总在那里。
你可以对他说内心最深处的话。
不管天再冷,夜多长,也不管你有没有户口和房产证。
9喜欢落日、荒原和雪。
背着背包在雪原上行走,就像一颗背负着多重含义的汉字,在苍茫的白纸上奔突。
10诗写到最后,拼的是胸襟、心质和风骨。
狭隘、卑鄙、贪婪、奸邪的小人,可以写一流的小说、散文、材料、电视剧连续剧剧本,可以写一流的书法,可以画一流的画,但拿一流的诗歌毫无办法。
唐人以诗取仕是有道理的,大唐的繁荣也是有道理的。
11我诗歌里的痛,有十分之七,来源于这片大地。
12我写诗,除了迷恋语言之外,还想成名,想让那些伴随我多年的误解变成理解。
生活没规律,暴饮暴食,熬夜失眠,没有医疗保险又总喜欢冒险,对长寿没有追求,所以,我估计活不长,希望,诗歌能延长我的生命。
希望,百年之后的某个雪夜,有个人看着我的诗歌,像看着我一样,潸然泪下。
13我有个儿子,经常教他读诗。
我不赞成他当诗人。
一生和灵魂近距离接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14新诗,本质就是自由。
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由。
所以,诗歌,是纸上的生命,而每个生命,都是大地上的诗歌。
15“女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
”初中时,我在夕阳里看那本厚书时,奶奶这样告诫我。
女不看《三国》可以理解,女人一沾上权谋,世界便会失去十分之七的美,有武后、吕后、慈禧太后为鉴。
男儿为什么不能看《红楼梦》呢?奶奶没说原因。
我也没问,我一直认为她是一个只知针线和佛经的传统守旧的女性。
回过头去,才发现她说的话很有道理的。
《红楼梦》影响了我足足一生。
按理说,凭我的智商,此生发点小财,当个小官,问题不会很大。
但到目前为止,我财不足买车,权不足使人,出去不仅要看天色,还要看脸色。
因为这部书,我迷上了汉字,因为这部书,我开始写诗歌,因为写诗,我内心里,有了痛处,有了软处,有了底线,因此,一些手段便不敢用,也不想用,而在这个年代,没有手段没有足够的狠度,脸皮没有足够的厚度,内心没有足够的黑度,是无法腾达的。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局长。
从此,坊间多了一个诗人。
16诗歌,是人间的药。
人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症,所以人类发明了诗歌。
17动物永远追求温饱和繁衍,人类才会追求诗意。
当下,中国人大都在动物地活着。
这是个唯经济、唯物、唯钱、唯快、唯新的时代,这是一个缺失信仰的病态时代,如雷平阳所说,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成了一个人人都难辞其咎的作案现场。
这个时代对环境的破坏,对文化的破坏,对人心的破坏,是几代人都恢复不了的。
惨重的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发展,物质的满足,但没有换到幸福。
我认为,这个时代最缺少是真诚的诗意,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找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能力。
诗歌是艺术之王,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诗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当画画出了诗意,就是好画,小说,写出了诗意,就是好小说,散文,写出了诗意,就是好散文。
同样,你挣多少钱、出多少名,未必就是成功人士,但你的人生活出了诗意,就是一个成功者。
生命要活出诗意,言行就得臣服于内心,而内心又得臣服于真善美。
我们总是把真善美简单化了。
真,除了真诚,真实之外,不能忽视真相,追求真相的是艺术和科学殊途同归的地方,科学以严谨的方式追求真相,艺术以浪漫的方式追求真相,而真相是真理的大门,只有接近了真相,才能接近真理;善,是有原则的,不是人人都说好的老好人,对好人好,对恶人恶,才叫善,当下这个时代的大善,应该是追求公平和正义,追求权利和自由;美也很复杂,不单纯是指优美和唯美,让人内心颤动的地方,都可能有各种美的存在。
诗歌,是人间的药,当大家都追求真善美的诗意生活的时候,拜金主义引起的时代病将不治而愈。
18我不是天才,所以,经常反复地修改我的诗歌。
回过头去才发现,诗歌,也在大幅度地修改着我的命运和性情。
19优秀的诗人,当是一个好老师,好巫师,好医师,当为天地立心,为万物喊魂,为众生治病。
在这年头,优秀的诗人还应该是一个好战士。
他们所得甚少,所舍甚多。
他们必须与世俗战斗,与金钱和权力战斗,与虚荣和堕落战斗,甚至要与亲人和朋友战斗。
同时,优秀的诗人,也应该是一个好孩子,有敬畏心,有好奇心,有眼泪。
20祈祷是有力量的,诗歌也是。
回过头去看,你会发现,那些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诗人,那些经常在现实中被人嘲笑和鄙视的诗人,在历史长河中,在人类文明史中,其实是最有权势的一类人。
俄罗斯最有力量的人,不是普金,而是普希金。
21谁也无法像机械零件一样,给诗歌一个国家标准,用来分出优劣,排出等级。
是不是从你的内心里来,能不能到我的内心里去,是我判断诗歌好与不好的尺子。
这同样也不是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尺子,经常出现误差。
诗歌其实与科学没多大关系,诗歌是唯心的,唯心是从,唯真心和良心是从。
22梵高和八大山人两位画家,是我诗歌上的恩师。
前者,让我学会了对艺术不管不顾地爱;后者,让我领悟了化繁为简的艺术理念。
23诸神,在细节中。
24诗歌圈的争吵和骂架,是众所周知的。
无论多老的资格,多有名的大腕,都会有可能受到置疑批评,一些官办刊物,更是众矢之的。
言论自由,于一个社会来说,就像医院一样重要。
应该感谢这些批评家,造就了诗坛批评的繁荣,而批评的繁荣,直接让中国诗歌有了强大的自我反省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不管误入怎样的岐途,最终都能走上正轨。
写诗的,成名晚才好。
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才能从容地面对那些失去理智的捧和踩。
25从小就很听老师的话,想做个好人,多为他人着想,多作牺牲。
于是,我半生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和口舌上。
35岁,当决心为自己的内心而活的时候,我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这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世界。
当我为别人活的时候,虚荣,物质,自私,狭隘,贪婪,短视。
当我为自己的内心里活的时候,当我独立思考的时候,反而,世界和心胸同时开阔了,这时候,我更加牵挂众生。
余下的生命里,我将去追求人与诗的合一。
26虚张声势的语言,只是一根绳子,掉在了水井边。
可以吓人一身冷汗。
好的语言,是一条真蛇,你捉不住,你不知道它要往哪个方向钻,你捉住的时候,又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反咬你一口。
运气不好的话,你还会中毒。
27写诗,要剖开伤口,让读者看到你的痛处和软处,看到你的心肝、苦胆和骨头。
所以,写诗的时候,会出血。
如果不及时补血,你就会越写越苍白,甚至会失血过多,难以为继。
补血的途径有三条:深入生活、看书、行走。
28平时,有很多身份。
读者,晚辈,小生,卑职,在下,临时工,北漂者,三流的作者,不称职的父亲。
写诗的时候,我是一个土匪,来自湘西永顺的羊峰山。
我不讲规矩,粗暴直接。
我不交税,不开门。
这种天气,经常只穿一件短裤。
写诗的时候,老子天下第一。
29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自然,无论作为名字,还是做为形容词,都与艺术息息相关。
作为名词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大自然,她是所有艺术的母亲,作为形容词的时候,表达自然,是所有艺术的捷径。
因自然而亲切,因亲切而动人,动人的事物才能进入别人的内心。
写诗,做到新奇,其实并不难。
词语进行陌生化组合,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可以信手拈来。
但新奇,只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不能真正进入人的内心。
所以,做到新奇的同时,做到自然,这才是写诗的难处和妙处。
道法自然,可以用十六个字代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全力以赴,听天由命”。
我觉得做诗应该如此,做人做事也应该如此。
30孤独,是诗歌最好的朋友;时间,是诗歌最好的对手。
这个时代,诗歌的反义词是金钱和权力。
诗歌的近义词,享受孤独。
找人写序没有用,研讨会没有用,获一两个奖、红三五年没有用。
写诗是项二三十年的事业,其声誉只能靠文本来支撑,靠口碑来传播。
所以,诗人的写作要有野心,要视时间为主要敌人。
时间是最公正的评论家,同时也是最残酷的编辑。
诗人诗作,如恒河之沙,而回看诗歌的长河,能过时间这一关的诗人和诗作,寥若晨星。
写诗的人都知道,在写的过程中,诗歌已经给了我们无数的慰藉、快乐甚至幸福。
所以,有时候,明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决斗,我也愿赌服输。
31我写诗很慢,像在熬一罐中药。
32工资很低,稿费很低,交的税却很高,被那堵体制的高墙排斥在外。
可我依然庆幸生活在这个国度。
因为这成熟的、妩媚的、性感的、体贴的、放荡不羁的、让人高潮迭起的汉语。
33在冈仁玻齐,我看到一个用身子丈量大地的朝圣者。
看到了艰辛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她淡定的眼神,那是种只有深信不疑,心存感恩,不担心明天的人才有的眼神。
看诗写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连理发和吃早餐的时间,都要从词语里面挤,而且收入微薄。
外人只看到我的辛苦和忙碌,但有一个朋友看到了我的眼睛,她说我略显浮肿的单眼皮里,有一种让人放心的温润。
诗歌,是我的宗教。
如果不是诗歌,我要么早已堕落,要么,已经自杀。
34我写诗的时候,整个北京城都会安静下来。
余秀华简介余秀华,女,1976年生,现为湖北钟祥市石牌镇农民。
因为出生时倒产,脑缺氧而造成脑瘫,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
由于脑瘫,平常人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她来说难于登天,一举手一投足,都需要调动全身的力气。
在随笔《摇摇晃晃到人间》中,余秀华这样写道:“当我最初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我选择了诗歌。
因为我是脑瘫,一个字写出来也是非常吃力的,它要我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并用最大力气左手压住右腕,才能把一个字扭扭曲曲地写出来。
而在所有的文体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所以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
”与生俱来的疾病并没有对余秀华的智商造成损害,实际上,她甚至还是湖北省象棋队的队员,凭借精深的脑力与强大的对手在楚河汉界两侧奋勇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