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有关欧洲五国社会主义

北欧五国情况分析
挪威 瑞典 芬兰 丹麦 冰岛
该五国及三自治地区的历史背景紧密连系,社会和政
治制度也相近。政治上虽然不是共同体,但都参与北 欧理事会;
二战后,北欧五国的政策有共同的特色,如所有北欧
国家都有由税收支付的庞大公共福利体系,以及社会 民主主义的立法政体,主要由在两战期间上台的社会 民主主义者主导。
国、法国、意大利都高。国家只握有 5%的工业企业
很多人以为瑞典是社 会主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社
民党长期执政。没错,社民党成立的目标是科学 社会 主义,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和建立无阶级社会。1932 年,社民党正式提出 摒弃了“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的 主张,进入被称之为“历史性妥协”的时期。 所谓妥协 就是为了保持充分就业,不再破坏“生产资料私有制” , 走福利资本主 义的道路。社民党执政数十年,从未动 过私有制的根基,也较少直接干预市场价 格体系。相 应地,因为经济自由度高,其政治自由度也高。所以 北欧不是真正层 面上的社会主义国家。
却也高福利。 在丹麦,个人工资的1/3左右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瑞典1995年,蓝领工人平均月收入15100瑞典克郎、白 领20200克 郎,其中要交所得税31%,大公司的经理则 要交60~70%的累进制个人所得税,最高达到85%
医疗方面
在瑞典,无论城乡,不分人群,一律平等。即使远在格陵
一.贫富差距小
一个瑞典家庭,如果妻子不 工作,4个孩子,只丈夫
工作,假定1978年全年工资为4600美元,加上政府补 贴后,该家庭的实际收入为 美元;另一完全类 似的家庭,假定丈夫 的年工资是23000美元,交税后 实际拿到的也是
14117
14117美元。
二.社会福利 高
影响拉美左翼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

影响拉美左翼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柴尚金(2008.6)20世纪以来,拉美社会主义流派众多。
信奉社会主义的拉美左翼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激进的、温和的,还有托派的,均各有特色。
在拉美五颜六色的左翼光谱中,目前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潮大致有三种: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左翼政党主张的社会民主主义和以查韦斯为代表的具有拉美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现在仍是拉美共产党追求的理想目标拉美历史上有着深厚的社会主义传统。
早在19世纪拉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南美解放运动领袖、委内瑞拉人西蒙•玻利瓦尔和古巴民族独立先驱者何塞•马蒂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其革命理论是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
19世纪70年代拉美就受到马恩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建立了第一国际的支部,1878年墨西哥社会党成立,1892年巴西出现了社会主义工人党,古巴成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党。
在20世纪拉美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政治思潮,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拉美和秘鲁实际相结合的马里亚特吉思想、切•格瓦拉的“游击中心主义”、通过武装斗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古巴社会主义,还有通过议会和民主道路执掌政权后实行的圭亚那“合作社会主义”、智利阿连德的社会主义等,这些都是由拉美人在实践中创立的。
此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督教社会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等在拉美也有很大影响。
拉美虽出现过许多社会主义思潮流派,但无论信奉什么,都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的希望,也是解决拉美问题的答案,肯定“拉美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拉美多数国家成立了共产党,不少国家的社会党正式改建成共产党。
20世纪50年代共产党组织已遍布拉美和加勒比所有国家,总数约30个。
由于受60年代国际共运大论战的影响,拉美一些共产党发生分裂,这些发生分裂、各式各样的共产党有44个。
这一时期,在西半球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政权,一些左翼政党纷纷进行武装革命斗争,有的也建立了左派政府。
西方社会思潮

西方社会思潮一、唯意志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开创性流派。
这是一个夸大人的情感意志的作用,以致使其成为一切存在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哲学。
主要代表是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和悲观主义迎合德国资产阶级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悲观、懊恼情绪,为意志主义哲学奠定了理论基调;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强暴、坚忍、狂妄的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意志主义哲学作为唯心主义的一种形态在许多方面是有它的局限性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意志主义在很多方面还是做出过很大贡献的。
叔本华的反理性,让人们开始更深刻的认识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就是在他这方面的影响下写下心理学的奠基作《梦的解析》的。
之后的存在主义也在一些方面吸取了叔本华的理论。
尼采发现“上帝死了”,便提出强力意志希望给人以新的信仰。
事实上,强力意志也的确激励了很多人。
意志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各有差异,但其基本观点大体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把意志看作世界的本体和万物的根源,世界是意志的创造品。
意志主义者把意志看作脱离物质世界而真实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认为世界就是我的意志;同时把意志看作世界的本质,用意志去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的各种现象的存在和变化。
第二,把意志看作理性的主宰,贬低理性的作用,贬低逻辑和科学的价值。
认为意志是人的实体,是人的真实本质,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宣称意志支配理性,理性屈从意志,理性是意志的工具;只有本能和直觉才把握实在。
第三,叔本华极力宣扬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否定人生的意义,厌恶人类的存在;他认为由于人的欲壑难填,所以人生充满痛苦,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
主张用禁欲主义来解脱人生的苦难。
第四,尼采提出重估人类一切价值,要反善为恶、以恶代善;主张超人主宰世界、决定历史发展;蔑视群众,咒骂群众,认为人民群众只配作超人的奴隶,超人鱼肉群众是天然合理的,最后人类要过渡到超人类。
社会主义的流派和运动

一、社会主义思想流派
世界社会主义影响最为深远的有三大流派: 〔1〕空想社会主义 〔2〕民主社会主义 〔3〕国家社会主义〔又称“拉萨尔主 义”〕
(一)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19世纪早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他 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深刻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 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 福”的新社会。这些思想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 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 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 的愿望。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 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三)国家社会主义
作为一种理论,国家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拉萨 尔,在德国人看来,国家是代表一切阶级利益 的超阶级的存在,实现社会主义不应该寄希望 于革命,而应该企求国家的恩赐,所以他的要 求是实行普选,国家扶持建立工人合作社,实 行国有化等。
尽管科学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都提出了国 有化的主张,但在科学社会主义看来,国有化 不过是资本主义走向崩溃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而国家社会主义却将它看作救世良方。
文化和社会制度
政教分离 颁布教会与国家分离法令,将所有的教堂财 产变为公共财产,并且把宗教教育从学校去除;巴黎 公社失败之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直等到1880-81 年Jules Ferry laws和1905年法国法律才重新实行这 一法律,确立了法国的政教分离原则。公社允许教堂 继续从事宗教活动,条件是必须在夜间向公众政治会 议开放教堂。与街道和咖啡店一起,教堂成为了公社 另一个主要的共同分享的政治中心。 教育改革 其它计划中的立法还包括教育改革,它使将 来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国外主要社会主义思潮简析

28
女权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方面,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大规模的女权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在19世纪中叶)
29
第一波女权运动 时间:19世纪中叶兴起——20世纪20年代 主要内容:妇女争取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法律权利的运 动。斗争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国家,指向那些将妇女排 斥在受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以及其他权利之外的 国家法律。
17
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阶段 • 4、21世纪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 国际合作更为普遍; ➢ 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2008年资本主义危机
以来出现的新情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从生态角度批判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病,并试图找寻一种可替代的方 案。
18
四、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 1、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有人形象地将这一时期的绿色运动比做西瓜——外“绿”内“红”:“ 绿”色的外表掩盖着“红”色的内容。
14
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阶段
• 3、20世纪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的“红色
”独立阶段
➢ 从现实角度分析:
• 一方面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引起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大肆 喧嚷“社会主义终结论”。社会主义能否担任起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 重任,引发了西方左翼理论家对社会主义的大讨论。生态社会主义在 这场争论中备受人们关注和普遍看好。
➢ 第二,生态社会主义基本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 观。
➢ 第三,生态社会主义还借鉴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 理论”。
➢ 第四,法兰克福学派强调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以 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1
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流派评介

4、1951
❖ 1951年7月, ❖ 《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法兰克福声明) ❖ 该声明由序言(13条)政治民主(8条)经济民主(9条) ❖ 社会民主(8条)和国际民主(10条)共五部分48条组成 ❖ 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界碑
❖
❖ 马克思说:“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 碑”
1)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3)建党的组织原则不同
三、生态社会主义
1、生态社会主义兴起(新社会运动)及发展 2、生态社会主义发展:
(1)60-70年代,由红变绿。 (2)70-80年代,两色共白。 (3)80-90年代,两色分野。 3、生态社会主义观点: (1)资本主义违背生态学规律。 (2)赞同马克思异化理论。 (3)政治行为要符合生态学规律。
参考书目:
1)《 当代西欧社会党的理论与实践》 李兴耕编 1988年 2)《 民主社会主义研究》 郭欣根著 1996年 3)《 当代欧洲左翼政治现象审视 》 陈林,候玉兰等著 1998年 4)《 民主社会主义在东欧》 张月明著 1999年 5) 《 三个目标 一条道路 》 弗里德里希 艾伯特基金会未来委员会著 王学东译 1999年
①多元性: ◆ ◆实践是多样的
②伦理性: 认为社会主义是道德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自由、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的表现。否认社会
③改良性: ◆托马斯·迈尔讲“目标明确的改良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只有不断改良, ◆实行“渐进主义的一步一步的战略”
㈢、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1.创始人不同(伯恩施坦 马克思) 2.指导思想不同(多元论 一元论) 3.哲学基础不同(康德伦理学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4.变革现实的道路不同(议会竞选 革命斗争与合法斗争相结合) 5.奋斗目标不同(最低纲领唯一论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论)
改良_自治_集中_20世纪国外社会主义的几种类型

改良◆自治◆集中———20世纪国外社会主义的几种类型● 吴 铭 20世纪国外社会主义千差万别,流派纷繁。
下面要谈的,是在笔者看来对本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和思想发挥了全局性持久重大影响的几种类型。
它们是: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自治的社会主义。
这三种社会主义人们都很熟悉,但在本世纪终结的时候,仍有必要对它们的性质、特点、发展道路作进一步的总结。
百年来,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始终在发达资本主义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占据主流。
它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在西方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践。
它萌生于19世纪,但其现代形式却是从深受马克思学说影响的第二国际时期西欧社会主义运动中脱胎而来。
当时社会主义获得了重大进步,扩展成为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
那一时期在西欧,资本主义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适应这种情况,社会主义者恰当地选择了合法斗争的策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当合法斗争在日常运作中不断有所收获时,改良主义便普遍滋生蔓延起来了。
尽管改良主义在正式场合屡遭批判,但在实际运动中却顽强地为自己开辟着道路。
在它的影响下,西欧各社会民主党到1914年大战爆发后几乎都对本国政府投下赞成票,事实上表明了它们对现存社会的认同。
两次大战之间,改良主义进一步发展,统治了整个社会民主主义运动。
在现存制度之内通过合法手段和民主程序改善工人的处境成为这一运动的核心工作。
与此同时,它的思想家和部分领袖们仍力图维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使口头激进而行动温和、言辞革命而实际改良成为运动的基本特征。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期,社会民主主义(这时已更多地称为民主社会主义了)运动还保留着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传统,甚至当代社会民主党人仍可以承认马克思主义为它的思想来源之一。
但总地看来,从50年代起,以社会党国际《法兰克福声明》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纲领》等著名文件为标志,民主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
世界各国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党派

总体而言,“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原因,亚洲的民主社会主义与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④这不仅表现在名称各异,还表现在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相对松散,政策上与社会党国际差异较大,具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倾向、实用主义特征和本土性。
尽管目前亚洲不少国家都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活动,但这些政党所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状况差异很大。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就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可谓国富、民裕、兵强,国家政局也比较稳定,人均预期寿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达82岁左右。而印度、菲律宾、尼泊尔等国,则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所得、绝大多数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还是人均预期寿命(都在70岁以下)都无法望及日本之项背。据2007年透明国际公布的这些国家的清廉指数排名,日本、印度、菲律宾、尼泊尔的清廉指数排名分别为第17位、第75位、第133位、第131位。印度和菲律宾分别是所谓的“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和“美式民主国家”,又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执政或合法存在,但长期没有解决好贫困、腐败等许多国内的痼疾。如果有谁说:“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印度”或“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菲律宾”,显然至少在目前,还无法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观
• 一、基本概念 “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发达资 本主义社会,又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寻求一条既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又不 同于现存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或 “新社会主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内容 1、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主要 集中在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高度集权 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批判以及对作为苏联意识形 态的“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上。 一是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与马克思的社 会主义理想加以比较,断言苏联社会并不是马 克思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真正的社会 主义社会或解放的社会,而是一个极权社会主 义或官僚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
(2)计划与市场并存、决策分权的模式 ( 布鲁斯“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 济”模式--经济决策多层化 锡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模 式--在有调节的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国民 经济分配计划。 科尔奈“有宏观调控的市场协调”模式 诺夫的“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使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4)世纪之交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新构建 要素特征: 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以企业为单位、 利润为导向,参与市场竞争,保持高效率; 倡导生产资产社会公有,关注收入分配平等; 主张一定程度的投资计划管理与政府干预; 追求企业自治与民主管理。
• 主要类型: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经理经营企业为基础的 模式; 以工人所有制或工人管理的企业为基础的 模式; 强调限制资本权力的“没有资本家的资本 主义”模式。
民主社会主义
•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一般涵义 1、它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基 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概括,即社会党国际的思 想体系。 2、它是致力于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开辟 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改良主 义运动或政治派别。 3、它是一种社会模式。(民主化、公正自由发 展)
•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 1、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和工人运动的必然。 2、随19世纪末20世纪初伯恩斯坦修正主义 的出现而产生。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积累“基本经验”。
市场社会主义
•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解释、历史分期及模式特 征 1、具体定义 它是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 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统称。它是一种经济体制的 理论概念,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市场经济 的改革“实验”;它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 “市场资本主义”,也不同于以前苏联为代表 的“计划社会主义”。
• 三、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1、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 抽象的人--出发点; 自由、公正、团结(互助) 2、把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完全民主观 政治民主 社会民主 经济民主 国际民主
• 四、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实践类型 1、中北欧模式和南欧模式 2、、民主社会主义的反思与探索 1、价值观不变,补充对生态负责等问题 2、谋求与新社会运动结盟(与新中产阶级 联姻) 3、改革社会福利制度 4、加强对资本的国际监督
• 2、历史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计划模拟市场的“兰 格模式” (2)20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计划与市场并存 的“分权模式” (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市场主导模式 (4)苏东解体后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新构建
• 3、模式特征 (1)兰格模式 计划模拟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理论意义: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经济结 合;计划与市场并行;政企职能划分的 尝试;促进比较经济体制学科的发展。
•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1、从比较经济学角度分析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意义:促 进比较经济学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 社会主义的区别。 2、它表明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了科学 社会主义原理。 3、它表明了社会主义有不同模式。 4、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参考框 架和思想资料。 5、广义的市场社会主义预示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 趋势。
• 二是批评苏联模式过于狭窄,说它片面 强调政治夺权,经济上改变所有制,忽 视思想文化革命和民主政治建设;片面 强调集中和纪律,忽视调动人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 三是着力抨击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政权,认为它是与法西斯主义一样的 极权国家或独裁国家和官僚制度,其特 征是高度集权、党政不分,在经济体制 上则片面强调计划,排斥市场机制;
六、正确认识与借鉴民主社会 主义
1、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不要简单认为社会民主党是维护资 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资产阶级政党。 社会民主党适应时代变化提出了值 得称道的思想
• 2、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借鉴 主要是观念上的借鉴: (1)适应时代变化,积极自我调整 (2)追求价值社会主义 (3)思想多元化 (4)重视改良与妥协 具体而言: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 职工参与决定; 治理失业; 改革教育制度; 等等
理论意义: 启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确立了“经济运行机制中性论”。 根本难题: 如何找到计划与市场结合的途径与形 式。
(3)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 基本特征: 主张社会主义与市场“联姻论”; 突出市场的主导机制功能; 放弃无条件实行国有化的观点; 强调起点平等替代结果平等; 健全“民众福利”的社会政策。 意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很有启发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选讲
• • • • • • • • • 市场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欧洲共产主义 托派社会主义 解放神学社会主义 民族独立国家的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后工业社会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关 系 原则区别:目标;性质;价值取向 (制度社会主义与价值社会主义) 相互关系:历史--批判继承 未来--积极借鉴
• 四是断言苏联社会和西方社会一样,是 同一个发达工业社会的两个变种,都建 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上,以技术合理性作 为社会的组织原则,因而是一个压抑、 异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