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2024年版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课导读
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寓意?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
“汉并天下”瓦当
西汉统一全国
顶每行瓦最前端的挡片, 起到遮挡和装饰的作用。 这两块西汉时期瓦当:一块 刻有“汉并天下”,另一 块刻有“与天久长”,反 映了西汉统一全国以及长 “与天久长”瓦当 治久安的寓意。 长治久安
西汉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汉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民无藏盖。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第四上》 (第4册)11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处于什么样状况)
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汉初,大臣陆贾在汉高祖面前经常谈论《诗》《书》中的治国 道理。汉高祖反感地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乡(向)使秦已并天下 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汉高祖认为言之有理,让陆贾 专门著书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教训。 吸取秦亡教训,施行仁义。
说一说大臣陆贾给汉高祖提出了怎样的治国建议。 汉高祖是否接受了这一建议,为什么? 接受了。因为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破坏了社会生产,社会凋敝。
刘邦君臣都亲历了秦朝的暴政,能够汲取秦亡教训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2.休养生息政策
历史解释:“休养”指休息调养,“生息”指繁殖人口。
休养生息政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元气, 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的建立
2.西汉建立
建立时间:
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建汉立高者祖:刘邦
(前256—前195)
摘自星球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第31页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31页)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31页)

☞公元前196年的一天,刘邦衣锦还乡。 在宴请乡亲父老时,他一边敲击乐器, 一边吟诵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 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就是《大风歌》。诗句体现了刘邦当 上皇帝后的志得意满,以及对严峻现实 的担忧。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面 临怎样的统治局面?又有哪些担忧?带 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史记·高祖体纪》书影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2版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楚汉之争、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 治”,知道西汉从建立、发展的变化及原因。
新课标新教材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CONTENTS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秦亡前后刘邦、项羽的战争性质的变 化,了解楚汉之争及其过程。
——班固《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思考,西汉初期是种怎样的社会状况?造成这样的原因?
状况: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二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汉初形势 此时汉高祖刘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他采取哪种措施?
1 背景: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2.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 用。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3.掌握推动“文景之治”出现的措施,了解“文 景之治”的表现,认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三.“文景之治”
教学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新课标新教材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农民阶级
封建统治 阶级
反抗秦暴政的 秦末农民战争
统治阶级内部 争夺帝位战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共2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共21张PPT)

解析: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公元前2世 纪是从公元前199年至公元前100年,此段时间正是西
汉政权存在的时间,故选择B项。
答案:B
(2)实施原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 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 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主观
上,汉高祖的布衣将相们出身低微,亲身参加过推翻秦王
朝的起义,因此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注重研究如何 避免重蹈覆辙,同样出身低微的刘邦接受大臣陆贾的建议, 实施了行仁义、重教化的宽舒政策。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 影响 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 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易错误区
【误区警示】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
原因是同情劳动人民。
【误区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汉初统治者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是同情劳动人民,而是为 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巩固西汉统治。
3.面对汉初的情况,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示? 使农民安定下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使 社会秩序安定,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考点 西汉的建立
例 (湖南邵阳)史载,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现
了西沙群岛并且在南海航行。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商朝 C.南北朝 B.西汉 D.隋朝
方法技巧 绘制图示记忆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皇帝 汉文帝和汉景帝
统治策略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 措施 轻徭薄赋 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
降到了三十税一
减轻刑罚
措施 提倡节俭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
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18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
188年-公元前141
年),汉文帝刘恒第

五子,西汉第六位 皇帝。刘启在位16

年,葬于阳陵。
帝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 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 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 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秦兵马俑
试比较秦兵马俑与 学习与 汉阳陵陶俑的表情 探究
有何不同?说明了
什么呢?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西汉建立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 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西


汉 汉高祖刘邦
建 (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背景
措施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汉使年景幸帝免八有不十感死已于,上废文也缇,帝往除萦上赐规往连书定落米救坐父的下人,笞终月废刑生一除过残石重疾肉,,,刑受因肉。笞而二把者改十即革斤,
汉 文 帝
酒五主二斗要是针规;对定其笞刑九墨 脖刑具十(子进规脸已上行格上上套,、刻措受,铁墨施刑又圈)有部改赐服二位为帛劳:和一头人役行是发二,刑减剃程匹把少光序,劓笞。、数絮刑。三
息 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辩
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
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Fra bibliotek——班固《汉书》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作用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27张PPT)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27张PPT)全
作用: ①增加劳动力 ②减轻负担 ③鼓励生产 ④缓和社会矛盾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中子,庶出长子,西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A
非常重视农业,以农为本
讲授新课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本课小结
14、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C
15、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
第11课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 都城: 汉高祖
刘邦
公元前202年
长安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从这则材料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穷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讲授新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措施有: 1、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2、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 3、让逃亡的人回家恢复田宅; 4、释放卖身为奴的人为自由人; 5、减轻田租,十五税一。
“休养生息”的结果是 “治世” 局面的出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
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 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 汉第五位皇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
刘恒中子,庶出长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 。
“文景之治”内容: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自学指导
利用8分钟阅读课文54—56面,并找到 以下问题,8分钟后进行提问
1、西汉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首要问 题? 2、造成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 象的原因、表现? 3、汉初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作用是什么? 4、“文景之治”的时期、措施、表现、 (意义)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4版新教材)
C
C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____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C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了解西汉建立初期面临的问题。熟知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
A
D
西汉的都城是______
A.咸阳 B.镐京 C.长安 D.洛邑下列皇帝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①汉景帝 ②汉高祖 ③汉武帝 ④汉文帝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的生活和再生产。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人物:刘邦
定都:长安
休养生息政策
去兵还农
鼓励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
注重农业生产
进一步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汉初社会状况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封建王朝的治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所谓的“治世”和“盛世”,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所谓“治世”和“盛世”,指的就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
一、西汉的建立
西汉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
什么是“文景之治”?
古人将施政得当的时期,称为“治世“。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 生活安定。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一)措施
1、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与民休息。
材料一: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 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如韩信。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
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一)楚汉之争
想一想
从巨鹿之战和楚汉之争的战争性质改变了吗?为什么?
巨鹿之战:秦末农民战争,目的是推翻秦的暴政。 楚汉之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二)西汉建立
1、概况 ①时间: 公元前202年 ②人物: 刘邦(汉高祖) ③建都: 长安
(一)楚汉之争
时间: 前206年—前202年(4年) 交战双方:项羽、刘邦 目的: 为争夺国家统治权 结果:刘邦胜利,项羽兵败。
汉王·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①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
章”,得民心。
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除去秦法
②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P63相关史事)刘邦在谈到为何能 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 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 如韩信。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 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失民心。
伤人及盗抵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
除去秦法
烧秦宫室。
②广纳人才,势力壮大启示:得民心者的②刚天愎下(。bì,固执)自用,众叛
(P63相关史事)【刘成邦功在谈总到结为经何能验,失败亲总离结,教依赖训武。力】,实力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初立的基
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
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
问题的能力。

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
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

【学习重点】
“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
休养生息政策
利用缇萦救父故事导入,解读学习目标,采取圈点批注,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让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模块,从教材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

方法指导二:
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模块,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助力学生解读本课难点。

方法指导三:
采用比较学习法,比较汉高祖与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及发展,准确把握重要内容。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本课内容
“文景之治”谋发展,
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
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
“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
国库钱粮都丰满。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听说过缇萦救父的故事吗?汉文帝初期,朝廷的刑罚还是相当严厉的,除死刑外还有肉刑,不是刺面削鼻就是剜膝砍脚。

有一次,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按法当判肉刑。

汉文帝下诏把他逮捕到长安治罪。

淳于公的小女儿缇萦下决心拼死救出父亲。

她到长安后给汉文帝写了封信,说:“我的父亲是齐国的一个小官吏,齐国的百姓全都称赞他为官廉明。

如今触犯了法律,当被处以刑罚。

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父亲很想悔过自新,但人死了不能复活,被损毁了的肉体就不能再恢复,即使想悔过自新却不可能了。

因此我愿意把自己卖入
官家当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罚,使父亲有个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见到这封信后,觉得缇萦小小年纪竟这样懂事,便赦免了淳于公,并且下令废除肉刑。

文帝景帝注重“以德化民”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西汉的建立
自主阅读课本P54内容,完成第1题。

1.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导致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怎样?
(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
(3)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皇帝出行无同色马等。

知识模块二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阅读课本P55内容,完成第2题。

2.汉高祖面对西汉初立的经济萧条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政策的具体内容(简述)。

(1)休养生息;
(2)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3)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奴婢;③轻徭薄赋。

知识模块三“文景之治”
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第3~4题。

3.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简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什么局面?
(1)休养生息;
(2)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进一步减轻赋税及徭役;④提倡勤俭治国,重视“以德化民”。

(3)文景之治。

4.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1)成由俭、败由奢;
(2)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背景及措施。

2.“勤俭治国”“以德化民”对现今治国的启迪。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D) A.吸取秦亡教训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2.“文景之治”是指(B)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B)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
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请回答:
(1)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怎样? 经济凋敝,国家贫穷。

(2)汉文帝、汉景帝时重视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因而汉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重视农业。

措施:减轻徭役赋税;奖励耕作;提倡节俭。

文景之治。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背景措施作用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