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超高计算.ppt
合集下载
道路超高计算演示文稿

hc'
bJ iJ
B 2
ib
0.75 0.03
7.0 2
0.07
0.268
HZ = K17+739.651
hc" bJ iG (bJ b)ib 0.75 0.03 (0.75 0.80)0.07 0.086
新《规范》公式
道路超高计算演示文稿
道路超高计算
5.4 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5.4.2 曲线超高
1.超高及其作用
①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
2. 超高过渡方式:无中间带公路(三种) ②绕路中线旋转
③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
有中间带公路(三种)
3. 超高缓和段长度:
LC
i
p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③分别绕行车道中线旋转
新《规范》公式
hcx
x x0
B iG
hc' x
bJ iJ
B 2
iG
hc"x bx iJ
(2)K17+600 圆曲线(>HY,<YH)
ZH = K17+512.895 HY = K 17+587.895
hc Bib 7.0 0.07 0.490
QZ = K17+626.273 YH = K17+664.651
ho1 b1ib , ho2 ho1 b2ib , ho3 ho2 b3ib
旧《规范》: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新《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ho3 ho2 b3i3
(3)双坡断面:(x≤x0)
算例:
7道路勘测设计 4第四章 第四节 路拱及超高(4)PPT课件

(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 较窄(≤4.5m)的公路可采用;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图4-20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
3. 分离式公路
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 公路分别予以超高横坡度的计算 (三)超高过渡方式 (四)超高过渡段长度 (五)超高值的计算
(四)超高过渡段长度 1.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 附加纵坡 :
pH Bih Lc Lc
Lc Bi h p
p—超高渐变率
ig
B
H
p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附加纵坡 :
pΔHB 2igB 2ih B(giih)
Lc LC
2Lc
Lc B(ig ih ) 2p
ig
B
ih
H
p
iz
LC
3. 《规范》推荐公式:
LC
i
p
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 (m);
β——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的宽度(m);
β=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二、超高设计
(一)基本概念
1、定义:为部分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 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称为平曲线超高。
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其值大小
可用横向力系数μ表示; 2、 减小横向力的方法:
V2 127R
ih
(1)增大曲线半径;(2)降低车速(3)增大向内侧倾
(3) ih≥imax,取最大值,但必须验算u值,使其
(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图4-20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
3. 分离式公路
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 公路分别予以超高横坡度的计算 (三)超高过渡方式 (四)超高过渡段长度 (五)超高值的计算
(四)超高过渡段长度 1.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 附加纵坡 :
pH Bih Lc Lc
Lc Bi h p
p—超高渐变率
ig
B
H
p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附加纵坡 :
pΔHB 2igB 2ih B(giih)
Lc LC
2Lc
Lc B(ig ih ) 2p
ig
B
ih
H
p
iz
LC
3. 《规范》推荐公式:
LC
i
p
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 (m);
β——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的宽度(m);
β=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二、超高设计
(一)基本概念
1、定义:为部分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 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称为平曲线超高。
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其值大小
可用横向力系数μ表示; 2、 减小横向力的方法:
V2 127R
ih
(1)增大曲线半径;(2)降低车速(3)增大向内侧倾
(3) ih≥imax,取最大值,但必须验算u值,使其
道路超高问题.

(二)超高值的计算
1.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
超高横坡度 ih应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 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
最小超高:等于路面拱度。 2.超高横坡度计算公式:
V2 ih 127R
三、超高过渡方式:
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第五节 道路平曲线上的超高设计
(一)超高及其作用 定义:超高是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 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其值大小可用 横向力系数μ 表示; V2 向力的方法: 增大曲线半径:有时是困难的 降低车速:设计中不推荐 增大向内侧倾斜的横坡——设置超高横坡: (成本低、效果好) 设置超高后 : V2 ih 127R
H
bih bih Lc i2 p
i2
p—超高渐变率
iz
b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附加纵坡 : i H b(i1 ih ) 2
Lc
2Lc
ih
H
b(i1 ih ) Lc 2i2 b(i1 ih ) Lc 2p
i2
iz
b
3. 《规范》推荐公式:
超高缓和段长度Lc计算:
《规范》规定: (1)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 Lc = Ls (2)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超高的过渡亦可设在回旋线的某 一区段范围之内,则Lc<Ls。 按p1=0.3%计算Lc: x0 330iG B
x0 iG Lc ih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 横断面设计-3 超高与加宽

任意点的加宽值:ex=(Lx/L)e
扬 州 大 学 建 筑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YZU
5
《道路勘测设计》Ch4 横断面设计
§4-4 曲线超高与加宽设计
B 高次抛物线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
任意点的加宽值: ex=(4k3-3k4)e 扬 州 大 学 建 筑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k=Lx/L
扬 州 大 学 建 筑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YZU
24
《道路勘测设计》Ch4 横断面设计
§4-4 曲线超高与加宽设计
3.3.2 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1)绕中间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
特点:中间带呈倾斜状态;内外高差大。 适用:中间带宽度≤4.5m的公路 。
e=S2/2R(单车道)
2
考虑车速的影响,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为e=S2/R+0.1V/R1/2
《道路勘测设计》Ch4 横断面设计
§4-4 曲线超高与加宽设计
公路《规范》规定,当二、三、四级公路曲线半 径小于或等于 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如表 5.15,书P147 。
扬 州 大 学 建 筑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YZU
先将外 侧行车道绕 中间带的中 心线旋转, 待达到与内 侧行车道构 成单向横坡 后,整个断 面一同绕中 心线旋转, 直至超高横 坡值。
25
《道路勘测设计》Ch4 横断面设计
§4-4 曲线超高与加宽设计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YZU
超高加宽PPT课件

二、圆曲线超高横坡度的确定
1、圆曲线上全超高横坡度的确定 2、圆曲线上超高横坡度的最大值 3、圆曲线上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
1、圆曲线上全超高横坡度的确定
在圆曲线段半径不变,故超高横坡度从圆曲线起点至圆曲线的终点是一个不变的定值,称为全超高。 圆曲线上超高横坡度应按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大小 ,并结合路面类型、当地自然条件以及车辆组成等情况查《规范》确定。
<230 ~200
<320~250
<1500~780
<90~60
<50~30
<20 ~15
9
<810~720
<500 ~440
<310 ~280
<200~160
10
<720~656
<440 ~400
<280 ~250
<160~125
2、圆曲线上超高横坡度的最大值
道路圆曲线部分最大超高值规定如下表。 公路最大超高坡度
<600~390
<600~360
<350~230
<350~210
<150~105
<150~95
3
<3240 ~2160
<1940 ~1290
<1710 ~1220
<1550 ~1050
<1240 ~830
<1130 ~750
<810 ~570
<720 ~460
<1210 ~840
<1130 ~750
车辆类型
前悬(m)
轴距(m)
后悬(m)
小客车
0.8
1、圆曲线上全超高横坡度的确定 2、圆曲线上超高横坡度的最大值 3、圆曲线上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
1、圆曲线上全超高横坡度的确定
在圆曲线段半径不变,故超高横坡度从圆曲线起点至圆曲线的终点是一个不变的定值,称为全超高。 圆曲线上超高横坡度应按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大小 ,并结合路面类型、当地自然条件以及车辆组成等情况查《规范》确定。
<230 ~200
<320~250
<1500~780
<90~60
<50~30
<20 ~15
9
<810~720
<500 ~440
<310 ~280
<200~160
10
<720~656
<440 ~400
<280 ~250
<160~125
2、圆曲线上超高横坡度的最大值
道路圆曲线部分最大超高值规定如下表。 公路最大超高坡度
<600~390
<600~360
<350~230
<350~210
<150~105
<150~95
3
<3240 ~2160
<1940 ~1290
<1710 ~1220
<1550 ~1050
<1240 ~830
<1130 ~750
<810 ~570
<720 ~460
<1210 ~840
<1130 ~750
车辆类型
前悬(m)
轴距(m)
后悬(m)
小客车
0.8
【高速公路】第四章 4-5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

~ 360 ~ 105 <360 ~ 230 <230 ~ 150 <150 ~ 90 <90 ~ 60 <105 ~ 70 <70 ~ 55 <55 40 <40 ~ 30 <30 ~ 20 <20 ~ 15
3
~ 2160 ~ 1290 ~ 1220 ~ 1050 <2160 <1290 <1220 ~ 950 <950 ~ 770 <770 ~ 650 <650 ~ 560 <560 ~ 500 <500 ~ 440 <440 ~ 400 <1050 ~ 760 <760 ~ 550 <550 ~ 400
(2)有中间带的公路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如图3-10 (a) 。 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间带的中心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 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采 用窄中间带的公路可选用此方式,或中间带宽度小于4.5m的可采用此种方式。 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如图3-10 (b) 。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 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各种宽度不同的中间带均可选用此种方式。
B、 绕 中 线 旋 转 。 简 称 中 轴 旋 转 。 如 图 3- 8。 在 超 高 缓 和 段 之 前 , 先 将 路 肩 横 坡 逐 渐 变 为 路 拱 横 坡 , 再 以 路 中 线 为 旋 转 轴 , 使 外 侧 车 道 和 内 侧 车 道 变 为 单 向 的 横 坡 度 后 ,整 个 断 面 一 同 绕 中 线 旋 转 ,使 单 坡 横 断 面 直 至 达 到 超 高 横 坡 度 为 止 。 一 般 改 建 公 路 常 采 用 此 种 方 式 。
(完整版)道路超高公式

中线
内
缘
过
渡
段
外
缘
中
线
内
缘
B——行车道宽度(m);
bJ——路肩宽度(m);
bw——圆曲线的加宽值(m);
bx——x距离处的路基加宽值(m);
——超高横坡度;
——路拱横坡度;
——路肩横坡度;
x0——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
x——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
绕内边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超高位置
计算公式
备注
圆曲线
外缘
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
3.Hale Waihona Puke 宽值 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中线
内缘
过
渡
段
外缘
中线
内缘
绕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超高
位置
计算公式
备注
圆曲线
外缘
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
3.加宽值 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
内
缘
过
渡
段
外
缘
中
线
内
缘
B——行车道宽度(m);
bJ——路肩宽度(m);
bw——圆曲线的加宽值(m);
bx——x距离处的路基加宽值(m);
——超高横坡度;
——路拱横坡度;
——路肩横坡度;
x0——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
x——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
绕内边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超高位置
计算公式
备注
圆曲线
外缘
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
3.Hale Waihona Puke 宽值 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中线
内缘
过
渡
段
外缘
中线
内缘
绕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超高
位置
计算公式
备注
圆曲线
外缘
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
3.加宽值 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
道路超高问题讲解学习

hc'
iG h"c
iG
bJ
B
iJhc bJ
(3)全超高断面:
hc bJ iJ (B bJ )ih
hc'
bJ iJ
B 2
ih
hc" bJ iJ (bJ b)ih
ih
旋转轴
h'c
iG
iG
路线设计高程
hc"
h0=bJiG
b bJ
B
c
iJ bJ
(4)双坡断面:(x≤x0)
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
2.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
▪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
▪
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
▪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1.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
附加纵坡
:
i2
Hbhi Lc Lc
Lcbhi bhi i2 p
道路超高问题
(二)超高值的计算
1.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 超高横坡度ih应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 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
最小超高:等于路面拱度。 2.超高横坡度计算公式:
ih
V2
127R
三、超高过渡方式:
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2.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超高值计算方法
定义:超高值就是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 肩边缘等计算点与路基设计高程的高差。
(1) 正常断面:
h中
bJ iJ
B 2
i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道路路拱、边沟、边坡(二)
(第18讲)
教学内容:
1. 设分隔带公路超高值计算方法
2. 路面超高方式图绘制 3. 边沟及边坡 4. 公路用地范围 5. 道路建筑限界
5.4 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5.4.2 曲线超高
1.超高及其作用
①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
2. 超高过渡方式:无中间带公路(三种) ②绕路中线旋转
5. 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 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栏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4)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1)按比例绘制一条水平基线,代表路中心线,并认为基线的路面横坡 度为零。 (2)绘制两侧路面边缘线。用实线绘出路线前进方向右侧路面边缘线, 用虚线绘出左侧路面边缘线。若路面边缘高于路中线,则绘于基线上方, 反之;绘于下方。路边缘线离开基线的距离,代表横坡度的大小(比例尺 可不同于基线)。 (3)标注路拱横坡度。向前进方向右侧倾斜的路拱坡度为正,向左倾斜 为负。
5.4 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5.4.2 曲线超高
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
5.4 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5.4.2 曲线超高
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
边缘: 硬路肩边缘: 土路肩边缘:
h1 b1 i1 h2 h1 b2 i2 h3 h2 b3 i3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新《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ho3 ho2 b3i3
(3)双坡断面:(x≤x0)
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x0
2i1 i1 ib
Lc
ib
ib
当p1
2i1b1 x0
0.003时,x0
2i1b1 p1
660 i1b1
hi1 (b1 bx )i1 , hi2 hi1 b2i2 , hi3 hi2 b3i3
(3)旋转断面:(x> x0)
旋 转 阶 段 横 坡 度 ix :ix
x Lc
ib
ib
ix
ibix
当 双 坡 阶 段 的 渐 变 率 p1 小 于 0.3% 时 :ix
iG
ib iG Lc x0
(x
x0 )
hi1 (b1 bx )ix , hi2 hi1 b2ix , hi3 hi2 b3ix (ix>3%)
hc'
bJ iJ
B 2
ib
0.75 0.03
7.0 2
0.07
0.268
HZ = K17+739.651
③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
有中间带公路(三种)
3. 超高缓和段长度:
LC
i
p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③分别绕行车道中线旋转
4. 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 (2)路线设计高程 (3)超高值计算方法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绕分隔带边缘旋转
➢ 双坡阶段 ➢ 旋转阶段 ➢ 全超高阶段
新《规范》公式
hcx
x x0
B iG
hc' x
bJ iJ
B 2
iG
hc"x bx iJ
(2)K17+600 圆曲线(>HY,<YH)
ZH = K17+512.895 HY = K 17+587.895
hc Bib 7.0 0.07 0.490
QZ = K17+626.273 YH = K17+664.651
(1)K17+525 缓和曲线(<HY,>ZH)
双坡阶段长度:
x0
iG ih
Lc
0.015 75 0.07
16.07
p1
iG B x0
0.015 7.5 16.07
0.7%
0.3%
▪ x = 17525 - 17512.90=12.10
ZH = K17+512.895 HY = K 17+587.895 QZ = K17+626.273 YH = K17+664.651 HZ = K17+739.651
hi3 hi2 b3i3 (ix≤3%)
ho1 b1ix , ho2 ho1 b2ix , ho3 ho2 b3ix
旧《规范》: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新《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ho3 ho2 b3i3
ho1
(2
x x0
1)b1i1
ho2
(2
x x0
1)(b1
b2 )i1
ho3
(2
x x0
1)(b1
b2
b3 )i1
旧《规范》: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新《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ho3 ho2 b3i3
(2)全超高断面:
ib ib
hi1 ( b1 b )ib ,
hi2 hi1 b2ib ,
hi3 hi2 b3ib (ib>3%) hi3 hi 2 b3i3 (ib≤3%)
ho1 b1ib , ho2 ho1 b2ib , ho3 ho2 b3ib
旧《规范》: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 x <x0=16.07,双坡阶段
▪加宽值计算:b=0.80,直线比例过渡,
bx
x Lc
b
12.10 75
0.80
0.13
hcx
x x0
BiG
12.10 16.07
7.0 0.015
0.079
hc' x
bJ iJ
B 2
iG
0.75 0.03
7.0 0.015 2
0.075
hc"x bxiJ 0.13 0.03 0.004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拱横坡度1.5%,路肩3%。 ➢路面加宽值0.80m,超高横坡度7%。
➢超高缓和段长度Lc=Ls=75m。
➢主点里程桩号:ZH = K17+512.895
➢
HY = K 17+587.895
➢
QZ = K17+626.273
➢
YH = K17+664.651
➢
HZ = K17+739.651
算例:
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上有一平曲线,半径为200m,交点桩 号为K17+630.56,转角为43º28′30″。设计速度V=60km/h。(按一般地 区考虑)。
要求:计算K17+525、+600、+ 700的超高值。
解:经计算,取缓和曲线长度Ls=75m, ➢由《标准》得到,行车道宽度3.50m,路肩宽度0.75m。
(第18讲)
教学内容:
1. 设分隔带公路超高值计算方法
2. 路面超高方式图绘制 3. 边沟及边坡 4. 公路用地范围 5. 道路建筑限界
5.4 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5.4.2 曲线超高
1.超高及其作用
①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
2. 超高过渡方式:无中间带公路(三种) ②绕路中线旋转
5. 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 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栏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4)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1)按比例绘制一条水平基线,代表路中心线,并认为基线的路面横坡 度为零。 (2)绘制两侧路面边缘线。用实线绘出路线前进方向右侧路面边缘线, 用虚线绘出左侧路面边缘线。若路面边缘高于路中线,则绘于基线上方, 反之;绘于下方。路边缘线离开基线的距离,代表横坡度的大小(比例尺 可不同于基线)。 (3)标注路拱横坡度。向前进方向右侧倾斜的路拱坡度为正,向左倾斜 为负。
5.4 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5.4.2 曲线超高
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
5.4 道路路拱、边沟、边坡
5.4.2 曲线超高
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
边缘: 硬路肩边缘: 土路肩边缘:
h1 b1 i1 h2 h1 b2 i2 h3 h2 b3 i3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新《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ho3 ho2 b3i3
(3)双坡断面:(x≤x0)
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x0
2i1 i1 ib
Lc
ib
ib
当p1
2i1b1 x0
0.003时,x0
2i1b1 p1
660 i1b1
hi1 (b1 bx )i1 , hi2 hi1 b2i2 , hi3 hi2 b3i3
(3)旋转断面:(x> x0)
旋 转 阶 段 横 坡 度 ix :ix
x Lc
ib
ib
ix
ibix
当 双 坡 阶 段 的 渐 变 率 p1 小 于 0.3% 时 :ix
iG
ib iG Lc x0
(x
x0 )
hi1 (b1 bx )ix , hi2 hi1 b2ix , hi3 hi2 b3ix (ix>3%)
hc'
bJ iJ
B 2
ib
0.75 0.03
7.0 2
0.07
0.268
HZ = K17+739.651
③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
有中间带公路(三种)
3. 超高缓和段长度:
LC
i
p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③分别绕行车道中线旋转
4. 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 (2)路线设计高程 (3)超高值计算方法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绕分隔带边缘旋转
➢ 双坡阶段 ➢ 旋转阶段 ➢ 全超高阶段
新《规范》公式
hcx
x x0
B iG
hc' x
bJ iJ
B 2
iG
hc"x bx iJ
(2)K17+600 圆曲线(>HY,<YH)
ZH = K17+512.895 HY = K 17+587.895
hc Bib 7.0 0.07 0.490
QZ = K17+626.273 YH = K17+664.651
(1)K17+525 缓和曲线(<HY,>ZH)
双坡阶段长度:
x0
iG ih
Lc
0.015 75 0.07
16.07
p1
iG B x0
0.015 7.5 16.07
0.7%
0.3%
▪ x = 17525 - 17512.90=12.10
ZH = K17+512.895 HY = K 17+587.895 QZ = K17+626.273 YH = K17+664.651 HZ = K17+739.651
hi3 hi2 b3i3 (ix≤3%)
ho1 b1ix , ho2 ho1 b2ix , ho3 ho2 b3ix
旧《规范》: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新《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ho3 ho2 b3i3
ho1
(2
x x0
1)b1i1
ho2
(2
x x0
1)(b1
b2 )i1
ho3
(2
x x0
1)(b1
b2
b3 )i1
旧《规范》: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新《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ho3 ho2 b3i3
(2)全超高断面:
ib ib
hi1 ( b1 b )ib ,
hi2 hi1 b2ib ,
hi3 hi2 b3ib (ib>3%) hi3 hi 2 b3i3 (ib≤3%)
ho1 b1ib , ho2 ho1 b2ib , ho3 ho2 b3ib
旧《规范》: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 x <x0=16.07,双坡阶段
▪加宽值计算:b=0.80,直线比例过渡,
bx
x Lc
b
12.10 75
0.80
0.13
hcx
x x0
BiG
12.10 16.07
7.0 0.015
0.079
hc' x
bJ iJ
B 2
iG
0.75 0.03
7.0 0.015 2
0.075
hc"x bxiJ 0.13 0.03 0.004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拱横坡度1.5%,路肩3%。 ➢路面加宽值0.80m,超高横坡度7%。
➢超高缓和段长度Lc=Ls=75m。
➢主点里程桩号:ZH = K17+512.895
➢
HY = K 17+587.895
➢
QZ = K17+626.273
➢
YH = K17+664.651
➢
HZ = K17+739.651
算例:
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上有一平曲线,半径为200m,交点桩 号为K17+630.56,转角为43º28′30″。设计速度V=60km/h。(按一般地 区考虑)。
要求:计算K17+525、+600、+ 700的超高值。
解:经计算,取缓和曲线长度Ls=75m, ➢由《标准》得到,行车道宽度3.50m,路肩宽度0.75m。